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再生纸》阅读练习及答案
分数乘法练习课,六年级上册,第4课时

第4课时分数乘法练习课学习内容课本第7页练习第8~13题。
学习目标会利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加深认识分数乘法的意义。
习题解析第8题,巩固练习。
渗透保护耕地的教育。
第9题,巩固练习。
渗透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第10题,巩固练习。
渗透星座知识。
第11题,巩固练习。
渗透森林的教育。
第12题,综合练习。
收集有效的信息解决问题。
渗透环保教育。
第13题,综合练习。
渗透健康教育。
辅导精要第8题,读题,了解到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少,还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
再读题,“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53/125”下划线,指出数量的对应关系“1→53/125”、“2500m2→?m2”,求2500m2的53/125是多少。
答案:2500×53/125=1060(m2)。
答:略。
第9题,读题,“其中的1/4”下划线,可用列表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即求2000只的1/4是多少。
答案:2000×1/4=500(只)。
答:略。
第10题,读题,“牛郎星的7/13”下划线,可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即求26千米的7/13是多少。
答案:26×7/13=14(千米)。
答:略。
第11题,读题,与第9题相似,“其中的11/20”下划线,题意:求20种的11/20是多少。
答案:40×11/20=22(种)。
答:略。
第12题,整体读题,理解再生纸的含义。
“废纸原重的4/5”下划线,理解数量关系:第(1)题,读题,理解题意:求80kg的4/5是多少。
答案:80×4/5=64(千克)。
答:略。
第(2)题,读题,从数量关系上看与上题没有联系。
“有2/5可以回收利用”下划线,理解数量关系:即求9200万吨的2/5是多少。
答案:9200×2/5=3680(万吨)。
答:略。
第13题,读题,了解负重对身体的影响。
“体重的3/20”下划线,理解数量关系:第(1)题,读题,理解题意:求30kg的3/20是多少。
答案:30×3/20=9/2(kg),5>9/2。
2021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专项考点练习及答案

2021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专项考点练习及答案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第一句话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第______句话分析了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得以传承下来的原因。
2.造纸的原料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用“”画出描写蔡伦造纸过程的动词。
请你用上几个连续的动词写一种手工的制作过程。
4.不属于这种造纸方法得以传承下来的原因是()A.原料容易得到 B.可以小量制造C.价格便宜 D.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二、阅读短文。
海中变色龙说起变色龙,谁都知道那是描述蜥蜴。
可是许多人并不知道,海里也有变色龙,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章鱼。
章鱼挺着个圆圆的大肚子,长在头上的8条腕足在水中随波摇曳,翩翩起舞,远远看去,像一朵花在海里翻动,非常美丽。
章鱼其实不是鱼,它属于软体动物。
章鱼和蜥蜴一样,皮肤下布满了各种色素细胞,红橙黄绿,样样齐备。
它可以利用细胞的伸缩来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以便和周围环境的颜色保持一致。
章鱼遇上敌人,会先施展“变色术”,一会儿变成白色,一会儿变成红色,几种颜色不停地变换,以此来吓唬敌人。
如果这招不行,它才会动用自己肚子里的墨囊,急剧收缩身体,喷出墨汁状的“烟雾弹”,把周围的海水染成一片漆黑,趁进攻的鱼儿晕头转向、不知所措之机,逃之夭夭。
当章鱼见到猎物的时候,全身会变成令人恐怖的鲜红色;它用腕足抓住猎物,送到嘴边。
章鱼的唾液腺能分泌出高效麻醉液,很快将猎物麻醉,然后就可以慢慢享用美餐了。
章鱼非常警觉,即便在洞中或礁石下栖息时,也会留两条腕足在外面轻轻摇动。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现代文阅读复习检测卷二含答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现代文阅读复习检测卷(二)(含答案)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现代文阅读复习检测卷(二)(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联系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蔡伦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纸的发明》1.结合短文内容解释“经验”和“传承”的含义。
