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优美散文5篇汇编

合集下载

又是中秋月圆时经典散文(通用27篇)

又是中秋月圆时经典散文(通用27篇)

又是中秋月圆时经典散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取材广泛,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

你知道写散文的精髓是什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又是中秋月圆时经典散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又是中秋月圆时经典散文篇1“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间已经秋意十分,枫叶带霜红,桂子凝露白,在阵阵秋风里,天上那轮明月再次呈现出它一年中最为光彩夺目的惊艳一刻,中秋佳节也在这皎洁的月色里翩翩而至了。

作家李亮曾这样形容:“月亮是一粒能够循环不死的种子,它在天空的温床上借着云彩的保护而再次等待,酝酿,发芽,抽苗,周而复始地开出一朵圆满的花儿后再次凋谢。

”多么奇妙而恰当的比喻!试问人这一生能目睹多少次月亮这朵天空奇葩的花开花谢过程呢?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月亮是山村夜空里永恒不变的主角,它时而像娥眉,时而像镰刀,时而像银盘,它如百变精灵般地出现在我儿时晶莹的瞳仁里,出现在清澈的山泉里,出现在哗哗流淌的溪水里。

至今还依稀记得,当年那个懵懵懂懂的我曾经在一轮圆月下痴痴地看着月亮里的婆娑桂影,遥想着吴刚伐桂的情景和嫦娥奔月的故事;也曾经和小伙伴无数次地仰望着镰刀般的半个月亮,叽叽喳喳地议论着月亮半夜偷割小孩耳垂的传说,将信将疑地缩起小手,不敢用手去指指点点。

记忆犹新的是八月十五那天,天上的月儿皎洁如玉盘,家里的月饼也圆圆如满月,那掺杂着冰糖、蜜饯、青红丝和白果的月饼是月亮的化身,咬上一口,香喷喷、甜丝丝;那个夜晚是甜蜜的,月饼是甜的,风是甜的,月亮也当然也是甜的!甜蜜的童年中秋,它在一个孩子的记忆里甜了三十年,始终没有褪色过。

童年最难忘的是八岁时的一个中秋之夜。

那一年的八月十五,月亮也是一样的皎洁如水。

紧邻着村子的大队种猪场的工作人员叫做贵田的,一个人留守在场里值夜班,他感觉挺无聊,就买来二斤月饼,泡上一壶好茶,到村子里找大哥出面请我二伯去猪场里边赏月边说古书,于是我也屁颠屁颠地跟着大哥跑过去凑热闹。

我最喜爱的八月十五散文(精选5篇)

我最喜爱的八月十五散文(精选5篇)

我最喜爱的八月十五散文(精选5篇)我最喜爱的八月十五篇1今天是中秋节,是一个欢乐的日子,大家晚上时吃着甜甜的月饼,看着那圆圆的月亮,这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啊!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因在农历八月十五日,恰好在秋季的中间,所以叫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等别的名称。

中秋节有了祭拜月亮的习俗那是因为:嫦娥偷吃了仙药到了广寒宫,后羿回家后心痛不止,于是每年八月十五便摆下宴席对着月亮与嫦娥团聚。

当天晚上,我搬出凳子坐着,望着这一轮明月,月亮就犹如出水芙蓉皎洁,清新,特别美丽。

我一边吃着月饼,吃一大口,哟,可真甜,真好吃,一边仰望着天上仙女般的月亮,曾引起多少人美好的遐想;曾勾起多少游子思念家乡的情感啊!我看着月亮,被它给深深的迷住了。

今晚的月亮多么亮,如同一块金光闪闪的大宝石;今晚的月亮多么圆,圆得好像像一个大圆盘。

这明月让我联想起我们以前学过的一首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和团圆。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啊,月亮真美呀,我喜欢月亮,更喜欢那中秋节的月亮!月亮既代表着团圆,又代表着幸福。

我最喜爱的八月十五散文篇2今天是中秋节。

中秋节的月亮很圆,它代表着家人要团团圆圆的,所以,我和爸爸、妈妈、大爷一家一起来到了爷爷奶奶家过节。

我来到了桌子前,郑重地说:“我也要包饺子!”奶奶笑着说:“好,好,你来擀皮。

”爸爸教我怎么擀皮:先把一大块面揉成长条,然后弄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再捏成圆形用手压扁。

