牛顿运动定律经典题57道

合集下载

必修1 牛顿运动定律(含答案)全部题型

必修1 牛顿运动定律(含答案)全部题型

高中物理必修1牛顿运动定律经典练习题 (含答案)1、牛顿第一定律是()A. 由科学家的经验得出的B. 通过物理实验直接得到的C. 斜面小车实验做成功后就能够得出的结论D. 在实验基础上经过分析、推理得出的结论2、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A. 物体若不受外力的作用,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 物体的运动是依靠力来维持的C. 运动的物体若去掉外力作用,物体一定慢慢停下来D.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3、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所以又称为惯性定律B. 地球上没有不受力的物体,但受平衡力的物体合力为0,可以参照牛顿第一定律进行分析C.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中直接得出的结论D. 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4、科学家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方法是()A. 经验总结B. 凭空猜想C. 观察和实验D. 在大量经验事实基础上的科学推理5、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若所受的一切外力都突然消失,则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该物体将()A. 立即静止B. 改做匀速直线运动C. 继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 改做变加速直线运动6、下面惯性最大的是()A. 冲刺的运动员B. 静止在站台上的火车C. 飞奔的兔子D. 徐徐升空的氢气球7、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 运动越快的物体,惯性越大B. 受合力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C. 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D. 静止的物体运动时惯性大8、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在阻力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大的不容易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B. 推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比维持这个物体做匀速运动所需的力大,所以静止的物体惯性大C. 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D. 物体的惯性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物体所处的位置无关9、关于惯性与牛顿第一定律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物体在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时才表现出惯性的性质B. 惯性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决定,与受力及运动状态无关C. 牛顿第一定律既提出了物体不受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又提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 牛顿第一定律就是惯性10、关于牛顿第三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作用力大时,反作用力小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总是相反的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D. 牛顿第三定律在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时也适用11、用牛顿第三定律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走路时,地对脚的力大于脚蹬地的力,所以人才能往前奏B. 不论站着不动,还是走动过程,人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C. 物体A静止在物体B上,A的质量是B质量的100倍,所以A作用于B的力大于B作用于A的力D. 以卵击石,石头没事而鸡蛋碎了,这是因为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12、跳高运动员在竖直向上跳起的瞬间,地面对他的弹力的大小为N,他对地面的压力的大小为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比较N和N′的大小()A.N=N′B.N<N′C.N>N′D. 不能确定N、N′那个力较大13、甲、乙两人发生口角,甲打了乙的胸口一拳致使乙手上,法院判决甲应支付乙的医药费。

【物理】物理牛顿运动定律题20套(带答案)

【物理】物理牛顿运动定律题20套(带答案)

【物理】物理牛顿运动定律题20套(带答案)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牛顿运动定律1.利用弹簧弹射和传送带可以将工件运送至高处。

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方向成37度角,顺时针匀速运动的速度v =4m/s 。

B 、C 分别是传送带与两轮的切点,相距L =6.4m 。

倾角也是37︒的斜面固定于地面且与传送带上的B 点良好对接。

一原长小于斜面长的轻弹簧平行斜面放置,下端固定在斜面底端,上端放一质量m =1kg 的工件(可视为质点)。

用力将弹簧压缩至A 点后由静止释放,工件离开斜面顶端滑到B 点时速度v 0=8m/s ,A 、B 间的距离x =1m ,工件与斜面、传送带问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均为μ=0.5,工件到达C 点即为运送过程结束。

g 取10m/s 2,sin37°=0.6,cos37°=0.8,求: (1)弹簧压缩至A 点时的弹性势能;(2)工件沿传送带由B 点上滑到C 点所用的时间;(3)工件沿传送带由B 点上滑到C 点的过程中,工件和传送带间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热量。

【答案】(1)42J,(2)2.4s,(3)19.2J 【解析】 【详解】(1)由能量守恒定律得,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2P 01sin 37cos372E mgx mgx mv μ︒︒=++解得:E p =42J(2)工件在减速到与传送带速度相等的过程中,加速度为a 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1sin 37cos37mg mg ma μ︒︒+=解得:a 1=10m/s 2工件与传送带共速需要时间为:011v vt a -= 解得:t 1=0.4s工件滑行位移大小为:220112v v x a -=解得:1 2.4x m L =<因为tan 37μ︒<,所以工件将沿传送带继续减速上滑,在继续上滑过程中加速度为a 2,则有:2sin 37cos37mg mg ma μ︒︒-=解得:a 2=2m/s 2假设工件速度减为0时,工件未从传送带上滑落,则运动时间为:22vt a =解得:t 2=2s工件滑行位移大小为:23?1n n n n n 解得:x 2=4m工件运动到C 点时速度恰好为零,故假设成立。

牛顿运动定律经典题57道

牛顿运动定律经典题57道

牛顿运动定律1、(扬州市2008届第二次调研)质量为m 的小球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竖直线MN 的左方受到水平恒力1F 作用(m 可视为质点),在MN 的右方除受1F 外还受到与1F 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水平恒力2F 作用,现设小球从A 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如图(a )所示,小球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b )所示。

