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1月月考试题04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新河中学高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氢气是未来的理想能源,理由是( )①热值高②燃烧时不污染环境③用于制取H2的水资源丰富④密度小,便于运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对于放热反应H2+Cl22HC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B.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C.断开1 mol H—H键和1 mol Cl—Cl键所吸收的总能量大于形成1mol H —Cl键所放出的能量D.该反应中,化学能只转变为热能3. 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A)= 0.5 mol/(L·s) B.υ(B)= 0.3 mol/(L·s)C.υ(C)= 0.8 mol/(L·s) D.υ(D)= 1 mol/(L·s)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盛有N2和H2,它们的起始浓度分别是1.8 mol /L和5.4 mol /L,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反应生成NH3,10 min后测得N2的浓度是0.8 mol /L,则在这10 min内NH3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A.0.1 mol /(L·min)B.0.2 mol /(L·min)C.0.3 mol /(L·min)D.0.6 mol /(L·min)5. 下列说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A.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体系体积减小,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因而反应速率增大B.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为有效碰撞C.升高温度,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D.加入适宜的催化剂,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大大增加,从而成千上万倍地增大反应速率6.已知反应X+Y= 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 X的能量一定高于MB. Y的能量一定高于NC. 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D.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7.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主要因素是A、反应物的浓度B、反应温度C、使用催化剂D、反应物的性质8.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s)+O2(g)==CO2(g);△H=+393.5kJ/molB、2SO2+O2==2SO3;△H= —196.6kJ/molC、H2(g)+1/2O2(g)==H2O(l);△H=—285.8kJ/molD、2H2(g)+O2(g)==2H2O(l);△H= —571.6KJ9.已知H2(g)+Cl2(g)=2HCl(g) △H= ―184.6kJ·mol-1,则反应HCl(g)=1/2H2(g)+1/2Cl2(g)的△H为 ( )A.+184.6kJ·mol-1 B.―92.3kJ·mol-1 C.+92.3kJ D. +92.3kJ·mol-110.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 A2(g)+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消耗2n molABB.容器内,3种气体AB、A2、B2共存C.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D.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11.温度一定时, 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mA(气) + nB(气) pC(气), 达到平衡后, 若将混合气体的体积压缩到原来的 1/2, 当再次达到平衡时, C的浓度为原平衡时C的浓度的 1 .9 倍, 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 C气体的体积分数增大C. 气体A的转化率升高D. m + n > p12.已知反应A2(g)+2B2(g2AB2(g)△H <0,下列说法正确的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13.在可逆反应中,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A.增大反应物的量 B.升高温度C.增大压强 D.使用催化剂14.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2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A. Z为0.3mol/L B. Y2为0.4mol/LC. X2为0.2mol/L D. Z为0.4mol/L15.已知反应 CH4(g) + 2O2(g) == 2H2O(l) + CO2(g);△H = - Q1KJ·mol-12H2(g) + O2(g) == 2H2O(g);△H = -Q2KJ·mol-12H2(g) + O2(g) == 2H2O(l);△H = -Q3KJ·mol-1常温下,取体积比为 4 :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A.4Q1 + 0.5Q3B.4Q1+ 0.5Q2C.4Q1 + Q3D.4Q1+ 2Q216.增大压强对下列反应的速率无影响的是A、CO2(g) + Ca(OH)2(aq)= CaCO3(s)↓ + H2O(l)B、H2 (g) + I2(g) 2HI(g)C、NaCl(aq) +AgNO3(aq)= AgCl(s)↓ + NaNO3(aq)D、N2(g) +3H2(g) 2NH3(g)17.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的是A、加热B、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C、加CuSO4溶液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18.