擀皮的时候一手用捍面杖,一手拿着面团转圈。

奶奶还教我用手掌推擀面杖,不能用手指,这样才能用上劲。

我一开始擀的都是长方形或三角形的,后来我越擀越好,逐渐变成圆形的了。

晚上,终于开饭了,等大家都开始吃的时候,我迫不及待地狼吞虎咽起来,大家都说:“慢点吃,别噎着。

”话音刚落,我就被饺子噎着了,连忙说:“水……水……”妈妈给我端来了水说:“以后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描写中秋节的散文集合7篇

描写中秋节的散文集合7篇

描写中秋节的散文集合7篇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聚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化而来。

以下是我整理的描写中秋节的散文集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描写中秋节的散文篇1月已圆,人团聚,同举杯,共庆祝!家乡明月爱无限,他乡皓月也多情!齐欢唱,同颂今宵明月!歌传万里,祝愿彼此频传!”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了。

今日是中秋节,是一个万家团聚的日子。

俗话说:海上升明月,天际共此时,所以我和妈妈一起到阳台上去看月亮,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

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它像光华四射的水晶球挂在天空,照亮了漆黑的世界。

树啊,河流啊,房子啊,全裹在一层银色的、薄薄的轻纱中,皎洁的月光如倾泄的清流,注满大地。

后来,妈妈让我们进屋,一进门,哇!桌子上摆满了丰富了饭菜。

我迫不及待地对妈妈说:“妈妈,今日的菜看上去就好吃,我先尝尝哦!”“是吗?”妈妈笑眯眯地说,“好吃就多吃点,不过得等你大伯和小董阿姨回来一起吃。

”等来等去,大伯还是不回来。

妈妈已经打过三、四个电话了,可他总是说“过一会就回来”、“立刻就到”……七点了,大伯和小董阿姨最终来了,我大喊一声:“吃饭了!”便狼吞虎咽起来。

不一会,红烧螃蟹、猪蹄子、木耳炒肉片、水煮鱼……就都不见了。

晚饭后不久,我们全家就坐到了阳台上。

吃着月饼,听妈妈叨念着:“不知你爸爸出差在外有没有吃月饼?”看着那圆圆的皎洁的月亮,我不由得想起了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漫长,千里共婵娟!”描写中秋节的散文篇2秋姑娘迈着轻快的脚步来到了我们的身边,给世界描绘了一幅七彩的图画。

我家前面的公园里盛开着五彩缤纷的花:菊花、月季花、圣诞花、秋海棠……我最喜爱的就是桂花了,它是世界上最朴实又最高雅的花。

中秋节散文五篇

中秋节散文五篇

中秋节散文五篇【篇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每到一年一度月圆的时候,人们总是要写一些关于“中秋”的文字,这是因为有太多的思念,有太多的牵挂,是因为这中秋之夜撩拨起了有情人那幽幽的情愫。

中秋是用思念叠成的素笺,别在那深邃的空中,供人们吟咏,咀嚼;中秋是用牵挂做成的月饼,摆在那精致的盘子里,供人们掂量,品尝。

中秋是南国那灼灼的红豆,中秋是慈母手中那一条细细的线,中秋就是那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少年盼春节,青年过七夕,中秋则是老年人的节日。

