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当前老年人的居住建筑设计
分析老年人建筑设计

分析老年人建筑设计老年人建筑设计是一门关注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和生活方式,为老年人提供舒适、安全、便利的生活环境的学科。
老年人居住环境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他们身体机能、社交需求等特殊需求。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老年人建筑设计的相关特点。
首先,老年人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状况。
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容易受到气候、温度、噪音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需要住所能够有效地降低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
设计师应该考虑老年人的身体活动范围,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安全的居住环境。
室内工作台面的高度、卫生间的高低等都需要与老年人的身高适配,住所的开关、门把手、窗户等也需要考虑到老年人的手臂力量或灵活度不如年轻人,设计时需要降低难度、提高便利性。
其次,老年人建筑设计需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社交需求。
在老年人居住环境设计中,应该考虑到老年人的社交尺度,为他们提供方便的场所,包括餐厅、娱乐休闲室、康复中心等。
这些场所应该比较舒适、温馨,能够促进老年人之间的交流、分享经验,减轻孤独感和无聊感。
再次,老年人的居住环境需要提供更好的保障系统。
由于老年人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更加脆弱,所以需要特别的安全保障。
某些辅助系统,如离床警报、门铃警报、监控摄像头、关门警报器等应该都要有。
室内跌倒监测,灯光传感器等可能也需要考虑到。
最后,老年人建筑设计需要适当考虑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在设计中,除了考虑身体因素,也要考虑到老年人的心理问題。
例如,在设计时可以采用更舒适的材料,如更好的地毯、更舒适的床上用品、柔和的照明,以及给予老年人一些装饰和家具可以让他们回想起自己的亲人或年轻时期的时候,带给他们更温馨的生活感受。
分析老年人建筑设计

分析老年人建筑设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老年人群体所占比例逐渐增加,他们对建筑设计的需求也日益凸显。
老年人建筑设计是一门涉及生活、健康、便利等多个方面的学科,对设计者来说,需要在充分了解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和设计。
本文将从老年人的特点、需求和建筑设计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老年人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老年人的特点老年人的身体功能和精神状态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因此在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老年人的特殊需求。
首先是老年人的身体功能下降,他们的视力、听力、反应能力等都有所减弱,对日常生活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次是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经常需要依靠助行器、轮椅等辅助工具。
再者是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他们常常感到孤独、焦虑、换位和恐慌,对情绪的把握需要更加细致。
老年人的特点需要在建筑设计中做出相应的考虑,以满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需求。
基于老年人的特点,他们在建筑设计中具有以下需求。
首先是安全需求,老年人的身体功能下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比如防滑地板、扶手等设施。
其次是舒适需求,老年人对环境的舒适性要求较高,需要光线明亮、空气清新的环境。
再者是便利需求,老年人需要便捷的交通设施、无障碍设施等,以方便他们的日常生活。
老年人还需要社交需求,他们渴望与社会接轨,需要有丰富的社交空间和活动。
三、老年人建筑设计的重要性老年人建筑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关系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一个符合老年人需求的建筑设计,可以让他们在晚年享受更好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反之,如果建筑设计忽视了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可能会带来不便利、不安全、甚至健康问题。
老年人建筑设计的重要性不可低估,需要加以重视。
在进行老年人建筑设计时,设计者应该采取科学的方法,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
