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天麻规范化种植及栽培技术
天麻栽培技术

天麻栽培技术一、引言天麻(学名:Gastrodia elata Bl)是一种珍稀的药用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天麻的栽培技术,以帮助种植者了解如何正确地进行天麻的种植。
二、土壤准备1.选择合适的土壤:天麻适宜生长在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建议选用酸性土壤或中性土壤。
2.土壤处理:在土壤准备阶段,应该进行杂草清除、施肥和翻耕等工作,以确保土壤的良好质量。
三、种子选取和播种方法1.种子选取:种植天麻的种子应选取成熟、完整的种子,以确保良好的发芽率。
2.播种方法:将种子均匀撒在准备好的土壤上,并轻轻覆盖一层薄土。
保持适宜的湿度,有利于种子的发芽。
四、苗期管理1.温度控制:维持稳定的温度,保持在适宜的生长范围内。
2.光照和湿度:提供适量的光照和湿度,避免干旱或过度湿润。
3.施肥:在苗期适时施肥,以提供足够的养分供应。
五、移栽和定植1.移栽时机:选择适宜的天气条件和植株生长状态,将幼苗移栽到预先准备好的固定位置。
2.定植方法:在定植孔中放置幼苗,并填充适量的土壤以固定幼苗。
六、生长管理1.灌溉:保持土壤湿润的同时避免积水。
2.剪枝:及时修剪枝叶,促进天麻的生长和分枝。
3.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植株,如发现任何病虫害问题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七、收获和储存1.收获时机:待天麻充分成熟后进行收获。
2.收获方法:将植株整株拔起,并清洗干净。
3.储存方式:将收获的天麻晾晒至充分干燥,然后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八、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1.天麻照片2.种植记录表格3.天麻的相关研究文献九、法律名词及注释1.植物新品种保护法:指保护新品种植物的育种者的权益以及促进植物新品种的培育和应用的法律。
2.农药管理法:指对农药的生产、管理和使用进行规范和监督的法律。
3.生态环境保护法:指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法律。
天麻生态种植规程

天麻生态种植规程一、种植环境选择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pH值5.5-6.0的沙壤田地。
确保有适当的荫蔽,避免阳光直射。
二、土壤准备在选定的田地中,用铁锹挖出深35cm、宽85cm的土穴。
清除石块、树根等杂物,确保土壤疏松。
三、菌材准备1. 蜜环菌的选择:选择新鲜、健壮的蜜环菌,无病虫害。
2. 菌材培养:将蜜环菌接种在选定的菌材上,如树枝、木屑等,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培养。
四、种植方法1. 种麻选择: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损伤的天麻种麻。
2. 种植时间:春分至清明期间,土壤温度稳定在10℃-12℃时种植。
3. 种植方式:将天麻种麻放置在菌材和木枝的中间,用腐叶土覆盖,保持土壤湿润。
五、田间管理1. 水分控制:保持土壤湿度在40%左右,生长期间需水量较大,需定期灌溉。
2. 温度调节:保持适宜的温度范围,地温保持在15℃-28℃。
3. 遮荫:在强光照射下,需搭建遮荫设施,防止阳光直射。
4. 防病:定期检查天麻生长情况,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
5. 除草:避免使用化学除草剂,人工除草时要小心操作,避免伤害天麻。
六、收获与加工1. 收获时间:当年冬季至次年春季为收获期。
