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中国咏月诗词鉴赏作文素材

合集下载

诗中的月作文(通用32篇)

诗中的月作文(通用32篇)

诗中的月作文诗中的月作文(通用32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

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诗中的月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诗中的月作文篇1漫步在月光下,阵阵微风拂面而来,在这寂静的中秋之夜,不如拿着一本唐诗宋词,去和诗人一起感受诗与月亮的完美结合。

诗中的明月,好似一幅水墨画,月光透过松枝间,清泉从石头间流过。

此时,在诗人王维的眼里,他们美得无可挑剔,于是他诗兴大发,写了一首诗,留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样的千古佳句。

古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不亚于我们。

当诗人李白自己孤独地站在窗前,看着对面的那户人家正吃着团圆饭,不由得想起自己的家人,写下了这样的名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然而,诗中的明月更多的是对亲人的祝福。

宋代诗人苏轼,在中秋佳节之时,抑制不住思念自己远在故乡亲人的情感,写下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给远方的亲人送去美好的祝福。

而大诗人李白又在这中秋佳节望着天边的明月,举起酒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足以说明李白向往自由浪漫的情怀。

钱塘江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它在每年的中秋节都会涨潮,唐代诗人张若虚就目睹了这恢弘大气、豪放壮观的景象,写下了“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样的名句,显示出了张若虚不拘一格的情怀。

在这中秋佳节,谁人都会有难以抑制的思乡情怀,诗人王建也是如此,于是写下“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以表达自己浓浓的思乡之情。

有月,有诗,有浪漫,更有博大的中秋文化。

在诗词中,我们感受到了诗与月的魅力,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所以让我们以赏月为契机,赏月、品诗,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诗中的月作文篇2小时候,常听大人说,古人的离乡游子常用月亮以寄托对家乡的思念。

他们为站在远处,借着月亮照耀着大地,一个背影,一轮明月,真有几分思乡游子的味道。

第二天,爸爸给我买来一本《唐诗三百首》,里面就有好多写月的诗,像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我读《月夜忆舍弟》时,问爸爸“舍弟”是什么意思?爸爸说,“舍弟”就是自己的弟弟。

咏月时文两篇

咏月时文两篇

两篇咏“月”时文赏析月亮,月亮跟我走海边的夜晚总是那么地宁静,月光像温柔的网,密密的、长长的、无法阻挡照在我的身上,脸上,软绵绵的,温辘辘的,浸着甜蜜蜜、凉丝丝的气味,让人的心窗明净,融入到她那美好的情景中。

晚上我坐在高高的河堤上,等着妈妈外出搂草归来。

等待久了,没有事做,我就仰着脸,看天上的月亮,数着天天的星星,星星好像和我捉迷藏一样,一会儿明,一会儿暗,让我找不到它。

那时候,空旷的田野没有一点遮拦,群星灿烂,月亮像一面镜子挂在高空上,堤下草丛中的小虫子,争相鸣叫,时起彼伏,发出悦耳的声音,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生气。

妈妈回来了,走到我的跟前,我从妈妈手中接大耙子,背在身上跟在她的后边,她身上背着草捆,妈妈怕我寂寞,就一边走一边教我唱儿歌:月亮,月亮跟我走,你打烧饼,我打酒。

说完,妈妈还提醒我说:小丫头,你抬头看看月亮跟着我们走了吧!当时我只有七八岁,不知道儿歌的意义。

每次妈妈晚上和我走路时就教我唱这首儿歌,有了这两句台词的儿歌,好像下次我再走晚路就不会害怕,夜晚一个人出门,认为自己不再孤单,有月亮陪伴着我,我走它也走,我停它也停,我躲藏起来,它也躲藏起来,真像和我一起做游戏的伙伴一样,月亮带给无尽的快乐和想象。

童年的时候,天是那么地蓝,星月是那么地璀璨,妈妈说:天上的每一颗星星都和地上的每一人有着内地的联系。

我常在夜晚坐在黑夜中寻找属于我自己的那颗心。

那时我们住的是茅草房子,没有高楼大厦,月亮离我们很近,好像是伸手就可摸到它的感觉。

那时候,小镇上还没有通上电,煤油还要计划,家家户户为了节约煤油,吃过晚饭,天一黑下来,人们喜欢到外面月光下纳凉,大人们坐到街道两旁谈天说地,小孩子乘着月色聚到一起做游戏,天上的繁星缀满了童年的天空,而月亮和星星便成了我们对话的主角。

