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树先生电影观后感
《hello!树先生》电影观后感

《hello!树先生》电影观后感树先生,顾名思义,与树有关,一颗结束哥哥命运的大树。
一颗父亲失手勒死儿子的大树。
父亲因此郁郁而死。
树的身躯有时显得有点僵硬,这似乎给他后面成为半仙作了铺垫。
成为半仙之前,他一无是处,抽烟是他习惯性的动作,翘起手臂向两旁微微僵硬的伸展是他惯有的动作。
就像患有有麻痹症一样。
树因工伤被辞退后,从此他到处游荡,出席朋友的婚礼被人歧视,假装酒醉对占地的人说出不满,导致以下跪收场。
树在乡村走投无路时,到长春投奔儿时的好友,一个私人培训学校的校长。
树开始寻找外面的出路。
在那里,他晃荡着,找不到自己的岗位,在三尺讲台上,他画着图形,想象着为人师表,想象着教育,这时,父亲出现了,像一个凶神推开了门,他哆嗦的叫了声爸。
看着好友的出轨,他看到人心的浮躁,又想起了相亲的小梅。
没事的时候,他发着短信交流。
树带有诗性的短信,让小梅的脸上终于有了笑容。
也许为了一个安定,也许外面漂泊的日子没有尽头,树又回到了乡村。
他在高级饭店约了小梅,他们俩在纸上交流着命运。
经过短暂的交流,小梅答应了树的求婚。
晚上,发生了一件事情,作为导火索,改变了树先生后半生的命运。
弟弟答应借婚车“皇冠”,最终开了一个“帕萨特”回来,弟弟的随性彻底让他爆发了,他愤怒的骂了弟弟几句,骂他有什么用,他把酒席场地上的易燃物踢翻,火焰开始燃了起来,他还在找寻发泄物。
弟弟奔了出来,和他扭打在一起屋子里燃烧起的火焰,照着不断撕打的两人,也点燃了树先生的通灵之路。
弟弟对他不屑,在婚礼前夜把他打的鼻青脸肿。
当人们把树放在床上,他的目光变得呆滞,不说一句话。
他开始想念哥哥。
从透过他呆滞的眼神,喃喃的语调里,他思念着哥,求求哥来光顾。
这时一个场景发生。
树先生坐在大那颗树上,向远方眺望。
忽然他看见了哥哥,一个披头士的发型,典型的八十年代青年的形象,活泼,开朗,随性,似乎还能感受到耀眼的光芒。
他开心极了,和哥之间快乐的对话,问哥怎么才回来,我今天结婚你知道吗?哥说爸告诉我了,别让乐队唱了,他和文工团女友给你唱歌跳舞!哥哥和文工团女友欢快的跳着迪斯科,留着八十年代的发型,唱着“冬天里的一把火”,场景是那么的让人感动,就像回到了80年代,那个其乐融融的年代。
《hello!树先生》影评

《hello!树先生》影评第一篇:《hello! 树先生》影评刚看了《Hello!树先生》感触还是很多的。
不敢妄言什么影评,买了那本好久的《电影概论》都还没看完,呵呵,还是省略了影字吧。
定位是一部喜剧片。
但是一次都没让我笑过,反而很沉重。
在这部片子里,看到了一个词语叫做似曾相识。
像《红楼梦》,像《阿Q正传》,像《小武》。
在这部片子里明显的能看到贾樟柯的影子。
关注底层,关注时代,关注人际关系,关注人的生存环境。
它的摄像机是长眼睛的,是有情感的。
但是同时也是最客观的纪实,我想这并不矛盾。
文学创作本身就是一件逻辑性极强的主观过程。
但是真理往往反映的是丢自然存在的真实映像。
看过《小武》,当时就为贾樟柯的大胆写实而肃然起敬。
今年还在图书馆看过贾樟柯的一本杂记《贾想》,然后随后我就买了这本书。
里面提到当年他拍完《小武》之后的际遇,当然,广电总局的某些人故意找茬之类的事情是难免的。
但是同行之间的嫉妒,特别是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独立导演来讲,能获奖,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贾想》这本书让我触动最大的是贾樟柯导演时刻强调的真实,无论是当下的社会现象和电影现象,我想贾樟柯时刻都以自己冷峻的思考来追求真实,书中有一句话我很喜欢的话是这样阐述的:“当摄影机开始转动的时候,我希望能问自己一声,眼前的一切是否是你自己的所思所感呢?”很多人都在摆弄摄影机,但,仅此而已。
贾樟柯说:“一时间单纯的情绪表现成为一种时尚,许多的作品犹如自我抚摸,分散的视点事实上拒绝与人真诚的交流。
艺术家的目光不在锐利,进而缺乏关注,一些影片的快速与节奏与激情无关,相反的只是代表着他们逃离真实的状态。
我愿意直面真实,尽管真实中包含着我们人性深处的弱点甚至龌龊。
”看到这段话我想起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有过这样一句精辟的评论:“艺术家的头脑是在大家认可的文化中对现实的扭曲和暴露是最敏感和最机智的。
