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教育思潮23页PPT
合集下载
斯金纳课件

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概念体系
• 操作性行为的建立 • 操作性行为的消退 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 斯金纳总结说:"如果在一 着给予一个强化刺激,那么其 个已经通过条件化而增强的操 强度就增加。斯金纳的操作性 作性活动发生之后,没有强化 刺激物出现,它的力就削弱。" 条件反射所建立的原理,在许 多动物和人类的学习中得到印 可见,与条件作用的形成一样, 证。例如,婴儿偶尔叫一声"妈", 消退的关键也在于强化。例如, 妈妈便报以微笑和爱抚,于是 白鼠的压杆行为如果不予以强 孩子学会了叫"妈妈"。斯金纳甚 化,压杆反应便停止。学生某 至依据这个原理,训练两只鸽 一良好反应未能受到教师充分 子玩一种乒乓球游戏,获得成 的关注和表扬,学生便最终放 弃这一作出良好反应的努力。 功。实际上,只要巧妙安排强 化程序,可以训练动物习得许 多复杂的行为。
行为主义发展概况
• 概念体系 刺激: 引起有机体反应的外界环境或有机体本身所发生的变化。 复杂的刺激组合称为情境。 反应: 由刺激作用于有机体而引起的的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 根据反应是否能直接观察到,把反应分为:外显的和内隐的。 根据先天还是后天分为:遗传的和习惯的。 • 研究方法: 观察法;条件反射法;测验法;言语报告法 • 理论与教育(桑代克) 频因率:在学习情境中,当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某种行为练习的越 多,次数越频繁, 习惯形成的就越迅速。 近因律:在学习情境中,最新近的反应比较早前的反应容易得到加强。 发展 古典行为主义心理学 华生 S-R 新行为主义心理学 斯金纳、托尔曼 S-O-R
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概念体系
• • • • • 总论 人格理论 行为的分类 操作性行为的建立与消退 强化理论
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概念体系
新行为主义PPT课件

度等方面考查。
第12页/共40页
★三、学习理论:符号—格式塔模式
•
学习是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符号”是有机体对周
围环境的认知,关于目标及达到目标的手段及途径的意义的知
识则是对符号意义的认知(“格式塔”)。
第13页/共40页
(一)期待
期待是有机体关于客观事件 意义,通常是指目标物意义的知识 或信念,既可以是当前习得的,也 可以是过去曾经习得的。
第20页/共40页
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k Skinner, 1904-1990)是对当今心 理学影响最大、最重要的新行为 主义者。
•
1958年,获得美国心理学会
杰出科学贡献奖;1968年,获得
国家科学奖章;1971年,获得美
国心理学基金会金质奖章;1990
年,获得美国心理学会首次设立
3.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分化
通过安排强化动物条件反应的某个特征,如速度、持续时间等,动物可 逐渐形成有选择性反应。分化的关键因素是强化。
人们根据分化原理学会在特定场合做出特定反应,如在葬礼上表情凝重、话语低 沉。
第29页/共40页
★(三)强化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的作用
• 1.积极强化物和消极强化物 • 2.条件性强化 • 3.强化的程序
第33页/共40页
★三、行为原理的推广与应用
• (一)教学机器与程序教学 • (二)言语行为 • (三)社会控制计划
第34页/共40页
(一)教学机器与程序教学
斯金纳依据操作强化原理,设计了教学机器, 曾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教学机器内置一教学程序,该程序将一门学 科内容分成一系列具有逻辑联系的一组知识项目, 并以问题的形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渐次排列。 学生只有通过了前面的问题,才可以进行下一个 问题或程序。
新行为主义教育

四.新行为主义教育理论的评价 新行为主义教育理论的评价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新行为主义 教育理论有助于学习理论的发展。 教育理论有助于学习理论的发展。但 新行为主义教育具有机械主义的特征。 新行为主义教育具有机械主义的特征。
进步性
1.免除了厌恶刺激的影响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免除了厌恶刺激的影响,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免除了厌恶刺激的影响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自定步调 可适应不同水平和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的学习 自定步调,可适应不同水平和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的学习 自定步调 可适应不同水平和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的学习; 3.精心设计的程序教材使学生能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 精心设计的程序教材使学生能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 精心设计的程序教材使学生能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 4.及时反馈能提高学习效果、减少错误; 及时反馈能提高学习效果、 及时反馈能提高学习效果 减少错误; 5.程序的编制和研究,促进了学科教学心理的研究等。 程序的编制和研究, 程序的编制和研究 促进了学科教学心理的研究等。 6.揭示出的强化规律客观可靠 它是驯兽师的必修课, 6.揭示出的强化规律客观可靠。它是驯兽师的必修课,对人 揭示出的强化规律客观可靠。 类的行为管理和学生学习过程的控制和激励也有重要的参 考价值。 考价值。 7.提出强化理论,形成了行为主义科学分析的理论与技术, 提出强化理论, 提出强化理论 形成了行为主义科学分析的理论与技术, 并广泛地运用于人类实践,是心理学研究的重大理论突破。 并广泛地运用于人类实践,是心理学研究的重大理论突破。 8.相比此前以思辨为特征的心理学来说是一大进步,大大提 相比此前以思辨为特征的心理学来说是一大进步, 相比此前以思辨为特征的心理学来说是一大进步 高了教育教学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高了教育教学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行为主义和新行为的区别与联系

