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现状、发展趋势和对策措施

安全生产现状、发展趋势和对策措施
安全生产现状、发展趋势和对策措施

安全生产现状、发展趋势和对策措施

自199 8 年以来,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直稳定在6.6%-6.8%之间,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居第四位,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建筑业又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容量巨大,吸纳的农民工已占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总数的三分

之一左右。据国家统计局2004年的数据,全国建筑业从业人员总计3893万人,其中施工现场一线的操作人员基本是农民工,达3201万人,占总人数的82%左右。而且,从我国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及市政、房建、水利等基本建设的情况看,未来的巧年,我国又将是一轮新的建设高潮期,不仅工程量大,难度和技术要求也将进人一个质的飞跃期。农民工作为我国建筑行业的主力军地位会进一步加强,其素质要求也有待提高。农民工为建筑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人力保障,也为我国的建筑业走出国门而融人世界的竞争体系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的劳动环境和安全状况却存在很大的问题。由于行业特点、工人素质、管理难度等原因,以及文化观念、社会发展水平等社会现实,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已成为我国所有工业部门中仅次于采矿业的最危险的行业。据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全国建筑业发生伤亡事故2582起,死亡2789人,其中85%以上是农民工。近年来,随着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日益重视,全国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状况有所好转,但整体形势仍然比较严峻。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不妥之处望予指正。

1 建筑行业农民工安全生产事故原因探究(1 )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的特点—客观因素①建筑产品的多样性决定了建筑安全问题的不断变化。建筑施工不像其他产品的生产,建筑工地是流动的;建筑物的地基和建筑环境是变化的;建筑物的建筑结构、规模、功能和工艺方法是各式各样的,这就决定了建设过程中总会有新的安全问题不断出现。②建筑工程的流水施工使得作业班组不断变换工作环境。一幢摩天大楼,其工作现场会从最初的地下几十米到地面上的几百米的高空;一条铁路或公路项目,会从广阔的平原城市延伸到崎岖荒凉的山区,这就使得周围的环境、作业条件、施工技术等都是在不断变化着,也就包含了更高的风险,而流动的工作环境又使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很难及时到位。③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复杂多变。建筑施工是高强度、大噪音、冬冷夏热的露天作业环境,处于超负荷作业的农民工也往往由于紧张、疲劳而很容易导致可怕的安全事故。

④公司与项目部的分离和明确的目标导向性,致使公司的安全措施并不能在项目部得到充分的落实。一些大的施工公司,总公司和项目部离得很远,从而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责任大多由项目部代管,而现在的项目部大多又是临时组建的;再加上公司对项目部的要求是一种只求结果(质量和产量)不问过程的管理模式,而安全管理恰恰就体现在过程上;现在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压力相应的加大,就会诱发人的赌博心理,使公司的安全措施大打折扣,得不到充分的落实。⑤在施工现场多个建设主

体的存在及其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建筑安全管理的难度较大。与在建工程有关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总包、分包、监理等诸多单位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导致了管理上的缺陷;特别是总包、分包(包括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单位,由于其施工人员不断变化,全国流动,而从属于不同的分包单位,又有着不同的管理措施。这种交互散乱的人员管理模式注定了建筑安全管理的难度很大(2 )“包工头”式的用工制度—人为因素在我国建筑行业,大部分施工企业都采用了简单的劳务分包的“包工头”模式。企业与“包工头”签订劳务用工合同,以包代管,不对农民工负责,就导致了大部分的“包工头”随意用工、管理混乱;为了牟取暴利,就转嫁经营风险,损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在这样的情况下,施工企业交付给“包工头”用于安全施工措施和安全作业环境的费用就可能被扣留或挪作他用,致使安全管理措施得不到落实。农民工与施工企业并无直接的关系,出现问题时若“包工头”跑掉了,这些农民工很难去维权,这就助长了“包工头”的违法行为,导致了安全事故的频发。(3 )农民工缺乏有效的培训制度—主观因素农民工在建筑行业里只是一种短暂的雇佣关系,大多数是属于自愿的,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而用人单位则重使用、轻培训,因此企业对他们的教育培训不重视,投人也严重不足;加之农民工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大都只接受了小学教育,迫于自身的经济压力,有空时没钱去接受培训,而有工作时又忙于挣钱没时间去培训,就使得他们不能提高自身

