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土地利用存在问题的分析
论述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问题及提升对策

论述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问题及提升对策一、背景介绍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土地资源是国家的重要资源,它不仅关系到人民生产生活,也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发展。
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国家长远发展之间的平衡就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二、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1. 土地面积有限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却拥有相对较少的耕地面积。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耕地总面积约为1.8亿公顷,占总面积比例仅为18%左右。
这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形成了鲜明对比。
2. 土地利用不均衡在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着城乡差异、区域差异等问题。
城市化进程加速后,城市建设所需土地增多,导致农村耕地减少;同时,在不同区域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土壤退化和水源枯竭等问题。
3. 土壤污染严重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土地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
据统计,我国土壤受到污染的面积已经超过了1200万公顷,其中严重污染面积达到了2.5万公顷。
这些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都产生了极大的危害。
4. 农业生产方式滞后在我国农业生产中,仍然存在着传统的耕作方式和肥料施用方法。
这种方式不仅浪费土地资源,而且也会对土壤造成破坏,导致土地质量下降。
三、提升对策1. 加强土地管理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是提升我国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
应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
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重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
2. 推行可持续农业推行可持续农业是提高我国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必要手段之一。
可以通过采用有机耕作方式、合理施肥等措施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同时也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加强土壤污染治理加强土壤污染治理是保障人民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必要手段。
应该建立完善的土壤污染监测体系,加大对重点区域和企业的监管力度。
同时,也要加强科研力量,推广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中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现行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几点不足我国现行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三个层次组成,形成了全国、省、市、县、乡五级土地利用。
它的主要特点是层次性强,结构严谨,赋有明显的行政色彩,非常便于实施与落实。
但由于受到整个国家经济体制的影响,再加上其规划本身的针对性和时效性,难免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各级规划的职责分工不够明确,规划体系不够灵活,规划协调与衔接性差等。
(一)各级规划分工不够明确我国现在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为国家、省、市(地)、县(市)、乡五级,从国家的角度看,国家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越细,规划的适用性越低。
县、乡一级的规划应当是具体落实的规划,县级土地利用规划主要应注重用途的分区,而乡级规划应注重落实。
事实上,在我们审批用地时,主要依靠的是县乡级规划。
其实,对于面广量大的用地项目,全国和省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只能实现数量控制,而不能在图上进行具体控制。
目前,在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中明显存在宏观过细、中观流于形式、微观过粗的现象,各级规划的核心职责分工及编制内容不够明确,不利于规划的实施。
(二)规划的协调与衔接性较差在我国规划体系中,客观上存在着既相互依赖又各有侧重的发展规划和空间规划两大系列。
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同属于不同地域层次的综合性的空间规划系列,在不同地域层次的空间规划之间,也有一个需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互反复协调与衔接的问题。
当前,核心问题是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协调与衔接明显不够,尤其是两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和总体规划的图件比例尺、图件现实性与用地规模指标及用地界线等,与城市总体规划的矛盾较大。
同时,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内部协调性也较差,各级总体规划与其相应的专项规划之间的定位、定量、定性、定序四个方面的协调明显不够,尤其是总体规划与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之间的协调,在许多方面图、数与实地相矛盾,不便于规划的实施。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问题一:土地荒漠化严重子问题一:土壤质量下降•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过度利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污染加剧。
子问题二:自然生态系统破坏•大规模采伐森林和非法开采矿产资源,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乱砍滥伐导致植被覆盖率下降,加速了土地荒漠化过程。
子问题三:城市扩张与农地流失•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地被占用,导致农地面积减少。