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中的中和热可表示为: H+(aq)+OH-(aq)=H2O(l); △H= -57.3kJ·mol1,又知在溶液中反应有: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H=-Q1kJ·mol1,12-H2SO4(浓)+NaOH(aq)=12-Na2SO4(aq)+H2O(l) ;△H= -Q2 kJ·mol1HNO3(aq)+KOH(aq)KNO3(aq)+H2O(l) ; △H= -Q3kJ·mol1,则Q1、Q2、Q3的关系正确的是A. Q1 = Q2= Q3B.Q2> Q1> Q3C. Q2> Q3> Q1D. Q2= Q3> Q1二.填空题(共32分)19. 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高二上学期第三次(1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 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1月)月考化学试题考试时间: 90分钟; 总分: 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可能用到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 H 1 Li 3 Be 4 C 12 N 14 O 16 F19 Si 28 Na 23 K39 Ca 40 Fe 56 Cu 64一、选择题(本翘共.18 小题,每小题3 分,共5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述项)1. 以下关于加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甲烷分子是由极性键构成的分子B. 甲烷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C. 甲烷分子中四个C-H键是完全等价的键D. 甲烷分子中具有非极性键2. 某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跟氯气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该烃的结构简式为()A. CH3-C(CH3)2-CH3B. CH3-CH(CH3)-CH2-CH3C. CH3-CH2-CH2-CH2-CH2-CH3D. CH3-CH2-CH2-CH2-CH33. 某烃的结构简式为,它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 易溶于水,也易溶于有机溶剂B. 它既能使溟水褪色,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 它能使溴水褪色,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铆溶液褪色D. 它使溴水褪色的原因是因为该烃与溴水中的Br发生了取代反应4. 在有机物分子中,若某个碳原子上连接着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时,这种碳原子就称为“手性碳原子”,凡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物质一定具有光学活性。
例如,物质有光学活性。
该有机物分别发生下列反应,生成的有机物仍有光学活性的是()A. 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B. 与NaOH水溶液反应C. 与银氨溶液作用只发生银镜反应D. 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反应5. 下列关于几种有机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右图为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B. 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C. 甲烷分子为平面结构D. 苯的分子式为C6H66. 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系物的是()A. CH3-CH=CH2 与B.C.D. CH3CH2Cl与CH3CHCl-CH2Cl7. 关于乙二醇和丙三醇的说法错误的是()A. 乙二醇的水溶液凝固点很低,可作内燃机的抗冻剂B. 丙三醇的沸点比乙二醇的沸点高C. 这两种多元醇易溶于乙醇,难溶于水D. 丙三醇可以制造炸药,乙二醇是制造涤纶的主要原料8. 丙烯酸(CH2=CH-COOH)可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有()①加成②氧化③酯化④加聚⑤取代A. 只有①②③B. 只有①②③④C. 只有①③④D. 全部9. 下列实验中不能获得成功的是()A. 用水检验苯和溴苯B. 苯、浓硫酸、浓硝酸共热制硝基苯C. 用溴水除去混在苯中的己烯D. 苯、液溴、溴化铁混合制溴苯10. 对盆栽鲜花施用S诱抗素制剂,可以保持鲜花盛开。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1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C.该反应的副产物不可能有间二甲苯D.M的结构简式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A.对二甲苯的结构简式为 ,分子中含有2种氢原子,一氯取代物有2种,故A错误;
B.M中环上部分碳原子为饱和碳,采用sp3杂化,但碳碳双键中的碳原子采用sp2杂化,M转化为对二甲苯过程中环上饱和碳原子杂化方式由sp3变为sp2,双键碳的杂化方式未变,故B错误;
D.在某种铁的氧化物样品的晶胞中,O原子在晶胞的内部,数目为8,Fe原子在晶胞内部有5个,顶点有4个,棱上有2个,Fe原子数目为 ,所以化学式为Fe3O4,D错误;
故选D。
7.由下列实验方案、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方置
水层颜色变浅
植物油可用于萃取溴水中的溴
C.纳米颗粒尺寸越小,表面积越大,吸附能力越强,故C正确;
D.纳米材料尺寸不同将影响其性质,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与VSEPR模型一致
B.离子晶体中不可能存在共价键
C.共价键和氢键都是化学键,且都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D.通过X射线衍射实验难以区分玻璃和水晶
B
向 溶液中加入乙醇
析出深蓝色固体
在乙醇中溶解度小
C
用毛皮摩擦过的带电橡胶靠近CF2Cl2液流
液流方向改变
CF2Cl2为四面体结构
D
将氯气通入盛有鲜花的集气瓶中
鲜花褪色
氯气具有漂白性
A.AB.BC.CD.D
【答案】B
【解析】
【详解】A.植物油含碳碳双键,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不发生萃取,故A错误;
B. 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小于水中,故向该溶液中加入乙醇后析出深蓝色固体 ,故B正确;
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2023—2024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2007年2月,中国首条“生态马路”在上海复兴路隧道建成,它运用了“光触媒”技术,在路面涂上一种光催化剂涂料,可将汽车尾气中45%的NO和CO转化成N2和CO2。
