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不能淫总复习

合集下载

《富贵不能淫》复习练习

《富贵不能淫》复习练习

①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②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第一组:1.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岂:(2)安居而天下熄熄:(3)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是:焉:(4)子未学礼乎子:(5)女子之嫁,母命之命:(6)戒之曰戒:(7)往之女家之:(8)必敬必戒,无违夫子戒:(9)居天下之广居第一个“居”;第二个“居”。

(10)得志,与民由之得:(11)贫贱不能移移:(12)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诚:(13)与民由之由:2.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 文中大丈夫“独行其道”的“道”指的是()4“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各指代什么?5. 谈谈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

6、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第二组: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妾妇之道 ( ) ②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 )③居天下之广居( ) ④无违夫子(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女子之嫁也”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悍吏之来吾乡B. 至之市而忘操之。

C.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D.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3.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4、解释斜体字(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2)得志,与民由之戒(3)往送之门,戒之曰(4)必敬必戒,无违夫子5.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6、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原句作答。

《富贵不能淫》复习资料

《富贵不能淫》复习资料

班级姓名学号1.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难道)不诚.(真正,确实)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哉?一怒而.(表顺承)诸侯惧(害怕),安居...(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安静)而天下熄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

”2.孟子曰:“是.(这)焉.(怎么,哪里)得.(能够)为.(算是)大丈夫乎?子.(你)未学礼乎?丈夫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冠.guàn(行冠礼)也,父命.(教导、训诲)之。

女子之嫁(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也,母命之(代词,出嫁的女子),往(去,到)送之(去,到)门。

戒.(告诫)之曰:“往之.(到)女.(“女”同“汝”,你)家,必敬必戒.(谨慎),无违(违背)夫子(丈夫)!”以.(把)顺(顺从)为(作为)正.(准则,标准)者,妾妇之.(的)道.(规则)也。

孟子说:“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成年举行冠礼时,父亲教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教导她,送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小心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常法,是妇女遵循的规则。

3.居.(居住)天下之(的)广居.(居所,住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道路)。

得.(实现)志(志向),与民由.(遵循)之.(正道);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使……扰乱),贫贱不能移.(使……改变),威武不能屈.(使……屈服),此.(这样的人)之.()谓.(称为,叫作)大丈夫。

”住进天下最宽敞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上。

得志的时候和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主题思想通过批驳景春的观点,具体阐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什么境遇,做事都要合乎礼义,不失节操。

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专题 05《富贵不能淫》知识点检测题 (教师版)

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专题 05《富贵不能淫》知识点检测题 (教师版)

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专题《富贵不能淫》知识点检测题一、理解背默题1.孟子指出大丈夫的做法是: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2.孟子指出大丈夫的处世态度是: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3.孟子指出大丈夫的操守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富贵不能淫》中,“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相近。

5.《富贵不能淫》中,点明了景春心中的大丈夫形象是: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6.孟子指出公孙衍、张仪所奉行的所谓“妾妇之道”是:以顺为正者。

7.孟子对景春的观点连用两个问句,直接进行否定的句子是: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8.孟子通过“礼”来说明女子出嫁时母亲的嘱咐,由此得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的结论。

9,儒家经典让我们受益匪浅,孟子在《富贵不能淫》抒发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壮志豪情,提醒人们要坚守节操。

10.《富贵不能淫》中,孟子指出女子出嫁时,母亲总叮嘱的句子是: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11.《富贵不能淫》中,景春阐述自己观点的语句是: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12.《富贵不能淫》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塑造中华民族的精神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品质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词语解释题1、居天下之广居居:原意为居住。

文中意思为居所、住宅。

2、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冠:文中作动词,意思为行冠礼。

3、富贵不能淫淫:使……迷惑。

4、贫贱不能移移:使……改变(动摇)。

5、威武不能屈屈:使……屈服。

6、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是:判断动词。

7、子未学礼乎子:儿子。

8、丈夫之冠也丈夫: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

)9、戒之曰戒:告诫10、必敬必戒戒:形容词,谨慎1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得:助动词,能够12、得志得:动词,实现三、翻译句子题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022年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二课内文言文《富贵不能淫》