对安全问题的认识。(4 )农民工队伍庞大松散,无序流动,政府监管困难作为建筑行业里的主体,农民工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其弱势群体的特征,施工企业对他们不够重视,没有相应的劳动合同和各种相关的社会福利保障,就使得他们对企业没有感情,企业对他们也没有吸引力和约束,哪里的待遇好就跳槽到哪里去,给政府的监管带来很大的困难。政府安监部门由于财力、人员所限,对数量众多的施工现场难以严格监控,再加上政府对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处罚力度不够,纵容了不合理甚或是违法行为的发生,为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2 农民工安全生产事故的应对措施(1 )针对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的特点,从目前的形势看,很难有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法。因为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挑选平坦广阔、地基坚固、有利施工的场地,就要延长施工工期,而这又是不可能的。适宜建房的地方早盖满楼了,比较好建的铁路、公路也已修好了,剩下的就是那些地质条件复杂、地形险峻的施工现场了。我们能够进行补救的就是加大投人,绘制尽可能详尽准确的地质资料,改善施工环境。在这方面,我国正在修建的青藏铁路是最好的例证。(2 )为了解决目前建筑行业普遍存在的“包工头”制度,建设部在2005年印发的(关于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制度发展建筑劳务企业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在我国尽快建立和完善建筑劳务分包制度、发展建筑劳务企业的奋斗目标,即从2005年7月1日起,用3年的时间,在全国建立基本规范的建筑劳务分包制度,使建筑劳务分包交易规范化、透

关于安全生产现状及对策调研报告.doc

关于安全生产现状及对策调研报告 安全生产是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是确保经济效益、政治稳定和职工群众身心健康的先决条件。 近年来,我市的安全生产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依法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扎实开展了隐患排查治理和各类督查以及各类专项整治,各企业在改善 安全生产条件,更新安全生产装备技术、职工教育培训等方面继续加大安全投入,积极开展隐患排查和治理,将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有效控制了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全市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的态势,为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一、全市企业基本情况及现状分析 我市是一个老工业基地,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是新中国成立后建市较早的工业城市,资源丰富。 近年来,随着我市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各种不同性质的中小型生产经营企业相继在我市落户,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农副产品加工、冶炼、建筑建材、电力、化工等行业,其中:有化工企业26户,清洁能源企业37户,建筑建材企业41户,选矿冶炼企业33户,农副产品加工企业49户,煤矿、非煤矿山XXXX年我市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绝大部分事故是因为企业管理人员和各类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素质偏低、“三违”现象严重等造成的。

为此,要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宣传安全生产工作先进经验和典型事例,增强全社会安全生产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和防范意识,形成全社会参与和支持安全生产工作的良好局面。 二是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 坚持依法建立并严格执行特种行业、岗位持证上岗制度,加快建立和完善我市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体系,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提高各类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安全防范和职业安全自我保护意识。 加强对企业法定代表人、安全监管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以及新上岗一线工人的安全培训和考核,不断增强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 三是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大力开展企业内部从业人员安全教育,注重发挥乡镇、社区、村委会等基层组织作用,进一步扩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 3、强化长效机制建设,加快实现从集中专项整治逐步向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管理转变。 要着力建立健全并落实好安全生产工作机制:一是健全完善以行政一把手为核心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网络体系,使安全生产工作责任明确,落实到人。 二是要逐级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通过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

工贸企业的安全管理现状与分析

工贸企业的安全管理现状与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企业的安全管理滞后,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事故发生率较多,近年来发生多起重特大事故,实在令人痛心。如粉尘爆炸、危化品爆炸事故、火灾事故、触电事故、机械伤害事故等等,使安全管理的这根玄越绷越紧,不得不思考安全管理的有效方式和监管措施,完善我区企业安全管理,使企业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切实履行企业主体责任,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是做好安全管理的基础。 我区企业主要存在有电子品产业、铝镁金属加工压延、木器生产、纺织品、金属加工、塑料加工制品等企业,这些企业的安全管理的模式各不相同,优劣不齐,对于安全管理以及投入是有限的,领导重视度欠缺,安全管理随着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和政策的变化而变化。目前我区部分企业安全管理主要存在以下现象: 1、企业领导安全管理认识不到位。高层管理者不重视安全管理这项工作,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我公司安全管理、生产安全不会出问题,;不懂不培训、不给资源,领导如何说安全工作就如何做,没有原则性,不懂法不依法。只有企业领导站在法律的高度上看安全管理: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和组织领导,始终把安全生产摆在第一位,真正把安全生产作为大事来抓,一