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小球在MN 的右方加速度大小为132v t t -; B 、2F 的大小为1312mv t t -; C 、小球在MN 右方运动的时间为42t t -;D 、小球在0t =到4t t =这段时间最大位移为12v t ;2、(扬州市2008届第二次调研)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 )DA 、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轻的物体下落较慢;B 、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C 、两匹马拉的车比一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D 、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力;3、(南通四县市2008届高三联考)如图所示,小车上固定着三角硬杆,杆的端点固定着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当小车有水平向右的加速度且逐渐增大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的变化(用F 1至F 4变化表示)可能是下图中的(OO '沿杆方向) C4、(通州市2008届第六次调研)如图所示,小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bc 为固定在小车上的水平横杆,物块M 串在杆上,M 通过细线悬吊着一小铁球m , M 、m 均相对小车静止,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若小车的加速度逐渐增大到2a 时,M 仍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则 DA .横杆对M 的作用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B .细线的拉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C .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加到原来的2倍D .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的正切值增加到原来的2倍5、(通州市2008届第六次调研)如图甲所示,轻弹簧一端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其正上方有一个物块,物块从高处自由下落到弹簧的上端O 处,将弹簧压缩了x 0时,物块的速度变为零.从物块与弹簧接触开始,在图乙中能正确反映物块加速度的大小随下降的位移x 变化的图象可能是D、(苏州市2008届五校联考)如图所示,一名消防队员在模拟演习训练中,沿着长为12m 的竖立在地面上的钢管住下滑。

牛顿运动定律练习题

牛顿运动定律练习题

牛顿运动定律练习题一.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应用1.物体受向上偏右的拉力作用而做向右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3-2-1所示,则物块受拉力与摩擦力的合力的方向为 ( )A .向右偏上B .向上偏左C .竖直向上D .竖直向下2.在静止的小车内,用细绳a 和b 系住一个小球,绳a 与竖直方向成θ角,拉力为T a ,绳b 成水平状态,拉力为T b .现让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3-2-2所示,此时小球在车内的位置保持不变(角θ不变),则两根细绳的拉力变化情况是( ) A .T a 变大,T b 不变 B .T a 变大,T b 变小 C .T a 变大,T b 变大 D .T a 不变,T b 变小3.如图3-2-3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在粗糙斜面上以加速度a 加速下滑,现有一个恒力F 作用在物体上,力F 过物体的重心,方向竖直向下,则施加恒力F 后物体加速度将 ( ) A .增大 B .减小C .不变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如图3-2-4所示,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置于水平面上,另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又放在斜面上,当斜面体在水平恒力的作用下向右做加速度大小为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m 与斜面恰好无相对滑动,则斜面对m 的支持力为 ( )A .mgB ./cos mg θC ./sin ma θD .22m g a +5.初速度为10m/s 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现遇突然情况,汽车开始刹车,求汽车刹车后在6s 内前进的距离.已知汽车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取g =10m/s 2)6.如图3-1-7所示,质量为1kg 的球穿在斜杆上,斜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球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6,小球受竖直向上的拉力F 时,以2m/s 2的加速度沿杆做匀加速运动,求竖直向上的拉力F .(g =10m/s 2)7.如图3-2-5所示,在水平向右运动的小车上,有一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质量为m 的小球被平行于斜面的细绳系住并静止在斜面上,当小车加速度发生变化时,为使球相对于车仍保持静止,小车加速度的允许范围为多大?二. 连接体问题1.叠放在一起的A 、B 两物体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以某一速度匀速运动,现突然将作用在B 上的力F 改为作用在A 上,并保持大小和方向不变,如图3-3-1所示.则A 、B 运动状态将可能为 ( )A .一起匀速运动B .一起加速运动C .A 加速、B 减速D .A 加速、B 匀速2.如图3-3-6所示,A 、B 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是2m 和m ,用一根不计质量的轻杆相连,在水平地面上滑行,已知A 、B 跟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是μ1和μ2,且μ1>μ2,它们开始以速度v 向右滑行.(1)A 、B 可以在水平面上滑行多远?(2)在滑行过程中,杆受拉力还是压力?大小是多少?三. 超、失重问题1.某电梯中用细绳静止悬挂一重物,当电梯在竖直方向运动时,突然发现绳子断了,由此判断此时电梯的情况是( ) A .电梯一定是加速上升 B .电梯可能向下运动 C .电梯可能向上运动D .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向上2.轻质弹簧的上端固定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弹簧下端悬挂一个小铁球,电梯中有质量50kg 的乘客,如图3-4-6所示,在电梯运行时乘客发现轻质弹簧的伸长量是电梯静止轻质弹簧伸长量的一半,这一现象表明(g =10m/s 2)( )A .电梯此时可能正以1m/s 2大小的加速度加速上升,也可能是以1m/s 2大小的加速度减速下降B .电梯此时不可能以1m/s 2大小的加速度减速上升,只能是以5m/s 2大小的加速度加速下降C .电梯此时正以5m/s 2大小的加速度加速上升,也可能是以5m/s 2大小的加速度减速下降D .无论电梯此时是上升还是下降,也不论电梯是加速还是减速,乘客对电梯地板的压力大小一定是250N四. 弹簧问题F 图3-2-3m θ θba 图3-2-2a θ图3-2-4F图3-2-1α 图3-2-5AB F 图3-3-1B v Aμ2μ12m m图3-3-6图3-4-6F图3-1-71.如图3-5-4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A 放置在质量为M 的物体B 上,B 与弹簧相连,它们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作简谐振动,振动过程中A 、B 之间无相对运动.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当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为x 时,A 、B 间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A .0B .kxC .m kx /MD .m kx /(M +m ) 五. 图象问题 1.有两个光滑固定的斜面AB 和BC ,A 和C 两点在同一水平面上,斜面BC 比斜面AB 长(如图3-6-2a 所示).一个滑块自A 点以速度v A 上滑,到达B 点时速度减小为零,紧接着沿BC 滑下.设滑块从A 点到C 点的总时间是t C ,那么下列四个图(图3-6-2b )中,正确表示滑块速度的大小v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的是( )2.一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初速度为零.今在水平方向对物体施加一个如图3-6-3所示的随时间变化的力,开始时力向东,运动共历时1min ,那么在1min 内 ( )A .物体时而向东运动,时而向西运动,1min 末位于初始位置,速度为零B .物体时而向东运动,时而向西运动,1min 末位于初始位置之东,速度为零C .物体时而向东运动,时而向西运动,1min 末继续向东运动D .物体一直向东运动,从不向西运动,1min 末位于初始位置之东,速度为零3.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 的作用,F 的大小与时间t 的关系和物块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3-6-6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 =10m/s 2.由此两图线,求物块的质量m 和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的大小.4.如图(a ),质量m =1kg 的物体沿倾角θ=37︒的固定粗糙斜面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风对物体的作用力沿水平方向向右,其大小与风速v 成正比,比例系数用k 表示,物体加速度a 与风速v 的关系如图(b )所示。

