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系统一体化设计
现喷硬泡聚氨酯防水保温一体化屋面系统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的应用

A bsr t S a lur t n o m ntg a is l to nd wa epr o ig o fn s se c n pp y t h xsi g bul i g t ac : pry poy eha e f a i e r l n u ai n a t r o fn ro g y t m a a l o t e e itn id n i
W a gJa w n in u
( ati o gH tr eia t n slt gE g er gC .Ld, a t , h no g 24 0 , hn ) Y na T nh a Wae s t dI ua n n i e n o t.Y na S adn 6 0 0 C i R sna n i n i , i a
e eg-aigrn vt npoet i o t a aeo r ia r f t cue 8 m p l rtaef m cnb i cysr e n r svn oao r c wt u m g f i nlo r tr. 0m o ue n a a edr t pa d y e i j h d o g o su y h o el y
o h n fc ft e r o .A tr t a,3- n t e s r e o o f f h t a h e 5 mm o y r mo tr wi v r e i h y tm a n n r p r e u h a p l me ra l o el t l i .T e s se h s ma y f e p o et s s c s i i i s l t n a d wae r o n , s u d n u ai n e e g o s r a in r e n l hweg t ln s r i e i , w d a a td n u ai n tr o f g o n i s l t , n r y c n e v t ,g e , i t ih , o g e v c l e o p i o o g f ie d pe t mp rt r a g , h mia e itn e r p d c n t cin a d S n e e au e r n e c e c l s a c , a i o sr t n O o . r s u o Ke r s oy r t a e f a i s lt n a d wa ep o fn tg a in r o e o a in c n tu t n y wo d :p l u eh n o m; n u ai n tr r o g i e r t ; o fr n v t ; o sr c i o i n o o o
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屋顶抗风揭试验方法

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屋顶抗风揭试验方法随着可再生能源的日益发展,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系统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整合技术备受关注。
BIPV系统在建筑屋面上安装光伏发电设备,不仅能够实现能源的再生利用,还能够提高建筑的整体能源利用效率和建筑外观。
然而,作为一种建筑整合技术,BIPV系统需要考虑到其对风力的抗性能,在一些风大的地区尤为重要。
因此,对BIPV系统的抗风性能进行揭试验是非常必要的。
BIPV系统的抗风揭试验主要是通过模拟实际风力环境,对BIPV组件及其支撑结构进行风力作用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测试,以验证其抗风性能。
在进行BIPV屋顶抗风揭试验时,应当按照下述步骤进行:1.确定试验标准:首先,应当确定BIPV系统抗风揭试验的相关标准,国际上通用的标准为IEC 61215、EN 61730等,确保试验符合规范要求。
2.设计试验方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试验风速、试验风向、试验时间等试验参数,并设计试验方案,包括试验器材的选择、试验装置的设计等。
3.准备试验设备:准备风洞等试验设备,安装试验组件及其支撑结构,保证试验装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进行抗风揭试验:根据设计的试验方案,进行BIPV系统的抗风揭试验,观察试验过程中的变化,记录数据。
5.数据分析与总结: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并总结试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可能的改进建议。
在进行BIPV系统的抗风揭试验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试验风速的选择:试验风速应当符合实际风速情况,同时应当考虑到风速的变化情况。
一般来说,应当选择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的试验风速。
2.试验装置的设计:试验装置应当能够模拟实际风力作用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情况,确保试验结果具有可靠性和可操作性。
3.数据的记录与分析:在试验过程中,需要对试验数据进行准确的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安全问题的考虑:在进行抗风揭试验时,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试验人员的安全。
屋面PVC型防水保温一体化板施工工法