手抓生产、一手抓安全,把安全发展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消除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二是责任和措施同时落实,坚决消除安全生产措施只是停留在会议上、要说、写、做一致,真正得到贯彻执行,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三是落实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采用现代安全管理科学技术和方法,监管到位,消除安全管理存在一些死角和盲区;四是保障安全生产经费投入的机制健全,随时用随时支取,从而使安全生产条件得到保障。认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全民安全意识,依照自我管理、自我防护为保障前提的自律行为,安全管理不愁做不好。 2、安全管理费用只支无回报,增加成本,减少个人绩效。企业认为安全管理是耗用公司成本,只投入不回报,随意对安全生产的经费提取不当回事,能省就省,应付政府监管部门检查就可以了。安全设施改造,不当回事,修修补补,可以稼动就行,是否有防护功能或者工作效率,不是企业主管实际追求的绩效。遇到政府监管部门要求改造的,就迟迟不动,抑或说不知道怎么做、没有供应商、或者投资费用大,采取缓兵之计、或者了解同行是否有投入或改造行动的,根据状况再采取措施,不是积极改善安全作业环境而是在观望。安全生产经费是必须要依法依规提取的,规定了安全生产经费的使用范围。为了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加强安全生产费用管理,保障企业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维护企业、职工以及社会公共利益,

我国安全生产事故现状与形势分析报告

重庆科技学院 《事故调查与分析》课程论文 题目我国安全生产事故现状 与形势的分析

院(系)安全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安全2015-03 学生姓名周军献学号2015662183 授课教师托罗斯职称副教授 成绩 2016年11 月11 日 目录 前言 (1) 一我国安全生产的进步 (1) (一) 形成了基本的理论体系 (1) (二) 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 (1) (三)成立了一系列的法制部门 (2) (四)完善了相应的监督体制体系 (2)

二我国安全生产有待提高的地方 (3) (1)人的安全意识缺失 (3) (2)生产基础有待提高 (3) (3)监管监察及应急救援能力还很差 (4) (4)有效的市场激励机制还没形 (4) (5)安全重视不够、安全投入不足 (4) (6)安全教育培训宣传力度不 (4) 三我的见解 (5) 四改良对策 (5) (1)大力培育安全文化 (5) (2)发展科技、提高效率 (6) (3)以系统工程的角度 (6) (4)加强法制力度 (6) (5)利用综合保险的方法 (6) 五对于事故调查与分析这门课程的学习感悟 (7) 参考文献 (7)

前言 目前,安全生产仍然是世界各国都必须面对和应对的重大问题。对此,我国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显然,通过对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现状和特征分析有助于认识安全生产事故的规律,通过对安全生产事故发展趋势的准确判断有助于对安全生产事故的预防、控制和应对做出有效的决策。 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并从体制、机制、规划、投入等方面,采取一系列举措加强安全生产;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重点企业和广大生产经营单位依法依规、履行职责;社会各界关注支持、参与监督。经过努力,安全生产的理论、法律、政策体系得到建立和形成,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状况趋于稳定好转。当然还有很多问题待解决。 一我国安全生产的进步

大型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现状及应对

大型工程项目安全管理 现状及应对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大型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现状及应对【摘要】本文结合作者的工作经验和在建项目的实际情况,对现阶段大型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和严峻形势进行了深刻剖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和安全管理监控重点,为现阶段大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通病的预防和安全生产形势的有效控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大型建设项目安全问题措施 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好坏现在是评价一个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安全管理工作将对参建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企业的经营发展、对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产生越来越重要的直接影响。可以这样讲,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决定项目管理的成败,在这里我就当前大型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主要解决措施阐述一下个人见解。 1工程概况 郑徐客运专线(350KM/h)商丘特大桥项目西起于商丘市民权县,终止于商丘市梁园区,工程正线全长47.143km。主要工程量为连续梁四联(悬

灌现浇),墩身1468个,标准梁1457片。其中临近陇海铁路既有线施工12KM,跨310国道一处,跨省道3处。工程总投资35亿元。 分析主要风险施工项目为:临电使用、高空作业、临近陇海线施工、深基坑开挖、临近民房施工、箱梁提运架、机械使用等,同时沿线全是基本农田,环保压力大。 2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现状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工作的逐步推进,项目安全管理随着国民经济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发生了新的问题和矛盾。 2.1安全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2.1.1项目规模越来越大 大型基础建设项目的标段划分一般控制在30~50亿规模,工程规模的扩大导致现场安全管理的压力成几何倍数增加。 施工环境越来越复杂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9154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生产 管理目标(正式版)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正 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总体目标 (一)无职工因工死亡事故。 (二)无职工因工重伤事故;重伤率控制在 0.1‰以内。 (三)无直接经济损失在2万元以上的火灾、爆 炸、倒塌事故。 (四)施工现场安全措施到位,安全防护及时, 施工机具设备检验检测达标,施工用电执行JGJ46- 2005标准,施工现场各类防护符合JGJ59-99标准。 (五)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目标:。(达标、市

