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汉唐盛世(2)
汉唐盛世

(二)汉景帝时期:1、采纳晁错的建议,着手削夺诸侯王的封地。
“七国之乱”。
(三)汉武帝时期采取的措施1、政治上:(1)颁布“推恩令”,大大削弱了诸侯王原来的封地和势力(2)加强监察制度2、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与少数民族关系上(1)与匈奴的关系和亲、武力、和亲互市(2)与西域的关系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
1、重视发展农业生产2、破格重用有才能的人3、使唐朝国力不断增强秦隋:都是完成统一后很块灭亡都是统治者残暴无道政治黑暗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汉唐统治者都吸取前朝的教训出现了繁荣的局面都轻徭薄赋,整顿吏治,任用贤良都成为影响当时世界的大国善于用人重视吏治发展农业戒奢从简一、农业发展1、唐时粮食产量大大提高,大力发展水利,农耕技术有很大发展;2、还出现了两种新的农具:曲辕犁、筒车。
二、手工业发达1、丝织业水平高超花色品种繁多2、陶瓷业水平很高邢窑的白瓷、越窑的青瓷最富盛名的唐三彩三、商业繁荣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条条青槐街,相去八九坊。
”请回答:(l)这句话是唐朝人对哪座城市绿化的描述?(2)说说这座城市重要性的表现?(1)长安(2)长安拥有百万人口,云集着边疆各族和各国侨民,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唐代长安是各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城市。
昭君出塞不是屈辱的纳贡求和,而是平等互利的结合。
它带来的不再是掳掠屠杀的血雨腥风,而是和平友好的交流融合和长久的和平。
昭君出塞后,双方恢复友好关系,北方近60年没有战乱,汉朝和匈奴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有所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两汉时西域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包括今天的新疆、中亚地区。
、汉武帝为什么要派张骞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3、张骞出使西域有何重要意义?张骞出使西域不仅打通了西域和汉交往的通道,而且还开辟了中国和欧洲、非洲大陆的通道。
这条通道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复习内容(全)

第一课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1)——礼乐文明的确立1.西周(1)建立者:周武王(2)时间:公元前1046年(3)战役:牧野之战(4)都城:镐(今陕西西安)2.周朝改革了商朝的制度,发展并完善了古代礼乐制度。
3.西周采用分封制、宗法制好礼乐制度来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
4.分封制(1)实行的原因:为了有效地管辖广大被征服地区,镇抚各地原有的邦国。
(2)受封对象:周王的亲属、功臣等。
(3)受封者的权利:从周王手中获得土地、人口和仪仗等物品。
(4)受封者的义务:必须服从国王命令,交纳贡品,守卫疆土,管理地方事务,保卫周王室。
(5)作用:分封制确立了周王的权威,扩大了周朝控制的区域。
(6)基础:宗法制。
5.宗法制(1)含义:宗法制是周代分封制的基础,它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继承权力的制度。
(2)核心: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其他诸子封侯。
(3)实质:是一种社会等级制度。
(4)作用:调整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
6.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共同作用:分封制和宗法制使得周王确立了权威,扩大了周朝控制的疆域,同时也密切了周王室和各诸侯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使周王朝迅速发展成为幅员广阔、对周围民族具有较大影响的国家。
7.礼乐制度(1)制定者:周公。
(2)含义:周朝通过礼乐制度来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
不同等级的贵族,所能享受的乐目、使用的乐器及其组合各不相同。
(3)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统治,稳定秩序,为中华文明的长期延续打下了根基。
(4)消极作用:压抑了人的个性与创造性。
8.《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其中一首诗“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反映了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天下共主”的权威。
*简述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的关系。
①分封制和宗法制是紧密联系的,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原则进行的;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人教新课标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历社第四单元提纲一.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礼乐文明的确立:商亡周建:1.商亡的原因:商纣王奢侈残暴,失去民心;周国的不断强大2.武王伐纣:牧野之战3.西周建立:都城:镐时间:公元前1046年建立者:周武王二、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一)分封制实行分封制的原因:为了有效的管理广大被征服的地区,镇抚各地原有的邦国。