” 我想贾樟柯正是麦克·卢汉口中那种艺术家,当这个时代缺少这种艺术家,抑或是这种艺术家得不到主流意识的认可时,这个时代无疑是得不到最有力和最真实的批评和鞭笞的。
《hello树先生》观后感:小人物的自我救赎

《hello树先生》观后感:小人物的自我救赎真心不错,小人物的懦弱,心理的压力,全演的非常好。
剧情也非常不错,农村的半仙比较出名的算的比较准的大多都经历过神经病的状态,科学说法讲是人格分裂,农村迷信说法叫阴阳眼。
感触很深,社会最底层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的淋漓尽致。
凡事一定要想开,最惨不过要饭,不死终会出头。
我是个农村人,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是两年前,当时对我的震撼是相当大的。
后来每过一段时间就推荐朋友看这部电影,有时还会和他们一起看,给他们讲解其中难懂的部分。
最后问他们感受,大部分都说不懂,还有一些说很乱。
的确,这部电影确实很难懂,甚至不可能有人一遍就能看懂里面的含义。
我第一遍也是没看懂,但是却被宝强的演技震慑住了。
感觉剧中的人物,场景是那么的真实。
后来我看了第二遍,第三遍,直到现在为止我都记不清到底看了几遍,但是每一遍都给我不同的感受,直到最后我每看一次眼睛红一次。
我感觉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也只有宝强才能把角色饰演的淋漓尽致。
对于那些看不懂得人,我只能说耐心的多看几遍,特别是后半段,只要用心看,肯定能看懂,一旦你看懂了,我相信你的内心不会是只有好看那么简单。
树先生,没疯只不过心理救赎不了自己。
1到10几分钟给我们了解了树先生,和反应了社会风气。
这是伏笔,应该是渐渐对应着结婚的时候昏迷,结婚是真的,那不是幻想!不过其中的理想天开后面的脑洞算命等就真的是幻想了。
对应:社会风气。
他想像得到尊重尊严,这个大概都知道是作者表达的某种隐晦。
也是救赎树先生的一个方法这是,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就是托梦,前面树先生看到了小梅就像初恋花开那般迎来了全新重生般的活力,也就是追求了,慢慢的赞放了精彩撩妹技能。
在得到短暂的幸福时光之后渐渐发觉内心深处我表达不出来大概你们懂得,因此跑去喝酒在遇见弟弟内心觉得自己渴望的是哥哥,因此对弟弟不满导致打架,连弟弟都不尊重自己,也加重了心理阴影自己渴望得到哥哥的救赎的梦,也就昏迷了渴望最后心里得到了自我救赎也就是幻梦之花的盛开的最后一次,迷糊的觉得自己回到了现实中啦着小梅在雪山路上走到生命的尽头。
看《Hello!树先生》有感

人生,有时候也受你的影响前天晚上熬夜看了《Hello,树先生》,片中的树是一个有心理疾病的小伙子,一直生活在父亲勒死哥哥的阴影下。
他会时不时的看到父亲,父亲无时不刻的跟着他,看着他去长春,看着他去结婚···其实,我是没有看懂这部影片的,分不清楚里面哪一部分是现实,哪一部分是树自己的臆想。
思索的一两天,还是决定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写下来。
整部影片,给人的感觉是灰色的,没有很多让人愉悦的元素。
片中的诸多人物都把树称为树哥,因为他的无所事事,他的一本正经。
但是,又很少的人看得起他。
片中,真正对他好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他的妈妈,另一个就是他的哥们。
至于后来他的媳妇小梅,在经历结婚那一天的事情之后,在心里也有了疙瘩,最后终于在村里停水的浩劫中离家回娘家了。
甚至于他自己的亲弟弟也看不起他,在结婚的前一晚,两人大打一场。
村子里搬迁的日子越来越近,大家都在矿业集团金钱奖励之下纷纷离开。
他的弟弟带着妈妈离开了,只剩下孤零零的树。
当所有人都离开了,村子里停电停水,状况也越发惹人不忍。
之后的日子,树就一直生活在自己的臆想之中,影片也就也越发的灰暗和压抑。
最后,在想像中他牵着小梅的手,一同走向他们的新房,他们的幸福。
最后一个场面,好像是矿上发生了爆炸,大家一起逃离。
但是我一直不能明白,那是什么意思。
在我的想法里,应该是树死了。
一个得不到大家真正理解的有心理疾病的人,死在了自己的臆想和现实的压迫之下。
