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完整版)初中化学推断题精选(含答案)

初中化学推断题专辑1.A 、B 、C 、D 、E 、F 、G 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 、E 、G 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请回答:(1)A 物质的化学式 。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C 物质固态时的名称 .该固体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
(3)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
(4)上图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G 的原因是 . 写出物质G 和A 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现有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易溶于水的三种钠盐组成的混合物.将其溶于水后得无色溶液A.进行如下实验并得到相应结果:试回答下列问题:(1)无色气体D 的化学式为 .白色沉淀E 的化学式为 .钡盐B 的化学式为 。
(2)原混合物中含有的三种易溶于水的钠盐的化学式分别为 、 、 。
红色固体③ABDE F CG Y 高温 ②X 溶液过量稀盐酸①O 2 加热 ④无色气体 浅绿色溶液样品A溶液B滤液甲沉淀乙沉淀C滤液①水溶解③过量BaCl2溶液过滤②过量NaOH溶液过滤④过量Na2CO3溶液过滤丙沉淀D滤液⑤过量盐酸加热蒸发固体丁3.为了除去食盐(主要成分为NaCl)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镁和硫酸钠杂质.某学生根据氯碱工业中精制食盐水的基本原理.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①至⑤步除杂方案:请根据上述除杂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沉淀甲是;滤液C中的溶质是;操作⑤中加入过量盐酸的作用是。
(2)假设整个操作过程中物质转化无损失.则固体丁中NaCl的质量比原样品中NaCl 的质量(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操作②中改为加过量的KOH溶液.固体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5.现有A、B、C、D、E、F、G七种物质.C、F是最常见的金属.B是气体单质.D为浅绿色溶液.G为蓝色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1)试推测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D_________.F_________。
完整)初中化学推断题专题附答案

完整)初中化学推断题专题附答案1.化学反应推断题1) A的化学式为未知。
2)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 + 3CO → 2Fe + 3CO2.C物质固态时的名称为氯化钙,它在实际生活中用作融雪剂。
3) 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 +3NaOH → Fe(OH)3 ↓ + 3NaCl。
4) 产生无色气体G的原因是A和G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2HCl + 2NaCl → 2NaCl + Cl2↑ + H2↑。
2.钠盐混合物实验题1) D的化学式为CO2,E的化学式为Na2CO3,B的化学式为BaCl2.2) 原混合物中含有的三种易溶于水的钠盐的化学式分别为NaCl、Na2CO3和NaHCO3.3.食盐样品除杂题1) 沉淀甲是氢氧化铁(III),滤液C中的溶质是氯化镁,操作⑤中加入过量盐酸的作用是将滤液C中的氢氧化铁(III)转化为FeCl3.2) 固体丁中NaCl的质量不变,如果在操作②中改为加过量的KOH溶液,则固体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氢氧化铜(II)。
4.文章没有问题5.物质化学式推测题1) B的化学式为未知,D的化学式为CuSO4,F的化学式为Fe。
2) C→A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2Al + 6HCl → 2AlCl3 + 3H2↑。
6.无色气体转化关系推断题A为氧气,B为氮气,C为氯气,D为二氧化碳,E为一氧化碳。
7.无色溶液鉴别题A为稀HCl溶液,B为NaOH溶液,C为MgSO4溶液,D为未知溶液。
通过加入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D 为SO4 2-离子的溶液。
1.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确定溶液A中的溶质为Cu2+离子,溶质为MgSO4的溶液是C溶液,呈酸性。
在B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可以观察到无明显反应。
2.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可以列出以下物质的化学式:A为元素Cu,C为Fe2O3,D为H2,E为氧气。
3.根据转换关系,可以得知A为NaOH,G为Na2CO3.4.原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CuSO4,一定含有BaCl2.实验①得到的无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Na+离子。
中考化学推断题5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1)生成气体a的反应是,氯化铵与氢氧化钠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Cl+NaOH=NaCl+H2O+NH3↑;