2. 收获方式:小心挖取天麻,避免损伤。
去掉泥土和残留叶,分类存放。
七、贮藏与运输1. 贮藏:将天麻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定期检查,防止虫蛀和霉变。
2. 运输:在运输过程中,要保持干燥,避免潮湿和碰撞。
八、包装与销售1. 包装:天麻应使用清洁、干燥、无异味的纸箱或塑料箱包装,内衬防潮纸或塑料薄膜。
2. 销售:天麻的销售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九、质量标准与检验1. 质量标准:天麻应符合国家相关质量标准,如长度、直径、重量等。
2. 检验方法:采用称重、测量、观察等方法对天麻进行检验,确保产品质量。
综上所述,天麻生态种植规程包括种植环境选择、土壤准备、菌材准备、种植方法、田间管理、收获与加工、贮藏与运输、包装与销售、质量标准与检验等环节。
天麻最新高产栽培技术

天麻最新高产栽培技术天麻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含有天麻蔗、氧化钙、氧化镁、香荚兰醇、维生素A等营养成份。
能去风镇痉、止痛、抗惊厥、降血压的功能。
主治头痛、眩晕、高血压、风温性腰膝痛、四肢麻木,小儿惊癫抽风、失眠、脑心血管疾病。
在医学上有重要的价值,目前产品供不应求,价格逐年上涨,每公斤高达200元以上,特别是出口价格更加昂贵。
天麻过去属于野生,一般在海拔500~1500米的山林中生长,产量稀少,很难采到。
发展人工栽培天麻,前景广阔,当年播种当年采收,每平方米可产天麻20~30公斤,收入500~600元,经济效益很高,现将最新高产栽培介绍如下:密环菌的培养天麻是一种寄生兼腐生的共生关系,主要靠密环菌提供营养才能生长,因此栽培天麻首先要培养密环菌。
1、菌材的选择:凡属阔叶树之类的树都能作菌材,但以栎树类(青杠树)、樱桃树为最好。
无论树枝或树枝桠都可以作菌材,但以直径5~8cm的菌材较好,砍树季节应选在每年新芽现蕾时,一般2~3月砍树,锯成1米长,放在太阳下,凉1~2个月,让它尽快死去,4~5月可作发菌使用。
2、发菌:无论在室内平地或室外畦式都可发菌,先在地上铺一层约3~5cm厚的沙土,宽度1米,长度不限,然后将备好的树棒每隔15~20cm砍成斜口,并排放在沙土上面,撒上预先培养好的密环菌的菌种,填上沙土,以高出棒面为2cm为准,接着按同样的方法,放第二层树捧和撒菌种,依次可放4~5层,最后上面复盖10cm厚的沙土,为了保持沙土有一定的湿度和润度,还可盖草莲或塑料薄膜,也可常浇水保湿。
在发菌过程中关键是温度和湿度的管理,密环菌生长适宜温度为10~28℃,但最适宜18~22℃,在发菌时根据自然气温高低与菌棒堆码密度可进行调剂,特别是在菌丝生长过程中本身要产生一定的温度,这时一定要考虑最好堆内温度不要超过25℃为宜,湿度应保持沙土含水量为50%,防止过干或积水影响菌丝生长。
经过两个多月的培养,密环菌已布满整个树棒,成为菌材,这时就要根据天麻的栽培规模大小,决定是否扩大菌材培养。
天麻新法高产栽培技术

天麻新法高产栽培技术天麻高产栽培技术一、种植天麻概述天麻是一种名贵中药材,我国历来是靠采集野生天麻入药。
而现在光靠野生远远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要,因此通过不少科研人员的辛勤劳动和努力,把野生引为家种,经化验、监定其药用价值(天麻素)跟野生一样。
天麻喜湿润、阴凉、对光照要求不严。
它可冬种,也可春种,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栽培法,可野外种又可室内种,用种量是:每平方米3斤左右。
二、关于天麻销路因为天麻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在国内外市场上都很紧俏、远销拉美东南亚。
从国内几个大城市的市价来看,总的来说:天麻畅销,价格好。
三、经济效益天麻是一种生产周期短(冬栽一年,春栽7个月),成本低,用工少,占地小,受益大,见效快的致富好门路。
每种一平方米,成本只需20元左右,一般可纯收入300元左右,总用工量只须30来个小时。
