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神奇均线概念

第一节  神奇均线概念
第一节  神奇均线概念

讲课老师握紧你的手

第一节神奇均线概念

一般通俗均线设置为5,10,20,30,60其都是以周交易日的倍数为设置依据

神奇均线是以自然月的拆分,为设置依据

即,3,7,21

3天为短线参考天数

7天为自然周

21天为月交易天数

三者叠加即为自然月31天

均线形态一般可分为,依托型,串联型,箱体型,一般箱体型很少见

1依托型是指股价依托21日线盘升,且3天和7天线一直在21天线上方运行

依托型均线3,7线可以不分死叉和金叉

2串联型是指股价在21日线上下,来回波动,且波动幅度为21天均价的上下7%

串联型均线的突破具有突然的,规模性的,一步到位的

3箱体型是指,3,7,21三条均线长期处于粘连状态(粘合要长时间粘合),且三条均线重复串线

箱体型均线一旦突破,具有绝对的破坏性,且呈递增状态

箱体型对均线数值有严格的要求,即均线之间的差值不可大于1% (1%的概念是均线差值,不是股价差值的)

收盘价为准

均线的概念和形态基本就是这些概念

2010年4月8日授课记录

均线形态一般可分为:依托型,串联型,箱体型。一般箱体型很少见。

●依托型是指股价依托21日线盘升,且3天和7天线一直在21天

线上方运行,依托型均线3,7线可以不分死叉和金叉。

●串联型是指股价在21天线上下,来回波动,且波动幅度为21天

均价的上下7%。串联型均线的突破具有突然的,规模性的,一步到位的。(7%是以收盘价为准)

●箱体型是指,3,7,21三条均线长期处于粘连状态,且三条均线

重复串线。箱体型对均线数值有严格的要求,即均线之间的差值不可大于1%。箱体型均线一旦突破,具有绝对的破坏性,且呈递增状态。(3线粘合时间13天以上)

案例:

●串联型:600162、000069、002168等

●依托型:000090等

●箱体型:600694(2004年12月,2005年11月)

注明:

●除权不到55天的,最好看前复权。

●串联型均线的突破可以理解为由串联型转变成依托型均线,但是

要记住突然性和一步到位。

2010年4月13日授课记录

第二节K 线形态之“金蛤蟆”

——催生股市之王

1、 金蛤蟆的组成

金蛤蟆由两个头部、一个起始点、一个谷底、一个买入点组成。这些要素缺一不可(金蛤蟆的均线是3,7,21,77)。在金蛤蟆的组成中,要寻找的不是起始点,而是买入点。

2、金蛤蟆的形成

过程:起始点---头部1---谷底---头部2---买入点

案例:600601

金蛤蟆形成的条件:

● 金蛤蟆从起始点到买入点,3、7、21日均线始终运行于77线之上,允

许谷底和买入点下穿77线一次,但是收盘价不能低于77线的3%;

● 起始点到到头部1后,随之带来的是一波杀跌性下跌,跌至77线(允许

下跌至77线下方,但是收盘不得低于77线3%);跌至此位置后8个交易日内,股价脱离77线上涨,这里要注意的是,下跌的位置底部必须高于起始点,此时在形态上形成一个谷底,

头部2

谷底 买入点

●形成谷底后,股价从谷底开始上涨,上涨的幅度是从起始点低谷上涨到

第一头部的幅度的0.8到1.2倍,形成头部2,头部2必须高于头部1;

●随之带来的是第二波杀跌性下跌,跌至77线位置后,股价迅速脱离77

线上涨,此时3,7线的第一金叉点就是买入点。注意的是下跌的位置

底部必须高于起始点

注:

●从起始点到成功走出金蛤蟆的形态,成功率只有20%左右;

●谷底必须高于起始点;

●头部2必须高于头部1;

●买入点的底部必须高于谷底和起始点;

●不要把失败的癞蛤蟆,看作是成功的金蛤蟆。

3、金蛤蟆形成后上涨幅度计算

形成买入点后,股价从买入点到中期头部的上涨幅度=起始点低谷到第一头部的幅度+谷底到第二头部的幅度

案例:600601

●起始点是11月3日冲破77线的那一点,起始点的低谷是11月2日的4.2

(注意11月3日的最低价是4.37,但是不是低谷,公式要求是起始点的低谷而不是起始点当日的低点)

●第一波最高价是11月20日的5.58(头部)

●第一波的幅度是(5.58-4.2)/4.2=32%

●第二波谷底是12月23的4.66(谷底看最低点头部看最高点)

●第二波头部是1月15的5.84

●所以第二幅度是(5.84-4.66)÷4.66=25%

●相加就是57%

●买入点是2月4日5.19(买入点是要看收盘的)

●股价从买入点到中期头部的上涨幅度上涨计算=5.19×57%+5.19=8.15

注:

●股价计算的幅度都是以百分比计算的,不以股价绝对值计算

●金蛤蟆形成后的中期头部是最高收盘价

第三节均线系统之头肩底与头肩顶

1 头肩顶是指股价上升一波(一般幅度在60%以上)到达A点,迅速回落至一个低点B,随后再次上涨,并且冲破第一波的高度15%以内到达C点,形成第二次下跌至B1点,随后再次拉升至A1点,随后再次下跌,跌破A1点,最终形成头肩顶

头肩顶的特点是:A点和A1点接近(一般误差在上下7%),C 点为最高点,B点和B1点接近(一般误差在上下7%)需要注意的是,B点到C点的拉升幅度与A点到B点的下跌幅度之比不得大于2

头肩顶一旦形成,下跌幅度都较大反之,是不是涨幅也很大?

头肩顶的股价下跌目标=B点-(A点-B点)*1.3 是最高最低价讲头肩底

头肩底是指股价下跌一波(一般幅度在40%以上)到达A点,迅速拉升至B点,随后再次下跌,并且跌破A点的15%以内到达C点,形成第二次拉升至B1点,随后再次跌至A1点,随后再次拉升,冲破B1点,最终形成头肩底