2022年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二课内文言文《富贵不能淫》

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
(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 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得志,与民由之;
不得志,独行其道。
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A.岂不诚大丈夫哉/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不得志/寻向所志 C.此之谓大丈夫/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D.威武不能屈/猥自枉屈
广 形容词 宽广的 居天下之广居 动词 ①增长 非学无以广才 ②扩大,扩充 有所广益/请广于君
通假字
往之女家 同“汝”,你
①丈夫之冠也 古义:成年男子 今义:女子的配偶 ②与民由之 古义:遵从 今义:缘由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①以顺为正者 ②富贵不能淫 ③贫贱不能移 ④威武不能屈 ⑤丈夫之冠也
形容词作名词,准则,标准 动词使动用法,使……惑乱,迷惑 动词使动用法,使……改变,动摇 动词使动用法,使……屈服 名词作动词,行冠礼
(续表)
①独特的论证方式:本文开篇首先树立批驳的“靶子”,即景春的观 点;然后针对景春的论点和论据,先破后立,先批驳景春的错误观点, 再阐述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 ②语言简练,善用类比。文中用“妾妇之道”来类比公孙衍、张仪之 道,深刻尖锐地讽刺了公孙衍、张仪之流,进而提出自己心目中的大 写作 丈夫的标准。 特色 ③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如“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三句,气势磅礴、义正词严地指出了大丈夫精神的实 质,三个“天下之”的反复,也将大丈夫精神的崇高性推到极致。 ④骈散结合,有节奏感。如“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 命之”,使得文章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中心突出。

富贵不能淫复习

富贵不能淫复习

(5)无违夫子 子:______________
(6)以顺为正者 顺:__顺__从__________
正:____原__则________
(7)与民由之
由:__遵__循__________
(8)独行其道 独行:独__自__,__这__里__是__固__守__、__坚__持__的__意__思
道:__原__则__,__行__为__准__则
富贵不能淫
《孟子》
孟子知多少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 名_轲___,字子舆战。国____时期邹国人。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 ____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著有 《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 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 代儒亚家圣宗师,有“____”之称,与 孔子合称为“孔孟”。他生活在兼 并战争激施烈行的仁战政国中期、主张 ______ 以统一天下,最早提出 了“民贵君轻”的主张。
3、孟子怎样才能做到有大丈夫之道呢?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贯彻儒家倡导的仁义礼 )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有“穷则 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立身处世态度)
知识梳理
一、重点字词 1.通假字 往之女家 __女____通___汝___,意思:_______你_________。 2.古今异义 丈夫之冠也 古义:_成__年__男__子___,今义:女子的配偶。
富贵不能使其心智迷惑,贫贱不能使其操 守改变,武力不能使其意志屈服。
3.词类活用
(1)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富贵不能淫 原意为:乱,活用意思为:使__…__…__迷__惑___。
②贫贱不能移
使……改变
原意为:改变,活用意思为:_________。
③威武不能屈

富贵不能淫总复习

富贵不能淫总复习

《富贵不能淫总复习》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原文解读•富贵不能淫的内涵•原文与现实联系•现代富贵不能淫的挑战与对策•个人感悟与总结01原文解读本文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富贵不能淫》是《孟子》中的名篇,作者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是战国时期鲁国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作者本文作者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性善论”,强调“仁义礼智信”,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背景背景与作者VS内容解读主要内容本文主要论述了在面对诱惑和挑战时,如何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

文章以“富贵不能淫”为主题,通过与公孙衍、张仪等人的对比,突出了孟子的智慧和品德。

解读文章从“淫”字入手,指出“淫”并非单纯的纵欲,而是指在面对诱惑和挑战时,失去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