有人说:小小船儿两头尖,两头尖尖像月亮,我在小小船里去,看见满天亮星星。

有的小朋友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也有的小朋友说:月亮月亮跟我走,你打烧饼我打酒。

中国咏月的古诗诗词(精选5篇)

中国咏月的古诗诗词(精选5篇)

中国咏月的古诗诗词中国咏月的古诗诗词(精选5篇)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

诗歌有丰富的感情与想象。

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

小编在此整理了中国咏月的古诗诗词,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中国咏月的古诗诗词(精选篇1)1、霜月李商隐?〔唐代〕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楼高一作:楼南 / 楼台)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我登上百尺高楼,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争艳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

2、中秋月晏殊?〔宋代〕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月光下梧桐树影随着时间推移,不知不觉的移动着,在这团圆夜仍是独自面对着角落。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月宫中的嫦娥现在也未尝不感遗憾吧,陪伴她的,毕竟只有那清冷的月宫和孤寂桂树。

3、西江月·遣兴辛弃疾?〔宋代〕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喝醉酒我暂且尽情欢笑,哪有工夫整日发愁?近来我才觉得古人的书本,的的确确是没有半点可信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昨夜我醉倒在松树旁,问松我醉到什么程度?我疑心松枝摆动是要来搀扶于我,连忙用手一推说:“去!”中国咏月的古诗诗词(精选篇2)1、关山月李白?〔唐代〕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浩荡长风掠过万里关山,来到戍边将士驻守的边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这些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望边邑一作:望边色)戍守的士卒眼望着边城,那盼望归家的面容多么凄苦悲哀!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当此家中高楼上的将士妻子,哀愁叹息,大概也没停歇。

古诗中的月亮学生作文

古诗中的月亮学生作文

古诗中的月亮学生作文篇一:古诗中的月亮学生月亮低低的,蛋清色的光,似要流下来。

看着我们,深深地看着我们。

地上的人,就有了无数次对月伤情的时刻。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是情人对着月亮,深刻地思念起远方征人的时候。

月亮如此美好,你是如此美好,但我仍然需要回去,或许梦里会有与你的相遇,那是你我的假期。

便想起这样的词“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爱情,是如此的美好,只要相遇便成就了永恒的美好。

就像纳兰性德曾说,人生一切哪比得上生前一壶酒?这壶酒里有至情至性,是爱的纯粹,痛的彻底。

饮尽它,人生便也是完整。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东风、百花、吐丝而尽的春蚕,燃烧成灰的蜡烛,寒冷的月光。

不去追究这诗的深意,但人生的悲凉,爱情的无望早已满满地在纸上了。

而每个人都会背诵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将思乡之情说尽了。

正如: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无法回来的无奈,只能期盼着与你一起剪西窗的烛光,到那时,我会告诉你我在这秋雨绵绵天气里的哀思。

巴山夜雨的景象,于是成了所有描述外出野客飘零的经典意境。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纳兰容若将自己当成征夫,望不到头的故乡,心里淤积的思念,或许只有月亮才明白。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沙场几人回。

”在美好的爱情里,告别美艳的娇妻,被迫着奔赴了战争,没有几人回的战争。

这一别,或许就是一生,挥着手,送你远去,望你带走我的心。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这种心情,你可能体会?当你问爱我有多深,我或许只能回答你,月亮代表我的心。

关于咏月的作文范文

关于咏月的作文范文

关于咏月的作文范文“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中秋临近,尽管月饼广告早已铺天盖地,花色品种不断翻新,我想,在时人不知吃什么好玩什么过瘾的今朝,除想借中秋之名,行“上贡”之事之外,真正想买来解馋的为数不多也。

在下虽为凡夫俗子,有时却也喜行“附庸风雅”之事,既然如此,丹桂飘香不谈月,枉费古人一片情。

再说嫦娥、吴刚、蟾蜍白兔,恐怕要腻人耳目。

浏览书架,凡夫不由陶醉于古人的咏月诗中。

月与诗,最早结缘于《诗经》:“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窃纠兮,劳心悄兮。

”而历代颇有盛名的诗人都是咏月之高手,唐人杜甫的“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宋人苏轼的“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专声转玉盘”;明人张绅的“银波千顷照神州,此夕人间别是秋”;皆为咏月之佳句,有的写得朦胧含蓄,有的写得形象帖切,大可领略“一年明月今宵多”韵味。