首先是多方面调研,了解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包括生理、心理、社交等各个方面。
其次是借鉴国际经验,吸取国外老年人建筑设计的先进理念和方法。
再者是与专业机构合作,比如社会福利机构、养老机构等,获取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分析

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分析随着城镇化建设的逐步推进,各种绿色小区、安康小区以及精品小区呈现出遍地开花的趋势。
但是老年人出门、上下楼困难,在家摔伤、碰伤的事情屡见不鲜,对有老人家庭的神经造成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适应老龄化社会,使老年人的需求得到满足,已经成为当下居住建筑设计所面临但又无法回避的关键问题。
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了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就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的优化提出相应地策略。
标签: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基本原则;优化策略1、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探析在设计老年人居住建筑过程中,除应严格遵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无障碍设计规范》、《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规范》等)执行外,还应当遵循如下基本原则:一是建筑结构稳固性原则。
对于老年人居住建筑而言,在设计过程中,必须确保各种承重构件在使用年限的牢固与稳定性,并能结合老年人家庭结构做出相应调整,尤其是要实现平面功能布局的实时可调,这样才能满足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二是服务设施的可靠性原则。
进入老年阶段后,由于年老体弱,老年人的行动能力往往会受到很大的影响,需要一定的服务设施加以辅助,那么在服务设施的安装与使用過程中,就需要采取额外的加固与安全防范措施。
三是功能和舒适互补原则。
老年人由于身体疾病等原则,生活起居往往需要他人的护理,那么在设计过程中,就要考虑一定的护理空间,尤其是浴室和厕所,应适当增大面积,以满足老人活动以及他人协助的空间。
同时,老年人比较喜欢安静,应注意采用一些具有隔音功能的材料。
老年人往往大多数时间都呆在室内,因此在设计局室时,应当充分考虑日照、采光、换气和通风等问题。
此外,老年人因为身体原因,对于外界气候变化有较强的敏感性,为此需要慎重考虑房间朝向以及室温的变化。
另外,房间内部细节设计也应考虑充分,如家具尺度、材料以及地面材料质感和颜色等,一切应以满足老年人实际需要为基本前提。
2、优化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的有效策略2.1 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及服务内容在对社区道路交通进行设计时,应当采用人车分流的交通结构,不断提高社区感与安全感,建立全社区服务体系,为老年人设置一些有益的公共服务项目,比如说棋牌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为老年人配置面积足够大的室外活动场所,以满足老年人户外活动需要。
老年人的居住建筑设计

老年人的居住建筑设计【摘要】老年人的居住建筑设计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意义不容忽视。
目前,老年人的居住建筑设计多存在着不合理的现状,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
老年人对居住环境有着特殊需求,如安全、舒适和便利性。
针对老年人的居住建筑设计需要考虑这些特点和需求。
在设计中,可以设置一些智能化设备和舒适的空间布局来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未来发展方面,可以借鉴一些成功的老年人的居住建筑设计案例,并持续关注老年人的需求变化。
老年人的居住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在于为老年人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同时也需要推广和倡导更多关于老年人的居住建筑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老年人的居住建筑设计需要更加注重人性化和智能化,以适应老年人群体的不断增长。
【关键词】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意义、现状、特点、需求、环境设置、策略、案例、未来发展、重要性、可持续性、倡导、推广。
1. 引言1.1 老年人的居住建筑设计意义老年人的居住建筑设计是一项极具社会意义的工作。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群体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
为老年人打造适宜居住的建筑环境,是社会责任和义务所在。
老年人的居住建筑设计意义在于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他们更需要一个舒适、安全、便捷的居住环境。
