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微灌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喷灌机现状与发展思考

Special subject专 题22《农机市场》 2024年第3期我国是水资源最匮乏的国家之一,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农业用水占全国总用水量约62.4%,因此,农业节水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战略举措。
喷灌是一种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不仅能改善田间小气候,促进作物生长发育,而且对盐碱地也具有良好的淋洗作用,并可利用沼液等有机水肥进行灌溉,因此,喷灌技术与其他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喷灌机是实现喷灌技术的载体,主要有大型喷灌机、中型喷灌机和固定/半固定轻小型喷灌机组三大类型。
近10年来,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综合分析了中国灌溉装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还有学者分别分析了大型喷灌机、卷盘式喷灌机和轻小型喷灌机各自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随着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需要提出适合中国国情、区域资源条件和不同农作物的喷灌机发展策略。
截至2020年的水利数据统计,我国喷灌面积达461.356亿m²,比10年前增加了1.52倍。
目前,东北地区喷灌面我国喷灌机现状与发展思考□ 邱志鹏积最大,占全国总喷灌面积47.0%,其中黑龙江省贡献率最大,占东北地区喷灌面积35.3%。
其次是华北地区,占全国总喷灌面积22.5%。
喷灌技术应用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覆盖了中国粮食主产地。
第三是华东地区,占全国总喷灌面积13.2%。
可见,喷灌技术应用的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北方地区耕地面积大,农作物主要是大田主粮作物,适合大、中型行走式喷灌机作业;南方地区地块散而小,农作物主要是果蔬茶等经济作物,适合轻小型喷灌机应用。
总体上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面积还是偏低,喷灌技术应用占比仅为12%,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20世纪20年代,苏联发明了自动旋转喷头和远射程喷灌设备,并将固定或半固定式喷灌系统应用于农田灌溉;20世纪30至70年代,美国推出了具有灌溉管理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适应大片平整土地等优点的滚移式喷灌机、圆形喷灌机和平移喷灌机;20世纪70年代,欧洲推出了具有适应性强、机动方便的卷盘式喷灌机。
2023年微喷管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微喷管行业市场环境分析微喷管行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近年来快速发展。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微喷管行业市场呈现出很大的发展潜力,市场前景广阔。
一、行业背景微喷技术是一种较新的喷雾技术,它可以将液体化学品从微喷口中喷出,形成非常细小的液滴,广泛应用于烟草、食品、医药和农业等领域。
微喷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对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微喷管作为微喷技术中的核心部件,在微喷技术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市场现状随着国内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微喷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微喷管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另外,随着我国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新兴领域的不断涌现,微喷管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展,市场前景更加广阔。
目前,国内微喷管市场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产品种类单一、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产品质量不稳定等。
另外,由于相关领域存在一定的技术门槛,新进入的企业很难快速实现技术突破,市场竞争激烈。
三、市场前景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微喷管行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随着国内农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微喷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在农业上的市场需求将会不断增加。
其次,由于我国环保法律法规的不断加强,传统的农药和化肥将逐步淘汰,使用微喷技术施用有机肥和农药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也将推动微喷管行业的发展。
此外,随着新兴领域不断涌现,微喷技术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展,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综上,微喷管行业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行业,需要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等方面深化改革,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
企业应该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推进营销网络建设,从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共同推动微喷管行业的稳步发展。
农业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

农业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灌溉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
灌溉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还可以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本文将从农业灌溉技术的现状分析入手,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农业灌溉技术的现状目前,我国的农业灌溉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传统的灌溉方式得到了改善。
传统的灌溉方式主要包括地面灌溉和滴灌,这些方式存在着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水资源、劳动强度大等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的灌溉方式逐渐被引入,如喷灌、微灌等,这些技术可以减少水源消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其次,智能化灌溉技术应用广泛。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智能化灌溉系统已经成为农业灌溉的新趋势。
智能化灌溉系统可以根据土壤湿度、作物需水量等实时数据,自动控制灌溉设备的运行,实现精准浇灌,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再次,节水灌溉技术不断完善。
节水灌溉技术是当前我国农业灌溉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土壤水分传感器技术、滴灌技术、旱作水稻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灌溉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农业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农业灌溉技术也将不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智能化灌溉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灌溉系统将不断完善,实现更加智能化、精准化的灌溉。
未来的农业灌溉将更加依靠智能化系统,实现农田的精准管理。
二、节水灌溉技术将成为主流。