看了这部片子,我也想到了L老师给我们看的一部片子《爱上充气女孩》,影片的男主人公,也是生活在死去父亲的阴影之下,同样,不可思议的爱上了一个充气女孩。
但是不同的是,他有一个好嫂子,有一群好邻居,还有一个好的心理医生。
这部片子,整个的氛围感觉很温馨,他的嫂子和哥哥,尽管最初不能接受男主人公爱上了假女孩,但还是配合他,用他的思想去看那个女孩,把她当做家里的一员,认真的照顾。
帮她洗澡,给她吃饭喝水,甚至让她担任幼儿园的老师···在大家的帮助和认同之下,女孩成为了整个社区中的一份子。
《Hello!树先生》电影观后感

《Hello!树先生》:探究乡村生活的复杂性与人性的多维性《Hello!树先生》是一部由博纳影业集团、上海电影集团和西河星汇影业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电影,由贾樟柯监制、韩杰执导,王宝强、谭卓、何洁等人主演。
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个在乡村中生活的普通男子“树”的生活经历及其与周围世界的互动。
影片中,王宝强所饰演的“树”是一个深受生活磨难但始终坚韧不拔的角色。
他经历了家庭的不幸、社会的冷漠、亲情的疏离以及友情的背叛。
尽管如此,他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信仰。
影片中的乡村生活背景让我深感亲切。
作为一个从小在乡村生活的人,我能深刻体会到那种与大自然紧密相连、与土地血脉相连的情感。
同时,乡村生活中的种种复杂关系也让我对人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影片中的“树”是一个典型的乡村男子,他承受着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压力。
一方面,他要面对父亲的去世和哥哥的阴影,同时还要忍受弟弟和妻子的离去;另一方面,他还要面对来自村里人的嘲笑和歧视。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困境中,“树”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
影片中的一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树”在面对权贵时的反应。
尽管他被权贵所欺负,但他仍然保持着尊严和勇气。
当他被迫向权贵下跪时,他选择了反抗,这表现出他对生活的不屈精神和对尊严的坚守。
此外,影片还通过“树”的视角展现出了乡村生活的美好与苦涩。
在乡村中,人们虽然生活艰苦,但他们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信仰。
这种信仰让“树”在困境中始终保持着乐观和积极的态度。
总的来说,《Hello!树先生》是一部非常出色的电影。
它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和对人性的探讨,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乡村生活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维性。
同时,影片也让我们思考了如何在困境中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
对于我来说,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艺术作品,更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和启发性的佳作。
hello树先生观后感

hello树先生观后感《hello树先生》是一部让人思考人性与科技发展相互关系的科幻电影。
通过讲述一个人和树的交流故事,影片向我们展示了科技与自然之间的冲突以及人类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
本文将从情节、主题和影片视觉效果几个方面来探讨这部电影给我带来的触动。
影片《hello树先生》以一个近未来的背景展开故事。
