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心肺复苏术

合集下载

人体心肺复苏实验报告

人体心肺复苏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医疗措施,用于处理心脏骤停和呼吸骤停的患者。

在心脏骤停发生后,如果不立即进行有效的CPR,患者将在短时间内因严重缺氧而导致脑细胞损伤,甚至死亡。

因此,CPR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技能。

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人体心肺复苏操作,提高学生对CPR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目的1. 熟悉CPR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掌握正确的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方法。

3. 了解CPR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4. 提高学生对急救知识的重视程度。

三、实验器材1. 高级全自动电脑心肺复苏模拟人2. 消毒湿巾3. 心肺复苏操作手册4. 计时器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 将模拟人放置在平坦的桌面上,确保其处于仰卧位。

- 清洁模拟人胸部,准备进行操作。

2. 判断意识- 轻拍模拟人肩膀,大声呼唤其名字,观察是否有反应。

3. 判断呼吸- 将耳朵贴近模拟人鼻孔,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同时感受是否有气流声。

4. 判断脉搏- 用食指和中指轻轻触摸模拟人颈部气管正中,向抢救者一侧滑动2厘米,检查颈动脉搏动。

5. 胸外按压- 双手交叉重叠,掌根置于模拟人胸骨中下三分之一处。

- 用上半身力量垂直向下按压,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

- 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

- 按压与放松时间相等。

6. 开放气道- 用一只手托住模拟人下颌,另一只手抬起头部,使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垂直于地面。

7. 人工呼吸- 用一只手捏住模拟人鼻孔,另一只手放在模拟人嘴唇上,进行口对口吹气。

- 吹气时间约为1-1.5秒,使胸廓明显起伏。

8. 循环操作- 交替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按压与呼吸比例为30:2。

9. 持续操作- 持续进行CPR操作,直到模拟人恢复自主呼吸或心脏跳动。

五、实验结果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CPR的基本操作步骤。

2. 学生能够正确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3. 学生对CPR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六、实验讨论1. CPR技术在急救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

心肺复苏实验报告

心肺复苏实验报告

心肺复苏实验报告心肺复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心肺复苏对于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治效果,并评估不同复苏方法的优劣。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实验器材:人体模型、心电监护仪、自动体外除颤仪、人工呼吸器等。

- 实验药物:肾上腺素、普鲁卡因胺等。

2. 实验方法:- 步骤一:模拟心脏骤停状态,将人体模型置于平坦表面。

- 步骤二:开始进行心肺复苏,首先检查患者的反应,判断是否有意识。

若无意识,立即呼叫急救。

- 步骤三:进行心肺复苏,按照基本生命支持(BLS)的步骤进行,包括按压胸骨、口对口人工呼吸等。

- 步骤四: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对患者进行电击除颤。

- 步骤五:根据需要,给予适量的药物支持,如肾上腺素、普鲁卡因胺等。

- 步骤六:记录复苏过程中的心电图、生命体征等数据。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我们获得了以下结果:1. 心肺复苏对于心脏骤停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在进行心肺复苏后,患者的生命体征有所改善,如心率逐渐恢复正常、血压稳定等。

2. 自动体外除颤仪在心肺复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过实验操作,我们发现自动体外除颤仪能够快速检测心律失常,并给予准确的电击除颤,提高了复苏成功率。

3. 药物支持在心肺复苏中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通过给予适量的药物支持,如肾上腺素、普鲁卡因胺等,我们观察到患者的心跳更加有力,血流量得到改善。

四、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心肺复苏是一种有效的心脏骤停患者救治方法,能够有效恢复患者的生命体征。

2. 自动体外除颤仪在心肺复苏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提高复苏成功率。

3. 药物支持能够辅助心肺复苏,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五、实验启示与展望本次实验结果对于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治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我们应该加强对于心肺复苏技能的培训,提高复苏操作的准确性和速度。

同时,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不同药物的应用效果,以及探究其他辅助复苏方法的优劣。

总之,心肺复苏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对于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治具有重要意义。

心肺复苏实验报告

心肺复苏实验报告

心肺复苏实验报告心肺复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学会正确判断危难时刻的人工心肺复苏(CPR)诊断与手法;2. 掌握正确使用AED去颤与使用ECMO设备救治病人的手法;3. 加强学习与实践应对突发意外状况的急救技能。

