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造景类型及特点

合集下载

基于岭南园林文化特色的植物造景分析

基于岭南园林文化特色的植物造景分析

基于岭南园林文化特色的植物造景分析岭南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个地域性概念,在这片土地上,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

岭南园林文化是岭南地区特有的园林艺术,其造园文化与岭南的地理、历史、民族、宗教等因素密切相关,其意蕴丰富,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在岭南园林文化中,植物造景是一项重要的园林艺术,它体现了岭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秀的园林传统,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一、岭南园林的植物造景特点1.植物种类丰富多样:由于岭南地区的气候温暖潮湿,适宜植物的生长,因此岭南园林的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多样。

著名的岭南园林如广州的光孝寺、清晖园、深圳的华侨城、香港的昂船洲等处,植物种类以大叶榕、凤仙花、百合、文竹、凤尾兰等为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岭南园林植物造景。

2.植物布局合理:岭南园林中的植物造景布局十分讲究,它注重景观的整体性和变化性,通过精心设计和合理搭配,形成了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植物景观,使人们在游园观赏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不同的景致和情趣。

3.注重季节性景观:岭南园林的植物造景还注重季节性景观的营造,通过合理选择植物种类和布局方式,使得春、夏、秋、冬各有不同的景致,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季节变化,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情感的愉悦。

1. 山水相映:岭南园林植物造景将树木、花卉与水池、河流相结合,营造出山水交融的景致。

通过山水的设置和植物的布置,构成了一幅幅山水画,使其具有江南园林的悠远感和水乡的宁静韵味,将山水画融入园林之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

2. 花木妍姿:岭南园林植物造景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搭配,将美丽的花卉和高大挺拔的树木融为一体,营造出花木妍姿的景致。

这种景观使人们在园中游赏时,能感受到植物的生命力和美丽的景色,营造出一种惬意的氛围,使人心情愉悦。

3. 果香飘溢:岭南园林植物造景将果树和花卉结合在一起,使其在果香飘溢的还能欣赏花卉的绚丽色彩。

这种景观不仅能让人们感受到果实成熟的喜悦,还能欣赏到花卉的美丽,使得园林的气氛更加浓厚。

园林植物配置名词解释

园林植物配置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园林植物造景:按照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园林艺术布局的要求,应用乔、灌、草来创造各种优美景观的过程,充分发挥植物生物学生态学以及美学功能,配置成一幅优美的画面,供人们欣赏。

2植物造景的类型园林植物造景按其类型可分为自然式、规则式、混合式。

自然式配置以模仿自然,强调变化为主,具有活泼、愉快,幽雅的自然情调;规则式配置多以轴线对称,成行成排种植,有强烈的人为感、规整感。

3美学法则:形式美的规律,是指造型元素依照整齐、对称、均衡、比例、和谐、多样统一等构成形式美的规律。

4. 植物造型:通过人工修剪、整形,或者利用特殊容器、栽植设备创造出非自然的植物艺术形式。

5植物造景的科学原则:A遵循生态学原则(适地适树、乡土树种、群落、竞争与演替):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来外来数种:乡土树种是指原产于本地区或通过长期引种、栽培和繁殖已经非常适用本地区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生长良好的一类植物。

实用性强;适应性强:适应本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抗污染、抗病虫害能力强,在涵养水分、保持水土、降温增湿、吸尘杀菌、绿化欣赏等环境保护和美化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代表性强:能够体现当地植物区特色;文化性强:历史长,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乡土树种繁殖容易、生产快、应用范围广,安全、廉价、养护成本低,具有较高的推广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设计中比例不应小于70%。

因地制宜,科学设计,适地适树:根据立地条件,结合植物材料的自身特点和对环境要求来安排,使各种植物都能生长并生长得好。

B满足城市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C园林绿地总体布局一致,与环境协调D植物栽植要有合理的密度E遵循艺术规律F遵循植物的功能属性的原则G尊重当地文化风俗的原则6植物的属性:植物的精神属性美:承载中国文化传统(松:长生不老;桂:祥瑞植物)植物的功能属性美:(一)改善生态环境:植物素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它们获取太阳能,并使之能为食物链所用(二)杀菌(三)通风防风(四)净化污水(五)治理土壤污染(六)防水(七)减弱噪音(八)改善小气候(九)保持水土植物的空间属性美:利用植物创造空间和组织空间、拓展空间。