牛顿运动定律试题(含答案)

牛顿运动定律试题(含答案)

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律试题一、单解选择题1.设洒水车的牵引力不变,所受阻力跟车重成正比,洒水车在平直路面上行驶,原来是匀速的,开始洒水后,它的运动情况将 ( ) A . 继续做匀速运动 B .变为做匀加速运动 C .变为做变加速运动 D .变为做匀减速运动2.如图,物体m 原来以加速度a 沿斜面匀加速下滑,现在物体上施加一竖直向下的恒力F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物体m 受到的摩擦力增大 ②物体m 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③物体m 下滑的加速度不变 ④物体m 下滑的加速度增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3.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力F 如图所示,该力的大小不变,方向随时间t周期性变化,正力表示力的方向向东,负力表示力的方向向西,力的总作用时间足够长,将物体在下面哪个时刻由静止释放,物体可以运动到出发点的西边且离出发点很远的地方 ( ) A .t=0时 B. t=t1时 C .t=t2时 D .t=t3时4.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框架放在水平地面上,一轻弹簧上端固定在框架上,下端固定一个质量m 的小球,小球上下振动时框架始终没有跳起,当框架对地面压力为零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大小为( ) A .g B .m g m M /)(-C .m Mg /D .m g m M /)(+5.如图所示,物块A 、B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装砂的小桶C 通过细线牵引A 、B 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加速运动,设A 、B 间的摩擦力为1f ,B 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为2f ,若增大C 桶 内砂的质量,而A 、B 仍一起向右运动,则摩擦力1f 和2f 的大小关系是( )A .1f 不变,2f 变大B .1f 变大,2f 不变C .1f 和2f 都变大D .1f 和2f 都不变6.如图所示,又一箱装的很满的土豆,以一定的安装速度在动摩擦因数为μ的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运动,不计其他外力及空气阻力,则中间一质量为m 的土豆A 受到其他土豆对它的作用力大小应该是( )A .mgB .mg μC .12+μmg D .21μ-mg7.如图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L ,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结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一水平力向右位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 )A .gm kl 1μ+B .gm m kl )(21++μC .gm kl 2μ+D .gm m m m k l )(2121++μ8.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间的夹角为37°, AB 间传动带长度为16m ,传送带以10m/s 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带顶端A 无初速地释放一个质量为0.5kg 的物体,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则物体由A 运动到B 所需时间为(g=10m/s 2 ,sin37°=0.6)A .1sB .2sC .4sD .s 5549.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光滑杆上套有一个小球和两根轻质弹簧,两弹簧的一端各与小球相连,另一端分别用销钉M 、N 固定与杆上,小球处于静止状态,设拔去销钉M (撤去弹簧a )瞬间,小球加速度大小为6m/s2,若不拔去销钉M ,而拔去销钉N (撤去弹簧b )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可能为(g 取10m/s 2) ( ) ①11 m/s2,沿杆向上 ②11 m/s2,沿杆向下③1 m/s2,沿杆向上 ④1 m/s2,沿杆向下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0.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现有一质量为m 的小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0v 从木板的左端开始向木板的右端滑行,滑块和木板的水平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作出如下判断 ①滑块始终与木板存在相对运动②滑块未能滑出木板 ③滑块的质量m 大于木板的质量M④在1t 时刻滑块从木板上滑出正确的是( )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3根轻绳一端分别系住质量为m1,m2,m3的物体,它们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光滑定滑轮系于O 点,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时,Oa 与竖直方向成30°Ob 处于水平状态,则321::m m m =_______.12.匀速上升的气球总质量为24kg ,当它抛下一物体后,气球以2m/s 2的加速度上升,则抛下质量为_______kg.(设气球浮力不变,g=10m/s 2)13.一个小孩在蹦床上做游戏,他从高处落到蹦床上后又被弹起到原高度,小孩从高处开始下落到弹回的整个过程中,他的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图中时刻t 1、t 2、t 3、t 4、t 5、t 6为已知,oa 段和cd 段为直线,则根据此图象可知,小孩和蹦床相接触的时间为_______14.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和m 的物体用细绳连接, 悬挂在定滑轮下,已知M >m ,不计滑轮质量及一切摩擦,则它们的加速度大小为a = _______,天棚对滑轮的拉力为F= _______ 15.一质量为1kg 的小球放在正方形盒内,正方形的内边长恰好等于小球的直径,现将盒子如图所示的状态竖直向上抛出,盒子在上升过程中因为受到空气阻力,其加速度大小为112/s m ,则在上升过程中,小球对盒底的压力为F1=_______N ,小球对盒顶的压力F2=_______N (g 取10m/s 2) 三、计算题16.(10分)竖立在地面上的一支玩具火箭,质量kg m 20.0=,火药点燃后在喷气的2秒内使火箭以g a 5.1=的加速度加速上升,不计空气阻力及喷出的气体质量,求:(1)火箭受到的推力是多大?(2)火箭从飞离地面到落回地面共经历多长时间?(保留两位有效数字、g 取10m/s 2) 17.(10分)某中学生身高1.80m ,质量70kg ,他站立举臂70kg 。