受封者的权利:从周王手中获得土地、人口等受封者的义务:守卫疆土,管理地方事物,保卫周王室,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等分封制的作用:加强了都城和各地,尤其是与偏远边疆的联系,扩大了周王朝的统治范围和对周边民族的影响力,周王作为天下共主的权威地位得到加强。
比起夏商时期众邦林立、各地与王都之间关系松散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分封是按照宗法制的原则进行的(二)宗法制宗法制: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继承权力的制度。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
特点:嫡长子继承、余子分封周朝时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权力是怎么决定的?社会地位和权力由宗法制为基础的等级制度决定的。
等级越高,社会地位就越高,权力也就越大。
与强调平等和奋斗竞争的现代社会有什么根本差异?西周社会强调社会等级。
(三)礼乐制度礼乐制度--------等级制的具体表现,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
礼乐制度的作用:积极作用------起到了维护统治、稳定秩序的作用消极作用------压抑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性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结合起来,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政治制度体系。
按照宗法制推行的分封制,既扩大了周王朝的统治区域,又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孔子为什么如此重视礼乐制度?孔子重视尊卑等级,而礼乐制度恰恰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
现实生活中,是否还能感受到礼乐制度?将宗法等级制度精神具体化、生活化的礼乐制度,既通过礼的规范将贵族与平民、尤其是不同贵族等级严格区分开来,使之各安其位,又通过在乐舞的欣赏中培养贵族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和凝聚力,有效地维系了宗法制和分封制的正常运转。
汉唐盛世的历史解读

汉唐盛世的历史解读
汉唐盛世被普遍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这个历史时期,几
乎与汉唐两个朝代的统治相对应,即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和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汉朝的盛世,首先得益于刘邦、汉武帝以及其他几位伟大的皇帝。
汉朝的统治者实行了儒家思想并推行了律令制度,这一举措有助于巩
固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在这个时期,汉朝还推动了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
汉朝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推行了许多政治、经济和军事改革。
这些改革加速了国家的发展和繁荣,使得汉朝成为了一个庞大而强大
的国家。
唐朝的盛世,则源于唐太宗、唐高宗和其他一些有才能的皇帝的统治。
唐朝继承并扩展了汉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成就,进一步推动了
国家的繁荣。
唐朝的盛世表现在文化艺术的繁荣、科技的进步以及国
家荣誉的提高等方面。
在这个时期,唐朝的政治制度稳定,国家实现
了相对长达几百年的统一和繁荣。
然而,汉唐盛世也并非没有问题。
在经济、政治和社会方面,这两
个时期都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
例如,包括权臣和贵族的内部斗争、
地方割据和腐败等问题,在汉唐盛世中都有所体现。
此外,农民起义
和民间反抗也是这两个时期的重要特点之一。
汉唐盛世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时期,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取
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这两个朝代的历史解读揭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
发展轨迹和中央政府与地方势力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
而汉唐盛世的
繁荣与挑战也提醒我们,在历史演进中,没有一个朝代是完美的,每
个时期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需要解决。
第四单元第二课汉唐盛世(填空题)

第二课汉唐盛世1、年,建立汉朝,定都,历史上称为。
2、汉文帝、汉景帝时期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发展,出现了“”景象。
3、汉景帝时期采纳的建议,开始削夺诸侯王的封地,结果吴王以“,”为借口起兵反抗,历史上称“七国之乱”。
汉景帝起用大将平定了叛乱。
4、汉武帝的大一统(汉武帝采取哪些措施巩固统治?)①政治上:颁布,大大消弱诸侯王的和。
加强,加强皇帝的。
② 思想上:采用的“,”建议,大力推行教育。
在长安设立,直接选拔做官人才。
在地方上设立,培养后备官僚。
从此,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
这种在思想上实行的“大一统”有利于的加强和的统一,但思想专制也不利于的发展。
③ 军事上:开疆拓土。
派、北击匈奴,基本解除了汉朝北部边患。
在陆续设郡。
把长城延伸到以西的地区。
④外交上:为了联络夹击,派两次出使西域,开辟,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