2 头肩底的特点是:A点和A1点接近(一般误差在上下7%),C点为最低点,B点和B1点接近(一般误差在上下7%)头肩底一旦形成,上涨幅度都较大

头肩底的股价上涨目标=B点+(A点-B点)*1.3

当出现A1点时,头肩顶或头肩底基本成立

还有几点要注意

1头肩底的的A1点可以比A点高4%以内

头肩顶的A1可以比A点低4%以内

头肩底和头肩顶是股市中最常见的上攻和打压组合前面找错,后面就会跟着一直错

到现在为止,我已经讲述了6个均线形态了哦

头肩顶

上面的是头肩底

第二节K线形态之“金蛤蟆”催生股市之王

金蛤蟆的组成

金蛤蟆由两个头部,一个起始点,一个谷底,一个买入点组成

我们在金蛤蟆的组成中,要寻找的不是起始点,而是买入点

金蛤蟆从起始点到买入点,始终运行于77线之上,允许谷底和买入点下穿77线一次,但是收盘价不能低于77线的3% 金蛤蟆的起始点是收盘股价上穿77线的第一天

金蛤蟆的起始点是收盘股

例子:600601 09年11月3日是起始点

从起始点到成功走出金蛤蟆的形态,成功率只有20%左右

刚讲到一个起始点

那我们就从起始点出发

当找到一个起始点后,股价从起始点的低谷上涨30%到60%后,形成第一个头部

随之带来的是一波杀跌性下跌,跌至77线(允许下跌至77线下方,但是收盘不得低于77线3%);跌至此位置后8个交易日内,股价脱离77线上涨(这里要注意的是,下跌的位置底部必须高于起始点)这个用到收盘价

此时在形态上形成一个谷底

形成谷底后,股价从谷底开始上涨,上涨的幅度是从起始点低谷上涨到第一头部的幅度的0.8到1.2倍,形成第二头部

随之带来的是第二波杀跌性下跌,跌至77线位置后,股价迅速脱离77线上涨(这里要注意,第二头部必须高于第一头部) 这些要素缺一不可

起始点-头部-谷底-头部-买入点

关键是,不要把失败的癞蛤蟆,看作是成功的金蛤蟆

形成买入点后,股价从买入点到中期头部的上涨幅度=起始点低谷到第一头部的幅度+谷底到第二头部的幅度

形成金蛤蟆后,记住这个公式

问头部是最高收盘价还是最高价

答是最高价,但是金蛤蟆形成后的中期头部是最高收盘价

问师傅假如第一波上涨没到30% 金蛤蟆就不成立吗

答是的

定积分的概念(教学内容)

授课题目定积分的概念 课时数1课时 教学目标理解定积分的基本思想和概念的形成过程,掌握解决积分学问题的“四步曲”。 重点与难点重点:定积分的基本思想方法,定积分的概念形成过程。难点:定积分概念的理解。 学情分析我所教授的学生从知识结构上来说属于好坏差别很大,有的接受新知识很快,有的很慢,有的根本听不懂,基 于这些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我以板书教学为主,多媒 体教学为辅,把概念较强的课本知识直观化、形象化, 引导学生探索性学习。 教材分析本次课是学生学习完导数和不定积分这两个概念后的学习,定积分概念的建立为微积分基本定理的引出做了铺 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定积分概念的引入体 现着微积分“无限分割、无穷累加”“以直代曲、以不变 代变”的基本思想。所以无论从内容还是数学思想方面, 本次课在教材中都处于重要的地位。 教学方法根据对学生的学情分析,本次课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问题驱动教学法,讲与练互相结合,以教师的引导和讲 解为主,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考问题的 积极性。

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与多媒体资源相结合。 课程资源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第七版)上册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定积分问题举例 1、曲边梯形的面积 设)(x f y =在区间],[b a 上非负连续。由)(,0,,x f y y b x a x ====所围成的图形称为曲边梯形(见下图),求其面积A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分割:在区间],[b a 中任意插入1-n 个分点 b x x x x x a n n =<<<<<=-1210Λ 把],[b a 分成n 个小区间 ],[,],,[],,[12110n n x x x x x x -Λ 它们的长度依次为:n x x x ???,,,21Λ (2)近似代替:区间],[1i i x x -对应的第i 个小曲边梯形面积,)(i i i x f A ?≈?ξ ]).,[(1i i i x x -∈?ξ (3)求和:曲边梯形面积∑∑==?≈?=n i i i n i i x f A A 1 1 )(ξ (4)取极限:曲边梯形面积,)(lim 10∑=→?=n i i i x f A ξλ其中 }.,,m ax {1n x x ??=Λλ 2、变速直线运动路程 设物体做直线运动,已知速度)(t v v =是时间间隔],[21T T 上的非负连续函数,计算这段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s ,具体计算步骤与上相似 x a b y o 1x i x 1-i x i ξ

如何看待生命

如何看待生命? 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曾经这样问过自己:“我是为何而生的?”是的,这是一个众人都想知道答案的问题,也是一个众人都无法找到答案的问题。人是为何而生的呢?我为何活在这个世界上呢?不知道,没人知道,我们现在还在寻找着这个答案。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记者去采访了一位牧羊人:“你为什么而放羊?”牧羊人觉得奇怪,因为他世世代代都是放羊的,从出生开始生命就和羊挂钩了。他只能回答:把羊养大了拿来卖钱。然后呢?等卖羊卖到了足够的钱,就去娶老婆、生小孩。再然后呢?等小孩长大,再教他放羊……记者顿时无语。这就是牧羊人的一生。试问:他的一生是在虚度吗?他的一生是浪费了的吗?他是不是根本就是在没意义地做着同一件事?不是!因为他是牧羊人,放羊就是他认为的在他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事。他只要在放羊,他就认为他没有白活。 每个人都在生命长河中奔波,我们不知道自己会在哪个岸边停靠,但是,只要我们停靠了在某个岸边,我们就必须去寻找停靠在这个岸边的理由。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去做某件事,所以我们必须给自己一个理由,去做某件事。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在中途不要放弃。即使你在做某件事之前,没有去想过是为何而做的,但是你若在中途感到疲惫了,请继续坚强地走下去。因为,只要你继续走着,相信一定会有一天是能找到理由的。新东方教育公司的董事长俞敏洪曾说过:“面对每一个刚进入公司的员工,我都会要他们去走路。不用跑,就只是走,走五十公里。也许你会在开头十公里就撑不住了,但是你要想一下,你的人生就值十公里吗?不,你要坚持,做一件事,最忌中途放弃,只有坚持下去,即使结果不好,但是你做完了,这就是一个成功。撑过了十公里的人,也许会在二十五公里的时候就哭爹喊娘,但是那时候你能停下来吗?前进也是二十五公里,后退也是二十五公里,既然如此为何不继续走下去?然后走到四十公里时,也许又会有人发牢骚了,可是你再想想,既然前面四十公里你都撑过来了,就剩十公里你为什么会认为你撑不过去呢?直到最后走完,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感悟,这对一个人将来在生命的道路上能走多远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的,一个人的生命就是由这样一个一个的小事组成的,假设你在每个小事上都是做了一半就放弃,那你的生命就是像那些你未完成的小事一样,是不完整的。