级文明、省级文明) (六)其它。 二、安全达标目标。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由项目部制定具体的达标目标 (一)垂直运输设备,塔吊台,井架台,计划在通过安装验收后投入使用。 (二)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脚手架材料采用钢管。计划投入钢管吨,扣件只;采用分层搭设、分层验收的办法,坚持先验收,后使用。 (三)施工用电按JGJ46-2005标准执行,按照"三级配电二级保护" 、"一机一箱一闸一漏"和"TN-S 系统"配置线路,采用计划投入总电箱只,分电箱只,开关箱只,采用一次规划配备,分次投入使用,确保施工用电达标。 (四)小型机具的投入(列出小型机具的种类及

安全生产现状及对策--市安全生产现状及对策

安全生产现状及对策**市安全生产现状及对策 **市安全生产现状及对策**现有化工生产企业166家,其中危化品生产企业58家,危化品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的数量均居泰州前列,全市安全生产行业监管和综合监管任务十分艰巨。近年来,**市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政策措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逐步进入规范化轨道。加强队伍建设,市、镇两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不断充实,安全监管力量逐年加强,政府部门安全监管职责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已基本建立;加强源头控制,严格执行化学品、建筑施工等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不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和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对全市重大危险源进行普查、登记、建档,实行动态监控;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和行政执法力度,严肃事故处理和责任追究,促进了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的逐步稳定好转。 一、安全生产存在问题 全市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一些行业和领域事故多发的势头仍未得到有效遏制,较大安全事故还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生产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少数单位或企业重生产、重效益、轻安全的思想和行为仍然存在。企业不重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从业人员安全素质低,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

反劳动纪律的问题仍然存在;安全管理工作没有落到实处,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传达文的工作通病没有得到根治;监督管理的科学性和效能不高,轻事前防范,重事后处理,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 2、安全生产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增长方式调整滞后,安全生产长期投入不足,累积欠账严重。**部分企业工艺、技术、设备落后,事故隐患多,管理水平低的问题十分突出。尚未建立起全市隐患长效排查工作体系,一些重大事故隐患尚未得到有效治理。一些企业不重视安全标准化建设,安全生产本质化水平不高。企业新改扩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执行不力,由此带来新的安全隐患。 3、安全监管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安全监管任务越来越重,就目前来看,**安全监管人员、经费以及监管手段与履行任务不相适应,专业监管技术人员缺乏,基层监管力量薄弱,监管人员兼职现象普遍,不能集中精力专司其职,导致监管不到位;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资源缺乏统一规划,应急救援装备匮乏,应急管理薄弱,不能对突发事实施快速、有效地应急救援。 二、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对策 认真贯彻“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依法行政、关口前移、转变观念、开拓思路、立足防范、强化监管、综合治理”

浅谈公司安全生产现状及控制措施

浅谈公司安全生产现状及控制措施 化工企业本身存在安全生产事故多发的特点,有其特定的主、客观原因,只有牢固树立“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安全意识、建立有效管理机制,落实责任、各司其职,才能确保化工行业又快又好地健康发展。现将我公司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做简单分析: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 安全事故发生的背后往往有很大一部分是人的不安全因素造成的。这其中有职工的素质问题,更有企业管理水平的问题。如何有效的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有效避免事故发生的捷径。 1.习惯性违章:目前,我公司员工习惯性违章现象屡屡发生。登高不系安全带、未按要求办理票证、串岗、脱岗、违反操作规程等现象。习惯性违章就是指在生产操作中沿袭不良传统做法,违反安全生产操作技术或操作规程的行为。习惯性违章者一次无事,二次无事,久而久之,就会传染他人,扩大习惯性违章的影响范围。 2.不良的工作状态:事实证明不良的情绪会影响人的工作状态,必然会感到压抑与沉闷,直接影响人际关系和工作效果。 3.员工的安全思想意识淡薄。看似偶然的事故,实则是

安全意识淡薄、违章侥幸等必然因素造成的。对事故隐患麻痹大意,这种人为的因素最终必然导致血的代价。 4.员工专业知识不够。很多时候事故的发生是由于员工的专业知识不足,对本岗位潜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 改进措施: 1. 今后工作当中我们应加大对“三违现象”的检查力度,杜绝因违章造成的人身伤害。建立合理的安全管理体系。只有建立建全合理的安全管理责任制,才能更好的杜绝因人为的疏忽所造成的各种事故的发生。坚决杜绝各种违章违纪的现象的发生,对生产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实行监控,查找隐患,控制危险源。在安全管理过程中,控制习惯性违章行为的任务是相当重的,也是非常严肃、非常细致的一项工作。 2. 经常进行教育、训练,合理安排工作,消除心理紧张因素,有效控制心理紧张的外部原因,使人保持最优的心理紧张度,对消除人失误现象也是十分重要的。 3. 认真制定培训计划,狠抓培训工作落实。今后应加大员工的培训教育力度,全面提高员工安全思想意识。 4. 我们应当继续加大做好员工的专业技能考核工作,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分厂、公司之间对员工的专业技能进行双重考核,实行奖罚分明的原则。目前,我们还是在奖少罚多的怪圈里,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员工自助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必须加大岗位绩效考核工作的力度,把奖惩有机地衔接起