屋面PVC型防水保温一体化板施工工法屋面PVC型防水保温一体化板施工工法一、前言屋面PVC型防水保温一体化板施工工法是指在建筑屋面施工过程中,使用PVC型防水保温一体化板进行防水和保温处理的技术。
该工法具有简洁明了、实用可行的特点,能够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并在实践中得到验证。
二、工法特点1. 中空结构:PVC型防水保温一体化板是由PVC防水层和保温层组成的,具有中空结构,使得其防水性能更加可靠。
2. 高强度:PVC型防水保温一体化板具有较高的承重能力,能够承受建筑物的荷载。
3. 耐老化性能好:PVC 材料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耐老化性能,可以有效延长屋面的使用寿命。
4. 施工快速:采用PVC型防水保温一体化板施工工法可以提高施工速度,节省施工时间。
5. 节能环保:PVC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能耗,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各类屋面的防水和保温处理,尤其适用于屋面结构复杂、施工难度较大的工程,如商业中心、工业厂房等。
四、工艺原理屋面PVC型防水保温一体化板施工工法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根据实际工程需求,确定PVC型防水保温一体化板施工的具体工艺参数和施工方案。
2. 采取的技术措施:根据屋面结构和建筑物用途,采取合适的技术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要求。
3. 理论依据和实际应用:通过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确保该工法在实际应用中稳定可靠。
五、施工工艺屋面PVC型防水保温一体化板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施工阶段:1. 标高确定:确定屋面标高,进行实地测量和检查,确保施工的基准高度准确无误。
2. 防水层施工:在屋面基层上铺设防水层,并进行密封处理,确保防水层的质量和粘结性能。
3. 保温层施工:在防水层上铺设保温层,采用专用胶水进行粘贴,确保保温层与基层之间的粘结牢固。
4. 面层施工:在保温层上涂布面层材料,如防晒涂料、涂料等,以增加屋面的耐候性和美观性。
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研究

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研究目录1. 内容概括 (2)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3)1.2 国内外光伏建筑一体化发展现状 (4)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5)2. 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概述 (6)2.1 光伏建筑一体化类型及特点 (7)2.1.1 墙体一体化 (8)2.1.2 屋顶一体化 (9)2.1.3 格构一体化 (11)2.1.4 其他一体化类型 (12)2.2 光伏材料及结构 (14)2.3 光伏系统设计与安装 (15)3. 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案例分析 (16)3.1.1 典型案例一 (18)3.1.2 典型案例二 (20)3.2 面临挑战的案例分析 (21)3.2.1 典型案例三 (22)3.2.2 典型案例四 (24)4. 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应用评估 (25)4.1 经济效益评估 (27)4.2 环境效益评估 (28)4.3 社会效益评估 (29)5. 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发展趋势 (31)5.1 技术发展方向 (32)5.2 政策法规支持 (33)5.3 未来展望 (35)6. 结论与建议 (36)6.2 未来研究方向 (39)6.3 政策建议 (40)1. 内容概括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应用研究是探索将太阳能光伏系统整合到建筑结构中,从而实现可持续能源生产与高效空间利用的创新领域。
这一研究融合了工程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建筑设计和结构力学等跨学科知识,旨在开发出既具有美观外观又具备高效发电能力的建筑产品。
的主要目标在于通过将光伏组件与建筑系统紧密结合,减少对额外光照面的需求,选项避光,减少空间占用,并且改善建筑物外观。
其应用不仅局限于传统的屋顶安装,还包括在墙体、幕墙玻璃和阳台等结构中集成光伏板,实现室内外空间的协同发电和保温隔热效果。
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涉及柔性光伏材料的开发,以实现曲面和非平面结构的安装;高转换效率光伏组件的进步,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减少能量损失;智能发电系统的整合,比如的集成,以监测与控制能源生产和消费。
几种保温与结构一体化体系的特点分析

