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排班系统的调研

智能排班系统的调研
智能排班系统的调研

关于智能排班系统的调研

一、智能排班系统需求背景

目前公司采取人工排班,容易出现疏漏,如早晚班数量不够均衡,晚班后面接着早班等,且排班耗时比较久。随着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电话呼叫中心的坐席人力也在不断增加,拟新增“自动排班系统”。“自动排班系统”将充分结合实际运营状况、历史数据分析、预排班、拟合度分析等,实现科学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排班。

二、智能排班系统的优势

均衡用户体验、坐席体验和企业体验,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利用。全媒体业务场景下的全面支撑,助力企业的全媒体扩展。通过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创建预测、优化排班、班中管理来实现更精准的预测及人力规划,提高客户服务能力,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员工满意度。

What-if 场景下查看人力的配备情况(是否冗余/不足)

(三)智能排班系统能够按照员工能力,合同,偏好,地域分布及预测客流数进行智

能排班,精准拟合各业务(网点,服务)每天,每时段的人力需求,力求人力安排的一致性,在业务低谷时段安排休息,就餐,后台工作等

(四)能够增加班表透明度,允许员工录入偏好,申请假期,借此提升员工满意度及员工保留率。员工通过班表发布工具可查看班表,提升对班表的认知度及遵守度,使排班更加人性化。

(五)管理人员可通过查看分部/全局班表,掌控各局点的人力安排。管理员工班表,管理各种请求,班中变更等,保持班表的实时性,监控预期及实际人力,客流数,并采取实时的应对措施同时系统能监控到全局视角的员工配备,同时节省管理耗时。

图3-1. 智能排班系统主要流程图

四、智能排班系统的目标

(一)能够通过历史数据很快的生成时段预测(来电量,人员需求)

(二)在复杂的开放时间,人员技能,策略环境下很快的生成班表

(三)能够按照忙闲日合理的分配人员

五、案例分析

(一)人力优化25% (81个坐席),12周轮换,固定的时间表,变动的服务级别,达到相同的需求,只需62个坐席。灵活的开始时间,固定长度班次,正确的服务级别(二)均衡一致的客户服务水平

1)81个座席, 12周轮换一次

2)服务水平: 20-100%的电话在20秒内接起

3)平均服务水平: 85% (目标80%)

4)62个座席, 灵活的排班表

5)服务水平: 76-84% 的电话在20秒内接起

6)平均服务水平: 80% (目标80%)

(三).WFM----15%--25%的人力成本节省

1)更佳的业务拟合

2)更稳定的服务水平

3)更高的人员利用率

4)更准确的执行度(遵时度提高)

5)更高的员工满意度与更低的员工离职率

六、流程及特点

(一)劳动力资源的全流程管理

(二)人力规划的全景视图

(三)员工遵时的全景视图

(四)全媒体的统一规划

(五)WFM-层次化的价值诉求

(六)模块展示

(七)人力的均衡分布

(八)人力跨站点安排

(九)辅助人力调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