1913年—1930年
华生
1930年后
托尔曼
赫尔 斯金纳 班杜拉
华生
• 基本观点
• 华生的行为主义是建立在他 的基本假设基础之上的,心 理学应以可观测到的行为为 基础。他坚持,外界刺激和 观察到的反应之间的学习联 系是人类发展的基本组快。 他相信儿童没有先天倾向他 们如何发展完全取决于生长 环境和重要他人对待他们的 方式。
区别三 核心词——主要的研究实验
行为主义
新行为主义
经典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
联系一
联系二
总结区别和联系
• 区别 • 心理过程 • 科学哲学的影响 • 主要研究试验
• 联系 • S —— R • 客观主义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简介
班杜拉经典实验
• 班杜拉(1925-),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 学家,1951年获得 硕士学位,1952年 获得博士学位(27 岁)。1983年开始在美国的斯坦 福大学任教,1974年当选美国心理会 主席。多次获得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 杰出科学贡献奖。主要著作有《青少 年的攻击》、《社会学习与人格发 展》、《社会学习理论》。
托尔曼目的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
■整体行为及其目的性
■中介变量
■符号学习理论
理论天才——赫尔
• 方法论:假设演绎法 • 基本立场:研究有机体的适应性 • 假定了一种中介变量,内驱力。
内驱力是有机体的需要状态引起 的,它的功能是引起或激起有机 体的行为。
• 需要-降低学习理论
斯金纳:操作条件作用
• 操作条件作用 斯金纳认为,某种行为产 生的可能性大小取决于它 产生的后果。如果行为发 生后,得到强化,那么它 在将来发生的可能性会增 加;反之,则会减少。也 就是说,行为的后果决定 了行为发生的概率。
华生
1930年后
托尔曼
赫尔 斯金纳 班杜拉
华生
• 基本观点
• 华生的行为主义是建立在他 的基本假设基础之上的,心 理学应以可观测到的行为为 基础。他坚持,外界刺激和 观察到的反应之间的学习联 系是人类发展的基本组快。 他相信儿童没有先天倾向他 们如何发展完全取决于生长 环境和重要他人对待他们的 方式。
区别三 核心词——主要的研究实验
行为主义
新行为主义
经典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
联系一
联系二
总结区别和联系
• 区别 • 心理过程 • 科学哲学的影响 • 主要研究试验
• 联系 • S —— R • 客观主义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简介
班杜拉经典实验
• 班杜拉(1925-),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 学家,1951年获得 硕士学位,1952年 获得博士学位(27 岁)。1983年开始在美国的斯坦 福大学任教,1974年当选美国心理会 主席。多次获得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 杰出科学贡献奖。主要著作有《青少 年的攻击》、《社会学习与人格发 展》、《社会学习理论》。
托尔曼目的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
■整体行为及其目的性
■中介变量
■符号学习理论
理论天才——赫尔
• 方法论:假设演绎法 • 基本立场:研究有机体的适应性 • 假定了一种中介变量,内驱力。
内驱力是有机体的需要状态引起 的,它的功能是引起或激起有机 体的行为。
• 需要-降低学习理论
斯金纳:操作条件作用
• 操作条件作用 斯金纳认为,某种行为产 生的可能性大小取决于它 产生的后果。如果行为发 生后,得到强化,那么它 在将来发生的可能性会增 加;反之,则会减少。也 就是说,行为的后果决定 了行为发生的概率。
新行为主义