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使用光催化剂不改变反应速率B. 使用光催化剂能增大NO的转化率C. 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D. 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答案】C【解析】【详解】A. 使用光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A不正确;B. 使用光催化剂对正、逆反应的速率的影响是相同的,不能增大NO的转化率,B不正确;C. 升高温度能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故能加快反应速率,C正确;D. 该反应中的所有组分均为气体,故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有影响,D不正确。
故选C。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定温度下,反应MgCl2(l)通电Mg(l)+Cl2(g)的ΔH>0,ΔS<0B. 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凡是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C. 常温下,2H2O通电2H2↑+O2↑,即常温下水的分解反应是自发反应D. 已知2KClO3 (s) =2KCl(s) + 3O2(g) ΔH=﹣78.03 kJ·mol-1,ΔS=+ 494.4 J·mol-1·k-1,此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答案】D【解析】【详解】A.MgCl2(l)通电Mg(l)+Cl2(g),反应后物质的量增多,且生成了气体,△S>0,故A错误;B.反应的自发性是由熵变和焓变共同决定的,若△H<0,△S>0,则一定自发,若△H>0,△S<0,则一定不能自发,若△H<0,△S<0或△H>0,△S>0,反应能否自发,和温度有关,故B错误;C.水性质稳定,常温下,水不分解,常温下水的分解反应是不自发反应,故C错误;D.氯酸钾的分解2KClO3(s)=2KCl(s)+3O2↑(g)△H<0,△S>0,根据△G=△H-T•△S<0一定成立,此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故D正确;故选D。
高二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试题4

高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措施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是()A.利用太阳能制氢燃料B.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C.利用潮汐能发电D.用节能灯代替2. 未来氢气将作为新能源的优点的是()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③氢气是一种再生能源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②③④3 下列燃料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B.石油C.天然气D.水煤气4 用铁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的生成速率加快的是A .加热 B.改用98%的浓硫酸 C.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D.增大压强5.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浓H2SO4稀释④固体NaOH溶于水⑤H2在Cl2中燃烧⑥弱酸电离A、②③④⑤B、②③④C、②⑤D、①③⑤6.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A.一定有化学键的变化B.一定会产生新的物质C.一定有物质状态的变化D.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7.25℃、101 kPa下,2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H2(g)+O2(g) == 2H2O(1) △H=―285.8kJ/molB.2H2(g)+ O2(g) == 2H2O(1) △H=+571.6 kJ/molC.2H2(g)+O2(g) == 2H2O(g) △H=―571.6 kJ/molD.H2(g)+1/2O2(g) == H2O(1) △H=―285.8kJ/mol 8.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H =+131.3kJ/mol 表示()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能量B.1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kJ 热量C.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131.3kJ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kJ9.已知(1)H2(g)+1/2O2(g)===H2O(g)△H1=a kJ·mol-1(2)2H2(g)+O2(g)===2H2O(g)△H2=b kJ·mol-1(3)H2(g)+1/2O2(g)===H2O(l)△H3=c kJ·mol-1(4)2H2(g)+O2(g)===2H2O(l)△H4=d kJ·mol-1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a<c<0 B.b>d>0 C.2a=b<0 D.2c=d>0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反应热是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的数据B.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C.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11.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酶A. C6H12O6(葡萄糖aq)+6O2 6CO2+6H2OB. CH3COOH+KOH CH3COOK+H2OC.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能量大于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能量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反应热是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的数据B.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C.