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科质量与安全考核准则
康复科质量与安全考核标准

检查时间
检查人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扣分原因
康复计划的制订与落实
15分
制定以疾病、损伤的急性期临床康复为重点的康复指南/规范3分
对每位康复患者有明确诊断与功能评估并制订康复计划 3分
开展临床早起康复介入服务 2分
执行医患沟通制度,与患者及家属共同落实康复计划 3分
科室对康复计划落实有自查、评价 4分
对康复治疗训练过程有记载
21分
有康复治疗训练过程记录规范、诊断标准与流程 3分
有综合应用作业疗法、物理疗法、语言治疗法等规定与流程 3分
在病历中记载康复资料情况 3分
有康复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评价制度,并进行满意度调查 3分
有康复科日工作量化登记 3分
有康复治疗过程记录表3分
科室定期自查,分析评价 3分
住院患者康复治疗(科室登记)
17分
有住院患者康复治疗的相关规定和流程 3分住院患者康复治疗由源自复医师会诊,制订康复治疗计划 3分
康复专业人员实施康复计划 3分
为须康复治疗的病人提供早期、专业的康复服务 3分
康复治疗记录真实、准确、完整 5分
康复治疗训练人员具有相应资质
12分
康复专业人员及康复设备统一归口管理 3分
康复治疗师、护士等有资质 3分
指导社区病人康复,保障康复训练的连续性 3分
科室对以上工作有自查、评价和分析 3分
康复相关医疗文书及预案健全
15分
有康复相关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及质控标准3分
有康复意外紧急处置预案与流程并组织演练 3分
有住院患者康复治疗的相关规定3分
有住院病人康复流程 3分
科室人员熟悉上述内容并遵循;科室定期自查评价 3分
康复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考核细则

康复科月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考核标准(100分)项目分值考评内容考评方法扣分及理由得分一、依法执业(10分)10认真执行《执业医师法》,依法执业;掌握相关制度、法律。
发生违法执业事件(如:非注册医师独立当班、单独操作等),该项不得分。
不定期抽查相关制度、法律规定,不熟悉不得分,部分掌握每人次扣0.5分。
二、质量管理(40分)10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本查质控小组活动情况,访问小组成员活动内容,无实际活动不得分,记录不完善,缺项的每项扣1分。
10科室业务学习(规章制度、法律法规、操作规范、临床诊疗指南)每半月学习一次;记录本仅有记录,医师未真正学习的每次扣1分。
10三基考核(要求覆盖率、合格率均≥95%)每月一次,医师未真正被考核的本项不得分;有培训资料、签到表、试卷、成绩缺项漏项每项扣0.5分。
10知情同意书签署合格率100%分值按比例分配于知情同意书的各项,合格项的百分数乘以总数即为该项得分。
三、医疗核心制度25分10 核心制度知晓情况随机抽查科主任及当班人员十四项核心制度知晓情况,每月按计划进行考核,尤其是年轻医师。
15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每月至少一例次,不讨论不得分;随机询问参加人员,讨论内容不知晓该项不得分;参加疑难病例讨论的人员应有三级医师,每缺一级医师参加扣1分,根据疑难病例情况,每缺一个相关科室人员参加,扣1分,病例讨论不规范(未记录发言人具体意见,讨论无总结意见,字迹潦草不易辨认,无记录医师签名),每例扣2分。
四、医疗不良事件10分10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20件/100张开放床/年),每科按60张开放床位。
属于医疗范畴的不良事件,发现漏报瞒报1例,该项不得分;每上报1例加1分。
五、其它15分5质量活动科主任和医师参加情况医院或医务处组织的各项培训活动,科主任或医师无故不到每人次扣1分,扣完为止。
5完成医院指令性任务比例100%医院下达指令性任务无故不完成每次扣1分,扣完为止。
康复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docx

康复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评价指标评价要点一、科室管理(50 分)1、严格执行医疗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护士均已注册。
3、执业医师、护士无超范围执业。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5、卫技人员与床位比例符合医院规定的要求。
6、护士与床位比例符合医院规定的要求。
7、在一切医疗行为中无收受红包。
8、在一切医疗行为中无收受回扣。
2、建立健全各项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规章制度和岗位工岗位职责。
重点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职责。
核心制度内容包括: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处方管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转科、转院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临床药事管理制度,医疗技术准入制度,交接班制度,医患沟通制度,医疗责任追究制度等。
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
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护士条例》,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3、医务人员严格1、医务人员在临床的诊疗活动中能遵循与其遵守医疗卫生管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诊理法律、法规、疗护理规范和常规。
评价方法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的,当月质控考评为零分。
有一名执业的医师或护士未注册的,当月质控考评为零分。
发现一起执业医师或护士超范围执业的,当月质控考评为零分。
发布虚假、违法医疗广告的,当月质控考评为零分。
不符合人事科规定要求的酌情扣分。
不符合护理部规定要求的酌情扣分。
凡出现此类情况者,当月质控考评零分。
凡出现此类情况者,当月质控考评零分。
康复科专业质量与安全管理考核标准