守望在家中的老人把岁月一点一点收集起来,丰满成一个佳节。

然后,将思念斟满,将牵挂擦亮,将希望燃起,在那月亮渐亮渐圆的时候,静等儿女们像候鸟一样从四面八方飞来,围坐在月光之下,将中秋之夜点燃。

儿女们就像那轮又圆又亮的中秋月,准时围坐在父母的身边,将那素雅的清辉映照在父母那慈祥的脸上。

一轮明月当头,儿女共话婵娟,其乐也融融。

团圆的宴席散了,月亮渐渐隐去,它将沿着自己的轨迹默默行走。

而父母则像那蔚蓝的天空,将自己擦拭的一尘不染,在那里静静等待,等待下一次月圆的时候,一轮清新明亮的圆月走进自己的心中。

中秋,又中秋。

一次中秋一份浓浓的亲情,一次月圆慰藉一回长长的相思。

中秋夜那轮圆月就是时光的车轮,碾去悠悠的岁月,却牵动着多情的目光。

在外奔波的人们,总想在那个月圆的夜晚回到家中,围坐在亲人中间,共仰一轮明月,把酒话桑麻。

因此,这多情的中秋月就催生了许多优美的诗篇,赋予中秋之夜无限的温情与诗意。

“吹破残烟入夜风。

一轩明月上帘栊。

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情脉脉,意忡忡。

碧云归去认无踪。

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这首宋代柳永的《鹧鸪天》就叫我们感受到了月圆人未圆的缺憾和辗转反侧的幽幽情怀。

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这种思念和牵挂犹如钱塘江的潮水,一波又一波,连绵不断;就如同小溪潺潺日夜流,终成一片浩瀚的江海。

在那些守望家门的老人的心中,在那些漂泊江湖的游子的心里,中秋之夜那轮圆圆的明月就是彼此心中的约定,“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关于中秋节的散文5篇关于中秋节散文

关于中秋节的散文5篇关于中秋节散文

关于中秋节的散文5篇关于中秋节散文【篇一】心如梦般的漂泊,情如过眼的云烟,当炎热还未曾完全退去的时候,金桂却已飘香,明月悄悄丰腴。

独在异乡的星空下,长远的深情如潮而至,点点,都是故土的回忆,滴滴,都是思念亲人的泪水。

路远,双脚踏不上归乡的路途,一颗心却早已飞到父母双亲的身旁。

爹呵,您那蹒跚的脚步,踩踏在儿的思念里步步成痛!娘呵,您那满头的白发,丝丝牵扯着儿每一个不能入眠的夜晚!多年的漂泊,儿与双亲月圆人不圆,总是隔着千重云,万座山,总是在这个中秋的日子,儿在明月下泪水成行。

堆积的思念在冰冷的城市一角寂寥的游离,丝丝缕缕放飞在落日的黄昏,那温暖的夕阳,是母亲柔和的脸庞。

晚空中一轮中秋的佳月遥挂,夜风轻拂,像是一曲思念的音符,弹奏着牵挂,慰藉飘零在异乡的魂梦。

朦胧的记起儿时的情景,那些个再也寻找不回的快乐中秋,没有精巧的月饼,没有丰富的晚宴,没有如此多愁的感悟,然而,却有乐趣却有幸福却有满足的笑容挂在母亲甜蜜的脸上。

那些温馨的场景仿佛还在昨日,岁月却将当年那个青涩的孩童推上了中年的不惑舞台,将那曾经年富力强的父亲折弯了腰,将那满头青丝的娘亲染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

回头再望来时路,故土的记忆仍然如此明晰,即便许多地方已改变了太多,但还能记得当初的景物,一座石桥,一条小河,一棵挂满了金黄色果子的银杏树,一轮干净亮堂的中秋月。

当时的天真烂漫,与兄弟姐妹围坐在中秋月下,听父亲打着蒲扇,喝着粗茶,吸着旱烟讲过关于月亮里住着寂寞嫦娥的故事,当时母亲在月下一脸幸福的样子,不时将针在发间擦抹补缀着衣裳,闭上眼睛,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而今,一切不复重来。

天真烂漫的我分开家乡,拖着疲惫的身子漂泊在别人的城市,走过春夏走过秋冬,异地谋生的艰辛早已腐蚀了游子的身心,月光拉长了孤独,彷徨的的背影。

情路几多坎坷,与那些曾经认为可以相伴一生的女子,或错过失之交背或无缘曲终人散或缘尽劳燕分飞,只剩下一颗千疮百孔的心不知如何补缀。

思念却还在月下集结,可那些花儿早已枯萎,那些人茫茫不知消失于何处。

中秋节的散文范文(精选17篇)

中秋节的散文范文(精选17篇)

