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淋巴结分布及转移
腹部的淋巴结

腹部的淋巴结1. 腰淋巴结排列于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周围,收纳髂总淋巴结和腹腔成对脏器(肾、肾上腺、卵巢、睾丸等处)的淋巴,其输出管汇成左、右腰干,注入乳糜池。
[图示]2. 腹腔淋巴结位于腹腔干的周围,收纳腹腔干分布区的淋巴,其输出管参与肠干的组成。
[图示]3. 肠系膜上淋巴结位于肠系膜上动脉根部周围,收纳其同名动脉分布区的淋巴,其输出管参与组成肠干。
[图示]4. 肠系膜下淋巴结位于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的周围,收纳同名动脉分布区的淋巴,其输出管参与肠干的组成。
[图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中上腹部淋巴结转移常见,影像学检查在判断腹部淋巴结状况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消化系统脏器众多,解剖及淋巴引流较复杂,掌握消化系统常见肿瘤淋巴引流、转移的一般规律以及各种影像学方法在肿瘤淋巴结转移诊断时的判断标准、准确性、不足之处、影像学方面最新进展等,有助于正确进行影像学和临床分期,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淋巴结转移是肿瘤最常见的转移方式,是指浸润的肿瘤细胞穿过淋巴管壁,脱落后随淋巴液被带到汇流区淋巴结,并且以此为中心生长出同样肿瘤的现象。
淋巴结转移,一般是首先到达距肿瘤最近的一组淋巴结(第一站),然后依次在距离较远者(第二站、第三立的,当瘤细胞在每一站浸润生长的同时也向同组内邻近的淋巴结扩展。
但是也有例外的情况,部分患者,也可循短路绕过途径中的淋巴结直接向较远一组淋巴结(第二站或第三站)转移。
临床上称这种转移方式为跳跃式转移。
如宫颈癌在盆腔腹膜后,纵隔淋巴结未发生转移的情况下,首先出现颈淋巴结转移。
另外还可出现逆淋巴汇流方向的转移,转移到离心侧的淋巴结,这可能是由于顺流方向的淋巴管已有阻塞的结果。
如宫颈癌转移到腹膜内淋巴结,胃癌转移到髓窝淋巴结或腹膜内淋巴结。
这些特点增加了肿瘤转移的复杂性,使临床上仍有部分患者颈部淋巴结己证实转移癌,却最终也找不到原发病灶者,这是目前临床上选择治疗方案时颇为特殊的问题,有时会因寻找原发灶而拖延治疗时间,从而影响了患者治疗的预后。
(完整版)腹部淋巴结影像学解剖

胃癌
• 胃大弯区
– 胃大弯淋巴结 – 胃大网膜淋巴结 – 胃十二指肠淋巴结 – 胃网膜淋巴结 – 幽门部淋巴结 – 胰十二指肠淋巴结
胃左淋巴结
左侧膈下淋巴结
胃大弯淋巴结
胃癌
• 胃大弯区
– 胃大弯淋巴结 – 胃大网膜淋巴结 – 胃十二指肠淋巴结 – 胃网膜淋巴结 – 幽门部淋巴结 – 胰十二指肠淋巴结
胃大弯淋巴结 胃右淋巴结
右结肠淋巴结
• 胃大弯区
– 胃大弯淋巴结
胰下淋巴结
– 胃大网膜淋巴结 腹腔干淋巴结
– 胃十二指肠淋巴结
– 胃网膜淋巴结
– 幽门部淋巴结
– 胰十二指肠淋巴结
大网膜淋巴结 脾淋巴结
胰十二指肠前淋巴结 胰十二指肠后淋巴结
• 胃大弯区
胃十二指肠淋巴结
– 胃大弯淋巴结 – 胃大网膜淋巴结 右侧胃网膜淋巴结
胰下淋巴结
• 胃大弯区
– 胃大弯淋巴结 – 胃大网膜淋巴结 – 胃十二指肠淋巴结 – 胃网膜淋巴结 – 幽门部淋巴结 – 胰十二指肠淋巴结
右侧胃网膜淋巴结 肠系膜上淋巴结
主动脉旁淋巴结
胃幽门部淋巴结
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间淋巴结