(2)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BaCl2、Na2SO4、NH4Cl、Na2CO3,一定不含CuSO4;
(3)A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BaCl2、Na2SO4、NH4Cl、Na2CO3,将白色固体分别加盐酸和氢氧化钠,能产生刺激性气体的是氢氧化钠,能产生气泡但无刺激性气味的是盐酸,可以鉴别稀HCl和NaOH溶液,故A正确;
【解析】
【分析】
由于硫酸铜的溶液显蓝色,根据操作1得到的是无色溶液,说明不含有硫酸铜;由于上述物质的铵根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放出了氨气,根据无色溶液再加入氢氧化钠加热生成了气体,说明了含有NH4Cl;由于上述物质的氯化钡能与碳酸钠、硫酸钠反应分别生了碳酸钡、硫酸钡沉淀,碳酸钡沉淀能溶于盐酸,硫酸钡不能溶于盐酸,根据操作1可知得到的白色沉淀,能部分溶解于盐酸,说明了含有氯化钡、碳酸钠和硫酸钠,根据上述实验过程不能判断氯化钾是否存在,故氯化钾是可能存在的物质。所以,原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CuSO4,一定含有BaCl2、Na2SO4、NH4Cl、Na2CO3。
【详解】
(1)溶液X是HCl;和酸反应生成红色溶液的就是紫色石蕊试液;
(2)X为稀盐酸,B是氧化物,它们生成的是黄色溶液,则该反应在生活中常用于除铁锈;
(3)X为稀盐酸,C是单质,它们生成的是浅绿色溶液,可推测C为铁,浅绿色溶液中溶质为氯化亚铁;
(4)X为稀盐酸,D是碱,它们生成的是蓝色溶液,可推测D为氢氧化铜,则反应方程式为Cu(OH)2+2HCl=CuCl2+2H2O
(1)若A、B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E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物质D的类别为___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初中化学书写化学方程式推断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化学书写化学方程式推断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推断题(共10题)1、 A ~ J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相互之间能发生下列反应: ① A+B→C+D ② D+E→B ③ C+F→G+H ④ B+F→G+I ⑤ H+J A 其中 A 是一种黑色固体, C 溶液是蓝色, F 、 H 、 I 、 J 为单质,通常状况下 I 、 J 为气体,反应 ②是形成硫酸型酸雨的某一步反应, E 的分子中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 1 : 3 ,反应 ③是湿法冶金的先驱。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 E 的化学式为 ______ ;反应 ④除生成气体处,还有的现象是 ______ ; F 在使用时易与空气中 _______ 等物质作用生成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造成资源损失。
( 2 )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 ③ _______ ;反应 ⑤ _______ 。
①~⑤五个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______ ( 填序号 ) 。
( 3 ) 将过量 F 加入 C 溶液中充分反应,反应后与反应前相比,溶液质量 ______ ( 填 “ 增大 ”“ 减小 ” 或 “ 不变 ”) ,过滤后所得固体的成分为 ______ 。
( 4 ) I 在 J 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I 作为能源,其优势为 ______ ( 答一点 ) 。
2、 A 、 B 、 C 是三种常见的含钙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 部分产物已略去 ) ,请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 ) A 物质的化学式是 _______ 。
( 2 ) B 的澄清溶液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其实验现象是 _____ 。
方程式为 _____ ; ( 3 ) 写出 B 物质与 Na 2 CO 3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_____ 反应。
3、 如图中 A 、 B 、 C 、 D 、 E 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 B 是目前人类使用最多金属, E 是紫红金属, A 与 C 均由三种元素组成, D 是单质。
中考化学推断题10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中考化学推断题10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一、中考化学推断题1.现有一包不纯的K2CO3固体,可能含有Fe(NO3)3、CaCO3、KCl、BaCl2、Na2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
现做如下实验:(1)取固体试样溶于足量水,得无色溶液A,则原固体一定不含______。
(2)向溶液A中加入足量Ba(NO3)2溶液,过滤得白色固体B和无色滤液C.加入Ba(NO3)2溶液时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向固体B中加入足量稀HNO3,固体完全溶解,则原固体一定不含______。
