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汽车制动性能检测(2016)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谢民望;莫冬秀
【期刊名称】《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年(卷),期】2016(000)024
【摘要】在汽车行业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如果汽车的制动性能较差,那么企业就是自毁前途.制动性能不仅影响着车辆本身的质量因素,还对行车过程中的人身安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制动性能的好坏体现的是生产企业对消费者的态度,这是一个企业的良心制造.对汽车进行制动性能的检测,不仅可以规范这个行业的标准,还可以拔高汽车生产的技术标准,这种检测的实施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呼声.本文介绍了几种汽车制动性能检测的方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总页数】2页(P48,29)
【作者】谢民望;莫冬秀
【作者单位】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柳州 545000;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柳州545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J], 查小净;李骏;吴东盛
2.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方法比较分析 [J], 刘德发;刘剑峰
3.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方法的比较与分析探究 [J], 陈清华;朱治钢
4.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方法的比较与分析探究 [J], 陈清华;朱治钢
5.汽车制动性能主要检测方法分析 [J], 刘德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汽车检测技术教案

教案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汽车检测技术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所属系部:汽车工程系任课教师:曾凡灵职称:讲师授课班级:汽修1421/1422使用教材:汽车检测技术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制二○一二年九月项目一项目二项目三项目四项目五项目六教学方法与手段知识回顾、案例介绍、讲授、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个环节要点、时间分配等)第一节第三节点火系性能检测知识储备,需要回顾的内容1.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组成微机控制点火系统主要组成:传感器、发动机控制电脑(ECU)、点火器(有些发动机无点火器,点火控制电路在ECU内)、点火线圈、配电器等。
2.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类型(1)有分电器点火系统(2)无分电器点火系统(3)直接点火系统(DIS)3.丰田凌志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统特点丰田凌志LS400上采用1UZ-FE型V8发动机,点火系统是分电器点火系,主要由ECU、曲轴位置传感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点火线圈、分电器、点火开关和蓄电池等组成。
其电路原理所示。
该款凌志轿车发动机设有二组独立的点火机构,一组为1、3、5、7气缸进行点火,另一组为2、4、6、8气缸进行点火,点火顺序为1-8-4-3-6-5-7-2。
一、点火系基础检测1.点火系检测流程图2.点火系基础检测步骤(1)中央高压线试火1)从分电器上拔下中央高压线,将高压线端接在备用火花塞上,将火花塞抵在缸体上;或将高压线插好,并将正时灯感应钳夹在高压线上。
2)起动发动机,观察火花塞是否跳火(正时灯是否闪亮)。
项目七1)初始点火提前角初始点火提前角是原始设定的,又称固定点火提前角。
初始点火提前角一般为上止点前5°~10°。
2)基本点火提前角基本点火提前角是电脑根据主要因素确定的点火提前角。
3)修正点火提前角修正点火提前角是电脑根据其他因素对点火提前角进行的修正。
第二节1.点火正时的检测(1)点火正时检测原理在发动机曲轴带轮或飞轮上都刻有正时标记“0”,在与其相邻的机壳上也有相应的标记。
汽车制动性能滚筒试验台与路试对比分析