二、实验设备与药品1. 人工心肺复苏模拟人体模型;2. AED自动体外除颤仪;3. ECMO设备;4. 心肺复苏药品。

三、实验过程与结果1. 实验前检查实验设备与药品的完整性和有效性;2. 检查实验人员的安全措施是否到位;3. 模拟突发意外情况,进行人工心肺复苏的实验,并使用AED去颤;4. 模拟病人状况严重,进行ECMO设备使用的实验;5. 根据模拟人体模型的反应,判断实验的效果。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按照急救的基本步骤,迅速判断了需要进行人工心肺复苏的情况,通过按压胸骨和进行人工呼吸来模拟进行心肺复苏。

在使用AED去颤时,我们正确使用了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按照要求进行了贴电洞片操作,并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判断了需要去颤的情况。

在进行ECMO设备实验时,我们正确连接了ECMO设备,并进行了血液透析操作,模拟病人状况严重的情况。

根据模拟人体模型的反应,我们发现在正确进行心肺复苏和使用AED去颤的情况下,模拟人体模型的状况有所改善,呼吸和脉搏恢复了。

而在进行ECMO设备实验时,模拟人体模型的状况明显改善,血氧饱和度恢复到正常水平。

四、实验结论1. 心肺复苏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技能,能够在危险时刻挽救生命;2. AED去颤能够有效恢复病人的心跳和呼吸;3. ECMO设备是一种高级的急救设备,可以在病情严重时提供有效的救治方法。

五、实验反思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实践了紧急情况下的心肺复苏和使用AED去颤的基本操作,并初步了解了ECMO设备的使用。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实验过程中有时遇到了困难,操作不够流畅,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熟练掌握这些急救技能。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措施非常重要,需要更加注重实验人员的安全。

心肺复苏实验报告

心肺复苏实验报告

心肺复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掌握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心肺复苏对患者的重要性,同时提高学生对急救技能的掌握。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1.成人模拟人2.口对口呼吸面罩或面罩喉管3.心肺复苏仪4.消毒液、手套、纱布等三、实验步骤1.组织学生分为4-5人一组,对每个学生进行心肺复苏基本操作的讲解和演示。

2.将成人模拟人放置于平坦地面上,确保环境安全。

3.按照ABCDE原则(A-确保患者安全,B-判断患者的意识和呼吸,C-紧急呼吸和循环支持,D-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E-安全转运)进行初步评估并处理。

4.团队成员按照分工开始进行心肺复苏操作,其中包括:a.保持适当的体位,将患者仰卧于平坦地面上。

c.进行胸外按压,按照正确频率和幅度进行,持续至少2分钟。

d.进行人工呼吸,采用口对口呼吸或面罩通气的方法,每次通气持续1秒。

e.注意检查患者舌根,如有异物要及时清除。

5.每组进行反复练习,保证每个学生掌握心肺复苏操作技巧。

6.进行模拟两次心肺复苏操作,要求尽量缩短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

7.实验结束后进行总结和讨论,对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和改进。

四、实验结果经过多次的模拟操作,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心肺复苏操作,能够正确判断患者的意识和呼吸,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每次操作的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频率和幅度也逐渐趋于正常水平。

同时,学生的合作意识也得到了锻炼,团队协作效果得到了提高。

五、实验分析和讨论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对心肺复苏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掌握了正确的操作方法。

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操作中有些同学动作不够协调,胸外按压过于用力或不够用力,导致模拟患者的伤害;在进行人工呼吸时,有些同学没有及时检查舌根,导致通气困难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操作技巧的练习,并进行进一步的讲解和指导。

六、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认识到心肺复苏对患者生命的重要性,也了解到正确的急救方法和操作技能对于急救效果的影响。

心肺复苏学实验报告

心肺复苏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心肺复苏术(CPR)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2. 掌握心肺复苏术的正确操作步骤和技巧。

3. 通过模拟操作,提高应对突发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能力。

4. 认识到心肺复苏术在挽救生命中的重要作用。

二、实验原理心肺复苏术是一种急救技术,用于处理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

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可以维持患者的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为患者争取时间等待专业医疗救援的到来。

三、实验仪器和器材1. 心肺复苏模拟人2. 消毒湿巾3. 口对口人工呼吸器4. 胸外按压板5. 计时器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 确认模拟人处于模拟心跳呼吸骤停的状态。