• 胰腺和脾区
– 胰脾间隙淋巴结 – 胰周淋巴结 – 脾淋巴结
胃癌
大网膜淋巴结
结肠周围淋巴结
– 胃十二指肠淋巴结
– 胃网膜淋巴结
– 幽门部淋巴结
– 胰十二指肠淋巴结
肠系膜上淋巴结 主动脉下腔静脉间隙淋巴结
• 胃大弯区
– 胃大弯淋巴结 – 胃大网膜淋巴结 – 胃十二指肠淋巴结 – 胃网膜淋巴结 – 幽门部淋巴结 – 胰十二指肠淋巴结
门静脉周围淋巴结
右侧胃网膜淋巴结
淋巴结的位置和淋巴引流范围

淋巴结的位置和淋巴引流范围(一)头部的淋巴结头部的淋巴结多位于头颈交界处,由后向前依次有就淋巴结、乳突淋巴结、腮腺淋巴结、下颔下淋巴结和额下淋巴结等,收纳头面部浅层的淋巴,直接或间接汇入颈外侧深淋巴结。
1. 枕淋巴结occipital lymph nodes位于枕部皮下、斜方肌起点的表面,收纳枕部、顶部的淋巴管。
2.乳突淋巴结mastoid lymph nodes位于耳后、胸锁乳突肌上端表面,也称耳后淋巴结,收纳颅顶及耳廓后面的浅淋巴管。
3.腮腺淋巴结parotid lymph nodes分浅、深两组,分别位于腮腺表面和腮腺实质内,收纳额、颞区、耳廓和外耳道、颊部及腮腺等处的淋巴管。
4.下颔下淋巴结submandibular lymph nodes位于下颌下腺附近,收纳面部、鼻部和口腔器官的淋巴管。
5.颏下淋巴结submental lpoph nodes 位于颏下部,收纳颏部、下唇内侧部和否尖部的淋巴管。
(二)颈部的淋巴结颈部的淋巴结分为颈前和颈外侧两组。
l.颈前淋巴结anterior cervical lytllPh nodesl分浅、深两群,位于舌骨下方及喉、甲状腺、气管等器官的前方,收纳上述器官的淋巴管,其输出管注入颈外侧深淋巴结。
2.颈外侧淋巴结lateral cervical lymph nodes包括沿浅静脉排列的颈外侧浅淋巴结及沿深静脉排列的颈外侧深淋巴结。
(1)颈外侧浅淋巴结 superficial lateral cervical lymph nodes:位于胸锁乳突肌表面及其后缘处,沿颈外静脉排列,收纳颈部浅层的淋巴管,并汇集乳突淋巴结、枕淋巴结及部分下颌下淋巴结的输出管,其输出管注入颈外侧深淋巴结。
(2)颈外侧深淋巴结deep lateral cervical lpoph nodes:数目多达10~15个,沿颈内静脉周围排列,上始于颅底,下至颈根部,少数淋巴结位于副神经周围,在颈根部的淋巴结常沿锁骨下动脉及臂丛排列。
腹部淋巴结分布及转移

– 回结肠淋巴结
– 升结肠淋巴结
– 横结肠淋巴结
– 降结肠淋巴结
– 肠系膜下动脉淋巴结
– 直肠上淋巴结(痔淋巴结)
中结肠淋巴结 结肠周围淋巴结
下腔静脉后淋巴结 主动脉-下腔静脉间隙淋巴结
主动脉旁淋巴结
• 结直肠癌
– 结肠周围淋巴结、直肠周围 淋巴结
下腔静脉前淋巴结
– 回结肠淋巴结 – 升结肠淋巴结
• 淋巴结的命名原则:
– 淋巴引流(淋巴结)相伴随的血管(动静脉 – 与局部器官的直接关系
• 目前普遍认可的腹部淋巴结正常大小为短 径在5mm和10mm之间
• 淋巴结大小作为鉴别良恶性的指标存在很 多争议
– 恶性淋巴结大小可以位于正常值范围
– 增大的淋巴结未必是肿瘤性的
• 淋巴结与肿瘤播散路径的邻近程度,及其 影像学特征(例如PET/CT或者增强MRI), 对鉴别恶性淋巴结还是反应性增大的价值 更大
腹部淋巴结
• 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有关于腹部器官 正常淋巴引流的详尽描述,在影像诊断报 告工作中,了解腹部常见淋巴结引流的位 置及其描述术语是非常必要的
• 本幻灯片主要介绍淋巴结位置,大多数常 见腹部肿瘤的局部淋巴结位置及其命名