汽车制动性能滚筒试验台与路试对比分析一、台试制动性能检测方法分析1.滚筒式制动试验台在检测站运用较多的滚筒式制动试验台可理解为汽车静止而路面在车轮下“滚动”。
达到规定的预先检测速度后,提示驾驶员紧急踩下制动踏板。
电机驱动的滚筒驱动车轮,使得滚筒上的受检车轮受到与制动力矩相反的转矩,这时车轮转动停止,直到滚筒与车轮开始滑转时,电机停止转动,滚筒驱动力被切断,测力杠杆同时将力传给测力传感器,这时测力传感器显示力的大小即为该试验台上检测的车轮最大制动力。
滚筒反力式试验台是属于静态检测,由滚筒带动车轮转动,所以不能反映和检测出汽车动态的制动状况(例轴荷转移)下的最大制动力。
2.平板式制动试验台平板式制动试验台可以检测出侧滑、轴重、悬架效能及制动力等评价指标。
是属于动态检测,理论上比滚筒式要好。
在拉力传感器如实的检测出平板上的制动受力,可完全检测出力的变化、汽车的制动过程。
但其也有着致命的缺点,不适合对轴距变化大的汽车进行四轮同时制动检测、多轴车不能测试、在检测时操作人员不易控制制动初速度和制动踏板力、对于车速一般在10km/h以上ABS才起作用等。
其检测范围受限制,对全挂车、半挂车等车型的检测极为困难,测试结果也较不理想,并且对于超重、超长的车辆的制动性能其根本无法检测。
二、路试检测法路试检测法能更加直观、简便和真实地反映出实际制动行驶中汽车的动态制动性能,还可反映出除制动系统外的其他系统结构性能对汽车制动性的影响,比如说悬架系统结构和转向机构等对制动方向稳定性的影响。
而且路试检测法与台架式不同,其不需要大型的设备和厂房的固定环境条件。
然而,它也有不足之处。
同样,因操作员的操作方法迥异、路面行驶状况不一及交通状况不同等对路试的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值的重复检测,测量数据一致性不好,除非在专用的试验仪器情况下,获得的检测结果重复性才相比较好。
另外,路试法只能对受检车辆整车的制动性能状况进行详细检测分析,具体各轮的制动状况和制动力的分配情况等,不易取得定量的數值,也不易诊断出故障发生的具体部位。
汽车制动力检测原理

汽车制动力检测原理
汽车制动力检测是通过测量汽车制动系统产生的制动力来评估制动系统的性能。
其主要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传感器测量:通过安装在汽车制动系统上的传感器,获取制动系统产生的力的数据。
传感器可以是压力传感器、力传感器或称力传感器,其安装位置通常在制动器或制动缸上。
2. 数据采集:传感器产生的电信号经过放大和滤波等处理,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进行采集。
数据采集系统通常由模拟信号转换器、放大器、滤波器和A/D转换器等组成。
3. 数据处理和分析:采集到的数据通过计算机或嵌入式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滤波、数字信号处理和算法计算等。
通过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制动力的大小和变化规律等信息。
4. 结果显示和评估:最终的结果通过显示装置展示出来,通常以数字或图形的形式呈现。
根据制动力的大小和变化规律等信息,可以对制动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包括制动力的平衡性、制动力的响应速度和制动系统的可靠性等。
总之,汽车制动力检测通过传感器测量制动系统产生的力,经过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最终得到制动力的大小和变化规律等信息,用于评估制动系统的性能。
车辆技术评估与检测试卷(2016年10月真题)

车辆技术评估与检测试卷(2016年10月真题)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根据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在用汽油发动机汽车各缸压力差不应超过各缸平均压力的( )A.8%B.10%C.12%D.14%2.根据GB7258--2012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规定,汽车转向轮引起的侧滑量应不大于( )A.3m/kmB.5m/kmC.7m/kmD.9m/km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风险报酬率的是()A.通货膨胀率B.市场风险率C.长期国债利率D.经营风险率4.根据我国《汽车报废标准》,载货汽车(不带拖挂)的报废年限为( )A.8 年B.10 年C.12 年D.15 年5.进行二手车价值评估时,一般不采用()A.净现值法B.净年金法C.未来值法D.年成本法6.二手车在公平市场条件下能够实现的价值,称为二手车的()A.交换价值B.重置价值C.清算价值D.继续使用价值7.从投入到因继续使用不经济、成本较高而退出使用,所经历的时间称为汽车的( )A.自然使用寿命B.合理使用寿命C.技术使用寿命D.经济使用寿命8.商用车从总体可分货车和客车两大类,商用客车的座位数(不含驾驶员座位)至少有()A.7个B.9个C.11个D.13个9.车辆识别代号编码中,每个地区和国家使用的字母和数字代号必须经国际标准化组织认可批准才可使用,以下代号中代表日本的是()A.MB.VC.LD.J10.汽车迅速降低行驶速度直至停车的能力,称为汽车的()A.制动性能B.制动稳定性C.制动效能D.制动抗衰退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空,每小空1分,共10分11.采用市场价格比较法来评估二手车价值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采用、和成本比率估价法等三种市场价格比较法来评估二手车的价值。
