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悦悦事件的看法

合集下载

小悦悦事件反思

小悦悦事件反思

杜子:浅谈“小悦悦最近,广东佛山先后两次遭碾压丧命的“小悦悦事件”,牵动了亿万国人的心。

在纸面媒体和网络之上,厉声谴责18路人者有之,冷静反思中国道德制度者有之,高度赞扬援手相救的阿婆和热心捐助者有之。

多日网上观察学习思考之后,在此谈一谈个人对“小悦悦事件”的看法。

1. 小悦悦母亲监护失职俗语说“谁家的孩子,谁抱着”。

作为一个没有丝毫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两岁孩童,其监护人------小悦悦的母亲,一个身心健全的成年人,本应该能够意识到任由孩子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独自玩耍是很危险的,有能力却没有尽到陪伴看护的监护职责。

当然,人人又都是“社会人”,除了监护人个人意识问题之外,还存在一个制度环境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并没有对监护人的监护职责作出具体明确的规范,也没有对监护人的监护不力作出相应的法律责任规定。

这两部法律很难对监护人起到正面引导事后惩戒和教育他人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应当细化监护人的监护义务,明确违犯者的法律责任。

2. 肇事司机漠视他人的存在,没有尽到应有的注意义务据前一个肇事司机供述,他当时只是为寻找索要货款的商铺左顾右盼,没有看到车前的小悦悦,没有尽到应有的注意义务,属于无心之失。

但接下来“压死只要赔两万,压伤需要几十万”的说法,何其冷血残忍!这笔中国特色的“死比伤贵”的经济帐,始终没有引起中国官方(具体说是立法机关全国人大)的重视,始终没有拿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

除了“中国人命不值钱”---------法定死亡赔偿数额相对较少外,交通死亡肇事司机的刑罚也畸低,甚至赔偿可免除刑事处罚(当然也存在有当事人“私了”的情况)。

任由交通肇事死比伤的成本还要低的现状一直延续下去而无动于衷,这完全可以理解为对生命的制度性漠视。

“乱世用重典”,中国法律不妨大幅提高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加大对交通事故死亡肇事司机的刑事处罚力度。

小悦悦事件反思

小悦悦事件反思

小悦悦事件反思近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许多令人痛心的事件。

其中,小悦悦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这起事件使我们深刻反思了个体道德观念和社会道德伦理的缺失。

本文将就小悦悦事件展开讨论,探索我们应该如何反思并改善社会道德风气。

小悦悦事件是指2011年中国山东省临沂市的一起交通事故。

当时,一辆货车在某大街行驶,不慎撞倒了两岁的女童小悦悦。

然而,在接下来的七分钟里,司机逃离现场,导致小悦悦被后续车辆连续碾压,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这一事件震惊了整个社会,引发了人们对于道德底线的思考。

首先,小悦悦事件反思了个体的道德观念。

事故中的司机明显缺乏道德职责感和同情心,他选择逃离现场而不是及时报警或寻求帮助。

这种自私的行为让我们不禁怀疑道德观念在一些人心中是否已经模糊了。

对于个体而言,培养和弘扬正确的道德观念尤为重要。

我们应该教育每个人要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并以行动践行道德原则。

其次,小悦悦事件反思了社会的道德伦理。

在事故发生后的七分钟内,车辆和行人经过都对小悦悦的身体毫不关心,甚至麻木不仁地将她再次碾压。

这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冷漠和缺乏同理心的一面。

建设一个和谐有爱的社会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我们应该加强社会道德教育,促进社会各个层面的道德进步。

同时,我们也应该推动立法和加强执法力度,确保个体的道德行为在法律的底线之内。

此外,小悦悦事件反思了应急救助体系的不完善。

在小悦悦被连续碾压的那七分钟,没有人及时伸出援手。

这暴露了我们在应急救助方面的薄弱之处。

我们应该完善紧急救援体系,提高人们对于危急情况的应对能力。

这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投入,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和关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事故发生后的救治成功率,减少不必要的悲剧。

最后,小悦悦事件也让我们思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在小悦悦事件中,小悦悦的监护人明显疏忽了对她的照料。

这种不负责任的家庭教育让小悦悦置身于危险的环境中。

家庭是培养孩子道德观念和人格塑造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不能被忽视。

小悦悦事件读后感

小悦悦事件读后感

小悦悦事件读后感小悦悦事件是中国社会发生的一起令人痛心的悲剧。

这个事件让我深刻反思了当前社会道德与人性的丧失,并对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通过阅读与了解这一事件,我深深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互助与关爱的重要性。