• 识别淋巴结位置,了解可能的播散位置, 对于评价一个淋巴结是否为转移瘤是非常 必要的
肠系膜下淋巴结 小肠旁淋巴结
回结肠后淋巴结 回结肠前淋巴结
• 结直肠癌
– 结肠周围淋巴结、直肠周围 淋巴结
– 回结肠淋巴结 – 升结肠淋巴结 – 横结肠淋巴结 – 降结肠淋巴结 – 肠系膜下动脉淋巴结 – 直肠上淋巴结(痔淋巴结)
小肠旁淋巴结 髂总内侧淋巴结
髂总外侧淋巴结
盲肠前淋巴结 盲肠后淋巴结
腹部淋巴结分布及转移

转移途径
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主要通过 淋巴管进行,可进一步转移到
肝、肺等远处器官。
治疗方案
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治疗以 手术切除为主,辅以化疗和放
疗,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案例三:肝癌淋巴结转移
患者情况
患者男性,52岁,因右 上腹疼痛、食欲不振就 诊,CT检查发现肝右叶
占位性病变。
淋巴结分布
肝癌淋巴结转移常见于 肝门淋巴结、腹腔淋巴 结和肠系膜上淋巴结。
中医治疗
结合中医理论和方法,采用中药、针灸等手段辅助治疗,缓解症状 和改善生活质量。
06
案例分析
案例一:胃癌淋巴结转移
患者情况
患者男性,55岁,因上腹部疼 痛、食欲不振就诊,胃镜检查
发现胃窦部溃疡型肿物。
淋巴结分布
胃癌易通过淋巴结转移,常见的转 移部位包括腹腔淋巴结、胃左动脉 淋巴结和腹腔神经丛淋巴结。
转移途径
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通过腹腔 淋巴结进行,可进一步转移到 胸导管、胸腹腔等处。
治疗方案
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治疗以手术 切除为主,辅以化疗和放疗,
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案例二: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
01
02
03
04
患者情况
患者男性,48岁,因大便习 惯改变、便血就诊,肠镜检查
发现直肠癌。
淋巴结分布
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常见于肠 周淋巴结、系膜淋巴结和腹膜
淋巴结转移规律
近端转移
肿瘤首先转移到邻近的淋巴结。
跳跃式转移
肿瘤细胞可以不经过中间淋巴结,直接转移到远 端淋巴结。
肠系膜淋巴结转移
胃肠道肿瘤常转移到肠系膜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
肿瘤类型
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规律与手术范围的探讨

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规律与手术范围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淋巴结转移是其重要的治疗因素之一。
淋巴结转移的发生往往是子宫内膜癌治疗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因此,深入研究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以及手术范围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将对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和手术范围进行探讨。