康复科专业质量与安全管理考核标准一、背景介绍康复科作为医疗领域中的重要专业,负责着病患的康复治疗和护理工作。
为了保障康复科专业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的考核标准,以确保康复科工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康复科专业的质量与安全管理考核标准。
二、康复科专业质量管理考核标准1. 守护病患的安全- 应确保康复场所的安全环境,排除危险因素;- 应按照规定程序对病患进行安全防护,并妥善使用康复设备;- 应关注病患的安全需求,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措施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
2. 严守康复治疗操作规程- 康复治疗师应熟悉并遵守康复治疗操作规程,确保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康复治疗师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和考核,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康复治疗师应准确记录、妥善保管病患的康复资料,做到信息的可追溯性和保密性。
3. 质量监控与绩效评估- 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定期对康复治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测和评估;- 康复科应制定绩效评估标准,定期对康复治疗师的工作进行评估,激励优秀人员,提出改进建议;- 康复科应主动接受相关的质量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改进。
4. 与病患与家属的沟通- 康复治疗师应与病患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康复治疗师应向病患及其家属提供详细的治疗信息,解答其相关疑虑,提供专业的康复建议;- 康复科应建立反馈机制,倾听病患及其家属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三、康复科专业安全管理考核标准1. 康复设备的安全性- 康复科应保证康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进行定期的设备维护和检修;- 康复科应定期对康复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的安全隐患;- 康复治疗师应熟悉康复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正确操作设备,确保病患的安全。
2. 康复治疗环境的安全- 康复科应保持治疗环境的整洁和安全,防止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康复科应配备紧急救护设备和药品,提供迅速有效的应急处理;- 康复科应建立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康复科专业质量与安全管理考核标准

康复科专业质量与安全管理考核标准康复科专业质量与安全管理是评估和监控康复服务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康复科专业的质量和安全水平达到标准要求,制定和实施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康复科专业质量与安全管理的考核标准,并探讨其重要性及实施方法。
一、质量管理考核标准1. 康复科专业人员素质要求康复科专业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学历和专业背景,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熟悉康复科相关知识和技能,并能不断更新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
此外,康复科专业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对患者的关爱和尊重。
2. 康复设施和设备的管理康复科专业质量管理考核标准还包括康复设施和设备的管理。
康复设施应具备良好的硬件设施和环境条件,保证患者在接受康复治疗过程中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康复设备应保持良好的运转状态,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维护和更新。
3. 康复过程的管理康复过程的管理是康复科专业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医护人员需要按照康复方案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并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康复治疗。
医护人员应及时记录患者的病情和康复进展,以便随时进行评估和调整。
二、安全管理考核标准1. 安全防控措施的执行康复科专业安全管理考核标准包括康复科专业人员对安全防控措施的执行情况。
医护人员应熟悉并遵守相关的安全规章制度,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并能够判断和应对突发事件,以保障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2. 康复服务质量评估康复服务质量评估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康复过程的评估、对患者满意度的调查等方式,客观评估康复服务的质量,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提高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三、质量与安全管理考核的重要性康复科专业质量与安全管理考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康复科专业是直接关系到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确保康复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其次,康复科专业质量与安全管理考核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康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康复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可编辑全文】康复科专业质量与安全管理考核标准

现场抽查1人不熟悉扣2分,传染病漏报扣2分/例、迟报扣1分。
23、有医疗缺陷登记及整改措施
5
无记录、分析及整改措施分别扣3分/项,扣完为止
科室负责人: 检查者: 日期: 年 月 日
2
交接班记录不连续不得分,交班记录内容填写不完整扣1分/项次,交班内容重点不突出扣1分/例次,扣完为止
16、医疗新技准入制度
2
医务科核查备案文件,所开展的医疗新项目、新技术没有经过报批程序的不得分
17、熟悉CHA制定的患者安全10个目标与医疗十八项核心制度
3
抽查若干名医务人员,一人不熟悉不得分
18、严格执行病人登记制度
3
现场查看资料,无评定或评价不得分
10、实施医学教育和继续教育制度,专业技术人员均应接受康复医学培训及考核,持证上岗。
5
科无继续教育与培训计划扣1分;无学习登记扣1分;无考核扣3分。
11、认真做好科室新项目开展宣传工作,定期与临床科室沟通,征求意见,临床满意度>90%。
2
未开展宣传工作不得分,每月有到临床科室沟通记录,少一次扣2分
4
现场查看资料,无资料不得分,资料不全扣1分
8、有定期康复治疗与训练效果评定的标准与程序:(1)每一个患者都进行定期系统的效果评定;(2)通过病例讨论进行康复训练效果的评价。(3)疑难病例有集体讨论记录
6
现场查看资料,不符合要求每项扣2分
9、有患者的康复治疗训练效果、舒适程度、愿望与意见等项目评价。
12、严格执行会诊制度,一般会诊48小时内完成,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
5
会诊不及时,扣5分/次,
1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5
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扣5分/次
康复医学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考核检查标准