假设-演绎体系: 1、学习的性质:刺激——反应的联结。 2、学习的基本条件: a)接近原则: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b)强化原则:强化分为初级强化和次级强化。强化与习惯强度的函数关系: SHR(习惯强度)=1-10-0.0032n 习惯强度:指传入和传出神经冲动之间的动力关系;n:为强化的尝试次数。 目的性行为主义理论: 1、心理学应当研究整体行为。 2、决定行为的机体内部因素:中介变量。中介变量的产生源于环境变量和个体差异量之间的相互作用。 3、符号学习论:有机体通过学习而获得关于周围环境以及达到目标的手段和途径的只是,也就是说犹如获得
新行为主义
学术流派的总称
01 发展历史
03 理论体系
目录
02 哲学背景 04 历史评价
新行为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由托尔曼、赫尔和斯金纳等一批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在华生行为主义的基础上进行 改造加入中介变量而诞生的一系列学术流派的总称。这个学派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行为本身,主张以实验科 学的方法分析行为原理,找出心理学相关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该学派注重社会因素的影响,把学习心理学的研 究和社会心理学研究结合在一起,对学习理论的发展做出了独树一帜的贡献。
斯金纳20世纪40年代斯金纳的理论综合前人经验加以优化,并将其用于学习领域,也因此成为新行为主义最 具代表性的人物。斯金纳理论体系则是强调行为的科学研究必须在自然科学的范围内进行,其任务就是建立实验 者控制的刺激情境与继之而来的有机体反应之间的函数关系。斯金纳认为,有机体内部所发生的事件,不管称为 中介变量,或是叫做生理过程,其本身也是行为的一部分。有机体外部和内部的事件具有同样的物理维度,因而 无须假定那些内部事件具有任何特殊性质,或者必须用任何特殊方法去认识。斯金纳发现定时强化比连续强化要 优越。强化之间的时间间隔越短,动物的反应就越快;反之,反应的速度就下降。定比强化更为优越。动物在定 比强化中的反应比在定时强化中的反应更快些。如果比例不是定得太高,那么这种定比强化是非常有效的。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ppt课件

• 社会认知理论,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 重要人物的行为而习得社会行为,这些观 察以心理表象或其他符号表征的形式存储 在大脑中,来帮助他们模仿行为。
• 交互决定论,个体、环境、和行为是相互 影响,彼此联系的。
• 观察学习的过程 • 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
10
•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总结 •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区别 •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评价
• 4.联结派学习理论的不足是把人和动物的学习等同起来, 忽视人的学习的社会性,忽视人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 一个有缺陷的理论。
15
谢谢观赏
16
社会认知理论 交互决定观 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保持,复制,动机
1返2 回
• 巴甫洛夫和华生:学习是通过刺激 和反应的同时出现进行的。
• 桑代克和斯金纳:学习是通过行为 受奖励而进行的。
• 班杜拉:不仅注重人的外部行为, 也不回避行为的内部原因
返 回13
• 1.经典型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是两种最基本的学 习模式。他们共同的特点是认为学习是刺激(S)与反应 (R)之间的联结过程。他们各自的生物学意义各有不同。 通过经典型条件反射,有机体可以把一个无关刺激作为有 关刺激的信号,从而可能辨别周围世界,知道外界事物之 间的一定关系,得以预见与避开有害刺激,预见与趋近有 益的刺激。在操作条件反射中,有机体知道自己的行动与 外界刺激的关系,从而可以操纵环境或改变环境,以满足 自己的需要。
4
•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 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 • 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 •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5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基本内容: 一个中性刺激与一个非条件刺激
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 中性刺激做出反应
• 交互决定论,个体、环境、和行为是相互 影响,彼此联系的。
• 观察学习的过程 • 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
10
•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总结 •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区别 •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评价
• 4.联结派学习理论的不足是把人和动物的学习等同起来, 忽视人的学习的社会性,忽视人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 一个有缺陷的理论。
15
谢谢观赏
16
社会认知理论 交互决定观 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保持,复制,动机
1返2 回
• 巴甫洛夫和华生:学习是通过刺激 和反应的同时出现进行的。
• 桑代克和斯金纳:学习是通过行为 受奖励而进行的。
• 班杜拉:不仅注重人的外部行为, 也不回避行为的内部原因
返 回13
• 1.经典型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是两种最基本的学 习模式。他们共同的特点是认为学习是刺激(S)与反应 (R)之间的联结过程。他们各自的生物学意义各有不同。 通过经典型条件反射,有机体可以把一个无关刺激作为有 关刺激的信号,从而可能辨别周围世界,知道外界事物之 间的一定关系,得以预见与避开有害刺激,预见与趋近有 益的刺激。在操作条件反射中,有机体知道自己的行动与 外界刺激的关系,从而可以操纵环境或改变环境,以满足 自己的需要。
4
•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 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 • 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 •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5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基本内容: 一个中性刺激与一个非条件刺激
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 中性刺激做出反应
新的新行为主义

