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大潮资料

合集下载

钱塘江大潮是怎么形成的

钱塘江大潮是怎么形成的

钱塘江大潮是如何形成的1. 引言钱塘江,是中国东海沿岸最长、流量最大的河流之一。

其下游流经杭州市,并且在此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观 - 钱塘江大潮。

这是一种壮观的潮汐现象,每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本文将介绍钱塘江大潮是如何形成的。

2. 地理环境对大潮形成的影响钱塘江的特殊地理环境是形成大潮的基础。

首先,钱塘江入海口宽阔,江水流速减慢,造成了潮汐的累积效应。

其次,钱塘江距离潮水的最大干涸点相对较远,潮汐的传输距离较长。

最后,钱塘江下游的渔山风景区拥有许多小岛和礁石,这些地方可以创造更多的浪涛,进一步加强了大潮的形成。

3. 海洋潮汐对大潮形成的影响海洋潮汐是钱塘江大潮形成的重要因素。

钱塘江处于东海潮汐系统的作用下,同时受太阳引力和月球引力的影响。

月球引力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它导致潮汐周期为大约12个小时26分钟。

这种周期性的潮汐运动与钱塘江的地理环境相结合,形成了钱塘江大潮这一独特景观。

4. 天气变化对大潮形成的影响除了地理和海洋因素外,天气变化也对钱塘江大潮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风力和气压的变化可以影响潮汐的高度和力量。

当气压低,风力强劲时,会导致钱塘江大潮的浪涛更加壮观。

另外,季节性的天气变化也会影响钱塘江大潮的强度和规律。

5. 大潮对当地生态和经济的影响钱塘江大潮对当地的生态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大潮的来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其次,大潮对当地的海洋生态系统也有正面影响,潮水的冲击效应可以清洗海底底质,促进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此外,大潮还提供了捕鱼的机会,对当地渔民来说是一笔重要的收入来源。

6. 大潮的保护和管理为了保护和管理钱塘江大潮资源,当地政府和相关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建立了大潮观测站,及时监测和记录潮汐情况,方便游客了解和安排行程。

其次,制定了大潮观赏活动管理办法,保障游客的安全和游览质量。

同时,还加强了环境保护工作,保护和恢复大潮所依赖的海洋生态系统。

7. 结论钱塘江大潮是地理环境、海洋潮汐和天气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钱塘江大潮资料,20字左右

钱塘江大潮资料,20字左右

钱塘江大潮资料,20字左右
钱塘江大潮,是每天清晨滔滔而来的壮丽景象,让人们在这股神奇的气势中找到生活的精彩和灵感。

钱塘江上的大潮汹涌澎湃,浩浩荡荡,近乡情怯,远景秀丽,令人惊叹。

钱塘江大潮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它也是闻名海内外的一大神奇景观,被春秋时期成就名臣和陆抗的诗句中记载着。

“历史的叹息,滔滔的大潮在流浪……”。

“七十二湾中央,横跨儿童衣柜,民族何其浩大,钱塘江大潮多奇华。

”江边小村,传统渔船,那浪花点缀江水,钱塘江潮水浩浩荡荡。

每到夏季,钱塘江大潮特别壮观,绿水青山,灯火通明,江面的潮水涌动,浩浩汤汤,水中的日月交汇,星辰璀璨,若有所思,令人心旷神怡。

钱塘江大潮带给我们一个浩瀚如海的景象,潮起潮落,从此日歌阵阵,带给人们对生活的祝福,犹如那潮水裹挟着欢乐,保佑着人们的幸福。

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

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

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引言钱塘江,位于中国浙江省的一个重要河流,也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江流。