(完整)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

(完整)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特点一、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特色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形式为山水园,一般着重于山水,植物所占比重不大,但却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它能单独形成优美的纯植物景观,也可作为配景来衬托建筑山石.园林中许多景观的形成都与植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如:枇杷园、远香堂、玉兰堂、海棠春坞、留听阁、听雨轩等,都是以植物作为景观主题而命名的,有的是直接以植物素材为主题,有的则是借植物素材间接地抒发某种意境或情趣。

其植物造景形式以不整形不对称的自然式布局为基本方式,手法不外乎直接模仿自然,或间接从传统的山水画中得到启示,植物的姿态和线条以苍劲与柔和相配合为多。

具体配植上讲究入画,讲究细玩近赏;注重花木造型、色彩、香味及季相等特征;对个体的选择常选用兼顾神形之美的植株,以"古”"奇""雅”为追求的对象;追求植物的意境美。

二、中国古典园林植物的意境美古人造园植木,善寓意造景,选用花木常与比拟,寓意联系在一起,如松的苍劲、竹的潇洒、海棠的娇艳、杨柳的多姿、蜡梅的傲雪、芍药的尊贵、牡丹的富华、莲荷的如意、兰草的典雅等。

特善于利用植物的形态和季相变化,表达人的一定的思想感情或形容某一意境,如”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表示坚贞不渝;”留得残荷听雨声”、"夜雨芭蕉",表示宁静的气氛。

海棠,为棠棣之华,象征兄弟和睦之意.枇杷则产生"树繁碧玉叶,柯叠黄金丸”;石榴花则”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宜多。

"树木的选用也有其规律:”庭园中无松,是无意画龙而不点睛也。

”南方杉木栽植房前屋后,”门前杉径深,屋后杉色奇”。

利用树木本身特色”槐荫当庭";"院广梧桐",梧桐皮青如翠,叶缺如花,妍雅华净,赏心悦目。

三、中国古典园林植物的诗意植物的种植,符合诗情、包涵文气,也就是说园林中配置植物,要有文化气息,要立“意”。

选用反映花木性格内涵、歌颂其花姿树容等为主题的诗词、或反映友谊等内容的诗格,进行配置。

植物造景知识点

植物造景知识点

绪论植物景观:指有自然界的植被、植物群落、植物个体所表现的形象,通过人们的感官传到大脑皮层,产生一种实在的美感和联想植物配置:指园林中各种植物如乔木、灌木、攀缘植物、水生植物、花卉植物及地被植物等之间的搭配关系,有或是指这些植物与园林中山、石、水、建筑、道路搭配的位置关系植物造景的意义:1、构成优美的环境;2、生成效应(适于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环境的改善、维持生态平衡)园林植物观赏特性:体量、姿态、色彩、质感、芳香传统园林植物造景的四大特征:自然性、文化性、生态性、精炼性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乔木:指树体高大的木本植物,有明显高大的主干,树高5米以上。

观赏价值:1、有明显二高大的主干,枝叶繁茂,绿量大,生长年限长,景观效果突出;2、对其它植物营造有很大作用,比如提供生态的支持用途:1、在空间划分、围合、屏障、装饰、引导及美化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形成视线焦点灌木:指树体矮小、主干低矮或无明显主干,分枝点低的树木,高5米以下景观作用(大灌木):1、构成闭合空间或屏蔽视线,其顶部科开敞,将人的视线与行动引向远处;2、灌木为落叶树种,则围合的空间性质随季节而变化用途;1、构图中心和视线焦点;2、作为某一景物的背景;3、充当屏障,引导视线景观作用(中灌木):空间尺度最具亲人性用途:1、与高大物体形成对比,增强前者的体量感;2、形成矮墙、篱笆及护栏的功能;3、花色优美的种类可以通过孤植或丛植来创造视觉的兴奋点;4、能围合空间作为高大灌木与小乔木、矮小灌木的视线过渡景观作用(小灌木):1、在不遮挡视线的情况下分割和限制空间,从而形成开敞空间;2、在构图上,小灌木具有视觉上的链接作用草坪草及地被植物作用:1、将孤立或多组造景要素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2、可形成所设计的图案园林植物的形态美树形的类别:垂直向上型(宜表达严肃或庄严的气息)、水平式展开类型、无方向型垂直向上型(作用):有明显的主干,挺拔向上的生长势引导观赏者的视线直达天空,突出空间的垂直感,强调群体和空间的高度感水平式展开类型(作用):产生平和,舒展恒定的积极表情,同时具有疲劳,空旷的气氛;空间上,可以增加景观的宽广度,与垂直向上型植物形成强烈的对比。