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分析示范文本

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分 析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分析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绪论 长期以来,全国煤矿通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 主”的方针、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安全综合治理、重视安 全思想教育、强化安全技术培训和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宣 传活动等,促进了全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的好转。如国有 重点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曾连续多年以平均每年近20%的速 度递减,1994年以后国有重点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降到 1.2以下。但受诸多方面的因素制约与限制,全国煤矿事 故多、伤亡重、经济损失大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好转,致 使每年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一直徘徊在六七千人左右,位于 全国各行业之首。煤矿事故多、伤亡大,不仅给职工家属 带来了极大痛苦,也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

的政治影响。每发生一起特大事故,尤其是瓦斯爆炸事故,都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影响,它直接涉及到社会安定与政治稳定。 本论文在五月份选定题目,接着论文构思撰写大纲。素材在知网和论本期刊网查找,并通过大纲做出筛选,在五月底完成初稿。完成初稿后交由导师指导改正,于六月初正式完成。 1 煤矿安全生产的历史问题 1.1经济体制问题 我国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开始改革开放,对经济做出重大的改变,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市场经济相比计划经济是两种不同的体制,市场经济将不再靠国家分配人力、物品等等各种资源,而是靠市场自身调节。人力资源具有选择自主性,人才分配不均将成为必然趋势。经济体制的巨变,给各个经济领域带来了冲击,尤其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现状浅析与对策(最新版)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现状浅析与对策(最新版) Safety work has only a starting point and no end. Only the leadership can really pay attention to it,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and assessments are in place.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376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现状浅析与对策 (最新版) 【摘要】本文通过对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浅析,提出改进目前状况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施工项目现状对策 建筑施工的项目安全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安全出效益”越来越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同行的共识。随着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不断规范,建筑施工单位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也在不断加大,总的安全生产形势有一定好转,但不少地方依然严竣,工伤死亡事故还是频频发生,而且大多数的死亡事故都是发生在普通的操作工人中。事故给死者家庭造成极大的伤害,同时给企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给社会也造成不良的影响。 一、当前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

当前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1、施工现场工人的安全生产意识淡薄。 首先是思想上不重视,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众所诸知,目前施工企业雇用的劳务工基本上都是一些没有组织的散工,而且多是刚参加工作的农民工,他们安全意识差,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现象时有发生。据统计,建筑行业70%以上的事故都是因“三违”造成的。 2、岗前系统的安全培训教育不够。 时间短,效果差。岗前安全教育没有真正落实,即使有也多是流于形式,工人的安全生产意识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民工的流动性大,往往一个民工同时在几个工地干活,没有相对的稳定,造成管理上的困难。 3、现场的安全管理不到位。 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真正落实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建筑施工现场物的不安全因素在减少,但人的不安全行为却没有得到有效的监控。工地上虽都配备

(安全生产)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目标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目标 工程名称:亿树泉城住宅小区 建设单位:廊坊榕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施工单位:福建省隆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第一篇工程概况 亿树泉城住宅小区工程位于廊坊市永清县董家务新村北侧,廊霸路西侧。工程占地面积38311㎡。本工程由123栋(户型为A、B、C、D、E、F、G、H、I)四层住宅楼、七座停车库、一栋商业楼组成,总建筑面积约95007.75㎡。见建筑总平面图。本次投标范围为52栋住宅楼和一栋商业楼,总建筑面积为39239.12㎡,其中,住宅楼建筑面积为36792.12m2,商业建筑面积为2447m2。 第二篇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目标及技术保证措施 在本工程施工中,我们将依据本工程特点和GB/T28001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建立相应职业安全管理体系。 一、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目标 1、在施工中,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认真执行国务院、建设部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项规定,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管理计划,使安全生产工作与生产任务紧密结合,保证施工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严防各类事故发生,以安全促生产,力求安全生产目标达到合格。