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概念及现有一体化技术简介一、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概念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是集保温隔热功能与围护结构功能于一体,墙体不需要另行采取保温措施即可满足现行建筑节能标准要求,实现保温与墙体同寿命的建筑节能技术。
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具有结构保温和结构防火性能,可有效实现建筑保温与墙体同寿命,推行一体化技术,符合国家节能减排产业政策,是深入做好建筑节能工作,发展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的有效途径。
二、满足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的条件界定一体化技术的概念要满足三个条件:1.是建筑墙体保温应与结构同步施工,同时保温层外侧应有足够厚度的混凝土或其他无机材料防护层;2.是施工后结构保温墙体无需再做保温即能满足现行节能标准要求;3.是能够实现建筑保温与墙体同寿命。
满足上述条件方能为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
三、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的优势特点(1) 保温与建筑物整体同寿命。
自保温体系外围护墙体填充复合自保温砌块,梁、柱等热桥部位采用永久性复合保温外模板进行现场浇注成型,可使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对保无需对保温层进行维护、维修,解决外保温后期维护问题;实现了建筑物保温与结构整体同寿命的目的。
(2)优良的防火性能解决外墙保温满足消防规范要求。
复合剪力墙结构外部为50mm厚及以上的混凝土防护层,内部阻燃性的保温板(聚苯板,挤塑板,石墨聚苯板,石墨挤塑板较多,因为这几种保温板集优良的保温效果和强度高,性价比优等特点),内部为主体结构层,阻燃B1级防火性能优良,无火灾脱落等隐患。
(3) 工厂化组装,避免了现场裁切浪费,节约材料,提高了建筑质量。
(4) 施工工艺简单,易于推广应用。
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剪力墙结构已有行业标准JGJ/T451-2018,已于2019年4月1日实施,钢筋网架板的生产、设计、施工有可满足建筑节能设计的标准要求,施工工艺简单,易于推广应用。
(5) 降低了工程造价。
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剪力墙结构保温寿命与建筑同寿命,中间不需要更换维护,减少了维修成本,与主体结构同时施工,缩短了工期,降低了工程造价。
4大屋面系统

绿色屋顶正在改变建筑的形式绿色屋顶是非常棒的事物,它像一个绿色的毛毯,在夏天可以保持屋顶的凉爽,冬天保持了屋顶的温暖。
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冰岛,这些屋顶已经存在了几个世纪,它们缓和了严冬和酷暑的恶劣天气,减少了热岛效应。
在一些地区,例如多伦多,绿色屋顶成为了强制性的项目,在芝加哥,政府为提高绿色屋顶给予了财政援助。
绿色屋顶为鸟类和昆虫,甚至也为山羊提供了栖息的场所。
现在我们看到绿色屋顶作为一种方法,将建筑建造在本不应该建造的区域之上。
Kenzo Tange 设计了新加坡南洋科技大学的总体规划方案,他们称这个方案为一个“花园式校园”,因为Kenzo Tange将花园设计在校园的中间位置,成为了校园的“绿肺”。
那么中间的艺术,设计和媒体的新的学院被称为什么呢?“正如CPG总监Hoong Bee Lok描述的那样,这是一个非建筑的建筑,它建造在绿色空间的中心位置,但是并没有夺走此处的绿色。
”因此如果你想将一个建筑建造在公园之中,那么将建筑用草包围就可以了。
”在布鲁克林,设计师在公园中的水厂建筑上建造了绿色屋顶。
建筑设计师继续改进,他们开始设计带有绿色屋顶的建筑,将绿色屋顶转变成为一种建筑学特点,像加利福尼亚的科学学院的建筑,绿色屋顶是这一建筑的主要特征。
宁夏建成太阳能光电一体化建筑这是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太阳能光电一体化建筑——群众文体活动中心一角当室外的阳光照射到建筑屋顶太阳能电池板上时,光能在这里转化成了电能。
据测算,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太阳能光电一体化建筑——群众文体活动中心太阳能发电系统可满足这个中心的图书阅览、大型会议、文化影视等正常用电需求,每年可节约标准煤400多吨。
昌北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展露雄姿11月9日,外装修即将结束的江西昌北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展露雄姿。
新的T2航站楼几乎全由玻璃幕墙和金属屋面组成,极富动感,线条优美,大气磅礴。
T2航站楼总建筑面积达9.6万平方米,比T1航站楼面积大了3倍多。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一体化设计分析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一体化设计分析摘要:本文重点围绕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进行分析。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是为了顺应时代发展需求、节约能源消耗所产生的,能够进一步优化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经济应用方式。
其相关设计思想高度契合我国提出的绿色环保理念,能够有效加强建筑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某市体育场馆为基础,在降低能耗的基础上进行探讨、助力行业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能源消耗;被动式超低能耗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是用保温性良好、气密性高的围护结构进行建筑设计,通过使用热回收技术,利用可再生能源,为人们提供舒适、怡人的居住环境,相关设计要符合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和自然条件,保证建筑的优良性能。
1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基础1.1 设计策略被动式建筑的设计策略以降低能耗为主,通过节省照明用电、采暖用电、生活用水等方式,加强能源的利用率,将日常能源需求量降到最低。
设计内容要包括湿度方面、空气质量层面和环境因素等。
要通过规划合理有效的设计方案,提高建筑设计质量;要采用自然通风采光、外部围护结构等手段,提高建筑的遮阳、隔热性能,使居民获得良好的生活体验。
1.2 设计标准对于房屋建筑来说,其体型系数要控制在0.27~0.49之间,从而有效降低建筑围护结构造成的热能损失。
内部墙体和界面的设计要保证协同关系,要充分利用太阳能,合理规划建筑结构,加强自然能量的转换。
被动式建筑要根据不同地区制定不同的设计标准,比如在气温较低的东北地区,要加强地理环境的运用,通过调整顶板的角度,抵御强风贯穿、阻挡寒流涌入室内。
按照国家制定的设计技术标准手册,细化具体内容,保证采暖一次能源消耗量不高于15KWh/m2,制冷负荷不超过11KWh/m2。
在设计时要运用3D建模技术建立工程模型,帮助设计人员更直观的观察建筑结构,根据相关设计要求,制定详细的建筑材料要求。
2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的基础问题2.1 外部环境差异一般情况下,建筑物舒适度在某种程度上与外部环境和气候条件存在较为直接联系,不同气候类型条件下,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所发挥作用也不尽相同。
某高层住宅小区太阳能热水系统一体化设计论文