随着水资源日益紧张,节水灌溉技术将成为未来农业灌溉的主流。
未来的农业灌溉将更加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利用,采用更加先进的节水技术,实现农田的高效节水灌溉。
三、生态灌溉技术将受到更多关注。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生态灌溉技术将成为未来农业灌溉的重要方向。
生态灌溉技术可以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
微灌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

微灌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摘要: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微灌技术的发展现状,对我国在该技术领域里的研发及实施情况做了客观的符合实际的详细介绍,! 通过分析我国微灌设备材料技术性能、规格品种和适应性,指出我国微灌设备材料整体技术水平不高,适应力不足。
同时对我国微灌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并展望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关键词:微灌技术;应用现状;发展前景1 我国微灌技术发展现状1.1 我国微灌技术的发展历史我国微灌技术的试验研究是从1974年引进墨西哥滴灌设备开始的,当时搞了三个试点,面积约5.3 hm2(80亩),但试验都取得了显著的增产、省水效果。
在学习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本着经济实用、易于安装和便于推广的精神,开始了我国微灌技术开发和设备研制之路。
历经20多年的发展,我国微灌技术,从无到有,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①20世纪80年代初以前,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辽宁省水科所等单位为代表,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基础上,从最原始的微管灌水器(发丝滴头)开始了艰苦的探索,与沈阳市塑料七厂、河北遵化塑料厂等合作联合攻关,于1980年研制生产了我国第一代成套滴灌设备,通过了水利电力部技术鉴定,填补了我国没有滴灌设备产品的空白。
从此我国有了自行设计生产的滴灌设备产品。
②80年代是我国微灌设备产品改进和应用试验研究与试点推广阶段。
在以微管灌水器为代表的滴灌产品的基础上,又研制出了管式滴头、孔口滴头、膜片式多孔毛管、双腔毛管等滴灌产品。
随着喷灌和滴灌的发展,在总结各自优点基础上又制造出了微喷灌水器。
微灌设备研制与生产厂逐渐多了起来,微灌试验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从试验研究发展到了试点推广应用。
③进入90年代后,一方面随着我国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日益加剧,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发展,以“两高一优”为方向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迫切需要先进的微灌技术和高质量的设备。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进一步的改革开放,国外技术先进和质量好的微灌设备材料不断进入,但其价格昂贵,远不能满足我国推广应用微灌的要求。
我国节水灌溉的现状、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

近 年 来, 虽 然 我 国 高 效 节 水 灌 溉 面 积 不 断 增 加, 但 截 至 2015 年 底, 喷、 微 灌 面 积 占 耕 地 灌 溉 面 积 的 比 例 仅 为 13.68%,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和中央要求也相距较远。 因此,将从 3 个方面提出节水灌溉未来发展的建议。 3.1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优势 3.1.1 农业节水综合技术 以工程节水技术为主要参考对象, 进一步发展农业节水综合技术,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采 用农业节水综合技术能实现节约用水的目标,提高农产品产 量。同时,农业节水技术应用性能明显,与传统节水灌溉技 术相比,可以独立使用,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地区农 业发展情况,开展高效农业灌溉。农业节水增产技术是农业 节水综合技术中最常使用的一项技术,主要利用水肥结合灌 溉技术,在保证农业正常用水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农产品产量。 在综合技术中,蓄水保墒技术的抗旱效果更加明显,因此节 水灌溉综合技术的出现,既能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又能节约 用水、改良灌溉技术,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5]。 3.1.2 灌区分析评价技术 灌区分析评价技术是通过分析地 区优势,选择更适合的灌溉技术,推动农业发展。灌区分析 评价技术通过分析当地的水资源调价,进一步了解当地种植 物的种类,分析农业生产结构,确定最终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浅谈国内外喷灌技术的发展趋势

浅谈国内外喷灌技术的发展趋势喷灌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灌溉技术,是将水通过压力管道输送到灌溉区域,再通过喷灌器将水均匀喷洒到农田或园林地带的一种方式。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水资源日益紧张的形势,喷灌技术的发展趋势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国内外的角度探讨喷灌技术的发展趋势,展望未来喷灌技术将如何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喷灌技术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我国的喷灌技术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升级与智能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喷灌技术也在不断升级。
传统的喷灌系统逐渐被智能化喷灌系统所代替,智能化喷灌系统具有自动化、远程监控等特点,能够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土壤湿度实现精准灌溉,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浪费。
2. 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张,我国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雨水收集利用、滴灌、微喷等技术。
这些节水灌溉技术在我国大规模推广,得到了良好的效果,未来将会进一步完善和普及。
3. 能源节约和环保喷灌技术的发展趋势也将更多地关注能源节约和环保。
未来的喷灌设备将更加注重能耗和环保指标,推动喷灌设备的节能环保化发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多功能化未来喷灌技术将更加多功能化,不仅仅是用于灌溉作物,还可以用于农田排灌、施肥和农药喷施等,提高喷灌系统的综合利用效能。
5. 进一步推广应用我国的西部地区和一些水资源匮乏地区,对灌溉水资源的需求很大,喷灌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以满足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
二、国外喷灌技术的发展趋势国外对于喷灌技术的发展也非常重视,尤其是一些干旱地区和水资源匮乏地区,喷灌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国外喷灌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智能化和自动化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喷灌技术方面已经应用了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实现了精准灌溉和节水灌溉,提高了灌溉效率和农业生产水平。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国外的智能化喷灌系统将进一步发展。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水资源日益紧张的形势,喷灌技术的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城市园林微灌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际状况进行处理的, 并且处理方法存在较大差别 。 这 [ 3 ] 童乐为, 沈祖炎, 陈忠延. 正交异性钢桥 面板疲 劳验算时的 就 可能 导致相 同问题得 到差别 很 大 的不 同结 果 。 该 结构分析Ⅱ 1 . 上海力学, 1 9 9 8 .