中秋节的散文范文(精选17篇)中秋节的散文亘古不变的月亮,月圆中秋。

独在异乡的游子,心如梦般的飘泊;思念溢满的泪水,融化夜空;浩渺如诗的情缘,弹奏起激情的心弦。

今夜,心潮澎拜,难以入睡。

寂寥的秋风,漫过指尖的惆怅,轻轻吟唱成一曲离殇,在夜空随风飘荡。

风中缓缓飘落的树叶,在静谧的秋天里散发出难言的分离之痛,心中泛起思念的涟漪。

夜晚,皎洁的月亮高高挂在天空,抬头仰望着满载柔情的月光,思绪在风中飞扬,满腔的情怀早已化为点点繁星。

低头俯视着银灰色的世界,心中瞬间升腾一份淡淡的忧伤,出入的灵魂已经飞出自己的身躯,释放内心的思绪,在清清的月光下静静地思念远方的亲人。

月光,清幽柔和的流泻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像面镜子,照着故乡的亲人,也安抚着游子们那颗受伤,漂泊的心。

圆圆的明月,深深地牵扯出多少对亲人故土思念的情丝,翻滚着多少不解的愁绪,诉说着多少爱恋的苦涩。

如水的月光洒在我的脸上,朦胧的泪眼中我依稀看见了村边那条长长的小路上,有亲人翘首期盼的身影。

懵懵中看到路的尽头,果然是母亲含泪踽踽的向我走来,我的泪滑过腮边,品尝着丝丝的甘甜。

惬意而飘逸的月光流进我的心房,对故乡,对亲人点点滴滴的情感,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化作思念的泪水,心在明月下泪水成行。

中秋之夜,举杯团圆。

花虽然已凋谢,但是相思却没有割舍。

思乡的人儿依旧是梦绕魂牵,关爱绵绵;思乡的人儿依旧是把酒问孤月,今夕是何年思乡的人儿依旧是几许温情绕杯盏,满腹话语无处诉。

月光在月夜里四处飘散,挥洒着我浓烈的情感,传递着那思乡的愁绪,复杂的心情遮盖不了我此时的眼睛,泪水再次潮湿在月下,颗颗晶莹的泪珠儿,伴随着那落寞走过的痕迹。

我歌夜徘徊,我舞影零乱。

夜阑,心碎伴着瑟瑟秋风,吹开了一朽的绵绵思绪。

寂静的夜里,灯光下摇曳着我孤独的身影,稀薄的空气中透着点点淡淡忧郁。

我紧闭双眸,任记忆中的伤感伴着夜色的清寂,轮回在这微弱的灯光里。

任盈盈的泪滴和着心底的落寞,无声的哭泣。

心随飘摇的风,浮动着忧伤的残梦,酸楚和伤感便在这中秋之夜毫无节制的蔓延开来。

中秋优秀中学作文散文5篇

中秋优秀中学作文散文5篇

中秋优秀中学作文散文5篇相信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特别是在作文中有重要意义的话题作文,话题作文不明确规定主题,只要求作文主题与“话题”相关。

那么写这类作文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秋优秀中学作文散文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秋优秀中学作文散文1“八月十五月儿圆,爷爷为我打月饼……”又是一年中秋节。

这不,放假的第一天,家家户户都往老人家里赶呢!华灯初上,新一百已经成了节日的人们欢乐的海洋。

哇,这里有好多好多月饼的柜台。

买什么呢?我这个拿拿,那个摸摸,这五颜六色亮光闪闪的包装真是让人垂涎三尺呀!你外公喜欢吃咸的,我得给他找蛋黄月饼。

“”那外婆呢?“”哦,她这几天吃素的,我们找一些素月饼吧!“呵,看不出平时老是在门市部起早摸黑的妈妈,我以为她心里只有蟹妈妈蟹爸爸,原来她对我们家老人的口味一清二楚呀!我的心里一下子就滑过如德芙巧克力般润滑的滋味。

”妈妈,这里有爷爷爱吃的脑白金!“一个稚嫩的声音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跟着往营养品柜台上看。