- 戴上手套,准备好消毒湿巾。

2. 判断意识- 轻拍模拟人肩膀,大声呼唤,观察是否有反应。

- 如果模拟人无反应,继续进行下一步。

3. 呼叫帮助- 高声呼救,寻求周围人员帮助,并拨打急救电话。

4. 放置模拟人- 将模拟人置于平坦的地面,解开衣物,确保气道通畅。

5. 胸外按压- 双手叠放,掌根放在模拟人胸骨下缘。

- 用身体重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至少5厘米。

- 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

6. 人工呼吸- 将口对口人工呼吸器放在模拟人口中,确保密封。

- 吹气2次,每次持续1秒,确保胸廓起伏。

7. 交替进行- 按压和呼吸交替进行,直到模拟人恢复呼吸或急救人员到来。

8. 实验结束- 实验结束后,清理现场,记录实验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操作步骤和技巧。

在模拟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以下问题:1. 胸外按压力度不足,导致按压效果不佳。

2. 人工呼吸时,吹气时间过长,可能导致模拟人胃部膨胀。

3. 操作过程中,部分同学因紧张而出现手抖、呼吸急促等现象。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进行了以下分析和改进:1. 加强胸外按压力度,确保胸骨下陷至少5厘米。

2. 适当调整吹气时间,确保胸廓起伏。

3. 提前进行心理辅导,提高操作时的稳定性。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认识到心肺复苏术在挽救生命中的重要作用。

心肺复苏实验报告

心肺复苏实验报告

心肺复苏实验报告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技术,用于挽救心跳骤停或呼吸骤停的患者。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对心肺复苏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在急救过程中的作用。

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实验人员、模拟心肺复苏器材、模拟心跳骤停模型。

2. 实验步骤:a. 实验人员按照心肺复苏的标准操作流程,使用模拟心肺复苏器材对模拟心跳骤停模型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b. 实验人员记录心肺复苏的时间、频率、深度以及操作过程中的情况。

c. 实验结束后,对心肺复苏的效果进行观察和评估。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操作,我们观察到心肺复苏对模拟心跳骤停模型的效果明显。

在正确的操作下,心肺复苏能够有效地恢复模拟心跳骤停模型的心跳和呼吸,使其恢复到正常状态。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心肺复苏是一种重要的急救技术,能够在心跳骤停或呼吸骤停的情况下挽救患者的生命。

2. 正确的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和技巧对于提高复苏成功率至关重要。

3. 心肺复苏的频率、深度和持续时间对复苏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需要实施人员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操作。

结论:心肺复苏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技术,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挽救生命。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进一步验证了心肺复苏的有效性,也提醒大家在学习心肺复苏技术时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以提高急救成功率。

总之,心肺复苏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应该加强对这一技术的学习和实践,以提高自身的急救能力,为他人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希望本次实验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也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心肺复苏技术的学习和实践,共同为构建更加安全的社会做出贡献。

心肺复苏实验报告

心肺复苏实验报告

心肺复苏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学习和掌握心肺复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对急性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的应急处理能力。

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技巧,提高抢救成功率。

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实验对象(模拟人体器官)、自动体外除颤仪、面罩、防护手套、护目镜等。

方法:1. 准备工作:将实验材料摆放整齐,确保操作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2. 检查意识:确保实验对象是否有呼吸或响应。

3. 叫喊求救:大声呼叫周围人员协助,并拨打急救电话。

4. 心肺复苏开始:将实验对象平放于坚硬表面上。

a. 确认复苏位置:将一手掌放置于实验对象胸骨下方,另一手掌叠加于上方。

b. 胸外按压:使用上半身力量进行胸外按压,以大约5厘米的深度,速率约100-120次/分钟。

c. 人工呼吸:将面罩紧贴实验对象口鼻部位,用一手捏住鼻子,另一手提起下巴,用嘴进行人工呼吸,呼吸时间约为1秒钟。

5. 除颤准备:如有自动体外除颤仪,在此步骤进行。

6. 除颤操作:根据自动体外除颤仪的指示,操作除颤程序。

a. 擦干胸部:确保实验对象胸部干燥,不沾湿。

b. 贴上除颤电极:按照除颤仪的说明书,将电极贴在指定位置。

c. 分析心律:按下除颤仪上的按钮,机器将自动分析实验对象的心律。

d. 如果推荐电击:事先喊好“清除”,确保实验对象无人接触,按下除颤仪的电击按钮,确保自身安全后,按下电击键。

e. 电击结束后,立即按照之前的步骤继续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专业医疗人员到达。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操作,我们初步学习和掌握了心肺复苏的基本技能。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例如正确定位胸骨下方、掌握合适的胸外按压深度和速率、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等。