小悦悦是一个无辜的2岁女孩,她在街头被一辆压过的货车撞倒后,遭遇车辆碾压。

令人唏嘘的是,事发后路人纷纷走过,却无一人停下帮助小悦悦。

此时,小悦悦躺在地上,奄奄一息,可惜没有人伸出援手。

最终,小悦悦因为长时间缺乏及时救助,导致严重缺氧,不治而亡。

震撼人心的小悦悦事件引发了社会对于冷漠与缺乏道德关怀的广泛讨论。

人们对于那些被称为"路人"的普通市民的漠视感到愤慨。

我们生活在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每天都在忙碌着追逐我们的自身目标与利益。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想,这些路人们可能也被现代社会的压力与紧张所影响,导致了他们选择了"置之不理"的态度。

然而,这种态度实在让人心寒。

“人间冷暖自知”,我们每个人在面对困境时都期望得到援助,难道我们就不能给予别人一点温暖和关怀吗?从这件事中,我也看到了当前社会道德与人性的丧失。

我们总是抱怨社会问题的种种,但事实上,社会问题的产生与恶化,与我们每个人的道德观念与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

小悦悦事件揭示了一个巨大的问题-我们缺乏共同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

只有每个人从自身做起,关注他人的困境,尊重他人的生命,才能构建出一个更美好的社会。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我认为,首先应该加强道德教育。

从小学开始,我们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懂得关注他人,主动帮助他人。

同时,社会也应该加大对道德倡导的宣传力度,让道德行为成为社会的美德,受到广泛赞扬和尊重。

其次,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我们要学会关怀他人,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多一点宽容和善良。

当我们看到有人需要帮助时,不要犹豫,伸出援手。

即使我们无法解决所有问题,但我们可以为他人提供一份温暖与关爱。

广东小悦悦事件读后感

广东小悦悦事件读后感

广东小悦悦事件读后感
知道广东小悦悦事件之后啊,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

小悦悦就那么小小的一个人儿,被车给撞了,躺在路上。

你说这事儿多让人揪心啊。

可是呢,更让人寒心的是,那么多路人就从她身边走过,竟然都像没看见似的。

这就好比你走在路上,看到前面有个闪闪发光的宝贝掉了,你都得瞅一眼吧,可这是个活生生的小生命啊,咋就这么冷漠呢?
我就在想啊,那些路人当时心里都在想啥呢?是害怕被讹诈吗?这社会上确实有一些不良现象,有人假装摔倒或者受伤去讹好心帮忙的人,可也不能因为这个就见死不救啊。

如果大家都这么想,那这个世界得变得多冰冷啊。

这就像住在公寓里,大家都关着门,谁也不管谁,那和住在冰窖里有啥区别呢?
不过呢,这个事件也让我看到了一些希望。

最后还是有那个拾荒的阿姨伸出了援手。

这阿姨就像黑暗里的一束光,虽然微弱,但足够温暖。

她可能没什么钱,没什么社会地位,但是她有一颗善良的心。

这就告诉我们啊,不管这个社会怎么变,善良永远都是最珍贵的东西。

从这件事,我们整个社会也该好好反思反思了。

我们是不是在追求物质和速度的时候,把良心和道德给弄丢了呢?我们得想办法把它们找回来啊。

比如说,学校里应该多教教孩子们怎么去关心他人,社会上也应该多宣传那些正能量的事儿,鼓励大家做好事。

要是每个人都能像拾荒阿姨那样,不那么冷漠,多一点爱心,那以后像小悦悦这样的悲剧就不会再发生了。

我们的街道也就不再是冷漠的过道,而是充满温暖的大家庭里的小径啦。

广东小悦悦事件读后感

广东小悦悦事件读后感

广东小悦悦事件读后感
广东小悦悦的事儿啊,真是让人心里堵得慌。

你想啊,那么个小娃娃,就那么被车给碾了,多可怜呐。

这时候周围要是有人能赶紧上去帮帮她,说不定这小娃娃就不会遭受后面那么多痛苦了。

可那些路人呢,一个一个就跟没看见似的走过去了。

这场景就像一盆冷水,“哗啦”一下就浇灭了咱心里对人性美好的那种期待。

有人可能会说,那些路人是不是害怕被讹诈啊?这确实是个问题。

可咱退一万步讲,就算有这种风险,那也不能眼睁睁看着一个小生命在地上挣扎呀。

要是当时我在场,我心里肯定也会打鼓,担心会不会被冤枉,但我觉得我还是会去做点什么的,哪怕就是打个120呢。

小悦悦事件就像一面镜子,把咱们社会存在的一些毛病照得清清楚楚。

它让咱们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这种冷漠就像一种传染病,在那个时刻,在那条路上,迅速蔓延开来。