第一节 课程目标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课程目标的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 能说出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含义 能说出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作用 理解四个层次目标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能说出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四个层次目标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数: 1学时 作业: 阅读: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相关章节教学反思:

导入: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有了目标人就有了方向,有了动力,就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怎么干?实际上,教学也是一样的,需要一个目标。 在教育教学中,按照层级不同,我们把教育目标分为: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 下面有以下目标的表述,你认为,它们分别是什么目标? 1.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3.艺术领域的总目标:继续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初步学习欣赏艺术作品,理解艺术作品的内容;继续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学习通过各种途径表现艺术美,创造美;继续通过艺术活动使幼儿的认知,情感,智能等得到积极的发展。 4.中班综合活动:买水果 活动目标:知道秋天是水果大丰收的季节,水果的品种多、数量多;体验并学习不同的数数方法,提高数数能力;在为家人买水果的游戏情景中,萌发关爱家人的情感。 一、教育目标的涵义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的总体方向,它所体现的是普遍的、总体的、终极的教育价值。“教育目的”是最宏观的教育价值,它具体体现在国家、地方、学校的教育哲学中,体现在宪法、教育基本法、教育方针之中。 “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它所体现的是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的价值。如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分别具有不同的教育目标。 “课程与教学目标”是“教育目标”的下位概念,它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如不同学科的目标、具体教学过程的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在课程在设计与开发过程中,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要求,它期望一定阶段的学生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素养等方面所达到的程度。

生命问题的基本概念

生命问题的基本概念 长按二维码购买 生命问题的基本概念 [奥]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吴晓江译金吾伦校选自《生命问题》第一章被自然和艺术所吸引的青年人相信,以其热切的欲望,很快就可以进入自然和艺术之宫那最深的圣殿。然而,经过漫长行程的成年人明白,自己并没有到达圣殿的入口。 ——歌德:《圣殿柱廊·引言》因此,任务不在于更多地观察人们尚未见到的东西,而是去思索人人可见却无人深思过的东西。——叔本华1.传统的抉择在可与我们今天相比拟的一个发生惊人剧变的时期,有人提出了一个观点,认为科学将对人们的世界观产生深刻的影响。这个时期便是三十年战争,提出这种观点的人就是法国哲学家勒内·笛长儿(Rene Dsecartes)。笛卡儿受年轻的物理科学取得的成就的影响——其时物理学一方面处于起初进步的苦斗中,另一方面预示了它的成就在近代技术中得以实现的可能性——提出了动物是机器的学说。不仅无生命界服从物理学定律——这正是笛卡儿所认为的,而且所有的生命有机体也都遵从物理学定律。因此,笛卡儿把动物理解为机器,一种非常复杂的机器,当然这只不过大体上可与人造机器相比,它的活动

受物理学定律支配。笛卡儿的思想确实并不完全一贯。他作为教会的忠实信徒,对物理学知识作了限制:不应把人仅仅看作一架机器,而应看到人具有不服从自然定律的自由意志。笛卡儿设置的这种限制为法国启蒙运动所冲破。1748年,茹利安·拉·美特利(Julien de la Mettrie)爵士提出人是机器的学说,以反对笛卡儿关于动物是机器的学说。 这些思想家寻求一个古老哲学问题的答案。生命有机体,植物或动物,显然与非生命的东西诸如晶体、分子或行星系有很大区别。生命表现为无数种植物和动物的形态。这些形态展现出一种从单细胞到组织、器官,再到无数细胞组成的多细胞有机体的独特的组织体系。生命过程同样也是独特的。所有生物都在其组成的物质和能量连续交换中保持自身。它能以活动的方式,尤其是以运动的方式对外界的影响即所谓刺激作出反应。事实上,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的情况下它也经常显示出运动和其他活动,就此而言,我们可以在无生命与有生命的东西之间作出明显的、虽然不是断然的对比:前者仅仅由于外力作用而发生运动,而后者能够表现出“自发”的运动。有机体经历渐次的变态,我们称之为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它们只能通过所知的繁殖过程从其亲属中产生出来。一般说来,后代像双亲,这种现象我们称为遗传。可是,通观生物界,可以看到它表现为在漫漫地质历史长河中奔涌不息的一系列形态。这些形态通过繁殖和进化而相互关

第五章_第一节_不定积分的概念、性质.

经济数学——微积分 4 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 不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基本积分表 不定积分的性质 小结思考题 经济数学——积分 二—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 定义如果在区I 刖内,可导函数尸(X)的 导函数为/(X ),即 We/,都有F\x) = f(x) 或 dF(x) = /(x)dx,那么函数F(x)就称为/(x) 或f(x)dx 在区间 /内原函数?(primitive furwtion ) 例(sinx) =cosx sinx 是 cos 兀的原函数. (inx) =— (X >0) X In X 是1在区间((),+oo)内的原函数. X 第一节 五、

定理原函数存在定理: 如果函数八X)在区间内连续, 那么在区 间^内存在可导函数F(x), 使Hxef,都有F\x) = f(x). 简言之:连续函数一定有原函数. 问题:(1)原函数是否唯一? (2)若不唯一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1 f 例(sinx) =cosx (sinx + C) =cosx (C为任意常数) 经济数学一微积分 关于原函数的说明: (1) (2) 证 说明F(x)+c是f (兀舶全部原粛或 经济数学一微积分

经济数学——微积分 不定积分(indefinite integral )的定义: 在区间/内,函数/(兀)的带有任意 常数项的原函数称为/(兀)在区I 可内的 不定积分,记为f/(xMr ? 经济数学——微积分 6 =X% /. fx^dx =—— 十 C. J 」 6 例2求f --------- dr. J 1 + X- / J 解?/ (arctanx)= ,, I ‘ 1 + 疋 心& =皿2 被积函数 『积分号 积分变量 寒积表达式 F(x)