经验:传承2.完成蔡伦造纸的流程图。
剪碎或切断→( )→( )→( )→晒3.蔡伦改进造纸的方法会传承下来的原因是:4.填空:古人看书需要用车拉,形容一个人学问高可用( )这个成语来形容。
原因是当时的书用竹简制作,很笨重。
后来蔡伦发明了纸,这种纸既( )又好用,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我国四大发明除造纸术以外,还有( )( )和( )。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节选)①又过了一天,那顾客再来的时候,裁缝笑着问他:“怎么,您那件短袖衬衫还能改成什么?”②顾客说:“对不起,麻烦您再给我改成春装吧。
袖子嘛,把上次剪下来的再接上去就是啦。
”③裁缝这回摇头了:“接上去的袖子多难看啊。
”④“那您别管,只要能让我早些在春天穿上。
您别忘了,我可是个急性子顾客啊。
”⑤裁缝说:“亲爱的顾客,我要对您负责。
我不会让您穿上这样难看的衣裳,这也坏了我的名声啊。
”⑥顾客泄气了。
但裁缝又拍拍他的肩,说:“您放心,凭我的手艺,不用接袖子也能给您做出一件最漂亮的春装。
”⑦顾客感动极了:“那太谢谢啦。
您真的不用接袖子?”⑧“根本不用。
”裁缝解释说,“因为您的布在我的柜子里搁着,我还没开始裁料呢。
”⑨顾客惊讶、恼怒地瞪大了眼睛!⑩“您可别忘了,”裁缝提醒他说,“我是个慢性子裁缝啊。
”5.选文中加点的“还”和“再”说明了什么?6.选文中画“﹏﹏”的句子中“这样难看的衣裳”指的是。
《纸的发明》阅读理解题(含解析)

《纸的发明》阅读理解题(含解析)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阅读理解题1.阅读理解。
火药的发明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因为是用硝石、硫黄和木炭这三种物质混合制成的,而当时人们都把这三种东西作为治病的药物,所以取名“火药",意思是“着火的药”。
自秦汉以后,炼丹家用硫黄、硝石等物炼丹,偶然发生爆炸,顿时火焰冲天,火柱直冲屋顶。
不一会儿,整栋房子都被烧成了灰烬。
人们从这一现象中得到启示,经过多次实践,找到了火药的配方。
三国时有个聪明的技师马钧,用纸包火药的方法做出了娱乐用的“爆仗",开创了火药应用的先河。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到军事上。
人们利用抛射石头的抛石机,把火药包点着以后,抛射出去,烧伤敌人,这是原始的火炮。
后来人们将球状火药包扎在箭杆头附近,点着引线以后,用弓箭将火药射出去烧伤敌人。
还有人把火药、毒药,再加上一些沥青、桐油等,捣在一起做成毒球,点着以后,用弓箭射出,杀伤敌人,这就是后来的“万人敌”。
到了宋朝,人们将火药装填在竹筒里,火药背后扎有细小的“定向棒",点燃火管上的火硝,引起筒里的火药迅速燃烧,产生向前的推力,使之飞向敌阵爆炸,这是世界上第一种火药火箭。
后来人们又发明了火枪和枪,这些都是用竹管制成的原始管形火器,是近代枪炮的老祖宗。
(1)人们最初是从哪儿得到启示发明火药的?( )A.放烟花爆竹B.治病的药物C.炼丹发生爆炸D.抛射石头的抛石机(2)火药是用( )混合制成的。
A.硝石、硫黄、木炭B.硝石、硫黄、丹药C.丹药、硫黄、木炭D.硝石、丹药、木炭(3)火药最先应用于什么?( )A.治病B.炼丹C.娱乐D.军事(4)世界上第一种火药火箭上安装有什么?( )A.“万人敌”B.“定向棒"C.毒药D.爆仗(5)短文讲述了火药发明的过程,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后来人们又发明了火枪和枪。
②秦汉以后,人们从炼丹发生爆炸中得到启示,找到了火药的配方。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独立作业试卷C卷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独立作业试卷C卷一、基础知识 (共5题;共11分)1. (1分)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我不敢看他,因为即使是眼角余光piē________见他tuí________然的背影,我都无法è________止地想起自己的父亲,想起那个步履pán________跚的身影,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牵着他的手,慢慢地走,直到时间的尽头……2. (1分)下面对课文或作者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 . 《“飞天”凌空》这则消息生动地叙写了我国跳水运动员吕伟在第9届亚运会上夺得女子10米跳台跳水冠军的经过。
B . 《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在得到母亲去逝的消息后,以极其悲痛的心情写的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回忆性散文。
C . 《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篇游记,文章记录了作者被贬到黄州时生活的一个片段,表达苏轼壮志难酬的苦闷,又表达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D . 《答谢中书》作者为南朝齐梁时的陶弘景,本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
3. (4分)默写(1)①________,以观沧海。