主人公是一位科技公司的工程师,负责研发一款被称为“树先生”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这个机器人被设计成能够模拟树木的生长和善于沟通的特点,以此为城市带来绿色和生机。
然而,随着树先生的逐渐智能化和对人类社会了解的加深,他开始怀疑人类的行为和城市的发展。
树先生不再仅仅是一个机器人,他开始提出关于自然保护和人类责任的问题,使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
情节发展中,树先生与主人公的交流不仅仅是机械的程序运行,而是充满了情感和深入的思考。
树先生通过他对树木的模拟,以及对城市人类活动的观察,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环境的重要性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他认为人类过度的消费和城市化进程正在破坏生态平衡,导致自然灾害频发和生态系统的崩溃。
通过与树先生的对话,主人公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科技进步对环境带来的影响。
主题是本片的一个重要部分。
电影通过树先生的存在,揭示了人们对于环境的破坏和对自然的消极态度。
我们常常忽略了自然的重要性,只关注发展和经济利益。
树先生的出现引起了人们对自然保护的关注,提醒我们保护和珍惜自然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电影还通过主人公与树先生的互动,探讨了科技进步对社会的影响。
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对环境和人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
电影呼吁我们在追求科技进步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平衡。
除了情节和主题,影片的视觉效果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精美的画面和优秀的特效,电影将未来的世界展现得逼真而又充满幻想。
城市中机器人和树木的结合,让观众感受到科技与自然的融合,也反映了现代社会对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追求。
树先生观后感

树先生观后感Hello 树先生韩杰导演树,一个怎样的人呢,哥哥和父亲去了,还有一个弟弟,常常在脑中出现父亲和哥哥的影子,在村子里,小时候的玩伴都有了自己事业,或者说都有个事儿做,只有他,树,过着被人不知道怎么说的境况里,被人取笑,被人漠视。
树,是一个悲剧吗,我觉得倒不是,最后他疯了,但是那些有钱的人,赚黑心钱的人没疯吗?他们活得更痛苦,精神层面的痛苦,宁可信树的疯话也不愿相信自己的良心。
树,疯了,但他找回了自己的幸福,生活在一个没有污染,没有世故的极乐世界里,媳妇回来了,会说话了。
树先生这部电影,看的过程中真的心是在煎熬,看着他一步步的走向疯,让人心寒,自己找到了一个愿意嫁给他的人,谁成想在结婚的前一天晚上,因为婚车的问题跟自己的亲弟弟打了起来,烧了房子,这一件事儿终于使树由傻变成了疯。
电影中的每一个镜头好像都在诠释着这个社会,每一个声音都在警醒着这个社会,包括树说的缺水等等,我们不就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吗,只是我们没有树的豁达,没有疯,而是挣扎着活着。
校长教书育人,自己却在外面沾花惹草,矿业老板,开拓事业,为国家做贡献,却不顾人民的死活,村长,人民的公仆,却连村民的窗子坏了只说,没事儿没事儿,该有的人都有了,什么样的人都有,人生活在各个阶层中,却又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树,只是一个影子,映照着每一个人的内心。
以下内容摘自网络:大家其实很看不起树,却依旧“树哥”长“树哥”短亲昵的叫着,这一切,都是为了那所谓的“面子”。
树的内心是相当压抑的,一方面他渴望被大家尊重,渴望与大家走到一起,但终究还是被现实毫不留情的边缘化。
树与小梅的爱情是苦涩的。
两个人之间没有那种少男少女之间对爱情天真与浪漫的憧憬,仅仅是都最现实而无奈选择了对方。