但通过团队的协作和反复实践,我们逐渐改进了操作技巧,并在实验中取得了成功。

然而,我们也意识到实验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

首先,在实验对象为模拟器官的情况下,与真实患者进行心肺复苏仍可能存在一些差异。

其次,我们在实验中的操作时间和压力与真实情况可能不同,可能导致实际应用中的技能水平与实验结果有所差异。

心肺复苏实验报告

心肺复苏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心肺复苏术(CPR)是一种重要的急救技能,主要用于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

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实施心肺复苏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操作,使学生掌握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二、实验目的1. 熟悉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流程。

2. 掌握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的正确方法。

3. 提高学生在紧急情况下实施心肺复苏的应变能力。

三、实验内容1. 实验器材- 高级全自动电脑心肺复苏模拟人- 消毒湿巾- 实验记录表2. 实验步骤(1)人工呼吸操作1. 将模拟人仰卧于硬板床上,解开衣领,松开腰带。

2. 清除口腔异物,如假牙、痰液等。

3. 检查模拟人呼吸、脉搏,确认无呼吸、脉搏。

4. 将模拟人头部后仰,使呼吸道畅通。

5. 用一只手捏住模拟人的鼻孔,另一只手放在模拟人的前额,用口对口吹气2次,每次吹气时间为1秒,确保模拟人胸部有明显的起伏。

6. 放开模拟人的鼻孔,松开前额的手,让模拟人自然呼气。

7.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模拟人呼吸、脉搏恢复或急救人员到来。

(2)胸外按压操作1. 将模拟人仰卧于硬板床上,解开衣领,松开腰带。

2. 将一只手放在模拟人的胸骨中下段,另一只手叠放在这只手上。

3. 用身体重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至少5厘米。

4. 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

5. 松开按压,使胸骨恢复原位。

6.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模拟人呼吸、脉搏恢复或急救人员到来。

(3)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联合救护病人1. 在进行人工呼吸的同时,进行胸外按压。

2. 按压与吹气的比例为30:2,即每按压30次,吹气2次。

3. 交替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直到模拟人呼吸、脉搏恢复或急救人员到来。

3. 实验记录(1)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吹气次数)(2)胸外按压技术训练(压胸次数)(3)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联合救护病人(单人或双人)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们掌握了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操作步骤和技巧。

在模拟操作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认真观察,反复练习,逐渐提高了操作熟练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心肺复苏术[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心肺复苏术,并能熟练进行单人操作。

[原理]在某些意外情况下,人体在发生心跳、呼吸突然中止后会造成血液循环的停止。

脑细胞对缺氧十分敏感,一般在血液循环停止后4—6min大脑即发生严重损害,甚至不能恢复,所以必须争分夺秒地进行心肺复苏术。

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使呼吸血液循环得以恢复挽救生命。

现场心肺复苏术主要为徒手操作,在许多场合下这是唯一实用的有效方法。

病人心跳、呼吸停止后,全身肌肉松弛,口腔内的舌肌和会厌也松弛后坠从而阻塞呼吸道。

采取头后仰、抬举下颌,可使舌根部向上抬起,使呼吸道通畅,这样就可以用口向病人口内顺利吹气。

心跳停止后,全身的血液循环也会随之停止,脑组织和许多重要脏器得不到氧气及血液的供应,很快就会出现坏死。

因此必须在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人为地维持血液循环。

[器材]\心肺复苏模拟人、无菌纱布、酒精棉球、镊子等。

[方法与步骤]一、熟悉心肺复苏模拟人模型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心肺复苏模拟人的使用说明书,熟悉并明确使用方法。