《生命的层次》-551061

《从生物圈到细胞》的探究性教学设计 余琴1 马丽2 (1江西省景德镇二中(333000) 2 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330046) [教材分析] “从生物圈到细胞”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第1章第1节的内容,由“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两部分组成。本模块的核心是引导学生认识细胞这个基本的生命系统,而本节的两部分内容是为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的观点服务的,教材的知识体系也是围绕“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为主线来构建的:第一、从生物圈到细胞,包括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器官、组织等,是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它们都是能表现出生命活动的有机整体;第二、在众多层次的生命系统中,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这是因为所有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生命系统中最小的层次。至于比细胞更微小的层次,如细胞器、细胞中的各种分子、原子等,虽然也可以看作系统,但是不能表现出完整的生命活动,因此不是生命系统。本节为后续章节打基础,后面各章依次讲述细胞这一基本的生命系统的物质基础、结构、功能和发展变化规律等,揭示生命系统的整体性、开放性、有序性和动态性,从而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学情分析] 学生学完初中的生物课后,已经具有比较丰富的细胞知识,不仅有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内发生的一些化学反应的知识,还有建立在细胞基础之上的生物多样性的知识。本节的资料分析“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中所列举的事例和材料,都是学生在初中学过的,但又在初中相关内容基础上有所扩展。如,人的生殖过程,艾滋病病毒破坏人体免疫系统的淋巴细胞。学生在初中学过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等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本节在初中的基础上加入了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等层次,既起到了连贯作用,又使学生全面了解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从微观到宏观,让学生初步了解到,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具有层次性,从最小的细胞开始,到最大的生物圈,生命科学的研究是从这些层次上展开和深入的,而细胞是其他生命系统层次的基础,是基本的生命系统。尽管生命系统复杂多样,大小不同,但它们层层相依,都离不开细胞这个最基本的生命体。因此,教材中用图示的方法从微观到宏观呈现给学生一幅生命的画卷,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是围绕“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新课程理念进行设计的。充分应用教材提供的图文资料这些重要的课程资源和实物西瓜,从现实生活中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探究氛围,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拉近课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生物的兴趣,引导学生去分析、去讨论、去建构概念——“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以达成三维目标。 [设计思路] 在实施本节教学过程中,应以问题(任务)驱动,引导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为基本教学策略和方式。 本节教材是以SARS病毒侵害人体肺部细胞作为“问题探讨”的素材的,其目的是既要以此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能够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主旨。基于此,教学时还

斐波那契神奇数字均线

斐波那契神奇数字均线跟庄分析歌与时间之窗 在一些股市和汇市的评论中,我们常听到时间之窗这个名词,时间之窗可能很多朋友都了解其含义,但如何正确地应用时间之窗,并不是所有朋友都了解,今天和大家谈谈时间之窗的正确应用。 时间之窗是周期的一种应用方法,周期的使用,不同的学说和不同的技术分析工具都有不同的使用方法,波浪理论中应用的周期是以菲波纳奇数例为基础的,而江恩理论里面,周期的划分和应用又有他独特的界定。我们常说的时间之窗实际是波浪理论里面常用的菲波纳奇数例,菲波纳奇数例是一个最简单的数字123为基本数列的,把这个简单的数例的后两位数字不断相加,1+2=32+3=53+5=8 5+8=138+13=2113+21=3421+34=5534+55=8955+89=144就可 ……以 144…… 以得出菲波纳奇数例3、5、8、13、21、34、55、89、144 至无穷。 那这个数例有什么用处呢?我们在分析价格走势时,都希望能提早发现走势的拐点,也就是顶底,而实战中,一些重要的顶对顶的时间、底对底的时间、顶对底的时间,底对顶的时间大都出现在这个数例的数字上,比如我们常看到一个价格走势的顶对应前面的一个高点经常是34天55天,或者13周21周等等,或者一个趋势从最低点启动,在13周、21周、34周或者55周的地方趋势结束。所以在一个趋势的运行过程中,我们就会密切注意那些可能出现拐点的时间,

一般就把那些容易出现拐点的地方称作时间之窗,时间之窗基本上就成了菲波纳奇数例的代名词。 时间之窗的基本理论不难理解,但它的实战应用却有一定的技巧。 首先,时间之窗的周期分析是从属于波浪理论里面的一种方法,波浪理论中的三要素形态、比例、周期其周期的分析要结合波浪形态来看,当价格走势走到一个时间之窗附近,我们必须首先观察走势形态是否有顶底形态,如果波浪形态上有顶底的可能,那如果再有时间周期配合那出现顶底的概率就非常之大,但如果形态上没有明显的顶底形态特征,光有个时间之窗出现,不能完全作为判断顶底的标准,因为波浪理论中形态、比例、周期的重要性是依次递减的。 第二,时间之窗的周期原理并没有硬性规定适用在那个时间等级的趋势里面,那就是说,大到月线,小到5分钟图,我们都可以应用菲波纳奇数例来寻找顶底,那我们到底以哪个为准呢,一般来讲,大小周期要配合使用,因为大周期中会套小周期,它们其实并不矛盾,比如21天的周期,那正好是五周的周期,只不过是第五周的第一天上就是第21天上出现顶底的可能就更大一些罢了。所以在应用上,我们应该是先研究大的形态和大的时间周期,然后再用小周期找到价格趋势可能出现反转的具体时间。比如,本月是距离前一个高点的13个月,现在价格在上涨,那这个月可能会出现一个顶部,如果价格在下跌,那出现底部的可能就比较大,比如我们从大形态和大周期上看到本月月线可能要出现一个顶部,那具体是那一周呢那我们就要

定积分的基本概念

定积分的基本概念 摘要:定积分的概念,原理,思想方法。 关键词:分割,求和,取极限。 通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的专业课数学分分析从开始接触时的一窍不通到现在的马马虎虎。使我迷茫的学习慢慢的清晰起来,其中给我学以致用的就是定积分了。可以用来做很多方面的问题。下面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学习定积分的感悟。 定积分的概念 1)定积分概念的引入 2)“分割、近似求和、取极限”数学思想的建立 3)定积分的数学定义 重点:定积分的数学定义 难点:“分割、近似求和、取极限”变量数学思想的建立 定积分概念的引入 在熟悉定积分的概念的同时我们应该明确定积分的基础思想。 在灵活运动定积分可以求曲边梯形的面积和变力所做的功,下面来分别的求它们的面积。我们可以从中比较一下,以给我们带来启发。 1曲边梯形的面积 中学里我们已经学会了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面积的计算,这些图形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每条边都是直线段。但我们生活与工程实际中经常接触的大都是曲边图形,他们的面积怎么计算呢?我们通常用一些小矩形面积的和来近似它。

近似看成多边形面积来计算。现在我们来计算一下溢流坝上部断面面积。 我们分别取n=10, 50, 100用计算机把它的图像画出来,并计算出面积的近似值: 1.当n=10时,用10个小矩形的面积之和作为曲边梯形的面积时,则S10 0.7510。(见下图)

2.当n=50时,用50个小矩形的面积之和作为曲边梯形的面积时,则S50≈0.6766。 3.当n=100时,用100个小矩形的面积之和作为曲边梯形的面积时,则S100≈0.6717。 由此可知,分割越细,越接近面积准确值,而这个和求极限也是同出一则。把它这样简化来理解也就不再那么的难了。 再看一个变力做功的问题。 设质点m受力F(x)的作用,沿直线由A点运动到B点,求力 F(x)的做的功。 F虽然是变力,但在很短一段时间内△x,F的变化不大,可近似看着是常

