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种保藏的方法
5菌种保藏的原理和方法

适用菌种:产孢子的真菌 该法麸皮、大米、小米或麦粒等天然农产品为 产孢子培养基,使菌体产生大量的休眠体(孢 子)后加以保存。 注意:控制适当的水分。 保存期:1-3年
(四)沙土管干燥保藏法
原理:低温、寡营养 保藏期:4-5
℃冰箱 保存期1-2年。 适用菌种:产孢子的丝状真菌和放线菌以及产 芽孢的细菌。 过筛、灭菌并干燥的沙土为保藏介质, 可用硅胶、磁珠或多孔玻璃珠,但适于这些载 体的微生物不多,保存期短,不及沙土实用。
(二)穿刺保藏法
原理:低温、缺氧 保藏期:
4-5℃冰箱 保存期6-12个月 适用菌种:各种好气性细菌 液体石蜡作用:防止培养基失水并隔绝氧气 液体石蜡保藏法 (在斜面菌种上加入灭菌后 的液体石蜡) 适用于不能以石蜡为碳源的菌种,如:固 氮菌、分枝杆菌、沙门氏菌、毛霉、根霉等。
(三)固体曲保藏法
三、菌种保藏的注意事项
1 菌种在保藏前所处状态 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体如孢子或芽胞 培养时间(过短,容易死亡;过长,生产性能 衰退) 培养温度 一般采用生长最适温度培养至孢子成熟的菌种 进行保藏效果好
三、菌种保藏的注意事项
2 菌种保藏所用基质 斜面保藏所用的培养基,碳源比例应少些,营 养成分贫乏些较好; 沙土管保藏需将沙和土充分洗净,以防其中过 多的有机物,影响菌的代谢或经灭菌后产生一 些有毒物质; 冷冻干燥所用的保护剂,有不少经加热分解或 变性的物质,如还原糖和脱脂乳,过度加热易 形成有毒物质。
(五)真空冷冻干燥保藏法
原理:在低温下迅速地将细胞冻结以保持细胞结构完整, 然后在真空下使水分升华(最有效方法之一)。 步骤: ①安瓿瓶的处理:灭菌 ②保护剂:其作用是保持菌种细胞的生命状态,尽量减少冷 冻干燥对微生物引起的冻结损伤。 常采用脱脂牛奶或血清。 ③菌悬液制备:与保护剂混合,放在安瓿瓶内; ④冷冻干燥(用低温酒精或干冰(-15 ℃以下)使之速冻, 在低温下用真空泵抽干) 保藏期:将安瓿瓶熔封,低温4-5 ℃,保藏5-10年。
菌种保藏方法

菌种保藏方法
菌种保藏方法,如下:
1、传代保藏,传代保藏菌种是微生物保存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很多微生物在低温或者干燥处理时,会很快死亡,为了保存菌种的活性,就要定期不断的进行菌种转接、培养后再保存。
2、斜面低温保藏,将待保藏的菌种接种在合适的斜面培养基上,在相应的条件下培养至得到充足的菌体或者孢子,随后密封试管置于4℃左右保存,具体保存温度按照保存菌种设定。
保藏时间依微生物的种类从1个月到4个月不等。
3、冷冻干燥保藏,冷冻干燥保藏法为菌种保藏方法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对一般生活力强的微生物及其孢子以及无芽胞菌都适用,这种方法适用于菌种长期保存,一般可保存数年至十余年。
我国大多数生物制品菌种都是采用该法保藏。
4、半固体穿刺保藏,配制半固体培养基,高压湿热灭菌后倒于无菌试管中至约1/3,待培养基凝固,用接种环从平面培养基上挑取单菌落,穿入培养基若干次。
在合适的条件下进行培养至菌体旺盛生长,之后密封试管,根据菌种特点在4 ℃左右或者凉爽干燥处保存。
保存时间至少可以达到
1 年,对于有些菌种甚至能达到20 年之久。
5、液氮超低温保藏,液氮超低温保藏法是菌种长期保藏的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
液超低温保藏法是把菌种装在含有冷冻保护剂的安瓶瓶内,将该安瓶瓶放人液氮(-196℃)中保藏。
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及其优缺点