<—> 判断意识利畅iffi 呼吸道发现弊迷悸1地的於3人后,屋摇启人的周部井厲声喊叫/ 嘿*你怎么丁F若充反应,立即摘压人中、合谷S a若病人仍未苏囱.立郎向用J0S呼敕芹打倉.教电诸1ZO.然后搐病人放威加:苏体彳立•即痫人仰臣卜,头'颓」区F平宜无扭曲*双手放于细干两側If圏丄儿ffl 1 威:心肺盘苏佯役 2 蚀头举提用仰头半郁(法开放病人弋at ■抢救看一手置于槪人前额僮头紳厢仰.另一手的示摘与中描宜于下骥骨近F帧弟处•抬理下额人H呼吸柱1fe遍呼吸道后雯立且P尹!I断病人有无呼吸”抢敕者将睦贴班病人的口弊’感费有光代息进出"同时眼睛侧视病人两部.观索扶有无尿伏亠苕邯充反皿刚说明病一人没有呼吸.零立貝卩进行口xf n人H呼阪。

在怩付病人呼吸逅楊通和口部张幵的位慨下进行•操作时用按于初人Btr 載♦于的拇扌旨与示扌斤揑住病人的鼻代鼻抢敕者探吸~ 口气后朋幵口喙貝占病人的口c鬃梅病人的口全部色住・若条件许可可先用一块无酸纱布證住廊人的口八快rrtf探地冋病人口內吹rsfim & #1外”匕"地居荊电偉他戦者取血僻*白,耳足枸心棚人州•舟上看正中 卜垂直向下■用力 址H£”CIS7>, 掾压旳剜卓为 2~曲次/ rnT 对于威年炳人加 目£醉度治已~绽UE * ¥ 人进時心M 壇站木、血術上述半K 金逛疗两次人工呼吸.林 片〒进朽 15 欣呎外'”013庄站庄,良P 欧 r ;和抜咸曲比何甩 2 < 1 5 • *IT Iht 反直ilt 平7 * TT 炉I 音、圧 员务 人 夙祇驴J ・ 农人班:1齐1>时生护一杠*轴帕」二逐也廊 * - 人逊屮亍1 T 冥寸 口 人C 三〉Mf 外心脏按£E5te 判断病 人有沱滋搏。

*&«#—乎■于卿人前*«惶具头部保 持后仰”刃一寺注咖近抢救者一0W 僦拂鬲人颈动球•用示描芨中藉 描农楸及r 诈正中部位c 科于可住醐及除纳〉”橋后向弄構巒 計~ 3 cm,衽化管夯牧m 织址轻轻触核颈罰脉搏动瞪禺: 4>»扭知j 凶卅朋入Mt 右胁两后,就戶疋立即41:鬲进行帙J 夕卜*1>曲按炳 r »直至価人棚那」:抽占一次吹r 九中后立up 与■启人Cl BT 脱税*放松揑再的于•扌旨F 驻使 病人从貝孔出弋‘怪経描鈕头部.眼枫病人脚醉*冋时吸人痢餅空 r •権侖 下一次 人 h 呼吸■ 笹欣吹 入白勺 yt 殳勺为 a OO — 1 200人宓仲3臣卜于鯉枫床我平缈.[■一 .住惊待nr 殴诅Wifi 豁的位瓚一下’先牡行 两庆人工吋哌”僭X 丿订-抢舷若应快上吏找:芳H 松压的?HM 世* ¥T 先以示样f 、 中扌舀坤拢*&耐人助 丐处『旬中爸I 滞移*注阿伽1助弓 仝止氮牡 予找片旬倚 下切辺EC 创翹址〉*以此作:为总K E 标;曲 <国 5»般陌护孑折和中 扌旨的酬招植咸心j 凯借 卜 切迹上力■.示世」_垢的肠•丹正中邸位址口刘 按声 M* 再轩雄僖乒取T*松一于举根 Wt4fc 啟在男一半昔上,便宇 描不W 丰密雌呎莊C 禺 6>-■J - d祸 tti £K D f XJl 于 <* 'W.施阪时旳戦婷工呵|农.耳一一人进fr HAJ p卜ni> fljt 抉H£ o 1U1晦輕续》*M 人垃:・知I E 讪艸己& * ■&」比R味F白号比伽均a I &£4 «I•注•■两工, 幵就T IM +T<W 头半伽律时•诈瓯丰描不晅壬粗畑人逐TFT «1—蚀F舷inm ■也不0険网过彳申•—、进幵口乂寸n人K «*F |丙tM , AT伏吹r. Ht千啤说兀> 號肌勺旦ifS 收円大£疋F ,三. 尸JE?灯JtJMttw吋* 閒畛千ftu片J力 0大" 隹至《却1标丘居女巾樽头Arts供血•脸査时冋平E晟1过1O « -四r JM1弘卜"2 MFT 站虽_H】力J^Sf'F-tt. ▼右趣 F Mh.Iit TV *不flft 冋晰*也存g舸0叙g * ■[匕蚀込丹如AA IK*应ui円寸戶狒千we庄*枫你上"I3M 8 加上五M寸的卡倩8实验二止血■目的】通过本实脸使酵主熟證全身主斐浚表动酥的体表何置并能樓儘定位*鶴练拿握操作揩览止血法和止血带止血法匸K^ai因运功扳伤喊其他倉夕卜引起的出血,有时会養血严囂后舉* M 至危及住命•所以必须进行止血。