西域地理范围:、以西,包括今天的以及更远的地区。
5、西汉政府加强对边疆的管理:BC60年,在西域设立“”,管理南北的西域事务。
从此,正式归入西汉的版图。
加强对地区的经营。
6、汉朝开通了一条从出发,通过,往、,直达的交通大道,中国的等物品可以运到古罗马,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著名的“”。
这条陆上交通要道开辟了,沟通了,促进了。
7、公元年,西汉的皇族称帝,定都,史称。
8、东汉末年,逐步统一北方,在江东建立政权,刘备得到的帮助,占据荆州和益州。
9、年,和在展开决战。
孙刘联军采用的方法,大败曹军。
奠定了。
三国鼎立时期,魏国修建了许多工程,恢复和发展。
蜀国的业兴旺,非常有名。
吴国的业发达,吴国的船队曾到达(今台湾),从而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关系。
12、北方族建立的北魏在时进行改革,实行政策,如:改说,改穿,改用,鼓励,采用,学习等等。
这场改革适应了,大大加快了。
13、年,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
隋朝创立了制和制。
14、隋朝为了,开通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初二历史作业本答案

参考答案第⼀单元史前时代第⼀课⼈猿相揖别1.⽂字记载2.劳动3.周⼝店3万4. C5. A6. C7. B8. A9. (1)在许多⾃然条件下都可能产⽣⽕。
北京⼈可能从以下渠道得到⽕种:如雷电⽣⽕、⽕⼭爆发、森林草⽊⾃燃、露天煤的⾃燃、偶然摩擦⽣⽕等。
(2) —般采⽤篝⽕法。
使⽤时不断往⽕堆中添加⽊柴;不⽤时⽤灰⼟盖住⽕,使其阴燃;再⽤时扒开灰⼟,添草⽊引燃。
(3)例如熟⾷兽⾁,可以更充分有效地吸收⾷物的营养,以利⼤脑和⾝体的发育;点燃⽕堆,可以照明、取暖、驱赶野兽,改善了⽣活条件。
10. (1) “群居”、“采集”、“狩猎”、“共同制造、使⽤”、“共同享⽤”等。
(2)北京⼈⽣活的区域环境险恶,猛兽出没,靠个⼈⼒量⽆法⽣存,需要依靠群体⼒量保护⾃⼰;要猎获某些凶猛的野兽,也需要群体⼒量。
(⾔之有理即可) 11. (1)观点如海猿说、古猿进化说等。
(2)略第⼆课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1.旧⽯器新⽯器2.采集狩猎粮⾷3.陶器4.半坡河姆渡5.⾃然祖先6. D7. C8. A9. B 10. C 11. C 12. A 13. (1) B河姆渡居民(2) A半坡居民(3)主要原因是两地的地理位置不同,⾃然条件不同:河姆渡地处长江流域.⾼温多⾬,⽔密布;半坡地处黄河流域,寒冷⼲旱。
14. (1)⿊陶体河姆渡⼈⾯鱼纹彩陶盆半坡(2)图⼀:说明当时有了饲养业;图⼆:反映了当时⼈们1. ⼝⽿相传远古2.黄帝炎帝3.禅让4.禹5. B6. B7. B8. A9. D 10. D 11. (1)⼈民众多,禽兽不⾜。
(2)神农⽒教民农耕,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为华夏⽂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1)尧是远古时代华夏族传说中的部落联盟的⾸领。
(或答是⽒族公社晚期的⼈物)(2)他勤劳俭朴,爱护百姓。
(⾔之有理即可) 13. (1)⼤禹治⽔,三过家门⽽不⼈。
(2)我们能从⼤禹治⽔的事迹中学习⼤禹先公后私、公⽽忘私的精神;学习他善于动脑筋,团结⼴⼤⼈民积极寻找办法克服困难,敢于同⼤⾃然⽃争的可贵精神;学习他以⾝作则、兢兢业业、⽆私奉献的精神。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精编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精编版第一单元史前时代一、基础知识1.史前时代: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历史。
2.人从古猿进化来。
3.进化的先后顺序:直立行走手的形成语言产生人脑形成4.直立行走:促进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人类进化的直接因素。
5.劳动:在进化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6.制造和使用工具: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
人类诞生的标志。
7.元谋人:我国境内最早的原始人,距今170万年。
8.北京人:距今70万-20万年,保留猿的一些体质特征。
使用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群居。
9.山顶洞人:距今3万年,体貌与现代人基本一样。
以打制石器为主并使用少量磨制石器,拥有钻孔技术,人工取火,氏族(由血缘关系结合)。
10.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
从事采集、狩猎。
(代表:北京人、山顶洞人)11.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陶器。
从事原始农业、畜牧业。
(代表: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12.最早的农业村落:西亚地区。
13.原始人的几种意识①宗教意识:尸体周围撒红色粉末。
②审美意识:山顶洞人的项链。
③科学知识萌芽:小口尖底瓶④狩猎生活: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14.山顶洞人的骨针:体现磨光和钻孔技术。
15.《吉尔伽美什》:古代西亚或两河流域的史诗。
16.《荷马史诗》:古希腊的史诗——如特洛伊木马的故事。
几个重要人物的贡献:17.炎帝(神农氏):农耕、医药、陶器、集市。
18.黄帝(轩辕氏):宫殿、车船、衣裳、打井。
炎帝、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19.嫘祖:养蚕抽丝技术。
20.禹:①划定“九州”,铸造“九鼎”;②涂山召见首领;③诛杀防风氏。
21.启:①建立军队;②制定刑法;③设置监狱22.禅让制: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尧 舜 禹(禅让)。
禹 启(世袭)。
23. 大禹治水方法:疏导法。
启示:顺应自然规律、成功改造自然。