原来,是一个五六岁的小妹妹在大声地叫她妈妈呢!”来了,来了!“”妈妈,咱们多买几盒,让爷爷天天吃,好吗?“”好,好!“有了妈妈的”指令“,这个小女孩手忙脚乱一个劲地往购物车里搬脑白金呢!看得几个促销阿姨也跟着乐开了怀,一起帮她做搬运工呢!我会心地笑了一下。

”爸爸,你今儿个自己挑月饼,爱吃什么就挑什么!“我的眼前推过一把轮椅,轮椅上一个白发苍苍的爷爷正呵呵呵地笑个不停呢。

推轮椅的伯伯年纪也不轻了,有六十来岁了吧。

”爸爸,你看,这大过节的超市多热闹呀!“那个伯伯一边说一边拎了一个月饼礼盒,我跑过去一看,这礼盒要198元呢!可这孝心却是无价的呀!不一会儿,车子停下来了,我定睛一看,那个伯伯在为爷爷买牙膏牙刷了。

”爸爸,咱们这次用黑人的,让你老人家也用用这年轻人用的东西。

“老人双手抚摸着这黑人牙膏的盒子,眼睛亮亮的,仿佛像在抚摸一个宝贝呢!”李佳,快呀!“我回头一看,妈呀,一辆购物车已经被妈妈塞得满满的,月饼呀,水果呀,糕饼呀……”妈,你不会改行开超市了吧?“”小傻瓜,快,快去收银台排队。

中秋节的经典散文【通用8篇】

中秋节的经典散文【通用8篇】

中秋节的经典散文【通用8篇】中秋节的经典散文篇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题记中秋节本是回家团圆的日子,但有些人却是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大多是因为让家人的生活更加安好,却不知,自己回家的一个笑脸,一句问候,就抵得上世间万物了;精神上的激励远远比物质上的安抚要有用,精神是无限长存的,而物质却有去无回。

家人每年都盼望自己的亲人团聚,但往往不能达成愿望。

月亮,月亮,月色的亮光照亮了回家的路,不要看远方的路,只要看着下方的脚走路,迟早会到的。

又是中秋,天上明月渐圆,家却远,思乡的种子渐渐萌芽,如雨后春苗般生长;月色千里,天涯此时。

淡淡愁思系两端,因缺思圆。

很早,很早就准备着中秋的行程,中秋近了,行程却远了。

失望如落英,纷纷洒洒,却又于事无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就连古人都知道,世间万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抱着这样的期望,向着远方的家人,心里想着等赚了钱,让家里过上好日子,原本疲惫不堪的心还是重新坚强的挺了过来。

远在异乡的亲人们不要难过;在中秋节,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吃的都是月饼,思念的都是亲人;观赏的都是同一个月亮,不是吗。

柔和似絮,轻均如绢的浮云,簇拥着盈盈的皓月冉冉上升,清辉把周围映成一轮彩色的光圈,有深而浅,若有若无。

不像晚霞那样浓艳,因而更显得素雅,没有夕照那样灿烂,只给你点淡淡的喜悦,一点淡淡的哀愁。

抬头仰望天空,只见深邃的夜空中,挂着一轮圆月,周围有几丝白云在漂移,月儿发出淡淡的白光。

朦胧的月色投下神秘的影子,在水面上撒开浮动不定的银辉,好似银鱼儿在那里跳动深邃的夜,有了月亮的存在,星星都变得暗淡了。

多少人都赞美月亮的美好,而旁边的星星,却总被人忽视和遗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秋节优美散文5篇汇编中秋节优美散文5篇【篇一】越来越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过节的心情,没有超市的气氛来得那么浓烈了。

本想趁中午,屋子收拾整洁,花草也已洒完清水,被褥晒在太阳下,一个人静静的时光,泡一壶暖茶,划拉几个闲字,挨到下午去接女儿的重要时刻。

就在翻之前写的文字时,竟翻出一篇可体现此刻心情的中秋旧文,就懒得写了,搜来贴此,权当今聊过此节吧。

又到中秋,本是团圆的节,我却不愿品咂这节里,象征幸福团圆的甜蜜月饼;曾经何时,对节日那么淡漠?是以前的节日太过浓烈,让现在的心承受不了那份带着心酸的欢乐;还是,苍桑的胸怀,已失去过节的兴奋,把一切,都看得那么平淡;还是隐忍的心思里,不愿看那份人生的残缺? 可“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节还是要过,还要欢乐。