合理设计的建筑空间能够提供老年人更好的居住体验,让他们在家中得到充分的休息和关怀。
老年人的居住建筑设计意义在于促进老年人的社交和交流。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更需要社会支持和关爱,而建筑设计的合理布局可以创造良好的社交氛围,让老年人能够更多地与家人和邻里互动,减少孤独和抑郁情绪。
老年人的居住建筑设计意义重大,不仅影响老年人自身的生活质量,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建筑设计师应该深入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和特点,为他们量身定制适合的居住环境,让他们在晚年拥有美好的生活体验。
1.2 老年人的居住建筑设计现状老年人的居住建筑设计现状十分值得关注。
分析老年人建筑设计

分析老年人建筑设计老年人建筑设计在当今社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对于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和建筑设计需求也越来越重要。
老年人建筑设计不仅仅是关于建筑结构和外观的问题,更是涉及到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和健康问题。
本文将分析老年人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和关键因素,并就此进行深入讨论。
老年人建筑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和认知功能都会有所下降,因此他们对于建筑环境的安全和舒适性要求都会更高。
老年人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特点和生活习惯,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
老年人建筑设计也需要考虑到老年人的社交需求和心理健康,为老年人创造一个温馨、愉悦的生活氛围。
老年人建筑设计的关键因素有很多。
首先是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老年人通常身体机能较弱,容易摔倒,因此建筑结构需要考虑到老年人行动不便的情况,避免出现易滑倾斜的台阶和楼梯。
其次是建筑设施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老年人的行动能力有限,对于楼梯和门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便利性,厨房和卫生间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易操作性。
老年人建筑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建筑内部的通风和采光,夏季通风散热,冬季保暖,以及阳光照射的充足程度。
在老年人建筑设计的实践中,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值得借鉴。
日本的福利设施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和生理特点,建造了一系列专门针对老年人的活动中心、长者公寓及照护设施,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
一些国际上的老年人公寓设计也值得关注,它们不仅在建筑结构设计上考虑到老年人的行动特点,更在服务设施的设计上考虑到老年人的健康管理需求。
老年人宜居建筑设计探析

老年人宜居建筑设计探析摘要:老年人宜居建筑设计需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活、出行、健康、娱乐等方面的需求。
文章将从老年人宜居建筑的整体规划设计、室内空间设计两个角度,探讨老年人宜居建筑的具体设计方法,以期为相关建筑设计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老年人;宜居建筑;设计方法前言:在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国内养老产业发展迅速,老年人宜居建筑项目逐渐增多。
虽然目前国内仍以家庭养老形式为主,但养老机构也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选择。
其中,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模式颇受欢迎,成为目前养老机构发展的主要方向。
在此过程中,做好老年人宜居设计尤为重要。
一、老年人宜居建筑的整体规划设计(一)选址规划老年人宜居建筑规划设计,要综合考虑老年人生活需求、心理需求以及建筑美学等方面的因素,从而提升老年人的居住舒适度和幸福感,达到“宜居”设计的目标。
首先在建筑选址规划方面,需要注意周围配套设施的完善性。
比如在社区周围需要有幼儿园、健身场所、绿化区和停车场等基础配套设施。
在当前的社会家庭结构下,许多老年人还要负责照顾子孙一代,而且老年人也喜欢与儿童一起生活、交流。
距离幼儿园较近,可以方便老年人接送。
健身场所则是老年人最需要的室外活动场所,在健身器材设计时,也需要考虑老年人的使用特点,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
此外,通过设计绿化带和绿化区,可以起到防尘降噪的作用,而且能够为老年人提供观赏空间,满足其精神享受。
在选址过程中,周边基础设施较为齐全,也可以节省项目建设费用[1]。
(二)建筑造型设计在老年人宜居建筑的造型设计方面,越来越多的养老机构选择采用圆形造型设计方案。