(4)取少量滤液C,先滴加过量稀HNO3,再滴加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原固体一定含有______。
(5)若所取固体试样为13.8g,实验(2)中得到白色固体B的质量为19.7g,则原固体中一定______(选填“不含”或“含”)Na2CO3。
【答案】Fe(NO3)3、CaCO3、BaCl2 K2CO3+Ba(NO3)2=BaCO3↓+2KNO3 Na2SO4 KCl 含【解析】【分析】硝酸铁溶于水,溶液显黄色,碳酸钙难溶于水,硝酸钡和碳酸钾反应会生成白色的碳酸钡沉淀,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也会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
【详解】(1)取固体试样溶于足量水,得无色溶液A,所以原固体一定不含Fe(NO3)3、CaCO3、BaCl2;(2)向溶液A中加入足量Ba(NO3)2溶液,过滤得白色固体B和无色滤液C,加入Ba(NO3)2溶液时一定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钾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硝酸钾,化学方程式是:K2CO3+Ba(NO3)2=BaCO3↓+2KNO3;(3)向固体B中加入足量稀HNO3,固体完全溶解,所以原固体一定不含Na2SO4;(4)取少量滤液C,先滴加过量稀HNO3,再滴加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原固体一定含有KCl;(5) K2CO3+Ba(NO3)2=BaCO3↓+2KNO3,138 19713.8g 19.7gNa2CO3+Ba(NO3)2=BaCO3↓+2NaNO3,106 19710.6g 19.7g13.8g的碳酸钾会生成19.7g的碳酸钡沉淀,10.6g的碳酸钠会生成19.7g的碳酸钡沉淀,原固体一定含有KCl,所以若所取固体试样为13.8g,实验(2)中得到白色固体B的质量为19.7g,所以原固体中一定含Na2CO3。
化学推断题训练题含答案

化学推断题训练题含答案一、化学推断题1.已知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C、E、F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G溶液呈黄色,A与C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微溶物不列为沉淀),它们相互间发生反应或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1)A、F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2)B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其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G→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3)A→D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2.图中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H、C、O、Na、Al、S、Ca、Cu、Ag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
在通常情况下,D与其他物质的状态不同,D、G、H、I均为单质,其中G为紫红色固体,H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B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A,F均为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G 。
(2)写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H→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黑色固体单质,G为紫红色固体单质,B为红棕色粉末,H为蓝色的硫酸盐溶液。
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H中溶质的化学式。
(2)反应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反应①~③中为置换反应的是(填序号)。
(4)写出稀盐酸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某校实验室有一无色澄清溶液,其中除了硝酸钠以外,可能还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验活动一“探究该废液的组成。
去一定量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1)原无色废液呈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操作l的名称为_______。
高中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附详细答案