不过呢,这事儿也不完全是黑暗面。

最后还是有个拾荒的阿姨伸出了援手,这阿姨就像黑暗中的一道光,虽然这道光来得有点迟,但好歹让咱们看到了人性里善良的火苗并没有完全熄灭。

从这件事以后啊,咱们可真得好好反思反思。

咱们这个社会得想办法把大家的善心重新给激发出来,不能让害怕被讹诈这种事儿成为见死不救的借口。

得让大家知道,帮助别人其实是一种本能,是一种让社会变得更温暖的力量。

咱们不能让小悦悦这样的悲剧再发生了,每个小生命都值得被呵护,每个需要帮助的人都应该被温柔以待。

道德法律案件及分析(3篇)

道德法律案件及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1年10月13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社会事件——“小悦悦事件”。

一名两岁女童小悦悦在过马路时被一辆面包车撞倒,被第二辆车碾压后,又有18名路人经过,却无人伸出援手。

最后,一名拾荒老太将小悦悦抱到路边,但小悦悦已无生命迹象。

这起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对道德和法律问题的思考。

二、案件分析1. 道德层面分析(1)社会道德滑坡:从“小悦悦事件”可以看出,部分公民道德观念淡薄,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

这反映出我国社会道德滑坡的现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2)道德教育缺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多方面存在道德教育缺失,导致部分公民缺乏道德素养。

(3)社会风气影响:一些负面事件被放大,导致社会风气恶化,影响了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

2. 法律层面分析(1)法律责任认定:对于这起事件,肇事司机和第二辆车司机因交通肇事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但对于路人,由于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无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法律法规完善: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在道德领域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以规范公民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3)执法力度加强:针对道德领域的问题,需要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以起到震慑作用。

三、案件启示1. 加强道德教育: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应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公民的道德素养,提高社会整体道德水平。

2. 完善法律法规:针对道德领域存在的问题,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道德规范,规范公民行为。

3. 强化执法力度:执法部门应加大对道德领域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4. 媒体舆论引导:媒体应发挥舆论引导作用,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四、总结“小悦悦事件”引发了人们对道德和法律问题的关注。

在道德层面,社会道德滑坡、道德教育缺失、社会风气影响等问题亟待解决;在法律层面,法律法规完善、执法力度加强等问题需要重视。

小悦悦事件感想精彩6篇

小悦悦事件感想精彩6篇

小悦悦事件感想精彩6篇一个目击者从她身边走过,看都没看她一眼。

又有两名路人从悦悦身边经过,同样漠然不理。

这时,一辆小型货柜车开了过来,司机好像没有看到地上的悦悦,再次从她身上碾过。

此时的悦悦已经一动不动。

接下来的5分钟更像一场噩梦,有十多位路人从悦悦身边走过,每个人只是看了看,没有人伸出援手,哪怕是打个电话求助。

路边的店铺里似乎也忙得不可开交,没有人出来看一眼。

就这样,先后18人从悦悦的身边走过。

下面是整理的小悦悦事件感想精彩6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小悦悦事件感想篇一2023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广东佛山两岁的王悦(小悦悦)刚从幼儿园回来,妈妈收衣服去了。

像往日一样,小悦悦一个人在家门口的巷子里玩耍着,厄运突然降临,一辆迎面驶来的面包车猛然加速,将悦悦撞倒卷到车底,右侧车轮从悦悦胯部碾过。

司机停了一下车,又加油门开走了,后轮再次从悦悦身上碾过。

一个目击者从她身边走过,看都没看她一眼。

又有两名路人从悦悦身边经过,同样漠然不理。

这时,一辆小型货柜车开了过来,司机好像没有看到地上的悦悦,再次从她身上碾过。

此时的悦悦已经一动不动。

接下来的5分钟更像一场噩梦,有十多位路人从悦悦身边走过,每个人只是看了看,没有人伸出援手,哪怕是打个电话求助。

路边的店铺里似乎也忙得不可开交,没有人出来看一眼。

就这样,先后18人从悦悦的身边走过。

最后还是有一位善良女性来救了这一位孩子,一位捡垃圾的大婶。

也许在中国社会的最底层,这份善良还没有磨灭。

中国现在富翁很多,但是毫无疑问,同时也是世界上精神最贫穷的国家。

中国,是一位巨人,从外表上看。

而它的内脏,所有主要器官,却已烂了,已经发臭了。

中国自从毛公砸烂四旧,多次运动,已让人性丑恶之极,道德沦丧,人间再无信任。

到邓某摸着石头过河,物质第一,金钱至上,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个伪命题,中国人便彻底地沦为金钱和权力的奴隶。