•城市扩张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如空气和水质污染。
问题二:土地资源浪费子问题一:建设用地过多•大量土地被占用于住宅和商业用途,导致建设用地浪费。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低矮密集的建筑模式导致用地浪费。
子问题二:农地规模小且分散•农地常常被细分为小块分散的土地,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农民难以获得足够的土地资源,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
子问题三:工业污染土地•工业活动排放大量污染物,严重污染土壤。
•部分厂区由于管理不善,造成土地资源的永久浪费。
解决措施措施一:加强土地保护和恢复1.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实施植被恢复计划,提高土壤保育水平。
2.严格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推广有机农业,减轻土壤污染。
3.加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资源的管理,控制滥砍滥伐,恢复植被。
措施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1.合理规划城市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鼓励城市向上发展,减少建设用地占用。
3.实施土地集约利用政策,提高农地规模,减少农地流转。
措施三:加强工业污染治理1.加大对工业污染土地的整治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2.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减少工业废弃物的产生。
3.提高企业环保意识,引导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
措施四:加强监管和法律法规建设1.建立健全土地资源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加大对土地资源的监管力度。
2.完善土地利用法律法规,并加强执法力度,保护农民和土地资源的合法权益。
结论土地利用问题严重影响着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加强土地保护和恢复、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加强工业污染治理以及加强监管和法律法规建设,可以有效缓解土地荒漠化和土地资源浪费问题,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我国土地整治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土地整治存在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逐渐成为一种稀缺资源。
土地整治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一直备受关注。
我国土地整治工作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我国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1.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
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一些地方存在大规模开发建设低效率、低产出的情况。
大量农村生产用地被非农业建设所占用,导致农田面积减少,粮食产量下降。
2. 土地资源流失严重。
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大量农地被非农业用地所替代,土地流失现象非常严重。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土地利用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高达2%以上。
3. 土地污染问题突出。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土地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在一些工业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土地资源已经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对于土地资源的保护和治理工作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土地资源严重污染。
4. 农村土地规划管理不合理。
在一些地方,由于土地规划管理不够科学合理,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破碎化,严重影响了土地资源的整治和保护工作。
5. 土地整治政策不够精准。
一些地方对于土地整治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政策执行不到位、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二、应对措施1. 加强土地资源规划和管理。
完善土地资源利用规划,科学合理地规划土地资源利用,严格保护耕地,防止非农业用地侵占。
健全土地使用、流转、承包等制度,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2. 推行土地资源保护与修复。
加大对于土地资源保护与修复力度,加快修复受污染的土地资源,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建立健全土壤修复技术的评估标准和监测体系。
3. 加大执法力度。
严厉打击违法占用耕地行为,加大土地执法检查力度,加强对于跨区域、跨地域的违法占用耕地行为的监管,保障农村耕地资源的保护。
4. 加强土地资源保护与利用政策的落实力度。
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应对策略分析

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应对策略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的管理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深入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本文将从现状分析入手,探讨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管理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现状分析1.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一直较低,主要表现在土地闲置率高、低效用地块较多、土地占用率不高等方面。
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GDP增速和土地出让收益,盲目扩大城市规模,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低效利用。
2.土地使用权出让收益过分依赖我国的城市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往往过分依赖于土地出让收益,导致地方政府财政对土地出让收益的依赖较高,而非依赖于城市的规划和发展需求,导致土地规划与城市发展之间的脱节。