接着,文章列举了公孙衍、张仪等人的例子,强调了这些人因追求富贵而背弃信义、丧失气节,最终导致失败。

最后,文章通过孟子的言行,展示了如何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

•中心思想:本文主要表达了在面对诱惑和挑战时,如何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

文章强调了“淫”的危害性,认为只有在面对诱惑和挑战时,保持清醒头脑、坚持原则和价值观,才能实现真正的成功。

中心思想02富贵不能淫的内涵1富贵不能淫的含义23即使拥有财富和地位,也不能放弃对道德和品德的追求和珍视。

珍视自己的品德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自己的道德原则和底线,不受财富和地位的诱惑。

坚守道德底线财富和地位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能让其成为自己生活的全部,更不能因此而放弃自己的独立和自由。

不为财富和地位所累03自我实现的基础只有坚守道德底线,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独立,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富贵不能淫的必要性01社会稳定的基石坚守道德底线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只有大家都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才能共同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富贵不能淫》知识要点复习整理

《富贵不能淫》知识要点复习整理

《富贵不能淫》一、基础知识梳理二、考点清单1.通假字往之女.家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2.古今异义(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心意)真实(2)丈夫之冠也..古义:__________ 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3)父命.之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生命;命令等(4)以顺为正.者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跟“歪”相对)(5)行天下之大道..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大路(6)与民由.之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缘由;由于3.词类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1)富贵不能淫.原意为:惑乱,迷惑,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2)贫贱不能移.原意为:改变,动摇,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 (3)威武不能屈.原意为:屈服,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词多义(1)戒戒.之曰_______________必敬必戒._______________(2)道妾妇之道._______________行天下之大道./独行其道._______________国人道.之(《穿井得一人》)_______________策之不以其道.(《马说》)_______________ 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_______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_______________5.其他重点实词(1)安居而天下熄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丈夫之冠也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父命之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以顺为正者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居天下之广居广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立天下之正位正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行天下之大道大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与民由之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虚词意义及用法(1)一怒而.诸侯惧而:________________(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焉:________________(3)以.顺为正者以:________________(4)独行其.道其:________________(5)乎是焉得为大丈夫乎.________________子未学礼乎.________________(6)之丈夫之.冠也________________父命之.________________母命之.________________往送之.门________________居天下之.广居________________7.特殊句式辨析(1)戒之曰。

《富贵不能淫》复习资料及答案

《富贵不能淫》复习资料及答案

《富贵不能淫》复习资料及答案《富贵不能淫》复资料一、文学常识作者XXX,XXX,字子舆。

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

是继XXX之后又一位儒家大师,被尊称为“”,与XXX 并称“”。

其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强调“民贵君轻”、“省刑薄赋”;提出“性善”论;主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论点。

《孟子》一书现存七篇。

宋朝XXX把合称为“四书”。

二、基础知识1、解释:富贵:淫:居天之下广居:得志,与XXX:独行其道:安居:熄:是:焉得:威武:无违夫子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XXX、XXX岂不诚大丈夫哉3、翻译:(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一怒而诸侯俱,安居而天下熄(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4)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大丈夫的做法:大丈夫的理想(处世立场):大丈夫的操守:说理方面XXX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从妾妇之道谈到为大丈夫之道,深入浅出,极具说服力。

四、题练1.XXX认定XXX与XXX是大丈夫的理由是什么:2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大丈夫的形象。

3XXX否定XXX的理由是甚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4XXX关于妾妇之道的最终结论是甚么:5“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各指代甚么?6.你怎样理解XXX提出的“富,贫,威”这一大丈夫的尺度7.对于XXX提出的“得志与XXX,不得志独行其道”这一主张你有怎样的认识?8.XXX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