可这时的欢乐,多么滞重?相比,记忆里的,愉悦。

记忆里中秋,似乎比春节,还要幸福和快乐。

因为春节里没有中秋的丰收和圆月,中秋却有着比春节还要丰盛的美食。

因为它所处的这个季节。

丰盛的中秋节,因秋日累累果实的点缀,而更加丰满,山珍地饈撑圆了儿时的肚子。

小时候因住在一个颇有世外桃源之美的小山村,那时虽大都生活贫瘠,可秋天,简陋的山里庄园装满地瓜,花生,玉米,瓜豆,菜蔬……令其也像一个富翁;而最为鲜美的,便是这里特产的地方名吃,全羊汤。

那啃着山脊散着草药香的野草长大的黑山羊,肉嫩味香,纯鲜诱人;即使日子再穷,中秋节那天,村里总是慷慨地杀掉几只,家家分个遍,让辛苦了大半年的山里人,美美的饱餐一顿,开开洋荤。

记得,那天一早,大队村委的院落里,人仰马翻,比赶集还要热闹,全村的人,基本都聚在了这里。

孩子们在聚堆闲聊的大人中间,窜来窜去玩得欢,大人人手一个盆,吸着旱烟,比任何时候都悠闲自在,或蹲或站漫不经心地扯着农事家事国事天下事,等待着分羊肉。

衬托着这份欢乐的是后院里,待宰的羊咩咩叫得凄惨,大胆的孩子,围拢在屠宰现场,看那血腥的一幕,多少有些胆战心惊,惊恐和怜悯的眼神里,却充盈着隐隐地期盼,那血,都将是羊汤里不可或缺的美味呀,只因那个年代生活的贫瘠令心也粗糙。

而我记忆更深的是,中秋送十五。

这是民间的传统风俗,不带有杂质,纯是亲情的自发。

不像现在,这一传统风俗变相的令人不堪其累。

热情豁达的母亲心里有谱,该送哪家送哪家,只等她一一吩咐来,我们兄妹便乐颠乐颠地接受着这份光荣的任务。

背着荷叶包裹的放在竹篮里的羊肉呀,羊大腿呀,羊下货呀,一家一家送去。

之所以喜欢这个任务,是,这是个相当棒的美差,每到一家,看到的是惊喜欢愉的笑脸不说,自有一份“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当然,还有不同的回礼滋润着这份礼尚往来的传统美德,即使对方拮据的无物可送,顺势打下自家园里枣树上的一把枣,塞到我们的手里,我们也会高兴地一蹦一跳地道一声谢。

那枣甜了一路的嘴巴…… 若儿时的记忆,中秋是美味;再以后,便以期盼中秋团圆的那份幸福为中心了。

只因一年到头,越来越很少见到的家中最核心的人物兄长;与哥的感情,就像依在月亮边的那颗星;从兄长十几岁在外求学,到大学,到上班,一步步离家远去,全家的思念便越扯越长,唯有节,才让这思念释怀。

而中秋,哥回来会带我们出去游玩,登山,采野菊花;摘野果子,野炊;还会给我带回精彩的课外读物,初识唐诗宋词、舒婷、三毛、尤今、四大名著……都是兄长的引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最早便是哥哥先教会了我,当然还有爬到山顶,听哥大声喊什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李白的《关山月》,那时听来却懵懵懂懂,只感觉上文科的哥哥,好历害呀,因而特别崇拜才华横溢的哥哥。

长大后,期盼节假日,是因为喜欢看父母被儿孙围着那幸福欢愉的笑脸,终于熬到子孙满堂,是该享受的那天伦之乐带来的幸福生活了;更喜欢都成家立业的我们,与父母一块过节的那个亲情洋溢的氛围;只因离婆家远,嫁出去的女儿,在中秋可以和父母团聚在一起,使得中秋节,我们的家特别的圆。