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及其优缺点
菌种保藏是微生物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确保菌种的长期保存和传承。
常见的菌种保藏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冷冻保存法:将菌株在-80℃的低温下保存。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保存时间长,但是对于某些菌株来说,冷冻保存可能会对其生长和代谢产生不利影响。
2. 干燥保存法:将菌株培养在固体培养基上,然后将其晾干并保存在干燥的环境中。
这种方法保存时间长,保存成本低,但是对于某些菌株来说,干燥保存可能会导致其失活。
3. 液氮保存法:将菌株在液氮中保存。
这种方法保存时间长,保存效果好,但是液氮保存设备和运输成本较高。
4. 低温保存法:将菌株保存在4℃的低温环境中。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保存成本低,但是保存时间相对较短。
5. 防冻蛋白保存法:将菌株培养在含有防冻蛋白的培养基中,然后在-20℃的低温下保存。
这种方法对于某些菌株来说效果很好,但是防冻蛋白的成本较高。
以上是常见的菌种保藏方法及其优缺点。
在选择菌种保藏方法时,需要根据菌株
的特性和实验需求进行选择。
同时,为了确保菌株的质量,保存前需要对菌株进行鉴定和纯化,并且在保存过程中需要注意保存条件,避免保存过程中出现污染和失活等问题。
几种食用菌菌种保藏方法

几种食用菌菌种保藏方法食用菌菌种是指用于食用或驯化培养的真菌种类。
在保藏食用菌菌种时,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冷冻保藏:将菌种置于-80℃的低温环境中。
首先,将菌种种植在琼脂平板上的单独菌落。
然后,将单独的菌落切下并置于含有30%甘油的琼脂平板上。
最后将含有菌落的琼脂平板置于-80℃的低温冷冻库中进行保存。
这种方法适合于长时间保存,但对设备和电力有一定需求。
2.雪贮法:将菌种置于冷藏室的冷湿源物质上。
首先,将菌种培养在含有菌落的琼脂平板上。
然后,将菌落保留在琼脂平板上并将其置于冷藏室中。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般食用菌的保存,在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下,可以保存数月至一年。
3.干燥保藏:将菌种置于干燥环境中。
首先,将菌种培养在含有菌落的琼脂平板上。
然后将菌落切下并置于无菌的滤纸或多孔塑料袋中。
最后将菌种放置于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等待其自然干燥。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干货类食用菌种,如香菇、平菇等。
4.培养罐保藏:将菌种保藏于培养罐中。
首先,将菌种培养在含有菌落的琼脂平板上。
然后将菌落切下并置于无菌培养罐中,加入适宜的培养基,并密封培养罐。
最后将培养罐保存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
这种方法适用于菌种的短期保藏。
5.低温干燥保藏:将菌种保藏于低温干燥器中。
首先,将菌种培养在含有菌落的琼脂平板上。
然后将菌落切下并置于低温干燥器中,通过低温干燥将其保存起来。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低温耐受性较强的食用菌。
总结起来,以上是几种食用菌菌种保藏的方法。
选择合适的方法可根据菌种的特性、用途和预期保藏时间来确定。