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13.已知:H2(g)+F2(g) === 2HF(g) △H=-270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 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2mo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的氢气和1mol的氟气放出270kJ 热量14.在一定条件下A与B反应可生成C和D,其能量变化如图:下列有关反应A+B===C+D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改变C.反应物的总能量E1与生成物的总能量E2一定相等D.此反应一定有热量的变化15. 反应A(g)+3B (g) 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D)=0.4 mol / (L·s)B.υ(C)=0.5 mol / (L·s)C.υ(B)=0.6 mol / (L·s)D.υ(A)=0.15 mol / (L·s)16. 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和6molB,发生以下反应:4A(g)+6B(g) 4C(g) +5D(g)。
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与答案.doc

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与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O—16,H—1,S—32, N— 14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A.一定有化学键的变化B.一定会产生新的物质C.一定有物质状态的变化D.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2.已知:(1)Zn(s)+1/2O2(g)==ZnO(s)ΔH=-348.3kJ/mol (2)2Ag(s)+1/2 O2(g)== Ag2O(s)ΔH=-31.0kJ/mol则Zn(s)+ Ag2O(s)== ZnO(s)+ 2Ag(s)的ΔH等于( ) A.-317.3kJ/mol B.-379.3kJ/mol C.-332.8 kJ/mol D.+317.3 kJ/mol3. 水的三态的熵值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 S(s)>S(l)>S(g)B. S(l)>S(s)>S(g)C. S(g)>S(l)>S(s)D. S(g)>S(s)>S(l)4.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SO2+O2 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容器中SO2、O2、SO3共存B. SO2与SO3的浓度相等C. 容器中SO2、O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D. SO2与SO3的浓度不再变化5.已知反应4NH3+5O24NO+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H2O)、2SO3,下列叙述能够说v(NO)[mol/(L·min)]来表示,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4A.v(NH3)=v(O2) 52C.v(NH3)=v(H2O) 3 5B.(O2)=v(H2O) 64D.(O2)=v(NO) 56.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H =+131.3kJ/mol 表示()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能量B.1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C.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mol一氧化碳气体和1mol氢气,并吸热131.3kJ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kJ7.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H3OH(l)+3/2O2(g)2(g)+2H2O(l)△H=+725.8 kJ/mol B.2CH3OH(l)+3O2(g2(g)+4H2O(l)△H=-1452 kJ/mol C.2CH3OH(l)+3O2(g)2CO2(g)+4H2O(l)△H=-725.8 kJ/molD.2CH3OH(l)+3O2(g2(g)+4H2O(l)△H=+1452 kJ/mol 8.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推进剂以肼(N2H4)作为燃料,NO2作为氧化剂,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
化学上学期1月月考试题高二全册化学试题

业副市器成阳光实验学校二中2021—2021度上学期10月份小班化学习成果阶段验收高二化学试题说明:1.测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2.客观题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的相位置上第一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此题共10小题; 每题2分,共2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ΔH<0、ΔS>0的反在温度低时不能自发进行B.NH4HCO3(s)====NH3(g)+H2O(g)+CO2(g) ΔH=+187 kJ·mol-1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C.两种物质反,无论方程式的书写形式如何,平衡常数均不变D.增大反物浓度,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速率增大2.以下情况中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有①室常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SO2②长时间存放的氯水,会变为无色透明③合成氨工业中用铁触媒做催化剂④K2Cr2O7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后颜色变为黄色⑤将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混合气体置于密闭容器中浸入热水,容器中气体颜色变深⑥将装有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的混合液的容器浸入热水,溶液中迅速产生混浊物⑦在醋酸溶液中,参加一些醋酸钠固体使溶液的PH增大A.4个 B.5个 C.6个 D.3.T℃下的溶液中,c(H+)=10-x mol·L-1,c(OH-)=10-y mol·L-1,x与y的关系如下图。