慈爱的老爸老妈,已从各自操劳的岗位上退下来,安享晚年,秋高气爽的季节里,一手携孙子一手将外孙女,在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地陪伴下,游山玩水,遍尝美食,一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父母的幸福,便是我们心的暖;父母的家,依然是我们心依靠的港湾…… 一直,因为,这份温暖,这份依靠,这份幸福的对节的期盼,会陪伴我一辈子……,没想到事事难料,与单纯的意愿相悖的是,我却过早的,让心失去了幸福的根;再也得不到,那份温暖的依靠。

节,便成了心底的痛,梦中的酸,多想,就那么混混厄厄的,今夕不知是何夕。

可节依旧在,中秋月儿圆,期盼人团圆,我还有自己的血脉在。

于是,埋藏不能与父母相守一辈子的感伤,在回忆里聊以自慰,在祝福里获得人间温情,祝:中秋大家都快快乐乐! 【篇二】中秋节在父辈们的眼中不仅仅是传统的节日,更是全家相聚的重要日子,小时候,我只知道中秋节这一天能吃上好吃的东西,月饼当然是少不了的。

印象最深的还是十几年前过中秋节的情景。

那时候,因为家里经济比较拮据,父母为了我和哥哥能顺利完成学业不得不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劳作,在新疆就是种棉花地。

已经记不清在棉花地过了几个中秋节了,但过节的情景却怎么也无法忘记。

中秋节这一天,我们全家人早早去地里拾棉花,为的就是能多拾点儿露水花,压秤啊,其实也占不了多大便宜,一天下来被太阳晒得早就蒸发了,可人的心理就是认为,早上的棉花压秤。

到11点多的时候,父亲便骑上他的那辆已经很破的自行车赶往距离15公里的团部,给我们买些好吃的,说是好吃的,无非也就是月饼、肉和一些平时吃不上的蔬菜而已,就算不买这些东西,把自己家的土鸡宰上一只,用土豆焖了来吃,也是极美味的。

可为了增添节日的味道,父亲还是去了,我们仍然在地里拾棉花,虽说手上没有停下来,但心早已随父亲飘向了团部,想象着那些美食,便不时地像路口张望。

妈妈似乎看出了我和哥哥的心思,便说:“你爸还没拐弯儿呢,别看了,好吃的买来先拿到地里。

”听了妈妈的话,我们更加激动了,但爸爸回来至少还得两三个小时,还是先多拾点儿棉花吧,说不定爸爸妈妈一高兴下午就可以回家休息呢。

9月的南疆,太阳似乎格外的刺眼,仿佛垂死之人在做最后的挣扎,要把这土地烧焦似的。

很快,太阳就转到我们的头顶了,妈妈好像也没有回家做午饭的打算,只一个劲儿的在那拾棉花,头也不抬一下。

估计是饿了吧,我和哥哥像蜗牛般的前行着,袋子里的棉花就像泼了水似得,怎么也不见上长,额头上的汗水一滴一滴的落到棉田里,有时滴到雪白的棉花上,终于哥哥忍不住发起了牢骚,我也趁机在一边儿添油加醋,总之就是在埋怨爸爸太慢了。

这时,妈妈缓缓的的抬头朝路口看了看,说“好吃的回来喽。

”果然,之间爸爸推着自行车,后面的架子上拖着一大包东西,两边还吊着两个袋子,前面的靶上也挂着食品袋,我们高兴极了,飞快地跑出棉花地,向爸爸冲去。

爸爸把自行车推到树底下的阴凉处,取下几个食品袋提到地里,又叫我拿个装棉花的白布袋子铺到平坦的地方,爸爸把东西一一取出来摆上,说:“小豺狼们,开吃吧。

”我和哥哥看着塑料袋里的东西,激动地早已忘记埋怨爸爸太慢了,烤鸭、月饼、居然还有凉皮,真是出乎我们的预料,这比过年还丰盛呢。

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是能吃的,我和哥哥便迫不及待的下手了,先把肚子填饱再说。