高中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附详细答案一.选择题(共4小题)1.某物质的实验式为PtCl4•2NH3,其水溶液不导电,加入AgNO3溶液反应也不产生沉淀,以强碱处理并没有NH3放出,则关于此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配合物中中心原子的电荷数和配位数均为6B.该配合物可能是平面正方形结构C.4个Cl﹣和2个NH3分子均与Pt4+配位D.配合物中4个Cl﹣与Pt4+配位,而2个NH3分子与Pt4+不配位2.向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添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透明溶液.下列对此现象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沉淀溶解后,生成深蓝色的配离子为[Cu(NH3)4]2+B.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乙醇,有沉淀析出C.在[Cu(NH3)4]2+离子中,Cu2+提供空轨道,NH3提供孤电子对D.反应前后,Cu2+浓度不变3.如图所示,装置在常温下工作(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闭合K,灯泡发光.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当电路中有1.204×1022个电子转移时,乙烧杯中溶液的C(H+)约为0.1mol•L﹣1B.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K+移向甲烧杯C.电池工作时,外电路的电子方向是从a到bD.乙池中的氧化产物为SO42﹣4.有4种燃料电池下面是工作原理示意图,其中正极反应的产物为水的是()A.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B.碱性氢氧燃料电池C.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D.熔融盐燃料电池二.填空题(共5小题)5.NH3分子中∠HNH键角为107°,而配离子[Zn(NH3)6]2+中∠HNH的键角为109,5°,配离子[Zn(NH3)6]2+中∠HNH键角变大的原因是。
6.(1)微粒间作用有多种,则CH3COONH4不同于CuSO4•5H2O的微粒间作用有(填字母).a.氢键b.配位键c.极性共价键d.非极性共价键(2)无水CrCl3和氨作用能形成两种配合物,组成相当于CrCl3•6NH3及CrCl3•5NH3,加入AgNO3溶液能从第一种配合物水溶液中将几乎所有的氯沉淀为AgCl,而从第二种配合物水溶液中仅能沉淀出相当于组成中含氯量2/3的AgCl,加入NaOH并加热时两种溶液都无味.则两种配合物的化学式分别为:、.(3)硝化甘油(C3H5N3O9)分解的产物为N2、CO2、O2和H2O,已知20℃时,2.27g 硝化甘油分解放出热量为15.4kJ,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每生成1mol气体伴随放出的热量为kJ.7.推断下列化合物的化学式:(1)X、Y两元素能形成XY2型化合物,XY2中共有38个电子,若XY2是离子化合物,其化学式是;若XY2是共价化合物其化学式是.(2)第三周期内,X、Y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为4,它们组成的XY型化合物,其化学式为.(3)1mol某物质含有不同周期三种元素的原子各1mol,其质子总数为20mol,该物质的化学式为.(4)某非金属X的最高正价为+m,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有b个氧原子,则这种酸的化学式是.(5)X元素的最高正价和负价绝对值之差为6,Y元素和X元素原子的次外电子层上都有8个电子,X和Y形成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则该化合物是.8.为确认HCl、H2CO3、H2SiO3的酸性强弱,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一次实验即可达到目的(不必选其他酸性物质).请据此回答:(1)锥形瓶中装某可溶性正盐溶液,分液漏斗中所盛试剂应为.(2)装置B所盛的试剂是,其作用是.(3)装置C所盛的试剂是,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由引得出的结论是:酸性>>.9.25℃时,将体积Va,pH=a的某一元强碱与体积为V b,pH=b的某二元强酸混合.(1)若所得溶液的pH=11,且a=13,b=2,则Va:Vb=.(2)若所得溶液的pH=7,且已知Va>Vb,b=0.5a,b值可否等于4(填“可”或“否”)(3)为了更好的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科学家提出了酸度(AG)的概念,AG的定义为AG=lg.25℃时,若溶液呈中性,则AG=,溶液的pH与AG的换算公式为AG=(要简化).三.实验题(共2小题)10.某兴趣小组利用图1实验装置研究铁发生腐蚀的条件。
(完整版)初中化学推断题100题(含答案)

(1)操作X的名称是.
(2)Y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3)上述操作流程中共发生个复分解反应.
14.下图是工业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已知:①粗盐水中含有MgCl2、CaCl2;②常温下,NH3极易溶于水,CO2能溶于水,③NaHCO3加热易分解,Na2CO3加热不易分解。
完成下列填空:
初中化学推断题100题
(后附答案及解析)
(本题集中了近年来各地中考精粹,由名师作答并解析,是一份难得的专题训练!)
1.下列物质均由C、Na、Cl、O、H、Ca六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上述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2)胃液中含有的酸(写化学式,下同);能做为燃料的无机化合物.
(1)粗盐水加入沉淀剂NaOH、Na2CO3分别除去MgCl2、CaCl2,固体C为,书写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在工业生产纯碱工艺流程中,先“氨化”后“碳酸化”的目的是,“碳酸化”时,NaCl、NH3、CO2和H2O相互作用析出NaHCO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碳酸化”后过滤获得的NH4Cl可用作肥,也可先(填“加热”或“冷却”)NH4Cl溶液,再加入石灰水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C是(填化学式);
⑵写出E转化成D的化学方程式;
⑶写出B在高温条件下还原D的化学方程式_;
⑷评述B物质的“利"与“弊":(各举一例).