钱塘江大潮是指钱塘江潮水的涌动形成的海水潮位差。

钱塘江大潮以其恢弘壮观的气势而闻名世界。

本文将探讨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

1. 地理背景钱塘江位于中国浙江省的南部,是一个长约400公里的江流。

它的上游是衢江,下游注入东海。

钱塘江经过浙江省最大的城市杭州,流经杭州湾,与杭州湾大潮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2. 潮汐现象潮汐指的是海洋中由于受到月亮和太阳的引力作用而形成的水位的周期性涨落。

潮汐现象是地球上独特的自然现象之一。

在钱塘江口,潮汐现象格外明显。

每天两次,大量的海水进入钱塘江,形成钱塘江大潮。

这种涌动的海水呈现出恢弘壮观的景象,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3. 形成原因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地理位置:钱塘江在地理位置上处于特殊的环境之中,它是一个与大海相连的江流。

钱塘江正好位于东海季风影响的边缘,因此在每天的潮汐周期中,海水可进入钱塘江并形成大潮。

•太阳和月亮引力:钱塘江大潮的形成与太阳和月亮的引力有直接关系。

太阳和月亮的引力会影响地球上的海洋水位。

当月亮和太阳位于地球的两侧,并与地球和太阳处于一直线上时,它们的引力会同时作用于地球上的海洋水体,造成高潮。

这种潮汐现象在钱塘江口尤为明显。

•地形地貌:钱塘江的地形地貌也对大潮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钱塘江的江床较为狭窄,河床坡度陡峭,潮水受到江口狭窄的限制,在涌过狭窄的咽喉时,潮水速度加快,形成了大潮的气势。

4. 影响与意义钱塘江大潮作为一个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科研人员。

它不仅造福了当地旅游业,还为科研提供了研究潮汐现象的重要机会。

此外,钱塘江大潮还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潮汐过程中潮水的涌动会导致水位的剧烈变化,对沿岸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需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确保钱塘江大潮的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

结论钱塘江大潮是由地理位置、太阳和月亮引力以及地形地貌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关于钱塘江大潮资料

关于钱塘江大潮资料

关于钱塘江大潮资料钱塘潮是指中国浙江省钱塘江在入海口杭州湾海宁、萧山地区形成的海潮,是世界三大涌潮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处涌潮地之一。

钱塘潮的形成是由天文、气候、地质地貌以及水文耦合等因素综合所致,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产生潮汐,亚热带季风气候在秋季使江水流量增大,加上东南季风助推潮流,以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使潮头受阻、层层堆叠形成钱塘江涌潮。

钱塘潮潮景具有形态多变、峰高量大、周期性强的特征。

当潮水自东向西涌入时,江面会先出现一条白色水线并伴随隆隆的潮声,然后因滩高水浅,前面浪涛受限减速,后面浪涛紧追而上,层层浪涛向内翻滚,浪头涌起直冲海塘,最终掀起高数丈的巨浪。

褚云皎编著的《天下奇观钱江潮》一书中,把涌潮分为五类共二十八种,主要包括交叉潮、一线潮和回头潮等代表性潮景,以及远景潮、中景潮、近景潮、咫尺潮和奇观潮五类潮景。

观赏钱塘潮始于汉魏,盛于唐宋,历经2000余年,已成为当地的习俗。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前后,是观潮的最佳时段,嘉兴市海宁盐官镇为观潮第一胜地。

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宁开始举办观潮节。

2009年,钱江观潮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0年,钱塘潮入选首批“浙江省文化印记”名单。

天文条件钱塘潮形成的其中一个条件是潮汐作用。

受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离心力等天文因素影响,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太阳、地球和月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时,太阳与月球引力的耦合力[a]增强,容易形成大潮,而每逢中秋节前后,太阳、地球和月球位置不仅连起来接近直线,且是一年中地球较近太阳之际,所以八月十八前后钱塘潮就特别壮观,是最佳观潮时间。

气候影响钱塘江流域邻近中国东南沿海,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因此春季盛行西北风,天气晴冷干燥,钱塘江是枯水期,风向与潮位方向也相反,潮势被削弱,故春潮不显著;而在秋分前后,是东南风季节,多台风,江水流量大,风助潮流,与江水顶托,因而秋季钱塘江涌潮最为壮观。