生命教育的基本问题探讨

---------------------------------------------------------------最新资料推荐------------------------------------------------------ 生命教育的基本问题探讨 生命教育的基本问题探讨1、哲学依据生命教育要反映作为主体的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强大与增长的历史规律,把人本身从对自然、社会等客体的从属关系中相对独立出来,并提升为主体,把被传统哲学肢解的人再度整合成完整的人,进而把作为主体的完整的人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以确立一种新的哲学、哲学体系、哲学史观,克服以往哲学研究的局限。 在哲学发展的早期阶段,人面临两种命运: 一是被淹没。 即人从属于人之外的客体,成为客体的人,没有独立内涵。 二是被肢解。 人被各种不同的哲学流派加以分化、肢解,缺乏完整性,变成了支离破碎的人。 人被淹没,人被肢解是与哲学的分化是有关系的。 以前哲学要么被看成是研究外部物质世界的见物不见人的学问,要么各种哲学各执一端,难以统一,达不到对人的完整的理解。 自近代以来,情况发生了变化: 先是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的独特发现,经笛卡儿哲学对人的自我独立性及主体的强调,到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以及把哲学的一切问题最终归结为人是什么这样一个根本性问题,再到现代西方哲学回归人的生活世界,把人推到了哲学的前台,从而使哲学产生 1 / 5

了生命哲学的转向,有关人的哲学成了哲学的中心。 马克思提出追求全面发展的人或完整的人,到现代哲学则又加以调整和研究。 这种变化越来越展示这样的内涵: 人是一个多种矛盾的统一体。 人在世界中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和本质,而且还是使外部世界转化为人的世界的主体,因而,哲学不仅要从外部世界理解人,而且还要从人自身的内在固有内涵上来认识人,这种认识是在为世界一切存在提供最终根据。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有关人的哲学便是哲学的基础学。 从哲学发展的当代成果来看,哲学是把人和世界的主客体关系作为自己研究的内容的,这种关系实际上是对象性的关系,这种主客体或对象性的关系之所以发生、存在、发展和实现,其前提主要在于人就是对象性的存在物,现实的人就是这种关系的建立者、被动者、实现者、确证者以及理解者,是理解这一关系的前提、基础和根据,所以,哲学应从人来入手把握人和世界的主客体关系或对象性关系。 马克思说: 只有当物按人的方式同人发生关系是,人才能在实践上按人的方式同物发生关系。 恩格斯说: 人是一切活动和一切关系的基础。

01-第一节-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

01-第一节-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

第八章常微分方程与差分方程 对自然界的深刻研究是数学最富饶的源泉. -------傅里叶 微积分研究的对象是函数关系,但在实际问题中,往往很难直接得到所研究的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却比较容易建立起这些变量与它们的导数或微分之间的联系,从而得到一个关于未知函数的导数或微分的方程,即微分方程. 通过求解这种方程,同样可以找到指定未知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因此,微分方程是数学联系实际,并应用于实际的重要途径和桥梁,是各个学科进行科学研究的强有力的工具. 如果说“数学是一门理性思维的科学,是研究、了解和知晓现实世界的工具”,那么微分方程就是显示数学的这种威力和价值的一种体现.现实世界中的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抽象为微分方程问题. 例如,物体的冷却、人口的增长、琴

弦的振动、电磁波的传播等,都可以归结为微分方程问题. 这时微分方程也称为所研究问题的数学模型. 微分方程是一门独立的数学学科,有完整的理论体系. 本章我们主要介绍微分方程的一些基本概念,几种常用的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及线性微分方程解的理论. 第一节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 分布图示 ★引言 ★微分方程的概念★例1 ★例2★例3★例4 ★微分方程解的概念 ★例5★例6 ★内容小结★课堂练习

则称方程(1.7)为n 阶线性微分方程. 其中),(1x a ),(2x a , )(x a n 和)(x g 均为自变量x 的已知函数. 不能表示成形如(1.7)式的微分方程,统称为非线性方程. 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首先要建立属于该问题的微分方程,然后找出满足该微分方程的函数(即解微分方程),就是说,把这个函数代入微分方程能使方程称为恒等式,我们称这个函数为该微分方程的解. 更确切地说,设函数)(x y ?=在区间I 上有n 阶连续导数,如果在区间I 上,有 ,0))(,)(),(),(,() (='''x x x x x F n ???? 则称函数)(x y ?=为微分方程(1.5)在区间I 上的解. 二、 微分方程的解 微分方程的解可能含有也可能不含有任意常数. 一般地,微分方程的不含有任意常数的解称为微分方程的特解. 含有相互独立的任意常数,且任意常数的个数与微分方程的阶数相等的解称为微分方程的通解(一般解). 所谓通解的意思是指,当其中的任意常数取遍所有实数时,就可以得到微分方程的所有解(至多有个别例外). 注:这里所说的相互独立的任意常数,是指它们

生命教育的五个内容

从最根本的意义来说,生命教育乃是一种全人教育,它包含了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和这一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既关乎人的生存与生活,也关乎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乎人的本性与价值。 生命教育的核心目标在于,通过生命管理,让每一个人都成为“我自己”,都能最终实现“我之为我”的生命价值,即把生命中的爱和亮点全部展现出来,为社会、为人间焕发出自己独有的美丽光彩。 国内外生命教育在具体议题上固然有不同的侧重,但面对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则是互通的。 依此,真正的生命教育应从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着手,帮助青少年从小开始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并发展每个人独特的生命,并将自己的生命与天地人之间建立美好的共融共在关系。从最根本的意义来说,生命教育乃是一种全人教育,它包含了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和这一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既关乎人的生存与生活,也关乎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乎人的本性与价值。 生命教育的核心目标在于,通过生命管理,让每一个人都成为“我自己”,都能最终实现“我之为我”的生命价值,即把生命中的爱和亮点全部展现出来,为社会、为人间焕发出自己独有的美丽光彩。 国内外生命教育在具体议题上固然有不同的侧重,但面对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则是互通的。 依此,真正的生命教育应从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着手,帮助青少年从小开始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