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T℃下,只有在纯水中才有c(H+)·c(OH-)=10-13B.图中直线上的任意点都显中性C.T℃时,pH=7的溶液显碱性D.T℃时,pH=12的苛性钠溶液与pH=1的稀硫酸体积混合,溶液的pH=74.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剂,其脱硝反为: 2NO2(g)+O3(g) N2O5(g)+O2(g),反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以下由该反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 B C D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0~3s内,反速率为:v(N2O5)=0.2mol·L-1·s-1t1时仅参加催化剂,平衡正向移动到达平衡时,仅改变x,那么x为c(O2)5.一条件下,对于可逆反X(g)+3Y(g) 2Z(g),假设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到达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mol·L-1、0.08 mol·L-1,那么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c1∶c2=3∶1 B.X、Y的转化率不相C.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 D.c1的取值范围为0 mol·L-1< c1<0.14 mol·L-16. 反X(g)+Y(g) nZ(g) ΔH>0,将X和Y以一比例混合通入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改变如下图。
高二化学1月月考试题 (4)

时遁市安宁阳光实验学校高二化学月考试卷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O—16 Cu—64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氢能是一种既高效又干净的新能源,发展前景良好,用氢作能源的燃料电池汽车倍受青睐。
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轿车“超越三号”,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加快向产业化的目标迈进。
氢能具有的优点包括( )①原料来源广②易燃烧、热值高③储存方便④制备工艺廉价易行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2、下列关于平衡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反应物用起始浓度,生成物用平衡浓度B、在任何条件下,一个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都不会改变C、平衡常数的大小仅跟温度有关,与浓度、压强、催化剂等无关D、平衡常数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原电池中,物质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在原电池中,电子由正极流向负极C、在电解池中,物质在阴极发生氧化反应D、在电解池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是阴极4、哈伯因发明了由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的方法而获得19诺贝尔化学奖。
在一定条件下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 mol H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达到化学平衡时,N2将完全转化为NH3B、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C、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D、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为零5、银锌钮扣电池的两个电极分别是由氧化银与少量石墨组成的活性材料和锌汞合金构成,电解质为氢氧化钾溶液,电极反应为 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总反应为:Ag2O+Zn=2Ag+ZnO,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锌为正极,Ag2O为负极;B、锌为阳极,Ag2O为阴极;C、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区PH减小;D、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区PH增大;6、能够充分说明在恒温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 2SO2 + O 2 2SO3 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SO2、O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B、SO2和SO3的浓度相等C、容器中SO2、O2和SO3共存D、反应器内压强不再随时间发生变化7、在钢铁腐蚀过程中,下列五种变化可能发生的是( )①Fe2+转化为Fe3+②O2被还原③产生H2 ④Fe(OH)3失水形成Fe2O3·H2O ⑤杂质碳被氧化A、只有①和②B、只有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8、以下现象与电化腐蚀无关的是()A、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B、生铁比软铁芯(几乎是纯铁)容易生锈C、铁质器件附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易生铁锈D、银制奖牌久置后表面变暗9、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 Cl2↑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O2 + 2H2O + 4e- == 4OH-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 -2e-== Cu2+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Fe-2e- == Fe2+10、某温度时,浓度都是1mol·L-1的两种气体X2、Y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到平衡时,c(X2)=0.4mol·L-1、c(Y2)=0.8mol·L-1、c(Z)=0.4mol·L -1,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X2+2Y 22XY2 B.2X2+Y 22X2YC.3X2+Y 