一、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子宫内膜癌的淋巴结转移主要发生在髂内淋巴结和腹主动脉淋巴结,随着肿瘤的生长和扩散,转移淋巴结的数量和程度会逐渐增加。
正常情况下,女性盆腔和腹部淋巴结系统具有严格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分化,因此不同的部位淋巴结的转移规律也会存在一定差异。
具体而言,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可分为盆腔、腹膜后和腹主动脉淋巴结转移三个阶段。
1、盆腔淋巴结转移阶段该阶段是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最早的阶段,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的生长主要在盆腔区域内。
在这个阶段,子宫颈和膀胱颈的淋巴结也往往受到影响。
对于这种阶段的子宫内膜癌病人,盆腔清扫术是首选治疗方式。
2、腹膜后淋巴结转移阶段该阶段是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中期阶段,此时肿瘤已经向盆腔周围扩散,并开始向腹部淋巴结转移。
这个时候,对于淋巴结转移的治疗首要考虑的就是腹膜后淋巴结的清扫。
在这个阶段建议联合化疗和手术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3、腹主动脉淋巴结转移阶段此时,子宫内膜癌的淋巴结转移已经达到了晚期,肿瘤向腹腔或腹主动脉淋巴结转移。
一旦进入这个阶段,治疗难度大大增加。
同时也需要考虑营养不良等其他并发症的影响。
建议采用化疗和手术治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
二、手术范围的探讨1、盆腔清扫手术盆腔清扫术是一种较常见的术式,适合于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治疗。
在术中,医生会清除全盆腔组织,以确保淋巴结转移的完全切除。
同时,在盆腔清扫术后,患者还需要进行放疗和化疗。
这样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2、腹主动脉淋巴结清扫术腹主动脉淋巴结清扫术是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较为明显时的治疗建议。
胸段食管癌颈胸腹三野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与分布特征

【 摘要】 目的 通过对胸段食管癌颈胸腹三野淋巴结转移 C T影像分析,探讨其分布特征。方法 对 10 1 例经病理及影像随
诊证 实胸段食管癌转移性淋巴结的位 置、 大小 、 目、 数 形态及强化特征进行分析 。淋 巴结根据美 国胸科协会( ) A 的纵隔淋 巴结分组 标 准及颈腹部淋巴结分组标准分为 1 组 , 5 设定淋 巴结直径 大于 1 为转移 淋巴结 。 结果 .c 0m 10 1 例胸段食管癌 中 , 共观察到 21 3
3 Ls于 5 ~ 0 进行扫描。 .m / 0 , 06 S
1 临床资料 . 1
收稿 日期 :0 1 1— 0 修 回 日期 :0 1 1- 0 21— 11; 2 1— 1 3
作者简介 : 邵元伟 (91 )男 , 18一 , 山东省禹城市人 , 大学本科学历 , 主治 医师 , 从事医学影像诊 断工作。