而令人称奇折服的,莫过于诗仙李白了,他一生创作的上千首诗词中,吟咏到明月的竟达三百二十余首之多,而且写出来出神入化,千姿百态,各具情趣。

他“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云端。

”比喻是何等的生动。

后来,他入长安,又咏:“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将皎白的月色与秋风中断续的捣蛋衣声融为一体,深沉感人。

诗人还时常把明月人格化,赋予明月以浓厚的感情色彩。

“明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是描写闺情的名句。

一个“窥”字,简直把明月写活了。

落月入户,窥探那孤守残烛,愁思难眠的少妇,是同情?还是慰藉?真叫人遐思不断,咏味无穷。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土”儒妇皆知的诗,更是把明月当作传情达意的使者,一缕月光几分情绪,几度缠绵,意境深远。

李白生性孤高,官运坎坷,一生穷愁。

因此,常借酒消愁,对月抒情,《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因为无亲,便邀明月为友,正是诗人内心孤独的鸣唱。

尽管如此,在李白的心目中,“与人万里长相随”的明月,是圣洁崇高的象征,是高尚灵魂的化身。

古诗里的月亮作文

古诗里的月亮作文

古诗里的月亮作文古诗里的月亮作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

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古诗里的月亮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里的月亮作文1古往今来,月亮以皎洁、柔和、美丽和神秘吸引着很多文人墨客。

在古诗词里出现了以“月亮”为素材的诸多名篇佳作,很多诗人都被月亮的美丽所吸引。

月亮之所以受人之爱,是因为月亮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月亮是美好的象征。

唐代诗人李白在小时候,还不懂什么是月亮,就问天上挂着的是什么东西,那么亮,那么美,就像一个白色的玉盘,所以就有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美妙诗句;而陶渊明在月光下散步时,看到月光映衬着稻田时的美丽景色,他瞬时感觉身子轻快了许多……“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见到月亮,心里有什么愁怨,借酒消愁,看着明月,倾诉着自己的衷肠。

月亮也是感情的寄托。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唐代诗人张九龄在深夜看见了海上那圆圆的明月,想起了身在远方的妻子而作的美妙诗文。

情人在两地观赏着高悬的明月,借助月亮表达彼此的思念之情。

月亮更是永恒的代言。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在江湖畔赞叹人生苦短,而宇宙永恒,表示出了张若虚对人生的感叹。

残月勾起别样的思绪。

古代文人诗人在散步时,遇到残月仰望星空,残月比圆月更加特别。

“杨柳岸晓风残月”,微风伴着残月是一幅多么凄凉的景色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心存一轮明月,去创造和享受美好的人生吧!古诗里的月亮作文2古往今来,月亮以它的光洁、皎白、美好、柔和、神秘,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的优美诗篇。

月亮是美好的象征。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只有李白才能想象出像白玉盘的月亮。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留意生活的一角一落,发现了明月照在松间,清泉嘀嗒、嘀嗒落在石上这幽静的美景。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月色,为这宁静的秦河的夜晚再增了几分皎洁和静谧。

高考语文素材积累:古诗中的月亮

高考语文素材积累:古诗中的月亮

高考语文素材积累:古诗中的月亮“月亮”象征思念,古人的中经常出现月亮的句子。

下面来看看语文迷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月亮的内容吧。

在古诗中,一些字眼是含着固定的意象的,“月”便是如此。

“月”作为一种意蕴而想象的视觉、感觉的自然景物,能够为意象的塑造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意念,从而阐释、实现“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

被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白居易的千古名篇《琵琶行》里面的“秋月”描写不同凡响。

诗歌中共有五次写到“月”。

开篇诗歌就以“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的诗句来渲染饯别的悲惨。

在枫叶飘飞、荻花凋零、凉风瑟瑟的深秋时节,作者和朋友饮酒作别。

月色朦胧,醉意朦胧,一轮昏黄的月亮浸泡在江水里,仿佛是泪眼,又像月会随水流去。

这里的月,起到渲染烘托诗人感情的作用,而且还为下文写“忽闻水上琵琶声”的惊喜埋下伏笔。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使白居易和他的朋友们陶醉。