地质地貌背景钱塘江河口杭州湾是外宽内窄的喇叭状海湾,属于典型的强潮型河口,河口两岸南北相距大约为100km,至起潮地澈浦急剧变窄为21km,至盐官和杭州则就只有2.5km和1km,且自钱塘江乍浦以上,河道隆起庞大的钱塘江沙坎,河床大幅抬高,容量剧降,大量潮水涌入变浅的河道,潮头受阻,而后面的潮水又急速推进,后浪连续推前浪,潮波由于浅水效应致使非线性变形加剧,形成钱塘江水位骤升的涨潮波前锋线,这就是钱塘潮,钱塘潮是强潮型河口杭州湾、钱塘江河口段和江道巨大沙坎等特殊地貌地形条件下,东海潮波变形形成的结果。

钱塘江大潮原理

钱塘江大潮原理

钱塘江大潮原理钱塘江大潮,是中国东海地区著名的自然景观之一。

每年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口都会迎来一次规模宏大的大潮,潮水如排山倒海般涌来,气势恢宏,令人叹为观止。

那么,钱塘江大潮的形成原理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析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潮汐的形成原理。

潮汐是由于地球受到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而产生的周期性的海洋现象。

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使得海水产生潮汐,而太阳也会对潮汐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钱塘江口,受到月球引力的影响最为显著,因此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潮水就会出现极大的涨潮现象。

其次,钱塘江大潮的形成还与钱塘江口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

钱塘江口处地势开阔,江水汇入东海,潮汐受到江水的影响而呈现出较大的幅度。

此外,钱塘江口的海底地形也对潮汐起到了一定的影响,海床的起伏不平会导致潮汐的增强或减弱。

再者,气象因素也是影响钱塘江大潮的重要原因之一。

气压变化、风向风力等因素都会对潮汐产生一定的影响。

特别是在台风季节,台风的影响会导致潮汐的幅度增大,形成更为壮观的大潮现象。

总的来说,钱塘江大潮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地球的引力、地理环境以及气象因素都对潮汐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也使得这一地区成为了著名的旅游胜地。

同时,对于地理学和气象学的研究也使得人们对于钱塘江大潮的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对钱塘江大潮的形成原理有所了解,同时也能够对自然界的壮丽景观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钱塘江大潮的形成原理是一个复杂而又神奇的自然现象,我们应该保护好自然环境,让这一壮观景象永远存在下去。

钱塘江大潮

钱塘江大潮

钱塘江大潮钱塘江大潮钱塘江大潮,指的是浙江省杭州市的钱塘江在潮汐作用下形成的大潮。

作为中国三大潮之一,钱塘江大潮以其壮观的景象和震撼人心的气势而闻名。

每年都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这一自然奇迹。

钱塘江是中国重要的河流,位于浙江省,是浙江最大的河流之一。

它的源头位于绍兴市柯桥区,全长约414公里,流经杭州市后注入东海。

由于钱塘江的河道宽阔,水势湍急,雄伟壮观,因而成为了大潮形成的绝佳环境。

钱塘江大潮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加上江水的冲击力,使得钱塘江两岸的潮水在涨潮时相互碰撞,形成巨大的浪潮。

这一现象主要发生在农历月亮朝三日、十八日、二十六日三个时间段,每天涨潮两次,涨潮高度可达10多米。

钱塘江大潮的潮水冲击力非常惊人,有“千里潮”之称。

它的浪花呈现为滚滚巨浪,如同排山倒海般朝着岸边冲击而来,发出巨大的声响。

每当大潮来临时,钱塘江两岸观潮的游客云集,大家纷纷携带照相机、望远镜等设备,期待着观赏这难得一见的奇观。

钱塘江大潮不仅在中国,甚至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盛誉。

每年都有无数的游客从国内外赶来,感受这场火爆、热闹的盛况。

而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杭州市利用钱塘江大潮这一自然奇观,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旅游吸引力。