通过压逍与岀血部位相应的表浅动脉+可起到临时止血、抢救金命的作用•cesMi止血带、软布、卷轴绷带等.・右法与歩SM—J全身生垂浅表动咏的保表宅便和拒庄上血法3人一组•先阅浚宴骑摘寻熟祗全身主炎浅表功脉的惟确位童「然后一人监督.另2人互相进行浅农动脉的定位亠(—>颍浅动脉压迫止血滨在耳屛前方用拇摘模到搏幼后*将谏动脉压向砂胥喧匚此法用于冋侧头额、顾部的临时吐血(图1儿C二〉颌外动脉压迫止血法fiE下领角前约「5 em 处’用拇扌旨損到搏动后.椅该动脉FR在卜•锁骨上-此法用于同侧面部出血的临时止血(图2>.<S)锁骨下动脉压迫止血法在锁骨上方*胸锁乳突肌夕卜繚,用拇楷換到搏幼后•将谈动脉向后內正对第一肋骨压迫.此进用于同侧诣部和上臂出血的临时止血£團一3).罔23-1 硒汽动脉厢Ffl 23-2 帧外动晞压阳23-3 锁借下动脉Hi 迫止血法迫止血达迫止血法I四》脏动脉压迫止血越債嵐传稍夕卜辰歼在舷二头肌内錄中点处權到搏动后.用拇扌皆戒其余四扌暂梅谈动脉H£迫于肱骨上.此法用于冋侧前臂出血的临时止血<禺23-4 > * <S>揩动咏JFK追止血法住第一揩节根昔1「两侧,用理、示扌誓相劝■夬住* 此磁用于手描出rtk 的|硏时止血.<>\>股动悌圧迫止血谧柱AM股旳中点处換華U博动陌JTJ畸手拇扌昏啓*:€或Hi掌根八压迫淡动H永于耻借上支* 此锻用子冋倶U大删,<|、般出血.的I面日寸止血< 1^1 _ _ ■ 5 > .<-L> 胫F VH至后勃脉压迫止JflL法弟卿手的拇扌皆或一乎的拇,示描分妙J按JK牲内懈与W4骨闻和足昔横纹的中-点*此法用于同诃足部出血护「临日寸止血C图-«-6>o<一>橡皮侑止血带止血注先在曹用止血带併J邮位用三弟巾、毛中或:衣目艮華好•梅止血世的一湘昭出一郴分并用一手的示.中描與住靠住最上,号一手将止血册适出拉紧拉长.绕肢悴2亠3 BBC圧止留出的那一耶分止血带—匕〉后.将减留端夾柱示.中描I罚竝小H卩可t图7>.<—> 簇扎止血带止血法亦伤口处用細帯、三弟中呻輻J累止血•扶中第―圈J绕扌I.为*才鱼*丄、集三BO分别H£在mr —B■的上面并适当勒蹶"然后打纳t图3> . 旦上两种右法席HJ于四啟动脈』七UU的I尚时止血—K注:*事项】一、用描压止血法时一定褻找准表浅动脉压迫点的位豎"旦不鏗在正常人体上进行压迫<:特别是颈那的动咏)'以防引起蕙夕卜。