决 城 市供 水 矛盾 , 提 高城 市 水 资 源 的 灌溉 利 用 率 。
关键词: 城 市 园林 ; 微灌技术 ; 应 用现 状 ; 发 展 趋 势
水 是人 类 共 同的宝 贵 资源 , 随 着 园林 事业 的发 展 及 水 资 源 和 能源 的紧 张 , 节水 、 节 能 的喷 灌 技 术 得 到 了迅 速 发 展 。 同时 许 多 品 种及 规 格 的喷 灌 产
城 市 园林微 灌技 术的应 用现状及 发展趋 势
闰志 勇
赤峰市红山区建设局市政工程管理处( 0 2 4 0 0 0 )
摘 要 : 分 析 城 市 园林 微 灌 技 术 的应 用现 状 和 存 在 的 问题 , 阐 述 园林 节 水 灌 溉 措 施 的 应 用 范 围及 发 展 趋 势 , 以 解
于 地面灌 溉 和喷灌 , 他们 同属 局部 灌溉 。其 特点 是:
1 ) 任务: ①勘测和收集基本资料 ; ②根据 当地 自
然条 件 和社 会 经济 状况 。 论 证 工程 的必要 性 和 可行
性 ;③ 根据 当地水资源状况用 户要求进行水利计 算, 确定工程 的规模和微灌 系统 的控制范围 ; ④ 根 据水源位置 、 地形 、 植 物 分 布 情 况 合 理 布置 引 、 蓄、
应力 、 高循 环 的疲 劳 , 因此 , 如何 运 用 常 幅疲 劳试 验
仙居县喷微灌现状分析和发展探讨

过大 , 按照项 目区所种植作物的需水特性和生长特性 , 选择灌溉系统 , 制 定 合理的灌溉制度 , 单个提高供水效益 。增加作业 内容 , 如利用 系统施 肥 、 虫 , 活供 水 等 , 高利 用 牢 和 喷 微灌 作 业 量 。 杀 生 提
33 建 立 专业 管 理 制 度 。 . 克服 一 家 一 户 式 的 小 规 模 的经 营 , 励 农 民成 立 生 产 合 作 社 , 极 鼓 积
民营科技
21年 期 00 第8
科 技 论 坛
仙 居县 喷微 灌现状分析 和发展探讨
翁金 红 胡 俊
( 居 县横 溪水 利 管理 站 , 江 台 州 37 0 ) 仙 浙 13 0
摘 要: 针对喷微灌建设现状 , 分析其存在的主要 问题 , 出其对策措施 , 提 并对喷微 灌工程在仙居县的发展 前景进行 了简要分析。 关键 词 : 喷微 灌 ; 要 问题 ; 策 措施 ; 展 前 景 主 对 发 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 , 而且也是社会经济 的命脉 , 随着社会经济 项 目区 , 可利用渠道引水, 以渠道代替输水干管 , 用移动水 泵从渠道 中抽 既可减少能源消耗 , 又能大大缩短干管长度 , 降低造价 。 的发 展 , 矛 盾 越 来 越突 出 , 此节 约 灌 溉 用 水 , 省成 本 , 学 灌 溉 , 水灌溉, 用水 因 节 科 提高产量和品质 , 增加农 民收入 , 大力发展喷微灌等高效节水技术是灌 3制定合理轮灌制度 , ) 提高设备利用率。 调整产业结构 , 成规模进行 经济作物专业生产 , 避免同一区域内数种作物的蓄水量和蓄水时间差别 溉农 业 的 必 由之 路 。
务。
4 喷微 灌 工 程 在 我县 的 发 展 前 景分 析 4I 喷 微 灌 发展 前 景 分 析 。 . 随 着 巾央 将 喷 微 灌 工 程 作 为 小 型 农 田水 利 T 程 建 设 的重 点 和 浙 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大学
温室灌溉课程论文题目: 国内外微灌发展与前景
学院:园艺园林学院
班级:设施(2)班
姓名:方赞山
学号:20090206310066
摘要:微灌是按照作物需求,通过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灌水方法。
微灌溉技术是比传统的灌溉技术明显节约用水和高效用水。
所以,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在大力发展自己的微灌技术,从而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微灌按其灌溉方式可分为:滴灌、微喷灌、渗灌等,其中各有各的优点缺点。
在选择灌溉形式时应该结合种植的作物而选择。
国内外微灌发展有很大前景,随着我国对农业的重视,灌溉技术也成为现今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微灌、滴灌、喷灌、微喷灌、渗灌、国内外、前景
正文:
微灌,是,通过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灌水方法。
一、微灌的分类
由灌溉形式微灌可分为:
地表滴灌,是通过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即滴头,将压力水以间断或连续的水流形式灌到作物根区附近土壤表面的灌水形式。