26.初中常见A、B、C、D、E五种物质中均含铜元素,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已知A在空气中加热生成黑色物质B;E溶液与铁反应可得到A,与氯化钡溶液反应可得到D,同时有白色沉淀生成;D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C,结合信息推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混合物A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4)写出实验过程④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中的1个化学方程式(只能写1个,多写该空不得分:。
5、A、B、C、D分别是NaNO3、NaOH、HNO3和 四种物质的溶液中的一种。现利用另一种物质X的溶液,用下图所示的方法,即可将它们逐一确定。
④若甲、乙、丙都含有三种元素,且都含有钠和氧元素,甲、乙、丙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加,则甲的化学式为,乙→丙反应的方程式为
参考答案
1、(1)BaSO4HCl
(2)①CaCO3 CaO+CO2↑
③CO+CuO Cu+CO2
④Ca(OH)2+CuSO4===Cu(OH)2↓+ CaSO4
(3)分解 复分解
2、(1)A、CaCO3C、CO2D、HCl F、NaCl
(4)NaOH
A.甲、乙是非金属单质
B.物质X一定是H2O
C.物质Y一定是氧化物
D.甲与丙反应能生成X
16.(2011年全国化学竞赛湖北初赛)现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Na+,NH4+,Ca2+,Ba2+,Cl-,CO32-,SO42-,现用三份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 向第一份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
17、甲、乙、丙是初中常见物质,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试推断:
①若甲、乙的组成元素相同非金属单质,且丙也可以转化为乙,则丙→乙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若甲是金属单质,乙是氧化物,则丙物质可能是(填“氧化物”、“单质”、“酸”、“碱”或“盐”),金属甲应满足的条件是
则A是B是C是D是X是
6、实验室中现有一种固体混合物,其中可能含有Cu(OH)2、CuO、NaOH、Na2CO3、CaCl2六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判断:
⑴产生的气体D是(写化学式)。
⑵混合物A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⑶若滤液F呈蓝色,则滤液F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3)(4分)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酸与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碱与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盐与盐反应生成两新盐(写对一点给2分。任意两点均可,其它合理答案都给分)
13.(本题共4分,每空1分)
(1)H2C
(2)CH4十202===CO2十2H2O
(3)2H202====2H2O +O2(催化剂可以写成:Fe20a或CuO等)
10、BD
11. A AgNO3B NH4Cl C Na2CO3D Ba(OH)2
12、(1)(2分)H2SO4Ba(OH)2
(2)(4分) )H2SO4+BaCl2==BaSO4↓+2HCl(2分,其它合理答案都给分)
Ba(OH)2+Na2CO3===BaCO3↓+2NaOH (2分,其它合理答案都给分)
(4)Cu(OH)2+ H2SO4= CuSO4+2H2O
CuO+ H2SO4= CuSO4+H2O
Mg(OH)2+ H2SO4= Mg SO4+2H2O
5、
6、⑴CO2⑵Na2CO3Cu ⑶CuCl2⑷Cu(OH)2+2HCl CuCl2+2H2O或CuO+2HCl CuCl2+H2O或CaCO3+2HCl CaCl2+CO2↑+H2O
(1) 向第一份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
(2) 向第一份溶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加入足量盐酸发现沉淀减少;
(3) 向第一份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一定存在Cl B该溶液中一定存在Na
C 该溶液中一定存在 Ba2+和 NH4+D该溶液中一定存在 SO42-和CO32-
(1)写出化学式:
甲;乙
(2)写出丙和正反应生成A和B的化学方程式
(3)D和A是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写出D在丁做催化剂条件下,分解生成A和丙的化学方程式:
14.(2008年黄冈市)物质A~F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
见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为固体非金属单质, E为红色固体单质,
则B、D的化学式为:B、D
写出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A+B:。
(2)若E为一种盐,则A、C的化学式可能是、;
写出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B+C:。
15.(2009年黄冈市)由C、H、O、Fe四种元素组成的初中常见物质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其中甲、乙、丙是单质,X、Y是化合物。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可制得另一物质。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7、CuO; ; ↑