爱并发展每个人独特的生命,并将自己的生命与天地人之间建立美好的共融共在关系。 生命科学认为生物是有生命的物体,进行生命教育首要问题就是要教会青少年如何科学合理地理解生命。 化学进化产生原始生命后,接着就开始了生物进化,人类的生命正是这一进化的结果。 宏观上说生命是蛋白质和核酸物质的运动形式,是一种特殊的、高级的、复杂的物质运动形式。 生长和发育是生命的基本过程,而新陈代谢则是生命的最基本的过程,是其他一切生命现象的基础。 生命的一般形态具有某种“合目的性”的行为,作为生命高级形态的人类则具有自觉的目的性行为。 生命特别是人的生命,应当由三个因素构成,即生理(自然属性)、心理(社会属性)和灵性(精神属性)。 生命的自然属性,是建立在人的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生理范畴,它主要涉及与人伦和人生(生命长度)有关的性问题、健康问题、安全问题和伦理问题等;生命的社会属性,是人伴随着一定的社会文化和心理基础而发展起来的符号识别和社会人文系统,它涵盖了人的成长、学习、交友、工作、爱情、婚姻等涉及人文、人道的种种方面;生命的精神属性,是一个人“我之为我”的最根本体现和本质要求,也是生命最聚集的闪光点。

高手的均线总结及使用心得

高手的均线总结及使用心得 https://www.360docs.net/doc/3813098998.html,/post_46_908231_1_d.aspx 一:对于均线的支撑作用的论证 截止到目前为止,人们通常对于均线是否具有真正有效的支撑作用抱有疑问,笔者的心得如下:对于 一只股票,只要主力尚在其中,根据主力的类型和目标的不同,主力不会允许股价有效击破某条重要均线 ,因为通常主力会顾及到主力的成本区域,大众的心理层面以及主力的目标和操作手法等,此时股价往往 在重要均线获得支撑,而当主力已经基本离场出局,均线的支撑作用就自然消失。所以均线的支撑作用在 个股的行情展开过程中才会发生作用,如果主力出逃则失效。如果由于主力出逃导致有效杀破某条均线, 由于缺乏主力关照,日后在反弹到此均线时由于散户的抛压就会再次下跌,看起来就好象均线产生了压制 作用。下面我们依据主力运作的周期和目标把主力分为短线主力,中线主力和长线主力,除了控盘程度极 高的庄股,通常一支股票中上述三种类型的主力是共存的。另外对于日线图,通常定义的有效击破的概念 是连续三日在某均线下方运行,幅度超过3%。 二:通用重要均线 通用短期均线:5日,10日均线

心得:对于走主升浪的强势股,5日均线是低吸的重要位置,强势股在拉升的过程中经常会技术性的 缩量回挡5日线之后立刻拉起,判断的重要依据是缩量,时机最好在一波拉升的初中期也就是幅度不大的 时候。对于由短线主力发动的行情来说,通常主力会在回档到5日或者10日线的时候出来护盘或者向上拉 起。此种类型个股的典型例子是华夏银行。 通用中期均线:20日,30日,60日均线 心得:中线主力必须维护的均线,一般逐浪上攻的慢牛型股票会在20日或者30均线获得支撑继续向上 ,如果30日线跟60日线相距不远的话瞬时打到60日线也有可能。通常来说,30日线是中线的生命线,30日 线走平或者向上,股价在30日线上方运行是中线看多做多的标志,30日线向下,股价在30线下方运行是中 线看空做空的标志,此方法如果结合个股的涨幅和基本面来配合使用成功率会更高。依托中期均线逐浪上 攻型的个股例子可以参考1月5日之前皖通高速的技术形态。 通用长期均线:120,240日线 心得:长线主力需要维护的均线,如果中短线主力出逃,股价往往在长期均线处获得支撑,经过连续 的下跌后,由于止跌回升导致长期均线走平或者拐头向上是中长线开始走好的标志。股价有效突破原本反

定积分的基本概念

教 学 内 容 方法与手段 定积分的概念 大家好,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定积分的概念,主要分 为三个内容: 定积分概念引入 定积分的定义 定积分的几何性质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部分 一、定积分概念引入 说起定积分的思想,其萌芽是特别早的,可以追溯至古代,最具有代表人物就是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我们比较熟悉的就是他的浮力原理,其实阿基米德还和高斯、牛顿并列为世界三大数学家,是个非常牛的牛人,有兴趣的可以找找这个人的一些资料,当时他就开始思考定积分问题。那么到底定积分问题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先看一个例子。 1曲边梯形的面积问题: 我们知道矩形面积:S ah = 梯形的面积:() 2 a b S h += 曲边梯形的面积:设()y f x =在区间[a,b]上非负连续,由直线x=a,x=b,y=0及曲线()y f x =所围成的面积。 导入 幻灯 幻灯 幻灯 幻灯 详讲 详讲 详讲 幻灯

那么这样的问题怎么求呢 首先,我们考虑用一个矩形去近似计算其面积。a,b 的区间长度代表其宽,b点的函数值代表其高。我们可以得到一个近似的面积值。 好,现在我们将[a,b] 区间分为两个,同样我们用这两个区间的长度代表其宽,两个区间的右端点代表其高,然后计算这两个矩形的面积求和,作为曲边梯形的面积,可以发现,通过切分,其面积更接近曲边梯形的面积。我们就有这样的思考,是不是切分的越多,其面积越近似我们再将其分为四份,我们发现好像面积越来越接近真实面积。下面就是根据这个思想用计算机对其划分过程进行了模拟,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其面积在分割份数特别多的时候已经非常的接近我们的曲边梯形面积了。 事实上我们如果对其切割的份数取极限,让切割的份数趋于无穷,这个极限值就是我们要求的曲边梯形的面积值。 好,下面,我们把曲边梯形的求解过程用数学的方法描述一下。 解决步骤: 大化小:在区间中任意插入个分点 ,用直线将一个曲边梯形分成个小的曲边梯形;详讲总结