24.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世界文化遗产。
二、大问题第二单元 文明的起源一、基础知识1. 公元前15世纪,埃及地跨亚、非。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引言历史课程是学生了解过去、认识现在、展望未来的重要途径。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涵盖了中国古代史的丰富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系统学习历史的机会。
第一单元:先秦时期1.1 夏、商、西周的兴衰夏朝的建立与灭亡商朝的兴盛与文化成就西周的分封制与礼乐文化1.2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铁器的使用与农业生产百家争鸣与思想文化的发展1.3 秦朝的统一与灭亡秦始皇统一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朝的灭亡与原因分析第二单元:汉唐盛世2.1 汉朝的兴盛汉武帝的开疆拓土丝绸之路的开辟儒家思想的确立2.2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与融合三国鼎立的政治格局两晋时期的文化成就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2.3 隋唐的统一与繁荣隋朝的短暂统一唐朝的盛世景象唐朝的对外交流与文化影响第三单元:宋元明清3.1 宋朝的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北宋的政治与经济南宋的抗金与经济恢复宋朝的文化成就与科技发明3.2 元朝的统治与文化融合元朝的建立与统治元曲与绘画艺术的发展元朝的民族政策与文化融合3.3 明清的变革与衰落明朝的海禁政策与对外贸易清朝的康乾盛世与闭关锁国明清时期的社会变革与思想启蒙第四单元: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4.1 古代科技的发展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古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天文学与数学的成就4.2 古代文化与艺术古代文学:诗歌、散文、小说古代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古代哲学与宗教:儒家、道家、佛教结语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窗口。
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历史知识,更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意识,为成为具有历史责任感的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等均为唐宋
摹本。
h
12
阎立本的绘画艺 术有什么特点?
《历代帝王图》
用墨而有骨;设
色奇特而有法。
描法富于变化,
有粗有细,有松
有紧,用笔也较
顾恺之细密精致,
富有表现力。
h
13
卢舍那像
h
14
h
15
h
16
它王们羲的作之者分别是谁? 颜真卿
王羲飘之若和浮颜云真,卿的书法艺术有气什势么雄特浑点,?
矫若惊龙 h
形状敦厚 10
h
11
《 女 史 箴 图 》
顾恺之的绘画艺术有什么特点?
笔法如春蚕吐丝,初见甚平易,且亏形似,细视之
六法兼备,传染以浓色微加点缀,不晕饰,运思精微,
襟灵莫测。顾恺之的作品无真迹传世。流传至今的《女
8、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
9、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 10、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
h
6
玄奘和鉴真的共同功绩是什么, 不同的贡献是什么?
h
7
玄奘与鉴真共同的功绩是: 致力于佛教的传播,为佛教的传播做 出了突出的贡献。 不同的贡献是: 玄奘是到印度求取佛经,将印度的佛 教文化带回中国,《大唐西域记》介 绍了天竺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土 人情。鉴真是将中国的佛教、医药、 建筑、雕塑、绘画等技术带到了日本
h
8
道教产生于__东__汉__ 末年,尊__老__子___ 为教主,宣扬 ____修__身__养__性____、
____炼__丹__服__药____、
____长__生__不__老____, 道教经典为
《__道__德__经__》_。
h
9《《七多月宝下
塔
都
碑
贴
》
》
这两行幅书书法作品分别属于什么楷书书体?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h
5
文学组
1、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
2、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
3、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
4、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
5、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
6、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
7、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萧 。
盛 世 文 化
h
1
史学组
文学组
宗教组
艺术组
h
2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 h
黄帝——汉武帝 3
• 鲁迅为什么称赞《史记》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既是 一部伟大的历 史巨作,又是 一部杰出的文 学著作。
h
4
离离原上草,
路朱 有门 冻酒
死肉 骨臭 。,
一岁一枯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