临床科室是否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通报;是否定期评价与分析用血趋势(是否利用质量管理工具);是否进行输血前检查,是否签署输血同意书、输血适应症管理(输血适应症是否恰当、成分用血选择是否正确、输血记录是否规范、输血后有无评价);输血不良反应管理(输血后有无不良反应是否记录、有输血反应是否按要求上报、重大不良反应处置是否得到);大量用血审批管理(大量用血标准是否熟悉、流程是否熟悉、手术是否完善)
医嘱质量、口头医嘱执行情况;出院记录质量;诊疗规范、指南执行情况;诊疗小组工作开展情况;关键流程管理(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的患者识别措施是否落实,转科登记是否完整);重点病种管理(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脑卒中、多发伤复合伤)的急诊流程及诊治规范的落实情况;临床路径工作开展情况;医患手牵手工作开展情况
重要指标(DDD值、门诊及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药占比、平均住院日)是否登记;异常、未达标指标是否进行分析,是否能够运用质量管理工具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核心制度执行情况
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重点讨论非预期的或突发的死亡,进行死亡原因分析、评估整过住院诊治经过是否得当、尤其是抢救是否适当及应吸取的经验教训);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首诊负责制、(急)会诊制度、查对制度(尤其是特殊诊疗、有创诊疗及输血治疗的查对);值班及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登记项目是否完整、规范,是否有处理医嘱,病程记录是否有体现)、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分级护理制度
科室管理登记本管理情况
业务学习培训记录(包括 “三基”或业务学习、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患者安全目标培训);重点疾病登记、统计分析;临床路径统计分析;不良事件登记、汇总分析;纠纷投诉登记、汇总分析;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或危重病例讨论记录;特殊病例(包括“非再”、住院超30天)登记、报告及汇总分析。
康复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康复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附件一:科室医疗质量评价指标
1、月门诊人次;
2、出院人次;
3、平均住院日≤12天;
4、药品比例;
5、床位使用率≥85 ≤93%;
6、处方合格率达95%;
7、住院病人三日确诊率90%;
8、出人院诊断符合率95%;
9、成分输血率95%,血袋回收率100%
10、传染病报告率100%;
11、甲级病案率≥90%;
12、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
13、医院感染漏报率≤10%,医院感染率≤10%。
附件二:科室重点监测指标
1、压疮发生率;
2、跌倒发生率;
3、管路脱落发生率(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尿管、胃管、引流管、深静脉置管等);
4、意外伤害发生率(烫伤、坠床、自杀、走失等);
5、24/48小时重返ICU率;
6、医院感染重点监测指标(呼吸机相关肺炎、静脉导管致血行感染、留置导管致感染等);
7、医院感染重点监测指标(呼吸机相关肺炎、静脉导管致血行感染、留置导管致感染等);
8、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
9、药物不良反应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查科室
检查时间
检查人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扣分原因
康复计划的制订与落实
15分
制定以疾病、损伤的急性期临床康复为重点的康复指南/规范3分
对每位康复患者有明确诊断与功能评估并制订康复计划3分
开展临床早起康复介入服务2分
执行医患沟通制度,与患者及家属共同落实康复计划3分
科室对康复计划落实有自查、评价4分
11分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康复计划及方案,并履行签字3
患者及家属了解康复治疗计划、患者的预期目标,并参与康复治疗3分
相关工作人员知晓康复计划并落实措施2分
新世纪医院康复科质量与安全评价表(100分)
对康复效果、舒适度、愿望与意见、预防并发症、二次残疾、安全管理等有评价
9分
有患者康复治疗效果、舒适程度、愿望与意见等项目评价2分
康复治疗师、护士等有资质3分
指导社区病人康复,保障康复训练的连续性3分
科室对以上工作有自查、评价和分析3分
康复相关医疗文书及预案健全
15分
有康复相关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及质控标准3分
有康复意外紧急处置预案与流程并组织演练3分
有住院患者康复治疗的相关规定3分
有住院病人康复流程3分
科室人员熟悉上述内容并遵循;科室定期自查评价3分
有加强住院患者医疗安全管理制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措施3分
有康复医学科诊疗活动评价指标2分
有效落实预防并发症、预防二次残疾的具体措施2分
对康复治疗训练过程有记载
21分
有康复治疗训练过程记录规范、诊断标准与流程3分
有综合应用作业疗法、物理疗法、语言治疗法等规定与流程3分
在病历中记载康复资料情况3分
有康复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评价制度,并进行满意度调查3分
有康复科日工作量化登记3分
有康复治疗过程记录表3分
科室定期自查,分析评价3分
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主动参与康复治疗
住院患者康复治疗(科室登记)
17分
有住院患者康复治疗的相关规定和流程3分
住院患者康复治疗由康复医师会诊,制订康复治疗计划3分
康复专业人员实施康复计划3分
为须康复治疗的病人提供早期、专业的康复服务3分
康复治疗记录真实、准确、完整5分
康复治疗训练人员具有相应资质
12分
康复专业人员及康复设备统一归口管理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