9XXX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10请对比分析XXX所说的“妾妇之道”与“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11.请谈谈“富贫威”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富贵不克不及淫文言文知识点1、注音:往之女()家富贵不克不及淫()2、通假字:往之女家3、古今异义:XXX、XXX岂不诚大丈夫哉XXX:今义:4、一词多义:(1)居天下之广居第一个:第二个:(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XXX:(3)行天下之大道:妾妇之道也:(4)必敬必戒:戒之曰:5、词类活用:(1)富贵不克不及淫:(2)贫贱不克不及移:(3)威武不能屈:6、重点实词(1)公孙衍、XXX岂不诚大丈夫哉诚:(2)一怒而诸侯惧惧:(3)安居而天下熄.熄:(4)丈夫之冠也冠:(5)父命之命:(6)以顺为正者顺:(7)立天下之正位.正位:(8)与民由之由:(9)无违夫子违:(10)独行其道行:8、文言虚词之:居天下之广居:与XXX:9、成语积累:XXX《富贵不能淫》复资料答案一、文学常识战国“XXX”,“XX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梳理
6.文言虚词 丈夫之冠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代词,指“男子” 父命之 _____________
(1)之 代词,指“女子” 母命之 _____________ 妾妇之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与民由之 代词,指“大道”,即儒家提倡的“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梳理
(6)以顺为正者
顺从 顺:______________ 正:______________ 原则
(7)与民由之
由:______________ 实行 原则,行为准则 道:______________
独自,这里是固守、坚持的意思 (8)独行其道 独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
礼的坚守。
知识梳理
4.中华民族流淌了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孕育出了无
数的“大丈夫”形象,请你列举一位并说说他的相
关事迹。
示例:屈原。屈原是楚国贵族,他主张对内举贤能,
修明法度,对外连齐抗秦。但是他遭到贵族排挤,被
流放沅、湘流域,秦国攻破楚国国都后,屈原投江自 杀。屈原忧国忧民,坚持走自己的道义之路,不与其 他贵族同流合污,最后以死来证明自己的爱国之心。
知识梳理
第3篇《孟子》三则 富贵不能淫
点击链接至 第3篇《孟子》三则 富贵不能淫 原文精讲
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 一、重点字词
1.通假字
往之女家
______ 。 女 通______ 汝 ,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 你
2.古今异义 丈夫之冠也 成年男子 ,今义:女子的配偶。 古义:__________
知识梳理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是:______________ 指示代词,这 怎么 焉:______________
(3)以顺为正者
介词,把 以:______________ 为:______________ 作为
知识梳理
二、句子翻译
1.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去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 要违背你的丈夫和儿子!
得志
知识梳理
5.重点实词
(1)安居而天下熄
(2)丈夫之冠也 冠:
熄:______________ 指战争平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作冠
(3)父命之 (4)往之女家 (5)无违夫子 命:教导 ______________ 往:去,到 ______________ 儿子 子:______________
知识梳理
3.词类活用
(1)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富贵不能淫 使……扰乱 原意为:乱,活用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 。 ②贫贱不能移
使……改变 。 原意为:改变,活用意思为:_____________
③威武不能屈
使……屈服 原意为:屈服,活用意思为:_______________ 。
知识梳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位
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知识梳理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
中的“是”和“此”各指代什么?(用原文中的话
回答)
“是”指代“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此”指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 能屈”。
知识梳理
3.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 夫之道”的不同。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 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 “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
(2)动词作名词 居天下之广居 原意为:居住,活用意思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居所,住宅
知识梳理
4.一词多义 戒之曰
(1)戒 (2)居 (3)得 必敬必戒 居天下之广居 居天下之广居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告诫 _____________ 谨慎 _____________ 居住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居所,住宅 _____________ 能,能够 实现 _____________
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 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行走在天下最广阔的 道路上。
知识梳理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013广安)
富贵不能使其心智扰乱,贫贱不能使其操守改变, 武力不能使其意志屈服。 三、内容理解 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