这主要是由于这种建筑造型在周围的建筑群中独树一帜,方便辨识。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其记忆力会出现衰退,可能出现迷路的现象。
设计具有标志性的建筑形式,便于老年人的记忆。
某适老居住社区的整体设计形式如图1所示。
除了视觉上的冲击作用外,圆弧形的建筑结构设计,也可以最大化的减轻老年人发生碰撞、摔倒时所受到的伤害。
试析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实践

试析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实践发布时间:2021-02-19T09:13:47.000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7期作者:吴官玶[导读]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老龄化趋势显著,老年人的住房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南宁 530000摘要:现如今,我国的老龄化趋势显著,老年人的住房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老年人的居住问题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显著影响,设计出顺应老年人居住需求的建筑也成为建筑设计工作中的主要内容。
本文就将分析年人居住建筑设计,以供参考。
关键词: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居住需求;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占到人口总数的35%左右,老年人口的迅速增长使人们更加关注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建筑行业也需深度探究适合老年人的建筑设计,设计出满足老年人居住需求的空间,进而加强老年人居住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1老年人居住建筑概述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住建部颁布了全新的设计规范,规范中提出老年人居住建筑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老年人居住建筑主要指的是为老年人设计,满足其生活起居需要,且符合老年人心理和生理需求的居住建筑。
主要指以套为单位设计的老年人的住宅、公寓和配套建筑及环境设施等,在此之前,我国并未明确指出老年人居住建筑的定义和概念,而新规范中对此加以明确,这有助于我国老年人居住建筑的长期、稳定发展。
2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的原则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应遵循既定原则,为老年人设计出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
设计中,首先遵循安全性原则。
老年人行动迟缓,反应速度较慢,身体的各项机能处于下滑状态,若受伤则恢复速度极慢。
因此,在适老化设计中,要充分考量安全问题,减少非必要的障碍物,及时排除对老年人人身安全构成威胁的设计元素。
其次是交往需求原则。
现阶段,空巢老人较多,这会产生较为强烈的孤独心理,需要与外界密切接触。
因此,老年居住建筑设计中,要高度尊重老年人的交往需求,这也可为其交流沟通提供良好的条件。
住宅建筑中的老年人居住设计

住宅建筑中的老年人居住设计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居住设计成为了住宅建筑设计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专业角度分析老年人居住设计的要求和注意事项,以期为住宅建筑中的老年人居住设计提供参考。
一、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是老年人居住设计的基础。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需要考虑其行动不便、视力下降、听力下降等生理需求。
同时,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也不容忽视,他们需要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尊重,需要与家人和朋友保持紧密的联系。
二、居住环境的安全性居住环境的安全性是老年人居住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下降,容易发生意外。
因此,在设计老年人居住环境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防滑地面:老年人行动不便,容易滑倒。
在住宅建筑设计中,应选用防滑地面材料,减少老年人滑倒的风险。
2.扶手和栏杆:在楼梯、走廊等容易发生跌倒的地方设置扶手和栏杆,方便老年人稳定身体,增加安全感。
3.紧急呼叫系统:在住宅中设置紧急呼叫系统,以便老年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及时求助。
4.室内外照明:保证室内外照明的充足,特别是在楼梯、走廊等地方,避免老年人因光线不足而跌倒。
三、居住空间的舒适性居住空间的舒适性是老年人居住设计的重要方面。
老年人需要一个舒适、安静、宽敞的生活环境,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1.室内温度和湿度: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的适宜,避免老年人感冒和皮肤病的发生。