范围 自 舌骨下至 胃 底层面 , 部分扫描至 L 椎体层面。 3 螺旋扫描模式 , 层厚 6 m, .m 准直 5 m, 0 .m 螺距 1 。 0 . 5 扫描前 2 i 0mn肌肉注射盐酸山莨菪碱 ,之后 口服 6%泛影葡胺 10m 。1 例增强扫描经右肘静 脉 0 0 L 8 高压注射器注射碘佛醇8~ 0 L 0 10 ,注射速率 2 ~ m . 5
枚 转移性淋 巴结 。 胸段食管癌淋 巴结转移以右下气管旁组 、 主肺动脉窗组 、 隆突下组最多 , 为右上气管旁组 、 其次 右锁骨上组、 左 动 胃 脉旁组及腹腔干旁组 。 中上段食管癌注意观察右上气管旁组及右锁骨上组 , 中下段食管癌 注意观察 胃左动脉旁组及腹腔干旁组。 结
超声诊断腹部淋巴结常见病理特征及临床诊治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胰下淋巴结
• 胃大弯区
– 胃大弯淋巴结 – 胃大网膜淋巴结 – 胃十二指肠淋巴结 – 胃网膜淋巴结 – 幽门部淋巴结 – 胰十二指肠淋巴结
右侧胃网膜淋巴结 肠系膜上淋巴结
主动脉旁淋巴结
胃幽门部淋巴结
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间淋巴结
• 胰腺和脾区
– 胰脾间隙淋巴结 – 胰周淋巴结 – 脾淋巴结
胃癌
大网膜淋巴结
肠系膜下淋 巴结
乙状结肠淋 巴结
左结肠 淋巴结
下腔静脉前淋巴结 主动脉下腔静脉间淋巴结
左侧主动脉旁淋巴结 髂总淋巴结 髂内淋巴结 髂外淋巴结 腹股沟淋巴结
胃癌
• 第三大常见胃肠道恶性肿瘤 • 第六大常见肿瘤死亡原因 • 最常见的病理学类型是腺癌(95%) • 最常见于胃小弯:60% • 相关的危险因素
门静脉周围淋巴结
胰前淋巴结 脾淋巴结
• 胰腺癌
– 胰周淋巴结 – 肝动脉淋巴结 – 腹腔干淋巴结 – 幽门部淋巴结 – 脾淋巴结
胰腺癌
• 胰腺癌淋巴结分期
– NX 无法评价局部淋巴结 – N0 没有局部淋巴结 – N1 局部淋巴结转移
胰腺癌
• 胰腺癌
胰腺淋巴结 门静脉周围淋巴结
– 胰周淋巴结
– 肝动部淋巴结
– 脾淋巴结
右侧胃网膜淋巴结
肠系膜上淋巴结
• 胰腺癌
– 胰周淋巴结 – 肝动脉淋巴结 – 腹腔干淋巴结 – 幽门部淋巴结 – 脾淋巴结
肝动脉淋巴结
– 肝总动脉淋巴结12
– 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 17
胃大弯 淋巴结
胃小弯 淋巴结
• 胃小弯区
– 胃小弯淋巴结7 – 小网膜淋巴结 – 胃左淋巴结6 – 心食管间隙淋巴结 – 肝总动脉淋巴结12 – 肝十二指肠韧带淋
巴结17
左侧膈下淋巴结
胃左淋巴结
胃大弯淋巴结
• 胃小弯区
– 胃小弯淋巴结 – 小网膜淋巴结 – 胃左淋巴结 – 心食管间隙淋巴结 – 肝总动脉淋巴结12 – 肝十二指肠韧带淋
• 淋巴结的命名原则:
– 淋巴引流(淋巴结)相伴随的血管(动静脉 – 与局部器官的直接关系
• 目前普遍认可的腹部淋巴结正常大小为短 径在5mm和10mm之间
• 淋巴结大小作为鉴别良恶性的指标存在很 多争议
– 恶性淋巴结大小可以位于正常值范围
– 增大的淋巴结未必是肿瘤性的
• 淋巴结与肿瘤播散路径的邻近程度,及其 影像学特征(例如PET/CT或者增强MRI), 对鉴别恶性淋巴结还是反应性增大的价值 更大
胃癌
• 胃大弯区
– 胃大弯淋巴结 – 胃大网膜淋巴结 – 胃十二指肠淋巴结 – 胃网膜淋巴结 – 幽门部淋巴结 – 胰十二指肠淋巴结
胃左淋巴结
左侧膈下淋巴结
胃大弯淋巴结
胃癌
• 胃大弯区
– 胃大弯淋巴结 – 胃大网膜淋巴结 – 胃十二指肠淋巴结 – 胃网膜淋巴结 – 幽门部淋巴结 – 胰十二指肠淋巴结
腹部淋巴结