然而,钱塘江大潮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潮水的冲击力很强,容易对江边的建筑物和农田造成损毁。

因此,当大潮来临之前,当地政府和居民都会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以减少潮水对房屋和农田的破坏。

总之,钱塘江大潮是一场震撼人心的自然景观,它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力。

每年都需要游客、当地居民和政府共同努力,以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自然遗产。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钱塘江大潮将继续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赏,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

钱塘江大潮的海浪原理

钱塘江大潮的海浪原理

钱塘江大潮的海浪原理
钱塘江大潮是指钱塘江口处因潮汐引起的海浪现象。

其海浪原理主要有两个方面:
1. 潮汐作用:钱塘江是一个潮汐河口,每天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

当潮汐涨潮时,大量海水通过江口进入江内,形成涨潮潮头。

当潮汐落潮时,海水从江内流出,形成落潮潮头。

这种潮汐作用导致了钱塘江口处海水的周期性上升和下降。

2. 瓶颈效应:钱塘江口处是一个狭窄的河口,江水在此处受到瓶颈效应的影响。

当涨潮潮头到达江口时,由于江口狭窄,海水无法顺利通过,形成堰塞现象。

此时,江水继续涨潮,但海水无法流出,导致江口处海水的水位不断上升。

当涨潮潮头过去后,海水开始从江内流出,形成大量的落潮潮头。

这种涨潮和落潮的不平衡现象导致了海浪的形成。

综上所述,钱塘江大潮的海浪原理是由潮汐作用和瓶颈效应共同作用所引起的。

这种原理导致了钱塘江口处海水的周期性上升和下降,形成了著名的钱塘江大潮海浪。

观潮课文背景资料

观潮课文背景资料

观潮课文背景资料《观潮》这篇课文写的是钱塘江大潮。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每年农历八月十八前后,是钱塘江大潮最为壮观的时候。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钱塘江的入海口呈喇叭形,外宽内窄,涨潮时,大量海水涌入狭窄的河道,潮水就会像千军万马一样奔腾而来,形成汹涌澎湃的大潮。

你能想象那场景吗?成千上万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就为了亲眼目睹这一奇观。

他们早早地来到江边,占据有利位置,眼睛紧紧地盯着江面,生怕错过一点点精彩。

我听说有个小朋友,为了看潮,前一天晚上兴奋得都睡不着觉。

他一直盼啊盼,第二天一大早就拉着爸爸妈妈来到了江边。

他不停地问:“潮什么时候来呀?”那种迫不及待的心情,就像我等着过生日吃蛋糕一样!还有一位老爷爷,每年都来看潮,他说这潮啊,就像他的老朋友,一年不见就想得慌。

他跟身边的人讲着过去观潮的经历,眼睛里闪着兴奋的光芒。

江边的人们叽叽喳喳地讨论着,有人说:“今年的潮会不会比去年更大呢?”另一个人马上接话:“那可说不定,说不定会大得吓人呢!”就在大家的期待中,远处的江面上出现了一条白线,慢慢地,白线越来越粗,越来越近。

那声音也由远及近,轰隆隆,像打雷一样。

这时候,人群沸腾了,大家欢呼着:“潮来啦!潮来啦!”那潮水就像一堵巨大的水墙,快速地向前推进。

白色的浪花翻滚着,跳跃着,仿佛在欢快地舞蹈。

这场景难道不像神话里龙王带着虾兵蟹将出征吗?潮水越来越近,掀起的浪头有好几米高,打在岸边,溅起巨大的水花。

有的人躲闪不及,被淋成了落汤鸡,可他们不但不生气,还哈哈大笑,说:“这潮可真够劲儿!”观潮结束后,人们还在兴奋地谈论着,久久不愿离去。

大家都觉得,这一趟来得太值了!我觉得钱塘江大潮真是太神奇、太壮观了!它不仅是大自然的杰作,也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它,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这一奇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塘江大潮资料
前言:诗云:“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澜横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