杭州园林植物造景特点

杭州园林植物造景特点

杭州园林植物造景特点摘要杭州园林以植物造景取胜,植物造景特点明显,其中植物种类丰富、造景手法娴熟和景观风格多样是其主要的特点。

关键词杭州;园林植物;造景特点杭州园林除了湖光山色的自然因子外,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园林植物景观取胜。

杭州园林植物造景在植物种类、配置方式和景观效果有以下的特点。

1植物种类丰富1.1地被植物的广泛应用杭州气候温暖湿润,适合许多植物生长,因此植物品种丰富。

在园林中,除了种植大量的乡土乔木和灌木外,地被植物应用也及其广泛。

据有关统计,城市绿地中已有的地被植物种类共计144种,隶属于53个科。

其中草本类有87种,灌木类有45种,藤本类有12种,以百合科、菊科植物用得最多。

一般的有沿阶草、吉祥草、山麦冬、二月兰、八角金盘、洒金叶珊瑚、大吴风草;低矮的花灌木有杜鹃、麻叶绣球等;宿根花卉有福禄考、玉簪等;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如虞美人;藤本如扶芳藤、常春藤;另外还有南天竹、肾厥等地被。

1.2水生、湿生的植物品种丰富杭州园林中的水生植物主要有沼生植物、挺水植物、浮生植物群落。

应用的沼生植物主要有慈姑、金钱蒲、泽泻、芦苇、花叶芦竹、芦竹、海寿花、雨久花、旱伞草、美人蕉、紫露草、花叶菖蒲、黄菖蒲、千屈菜等;挺水植物主要有花叶水葱、水葱、香蒲、再力花、花叶芦苇、花叶芦荻、斑茅、蒲苇等。

通过应用丰富多样的水生、湿生植物,使山体、绿地和水体自然衔接,达到了在保持原有生物种群、结构及其功能特征不变的同时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目的。

为保持水质清洁,大量运用漂浮植物与浮叶根生植物,如浮萍、紫萍、莼菜、中华萍篷草、白睡莲、泽泻等。

不同的水域条件,适合不同的水生植物生长,在岸边,选择大花兰草、千屈菜;浅水中,选择鸢尾;沉水植物选用金鱼藻、亚洲苦草、菹草;挺水植物则选用莲、水芹、慈姑、菖蒲等。

深水区种植如荷花、睡莲、萍蓬草、芡实等。

1.3色彩丰富的花境杭州西湖南侧滨江大道的花境是城市园林中极为吸引人的一处景观,材料丰富,风格多样。

植物造景

植物造景

一、名词解释植物造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植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

生态学理论+ 园林艺术原理;开敞空间:仅用低矮灌木及地被植物作为空间限制因素,形成的空间四周开敞、外向,无隐密性,完全暴露于天空和阳光之下。

半开敞空间:空间一面或部分受到较高植物的封闭,限制了视线的穿透。

开敞程度较小。

通常适于用在一面需要隐密性,而另一又需要景观衬托的居民住宅环境中。

覆盖空间:1)顶部覆盖而四周开敞的空间——给人凉爽感,视线开阔。

夹在树冠和地面间,人能穿行或立于树冠之下。

2)“隧道式”(绿色走廊)空间。

是由道路两旁的行道树交冠遮荫形成。

增强了道路直线前进的运动感,使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前方。

完全封闭空间:与覆盖空间相似,但四周均被中小型植物所围合。

这种空间相当荫蔽,无方向性,具有极强的隐密性和隔离感。

垂直空间:运用高而细的植物构成一个垂直向上、朝天开敞的室外空间。

将视线导向空中。

垂直感强弱,取决于四周开敞的程度。

尽可能选用圆锥形植物。

障景:植物材料如直立的屏障,能控制视线,遮掩不雅观的景物。

允许在植物屏障内自由穿行。

私密性控制:利用阻挡人们视线高度的植物对所限区域围合,将空间与其环境完全隔离开,杜绝在封闭空间内外自由穿行。

私密场所或居民住宅,要考虑私密控制。

自然群落:地带性植被-非地带性植被在一定气候及生境条件下、长期发育,自然形成的群落。

各自然群落有独特的种类、外貌、层次、结构。

自然群落组成成分和结构特征:生活型:植物长期适应生境而形成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态习性。