某高层住宅小区太阳能热水系统的一体化设计【摘要】为了达到节能减排及建筑节能,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强制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政策,北京市也于2012年3月1日颁布并施行了《北京市太阳能热水系统城镇建筑应用管理办法》。
对于高层住宅来说,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解决生活热水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技术讨论也越来越多。
但是高层住宅成功设计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案例少之又少,本项目就是太阳能热水系统在高层住宅应用的一个例子,拿来与大家探讨,旨在交流学习,有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关键词】一体化太阳能;热水系统;高层住宅;应用与探讨本项目位于北京东五环外,为27层住宅楼,应甲方要求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
本项目是精装入住,所以不存在预留太阳能管线,让业主自己来安装太阳能系统的可能。
结合项目的特点进行一体化设计太阳能系统。
太阳能系统首先需要确定选择哪种方案,集热器和储热器安装位置,辅助热源的方式,日后管理维护这几个问题。
需遵循的原则如下:1.在选择不同的太阳能热水系统方案时,应优先选择运行可靠,成本投资少,管理方便,便于摊销运行费用,而且容易被住户接受原则;2.系统应达到优先利用太阳能源加热热水,当太阳能不足时,再让辅助能源补充加热。
实现充分利用太阳能源,降低辅助加热能源的原则;3.系统运行应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原则;4.系统管路布置要合理,尽可能的减少热损耗,系统日常使用维护检修应方便;5.储热器的布局与摆放应与建筑物相协调,实现一体化设计;按照这几个原则,对目前市场上比较成熟的几种方案进行了一次方案对比。
方案一:分户集热分户储热太阳能系统。
集热板放于南面阳台外墙面上,储热水箱和辅助电加热合二为一,放于南面阳台上。
优点:各住户的太阳能系统相互独立,互不影响;运行过程中,不存在收费管理问题;运行较稳定,技术成熟;安装简单方便。
缺点:低层住户的太阳能,受到日照的影响,效率较低。
高层各户的太阳能集热器放于阳台外墙,增加了维护的难度,同时带来高空坠物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