。
拓展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新行为主义将不断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和 技术,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以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
性。
加强跨文化研究
新的新行为主义将注重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行为的差异和 共性,加强跨文化研究,以推动心理学的国际化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行为塑造和矫正理论
逐步建立新的行为模式
通过逐步塑造和强化,帮助个体建立新的行为模式,取代不适应 的行为习惯。
消退和替代行为的强化
强调消退现有不良行为的重要性,并通过强化替代行为来促进行为 的改变。
行为的自我监控和管理
提倡个体自我监控和管理自己的行为,通过自我反馈和调整来促进 行为的持续改变。
03
新的新行为主义
目录
• 新的新行为主义的定义和特点 • 新的新行为主义的理论基础 • 新的新行为主义的应用领域 • 新的新行为主义的实践方法 • 新的新行为主义的挑战和限制 • 新的新行为主义的发展前景和未来研究方
向
01
新的新行为主义的定义 和特点
定义
1
新的新行为主义,也称为现代行为主义,是一种 心理学理论,它强调对环境刺激和行为反应之间 关系的科学研究。
行为分析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并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整理和分析,以揭 示行为模式和规律。
行为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行为的产生机制和变化过程,为行为干预提供 科学依据。
行为干预
行为干预是新的新行为主义的重要实践方法之一,它通过设计和实施一系列干预措施来改变个体或群 体的不良行为。
行为干预的方法包括奖励、惩罚、模仿、替代经验等多种形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干预方式。
06
拓展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新行为主义将不断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和 技术,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以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
性。
加强跨文化研究
新的新行为主义将注重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行为的差异和 共性,加强跨文化研究,以推动心理学的国际化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行为塑造和矫正理论
逐步建立新的行为模式
通过逐步塑造和强化,帮助个体建立新的行为模式,取代不适应 的行为习惯。
消退和替代行为的强化
强调消退现有不良行为的重要性,并通过强化替代行为来促进行为 的改变。
行为的自我监控和管理
提倡个体自我监控和管理自己的行为,通过自我反馈和调整来促进 行为的持续改变。
03
新的新行为主义
目录
• 新的新行为主义的定义和特点 • 新的新行为主义的理论基础 • 新的新行为主义的应用领域 • 新的新行为主义的实践方法 • 新的新行为主义的挑战和限制 • 新的新行为主义的发展前景和未来研究方
向
01
新的新行为主义的定义 和特点
定义
1
新的新行为主义,也称为现代行为主义,是一种 心理学理论,它强调对环境刺激和行为反应之间 关系的科学研究。
行为分析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并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整理和分析,以揭 示行为模式和规律。
行为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行为的产生机制和变化过程,为行为干预提供 科学依据。
行为干预
行为干预是新的新行为主义的重要实践方法之一,它通过设计和实施一系列干预措施来改变个体或群 体的不良行为。
行为干预的方法包括奖励、惩罚、模仿、替代经验等多种形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干预方式。
06
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教育思潮

2、托尔曼的目的性新行为主义
1)主要观点:
不主张心理学研究意识,强烈反对构造主义式的内省 与华生研究行为不同,他将行为分为两种:分子行为和 整体行为,在托尔曼看来,心理学应该研究整体行为 引进“目的行为”概念,他认为所有行为都是由目的引 导的,所有行为都在于达到某种目的,并学会达到一个 目的的手段。 最独特的贡献是他提出“中间变量”的概念,S-O-R,中 间变量O介于自变量(S)和因变量(R)之间,两种中 间变量是:需求变量-动机,认知变量-能力。 符号学习(学习的符号)-格式塔模式,以学习的认知理 论代替刺激-反应学习理论,提出期待位置学习及潜伏学 习的概念,并设计了一系列精巧的实验证明他们。
义
心理学兴起
华生行为 主义心理学
出发点
研究方法
评价
可观察的 事实
客观的 观察法
条件 反射法
言语 报告法
测验法
可观察的事实
引起有机体反应的外界环境或身体组织 刺激 内引起机体反应的各种变化
反应 由特定刺激作品于有机体而引起的内隐
与外显的机体变化
行为 由这些简单的机体生理反应组合而成
的一套复杂反应系统
刺激:引起有机体反应的外界环境或身体组织内引起 机体反应的各种变化。 反应:有特定的刺激作用于有机体而引起的内隐或外 显的机体变化 华生将人类的反应分为四类: a:外显的习惯反应 b:内隐的习惯反应 c:外显的遗传反应 d:内隐的遗传反应
习惯:许多连续进行的反应连在一起就形成了复杂的 连锁反应,再经过多次重复就能不依赖外界刺激而进 行活动,形成习惯、思维活动和动作技能都是习惯, 习惯就是反应系统。
无帮助的观察,即自然观察
观察法
条件反射法 言语报告法 测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