四、其它1、天麻不须任何肥料,只要蜜环菌及培养料。
2、培养料包括一百多种落叶荞、灌木、以及枯树叶,高梁杆、棉杆、茅草杆、竹子、竹根。
3、天麻无其它病虫,只须防白蚁,培养料须防杂菌侵蚀蜜环菌。
4、天麻精制加工这项工艺也易学易懂,男女老少均可栽种和加工。
5、栽种天麻产量各地不等,高的达40几倍,技术跟不止的几倍的也有。
如若不讲究科学技术,一味蛮干的产量甚至是零。
6、天麻分四种:有母麻(老麻)、箭麻(商品麻)、白麻和米麻(均属种麻)。
7、天麻栽种时间:冬栽是立冬后到封冻止,春栽在雨水后清明前这段时间均可栽种、收获,供应麻种也是在这段时间。
天庥新法栽培技术一、怎样培养菌材冬季或早春培养菌材或菌枝用温床培养可加快以应急需。
选择靠近土坎处,挖一长方形窖,深30厘米、长2米、宽15米,作为加温通气道。
通气道放一排木棒作为烧火加温处,通气道又另设一通风口。
温床整好后,可摆放好菌材和新材,烧火加温,温度持续在18--20℃,湿度保持50--70%左右。
菌材质量的检查与鉴别:在培养过程中,培菌时期的早迟,菌种质量的好坏,数量的多少,以及温度变化和湿度透气性等因素的影响,所培养的菌材质量有很大差别,甚至有的报废。
天麻的栽培与种植技术

天麻的栽培与种植技术:1、栽种天麻最好是选择潮湿透气性、pH值在5-6间的生荒山或是沙壤田地,随后用铁锹在田地中挖出来深层为35cm、尺寸和总宽均是85公分的土穴,向田地中埋入培养有蜜环菌的菌材。
2、栽种天麻时,一定要选择生长发育健硕、外型工整、成色比较好的天麻作为种籽,随后把它放进稀释液的新高脂膜中,拌匀后取下,然后将种籽排序在菌材和木枝中间,然后用腐叶土埋藏抹平,并遮盖一层枯枝落叶。
3、栽种结束后,要定期向田地中灌溉水分,将土壤水分维持在40%上下,地温保持在15-28度间,但不用为天麻上肥、翻土锄草,要保持天然的自然环境,而且在每年6-8月份,会为天麻构建防晒网,防止天麻接纳强光照曝晒。
4、翻耕施肥:天麻适宜生长于松散透气性、排水管道性强的土壤中,在栽种天麻的过程当中,可以用营养元素含量比较丰富多彩、土层比较松散的腐叶土或是沙壤土,在栽种前还能够对土壤开展翻修施肥,提升土壤的含肥量。
5、管理方法:在后续管理方法天麻的过程当中,必须在旱灾气温,向其灌溉水份,维持土壤的潮湿,有多雨天气就需要为天麻松散土壤,排出来土壤里的存水,与此同时也要防止人和动物践踏天麻栽种地区,以免造成其生长发育。
天麻种植注意什么:1、应选好场所:最理想的栽培场所要温馨、潮湿,不能冰冷干燥或是存水,一般野外荒山、林中间隙、山上背阴及沙质土地,也可以灵活运用房间内、别墅地下室、土窑洞、院落、蔓生植物隐敝空闲地栽培,总而言之人工造就适宜天麻生长发育的生活环境,一切地域都可栽培天麻。
2、要科学管理:天麻栽培技术性非常简单,学历多少都可以学好操作过程,天麻栽种后,仅仅环境湿度、温度里的管理方法,可是,必须坚持科学管理,具体栽培管理的核心是保证:第一,场所土壤层要保持一定的含水量,旱天时按时浇灌;第二,栽培畦(池)内温度不超过28℃;第三,操纵水分,持续连阴雨要清沟排水管道;最终,搭棚遮阴,防止持续高温烂麻。
3、要适度收获:实践经验证明:立即收获,是很重要的一个阶段,可是,这一点在天麻栽培中,通常易被忽略,结果导致“中空麻”等状况发生;一般在11月份之后栽培的天麻,历时一年一定要进行收获,春天栽培的,也不要耽误收获时长,以免引起烂麻、生虫,假如一旦发生抽薹,就没商品的价值。
天麻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天麻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一、引言天麻(Scientific name:Gastrodia elata Blume)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为了增加天麻的产量和质量,科学的种植技术与良好的栽培管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全面、详细地探讨天麻的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二、土壤选择与调整1. 适宜的土壤类型天麻喜生长在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弱酸性土壤中。