12.汽车制动性能主要由制动效能、和制动时的方向的三个指标来衡量。
13.汽车的损耗、、和维护保养水平等是影响汽车经济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
14.按照服务对象的不同,二车评估有类和类两种业务类型。
汽车运用工程第七章汽车性能试验

1.1汽车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产量大、品种多、产品使用条件复杂,对产品的性能、寿命等方面要求高是汽车工业 的特点。影响汽车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汽车产品质量不好所造成的后果是相当严重 的,不仅能够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还直接涉及人们的生命安全,所以汽车工业特别 重视试验工作。汽车发展到今天的水平是与试验研究工作密切相关的,试验研究工作 已成为生产竞争的重要手段。无论是新产品设计还是老产品生产,不论在设计制造上 考虑的如何周密,都必须经过试验来检验。通过试验检验其设计思想是否正确、设计 意图能否实现、产品设计是否适合使用要求。另外,由于汽车的使用条件复杂,汽车 工业所涉及的技术领域又极为广泛,许多理论问题研究得不够充分,不少问题还无法 根据现有的理论做出可以信赖的预测。这也是汽车工业特别重视试验的原因之一。
2.1 汽车动力性的道路试验
⑤第一次爬坡失败时,分析爬坡失败的原因。如果爬坡过程中发动机转速未达到最 大扭矩点,可放宽车辆前端距坡道区域的距离,使车辆进入测试路段前发动机转速提 升至最大扭矩点,进行第二次爬坡,但总共不允许超过两次,第二次爬坡要在记录报 告中应特别说明。 ⑥越野车起步后,将油门全开进行爬坡;当汽车处于测试路段时,靠自身制动系统 停住,变速器放入空挡,发动机熄火2min,再起步爬坡,记录发动机转速。 ⑦牵引车做爬坡试验时,应在制造商规定的牵引条件和坡道上进行。 如坡度不合适(过大或过小)可用增减装载质量或使用变速器较高一挡(如II 挡) 进行试验,并将试验结果折算为在汽车厂定最大总质量下,变速器使用最低挡时的最 大爬坡度。
1. 概述
汽车使用性能试验是伴随着汽车工业的建立与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20 世纪初至40 年代,汽车工业采用了大规模生产技术及流水生产线。这时产品 的寿命和性能方面的问题表现突出地表现出来了,必须通过试验研究加以解决。 为了适应汽车生产的需要,各厂家对汽车材料、工艺、可靠性、寿命、磨损以 及诸性能使用性能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这期间的试验技术除借 用其他行业比较成熟的方法外,还逐渐形成汽车行业本身的试验方法,并研制 了汽车专用的试验设备,如转鼓试验台、疲劳试验台等。目前这些设备除了结 构和控制方面有所改进以外,其基本原理沿用至今。此时,汽车道路试验也得 到了充分重视,成为汽车设计所必须依赖的一个方面,并出现了早期的汽车试 验场。早期的汽车试验规模小、范围窄、试验设备比较简单,除个别厂家有试 验场外,主要试验工作是在试验台架和一般道路上进行的。尽管如此,这一阶 段形成的试验方法等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汽车理论第四章汽车的制动性

一、地面对前、后车轮的反作用力
图中忽略了汽车的滚动阻力偶矩、空气阻 力以及旋转质量减速时产生的惯性力偶矩。 下面的分析中还忽略制动时车轮边滚边滑 的过程,附着系数只取一个定值φ0。
对后轮接地点取力矩得
du Fz1L Gb m hg dt
对前轮接地点取力矩得
du Fz 2 L Ga m hg dt
1:理想的制动器制动力曲线
2:具有固定比值的制动器制动力曲线
3:地面制动力线
4:同步附着系数
5:制动过程分析
6:制动效率 7: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分配原则β
制动过程中,可能出现如下三种情况:
1:前轮先抱死拖滑,然后后轮抱死
2:后轮先抱死拖滑,然后前轮抱死
3:前、后轮同时抱死拖滑
其中,1是稳定情况;2是不稳定情况;3可 避免侧滑,同时只有在最大制动强度时才会失去 转向能力,同时附着条件利用较好。 所以,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的比例将影 响汽车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和附着条件利用程度, 是设计汽车制动系统必须妥善处理的问题。
2 b 2 e
式中:
ub——0.8u0的车速(km/h);
u0 ——起始制动车速(km/h) ; ue ——0.1u0的车速(km/h) ; sb ——u0到ub车辆经过的距离(m); se ——u0到ue车辆经过的距离(m)。
二、制动距离的分析 驾驶员反应时间
1
' 1 ' 2
制动时汽车跑 偏的情形
a)制动跑偏 时轮胎在地面上留 下的印迹 b)制动跑偏 引起后轴轻微侧滑 时轮胎留在地面上 的印迹 b)
a)
制动跑偏时的受力图
一、汽车的制动跑偏 制动时汽车跑偏的原因有两个: 1)汽车左、右车轮,特别是前轴左、右车轮 (转向轮)制动器的制动力不相等。 2)制动时悬架导向杆系与转向系拉杆在运动 学上的不协调(互相干涉)。 二、制动时后轴侧滑与前轴转向能力的丧失 制动时发生侧滑,特别是后轴侧滑,将引起 汽车剧烈的回转运动,严重时可使汽车调头。
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2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
17
§2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
4、侧向力系数 侧向力系数φℓ : 侧向力极限值与垂直 载荷之比。
侧向力包括: 侧向风 离心力 侧向力
18
§2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
19
§2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
※较低滑动率时(S=15%),可以获得较大的制动 力系数与较高的侧向力系数。
ABS系统
3)在τ3时间段内所驶 过距离S3
u2f ue2 2jmaxS3
S3
u
2 e
2 jm ax
(u 0
1 2
k
'' 2 2
)
2
2 jm ax
(u 0
1 2
(
jm
ax
)
'' 2 2
)
2
2 jm ax
u 02 2 jm ax
1 2
u 0
'' 2
1 8
j '' 2
m ax 2
31
第三节 汽车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
43
第四节 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一、汽车制动跑偏 跑偏原因有两个:
1)汽车左、右车轮,特别是前轴左、右转 向轮制动器制动力不等。——制造或调整 误差 2) 制动时悬架导向杆系与转向杆系在运动 学上的不协调或干涉。——结构设计原因
44
第四节 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1)由于汽车左、右车轮,特别是前轴左、 右转向轮制动器制动力不等
τ——制动时间s S——制动距离m
27
第三节 汽车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
2)在τ2''时间段内所驶
过距离S2'' (作匀变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3.10
1
情境描述
怎么办?
某车主驾车来到汽车维修站,向维修主 管讲述自己的轿车最近感觉制动效果不太好, 制动时有跑偏的现象,要求检修。根据车主 的要求,请你做出工作计划和信息采集,完 成检修工作任务。
学习目标
1.能够分析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必要措施并注意保护环境; 2.能够根据相关资料确定检测标准; 3.能够准备任务相关的零件、工具和工作场所; 4.能够按照操作规范要求完成汽车制动性能的检测; 5.能够完成制动试验台的日常维护和自校准工作; 6.能够对各项的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并给出合理的维修建议; 7.能够检查、评价、记录工作结果。
2)GB7258-2012对制动稳定性的要求: 在制动力增长全过程中同时测得的左右轮制动力
差的最大值,与全过程中测得的该轴左右轮最大制动 力大者之比:
前轴:不得大于20%; 后轴(及其他轴): ①轴制动力不小于该轴轴荷的60%时,在制动力 增长全过程中同时测得的左右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不 得大于24%; ②轴制动力小于该轴轴荷的60%时,在制动力增 长全过程中同时测得的左右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不应 大于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有: 1)汽车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及其分析; 2)汽车制动系统的工作情况; 3)汽车制动性能检测设备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 4)汽车制动性能的检测方法; 5)国家相关的检测标准。 根据以上分析,汽车制动性能的检测可通过实施以下三个
工作过程来完成: 汽车制动性能分析 汽车制动性能台试检测 汽车制动性能道路试验