渗灌,将水直接施到地表下的作物根区,其流量与地表滴灌相接近,可有效减少地表蒸发,是目前最为节水的一种灌水形式。
微喷灌,是利用直接安装在毛管上,或与毛管连接的灌水器,,将压力水以喷洒状的形式喷洒在作物根区附近的土壤表面的一种灌水形式,简称微喷。
微喷灌还具有提高空气湿度,调节田间小气候的
作用。
但在某些情况下,例如草坪微喷灌,属于全面积灌溉,严格来讲,它不完全属于局部灌溉的范畴,而是一种小流量灌溉技术。
二、国内微灌技术发展现状
微灌溉技术是比传统的灌溉技术明显节约用水和高效用水。
目前,我国耕地面积为1.3亿hm2,其中有效灌溉面积5586.67万hm2,占耕地面积的43%。
据调查,截至2002年底,我国农业微灌灌溉面;2/3的有效灌溉面积还在沿用传统落后的灌溉方法。
在微灌灌溉面积中,采用现代先进微灌灌溉方式的微乎其微,绝大部分只是按低标准初步进行了节水改造,输水渠道的防渗衬砌率不到30%。
因此,我国的微灌灌溉面积尤其是高效微灌灌溉面积都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目前全世界不到2%的水浇地开始使用这项技术。
我国对精准灌溉技术的开发研制工作起步较晚,目前只有少数科研院所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实际应用效果也不理想,因此,加速开发自己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精确灌溉系统及相关措施势在必行。
(1)滴灌技术
滴灌技术利用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
它是目前干旱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其中水的利用率可达95%。
滴灌技术是一种低水头灌溉,它适合大面积长期种植的高秆作物,如果园、葡萄园的灌溉,也适合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大面积农作物以及温室大棚的灌溉;在干旱缺水的地方亦可用于大田作物灌溉,还可用于高扬程抽水灌区及地形起
伏较大地区的灌溉,同时在透水性强、保水性差的砂质土壤和咸水地区也有一定的发展前进。
(2)微喷灌技术
微喷灌是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以小的的流量将水喷洒到土壤表面进行灌溉的一种灌水方法。
微喷灌技术具有喷水流量小,工作压力低,配套功率低,喷水高度低、喷水直径小、水滴细小、喷洒均匀、受风的影响很小,设备轻巧、移动方便、管件齐全、装卸简单以及适用于分散地块和一家一户使用等特点。
微喷灌工程是一种新型的灌水工程。
它在投资、使用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因此它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地的微喷灌技术和其工程发展十分迅速。
(3)渗灌技术
渗灌是一种地下灌溉技术。
许多国内外从事节水灌溉研究的学者认为:地下灌溉不仅机理上、技术上、经济上,而且在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等方面董事具有发展前途的灌溉技术。
渗灌技术可适用于不同区域、各种地形及土壤的多种作物的灌溉。
具有大幅度节水、节能、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控制病虫害,实现增产、增效的作用;深莞技术是农业节水灌溉中最先进的灌溉技术之一,它的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渗灌可以用于盐碱地,因为渗灌系统减少了田间供水量,不产生深层渗漏,可以防止盐碱地上常发生的水分大量渗漏导致盐分上升的现象。
三、微灌的应用前景
(1)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微灌是一种最省水而灌溉效果显著的先进灌溉技术。
由于世界上水资源越来越紧张,若干年后,在干旱地区主要依赖于微灌,而在非干旱地区,必须提高水的利用率。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各异,包括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
降雨量少的地区急需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在降雨量充沛的地区,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也经常发生季节性春旱、夏旱和秋旱,微灌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