【物理】物理牛顿运动定律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物理】物理牛顿运动定律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物理】物理牛顿运动定律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牛顿运动定律1.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θ可以调节,当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为37°时,一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恰好能沿着木板匀速下滑.若让该物块以大小v 0=10m/s 的初速度从木板的底端沿木板上滑,随着θ的改变,物块沿木板滑行的距离x 将发生变化.取g =10m/s 2,sin37°=0.6,cos37°=0.8.(1)求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当θ满足什么条件时,物块沿木板向上滑行的距离最小,并求出该最小距离. 【答案】(1) 0.75(2) 4m 【解析】 【详解】(1)当θ=37°时,设物块的质量为m ,物块所受木板的支持力大小为F N ,对物块受力分析,有:mg sin37°=μF N F N -mg cos37°=0 解得:μ=0.75(2)设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 ,则有:mg sin θ+μmg cos θ=ma 设物块的位移为x ,则有:v 02=2ax解得:()202sin cos v x g θμθ=+令tan α=μ,可知当α+θ=90°,即θ=53°时x 最小 最小距离为:x min =4m2.滑雪者为什么能在软绵绵的雪地中高速奔驰呢?其原因是白雪内有很多小孔,小孔内充满空气.当滑雪板压在雪地时会把雪内的空气逼出来,在滑雪板与雪地间形成一个暂时的“气垫”,从而大大减小雪地对滑雪板的摩擦.然而当滑雪板对雪地速度较小时,与雪地接触时间超过某一值就会陷下去,使得它们间的摩擦力增大.假设滑雪者的速度超过4 m/s 时,滑雪板与雪地间的动摩擦因数就会由μ1=0.25变为μ2=0.125.一滑雪者从倾角为θ=37°的坡顶A 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滑至坡底B (B 处为一光滑小圆弧)后又滑上一段水平雪地,最后停在C 处,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坡长为l =26 m ,g 取10 m/s 2,sin 37°=0.6,cos 37°=0.8.求:(1)滑雪者从静止开始到动摩擦因数发生变化经历的时间;(2)滑雪者到达B处的速度;(3)滑雪者在水平雪地上运动的最大距离.【答案】1s99.2m【解析】【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动摩擦因数恒变化前后的加速度,再由运动学知识可求解速度、位移和时间.【详解】(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滑雪者在斜坡的加速度:a1==4m/s2解得滑雪者从静止开始到动摩擦因数发生变化所经历的时间:t==1s(2)由静止到动摩擦因素发生变化的位移:x1=a1t2=2m动摩擦因数变化后,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a2==5m/s2由v B2-v2=2a2(L-x1)解得滑雪者到达B处时的速度:v B=16m/s(3)设滑雪者速度由v B=16m/s减速到v1=4m/s期间运动的位移为x3,则由动能定理有:;解得x3=96m速度由v1=4m/s减速到零期间运动的位移为x4,则由动能定理有:;解得 x4=3.2m所以滑雪者在水平雪地上运动的最大距离为x=x3+x4=96+ 3.2=99.2m3.如图所示,在风洞实验室里,粗糙细杆与竖直光滑圆轨AB相切于A点,B为圆弧轨道的最高点,圆弧轨道半径R=1m,细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θ=37°.一个m=2kg的小球穿在细杆上,小球与细杆间动摩擦因数μ=0.3.小球从静止开始沿杆向上运动,2s后小球刚好到达A点,此后沿圆弧轨道运动,全过程风对小球的作用力方向水平向右,大小恒定为40N.已知g=10m/s2,sin37°=0.6,cos37°=0.8.求:(1)小球在A 点时的速度大小;(2)小球运动到B 点时对轨道作用力的大小及方向. 【答案】(1)8m/s (2)12N 【解析】 【详解】(1)对细杆上运动时的小球受力分析,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cos sin (sin cos )F mg F mg ma θθμθθ--+=代入数据得:24m/s a =小球在A 点时的速度8m/s A v at ==(2)小球沿竖直圆轨道从A 到B 的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得:2211sin37(1cos37)22B A FR mgR mv mv -︒-+︒=- 解得:2m/s B v =小球在B 点时,对小球受力分析,设轨道对球的力竖直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知:2N Bv mg F m R-=解得:F N =12N ,轨道对球的力竖直向上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小球在最高点B 对轨道的作用力大小为12N ,方向竖直向下.4.水平面上固定着倾角θ=37°的斜面,将质量m=lkg 的物块A 从斜面上无初速度释放,其加速度a=3m/s 2。