2.室内噪音:控制室内噪音,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安静的生活环境。
3.室内空间:合理规划室内空间,保证老年人有足够的的活动空间,同时方便其在住宅内的移动。
四、居住空间的便捷性老年人需要一个便捷的生活环境,以减少其生活负担。
在住宅建筑设计中,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室内布局:合理布局家具和设施,方便老年人使用,避免其因行动不便而造成生活困扰。
2.厨房和卫生间:设计易于使用的厨房和卫生间,考虑到老年人的身高、手臂长度等因素,选用适合老年人的厨房设备和卫浴设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析当前老年人的居住建筑设计
摘要:我国现行的住宅体系在设计理念上对老年人的需求考虑不多,住宅设计应如何适应老龄社会,如何满足老年人的住房需求,已成为我们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对于老年人居建筑设计的现状,分析了老年人生理及心理的特性,并就此对老年人的居住建筑设计进行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老年人居住住宅现状分析建筑设计特性设计探索
前言
老年问题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一个人,特别是老年人的居住问题直接影响到每一个家庭,影响到社会各个层面。
对老人来说,谁都喜欢在一个舒畅安全的居住环境里享受晚年生活,可是,在安康小区、绿色小区、精品小区遍地开花的今天,老人在家中发生摔伤、碰伤的事却屡屡见诸报端,冲击着每一个有老人家庭的视野和神经。
住宅设计应如何适应老龄社会,如何满足老年人的住房需求,已成为我们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
面对我国老龄化人口越来越多这一趋势,面对大量增加的“银发浪潮”,一些专家认为,我国现行的住宅体系在设计理念上对老年人的需求考虑不多,国家颁布自2003年9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标准《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未能得到很好落实。
因此,尽快建立能够适应老龄化社会需求的建筑住宅体系已刻不容缓。
1、老年人的居住建筑设计现状
针对老年人康健及行为不断发展变化的特征,建设部和民政部1999年发布了《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然而我们有关老年人建筑研究方面的成果还不多,而国外已经有了相当丰盛的成果。
国内外老年人的居住建设设计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996年在德国建成的韦塞尔老年人公寓很好的解决了老年人的部分需求。
为了满足老年人的交往需求。
建筑设置了宽大没有顶的走廊,并且在食堂外面设计了一个露台,它既加强了室内室外空间之间的联系,又为老年人饭后的交往提供了一个便提舒畅的空间。
在建筑材料的使用红色面砖,这是在韦塞尔地区大量使用的一种建筑材料。
红色面砖的使用,给人温暖亲密的感觉,消除老
年人害怕冷漠的心理。
红色面砖墙体在转角处被处理成不持续地薄片形式,很轻盈,建筑凹凸有致,部分架空,一切都是为了避免给老年人带来惨重感。
在人口老年化问题出现之前,我国的许多城镇为社会上的孤寡老人,建立了一些救济性、福利性的养老院。
如今我们已经处在老年化社会之中,随着传统家庭结构和观念的改变,社会养老养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养老院已经不仅仅是供孤寡老人使用,许多子女不便当照顾的老人也将家安在了那里。
养老院和老年性质的居住建筑成为今后我国老人的主要养老之地。
养老院和老年性质的居住建筑决不是孤立设置的,它主要的目的是便当老人之间的相互照应和交流。
最近几年,在发展中国家,为了不断的提高老年人获得更美好生活的可能性,正在选择“自助而助”的政策,既制定一种鼓励和促进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发展的国家政策,使老年人既是社会发展的行动者,也是社会发展的受益者,本文来自范文中国网。
反映了对老年人的正确认识和尊崇,鼓励老人自立自强。
因此,老人理想的“伊甸园”,实际上就是具有社区服务格外医疗设施支持的准家居环境,是真正的“老年人之家”。
但是在我国,目前老年人居住建筑不是设计成宾馆式独立的形式,就是设备质量环境太差,走向极端,不能普遍为大部分老人使用。
2、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
从少年,青年,中年,一路走到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发生了强大的变化。
步入老年以后,人在心理和生理上发生与青壮年完全例外的情况,叫做老化现象。
主要表现有身体功能的变化、感觉功能的变化、心理功能特征的变化、生活结构的变化等。
据研究表明,老年人需求的方面比其他人群更多,这包括:
康健的需求:老年人常常能感觉自己身体的变化,尤其是70岁以后,人体生理功能的衰退是显着的。
对于康健的需求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
人到老年,常有恐老、怕病的心理,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老年人更关注自身的康健状况。
工作的需求:这对于退休的老年人更剧烈。
他们大多尚有工作能力,聚然间离开工作岗位肯定会产生许多想法,他们有的希望再次从事工作,以体现自身价值。