一曲琵琶声息之后,人们沉浸在美妙的乐曲声里,声已息而意未尽,甚至连水面都无波痕,皎洁的秋月烘托了四周的寂静,表达了听众如痴如醉的情感。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秋月春风”写出了时间的流逝,浓缩了琵琶女卖唱人生。

感慨幸福人生的短暂,写人的老去、失宠,衬托寂寞与孤独。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写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妇”后的生活场景,用月来衬托人的孤独、凄苦。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作者听了琵琶女的苦诉之后,因同病相怜而自叙身世。

这两句诗实际是白居易悲惨孤独苦闷生活的真实写照。

由于白居易屡受排挤,被贬官异地,人生旅途上无丝毫快乐可言,再加上忧国忧民,心情自然沉重,怎么还有闲情雅意来沐浴春光,观赏明月呢?美好的场景,孤独的场面,反衬人的寂寞。

古诗中的“月”含着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抒发思乡怀远之情。

人们以月圆比喻人的团圆,以月缺比喻人的离别。

“月亮”象征思念,包括思念家人、思念故,有代表性的是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结合诗句写月亮的作文

结合诗句写月亮的作文

结合诗句写月亮的作文
月亮,这家伙可真是个神秘又迷人的存在!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文人
墨客为它写下了动人的诗句。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小时候的我,看着天上那轮明月,还真以
为是个大大的白玉盘子挂在那儿呢!想象着要是能把它摘下来盛饭吃,该有多好。

那时候的月亮,在我眼里充满了天真和幻想。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这一句诗,让月亮成了人们传递思念
的使者。

每逢中秋佳节,那些远在他乡的游子们,望着那同一轮明月,心里头
想着亲人们是不是也在看着它,思念的情感就像月光一样,洒遍了大地。

月亮
在这一刻,变得温暖又深情。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张若虚的这句诗,让我不禁思考,到底是谁第一个看到了月亮呢?这月亮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照亮人间的呢?这
问题似乎没有答案,但却让月亮多了一份深邃和古老的气息。

月亮啊月亮,你有时候像个害羞的小姑娘,躲在云层后面,只露出半张脸;有时候又像个调皮的孩子,在夜空中欢快地跳跃。

你见证了人间的悲欢离合,
陪伴着我们度过一个又一个寂静的夜晚。

诗人们用他们的妙笔,赋予了月亮各种各样的情感和意义。

而我们,在欣
赏这些诗句的同时,也更加感受到了月亮的魅力。

不管再过多少年,相信月亮依旧会挂在天上,看着人间的我们,继续成为诗人们灵感的源泉,也继续温暖着我们的心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咏月诗词鉴赏
谈到月亮,人们就会想到美丽的神话传说,而在诗词文学中,你夜常常能发现月亮的踪迹!
畅游在中国古代诗词的海洋里,你一定会被一些琳琅满目的咏月诗词所吸引。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这是李白与明月作伴的美好愿望;“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是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形象写照;“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这又是李白的迷雾般的梦境!
皓月当空,一泻千里,给人以广袤深邃的意境。

于是乎,诗人常常寄情于月。

亲情,乡情,友情,爱情都可以借月抒发。

“花好月圆”是美满婚姻的颂词;而“月缺花飞”、“晓风残月”则是爱情不幸的曲笔。

宋代欧阳修“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词句,表达了黄昏后月光下情人约会的欢快心情。

诗仙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句,表达了游子怀乡之情。

宋代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中秋咏月词,更是被誉为千古绝唱,词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句,反映了作者胸襟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因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了后人远别互道“多加保重”的代名词。

对着同一轮明月,各人情感迥然不同。

李白的《把酒问月》诗中写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如果仔细琢磨,你会发现这既是李白“明月长在,人生如寄”感情的流露,也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愤懑。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又是张九龄对月思乡的情怀。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确是东坡对人生的思索。

月亮乃是天上的圣物,在人们的心中,美好的事情总会与月亮相联系,通过对古代咏月诗的鉴赏,我们会发现,其实月亮很美,但更多的是深不可测,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快点行动起来,让我们共同去揭开月亮的神秘面纱!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