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题20套(带答案)

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题20套(带答案)

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题20套(带答案)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1.质量为m =0.5 kg 、长L =1 m 的平板车B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某时刻质量M =l kg 的物体A (视为质点)以v 0=4 m/s 向右的初速度滑上平板车B 的上表面,在A 滑上B 的同时,给B 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已知A 与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试求:(1)如果要使A 不至于从B 上滑落,拉力F 大小应满足的条件; (2)若F =5 N ,物体A 在平板车上运动时相对平板车滑行的最大距离. 【答案】(1)1N 3N F ≤≤ (2)0.5m x ∆= 【解析】 【分析】物体A 不滑落的临界条件是A 到达B 的右端时,A 、B 具有共同的速度,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出拉力的最小值.另一种临界情况是A 、B 速度相同后,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拉力的最大值,从而得出拉力F 的大小范围. 【详解】(1)物体A 不滑落的临界条件是A 到达B 的右端时,A 、B 具有共同的速度v 1,则:222011-22A Bv v v L a a =+ 又: 011-=A Bv v v a a 解得:a B =6m/s 2再代入F +μMg =ma B 得:F =1N若F <1N ,则A 滑到B 的右端时,速度仍大于B 的速度,于是将从B 上滑落,所以F 必须大于等于1N当F 较大时,在A 到达B 的右端之前,就与B 具有相同的速度,之后,A 必须相对B 静止,才不会从B 的左端滑落,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对整体:F =(m +M )a 对物体A :μMg =Ma 解得:F =3N若F 大于3N ,A 就会相对B 向左滑下 综上所述,力F 应满足的条件是1N≤F ≤3N(2)物体A 滑上平板车B 以后,做匀减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 =Ma A 解得:a A =μg =2m/s 2平板车B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μMg =ma B 解得:a B =14m/s 2两者速度相同时物体相对小车滑行最远,有:v 0-a A t =a B t 解得:t =0.25s A 滑行距离 x A =v 0t -12a A t 2=1516m B 滑行距离:x B =12a B t 2=716m 最大距离:Δx =x A -x B =0.5m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理清物块在小车上的运动情况,抓住临界状态,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2.如图甲所示,长为L =4.5 m 的木板M 放在水平地而上,质量为m =l kg 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放在木板的左端,开始时两者静止.现用一水平向左的力F 作用在木板M 上,通过传感器测m 、M 两物体的加速度与外力F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两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 = 10m /s 2.求:(1)m 、M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M 的质量及它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3)若开始时对M 施加水平向左的恒力F =29 N ,且给m 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 o =4 m /s ,求t =2 s 时m 到M 右端的距离. 【答案】(1)0.4(2)4kg ,0.1(3)8.125m 【解析】 【分析】 【详解】(1)由乙图知,m 、M 一起运动的最大外力F m =25N , 当F >25N 时,m 与M 相对滑动,对m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11mg ma μ=由乙图知214m /s a =解得10.4μ=(2)对M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122()F mg M m g Ma μμ--+=即12122()()F mg M m g mg M m g Fa M M Mμμμμ--+--+==+乙图知114M = 12()94mg M m g M μμ--+=-解得M = 4 kg μ2=0. 1(3)给m 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04m /s v =时,m 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1 = 4 m/s 2,方向水平向左,设m 运动t 1时间速度减为零,则111s v t a == 位移21011112m 2x v t a t =-=M 的加速度大小2122()5m /s F mg M m ga Mμμ--+==方向向左, M 的位移大小22211 2.5m 2x a t == 此时M 的速度2215m /s v a t ==由于12x x L +=,即此时m 运动到M 的右端,当M 继续运动时,m 从M 的右端竖直掉落,设m 从M 上掉下来后M 的加速度天小为3a ,对M 由生顿第二定律23F Mg Ma μ-=可得2325m /s 4a =在t =2s 时m 与M 右端的距离2321311()()8.125m 2x v t t a t t =-+-=.3.