3.土地规划与城市发展不协调土地规划与城市发展之间的不协调也是当前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一大问题。
部分地方存在规划方案与实际施工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城市建设出现滞后、断片式发展,城市功能布局不合理。
4.土地资源环境问题凸显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土地过度开发、污染等问题成为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一大难题。
二、应对策略提出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问题,需要加强土地利用效率管理,推动土地整体利用结构优化升级,鼓励合理低效地块复合利用,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还需建立健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制度,加强对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指导和监督。
为了改变城市土地使用权出让收益过分依赖的现状,需要进行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的改革,推动土地出让收益和城市规划与发展的有机结合,避免过分依赖土地出让收益的问题。
需要加强城市规划部门与建设部门的协调与合作,提高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协调性,有效推进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的衔接。
还需加强城市总体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前瞻性,提升城市规划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要加强城市土地资源环境保护,推动城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咱们的土地资源,唉,说实话,真的是既珍贵又有点儿“瘦弱”。
这两年,土地问题成了大家茶余饭后讨论的热门话题。
你看啊,咱们国家土地资源不算特别宽裕,人口又多,想想都头大。
可问题是,咱们在利用这些有限的土地时,常常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啥都有,但什么都不够好,真让人觉得有点儿心塞。
每次看到一些荒废的土地,心里就想,这不都是咱的宝贝地吗?为啥这么浪费呢?不得不提的就是土地使用不合理的问题。
有的地方,工厂建在了本该种粮食的土地上,真是把“人吃马桶”的意思发挥到了极致。
有的地方为了追求所谓的“城市化”,把大片良田变成了高楼大厦,结果呢,粮食供应问题日益严重。
你想啊,大家吃饭的地方变少了,土地没了,粮食更少了,怎么能不让人着急?有些城市的土地开发,简直就是“花架子”,所谓的“高大上”小区,啥也不说了,反正买了之后,周围啥都没有,车也停不下,绿地也没几个。
这是土地资源的真正浪费,最后搞得自己辛辛苦苦换来的房子,反而成了“笼子”。
这就像你把家里的好锅卖了换钱,结果拿回来的钱啥也不买,最后连个炒菜的地方都没有,怎么能不心疼?土地过度开发也是个老大难问题。
不是每个地方都适合大肆开发,尤其是那些山坡地、湿地、水源地,明明一开始就是自然保护区,结果开发商却在上面“浑水摸鱼”。
这种开发,根本不顾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搞得大自然也气得直打喷嚏。
这种“纸上谈兵”的开发方式,直接导致了生态破坏,水土流失,空气质量也一天天变差。
甚至有些地方在开发之前,先让地皮“见光死”,等着房地产公司过来收拾残局。
你说这不是拿土地当“试验田”吗?再有啊,土地价格虚高也真的是让人有点儿“崩溃”。
现在,土地出让的时候,价格越来越高,开发商们不嫌贵,反正有钱。
有些地方的土地价格涨得飞起,但实际用处呢?土地拿到手,却因为价格高得离谱,搞得项目开发困难重重,最后只能搁置,浪费资源的现象不言而喻。
特别是在一些二线、三线城市,土地价格已经不接地气了,像是高不可攀的“天价地”。
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的问题与对策【内容提要】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在城市土地利用过程中,用地规模扩张过快、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用地结构失调等各种问题日益突出,而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功能又相对较弱、管理尚不完善。
政府既是规则的制订者、执行者,又是市场的管理者和交易者,对政府行为缺乏有效监督和制约,乃是我国土地资源流失与失控的深层次原因。
应以土地权利为核心,以物权理论为基础来构建、创新土地产权制度,健全土地法律责任制度。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从系统的角度进行城市土地利用和规划,以城市发展规划为总领,合理控制各类土地的使用,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与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以及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对策建议。
【摘要题】城市规划【关键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系统协同/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参考文献】[1] 李志民,周宝同.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国土资源,2005(6): 20 —23.[2] 赵贺.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机制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58[3] 欧名豪.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研究.中国土地科学,2003(17):41—44[4] 王霞,尤建新.城市土地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9—37[5] 黄鹏,卢静.国外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启示.现代城市研究,2004(8) :53—56[6] 毕凌岚,黄光宇.对现行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生态反思.城市规划汇刊,2003(5):52—58[7] 胡云.论我国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城市问题,2005(4):74—78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几年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冲击,引发了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土地问题。