像树这样没有事业,甚至没有一份体面的工作,长相也不出众的大龄男青年对爱情根本没有太大的奢望。
他唯一渴求的仅仅是中国人传统的娶妻生子,让自己体面一些罢了。
所以在结婚的时候因为没有借到他渴求的婚车他愤怒了,他很不甘心。
《Hello!树先生》观后感范文

《Hello! 树先生》观后感范文引言电影《Hello! 树先生》是一部温情感人的家庭电影,讲述了一个普通家庭与树先生相遇后,发生的一系列温馨故事。
通过展现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方式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勇敢和担当,该电影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观看电影后,我深思熟虑,并从中得到了一些启发和反思。
以下是我对《Hello! 树先生》的观后感。
人物刻画《Hello! 树先生》中的人物形象丰满而鲜活,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与之产生共鸣。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性格特点,这些形象的刻画增强了电影的感染力。
首先,我要提到的是主人公的父母,他们是一对勤奋而善良的夫妻。
他们一家人在面对树先生所带来的变化时,始终保持了积极乐观的态度。
电影中的父母通过丰富多彩的小游戏、亲情交流以及对树先生的关爱,与孩子建立了更加紧密的情感纽带。
他们让我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力量。
其次,树先生的形象令人难以忘怀。
尽管他是一个树根,但他拥有丰富的情感和智慧。
电影通过树先生与人类的互动,呈现了一个树根展现智慧的奇妙世界。
通过树先生的眼睛,我们不仅看到了人类性格的转变和故事的发展,更体验到了家庭之间的珍贵时刻。
主题思想《Hello! 树先生》传达了许多主题思想,其中最突出的是家庭的重要性、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亲情的力量。
首先,电影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中,家人之间的关系往往被现实的压力所折磨。
电影通过展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情交流,告诉观众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家庭始终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
同时,父母的陪伴和关怀对孩子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电影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树先生代表着大自然的力量,他的出现让人们重新认识到自然界的美好和力量。
电影呼吁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护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
最后,电影强调了亲情的力量。
无论是与树先生的互动,还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电影都强调了亲情的重要性。
正是因为有亲情的滋养,人们能够勇敢面对困难,相互支持和关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ello树先生电影观后感
上次跟兰兵哥哥熬夜看的树,说实话给我感触很深,我就一直记着要写篇观后感,今晚特意又看了一遍,我记得当初看第一遍看到王宝强演这种戏有点出乎意料,但演得很好,看得我那个恨啊!那晚看这个故事就像看自己家的狗躲在厕所吃屎一样的恨
小梅:让别人决定你的命运那不可悲吗?
树:就把你的命运交给我吧