22X3Y D.X2+3Y 22XY311、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mA g+nB s pC g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发现A的转化率随之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化学1月月考试题04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 1 C 12 N 14 O16 S32第Ⅰ卷选择题(16个小题,共48分)一、选择题:(共16个小题,每题3分,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焓变是指1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B、当反应放热时△H>0,当反应吸热时△H<0C、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D、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的能量大于生成物的能量时,反应热△H为负值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代表燃烧热的是( )A、CH4(g)+3/2O2(g)=2H2O(g)+CO(g) △H1B、S(s)+3/2O2(g)=SO3(s) △H2C、C6H12O6(s)+6O2(g)=6CO2(g)+6H2O(l) △H3D、2CO(g)+O2(g)=2CO2(g) △H43、关于溶液酸碱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c(H+)很小的溶液一定是中性B、pH=7的溶液一定呈中性C、c(H+)=c(OH-)溶液一定呈中性D、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4、在一个活塞式的反应容器中,通入2 mol SO2和1 mol O2,于500 ℃下发生化合反应并达到平衡,在保持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再通入2 mol SO2和1 mol O2,下列叙述的内容完全正确的是()A.v(正)增大,v(逆)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SO3的百分含量增加B.v(正)增大,v(逆)不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SO3的百分含量增加C.v(正)增大,v(逆)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SO3的百分含量增加D.开始时v(正)增大,v(逆)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随后又逐渐恢复到原反应速率,SO3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5、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CH3COOH = CH3COO- + H+B、NaOH = Na+ + OH-C、KClO3K+ + ClO3-D、BaSO4 = Ba2+ + S2- +4O2-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体系有序性越高,熵值就越低B、自发过程将导致体系的熵增大C、吸热反应一定不可以自发进行D、同种物质气态时熵值最大7、下列各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A. +H2O H2CO3+OH-B. +H2O+H3O+C. +OH -+H2O D. +H+=8.下列事实一定能说明HF是弱酸的是①常温下NaF溶液的pH大于7;②用HF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③HF与NaCl不能发生反应;④常温下0.1mol/L的HF溶液的pH为2.3⑤HF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产生CO2气体⑥HF与水能以任意比混溶⑦1mol/L的HF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A.①②⑦B.②③⑤C.③④⑥D.①④9. 对反应4A+5B==4C+6D,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所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A)=0.40mol•L-1•s-1B. v(B)=0.48mol•L-1•s-1C. v(C)=0.36mol•L-1•s-1D.v(D)=0.55mol•L-1•s-110、某化学反应其△H= —122 kJ·mol-1,∆S=+231 J·mol-1·K-1,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自发进行()A.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C.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D.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11、将pH=2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钠,以体积比1:9混合后,溶液的pH是()A、 3B、 4C、 9D、 1012. 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Z(g)+W(s)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B.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ΔH增大13、下图为可逆反应A(g)+2B(g)n C(g)(正反应放热)生成物C质量百分含量随压强变化并建立平衡的关系图,则n值与压强p1、p2的关系正确的是( )A、p2>p1 ,n<3B、p2>p1 ,n>3C、p1>p2 ,n<3D、p1>p2 ,n>314、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3C(g),若反应开始时充入2 mol A和2 mol B,达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为a%。