(曹操《观沧海》)(2)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 。
(杜牧《泊秦淮》)(3)________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子在川上曰:“________,不舍昼夜”。
(《论语》)(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 。
(《虽有嘉肴》)(6)“________”,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朱自清《春》)(7)《钱塘湖春行》中,用鸟的活动来表现初春生机勃勃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
4. (3分)名著阅读《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都是出自鲁迅散文集《________》中的篇目,都对鲁迅的童年生活有所叙述或提及,请联系这些文章,讲一讲鲁迅的成长经历。
广东省揭阳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广东省揭阳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看拼音,写词语。
zhuāng jiàpú táo jià shǐwèi bǔ xiān zhījiāng yìng jiān dìng shōu huòhū fēng huàn yǔ2.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据”字只知读音,不知字形,应用查字法,先查音序,再查音节,与它字形相近的字有,可组词。
“据” 的解释有:①按照;②占有;③可以用作证明的事物。
下列词语中的“据”分别是什么意思?把序号填入括号中。
据.为己有据理力争查无实据.3.选择汉字填空,组成词语。
【沸佛】腾仿【振震】作地【输愉榆愈】合快树赢【狠很痕银】迹行多凶4.选词填空。
改革改善改良改变改进开放以来,这座小村子落后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
乡亲们在专家的指导下,不断土壤,种植技术,种出了最好的水稻,农民的生活得到,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楼房。
5.把成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填序号)。
(1)A.广大 B.身手C.出乎D.横竖E.以继F.若若G.腾驾H.随遇(2)在这次国际机器人展会上,各领域机器人纷纷亮相,。
(3)他个人生活非常朴素,能,不管到哪里,从不讲条件。
6.在横线上写出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A. 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 没有。
B. 不耕耘怎么会有收获?不学习怎么会有知识?C. 蝉坐在树的枝头上,不停地唱歌。
D. 刺猬的身体如同一个长满了钢针的小圆球。
7.按要求写句子。
(1)女娲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天夜里,一阵轰隆隆的巨响把女娲震醒了。
初中 精选课外现代文阅读理解 说明文(附答案)

初中精选现代文阅读理解练习说明文(附答案)一海洋中的“PM2.5①”①微塑料一词近年来频频见诸媒体,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注意。
2004年,英囯科学家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海洋水体和沉积物中塑料碎片的论文,首次提出微塑料的概念,此后,许多科研人员都投入到微塑料的研究中。
2015年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微塑料污染成为与全球气候变化、臭氧耗竭等并列的重大全球环境问题。
通常认为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纤维、颗粒或者薄膜即为微塑料,实际上很多微塑料可达微米乃至纳米级,肉眼是不可见的,因此,微塑料被形象地比作海洋中的“PM2.5”。
②微塑料根据来源可分为初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
初生微塑料是指经过河流、污水处理厂等排入海洋的工业产品中的塑料颗粒,如化妆品、牙膏、洗面奶等含有的微塑料颗粒或作为工业原料的微塑料颗粒。
仅一支磨砂洗面奶中所含的微塑料就达30万颗以上。
次生微塑料是由大型塑料垃圾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造成分裂和体积减小而成的塑料颗粒。
③微塑料通常存在于表层海水、海床、沉积物和海滩,甚至出现在最偏远的极地冰川和深海沉积物中。
目前除南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印度洋等大洋沿海地区外,南极和北极都发现了微塑料的踪迹。
海水中的微塑料可以随着洋流在海洋中扩散,改变海洋的生态环境,进入海洋生物食物链。
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在2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常见鱼类采样中,90%的鱼类样本内都发现了微塑料。
美国一家机构对全球多个城市进行了150多次自来水检测试,结果显示83%的自来水含有微塑料成分,陆地水源也受到了微塑料的侵袭国内外也有报道,在食盐、啤酒、蜂蜜等产品中检出了微塑料。
也许,微塑料已经无处不在。