多度:指每个种的个体数目。

密度:指单位面积上的植物个体数。

自然群落内植物种间关系:寄生关系:槲寄生-桑寄生-寄生藤-菟丝子。

附生关系:并不吸取其组织为食料,仅收集水分。

最多从死亡部分上取得养分。

苔藓、地衣。

共生关系:蜜环菌-天麻;地衣=真菌+藻类);根瘤-菌根。

生化关系:他感效应—黑胡桃-桉树-;灌木鼠尾草竞争和机械关系:绞杀现象。

中国传统造园植物造景艺术特征与手法

中国传统造园植物造景艺术特征与手法

中国传统造园植物造景艺术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念和造园艺术的高度成就。

以下是其特征和手法:
把握自然环境,强调自然风景的表现。

中国古代造园注重将自然环境融入园林中,将山水自然之趣发挥到极致,凭借山、水、树、石等天然资源,营造出具有特定意境的园林。

强调抽象意境,注重意境的体现。

中国古代造园不仅注重自然山水的真实再现,更强调营造出抽象的意境,让游人在园林中感受到美的精神享受。

植物造景,强调园林中植物的装饰性和景观性。

在中国古代园林中,植物被看作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植物的装饰性和景观性,通过植物的不同布局、形态和色彩搭配来营造园林的独特韵味。

追求意蕴深远,注重文化内涵的表现。

中国古代造园强调园林的文化内涵,通过园林中的文化元素的表现,传递出丰富的文化信息,展现出文化的魅力。

讲究工艺细节,注重手法的精湛。

中国古代造园工艺精湛,讲究工艺细节,注重手法的精湛,这些细节上的巧妙设计,使园林更加优美,更具有审美价值。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造园植物造景艺术具有自然、抽象、文化内涵丰富、工艺精湛等特点和手法。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分析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分析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分析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植物作为自然景观的一部分,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调节气息,还能提高空气质量等。

本文将从植物选择、种植、配置等方面进行植物造景分析,以期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一些帮助。

一、植物选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根据园林设计的整体构思和环境特点进行植物选择。

植物的品种、高度、颜色等都需要考虑周全。

比如在露天、明亮的广场或者公园内,可以选择大面积盛开的草花、树木和灌木,来达到鲜明的视觉效果;而在密闭的小公园或花园可选择高度不同、各有特色的常绿植物、灌木植物,组成密集的植被,打造出一个人工的绿洲。

二、种植方式植物的种植方式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展和园林景观的效果。

常见的种植方式有直接种植、盆栽、垂直种植等。

1. 直接种植直接种植就是将植物的根系直接与土壤接触,根据适宜的浇水和肥料管理,让植物自然生长。

直接种植适用于树木、草花和灌木等种类,不仅可以更好地保护植物,同时也可以使景观效果更加自然真实。

2. 盆栽盆栽是将植物放在盆中进行种植,适用于需要移动性、整理性强的地方,比如室内场所。

盆栽植物应注意保持土壤湿润、控制温度等,同时还需要定期更换盆土,营养不良的植株则必须补充适量的肥料和矿物质。

3. 垂直种植垂直种植是将植物根系按照一定的规格分层串联,在墙面或空旷的场所就可以种植出美丽的覆盖墙面和垂直绿植景观。

垂直式种植需要均匀的光线、空气和水分流动,以确保植物能够健康生长。

三、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不仅可以点缀出自然的美景,还可以为人们创造不同的空间体验。