柄)时起至机动车减速度(或制动力)达到标准中规定的机 动车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或标准中规定的制动力)的 75%时所需的时间,称为制动协调时间。
制动协调时间是制动性能检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资讯
5.制动稳定性 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维持直线行驶或按预定弯道行驶的能力,称为汽车
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制动稳定性 不合格
t3 — 持续制动阶段(从f至g,松开制动踏板,地面制动力和制 动减速度基本稳定);
t4 — 制动释放阶段(从g至h,驾驶员松开制动踏板至制动力消 失)。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9
制动距离是评价汽车制动性能最直观的参数,但通过道路试验检测汽 车的制动距离时,需要较大的试验场地,检测中对轮胎的磨损较大;
制动距离是整车制动性能的综合参数,不能反映出各个车轮的制动性 能及制动力的分配情况。
资讯
一、制动过程
GB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汽车制动性能的检测 指标主要有:
制动力 制动距离 制动减速度 制动协调时间 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GB7258-2012
1.制动力
制动力是指汽车制动时,通过车轮制动器的作用,地面提 供的对车轮的切向阻力。
制动力是从汽车制动过程的实质出发的,它是评价汽车制 动性能的最本质的因素。
制动跑偏
汽车制动时 自动向左或 向右偏驶的 现象。
制动侧滑 制动时汽车 某一轴或两 轴发生横向 移动。
资讯
1)制动跑偏的原因
汽车左右车轮制动器制动力不等,尤其是转向 轮左右车轮制动器制动力不相等;(根本原因)
制动器产生的制动力在制动过程中增长的速 度不一致;
汽车左右载荷分布不均; 车轮的定位参数不正确。
制动力的增加取决于制动器制动力、地面附着力的限制。 为使汽车具有良好的制动稳定性,左右车轮的制动力必须 满足平衡要求,即同时测得的同一轴上左右车轮的制动力差值 在规定的范围内。
资讯
台试法
•制动力 •制动距离 •制动减速度 •制动协调时间
GB72582012
路试法
•制动距离 •制动减速度 •制动跑偏量
因为汽车制动距离取决于制动力的大小和制动器作用时间的长短,因 此,也可以采用制动力和制动协调时间评价汽车的制动性能。
3.制动减速度 根据GB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的规定,采用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评价汽车制动性 能。
制动减速度在一次制动过程中是变化的
4.制动协调时间
GB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中规定: 在急踩制动时,从脚接触制动踏板(或手触动制动手
3)GB7258-2012对驻车制动的要求:
车辆空载,乘坐一名驾驶员,使用驻车制动装置,要求: ①驻车制动力的总和不得小于该车在测试状态下整车重 的20%; ②对总质量为整备质量1.2倍以下的车辆此值为15%。
整备质量:整车干质量、冷却液质量、燃料(不少于整 个油箱容量的90%)质量与随车件(包括备用车轮、灭火 器、标准备件、三角垫木和随车工具等)质量之和。
2.制动距离 制动距离是指从脚接触制动踏板起至汽车停住时止汽车驶 过的距离。包括制动器反应时间、制动力增长时间、最大制 动力持续制动时间。
Fp—制动踏板力;j—制动减速度;t—时间;
制动过程-四个阶段
t1 — 驾驶员反应阶段(从a至c,大小取决于驾驶员反应速度与 制动系统的性能无关);
t2 — 制动器作用阶段(从c至f,取决于驾驶员踩制动踏板的速 度和制动系统技术状况);
2)汽车侧滑的原因
◆ 主要是由于车轮制动抱死,使得汽车车轮的横向附 着性能降低造成的。
◆ 高速制动时,后轮抱死侧滑易使车辆急剧回转, 即制动“甩尾”现象;
◆ 前轮抱死或前轮先抱死拖滑,汽车会失去转向能 力,弯道行驶十分危险。
二、汽车制动性能的台架检测标准和检测设备
一)检测标准 1)GB7258-2012对制动力的要求:
1.制动距离(路试)
最直观的检测指标。
2. 汽车制动力 (台试-P36)
最本质的检测指标。
3.制动减速度(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路试)
是计算值,在车辆制动过程中较为稳定 。
.制动协调时间:和制动力连用,应符合GB7258-2012.是辅助检测指标。
总质量:整车整备质量与装载质量之和。
4)GB7258-2012对车轮阻滞力及制动协调时间的要求:
车轮阻滞力:进行制动力检验时各车轮的阻滞 力均不应大于该轴轴荷的5%。
制动协调时间要求: 液压制动汽车: ≤0.35s; 气压制动汽车: ≤0.60s; 汽车列车和铰接客车:≤ 0.80s。
二)汽车制动性能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