④微塑料部分来源于塑料制品,本身可能会释放有毒有害物质,对海洋环境造成直接危害。
海水中的微塑料表面容易吸附海洋中的重金属、农药等有机污染物,其随洋流运动对海洋环境产生化学污染。
由于微塑料细小甚至肉眼难以看見,会被海洋中的动物所误食。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请为文段加个小标题,写在文段前面的横线上。
2.找出文中表示造纸过程中的动作的字词,用这些字词把造纸流程图补充完整:剪碎或(________)→(________)→捣烂→(________)→(________)。
下面的图片对应的步骤是(________)3.为什么蔡伦的这种造纸方法能够传承下来?结合文段内容,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4.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另外三大发明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5.照样子,写词语。
挨挨挤挤(AAB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第一自然段中第________句描写荷叶。
这句话中,写荷叶颜色的词语是________,写荷叶形状的词语是________,写荷叶多而密的词语是________。
7.作者细致观察了________种白荷花开放的姿势。
按荷花开放的程度排序,填序号。
________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________花瓣儿全展开了。
________还是花骨朵儿。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了解再生纸
①再生纸是以废纸(又称二次纤维)为原料(或主要原料)而生产出来的纸张。
目前,我国对再生纸环保标志产品的规定是:使用100%的废纸浆,否则就不能算作环保产品。
②在1990年,日本就规定普通期刊纸、复印纸、报表用纸等一律使用再生纸,在这些纸品中,废纸浆的比例不得少于70%。
美国则要求从1999年起白宫采购的所有办公用纸和生活用纸,其原料必须含有30%以上的废纸浆成分。
之所以出现这种“众口不一”的情况,是因为国际上还没有一个对再生纸中废纸浆使用比例的明确规定。
③由于废纸的来源广,因此再生纸中的废纸浆应该是按规定的指标回收所的废纸,再经过清洁、脱墨等工序处理后的纸浆,而不应该是随意捡来的废纸。
考虑到生产再生纸的技术水平,也为了促进再生纸产业的发展和环保纸的推广与使用,我国再生纸中含有的废纸浆比例一般以超过50%为宜。
现在,一些造纸厂把含有不同比例的废纸浆制成的纸张统统称为环保纸。
这是不准确的。
生产厂应该在包装纸品上注明其中废纸浆的比例。
④我国宋代便已开始利用废纸抄造再生纸了。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一书中写得更明白:“废纸去墨污,浸烂……再造……依然成纸,耗亦不多……名曰还魂纸”。
显然,这里说的还魂纸就是再生纸。
由此可知,。
⑤再生纸好吗?一般人认为,废纸纤维在循环利用过程中会造成
纤维结构损坏,反复回用会使废纸浆中的半纤维素流失,成纸强度势
必减弱。
其实,在废纸的循环过程中,由于原料中的木素被“胶质化”,使纤维的结合力和弹性增加,成纸强度反而增大。
处理中如果再添加一点化学助剂,对改善再生纸的物性是有利的。
所以,再生纸松厚度很好,印刷效果也佳。
⑥利用再生纸的最大功效在于减少资源消耗。
据统计,每回收1吨废纸,可以用来制造再生纸0.85吨,相当于少用木材3立方米,化工原料0.3吨。
此外,利用废纸为原料来制造纸浆,可以省去若干工序,大大地节省能源的消耗。
每利用1吨废纸,可节省电力600度,标准煤
1.2吨,水100立方米。
⑦一般制浆造纸过程中会产生黑液、中段水和白水,它们对环境有不同程度的污染。
而废纸制浆中没有黑液,故大大地降低了污染程度。
再生纸制浆中可以节省60%的用水,还使废水的排放量减少50%,尤其是可以省去造纸前期的几道工序。
废纸制浆比原木制浆降低了75%的空气污染、35%的水污染。
⑧使用再生纸还能保护视力。
众所周知,纸张的白度过高,光线反射过强,对阅读不利。
据眼科调查研究,纸张白度在82度左右,对阅读是适宜的。
因为再生纸的白度比较低,通常最高漂白到84度,所以大大减少了对眼睛的伤害。
65.第②段举日本和美国例子的作用是。
A.说明日本和美国要求利用再生纸的时间比较早。
B.说明各个国家对废纸浆使用比例的标准并不同。
C.突出了日本的环保要求比美国更严格。
D.通过比较表明美国的环保意识较薄弱。
66.第③段说“这是不准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7.在第④段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句子。
68.有人认为第⑥段两处画线句语意重复,可删除其中一句。
请谈谈你的看法。
69.本文介绍了再生纸的优点有。
(1)_______(2)_____(3)_____(4) _______
【答案】
65.B
66.因为我国对再生纸环保标志产品的规定是:使用100%的废纸業,否则就不能算作环保产品。
67.我国利用再生纸的历史是很早的
68.不重复,两句都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前一向说明利用再生纸能减少资源消耗,后一句说明能节省能源消耗,所以不能删除。
69.再生纸松厚度很好,印刷效果也佳;利用再生纸能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能降低污染;能保护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