在进行菌种保藏时,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菌种的污染或变异,并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保存。
这将有助于保持菌种的营养价值和生物特性,以及保证其在后续使用中的质量。
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及其优缺点

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及其优缺点菌种保藏是微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长期保存各类菌种以便于日后的使用和研究。
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有冷冻保存、制备淡防冻溶液、干燥保存、液氮冷冻保存、冷冻干燥保存等。
下面是这些方法的优缺点。
1.冷冻保存:冷冻保存是通过将菌种保存在低温下,在液氮冷冻罐中或冷冻干燥保存,常见的保存温度为-80°C或液氮温度。
其优点是保存方便,菌种保存时间相对较长;缺点是保存设备和条件要求较高,保存过程中会有一定的细胞破坏。
2.制备淡防冻溶液:制备淡防冻溶液是指制备一种富含保护物质的冻存液,然后将菌种悬浮于其中,并在-20°C或-80°C保存。
其优点是相对简单,易于操作以及相对较长的保存时间;缺点是需要特定的冻存液配方和保存温度。
3.干燥保存:干燥保存是将菌种培养物在低温和低气压下干燥,然后保存于干燥剂中。
其优点是较为简单,设备要求低,保存时间较长;缺点是保存后重新复苏的成功率较低,保存过程中可能会有一定的细胞破坏。
4.液氮冷冻保存:液氮冷冻保存是将菌种保存在极低温的液氮中,常见的保存方法是将菌种培养物按一定比例混合液氮与甘油,然后使用液氮保存。
其优点是保存时间极长,细胞破坏较小;缺点是保存设备和条件要求较高。
5.冷冻干燥保存:冷冻干燥保存是将菌种首先冷冻,然后通过真空干燥的方法去除水分,最后保存在干燥剂中。
其优点是保存效果稳定,保存时间长;缺点是设备要求较高,操控难度大。
总的来说,不同的菌种保藏方法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选择合适的方法应根据菌种的特性、实验室的设备和条件、保藏期限以及实验目的等因素综合考虑。
同时,在进行菌种保藏时,应严格控制一系列的操作步骤,包括消毒、菌种的培养与保存温度的选择、保存条件的监测等,以确保菌种的质量和纯度,以及保存结果的可靠性。
菌种保藏方法

菌种保藏方法菌种保藏方法菌种保藏是指将某一种菌株或菌种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以便长期保存并用于研究或应用。
菌种保藏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菌株的变异和降低其性状的丧失,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能够重新培养出相同或相似的菌株。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菌种保藏方法。
一、冷冻保藏法冷冻保藏法是将菌种保存在低温条件下,一般为-80℃或液氮温度。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操作方便,且保存效果较好。
首先,将菌株从培养基上接种到含有10%-15%甘油的液体培养基中,然后用无菌冻存管将菌液分装好,经过冷冻机或液氮罐进行冷冻保存。
在需要使用菌株时,只需将冻存管快速解冻并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即可。
二、真菌分生孢子的枯燥保存法真菌的分生孢子经过枯燥保存后,能够在相对湿度较低的条件下长期保存。
这种保存方法主要适用于真菌,特别是产生分生孢子的真菌。