”潮头初临时,江面闪现出一条白线,伴之以隆隆的声响,潮头由远而近,飞驰而来,潮头推拥,鸣声如雷,顷刻间,潮峰耸起一面三四米高的水墙直立于江面,喷珠溅玉,势如万马奔腾。

观潮始于汉魏,盛于唐宋,历经XX余年,已成为当地的习俗。

钱江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每当大潮来临,巨浪汹涌澎湃,气势雄伟,潮声震天动地,如千军万马,横江翻腾,真有“翻江倒海山为摧”之势。

潮头一般高1至2米,最高达5米以上,以每秒5至7米的速度浩浩荡荡向上游挺进,势如破竹,蔚为壮观。

明代文学家张舆曾为它写下了这样的诗句:“罗刹江(即钱塘江)头八月潮,吞山挟海势雄豪。

六鳌倒卷银河阔,万马横奔雪嶂高。


涌潮是一种自然现象
古代科学落后,对这种极为壮观的自然现象不能解释,被认为是“海鳅之出入”、“神龙之变化”。

传说在春秋战国时,吴国大将伍子胥因屡谏吴王杀越王勾践,被吴王赐剑而死,并被鞭尸三百,抛入钱塘江中。

伍怨魂不散,顿时化作汹涌怒涛,找吴王报仇,从此便有波涛滚滚的钱江大潮。

伍子胥驱水为涛的传说,是因为古代人们无法解释涌潮这一自然现象和出于对伍子胥的同情。

从现代科学来看,地
球上的海洋潮汐是海洋水体受到天体(主要是月亮和地球)引力作用及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而形成的一种周期性运动。

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地球、太阳和月球差不多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和月球的引力在一起,力量特强,易形成大潮。

中秋前后,不但它们的位置连起来恰好接近直线,而且这时又是一年中地球比较接近太阳的时候,所以秋潮较大,这也是一般的自然现象。

钱江潮为什么特别大
世界上有涌潮的河流很多,如南美的亚马逊河、北美的科罗拉多河、法国的塞纳河、英国的塞汶河等,但钱塘江涌潮的强度和壮观现象,除亚马逊河外,其它河流均无法与之媲美。

亚马逊河的涌潮强度与钱塘江虽可一比,但钱塘江河口江道摆动频繁,涌潮潮景变化万千。

因此钱江潮可说是独占鳌头,无与伦比。

为什么钱塘江大潮特别汹涌和巨大呢?喇叭形的河口是原因之一。

杭州湾外的江面宽度约100千米,往里则急剧收缩,到距湾口90千米的钱塘江口的海盐澉gǎn浦时,宽度只有20千米,而杭州市区的河宽仅1千米左右。

当大量潮水涌进狭窄的河道时,水面就会迅速地壅(yōng)高。

又由于这里的河底有大量的泥沙淤积形成沙坎,进入湾口的潮波遇到沙坎,水深减小,阻力增大,前坡变陡,后坡相应变缓。

当前坡陡
到一定程度后,前锋水面明显涌起,从而形成涌潮,甚至翻出浪花。

不过世界上有好些江河的河口,也是外大内窄、外深内浅,为什么没有象钱塘江大潮那样汹涌澎湃?原来高潮的出现与河水流动的速度也有关系,当潮水涌来时,它的前进方向是和河水流动的方向相反的。

中秋前后,钱塘江河口的河水流速与潮水流速几乎相等,力量相等的河水与潮水一碰撞,就激起了巨大的潮头。

另外,浙北沿海一带,夏秋之交常吹东南风或东风,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也助长了它的声势。