当我们我们打着饱嗝看着眼前的一片狼藉时,心里有多满足一看我们的表情便知道了。

填饱了肚子的我们精神焕发,觉得太阳也没有先前那般炙热,一朵朵棉花仿佛在冲我们微笑,总之看什么都觉得顺眼,但还是不想去地里拾棉花。

爸爸妈妈吃完饭便下地又开始拾棉花了,也没有要休息的意思,四周看看,发现别人家地里都没人,估计是过节休息了吧,这时候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爸爸妈妈宣布回家休息,不过估计是没戏了。

虽说不能回家回家休息,但我们心里却非常的开心,就为一顿好吃的便能满足我们幼小的心。

现在回想起来,即便是在棉花地里过中秋节,也是美好的,至少一家人能团聚在一起,而如今,想和家人一起吃顿饭都觉得很难办到,但愿我辛劳一辈子的父母在晚年能够健健康康,又是一个中秋佳节之际,远在新疆的女儿只能对着元月默默的祝福你们。

【篇三】中秋,是喜庆热闹的日子。

一家人,老老小小,欢天喜地,望明月,品月饼; 热闹的街头树起了灯彩,舞起了火龙,清静的河边也有小孩漂起河灯; 福建有抛帕招亲,台湾有偷菜求郎,湖南、贵州、安徽还有窃瓜祈子。

中秋,是思念拔节的日子。

人世间的思念,像一大片一大片的青草,疯长着,堆积着,涌动着,蔓延到天际:或是远方的儿子,激动地用家乡话,附着话筒,深情为父亲唱生日歌; 或是慈爱的母亲,戴着老花镜,走针串线,正为海外的女儿织着毛衣; 或是相爱的情人,彼此用最亲近,最甜蜜的短信诉说最遥远的相思情。

中秋,是诗香飘飞的日子。

唐李白的《月下独酌》是诗人、身影、明月寂寞地合成,逸出的是酒的醉人的香味和诗人的浪漫的芬芳;宋苏轼的《中秋月》是暮尽、寒溢、月转的慨叹,传达的是时光易逝的苦味与生命无常的孤独;宋辛弃疾的《太常引》是诗人望月、伤己、叹国的共熔,抒发的是美人迟暮的凄凉和激荡不已的壮志。

中秋,是神话改写的日子。

蟐蛾姑娘与后弈俊男,你们该是攀上天地间的彩虹桥,不再有离居之苦了吧; 修行千年的兔仙,你送到月宫里的最小的女儿,该是回来同家人团聚了吧; 吴刚,你该是记住了他人真诚的教导,勤心学习,不再醉心于求仙之道了吧。

中秋,有浓浓的快乐; 中秋,有刻骨的思念; 中秋,有无尽的诗意; 中秋,有满满的祝愿。

诗人说,故乡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我要说,心有快乐,心有思念,心有希望,心便不会老; 中秋有明月,中秋便不会老! 【篇四】那年的中秋节,是五年前的八月十五。

五年前八月十五还不是公休,还不是公休的八月十五,学校临时调整了作息时间,早早地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提前一个小时放了学。

那天放学的时候,我习惯性地站在大门口,目送欢天的学生闪过大门的身影,目送喜地的老师急匆匆地跨过校门的槛,心里盘算着静校以后早点回家,省得让白发苍苍的老娘,再站在门前的槐树下翘首,省得让老娘不知疲倦地长时间地期盼。

传达室的保安轻轻地摁下了大门的电动开关,折叠的大门开始缓缓地打开,缓缓地拉长,形成了一道黑色的屏障。

这道黑色的屏障,隔开了门外叫卖月饼的喧嚣与噪杂,显得安静的校园更加的寂静。

我向保安道了一声辛苦,送上了一句祝福的话语,然后沿着每天不知要走过多少次的校园大道,急匆匆地扫视着教学楼、实训楼、学生公寓,看看楼上的窗户是否关好,看看大楼的楼门是否锁好,看看学生公寓里是否还有没有回家的学生……教学楼的大门虚掩着,没有上锁。

我的心里有些纳闷:下班的时间若是在平时,老师批个作业,写个教案什么的,早来晚走是常有的事儿,但今天是八月十五,是传统的阖家团圆的日子!谁还在加班加点? 我带着这样的疑问,推开了虚掩的大门,轻声走上了老师们办公的三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