首先,从培养基上接种分生孢子,培养出菌丝后进行枯燥处理。
一般采用短暂的枯燥处理,依靠菌丝中的水分进行干燥。
然后将枯燥的菌丝放置在无菌瓶中密封保存,放在相对湿度低于30%、温度介于10℃和25℃之间的干燥环境中。
三、气干法气干法是将菌株保存在干燥剂中,以保持菌株的活力。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短时间的菌种保存。
首先,将菌株从培养基上接种到含有干燥剂的培养基中,待培养基中的水分被干燥剂吸收后,将菌株封存在密封袋或密封瓶中。
干燥剂一般选择无水硅胶或干燥剂片,确保环境的干燥程度。
四、冷藏法冷藏法是将菌株保存在低温条件下,一般为4℃至10℃之间。
这种方法适用于细菌、酵母和一些真菌的保存。
菌株保存在含有15%-30%甘油的稀释培养基中,然后在低温条件下保存。
需要使用时,只需从低温保存中取出,接种到新的培养基中即可。
总结起来,菌种保藏是一项重要的科研工作,不同的菌种可以采用不同的保藏方法。
冷冻保藏法适用于大部分微生物的保存,真菌的分生孢子的枯燥保存法适用于真菌的保存,气干法适用于较短时间的保存,冷藏法适用于细菌、酵母和一些真菌的保存。
食用菌菌种保藏的方法

食用菌菌种保藏的方法
食用菌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食品,如何保存食用菌的菌种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
一、冷冻法
冷冻法是将菌种置于低温下,使其处于冷冻状态以达到保藏的目的。
将菌丝均匀地涂于平板上,置于-80℃的低温冷冻柜中冷冻,或将菌丝混入15%甘油溶液中,用液氮冷冻保存。
这种方法保存的菌种质量较好,保藏时间较长。
二、干燥法
将菌丝培养在无菌环境下,培养到菌丝生长至顶部时,用无菌石英砂或无菌滤纸吸干培养皿内的水分,再将石英砂或滤纸中的菌种置于无菌条件下进行干燥,然后密封保存。
这种方法使用简单,保存时间较长,但保存的菌种易受到氧气、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三、冷藏法
冷藏法是将培养好的菌种置于低温环境下进行保存。
将培养好的菌种涂于平板上,进行初步培养,再将平板用无菌纸包好,置于4℃的冰箱中保存。
这种方法保存的菌种质量较好,但保存时间较短。
四、液氮保存法
将培养好的菌种混入15%甘油溶液中,用液氮冷冻保存。
这种方法保存的菌种质量较好,保存时间长达数年,但需要液氮存储设备。
五、糖分保藏法
将培养好的菌种混入10%蔗糖水溶液中,用常温保存。
这种方法保存的菌种质量较好,保存时间长达数年,但需要注意保藏容器的密封性。
不同的菌种保藏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同时,在进行菌种保藏时,需要注意保藏容器的密封性、温度、湿度等因素,以确保保存的菌种质量。
简述菌种保藏的几种方法及条件。

简述菌种保藏的几种方法及条件。
菌种保藏是重要的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过程,其主要方法有:
一、冷冻法。
冰冻法是最常用的保藏菌株的方法,也是目前最理想的保藏方法之一,其主要原理是将活菌体放入冰冻室,温度由常温降至-80℃,使得菌种活动受到抑制,在-80℃的状态下可以长期保存。
二、液氮法。
液氮法是一种依靠低温和高压技术保存菌种的方法,主要是将活菌体置入液氮容器中,使其处于-195℃的极低温状态。
三、干燥法。
干燥法是将活菌体及高浓度营养培养基同时干燥,使其中的水份完全蒸发而获得半干燥的状态,这种状态下可以防止菌种的增殖。
四、水银法。
水银法是一种利用活菌体对水银的耐受性,将活的菌体悬浮在7%的水银中的保存方法。
保藏菌种的条件:
1、环境温度应该控制在0~4℃,并保持温度稳定。
2、控制保藏过程中的湿度,干燥法中的湿度应在10%~15%之间,而冷冻、液氮保藏则要求保证容器中有足够多的液氮,避免菌种因温度过高而复苏。