其他条件不变时,若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大于a%的是( )A.2.5mol CB.2 mol A、1 mol B和10 mol He(不参加反应)C.1.5 mol B和1.5 mol CD.2 mol A、3 mol B和3 mol C15、体积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两种溶液中c(C1-)=c(CH3COO-),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种溶液中的粒子种数一样多B.醋酸溶液的pH大于盐酸的pHC.两种溶液分别与足量锌粉反应,醋酸产生的H2多D.两种溶液分别稀释10倍后,c(C1-)=c(CH3COO-)16.25℃时,在浓度均为1mol/L的(NH4)2SO4、(NH4)2CO3、(NH4)2Fe(SO4)2,三种溶液,若测得其中[NH4+]分别为a、b、c(单位:mol/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b=c B.c>a>b C.b>a>c D.a>c>b第Ⅱ卷非选择题(6个小题,共52分)17.(10分)(1)25℃,101kPa时,14gCO在足量的O2中充分燃烧,放出141.3 kJ的热,则CO 的燃烧热为,其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0.50L 2.00mol/L H2SO4溶液与2.00L 1.00mol/L K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该反应的中和热为,表示其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已知拆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 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 kJ、946 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18.(6分)用酸式滴定管准确移取25.00mL某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于一洁净的锥形瓶中,然后用0.2000mol·L -1的氢氧化钠溶液(指示剂为酚酞)滴定得结果如下:(1)达到滴定终点的时溶液颜色的变化为色到色;(2)根据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3)以下操作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和。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均正确B、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C、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D、未用标准液润洗碱式滴定管19.(8分)(1)已知: C2H6O(g) + 3O2(g) == 2CO2(g) + 3H2O(g) △H1H2O(g)==H2O(l) △H2C2H6O(g)==C2H6O(l) △H3若使1mol C2H6O(l)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则放出的热量为(用符号表示)(2)对于可逆反应CO(g)+H 2O (g) CO2(g)+H2 (g),若开始时容器中各有1mol的CO(g)和H2O (g),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回答下面的问题:①恒温恒压时,向容器中充入0.5mol的He,这时反应速率(填“加快”、“减慢”或“不变”),原因是。
②恒温恒容时,加入0.3mol的CO,这时反应速率(填“加快”、“减慢”或“不变”),原因是。
20、(12分)(1)25℃时, 0.05mol/LH2SO4溶液的PH = _____, 0.01mol/L NaOH溶液的PH = _______;(2)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H+)= 2×10-7 mol/L,则此时溶液中的C(OH-)=;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盐酸,使C(H+)= 5×10-4 mol/L,则此时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 。
(3)判断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
a.铜丝b.NaClc.冰醋酸d.HCl的水溶液e.蔗糖f.CO2g. BaSO4h.Fe(OH)321.(10分)化学平衡原理在工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反应C(s)+CO 2(g) 2CO(g)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已知C(s) + H 2O(g)CO(g)+H2(g)的平衡常数为K1;H 2(g)+CO2(g) CO(g)+H2O(g)的平衡常数为K2 ,则K与K1、K2二者的关系为。
(2)已知某温度下,反应2SO2+O22SO3,的平衡常数K=19(mol·L-1)。
在该温度下的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c0(SO2)=1mol·L-1,c0(O2)=1 mol·L-1,当反应在该温度下SO2转化率为80%时,该反应(填“是”或“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若未达到,向(填“正反应”或“逆反应”) 方向进行。
(3)对于可逆反应:aA(g) +bB(g)cC(g)+dD(g)△H=a kJ·mol-1;若a+b>c+d,增大压强平衡向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若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a_______0(填“>”或“<”)22.(6分)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如下反应:2SO 2(g)+O2(g)2SO3(g)。
SO2的起始浓度为2mol/L,O2的起始浓度是1mol/L,当SO2的转化率为90%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求此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答案17、(1)282.6kJ/mol ; CO(g)+1/2O 2(g)=CO 2(g) △H=-282.6 kJ/mol (2) -57.3kJ/mol ;1/2H 2SO 4(aq)+KOH(aq)=1/2K 2SO 4(aq)+H 2O(l) △H=-57.3kJ/mol(3) N 2(g)+3H 2(g)=2NH 3(g) △H=-92kJ/mol (每空2分)18. (1) 无 (浅)红 (2分)(2) 0.1440 mol/L (2分)(3) C D (2分)19、(1)– (△H 1-△H 3+3△H 2) ;(2分)(2)①减慢;恒温恒压时充入He ,体系体积增大,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②加快;恒温恒容充入0.3molCO ,反应物CO 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各1+2分)20、(1) ___1______12___(2) 2×10-7 mol/L 8×10-11 mol/L (各2分) (2) ad ; bg ; ch ; ef (各1分) 21.(12分) (1) 22[][]CO CO K = K 1×K 2; (2) 否 逆反应;(各2分) (3)逆反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