2、强化安全生产管理,通过组织落实、责任到人、定期检查、认真整改,杜绝死亡事故,确保无重大工伤事故,严格控制轻伤频率在千分之三以内。 3、强化作业环境,确保不发生中毒、窒息事故。 1)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有毒有害物质的管理,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交底、知识教育; 2)保证作业环境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对操作人员按有关规定发放使用劳保用品; 3)对操作者进行监督检查,保证100%持证上岗率。 二、安全生产目标技术保证措施 1、安全管理组织体系 项目部建立由项目经理负责,安全生产副经理主管,项目经理部专职安全员检查的安全管理机制。成立由项目经理领导,安全生产副经理、专职安全员、各专业工长、各分包单位安全生产负责人组成“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建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组织领导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2、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管理措施 1)钢管脚手架、防护架的杆件连接必须使用合格的玛钢扣件,钢管应采用外径48~51mm,壁厚3~3.5mm无严重锈蚀、

当前县域安全生产工作现状、原因和对策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270 版本/修改状态:01/00 当前县域安全生产工作现状、原因和 对策通用范本 When Carrying Out Various Production Tasks, We Should Constantly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Ensure Safe Production, Conduct Economic Accounting At The Same Time, And Win More Business Opportunities By Reducing Product Cost, So As To Realize The Overall Management Of Safe Production. 编辑: 审核: 单位:

当前县域安全生产工作现状,原因和对 策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贯彻执行各项生产任务时,不断提高产品质虽,保证安全生产,同时进行经济核算,通过降低产品成本来赢得更多商业机会,最终实现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管理。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安全生产无小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近年来,我县安全生产工作坚持以〃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立足防范,深化整治,强化监管,综合治理,逐步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社会监督支持“的安全生产新局面。但是,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仍然还存在看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现结合我县实际,认真分析当前我县安全生产形势,就如何抓好县域安全生产工作谈几点想法和建议。 _、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港口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及应对措施示范文本

港口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及应对措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港口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及应对措施示范 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摘要】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港口企业进入了迅 猛发展的阶段,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货物吞吐量不断攀 升,随之而来的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加大,安全生产事 故时有发生。文中分析了港口的安全生产现状及造成安全 生产事故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港口;生产现状;安全管理;措施 港口生产是一种动态的立体交叉形式的特色生产过 程。它受限于人、机械设备、货物、环境等多种因素,要 求各个环节紧密联接,而且相互制约,若是中间有一个环 节出现问题将导致生产无法正常开展,更严重的将造成机 损、货损事故甚至伤亡事故。

1、港口安全生产现状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港口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港口重特大事故及主要港口的年千人死亡率和每百万吨货物吞吐量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都在逐年下降,但是与中等发达国家相比,安全生产、安全管理的形式依然严峻。 集团目前正处于全面高速发展的阶段,大量的高科技设备投入生产,货物吞吐量逐步攀升,多个专业化码头相继投入建设,在未来将按瓯江南北两岸来划分港口功能,与国际接轨逐步实现港口功能专业化。但是现阶段集团下属的几个码头专业化、自动化程度都不高,普遍存在多个货种及人、机交叉作业等现象,而由各类原因导致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现象仍时有发生。认真分析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原因,不难发现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⑴、港口的生产设备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