有数据资料表明,近20年,我国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张远远超过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用地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但另一方面,我国对已占有的城市建设用地控制较弱,导致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远远低于国外发达城市水平。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问题及改进对策探讨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问题及改进对策探讨标题: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问题及改进对策探讨介绍:在现代化进程中,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而我国作为一个拥有庞大人口和广阔国土面积的国家,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我国土地资源面临诸多问题。
本文将以深度和广度的标准,探讨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以期为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有价值的思考和借鉴。
一、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问题1. 土地面积不足- 人均耕地面积少- 城市化进程加剧土地资源短缺2. 土地利用不平衡- 区域之间土地资源利用差异大- 农业用地过剩,城市用地供需矛盾突出3. 不合理的土地使用方式- 大规模围垦和填海造地破坏生态环境- 低效用地和浪费用地问题突出4. 土地污染和生态破坏- 工业和农业活动导致的土壤污染- 过度开发破坏生态系统二、改进对策1.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推行节约用地政策,合理安排城市和农村用地布局2. 加强土地保护和管理- 制定严格的土地利用管理法规- 加强土地执法和监管力度,打击违规用地行为3. 推进农业现代化- 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农田利用率- 推广农业科技,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品质4. 实行生态优先原则- 保护生态环境,重视生态修复和保育- 推动绿色发展,发展生态经济和生态旅游三、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问题的根源在于长期以来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
因此,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面深入地思考和行动。
我认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解决土地资源利用问题最重要的方面。
只有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以及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才能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我们还要充分认识到土地的生态和环境价值。
保护生态环境、重视生态修复和保育,是实行生态优先原则的关键。
我相信,只有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才能使土地资源的利用更加可持续和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具体表现为城市人口不断地增加、城市规模不断膨胀和各种资源向城市大量聚集,“城市土地不够用”成为城市未来发展最大的一个限制性因素,针对土地制约着城市未来发展的问题,主要从城市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城市土地的利用现状及如何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水平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有建设性的意见,以促进我国城市土地利用合理、合法、高效的使用。
关键词:城市土地,问题,城市规划,集约利用,对策
自进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持续快速的发展,但土地的位置固定性和稀缺性,使得土地尤其是城市土地对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尤为重要。
城市土地作为人类活动最为集聚的区域,是人口、工业、居住、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交通、商业等集中的地方,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和城市人口的扩张使得人们对土地的需求量急剧上升,如果对土地没有进行合理的利用和开发,将引起城市经济的发展与有限的土地资源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因此,必须合理、集约利用城市土地,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
(一)城市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1、城市土地存在严重的土地纠纷,在征收土地过程中,由于土地产权主体的不明确、征地补偿对象不清晰而产生的一系列争议;
2、城市土地存在市场的不充分竞争,城市土地主要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来进行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但在市场中应用最多的主要是采取“价高者得”这种完全靠实力的挂牌方式来获取城市的土地使用权,从而忽略了竞得者对土地的利用是否有合理的规划意图或是否能促进城市的发展,这种不充分竞争的土地市场导致土地的最大价值无法实现,资源的部分浪费;
3、政府导致土地闲置现象严重,地方政府为增加其地方的财政收入,获取土地的增值收益,把大量土地以征收的形式存放在一起,再通过土地平整,而平整这一过程得需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在这之后才会把土地投入市场进行买卖,这样就导致土地闲置现象比较严重;
4、住宅用地供需安排不合理,房地产闲置率高。
由于房地产行业的极度膨胀,大大刺激了政府。
政府为追求片面的土地收益,对房地产企业的开发方向不加以控制,导致与普通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住宅房供应不足,而大量的高档商品房却因购买力跟不上而出现闲置;
5、城市外延开发,规模扩张过快。
由于城郊地价相对较低,而城区再开发和改造成本较高,导致城市普遍采用不断向外“摊饼式”扩展模式,以产业园、软件园、物流园、大学城等多种形式占用了大量耕地,导致土地资源透支,同时也给城市的交通、生态环境等方面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6、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城市工业用地比重过高,住宅、城市基础设施、环境绿化用地和第三产业用地比重过低。
1、利用模式存在问题:城市扩张占用耕地过多,城市存量土地粗放利用在数量上,国内很多城市仍然实施“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通过大量占用郊区和农村土地的方式实现城市扩张,土地浪费严重。