8、(1)CaCO3BaCO3
(2)FeCl3Na2SO4
(3)CaCO3Ba(OH)2
(4)答出下面两种可能的组合即可。
①CaCO3Ba(OH)2NaOH
②CaCO3Ba(OH)2BaCl2
③CaCO3Ba(OH)2BaCl2NaOH
④CaCO3BaCl2NaOH
9、 A、氢氧化钠 B、硝酸钠 C、硝酸钡 D、硝酸
(1)白色沉淀B是_______D是_______;
(2)白色固体A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为___________;
(3)若白色固体A中只含两种物质,他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
(4)白色固体A还有哪些可能的组成: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种可能的组成即可)
3实验①与实验②的滤液混合后加热产生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4C溶液呈碱性,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
5向A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写出A B C D的化学式
A____,B______,C_______,D_______
12.(2008年汕头)右图是常见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14.(共6分)
(1)B: CuO(1分)D: CO2(1分);A+B: C+2CuO 2Cu+CO2↑ (1分)
(2)A: H2SO4(1分)C: CuSO4(1分)
B+C: 2NaOH + CuSO4= Na2SO4+ Cu(OH)2↓(1分)
15、A
16、BD
17、(1)
(2)
(3)盐(或碱),在金属活动顺序中,甲是排在氢前面的金属
11. 现有四种易溶水的离子化合物A.B.C.D,都是由表中的离子形成的,且任何两种物质中都不含有相同的离子.
为鉴别他们,分别完成以下实验(假设每次反应均恰好完全),其结果是:
阳离子
Na+
Ag+
Ba2+
NH4+
阴离子
Cl-
OH-
CO32-
NO3-
1A与B的溶液混合生成白色沉淀;
2C与D的溶液混合生成白色沉淀;
⑷写出过程③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7、A、B、C、D、E为单质和氧化物中的五种物质,他们有如右图所示关系。其中A、B、E为氧化物,且A与B反应、 B与C反应均生成一种红色单质。试推断下列物质:B物质的化学式为;D物质的化学式为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8、有一包白色固体A,可能含有FeCl3、CaCO3、NaOH、Ba(OH)2、BaCl2、Na2SO4中的几种,取少量A做如下实验,现象如图所示。试用化学式填空:
推断题专题训练
1、现有几种常见物质:其中D可作干燥剂,F为蓝色沉淀,M为黑色粉末,N为白色沉淀,X是实验室通常用来制取气体B的酸,Z是与X不同的酸。它们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略):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N,X。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③
④
(3)图中反应①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反应④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1)写出图中相应物质的化学式:酸、碱。
(2)写出图中反应②和④的化学方程式:
②
④
(3)总结化学反应的规律是我们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请根据上图总结出酸、碱、盐相互反应的规律(写2点)、
。
13.(2008年南京市)右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问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均为非金属单质;A、B、E和丁均为化合物;B和E为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①C+E,②B→E;
(3)转化①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又叫反应。
3、下图所示的是有关物质相互转化的关系图,其中A是一种金属氧化物,G是红褐色沉淀,I 的溶液呈浅绿色。
根据关系图回答:
(1)若F是由Na+和Cl―组成的溶液,则:①甲是(填名称);
②B+丙→F+G:,该反应属于反应。
(2)若D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①乙可能是或;
(2)①CO2+2NaOH===Na2CO3+H2O ②Ca(OH)2+Na2CO3==CaCO3↓+2NaOH
(3)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
3、(1)①盐酸;②FeCl3+3NaOH = Fe(OH)3↓+3NaCl;复分解反应。
(2)①C或CO;②FeCl2
4、(1)刺激性气味
(2)CuSO4
(3)NH4NO3
反应。
2、A、B、C、D、E、F是常见的酸、碱、盐、氧化物中的一种,其中A、B是建筑材料,F是厨房中的调味品,他们间有如下图的关系(“――”表示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 →”表示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省略)。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