毫无信仰、毫无道德约束的中国,成为世界人民的笑柄。

对小悦悦事件的看法 (3)

对小悦悦事件的看法 (3)

对小悦悦事件的看法引言小悦悦事件是发生在中国的一个令人震惊的悲剧。

这个事件发生在2011年10月,当时一名两岁的女孩被一辆货车碾压了两次,并且事故现场多人目睹,但没有人及时伸出援手。

这一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我们不得不深思:为什么没有人救助悦悦?在此文档中,我将简要介绍小悦悦事件的背景,并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小悦悦事件的背景小悦悦是一个两岁的女孩,当时她正在与家人购物。

突然,一辆货车撞上了她,并且碾压了她的身体。

货车司机并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向前行驶,导致小悦悦被碾压了第二次。

事故发生后,邻近的行人和车辆都看到了这一情景,但没有人上前帮助小悦悦。

最终,一名执勤交警将小悦悦送往医院,但她的伤势过重,最终不幸去世。

事件的反思这个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议。

许多人质疑为什么在现场的人们没有伸出援手,为什么没有人及时报警、救助小悦悦。

这不仅是对人性的考验,更是对社会的道德和责任感的质疑。

首先,这个事件暴露了中国社会的冷漠现象。

在这个事件中,许多人见死不救,观看并置之不理。

这引发了人们对道德和价值观的深思。

许多人认为,尽管他们看到了事故发生,但他们害怕承担起来帮助别人的责任。

这种冷漠和缺乏互助精神的现象在中国社会中并不鲜见,但小悦悦事件无疑加深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警觉。

其次,这个事件也引发了对中国法律和社会制度的质疑。

许多人认为,如果中国的法律和社会制度更加健全,事故发生后可能会有更多的人及时报警和救助小悦悦。

例如,如果有更多的监控设施和警察巡逻,这个事件可能会有不同的结局。

因此,这个事件也要求中国政府和相关部门进一步改善社会治理,提高公共安全意识和能力。

此外,媒体在这个事件中的角色也备受争议。

在事件发生后,这个事件被广泛报道,并引发了公众的愤怒和谴责。

然而,有些人认为媒体在报道中不够客观和负责任,夸大了事件的影响力,甚至加剧了社会的恐慌和焦虑。

因此,媒体也需要反思和改进自身的报道方式,更加负责任和平衡地引导社会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小悦悦事件的看法
悦悦去世,是否能唤起人们对城市冷漠的关注,尚属未知之数,因为人们对冷漠的原因没有充分的认识。

小悦悦事件反应了当今社会对他人普遍冷漠的心理,2岁的小女孩竟然没有人出手相助,我们心里在对这个女孩感到可惜的同时,也在批评那18个冷漠的路人,可是自己又没有好好问过自己,如果你是当时的目击者,你又会不会出手相助呢?是不是也是想着,总归会有好人替自己救那个女孩的?因为法律没有规定不救人是犯法的行为,什么道德不道德也就没有考虑过,这种只考虑自身不顾他人的心理是很可怕的,若长期以往下去,定是失道者寡助。

不过说实话,一切都是我们自己害的,怨不了别人。

前段时间“彭宇”一案就可说明,好人不好做啊!一个老太婆不小心摔了,好人的彭宇去扶她,送了她去医院,还帮她掂了药费,但是老太婆知道自己摔断脚了,要好几万药费,就讹人,把人家告上法庭,法院居然是这样判的“人不是你撞的,你完全没必要扶她”,结果呢,好人就这样被讹了好几万。

但是,若是那18个路人都像第19位路人陈贤妹一样,将小悦悦救起,那还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么?很可能不会。

如果第1位路人救起了小悦悦,那么也不会有第二辆卡车从她身上压过。

小悦悦的生命被18名路人忽略了387秒,在这段时间里,小悦悦不懂什么叫做“冷漠”,不懂什么叫做“爱心”,也不懂怎样珍惜自己的生命。

小悦悦的生命在还没有正式开始的时候就已最痛苦的方式结束了。

思品课上,不是有一课是讲关爱生命的么?这关爱生命并不只是关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要关爱别人的生命。