2. 土壤酸碱调节添加石灰或有机肥料可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使其维持在6.0-6.5的范围内。
3. 土壤的改良如果土壤质地较重,可通过添加砂土、腐殖土等改良剂来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
三、繁殖与种子处理1. 开展无性繁殖天麻通常通过块茎繁殖,可以将成熟的块茎进行分株,然后进行定植。
2. 种子处理与播种如果选择种子繁殖,首先需要将天麻的种子进行处理。
处理方法可以包括去翅、浸泡、消毒等步骤。
然后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播种。
3. 定植密度天麻的定植密度根据土壤质量和品种选择,一般为2.5-3.5万株/亩。
四、生长环境要求1. 光照天麻喜欢光照充足的环境,一般需要每天6-8小时的光照。
2. 温度与湿度天麻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25摄氏度,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以上。
3. 水分管理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控制好灌溉的水量,避免过度灌溉或缺水。
4. 通风与气候要求良好的通风能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天麻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
五、栽培管理1. 施肥天麻生长期需施用适量的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可以通过分次施肥,保证营养的均衡供应。
2. 病虫害的防治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采取生物防治等方法。
3. 除草保持天麻生长环境的清洁,定期除草可以减少杂草对天麻生长的竞争。
4. 支架搭建天麻生长过程中,需要支架来支撑茎秆,避免斜伏或折断。
5. 病株的清理及时清理受病害侵染的天麻植株,防止病害传播。
六、采收与加工1. 采收时机与方式天麻的最佳采收时机为茎秆枯萎之后,可以选择整株拔起或仅采收地下块茎。
天麻规范化栽培技术

地上部分为直立茎,高约30~100厘米,圆柱形 ,具细长分枝。
3
叶
天麻的叶片为鳞片状,淡绿色或黄绿色,互生, 无柄。
生长环境
01
02
03
温度
天麻生长适宜温度为10~ 25℃,适宜温度范围为10 ~25℃,温度低于5℃时 ,块茎进入休眠状态。
湿度
天麻生长适宜湿度为60% ~80%,过干或过湿都会 影响天麻的生长。
分解吸收
天麻能够分解并吸收土壤中的有机物,如树皮、树叶等,为其提供 营养。
吸收机制
天麻通过菌根与蜜环菌共生,利用蜜环菌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并 吸收其代谢产物作为营养来源。
03
天麻规范化栽培技术流程
栽培基地选择
气候条件
选择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植被茂密、具有较好的遮 荫条件的地方。
土壤条件
选择土质疏松、透气性好、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或轻 质、肥沃的腐殖土。
将清洗干净的天麻块茎切成片状,晾晒至 干燥。
包装贮藏
注意事项
将晒干的天麻片进行包装,贮藏在干燥、 通风、阴凉的地方,避免受潮和发霉。
加工天麻时应注意卫生,避免污染和交叉 感染。同时,应选择晴朗的天气进行晾晒 ,以保证天麻的质量和口感。
06
天麻规范化栽培技术的经济效 益与前景分析
经济效益分析
直接经济效益
加强合作与交流