伦理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1伦理学:①以道德为研究对象,包括道德意识现象(如个人的道德情感等)、道德活动现象(如道德行为等)以及道德规范现象等。②研究世界一切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的存在或相涉的关系准则的学科。2生命伦理学:①是应用规范伦理学去研究生命现象的学科,也可以说是关于生命以及生命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的伦理问题的学科。②研究人与自身、他人、社会、其他生命与非生命的物体相对所涉及的道德与行为规范的学科。3道德:指一定社会调整个人与个人、人与植物、动物、自然资源、物质产品、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4生命神圣论:是一种古老的伦理观念,强调人的生命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人的生命权利神圣不可侵犯。5生命质量论:是以人的自然素质的优劣高低来衡量其生命存在的自身、他人及社会的价值一种理论观点。分为三个层次:生命的主要质量,生命的根本质量,生命的操作质量。6生命价值论:是以人所具有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来衡量其生命意义的一种伦理观点。7道义论:主张以道义、义务和责任作为行为的依赖,以行为本身和行为所依据的原则的正当性、应当性作为善恶评价的标准。8后果论:又称功利论,是与道义论相对立的另一种理论体系。是指把功利或效用作为行为准则和评价标准的伦理学说。9尊重生命原则:主要指尊重患者与受试者的人格和尊严,强调患者和受试者的主体地位和权利,即他们拥有自主、知情同意或选择的权利。10珍爱生命原则:在生物医学中主要是指在任何医学治疗和科学试验都要尽量避免对患者和受试者造成身体、精神和心理上的伤害以及其他应由权益的损害,如经济上的损失。11善待生命原则:主要指生命科学技术要为人类造福,增进人类的健康,增长人的寿命,有利于人。12社会公正原则主要指生命伦理学要遵循人类社会的正义、公平的信念,包括资源分配、利益分享和风险承担三个层面,都要努力实现公平、公正,而不能向少数人和利益集团“倾斜”。13如何看待生命三论?生命论包括生命神圣论、生命质量论、生命价值论。生命价值论是在生命神圣论、生命质量论基础上对生命伦理意义的进一步研究。它的提出标志着人类生命观走向成熟,走向更加理智化。只有把三者辩证统一起来认识,才能表达我们对生命的完善看法——生命之所以神圣是因为它有质量、有价值,离开了生命质量论和生命价值论的生命并不是神圣的生命。用这种辩证的观点来认识生命伦理学中的有关生命问题,就会有一个正确的合乎伦理道德的解释。14如何理解生命伦理学的三个理论基础?生命伦理学的三个基础为:生命论、道义论、后果论。生命论就是指对待生命的态度和观点,是生命伦理学最基本的观点。生命论强调人的生命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人的生命权利神圣不可侵犯。在生命伦理学中,生命论是基础,而后再考虑道义论和后果论。道义论与功利论四相对立的理论体系。道义论主张以道义、义务和责任作为行动的依据,以行为本身和行为所依据的原则的正当性、应当性作为善恶评价的标准。而后果论是把功利和效用作用行为原则和评价标准的伦理学说,其核心主张是把行为相关的感性快乐与痛苦作为伦理学思考的出发点,判断行为的善恶主要依据行为所能带来的快乐与痛苦的数量关系。但道义论和后果论两者都有其局限性。道义论的局限性:一、道义原则来源于善良意志,而善良意志的终极来源未知。 二、道义论的一些道德原则本身受到了质疑,如“防止伤害无辜的人”和“讲真话”冲突时如何抉择。三、道义论强调动机,而动机又是检测不到的。后果论的局限性:一、后果或效用难以定量和计算,也难以预测。二、容易导致以维护多数人的利益为名侵犯少数人的利益的行为。三、容易导致只讲经济利益而忽略社会效益,为求目的不择手段。综上,我们必须妥善处理这三者的冲突,继承和发扬各自的优点,避免其各自的缺点和不足,使之成为生命伦理学的可靠地科学理论依据。15如何理解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是生命伦理学的核心和最高原则,伦理学要规范人们的行为,什么是应当做的,什么是不应当做的,必须依据一定的原则。具体包括尊重生命原则、珍爱生命原则、善待生命原则、社会公正原则。这四个原则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不能机械理解和对待。如发生矛盾,比如患者自主的选择可能对其健康带来伤害时,要结合实际情况,把四个原则综合起来考虑,权衡利弊得失,择其善者而从之,从而确定保障患者的利益。16性::作为人类的一种最基本的需求,即存在于生物层面,又存在社会层面。:17性权利:是在法律上尚未类型化的权利,是一切涉及人的性活动和性行为方面的权利总称。18性道德:是调节人们处理性关系的总和。只有性行为双方当事人相互爱慕高于其他一切而成为婚姻基础的时候,性行为的道德性才能实现。19生命价值原则的含义:人类的性行为和性关系不仅要有利于人类繁衍,确保新生命的遗传素质和质量,而且要有利于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避免和预防通过性行为传播各种疾病。20艾滋病:又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是艾滋病的病原体。21究竟什么样的性道德才是合理的?(1)对于社会而言,性道德必须有利于维持婚姻稳定,有利于维系家庭作为社会细胞的完整;(2)对于个人而言,性道德必须有利于认得自然需要与情感需要的满足。22我过社会主义社会性道德要求是什么?夫妻双方要相互体贴尊重,不能勉强和强迫;要了解对方的生活习惯,做到相互理解、相互适应;注意培养和珍惜两性关系中的感情因素。23如何预防艾滋病?艾滋病是一种危害大、病死率高的严重传染病,是可以预防的。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和治愈药物,但已有较好的治疗方法,可以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艾滋病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被感染。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大大减少感染和传播艾滋病、性病的危险。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高危险行为,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23“单独”二胎:单独二胎是指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第一胎非多胞胎,即可生二胎。(准确来说应该是单独二孩,不是单独二胎)24中国未来人口结构变回会带来什么样的挑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继续推进,未来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的走势不能不引起关注,如老龄化时代到来,性别比例失衡,独生子女在主流城镇社会成为中坚力量人口等25如何看待避孕,绝孕,人工流产?避孕:古已有之,长期以来未广泛使用的原因有:经济,宗教以及世俗原因;其广泛使用后可能引起性关系混乱,同时,有助于减轻对性交后果担心的压力,从而改变人们性观念,使性关系远比过去自由。绝育:指用手术剥夺男性或女性的生育能力。目的:治疗某些妇女疾病;优生;控制出生数量;惩罚。在伦理学上,从有利,尊重,公正和互利等原则分析和评价对严重性遗传疾病和智力低下者的绝育:考虑当事人,家庭及社会的利益;采取限制智力低下者生育权利的绝育一定规范下可被接受;一定条件下有利于社会资源分配。未成年人不得施行绝育,应得到本人及直系家属同意并经过一定医学和法律程序。人工流产:一般指胎儿具有可存活性前,自发或诱发终止妊娠。分为治疗性和非治疗性。人工流产是否符合道德不仅要看胎儿对母亲是否构成威胁,还要看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利益以及主流道德评价标准和法律能接受的程度。26优生:是医学为控制生命质量所提供的重要。是用人为的手段来保证出生的孩子具有良好的体质和优良的素质,避免有缺陷的个体出生。27消极优生:主要内容是预防有严重遗传病和先天性疾病的个体出生。其重要措施之一是通过社会干预,用特殊手段对“无生育价值的父母”禁止生育(包括限制结婚,强制绝育等)28积极优生:促进人体素质和智力优秀的个体繁衍,目的在于改善和提高出生素质,即拓展人口优质个体数量的比例。29婚前检查的内容和意义:内容:①健康询问及家族史调查;②体格检查,包括内科检查、生殖器检查和实验室检查;③进行必要的性教育,优生学、宣传以及对避孕方法的选择、计划生育的安排作必要的指导。意义:①有利于双方和下一代的健康;②有利于优生,提高民族素质;③有利于主动有效地掌握好受孕的时机和避孕方法;④婚检还不仅仅是一项健康检查,更重要的是向人们传播有关婚育健康的知识,进行健康婚育指导。30人工授精(AI):生殖技术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指通过非性方式,用人工方法促使精子和卵子体内结合,达到怀孕目的。(按精液来源不同分夫精人工授精AIH和供精人工授精AID,主要解决丈夫不育)31互盲和保密原则:①为保护受精者的利益,做手术时不记录供者姓名,用符号代替。同时要求,供精者与受精者互盲,供精者与参与操作医务人员互盲,参与操作医务人员为受精者保密。②为保护后代的利益,供精者与后代互盲,参与操作医务人员与受精后代互盲,受精者对后代做到保密。32试管婴儿::即借助手术方法获取成熟卵子,并在体外完成受精过程,培育出早期胚胎后再植入子宫,从而代替了自然生殖过程中的性交受精自然植入子宫等步骤;其专业名称为“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植入子宫后的过程等同于自然的孕育分娩。(主要解决妻子不育)33“代理母亲”的伦理问题:代理母亲及妇女用自己的卵接受人工授精或他人体外受精卵植入自己的子宫而代人妊娠,