• 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有关于腹部器官 正常淋巴引流的详尽描述,在影像诊断报 告工作中,了解腹部常见淋巴结引流的位 置及其描述术语是非常必要的
• 本幻灯片主要介绍淋巴结位置,大多数常 见腹部肿瘤的局部淋巴结位置及其命名
• 识别淋巴结位置,了解可能的播散位置, 对于评价一个淋巴结是否为转移瘤是非常 必要的
巴结17
肝总动脉淋巴结 腹腔干淋巴结
肝十二指肠淋巴结
• 胃小弯区
– 胃小弯淋巴结 – 小网膜淋巴结 – 胃左淋巴结 – 心食管间隙淋巴结 – 肝总动脉淋巴结 – 肝十二指肠韧带淋
巴结
下腔静脉后淋巴结
小肠旁淋巴结
主动脉-下腔静脉间隙淋巴结 主动脉旁淋巴结
中结肠淋巴结 结肠周围淋巴结
胰腺癌
• 第二大胃肠道恶性肿瘤,第五大肿瘤杀手。
结肠周围淋巴结
– 胃十二指肠淋巴结
– 胃网膜淋巴结
– 幽门部淋巴结
– 胰十二指肠淋巴结
肠系膜上淋巴结 主动脉下腔静脉间隙淋巴结
• 胃大弯区
– 胃大弯淋巴结 – 胃大网膜淋巴结 – 胃十二指肠淋巴结 – 胃网膜淋巴结 – 幽门部淋巴结 – 胰十二指肠淋巴结
门静脉周围淋巴结
右侧胃网膜淋巴结
肠系膜上淋巴结
• 大部分为导管腺癌(95%起自于外分泌导管上皮)。如果 不是胰腺癌靠近胆管导致胆管梗阻,早期一般没有症状。 三分之二的病例位于胰头,约30%的病例与吸烟有关,20 %的病例与高脂饮食有关。如果病人存在肥胖、慢性胰腺 炎、胃手术史、糖尿病、肝硬化,或者辐射、化学毒物曝 露史时,胰腺癌发病风险也增加。具有临床表现时,只有 近10%的病例具有手术机会。局部肿瘤的可切除性取决于 大血管受累情况(注意事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 及大静脉受累或者阻塞长度(注意事肠系膜上静脉)。评 估淋巴结情况比较困难,无论是CT还是MRI,准确性均有 限。不治疗时,生存期约为5月,手术结合化疗病例,生 存期约8-14月。
胃大弯淋巴结 胃右淋巴结
右结肠淋巴结
• 胃大弯区
– 胃大弯淋巴结
胰下淋巴结
– 胃大网膜淋巴结 腹腔干淋巴结
– 胃十二指肠淋巴结
– 胃网膜淋巴结
– 幽门部淋巴结
– 胰十二指肠淋巴结
大网膜淋巴结 脾淋巴结
胰十二指肠前淋巴结 胰十二指肠后淋巴结
• 胃大弯区
胃十二指肠淋巴结
– 胃大弯淋巴结 – 胃大网膜淋巴结 右侧胃网膜淋巴结
腹部淋巴结位置简图
肝动脉
胃食管移行部
肝
十
二
指
肠
韧
脾
带
胃
胃左
大 网
膜
腹部淋巴结位置简图
食管旁淋 巴结
膈淋巴结
腹腔干 淋巴结
胃小弯 淋巴结
胃左淋 巴结
腹部淋巴结位置简图 腹腔
干淋
胃左淋
巴结
巴结
肝动脉 淋巴结
胃十二指 肠淋巴结
肠系膜上 淋巴结
肠系膜上淋 巴结 中结肠淋 巴结 右结肠淋巴结
结肠旁淋巴结
– 吸烟,亚硝酸盐类、恶性贫血,慢性萎缩性胃炎和绒 毛状息肉
• 治疗性手术切除
– 五年生存率为30~50%(Ⅱ期) – Ⅲ病人的五年生存率只有10%~25% – 病人需要进行联合治疗。
胃癌
• 淋巴结分期:
– NX 无法评价局部淋巴结 – N0 没有局部淋巴结转移 – N1 1-6区淋巴结转移 – N2 7-15区淋巴结转移 – N3 淋巴结转移大于15个区
脾淋巴结 胰下淋巴结
胰十二指肠前淋巴结 胰十二指肠后淋巴结 腹腔干淋巴结
• 胰腺和脾区
右侧胃网膜淋巴结
– 胰脾间隙淋巴结 胰腺淋巴结
– 胰周淋巴结
– 脾淋巴结
门静脉周围淋巴结 肠系膜上淋巴结
胃癌
结肠周围淋巴结
• 胃小弯区
中结肠淋巴结
– 胃小弯淋巴结7
– 小网膜淋巴结
– 胃左淋巴结6 – 心食管间隙淋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