二、用止血带止血时,止血带宴绑扎在伤口的近心端,幷宴在皮体周圉垫上软布后再扌L止血带・三、上肢出血时•止血带蟆扎在上碎(但不旻扎在中1/3处)* F肢岀血时•止血帯扎柱大腿存近饬口的近心端•四、上肢毎陋30 口讼、下肢毎PM 1H级放松一次止血带•放松1寸间约2~3 min并暫时改用瓯迫止血法.以免引起肢体缺血而发七坏死•但上止血带的最长时间不宜超过3h°五*上了止血耨后要窗明显的标签,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部位、放松止血带的时间利童上止血带的时间等&六、无论用哪种方法进行临时止血后,都应将伤员迅遠送柱医院进行处理。

<一》坏形包扎法此廉适用于包扎额部r于腕和小腿下部畤粗細均舸的部位•也用于其他绷借包扎法酌幵始和绍束-包扎时梅绷裕带头斜放于包扌L处F用一手搏橫压住*将卷带环绕但扎一罔后*冉将斜敢的带头一个小殉反折过来*然后继续环绕包扎•扃一圈At盖前一包扎3〜■ 4 BB即曰丁C 093〉*<nu> -1旷形鈕机总迢用于俎宇LM 比胡空位■有卿禅右注?土1+从兴甘+,1>升甜”尢做林榕包寺L*益片〒档任苗斜巧统* 删统芜卡的上右”——BHSfi关节的卞右■阿0H 柱关节凹西立文” 进*T更術远崗捲节”他才|^时毎fW FRffinir--険I白勺1 Z2 至U之”吕*扃TT^ 绘替旳_匕再诅帀WT 01斫彌包李L當許束 G穷实验三包■目的A通过本卖验便学生卓娱绷描"三血巾包扎的基本娈领和包扎技术.£囲材X普通巻帕绷带、三第巾*医甬橡皮Mr翦刀学。

■方法与歩1M图以上十堆包扌L住±:开蜡*然/占伟卷卅WJ丄_斜■行细址”眉——I觀離川『——囲白勺1/2 2/3 B|1 uj < E^f1二〉螺施形包扎法此法适用于包扎匕何、大腿等肢体相细券平軒的部位“包扎时丄三、虫折邮庭形包扎色lit法适用于包抚的漳*大腼乔口打*窗节肢体粗细丰目黑较大白勺部<* • 色TL时环据西扌匚决JFfth *炼箱用一网滞FR伟窃榊上漳▼梧汝上嫌反折€注琛恶施歼饬*fc〉幷居作柄【的丄/£购J 2/3•毎W的折绞&互1和〒朽€ mSoz-从光节下方■开女台.先f故环砖色扌L •犒后將誉带口下而匕、口上而下来回倣f 字琏缠统井握晰荒拢英竹,駅乃以环形铉4L緖朿 (:圏22-5>t,TO 22-5 审琏包扌L後之二二F 三用戸邑缶三用中依三命形曲名•育河鋪■底甬・#4边利応边簣名钵£唐| 22-6> oW 2Z-6 三弟巾£一)于州包扎疾三対山平铀八宙平序掌冋F .扌酋农刘■三斑巾的顷街・¥诫在三输中的中央,憔辿撷fifc T魏部”黙岳将三角中的顶用向上反折”再桥底『底冋于帧昔刑匚玄玖駅绕[圈*在朋昔TT绪C两22 了儿百度文库< 3 >rfi 7丰邮也E.lfe与子畑咆迭廉举相朗…€三)头餘但扎沬林三箱中旳關迪ST于怖额”顽第础冋头石正韦*然卮将底边从肺和绕至头启"住松:厉立又再统至前械打盘卉*禾后■把画用拉鐵刃:向上购勵EiJ定51 一- E 儿< 2OT 吕冬刪包tt祓5>大舷何带适用尸除曲借与硕骨骨折以夕卜的上联451伤* 榜三用rpfiH箝放在伤肢的肘石,一戯角姿于竝测的后上・肘癸节屈曲酣裤放注三角巾的中央■将下方的底弟上折亍包住前傅*在颈后■与上方臓旳申!■耀. 用后把肘后的网他折向袖面.用橡皮槿或:别针岡定C0F] -9> .图-& 走悬衬帯£五〉小揭k傅带此法适用于硕骨利舷借槪折.将三角巾叠我四横損据的血带' xc中央就于伤砂前储的下1/3处”阴轴柱颈石rr言占瞪图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