21日均线教你学会波段买卖点

一条21日均线教你学会波段买卖点 (2016-07-14 11:51:46) 打开股票软件映入我们眼帘的,除了K线就非均线莫属了,各种种颜色的均线互相交叉几乎充满了我们的屏幕,更有人设置七八条之多,大概心里是认为每条都是压力位、每条都是阻力位吧……乱不乱?有用么?软件默认“5、10、20、30……”均线,这是不合理的,而我一般就看两条特殊均线。今天先来说第一个:21天均线!现在用浙江震元000705的走势来举例,直接看图: 朋友们发现21天均线的神奇了没?如上图所示,K线上穿21天均线就是一轮上涨的起始,只要它不想跌就不会下穿21天均线!每一次触碰后的反弹都是加仓的机会,一旦下破了,就很难再收回……是不是很简单?呵呵,当然也没那么简单,上图是浙江震元2015年5178前后的走势,涨得顺畅、跌得痛快,可能您觉得没啥说服力,

我只是先让您有个大概的了解,那好,我们看正常市场时如何,如下图: 如上图,如果只看K线就知道这是个正常的波动市,有人肯定会说:“我就喜欢这个,最适合做高抛低吸啦!”您先别急,您回忆一下您每次高抛低吸都刚好抛在山峰上、抄在山谷里?其实是经常追在山腰上、又等跌回来才割吧?嘿嘿,问题就是,咱看到后面的走势了才知道前面是那样儿的,对吧!您本来以为一反弹就拉起第二波能创新高的是不是?……那么,21天均线就告诉您,到底是冲高回落还是拉出主升浪!……再次看上图,只有当黄线上翘的时候,K线上穿黄线才是主升浪,如果黄线还在下移,就别那么自信的做波段,咱不知道它站上均线后到底能涨几天就下杀。

我们再来看震荡市中的情况,如上图:很清楚吧! 1.只要收盘价在21天均线之下就要跑; 2.只有满足21天均线上拐这个条件后,看到K线上穿21天均线才能追涨; 3.在21天均线向上过程中,每一次回踩而不破都是加仓上车的机会。 这里我特别还要提一下“回踩”二字是什么意思,请继续看下图……

第一节几个基本概念

几个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视为不动或选作标准的物体叫 。选取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常常考虑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研究地球上物体的运动, 一般来说是选取 作为参照物;对于同一个运动,取不同的参照物,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 2.行驶中的火车,若以地面作为参考系,它是 的;若以坐在车厢中的乘客作为参考系,它是 的。在有云的夜晚,抬头望月,觉得月亮在云中穿行,这时选取的参考系是 。 3.质点是一种理想模型,用来代替物体、 的点。物体能视为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 在所研究的物体中可以忽略。特别注意,同一物体,有时能被看作质点,有时就不能看作质点。比如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是否能把地球看成质点? (填能、不能);研究地球自转时,又是否能把地球看成质点? 。(填能、不能) 4.在时间轴上用一个确定的点来表示 (填时间或时刻),如2s 末、3s 初等;在时间轴上可用一线段来表示 (填时间或时刻),如10分钟,一堂课40分钟等 5.位移是描述 物理量,是由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其位移是矢量,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 ,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位移的 ;路程是物体 ,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6.一个小球从4m 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 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过程中的位移是_______ m 。 7.质点由西向东运动,从A 出发到达C 点返回,到B 点静止,若m 30,m 100==BC AC ,则质点通过和路程是_____m ,发生的位移是______m ,位移的方向是________。 8.如图所示,质点从圆形上的A 点出发沿圆形逆时针方向运动,一共运动了7周半,在此过程中,质点通过的路程是m ,位移大小是________m ,方向为______.(圆周半径m 1=R ,图中AB 为直径)。 二、选择题。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是质点 B .只有质量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是质点 C .无论大物体还是小物体,在机械运动中一律看成质点 D .质点不一定代表一个很小的物体 2.关于位移和路程,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位移大小不同,路程一定不同 B .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但位移可能相同 C .物体通过了一段路程,其位移不可能为零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3.在下列各物体的运动中,可视为质点的物体有( ) A .研究从斜面上滑下的木块 B .运动中的砂轮 C .绕地球运转的人造地球卫星 D .远洋航行中的巨轮 4.一个小球从4m 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 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过程中( ) A .位移是5m B .路程是5m C .位移大小是3m D .以上均不对 5.下列运动中,可把运动物体当作质点的是( ) A .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的地球 B .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情况对发球效果的影响 C .研究足球运动员的射门技术 D .研究杂技演员做空翻动作 6.两辆汽车并排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一个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以大地为参照物,上述事实说明( ) A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 .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 .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同时向西运 7.如图所示,一物体沿三条不同的路径由A 运动到B ,下列关于它们的位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沿Ⅰ较大 B .沿Ⅱ较大 C .沿Ⅲ较大 D .一样大 三、计算和作图题 1.如图所示,某物体沿半径为40cm 的圆轨道运动,某时刻从A 点出发,沿ACB 弧经过一段时间到达B 点(内接ABC ?为等边?)求物体在这段时间里通过的路程与位移大小。 2.甲同学从家门出来向北走100m 与乙同学会合继续向北走300m ,又转向东走400m 到了校门口,问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位移各是多少?位移的方向分别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