依存的需求:人到老年,精力、体力、脑力都有所下降。
有的生活还不能完全自理,这时他们希望有人照顾,尤其得到子女的亲自照顾。
子女的孝顺,将会使他们感到有所依靠。
和睦的需求:到了老年,人更希望自己有个和睦的家庭环境,不管家庭经济条件如何,只要全家和睦,邻居关系融合,互敬互爱,互相帮助,老年人就会感到温暖和美满。
安静的需求:老年人大凡都喜欢安静,怕吵怕乱,有些老年人就怕过星期天,这一天子女、儿孙都来了,乱嚷嚷地度过一天,对老年人来说,这样的星期天是“苦楚的星期天”。
支配的需求:老年人原来多为一家之主,掌握家中的支配权。
但由于年老后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老年人的家庭地位、支配权都可能受到影响。
这也可能造成老年人的苦楚。
尊崇的需求: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可能会情绪低落,如果得不到尊崇,就会产生悲观情绪,甚至不愿出门,长期下去,则会引起仰郁和消沉,埋下疾病的祸根。
求偶的需求:丧偶对于老年人来说是极其惨重的打击,丧偶后生活寂寞,心理表现无助,有很强的找个伴的愿望,希望有人照顾。
3、老年人的居住建筑设计探索
设计老人住房时,从目的性、方案及实际设施上要考虑到他们的起居、日常事务、个人爱好习惯、社会接触及文娱体育活动等方面,以体现他们早先生活方式的持续性,最严重的目标就是尽可能长时间维持其独立生活能力。
从生理学角度
研究发现,人进入老年后,身体机能退化,功能降低。
这些都决定了老人相对而言身体较虚亏,行动迟缓,体力下降,这就要求老年人的住宅设计应从便当和经济角度出发,占地宜小,室内空间松懈,使老人平时的生活自理和日常活动的困难最少而且省力,应使防火设计能保证最大安全。
老人大凡都喜欢
宁静,怕吵,尤其是儿童的吵闹,因此外界的环境及室内的环境也应高度宁静。
而从建筑心理学出发,老人大凡都较明锐,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简易产生孤独感和被抛弃的消极心理,因此建筑室内布置应宽大明亮、居住舒畅,建筑造型应富有生活气息,不应看上去像在社会福利机构。
因此,在老年
人居住宅的规划与设计上,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充分考虑:
从空间、装置、设备、管理员或护理人员等方面对应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性,做到紧张时刻可立即采取措施。
从环境行为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考虑大多数老年人常年形成的居住习惯,提供传统形式的室内空间。
从建筑人类工程学的观点出发,在家具、卫生器具的尺寸方面符合老年人的身体特征。
考虑老年人的户外环境设计特色。
在老年社区,首先考虑到要弥补老年人减退和丧失的机能,住宅区的道路系统、交通组织应以保护老龄人的行动为基础。
社区内应采用人车分流或部分分流的道路交通结构,增加社区感和安全感。
合理安排适合老年人的公共服务项目,如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棋牌中心等;有足够面积的室外活动场所,保证老人户外活动的需要;合适布置绿化、喷泉、亭子、长廊等建筑小品。
在庭院或绿地的局部设立自然的屏障或遮挡视线的树木,配以桌椅、灯具等,可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具有私密、隐藏、安全特征的用来休息、交谈的安静场所。
在详尽设计中,要考虑室外环境的开阔平展。
无障碍物的绿地则为老人或残疾人行进、散步、晨练提供了场所。
其次是室外环境的卫生性。
小区应有优良的通风、日照条件,防止噪声和空气污染,给老年人一个卫生、康健的生活环境。
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和服务内容。
针对老年人开发建设的老年社区规划的基本要求是从老年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和医学等新角度来研究和设计老年人的住区环境,在规划设计上为老年人提供恰当的生活条件,满足老年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种种分外需要,以充实他们的生活内容,提高生活质量。
另外,随着科技的进步,可以在社区中扩展智能环境,达到及时、有用为社区中老年人服务的目的。
例如住宅区的管理中心应能及时对诸如无益气体的泄漏、火灾、医疗救护、意外事故、求助等主动提供紧张帮助。
此外,为老年
人服务的各项设施的位置和环境也必须结合社区规划,否则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4、结束语
总之,老年人居住建筑的研究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有心理学上的,有医学上的,有社会学上的。
面对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的严苛现实,我们应当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教训,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老龄住宅政策,切实落实《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使老年住宅“事业化”转变为“产业化”,在设计理念上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好人性化设计和开发,并完善社区公共设施,做好老年人住宅的外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