如图所示,倾角θ=30°的足够长光滑斜面底端A 固定有挡板P ,斜面上B 点与A 点的高度差为h .将质量为m 的长木板置于斜面底端,质量也为m 的小物块静止在木板上某处,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板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32μ=,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1)若对木板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 0,物块相对木板刚好静止,求拉力F 0的大小; (2)若对木板施加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 =2mg ,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拉力,木板下端恰好能到达B 点,物块始终未脱离木板,求拉力F 做的功W . 【答案】(1) 32mg (2) 94mgh 【解析】(1)木板与物块整体:F 0−2mg sinθ=2ma 0 对物块,有:μmg cosθ−mg sinθ═ma 0 解得:F 0=32mg (2)设经拉力F 的最短时间为t 1,再经时间t 2物块与木板达到共速,再经时间t 3木板下端到达B 点,速度恰好减为零. 对木板,有:F −mg sinθ−μmg cosθ=m a 1 mg sinθ+μmg cosθ=ma 3对物块,有:μmg cosθ−mg sinθ=ma 2 对木板与物块整体,有2mg sinθ=2m a 4另有:1132212 ()a t a t a t t -=+ 21243 ()a t t a t +=222111123243111222sin h a t a t t a t a t θ+⋅-+= 21112W F a t =⋅解得W =94mgh 点睛: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及机械能守恒定律及运动学公式,要注意正确分析物理过程,对所选研究对象做好受力分析,明确物理规律的正确应用即可正确求解;注意关联物理过程中的位移关系及速度关系等.4.滑雪运动中当滑雪板压在雪地时会把雪内的空气逼出来,在滑雪板和雪地之间形成暂时的“气垫”从而减小雪地对滑雪板的摩擦,然后当滑雪板的速度较小时,与雪地接触时间超过某一时间就会陷下去,使得它们间的摩擦阻力增大.假设滑雪者的速度超过4m/s 时,滑雪板与雪地间的动摩擦因数就会从0.25变为0.125.一滑雪者从倾角为θ=37°斜坡雪道的某处A 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滑至坡底B 处(B 处为一长度可忽略的光滑小圆弧)后又滑上一段水平雪道,最后停在水平雪道BC 之间的某处.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已知AB 长14.8m ,取g =10m/s 2,sin37°=0.6,cos37°=0.8,求:(1)滑雪者从静止开始到动摩擦因数发生变化时(即速度达到4m/s )所经历的时间; (2)滑雪者到达B 处的速度;(3)滑雪者在水平雪道上滑行的最大距离. 【答案】(1)1s ;(2)12m/s ;(3)54.4m . 【解析】 【分析】(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滑雪者在斜坡上从静止开始加速至速度v 1=4m/s 期间的加速度,再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运动的时间.(2)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速度大于4m/s 时的加速度,球心速度为4m/s 之前的位移,从而得出加速度变化后的位移,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滑雪者到达B 处的速度.(3)分析滑雪者的运动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每个过程的加速度,再根据位移速度关系求解. 【详解】(1)滑雪者从静止开始加速到v 1=4m/s 过程中: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有:mgsin37°-μ1mgcos37°=ma 1; 解得:a 1=4m/s 2; 由速度时间关系得 t 1=11v a =1s (2)滑雪者从静止加速到4m/s 的位移:x 1=12a 1t 2=12×4×12=2m 从4m/s 加速到B 点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sin37°-μ2mgcos37°=ma 2; 解得:a 2=5m/s 2;根据位移速度关系:v B 2−v 12=2a 2(L −x 1) 计算得 v B =12m/s(3)在水平面上第一阶段(速度从12m/s 减速到v=4m/s ):a 3=−μ2g =−1.25m /s 222223341251.222 1.25B v v x m a --===-⨯ 在水平面上第二阶段(速度从4m/s 减速到0)a 4=−μ1g =−2.5m /s 2,2443.22vx m a -== 所以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最大位移是 x=x 3+x 4=54.4m 【点睛】对于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应用问题,关键是弄清楚物体的运动过程和受力情况,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运动学的计算公式求解加速度,再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解答;知道加速度是联系静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5.如图1所示, 质量为M 的长木板,静止放置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 、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某一水平初速度v 0从左端冲上木板。