3、控制光照,避免菌株遭受接触紫外线的伤害、褪色、衰退和增强其致病性等。
4、控制空气中的致病因子;
5、定期检测样品的质量,确保其始终处于较好的保藏状态。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菌种保藏的方法
菌种是国家重要的生物资源,鉴于其自身的遗传性和变异性,在菌种保藏过程中,如何降低菌种的衰亡速度,防止杂菌污染,保持菌种遗传性状不变异,使优良高产菌株长期在生产中应用,成为食用菌领域一项重要的课题。
为适应群众性生产的需要,为适应群众性生产的需要,本文介绍了几种简单易行、实用效果好的菌种保藏方法。
一、菌种保藏基本原理
通过低温、干燥、缺氧和饥饿等手段来达到最大限度降低菌丝体的生理代谢。
首先要挑选优良纯菌种,包括菌丝体和它们的孢子;其次,根据其生理、生化特点,人为创造低温、干燥或缺氧等条件,抑制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其生命活动降低到极低的程度或处于休眠状态,从而延长菌种生命以及使菌种保持原有的性状,防止变异。
二、菌种保藏的方法
试管斜面菌种系列保存方法
1低温定期移植保藏法
将需要保藏的菌种接种在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上,适温培养,当菌丝健壮地长满斜面时取出,放在3~5℃低温干燥处或4℃冰箱中保藏,每隔3~6个月移植转管1次,具体应根据菌种特性决定。
保藏时要注意环境湿度不能太高,以防霉菌通过棉塞进入管内。
因此,若用棉塞,可用干净的塑料薄膜或牛皮纸包扎棉塞,也可用无菌的白胶塞,并用石蜡涂封,即可减少污染的机会,也可防止培养基干燥。
除草菇外,大多食用菌菌种都能采用此法保藏。
2液体石蜡保藏法
取化学纯液体石蜡装于三角瓶中高压灭菌后,放入40℃恒温箱中,蒸发其中水分,至石蜡油完全透明为止。
将处理好的石蜡油移接在空白斜面上,28~30℃下培养2~3d,证明无杂菌生长方可使用。
然后将母种接在斜面培养基上,当菌丝在斜面上生长丰满后,将液体石蜡注在斜面上,注入量以高出斜面1cm为宜,使菌种与空气隔绝,降低其新陈代谢能力。
管口用灭过菌的白胶塞塞紧,并用石蜡涂封,直立放在室内干燥处或冰箱内保藏。
一般可保存1年以上,在低温下保藏时间还可延长。
使用时从斜面上挑取菌丝少许,移接到新鲜斜面培养基上,经培养即可。
由于菌丝体沾有液体石蜡而影响其生长,需再经1次移接才能恢复正常生长。
3白胶塞封口保存法
选择与试管口径相符的白胶塞,用%煤酚皂溶液洗涤,浸泡在酒精内待用。
当试管斜面长满菌丝后,在无菌条件下拔去棉塞,取浸泡的白胶塞1个,通过火焰迅速塞入试管口内,并用石蜡熔封。
此法能达到与石蜡油封存相似的效果。
用该法保存菌种可存活1~3年,但以每年移植1次为好。
4蒸馏水保藏法
将8成熟试管菌种放在接种箱内,注入蒸馏水,将培养基斜面全部淹没至管口2cm。
管口用白胶塞塞紧,并用石蜡涂封,常温下置于阴凉处立放,可以保藏1年左右。
非斜面固体菌种系列保存法
1麦麸保藏法
将麦麸和水按∶1充分拌匀后,装入试管高压灭菌,经无菌检查合格后接种,适温下培养至菌丝体发育好后,将试管放入真空干燥器内,用真空泵将麦麸培养基内水分抽干,然后移入盛有硅胶的干燥器内,用凡士林密封在常温下保存,可保藏3~5年。
2麦粒保藏法
取优质小麦,淘洗后浸入20℃水中5h,捞出稍晾干,装入试管,占管深1/3,高压灭菌后趁热摇散,冷却后接入菌丝体,适温培养至菌丝长满基质后用石蜡封棉塞,置于冰箱或20℃以下干燥处,可保藏1~2年。
3木屑保藏法
将阔叶树木屑78%、麦麸20%、蔗糖1%、石膏粉1%,混合后加水拌匀,装入试管灭菌后,接入斜面菌种,在适温下培养,待菌丝长至试管2/3时用石蜡封棉塞,置低温或常温下保藏,一般可保藏1~ 2年。
4稻草粉保存草菇菌种
草菇斜面菌种在2~4℃下保存2d便失去生活力,室温下保存又因斜面培养基失水太快影响菌种存活。