与科研机构、企业等加 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
动天麻产业的发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避免污染
栽培基地应远离污染源,确保天麻生长环境的安全。
栽培床的准备
栽培床的搭建
根据栽培面积和地形,搭建适宜 的栽培床,一般采用木条或竹条 搭建,高度控制在1.5米左右。
天麻的种植方法和条件

天麻的种植方法和条件
首先,天麻的适宜生长环境是在海拔800-2000米的山地或半山地,喜欢湿润、阴凉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为宜。
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该尽量避免高温、干
燥和阳光直射的环境。
其次,天麻的种植季节一般选择在春季,最好在4月中下旬进行。
在进行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充分的耕作和松土,以利于天
麻的生长。
同时,要保证种植地点的排水良好,避免积水。
接着,天麻的种植方法主要有播种和移栽两种。
在播种时,需
要将种子均匀地撒在整齐的沟内,然后轻轻覆土,保持土壤湿润。
而移栽则需要将幼苗移植到整齐的畦内,保持适当的间距,然后进
行浇水。
除了以上的基本种植方法外,天麻的生长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及
时除草、施肥和浇水,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在天麻生长期间,
要注意防治病虫害,避免影响天麻的生长和品质。
最后,天麻的收获时间一般在种植后的第二年春季进行,当地
下茎粗壮、质地肥厚时即可进行收获。
收获后,需要对天麻进行晾晒和加工,以便于保存和使用。
综上所述,天麻的种植方法和条件对于种植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在合适的环境和方法下,才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天麻药材。
希望以上介绍对于天麻的种植方法和条件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麻规范化种植及栽培技术
一.规范化种植标准
1.利用林地种植的,每亩必须保留林木110株以上;利用荒坡、灌木林种植的,应确保50%地表植被不遭受破坏,保留行间灌木林,并在行间同步种植林木110株以上。
2.按照“五必须,五有”的要求,种植1亩天麻,必须配套种植4亩菌材林。
3.打塘规格:根据各种植地块坡度、海拔、立地条件不同,打塘规格分别60cm×50 cm(亩333塘,株行距30 cm×170 cm);80 cm×50 cm(亩250塘,株行距30 cm ×190 cm);100 cm×50 cm(亩200塘,株行距30 cm×210 cm);200 cm×50 cm(亩100塘,株行距30 cm×290 cm)。
4.天麻种植要求先申报后种植,按菌材林配套建设、种植地块权属、菌材审批、良种和“两菌”使用情况等要求予以审核办理。
二.栽培工序
选种授粉栽培田间管理
三.有性栽培技术
1.选种。
种麻可收购当地野生天麻育种,也可以选择优质的人工种麻育种。
选择的种麻要求麻型短而圆,无机械损伤,无腐烂变质,顶芽饱满,环纹均匀且间距小的天麻作种麻。
2.育种。
育种可选择地面上和盆内,在地面上育种,先将湿润的土壤按50cm宽均匀铺于地面上,厚度15-20cm,中间留40cm步道,长度可根据房间而定。
将种麻按10×20cm的间距规范摆放在土壤上,要求顶芽向上,周围用泥土固定,然后覆土15-20cm。
盆内育种与地面操作相同。
3.授粉。
育种20天左右,天麻开始抽茎开花,当花芽全部分化后,通过人工平顶将顶部3-6个花芽摘除,以保证其余花芽营养丰富,生产的果实饱满。
授粉的主要技术要点:一是掌握最佳授粉时间。