牛顿运动定律习题集(含答案)

牛顿运动定律习题集(含答案)

物理训练题 之 牛顿运动定律一、选择题1. 关于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宇宙飞船内,由于物体失重,所以物体的惯性消失B 、在月球上物体的惯性只是它在地球上的1/6C 、质量相同的物体,速度较大的惯性一定大D 、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惯性与速度及物体的受力情况无关2. 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把可靠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可以深刻地揭示自然规律。

以下实验中属于理想实验的是: ( ) A 、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B 、伽利略的斜面实验C 、用打点计时器测物体的加速度D 、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定反应时间3. 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作用力与它的反作用力总是一对平衡力 B 、地球对物体的作用力比物体对地球的作用力大 C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性质相同的力D 、凡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并且分别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一定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4. 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受到的水平拉力为F 。

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 ,物体的位移为s ,速度为v ,则: ( ) A 、由公式α=可知,加速度a 由速度的变化量和时间决定B 、由公式a 由物体受到的合力和物体的质量决定C 、由公式αa 由物体的速度和位移s 决定D 、由公式αa 由物体的位移s 和时间决定5.力F 1a 1=3m/s 2,力F 2作用在该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a 2=4m/s 2,则F 1和F 2( ) A 、 7m/s 2B 、 5m/s 2C 、 1m/s 2D 、 8m/s26.电梯的顶部挂有一个弹簧秤,秤下端挂了一个重物,电梯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0N ,在某时刻电梯中的人观察到弹簧秤的示数变为8N ,关于电梯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电梯可能向上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 2B 、电梯可能向下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 2C 、电梯可能向上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 2D 、电梯可能向下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 2 7.下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属于基本单位的是:( ) A 、力的单位:N B 、 质量的单位:kg C 、 长度的单位:m D 、时间的单位:s8. 关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所受合力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所受外力为零,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 、只有合力发生变化时,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发生变化 aD、物体所受的合力不变且不为零,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变化9.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B、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的作用C、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要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木块的运动D、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物体必须受到外力作用10.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如果下落过程中某时刻重力突然消失,物体的运动情况将是:A、悬浮在空中不动B、速度逐渐减小C、保持一定速度向下匀速直线运动D、无法判断11.人从行驶的汽车上跳下来容易: ( )A 、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跌倒 B、向汽车行驶的反方向跌倒C、从向车右侧方向跌倒D、向车左侧方向跌倒12.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运动的物体才能表现出它的惯性;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表现出它的惯性C、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它不具有惯性D、不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它都具有惯性13.下列事例中,利用了物体的惯性的是:( )A、跳远运动员在起跳前的助跑运动B、跳伞运动员在落地前打开降落伞C、自行车轮胎有凹凸不平的花纹D、铁饼运动员在掷出铁饼前快速旋转14.火车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车上原处,这是因为: ( )A、人跳起后,厢内空气给他以向前的力,带着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B、人跳起的瞬间,车厢的地板给他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C、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必定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距离很小,不明显而已;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车始终具有相同的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顿运动定律1、(扬州市2008届第二次调研)质量为m 的小球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竖直线MN 的左方受到水平恒力1F 作用(m 可视为质点),在MN 的右方除受1F 外还受到与1F 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水平恒力2F 作用,现设小球从A 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如图(a )所示,小球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b )所示。

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小球在MN 的右方加速度大小为132v t t -; B 、2F 的大小为1312mv t t -; C 、小球在MN 右方运动的时间为42t t -;D 、小球在0t =到4t t =这段时间最大位移为12v t ;2、(扬州市2008届第二次调研)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 )DA 、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轻的物体下落较慢;B 、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C 、两匹马拉的车比一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D 、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力;3、(南通四县市2008届高三联考)如图所示,小车上固定着三角硬杆,杆的端点固定着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当小车有水平向右的加速度且逐渐增大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的变化(用F 1至F 4变化表示)可能是下图中的(OO '沿杆方向) C4、(通州市2008届第六次调研)如图所示,小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bc 为固定在小车上的水平横杆,物块M 串在杆上,M 通过细线悬吊着一小铁球m , M 、m 均相对小车静止,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若小车的加速度逐渐增大到2a 时,M 仍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则 DA .横杆对M 的作用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B .细线的拉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C .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加到原来的2倍D .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的正切值增加到原来的2倍5、(通州市2008届第六次调研)如图甲所示,轻弹簧一端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其正上方有一个物块,物块从高处自由下落到弹簧的上端O 处,将弹簧压缩了x 0时,物块的速度变为零.从物块与弹簧接触开始,在图乙中能正确反映物块加速度的大小随下降的位移x 变化的图象可能是D、(苏州市2008届五校联考)如图所示,一名消防队员在模拟演习训练中,沿着长为12m 的竖立在地面上的钢管住下滑。