用稻草粉保存草菇菌种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其配方为稻草粉75%、麦麸22%、石膏粉1%、碳酸钙1%、蔗糖1%、适量的水拌匀调湿。
装入试管高压灭菌后按常规接种培养,当菌丝长到试管2/3时,管口棉塞用石蜡熔封。
常温下保存至次年,不影响其活力和种性。
液体系列菌种保存法
1生理盐水保藏法
将待保藏的菌种接入马铃薯培养液中,在250mL三角形瓶中装60mL培养液,振荡培养或每天摇动5~10次,培养5~7d,然后将形成的菌丝球用无菌吸管吸入装有5mL无菌生理盐水试管中,每管移入4~5个菌丝球,塞上无菌白胶塞,用石蜡涂封,置低温下可保藏1~2年。
2营养液保存法
营养液的配方为马铃薯汁20%、葡萄糖2%、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硫酸铵微量。
每支试管内装5mL,灭菌后用无菌吸管吸取生理盐水保藏法深层培养的菌丝球4~5个于试管中,10~25℃的室温下保存,可存活2~3年,其保存效果优于生理盐水保存法。
不影响菌株形成子实体的能力。
3无菌水保存法
先将培养好的斜面菌种切成小块,连同培养基移入盛有适量无菌蒸馏水的试管中,然后用白胶塞封口,在20℃左右的室温下保存。
可存活1~2年。
也可用磷酸缓冲液做保存液,其缓冲液的pH值视各保存菌株生长的酸碱度而定。
该法操作简便易行。
利用孢子保存菌种系列方法
1滤纸片保藏法
取白色(收集深色孢子)或黑色(收集白色孢子)滤纸,剪成×的小纸条,平铺在培养皿中用纸包裹进行灭菌。
采用钩悬法收集孢子,让孢子落在滤纸条上。
将载有孢子的滤纸条放入保藏试管中,白胶塞封口,再将保藏试管放入干燥器中1~2d,除去滤纸水分,然后低温保藏。
保存期可达2~10年。
2沙土管保藏法
取河沙用水浸泡洗涤数次,过60目筛除去粗粒,加用1%稀盐酸煮沸30min,以除去其中的有机质,再用水冲洗至pH值达到中性,烘干备用。
同时取非耕作层的瘦黄土或红土,用水反复冲洗至中性,烘干碾细,过100目筛,将处理好的沙与土以2~4∶1混匀,然后分装小试管内,每管装,高压灭菌(cm2)3次,再干热灭菌(160℃,2h)1次,待无菌检验合
格后方可使用。
将已形成孢子的斜面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注入无菌水3mL,刮菌苔,制成菌悬液,再用无菌吸管吸取菌液滴入砂土管中,以浸透砂土为止。
将接种后的沙土管放入盛有干燥剂的真空干燥器内,接上真空泵抽气至沙土干燥为止。
真空干燥操作需在孢子接入后48h内完成,以免孢子发芽。
制备好的沙土管石蜡封口,在低温下可保藏2~10年。
此外,还有甘油保藏法、枝条保藏法、超低温液氮保藏法、冷冻真空干燥法等。
菌种保藏方法虽多,但也各有利弊。
其中低温定期移植保藏法虽然简单易行,不需特殊设备,但需几个月转管1次,转管的次数多了,变异的可能性就增大,易造成菌种衰退。
近年来人们找到一种目前认为最有效广谱安全的保藏方法——超低温液氮保藏法,ATCC 用这种方法保藏双孢蘑菇,9年后菌种仍保持稳定,是目前国际上公认为较为理想的菌种保藏方法。
但需要液氮保藏罐设备,且液氮来源有限,费用高,只有少数科研院所使用,无法推广。
此外,还有冷冻真空干燥法,此法一般可保存10年以上,但成本较高。
菌种保藏效果的鉴定
常用指标是菌株的存活率和接种物成活率。
为确切判断菌株在保藏后是否发生变异,还须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观察和测定:①生物学特征,如菌丝形态、颜色等;②对基质分解能力,如走菌、吃料速度等;③遗传特征,如相关酶的酶谱、酶活力等;④生产出菇能力,包括产量、质量。
通过经常检验,以确保不出现任何退化迹象的菌株取得菇农的信赖。
通过保藏菌种的效果鉴定,可以对保藏方法加以改善,使保藏体系更加完善。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