我国铁路安全生产的现状与形势概要

我国铁路安全生产的现状与形势 作为我国主要交通运输工具的铁路发展到今天,运输安全已成为铁路企业的头等大事。 铁路运输安全不仅关系到铁路自身的效率和效益,更重要的是与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密切相关。“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始终是中国铁路运输的永恒主题,这是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赋予铁路广大职工的神圣职责。 1 铁路事故的构成条件及特点 1.1 行车事故 凡违反规章制度、违反劳动纪律、技术设备不良及其他原因,在行车中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经济损失,影响正常行车或危及行车安全的,均构成行车事故。 按照事故的性质、损失程度及对行车的影响,行车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大事故、险性事故和一般事故。 行车事故有四种类型:冲突、脱轨、火灾、爆炸。 1)冲突 指列车、机车、车辆等互相间或与设备(如车库、站台、车挡等)发生冲撞,导致机车、车辆等破损的事故。 2)脱轨 指机车、车辆的车轮落下轨面。脱轨事故是发生率最高的行车事故,约占全部行车事故的85%以上。造成脱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部分脱轨事故的原因十分复杂。防止脱轨事故发生是铁路行车安全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3)火灾 指列车起火造成机车、客货车辆破损(面积达到5m2及以上)、影响使用(失去基本功能),或发生人员伤亡,货物、行包烧毁的事故。 4)爆炸 指雷管、炸药等爆炸品引爆或压力容器、运输的化学危险品爆炸,造成人员伤亡或机车、车辆设备损坏,墙板、车体变形或出现孔洞的事故。 1.2 路外伤亡事故 指铁路列车运行和调车作业中发生火车撞轧行人、与其他车辆碰撞等情况,招致人员伤亡或其他车辆破损的事故。 如一次造成人员死亡和重伤5人及以上,则构成重大路外伤亡事故,死亡和重伤不足5人的为一般路外伤亡事故。 铁路每年碰撞沿线行人造成8000~9000人死亡,仅低于全国道路交通事故和矿山事故的死亡人数,远远高于行车事故造成人员死亡的数量。 2 1991年以来铁路行车安全生产情况的历史回顾 进入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铁路运输装备规模和技术水平落后于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水平,铁路运输能力和运量的矛盾日渐突出,“瓶颈”制约效应十分明显,运输安全状况呈现不稳定的趋势。比较严重的旅客列车重大事故时有发生,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究其原因,铁路运输的安全基础十分薄弱。为此,1993年12月铁道部决定集中力量对安全基础工作进行整顿。利用一年的时间,整顿干部作风,以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解决干部中存在的好人主义和形式主义;整顿职工劳动纪律和作业纪律,狠刹不良风气,认真落实作业标准化;整顿规章制度,搞好与行车有关的规章制度的清理、完善和补充;整顿班组管理,加强班组建设,提高整体素质;整治行车设备,提高设备质量,完善设备管理制度,确保行车设备安全可靠。在整顿中,铁道部召开全路电话会议、现场经验交流会,采取典型引路和派出各级检查组、调研组等多种形式及方法,有效地推动了安全基础整顿工作的进行。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现状浅析与对策(2020年)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现状浅 析与对策(2020年)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现状浅析与对策 (2020年) 【摘要】本文通过对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浅析,提出改进目前状况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施工项目现状对策 建筑施工的项目安全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安全出效益”越来越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同行的共识。随着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不断规范,建筑施工单位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也在不断加大,总的安全生产形势有一定好转,但不少地方依然严竣,工伤死亡事故还是频频发生,而且大多数的死亡事故都是发生在普通的操作工人中。事故给死者家庭造成极大的伤害,同时给企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给社会也造成不良的影响。 一、当前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

当前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1、施工现场工人的安全生产意识淡薄。 首先是思想上不重视,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众所诸知,目前施工企业雇用的劳务工基本上都是一些没有组织的散工,而且多是刚参加工作的农民工,他们安全意识差,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现象时有发生。据统计,建筑行业70%以上的事故都是因“三违”造成的。 2、岗前系统的安全培训教育不够。 时间短,效果差。岗前安全教育没有真正落实,即使有也多是流于形式,工人的安全生产意识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民工的流动性大,往往一个民工同时在几个工地干活,没有相对的稳定,造成管理上的困难。 3、现场的安全管理不到位。 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真正落实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建筑施工现场物的不安全因素在减少,但人的不安全行为却没有得到有效的监控。工地上虽都配备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编号:SM-ZD-19317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 理目标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总体目标 (一)无职工因工死亡事故。 (二)无职工因工重伤事故;重伤率控制在0.1‰以内。 (三)无直接经济损失在2万元以上的火灾、爆炸、倒塌事故。 (四)施工现场安全措施到位,安全防护及时,施工机具设备检验检测达标,施工用电执行JGJ46-2005标准,施工现场各类防护符合JGJ59-99标准。 (五)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目标:。(达标、市级文明、省级文明) (六)其它。 二、安全达标目标。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由项目部制定具体的达标目标 (一)垂直运输设备,塔吊台,井架台,计划在通过安装验收后投入使用。

(二)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脚手架材料采用钢管。计划投入钢管吨,扣件只;采用分层搭设、分层验收的办法,坚持先验收,后使用。 (三)施工用电按JGJ46-2005标准执行,按照"三级配电二级保护" 、"一机一箱一闸一漏"和"TN-S系统"配置线路,采用计划投入总电箱只,分电箱只,开关箱只,采用一次规划配备,分次投入使用,确保施工用电达标。 (四)小型机具的投入(列出小型机具的种类及数量)。 (五)施工现场密目式安全网的使用,必须达标规范,计划投入张。 三、文明施工实现目标 (一)建筑施工现场按照JGJ59-99文明施工检查标准的要求,并结合文明施工检查标准的具体内容,将文明施工责任目标分解落实到人,确保文明施工目标的实现。 (二)创建(省、市)级文明施工现场。 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 Name of an enterprise

浅析新形势下安全生产的现状与对策(新编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浅析新形势下安全生产的现状与 对策(新编版)