总之,钱塘江大潮的形成是受天文和地理(包括河口形状、河床地貌、水文、气候等)因素综合的影响。

钱塘江观潮胜地
钱江观潮,起于汉魏,盛于唐宋,历经XX余年。

南宋定于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所谓潮神生日),在钱塘江上检阅水师,以后相沿成习,把这一天作为观潮节。

苏东坡盛赞:“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

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

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景此行那两得。


传统的观潮胜地是海宁盐官镇,所以又称“海宁潮”。

这一带有镇海塔、海神庙、中山亭等景点,每年中秋前后,有10万余人聚集,形成人潮海潮齐涌,热闹非凡。

观潮最佳胜地有三处。

一是在盐官附近可看银涛滚滚整齐而来的
“一线潮”。

二是在盐官以东的八堡大缺口可看东、南两股潮头相撞,掀起万座冰山、千里雪峰的“碰头潮”。

三是在盐官以西的老盐仓可看潮头猛冲丁字坝后,浪涛壁立,冲向天际的“返头潮”。

故事传说
原先钱塘江的潮来时,跟其他各地的江潮一样,既没有潮头,也没有声音的。

有一年,钱塘江边来了一个巨人,这个巨人真高大,他只要轻轻呼一口气,就把一群人全部吹倒、一迈步就从江这边跨到江那边了。

他住在萧山县境内的蜀山上,引火烧盐。

人们不晓得他叫什么名字,因为他住在钱塘江边,就叫他为钱大王。

钱大王力气很大,他打着自己的那条铁扁担,常常挑些大石块来放在江边,过不多久,就堆起了一座一座的山。

一天,他去挑自己在蜀山上烧了三年零三个月的盐。

可是,这些盐只够他装扁担的一头,因此他在扁担的另一头系上块大石,放上肩去试试正好,就挑起来,跨到江北岸来了。

这时候,天气热,钱大王因为才吃过午饭,有些累了,便放下担子歇歇,没想到竟打起瞌睡来。

正巧,东海龙王这时出来巡江,潮水涨起来了。

涨呀涨的,竟涨到岸上来,把钱大王这头盐慢慢都溶化了。

东海龙王闻闻,水里哪来这股咸味呀,而且愈来愈咸,愈来愈咸。

他受不了,返身就逃,没想逃到海洋里,把海洋的水都弄咸了。

这位钱大王呢,睡
了一觉,两眼一睁,看见扁担一头的石头还放在硖xiá石(就是现在的名的硖石山),而另一头的盐却没有了!
钱大王找来找去,找不着盐,一低头,闻到江里有咸味,他想:哦,怪不得盐没有了,原来被东海龙王偷去了。

于是他举起扁担就打海水。

一扁担打得大小鱼儿都震死;两扁担打得江底翻了身;三扁担打得东海龙王冒出水面求饶命。

东海龙王战战兢兢地问钱大王,究竟为什么发这样大的脾气。

钱大王说:“你把我的盐偷到什么地方去了?”东海龙王这才明白海水变咸的原因。

连忙赔了罪,就把自己怎样巡江,怎样把钱大王的盐无意中溶化了,使得海洋的水也咸起来的事情,一一说了。

钱大王心里真气呀,真想举起铁扁担,一下把东海龙王砸烂了才甘心。

东海龙王慌得连连叩头求饶,并答应用海水晒出盐来赔偿钱大王;以后涨潮的时候就叫起来,免得钱大王再睡着了听不见。

钱大王听了听这两个条件还不错,便饶了东海龙王,把自己的扁担向杭州湾口一放,说:“以后潮水来就从这里叫起!”东海龙王连连答应,钱大王这才高高兴兴地走了。

从那个时候起,潮水一进杭州湾,就伸起脖子,“哗哗哗”地喊叫着,涨到钱大王坐过的地方,脖子伸得顶高,叫得顶响,好像闷雷滚动。

这个地方就是如今的海宁。

举世闻名的“钱江潮”就是这样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