如果那18个路人也懂得关爱别人的生命,那么就不会再有悲剧发生。

在别人有难的时候伸出援手,这不也是关爱生命么?试问:如果是当时是你碰到了小悦悦,你会像那18位路人一样视而不见么?你会想…总会有人去救那个女孩么‟?在我们批评那18位冷漠的路人时,同时也要自我反省,如果是我,那我该怎么做?。

对于这次事件,我有以下几点看法:第一,加强对公民的道德素质教育。

尊老爱幼和助人为乐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在全社会范围内继续弘扬这种好的传统,给未来的一代做好榜样。

社会上以前是出现过一些有损感情的事情,如钓鱼执法、搀扶老人反被告的一些现象,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如果大家都这么想,那以后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第二、加强普法意识宣传。

当前我国在建设法治国家上投入了巨大精力,但还得继续努力,加强普法的力度与广度,尤其是要加大在基层的普法力度,让广大底层人民也能够学法,懂法和用法,假设那位撞人的司机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那么他就应该不会逃逸,而是想办法如何救人,承担起该负的责任。

第三,加强制度的完善。

当记者采访者为撞人的司机时,司机说了这样的一席话:“假如这个小孩没被撞死的话,有可能在治疗上回花掉自己几十万,而撞死了几万就可以了。

”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的制度设计确实存在一些问题,相关部门应该找出制度的漏洞,提高违法犯罪的成本,我想他们就不会有这种愚蠢的想法了。

如今,只望肇事司机得到应有的惩罚,希望类似小悦悦事件不再发生。

“小悦悦事件”反思
导语:据媒体报道在10月13日下午,广东佛山,两岁小女孩悦悦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和碾轧,路人先后路过,均对倒地的悦悦不理睬,接着悦悦被一辆车再次碾压。

之后5分钟往来的18个路人无一伸援手,直到一位拾荒阿姨看到并救起悦悦。

在当今社会里,人为何对人如此冷漠,每个人都有感情、有本能,看到别人被撞倒在路上,人的本能是应该去帮手,如果所有人都不去救助,那就是我们的本能、感情出了问题。

我们怎么会连这个本能都没有了呢?我们人与人之间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

但在小悦悦事件中经过的前18名过路者,却没有哪一位有心人停下自己的脚步,将生命垂危的小悦悦从血泊中救起来,路人的冷漠足以杀人。

但这些,似乎始终无法解开人们心中沉重的疑问:人为何可以如此冷漠!“路人”们都怎么了?对于小悦悦的悲剧,我们需要追问,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那么多的过路人对躺在地上的小悦悦熟视无睹?但我们更应该告诉自己,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走过小悦悦身边的“路人”,请停下来,拉她离开街心;或伸出援手,将她抱离险境,这是本分,更是底线……请伸出温暖的双手,让人心不再冷漠……但在我看来,人们也许并不是不想救他,而是在社会中一些不良行为造成的。

例如,在2006年末发生于中国江苏南京市的一起引起极大争议的民事诉讼案彭宇案,对于人们帮助他人的思想也有一定的影响。

最后,一位好心的拾荒阿姨陈贤妹。

伸出援手,将小悦悦从冷漠中救了上来,送进了医院,这件事令人欣慰。

但死神无情,最终还是在21日凌晨0时32分带走了仅仅两岁四个月大的小悦悦。

小悦悦父亲在后面跟随着,神情麻木,双眼空洞;母亲悲恸欲绝,瘫坐在椅子上,巨大悲伤彻底击倒了她,她甚至无法起身送送女儿……但小悦悦事件背后,与父母的不负责任也是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小悦悦的父母在身边,那么也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

那两名肇事司机道德品质的败坏也是一个很大的责任,及对生命的一种漠视。

我们一定要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从而让类似这一现象的事件不在发生。

这一悲惨事件的背后,最终的受害者还是小悦悦。

那18名对小悦悦冷漠的人,最终还是会遭到良心的谴责。

从这件事件可以看出在当今社会中存在着不良风气,应当消除见死不救、见危不助等行为,我们需要鼓励和保障“见义勇为”。

多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的事和物,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树立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

也许“天使”就应该生活在天堂,也许在那个没有冷漠的世界,她会比现在过得幸福快乐吧。

她来过这个世界,让我们记住她的名字,她叫王悦,一路走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