浅析新形势下安全生产的现状与对策(新编 版) 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安全生产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是一切工作的保证。安全生产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它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更容不得一丝一毫的松懈和侥幸,有句格言说的好“安全来自长期警惕,事故出自瞬间麻痹”。为此,我们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积极履行监管职责,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笔者现就新形势下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谈几点浅见。 一、现状与问题 一是安全生产工作存在“利”。即利益。由于传统观念影响,安全投入存在着可投可不投的思想。普遍存在着减少安全资金、设施投入,甚至不投入的现象,被眼前经济利益蒙蔽了眼睛,不顾长远利益,只图眼前一派形式大好,于不知不觉中为麻痹思想和安全隐患的滋生

港口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及应对措施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4720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港口企业安全生产现状 及应对措施正式样本

港口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及应对措施 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摘要】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港口企业进入 了迅猛发展的阶段,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货物吞吐量 不断攀升,随之而来的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加大, 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文中分析了港口的安全生产 现状及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应对 措施。 【关键词】港口;生产现状;安全管理;措施 港口生产是一种动态的立体交叉形式的特色生产 过程。它受限于人、机械设备、货物、环境等多种因 素,要求各个环节紧密联接,而且相互制约,若是中

间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将导致生产无法正常开展,更严重的将造成机损、货损事故甚至伤亡事故。 1、港口安全生产现状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港口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港口重特大事故及主要港口的年千人死亡率和每百万吨货物吞吐量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都在逐年下降,但是与中等发达国家相比,安全生产、安全管理的形式依然严峻。 集团目前正处于全面高速发展的阶段,大量的高科技设备投入生产,货物吞吐量逐步攀升,多个专业化码头相继投入建设,在未来将按瓯江南北两岸来划分港口功能,与国际接轨逐步实现港口功能专业化。但是现阶段集团下属的几个码头专业化、自动化程度都不高,普遍存在多个货种及人、机交叉作业等现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特点与对策措施

编号:SY-AQ-07868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特 点与对策措施 Current situ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al mine safety production in China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特点与对 策措施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煤炭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2002年全国煤炭产量达到13.93亿t,增长26%。千万吨以上煤炭生产企业达到21户,并创造了一批高产高效矿井。但煤矿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分析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特点和规律,研究存在的问题,探讨控制对策,对促进我国煤矿持续健康发展、适应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一、煤矿安全生产现状 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通过深化煤矿安全整治和贯彻执行“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12字方针,各地区、各部门和煤炭企业提高了认识、强化了管理,随着煤矿经济形势恢复性好转,安全投入也普遍有所增加,使煤矿在产量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实

现了安全生产状况的总体稳定。但煤矿仍然是我国工矿企业中事故发生最频繁、安全生产形势最严峻的工业部门。与国外的差距也仍然很大。 二、煤矿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 对2002年煤矿事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发现其安全生产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和规律。 1.煤矿的主要事故类型为顶板、瓦斯和运输事故。3类事故占事故总起数的82.94%和死亡总人数的81.58%。顶板事故的发生频率最高,占事故总起数的54.42%。火灾死亡事故的严重度最大,平均每起事故造成9.25人死亡。瓦斯事故的危害最严重,事故起数占17.10%,死亡人数占34.41%。 2.随着煤矿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自然灾害事故所占比例下降,生产性事故所占比例增大。但在提高装备水平的同时,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3.安全生产状况与煤炭产量成正比,即煤炭产量较高的省市或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较好;产量越低,安全状况越差。较高的装备和

建筑行业安全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建筑行业安全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描要: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行业得到迅速发展,由于该行业人员流动大、露天高空作业多、立体交叉施工复杂、构建物不规则、点多面广等特点,造成施工过程中工作条件差、不安全因素多、危险性大、预防难度高等难题。本文结合施工安全生产基本特点分析目前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而提出一些科学、合理的解决对策,提高建筑业企业对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能力,以达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效益最大化。 前 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基础建设投入规模逐渐增大,随之建筑企业的数量不断攀升,我国建筑行业是一个仅次于矿山行业的事故多发行业,不仅给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带来巨大损失,还给企业和行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其安全问题一直都被社会各界所关注。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正常运行的根本保障,建筑行业必须提升企业的安全文化,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減少安全生产事故,共同促进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 1 安全生产系统理论概述 系统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具有特定功能、相互间存在有机联系的许多要素完成一个共同目的而构成的一个整体。建筑行业施工的安全性是将施工现场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看作一个由若干要素组成的系统,每个要素的异常表现都会引发安全隐患甚至事故,进而危及整个生产系统的安全。 从系统的动态特性出发,建筑行业的安全系统是人、机械、环境、管理等因素构成的大协调系统;从系统的静态特性考虑,安全系统要研究的两个系统对象:一是事故系统(如图 1);二是安全系统。 图1事故系统要素及结构 事故系统涉及四个要素,通常称为“4M ”要素,即:人(Men )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