花芽分化结束后,将由下而上逐渐成熟,当花芽成熟时,花瓣会自然分开,花瓣分开1-2日内是授粉的最佳时期,超过2日花瓣自然凋谢,雄蕊变黑失去活力。
二是用消毒后的竹签将雄蕊轻轻取下,放入雌蕊子房内即完成授粉。
4.收粉。
授粉后,要随时观察蒴果的生长情况,蒴果一般由下而上成熟,成熟的蒴果上面有6条突起的黑线,用手摸感觉微软,眼观透明即可采收,果成熟一个采摘一个。
天麻种子内没有营养,种子寿命极短,最好是当天摘当天进行拌种,但特殊情况不能及时播种,可将蒴果内的花粉(种子)用干净鸡毛刷到报纸或牛皮纸上,放到阴晾处晾干保存。
也可将种子用牛皮纸袋包好放于4℃冰箱恒温贮藏,贮藏时间不宜过长,最好不超过7天。
5.拌种。
当天采收的种子最好立即拌种,这样能最大化提高天麻种子发芽率。
具体方法是将一瓶萌发菌(市场上
有售)撕成3×3cm左右的块状,放在一个大的塑料袋内,将收集的15-20个蒴果内的花粉均匀拌入萌发菌中,一般需要4-5天时间,注意不能将拌好的种直接放在太阳光下。
6.栽培。
(1)埋材。
在预先挖好的塘内,用锄头将塘的底部挖松,将准备好的菌材顺塘放入。
技术要点:一是菌材之间以3-5cm宽为宜,中间填实泥土,不能有空隙。
二是菌材放入塘前先用清水浸泡,每根菌材砍2-3个鱼鳞口。
(2)放菌。
安放密环菌(带菌材)。
在安放密环菌(带菌材)时,密环菌一定要放在两节材交叉的锯口处,确保菌能快速感染新材,一般每塘使用密环菌半瓶,使用密环菌就不需要加带菌材了。
带菌材主要是放在两根菌材的锯口中间,保证每个锯口都能感染到密环菌即可,要求用土将带菌材填实,不留空隙。
(3)下种。
下种是将拌种后保存在塑料袋内的种子放到菌材上,促进种子生长发育的过程。
一般每塘放入半瓶带种的萌发菌即可,放入过多天麻数量增加,质量较差;放入过少产量过低,浪费土地资源。
技术要点:在下种时,一定要保证种子均匀地放在菌材上,同时带种的萌发菌不能被阳光直射,一旦被阳光直射萌以菌将失去活力。
(4)覆盖树叶。
下种完成后,用新鲜的阔叶树树叶和小枝铡成10cm长左右覆盖在带种的萌发菌上,厚度2-3cm。
(5)盖土。
最后在树叶上盖上一层15cm厚的泥土,
要求泥土疏松,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对雨湿条件充足的地区盖上泥土即可,雨湿条件差的地区用铁铲将土拍紧,天麻有性种植结束。
四.无性栽培技术
无性种植是将有性种植收获的种麻(白头)再次进行栽培后收获箭麻的过程,其栽培工艺与无性栽培大体相同。
1.埋材。
无性种植必须提前半年将材埋入塘中,并加入密环菌,埋材和放菌的程序及要求与有性栽培的一致。
2.下种。
将有性种植成熟的种麻移栽到预先埋好材的塘内。
技术要领:一是对预先埋好的材进行检查,检查材上密环菌的感染程度,如果材上感染密环菌较好,才能下种,否则不能下种。
二是下种时,要保证白头的顶芽朝上,天麻以45度放置最宜,周围用泥土填实。
3.覆盖树叶。
下种完成后,用新鲜的阔叶树树叶和小枝铡成10cm长左右覆盖在带种的萌发菌上,厚度2-3cm。
技术要领:树叶和小枝要用水浸湿。
4.盖土。
最后在树叶上盖上一层15cm厚的泥土,要求泥土疏松,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对雨湿条件充足的地区盖上泥土即可,雨湿条件差的地区用铁铲将土拍紧,天麻无性种植结束。
五.天麻常见病害防治
1.天麻常见病害有霉菌、腐烂病两种。
防治措施:一是栽培地应选择透水、透气性好的沙壤土,不要选熟地、粘土或涝渣积水地;二是培育菌材或栽天麻时发现杂菌感染的
菌材去掉不用,保持菌种纯净;三是栽种天麻时,菌材间的间隙要用泥土填实(留有空隙的地方因湿度大易生杂菌);四是栽种时加大密环菌(带菌材)用量,促使密环菌旺盛生长,从而抑制杂菌生长。
2.天麻虫害防治。
常见的天麻害虫有蝼蛄、蛴螬和白蚂蚁等。
防治方法:一是人工捕杀。
一旦发现种植地泥土或沙有隆起现象,可扒开土或沙,进行人工捕捉杀灭。
二是灯光诱杀。
可借助昆虫大多具有趋光性的特点,在种植地内用黑光灯进行成虫诱杀。
三是物理诱杀。
可在种植地四周及鲜材上放几块松木板,引白蚂蚁到松木板上予以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