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创造出自然的景观,提高人们的身心愉悦感。

1. 多层次配置多层次的植物配置可以营造出立体感,为园林带来更丰富的造景效果。

比如,将高大的树木和灌木植物与矮小的草本植物相互配合,既可以保持视野的开阔,同时也营造出大自然的景致。

2. 色彩配置植物的颜色也是园林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二、建筑的基础、角隅、墙面的植物种植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三、园林建筑周边的植物配置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可以是成丛、成群、成片的自然式种植,也可以是 规整的网格式种植。
单一配置多用于专类园,如松园、梅园、枫林、 竹园、槐园、桃花坞等。也常常在重要的开阔草坪 空间里群植,具有简约、壮观的特点,这一类植物 往往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或为名贵花木,或为名贵 的园景树,或为能够形成古书名木的乡土树种。
自然式的单一配置,不但要求平面上的疏密有度, 同时要求有起伏多变的林冠线,所用苗木大小不一。
14
自然式配置的特点:
1、不成行列植,不受统一的株行距限制,反映自 然界植物群落的自然之美。
2、疏密变化有度,生动活泼。 3、没有明显的轴线,即使局部出现一些短轴线,
也布置得错落有致,活泼多样。
4、是生态和视觉上和谐的自然景观。 5、树种多样,以孤植、树丛、树林为主,没有明
显的人工修剪痕迹。
6、可以巧妙地解决树木与地下管线的矛盾。
114
恋人分别各一方,妹盼大哥早还乡, 相思之苦妹难咽,距离拉得爱情黄; 好女不嫁设计郎,一年四季守空房, 家中琐事无暇想,内心愧对爹和娘, 朦胧月色撒地上,兄弟把酒聚一堂, 后悔走上这条路,同舟共济把帆扬。 表面风光,内心彷徨; 容顔未老,心已苍桑; 成就难有,郁闷经常; 比骡子累,比蚂蚁忙;
115
27
28
第三节 植物与各园林要素 相结合的配置
植物配置不但要营造自然的植物群 落,创造生态的自然景观,在园林中常 常要和建筑、山水地形、道路、小品等 造园要素相配,使这些无生命的要素 “得草木而华”,使建筑更加壮丽,地 形更生动,道路更含蓄,小品更鲜活。
29
一、植物与建筑的配置 1、建筑的入口种植
15
16
17
18
19
20
现代园林中设计中 ,在什么情 况下,在什么环境内,在什么区域 运用规则式 植物配置是关系设计水 平与成败的关键,也是一个难点 ,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合理的确 定轴线。(案例分析)
21
22
23
第二节 单一配置与混合配置 一、单一配置:是指同一中植物在一个区域内的种植 ,
大家好
1
园林植物造景的类型及特点
弓弼
2
主要内容: 1、自然式配置与规则式配置 2、单一配置与混合配置 3、园林植物间的配置及植物与各园林要素
相结合的配置 4、花卉的装饰性配置与园林植物造型 5、古典园林中的植物配置与现代园林中的
植物配置。
3
第一节:自然式配置与规则式配置 一、规则式配置
规则式配置也叫对称式配置,往 往是和规则式布局联系在一起的,是 指利用同一树种,同一规格的树木依主 体景物的中轴线作对称布置,两树的连 线与轴线垂直并被轴线等分。
形式也是现代公共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绿 地环境的主要形式。它适合规则是配置 相对应的,没有固定的形式,具体的图 案,植物个体 及群落之间疏密有度,参 差错落,有亲切自然之感,缓解游人的 视觉疲劳,休闲安逸
13
在自然式配置中,人们向往自然, 追求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植物美, 模拟自然界森林、草原、草甸、沼泽 等景观及农村田园风光,结合地形, 水体,道路来组织植物景观。体现植 物自然的个体美及群体美,从宏观的 季相变化到枝、叶、花、果都一一体 现植物的自然美,从而实现了自然式 植物造景。
70
71
72
73
74
75
四、道路系统的植物配置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五、植物与山石的配置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六、植物与水体的配置
95
பைடு நூலகம்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24
25
26
二、混合配置:是指两种以上的多种植物的混 合配植,既包括不同的落叶树种的混合配置, 也包括针阔叶树种的混交,其景观效果更接 近自然界的植物群落特征。
混合配置多为自然式布局,生动活泼,形 式多样。既有不同冠形的对比、不同质感、 不同色彩的对比,克服了单一配置的单调与 呆板,同时会形成不同常短跨度的弧线、折 线组成的抑扬顿挫的林冠线,形成良好的虚 实关系。
4
规则式配置的特点:
1、规整有序,整齐划一,简洁明快。
2、庄重大方,富有气势
3、与主体景物或主体建筑有较强的协 调性,往往对前者有 较强的 陪衬作用
4、规则式配置,规则式配置与往往与 自然式配置相结合,在更大的区域实 现二者的混合式配置
5
6
7
8
9
10
11
12
二 、自然式配置 自然式配置是中国传统园林的基本
108
109
110
111
112
主要内容:自然式配置与规则式配置、单一配 置与混合配置、园林植物间的配置及植物与 各园林要素相结合的配置、花卉的装饰性配 置与园林植物造型、古典园林中的植物配置 与现代园林中的植物配置。
113
嫁汉不嫁设计郎,一年四季到处忙, 春夏秋东不见面,回家一包烂衣裳! 我是一个设计郎,背井离乡在外闯, 白天累得腿发软,晚上仍为资料忙; 思乡痛苦心里藏,四海漂泊习为常, 长年累月在外奔,不能回家陪爹娘, 终身大事无心管,亲戚朋友摧喜糖, 心中有苦说不出,回答只能笑来搪; 工资一点泪成行,怎能买起商品房, 压力大得气难喘,前途在哪路迷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