喷灌和微灌的应用面积将进一步扩大。
我国地域辽阔、物种丰富,各地的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作物种植模式和经济发展水平千差万别,因此目前推广的各种节水灌溉方式都有其适用的地区和作物。
但我国喷灌和微灌面积的数量,以及占灌溉面积的比例都很小,与我国水资源的紧缺形势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不相适应。
因此,可以预测,未来我国节水灌溉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喷灌和微灌等先进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的应用面积将进一步扩大,而其他简易节水灌溉方式的发展速度将减缓。
(2)逐步实现管道输水。
灌溉水的输送方式有3种即土渠、防渗渠道和管道。
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国外发展较早,日本已经由部分管道输水向多级组合的完整的管道系统发展。
且管网的自动化、半自动化给水控制设备较完善。
大量实践证明。
近距离土渠输水的损失为10%—40%, 而远距离土渠输水的损失甚至高达50%以上。
另外,与渠道防渗相比,管道输水还具有使用寿命长、维护费用低、便于管理等优点。
因此,在我国未来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中,应重点发展管道输
水。
逐步实现输水管道化。
发展管道输水,在我国北方井灌区尤其重要。
(3)低压节能是喷灌技术的发展方向。
随着世界能源紧张局势的加剧, 石油等燃料价格大幅度增长。
近年来,美国、以色列、欧洲各国等都在研制低压节能型喷头,用以替代十几年前广泛采用的中高压喷头。
在新建的农业和城市绿地喷灌工程中,普遍采用低压喷头; 中心支轴式和平移式喷灌机以前都采用旋转式喷头,目前几乎全世界都改为低压散射式喷头; 绞盘式喷灌机的典型配套形式是配带单个
高压喷头的喷头车,近年来出现了析架式喷头车,配带几十只低压散射式喷头。
采用低压喷头除了降低能耗,减少运行费用外,还可减少漂移损失。
提高灌水均匀性和灌溉水利用率。
(4)中心支轴式喷灌机将成主流机型之一。
中心支轴式喷灌机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青睐,是近期喷灌机组发展的主要机型之一。
与其他喷灌机组相比,中心支轴式喷灌机的主要优点是自动化程度高,运行可靠,操作维护简单,省工、省时、省力,并易于实现精确施肥、施药。
1997年,美国曾有学者对各种灌溉方式的投资效益做过评价,认为中心支轴式喷灌机的设备购置费和运行费用比地面灌溉还低20%节省的费用完全可以补偿该机组圆形作业时漏灌土地上的损失。
美国、加拿大、沙特等人均耕地面积大的国家和地区,一直大量采用该机型。
(5)滴灌技术和设备发展加速,地下滴灌更具发展潜力。
由于滴灌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滴灌设备的价格和工程投资持续下降,
近年来滴灌在全世界的应用面积高速增长。
与地面滴灌相比,地下滴灌具有一次安装多年受益、不影响耕种作业、灌溉水利用率、可节省大量铺放和回收管道的劳动力等优点,显示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已被世人公认为是一种最有发展前途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目前,国外的地下滴灌主要用于葡萄、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
除这些作物外,近年来我国已开始在棉花、甘蔗等作物上试用。
(6)压力补偿式灌水器是微灌尤其是滴灌灌水器的发展方向。
微灌系统工作压力低, 对水源压力波动和地面高程变化非常敏感。
为了保证灌水均匀度,在设计微灌系统时,常常需要增加许多压力调节装置,不但设备投资增加,使用维护管理也非常麻烦。
近年来,国外的微灌设备制造厂商都非常重视并倾力研制开发压力补偿式灌水器。
由于该类灌水器技术复杂, 加工精度高,生产难度大,因而价格偏高,使推广应用受到一定影响。
但随着大规模产业化生产水平的提高,价格随之下降,该类灌水器将会逐步替代目前我国大量采用的非压力补偿式灌水器等等。
相信微灌技术在未来一定结合各个地区发展得更好的。
参考文献:
《中国水利年鉴》
《节水灌溉》主编燕在华
《温室灌溉》周长吉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