树,一个东北小山村的啷当汉,村里人“敬仰”的树哥,谁见了他都略带嘲讽的问候,像是在逗一个傻子,山下的望都村一直都在被雪盖着,远远近近的树一排排砖瓦房,露出的一点黑土地,斜斜的阳光把山上的雪照的暗黄,远远看去暗淡的场景,因为开矿面临拆迁的村子,树经常站在山头看,他能看见他爸,想起他爸把他哥吊在树上打,失手勒死了他哥,树总是那个样儿,头发乱哄哄,里面一件破暗红毛衣,再加个满是油的皮马甲,还有那个破褂子,整天眼皮抬不起睡不醒的一副赖样儿,胡子擦擦,经常一手捏颗烟儿,那只手不自觉的往上抬,像挎着个篮子,咧着嘴的头往一边歪,一副能样儿,时不时伸个懒腰标志性地搔头,更突出了他的形象,不难想象他就是个不正常的人。
父亲和哥哥在树小时候就离开了人世,他常梦到自己的父亲,却从来梦不到哥哥。
树以前是个修车工,老板嫌他干个活儿磨叽,他总是不当回事地:“嗨!没事儿!让他们开去吧!”干完活没事就在街上溜达,钻进别人车里抽颗烟,看见小孩打架,非要说他们扰乱社会治安把他们赶跑,后来电焊时伤了眼,弟弟埋怨,老板顺便就把他辞了,一起长大的伙伴,有人开着好车成了煤老板(二猪),有人远在省城办私立学校(陈艺馨)。
谁都瞧不起他,唯一真正还对他好的小庄,在矿上工作,经常叫他回家喝酒,他觉得看见小庄就想起他哥,他也对小庄好,一次树正和二猪,高朋一桌人在饭馆喝酒,二猪调侃让树去给他看厂子大门,这时小庄骑摩托把二猪的车刮了,二猪的姐夫是望都村的村长,树想在中间调解,让二猪给他个面子,二猪没给,最后还是高朋帮的小庄,二猪的厂子占了树家的地,在高朋婚礼上树和二猪吵了起来,让我没想到的是他最后竟然真给二猪下了跪,我不知道他喝多了该说他怂还是他能忍。
树很可悲。
树的感情同样让人恨得慌,与聋哑女孩小梅一见钟情,找个媒人,最后竟还嫌人家不会说话,相爱过程颇富戏剧性,两人在纸上写东西的那段是唯一让人感觉有点温暖的地方,而婚礼前夜,树却喝多了和弟弟为婚车打了架,家里
着了火,那晚树终于梦到了他哥哥一一在寒冷冬天,在树的婚礼上,哥哥带着女友为他唱了一首诡异的八十年代流行歌《冬天里的一把火》。
那段让我想起这还是个喜剧。
从此,树意识到自己能够通灵。
村里发生的很多事情都验证了他的预言,树成为受人尊敬的“预言家”,被人尊称为“树先生”。
他说村里会没水,说二猪厂子会出事,还“看见”矿上出事小庄的死,村里的人们搬到了县城新区“太阳新城”,小梅最终也离开了他。
树就自己一个人在家,装神弄鬼,故事的结局“树先生”在空荡荡的村子里抱着一棵树,大着肚子的小梅突然回来了,哑巴竟开口说话:走,咱们回家。
一切都是树的幻想。
我不能体会这样一个幻想症人的内心世界,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但影片却让我体会到可怕,树他爸那张永远僵硬的脸,没有声音的画面。
我不想看到的是树的悲剧,但故事恰恰相反,别人看树会觉得可悲,小梅是个好姑娘但注定是个悲剧,树对不起小梅,她是个聋哑人,没人看上她,树喜欢她她就死心塌地的跟着树,她说自己的命运不要交给别人,她那敢爱敢恨以及隐约对未来生活的向往,让我感受到聋哑人对生活的不屈服对命运的坚持。
树却害了她。
整体看来这部影片相当不错,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没意思看不懂,但从影片自身的角度,场景,人物和内心描写,
情节构造,导演和演员都做得很到位,真的对王宝强刮目相看了,情节编排上前半部分写树的生活不幸,但好像要有一点点上行线的时候,就是树和小梅要结婚时突然之间树的内心出现不幸,不幸一直下行到故事结尾,这种落差做得相当好,相似的影片我看过迷城还有一部外国片,相比之下感觉hello树先生来的要真一些,很朴实,更显真实,同样草根演员每个眼神和动作都合乎场情合乎心理,语言平白直朴,平常到让人忘了这是一部戏,这样才让观众把心放到影片上,还有不得不说场景的选择和安排不论在视角,时间,以及观众所需要的联想上做得都恰到好处。
影片同样有不足之处,一,如果这部片子是要给人一种内心震慑,突出的是一种题材类,那树哥和树嫂那段搞笑就显得不衬了,好像快要烧开的水突然又加进了凉水,虽然是一种愉悦,但这会让观众对树命运绷紧的心产生一种松懈,这种落差之后的再升温实在是一种浪费,二,这种影片做就应该做到最好,这种最好是指观众第一次看的时候所感受到的,今晚我第二次看就觉得没有第一次的感情强烈,而第一次又没完全看懂,所以我觉得影片在情节上多一些过渡,可能欠缺的只是一两个细节,同样又要避免繁琐,那就要下些功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