已知这名消防队员的质量为60㎏,他从钢管顶端由静止开始先匀加速再匀减速下滑,滑到地面时速度恰好为零。

如果他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减速时的2倍,下滑的总时间为3s, g 取10m /s 2,那么该消防队员BCA .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 m /sB .加速与减速过程的时间之比为1∶2C .加速与减速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大小之比为1∶7D .加速与减速过程的位移之比为1∶46、(苏州市2008届期终考试)下列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是A .牛顿B .焦耳C .安培D .秒7、(苏州市2008届期终考试)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做“铜球沿斜面运动的实验”中,发现铜球的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由此推理得出的结论是AA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B .无论物体是否运动,都具有惯性C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 .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8、(启东市2008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某同学把一体重秤放在电梯的地板上,他站在体重秤上随电梯运动并观察体重秤示数的变化情况.下表记录了几个特定时刻体重秤的示数.(表内若已知t 0时刻电梯静止,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 .t 1和t 2时刻该同学的质量并没有变化,但所受重力发生变化;B .t 1和t 2时刻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相反;C .t 1和t 2时刻电梯的加速度大小相等,运动方向不一定相反;D .t 3时刻电梯可能向上运动9. (海门市2008届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两块完全相同的木块AB ,水平推力F 作用在A 上,用F AB 代表A 、B 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BCDA .若地面是完全光滑的,则FAB =FB .若地面是完全光滑的,则F AB =F/2C .若地面是有摩擦的,且AB 未被推动,可能F AB =F /3D .若地面是有摩擦的,且AB 被推动,则F AB =F /210.(宿迁市2008届第一次调研)下列关于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D 0 A 0 B 0 D 0 C 图甲 图乙A .电梯正在减速上升,在电梯中的乘客处于超重状态;B .磁悬浮列车在水平轨道上加速行使时,列车上的乘客处于超重状态;C .荡秋千时秋千摆到最低位置时,人处于失重状态;D .“神舟”六号飞船在绕地球做圆轨道运行时,飞船内的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11.(宿迁市2008届第一次调研)如图所示 ,木块A 与B 用一弹簧相连,竖直放在木块C 上,三者静止于地面,它们的质量之比为1:2:3,设所有接触面是光滑的,当沿水平方向迅速抽出C 的瞬间, A 和B 的加速度分别为( )CA .0,0 ;B .0,g ;C .0,3g /2 ;D .g ,3g /2 ;12.(如皋市2008届高三一轮复习)如图所示,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从接触弹簧开始到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CA .小球的速度一直减小B .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C .小球加速度的最大值,一定大于重力加速度D .小球的机械能守恒13.(无锡市2008届部分高级中学基础测试)如果正在作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的重力忽然消失,那么它的运动状态应该是( )CA .悬浮在空中不动B .运动速度逐渐减小C .作竖直向下的匀速直线运动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4.(无锡市2008届部分高级中学基础测试)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小车,必须施加推力,才能沿平面匀速运动,推力撤去后小车很快停止运动,这说明( ) BCA.力是维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原因B.推力的作用是克服阻力的影响C.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D.平衡力是维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原因15.(东台市2008届第一次调研)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在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定义为A =(v t -v 0)/s ,其中v 0和v t 分别表示某段位移s 内的初速和末速.A >0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A <0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而现在物理学中加速度的定义式为a =(v t -v 0)/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A )若A 不变,则a 也不变(B )若A >0且保持不变,则a 逐渐变大(C )若A 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v t +v 0)/2(D )若A 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v t 2+v 02)/216、(盐城市2008届六所名校联考)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直角劈B 放在水平面上,在劈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 的物体A ,用一沿斜面向上的力F 作用于A 上,使其沿斜面匀速上滑,在A 上滑的过程中直角劈B 相对地面始终静止,则关于地面对劈的摩擦力f 及支持力N 正确的是 ( )B A .f = 0 ,N = Mg +mgB .f 向左,N <Mg +mgC .f 向右,N <Mg +mgD .f 向左,N =Mg +mg17、(徐州市六县一区2008年摸底考试)某人拍得一张照片,上面有一个倾角为α的斜面,斜面上有一辆小车,小车上悬挂一个小球,如图所示,悬挂小球的悬线与垂直斜面的方向夹角为β,下面判断正确的是A 、如果β=α,小车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 、如果β=0,斜面一定是光滑的C 、如果β>α,小车一定是沿斜面加速向下运动D 、无论小车做何运动,悬线都不可能停留图中虚线的右侧18、(徐州市六县一区2008年摸底考试)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DIS )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如图所示是把两个测力探头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观察显示器屏幕上出现的结果。

观察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以下结论错误的是AA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B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C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D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19、(徐州市六县一区2008年摸底考试)物体A 、B 、C 均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C ,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 、μB 、μC ,用平行于水平面的拉力F 分别拉物体A 、B 、C ,所得加速度a 与拉力F 的关系如图所示,A 、B 两直线平行,则以下关系正确的是D A .m A <m B <m CB .m A <m B =mC C .μA =μB =μCD .μA <μB =μC20、(盐城市2008年第二次调研)如图甲所示,水平面绝缘且光滑,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一轻质绝缘挡板,空间存在着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一带电小球在电场力和挡板压力作用下静止。

若突然将电场反向,则小球加速度的大小随位移x 变化的关系图像可能是图乙中的B图甲 图乙21、(江苏省二十所名校4月联合调研)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由此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

体重为m =50kg 的小芳在一次校运会上,最后一次以背越式成功地跳过了1.80米的高度,成为高三组跳高冠军。

忽略空气阻力,g 取10m/s 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A .小芳下降过程处于失重状态B .小芳起跳以后在上升过程处于超重状态C .小芳起跳时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大于他的重力D .起跳过程地面对小芳至少做了900J 的功22、(江苏省二十所名校4月联合调研)如图所示,浸没在水中的小球固定在轻质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容器的底部,设小球的密度为球ρ,水的密度为水ρ.当容器由静止自由下落后,弹簧长度的变化情况是( ) A(1)若球ρ=水ρ,则弹簧长度不变 (2)若球ρ>水ρ,则弹簧的长度变长 (3)若球ρ<水ρ,则弹簧的长度变短(4)不论球ρ、水ρ大小怎样,弹簧长度都会改变A.(1)(2)(3)B.(2)(4)C.(3)(4)D.(2)(3)(4)23、(盐城市2008届高三第一次调研)如图所示,A,B 两物体的质量都为m,起,置于一轻弹簧上处于静止状态,现给A 物体上施加一竖直向上的恒力,F,则此时物体A 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 BC A.F m B.2F mC.3F m D 2F m24、(2008届南通市部分重点中学三模)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由此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