城市的扩张主要体现在建设用地比例的增加,耕地所占比例减少,在城市土地存量有限的前提下,不得不通过大量占用郊区和农村土地来实现土地的增量,以保证城市的发展2、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在结构上,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各类用地比例失调:城市工业用地比例偏高,而住宅、商业服务及交通、市政用地偏低。
城市用地结构不合理导致城市住房紧缺,交通阻塞,中心城区企业缺乏发展空间,住宅生态环境恶化,城市热岛效应等问题突出,从而使城市土地利用总体效益下降。
3、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较低,浪费现象比较严重,由于我国是以“外延发展、粗放经营、以牺牲大量耕地”为代价,来进行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使得在占用大量耕地的同时,也存在不少土地闲置浪费的现象。
4、对城乡交接带的土地利用的失控。
城乡交接带土地利用失控主要表现是土地利用缺乏统一规划,乡镇企业发展和农民住房建房随意占地,外来人口聚集区在城乡交接带大量出现,各行业、各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在城乡结合部进行开发建设,部分农村地区以集体土地主动参与
商业或居住开发,促使大量土地使用性质由农村转为城市使用,相当多的土地流入灰色市场。
由此造成土地利用呈现散乱、破碎、无序的状态,既占用了耕地,又造成了环境污染。
(二)城市土地的利用现状
现阶段我国土地利用处于一个不断变化、调整的时期,这与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制度不断深化变革是紧密相关的。
从城市内部更新来看,为改善居民居住条件而进行的大片住宅区的改造工作,为改善城区内环境质量而进行的污染企业外迁,腾出足够的片区土地满足居住方便;从城市规模不断向外扩展看,城郊结合部的蔓延,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大建设发展,使得城市发展空间急剧向农村要地、圈地。
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土地利用制度上看,由土地的无偿、无流动性、无期限的行政划拨制度向有偿、有流转、有使用期限的使用制度转变;从土地资源配置方式看,由计划经济配置向市场配置转变;从土地市场建设看,由协议供地出让为主导更改为以公开出让使用权方式(挂牌等)转变。
尽管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和经营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但是我国当前城市土地利用现状仍让人担忧
(三)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对策建议
1、编制合理城市规划,实行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用途管制。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从全局和长远出发,对一定时期内城乡各类土地利用做出的综合协调和统筹安排,因而科学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土地集约利用根本前提和基础。
科学、合理的规划,不仅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品味和档次,而且对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划,包括对城市性质的定位、城市空间结构的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公共服务设施提供的数量、交通体系的建设等方面,都需要做出科学的安排。
既给城市留有余地,又要满足其在当前发展的需要,坚持把当前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既注重规划的超前性,为城市发展留下合理的空间,又注重对城市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
3. 改革和城市完善土地管理体制,加强宏观控制。
加强市地规划利用的宏观调控,建立和健全组织管理机构,完善土地管理法规。
加强国家土地管理部门的职能权利,对于土地违法行为根据相关法律给予严厉惩罚;对于城市土地利用强度不够或者土地闲置的情况给予调整的机会,否则予以收回。
实行行政政务公开化,增强行政权力行使的公开性和透明性。
4.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优化城市布局。
按照市场经济原则经营使用土地,积极创造条件开放城市的土地市场,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土地的合理分配与使用。
市场机制在城市土地利用与布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用地规划对于各类土地利用制定的控制指标,仅作为建设项目的准入标准,具体情况要依据市场的调节而定,不宜控制过死。
例如,对于居住建设项目,开发商会根据市场情况合理制定项目的容积率,若容积率过低,会影响项目的利润,若容积率过高,违反了生态、宜居的原则,项目就会被市场淘汰。
5. 合理利用城市地下土地资源,促进城市的立体开发。
目前,城市土地的立体化发展,主要包括地上、地表和地下空间三部分。
地上空间的利用主要指高层建筑及城市高架桥、立交桥等等,但是建筑物高度的增加不仅使单位建筑成本增加,还会涉及到采光和通风等问题;地表空间,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建筑物密度的增加,越来越稀缺;而地下空间,在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如建设地铁、地下车库、地下人行过街道、地下商场等。
(四)结束语
城市土地面积虽然只占我国土地总面积的很少一部分.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土地问题还会继续出现。
因此,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必将成为利用土地的指导方针。
为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快速发展,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应在法律、法规的规定范围内,在土地利用规划范围内,合理利用城市土地,高效有
序利用城市土地,使城市土地利用合法、合理、高效。
参考文献:
1、童少君.城市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现代农业科技,2009(23):392-394
2、魏友谊.当前我国城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A].淮海工学院学报,2011
(16):75-76
3、王美娜,张劝.我国土地供给现状分析及对策讨论[B].房地经济,2011(5):14-15
4、刘伟锋,谭冰.我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分析[B].黑龙江对外贸易,2005(7):65-66
5、陈红霞.土地集约利用背景下城市人口规模效益与经济规模效益的评价[J].地理研究,
2012(10)1888-1893
6、张勇,阮履云.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若干问题的思考[A].绿色科技,2012(8):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