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 锅炉燃用褐煤的分析

合集下载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煤着火特性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煤着火特性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煤着火特性1 床温对煤粒着火特性的影响将煤粒投人流化床后,由于煤粒自身的物理吸热和挥发分的析出需要从环境中吸热,使床温下降,之后由于挥发分和焦炭依次开始燃烧,床温逐渐升高并达到最高点.床温的高低直接影响煤颗粒的加热速率,进而影响煤粒挥发分的析出速率及焦炭的着火速率一.在较高温度下,煤很快被点燃,床温出现一明显的温度阶越,之后迅速下降;对于同一粒度的煤样,随着初始床温的降低,温度达到最高点的时间相应地增加,温升曲线具有明显的拖尾现象,此时通过反射镜观察不到火星和火焰出现,说明此时煤焦不是在燃烧,而是处于缓慢的氧化状态.2 颗粒粒径对煤粒着火温度的影响选取6种不同粒径的龙岩无烟煤及未进行筛分的原煤进行着火温度测定,可见着火温度随粒径的增大而略增高,说明小颗粒的着火性能要优于粗颗粒的着火性能.煤粒的着火速率由反应动力速率和扩散速率决定.动力反应速率由温度决定,而在相同床温下,各档颗粒的动力反应速率基本一样;扩散速率与颗粒的比表面积成正比,相同质量时,细颗粒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因此细颗粒的扩散速率要大得多.由于入炉煤具有较宽的筛分,因而在相同的初始床温下,其着火指数是各个筛分的加权值.易于燃烧的细小颗粒通过燃烧放热引燃粗大颗粒,使得入炉煤的着火温度要低于粗大煤粒的着火温度.3 挥发分对煤粒着火温度的影响对不同煤种收到基煤样以及脱挥发分煤焦进行了着火特性实验测定.以淄博贫煤为例,从着火温升曲线可以看出,2.0 g的煤焦尽管含碳量较多,但温升曲线明显低于2.0 g煤样着火的温升曲线,说明煤样的着火要更容易、更迅速.图4给出了淄博贫煤的着火指数随床温的变化,可见煤样着火的F。

指数要大于煤焦着火的指数,表明脱去挥发分煤焦的着火难度增大.对比龙岩无烟煤和淄博贫煤,由于淄博贫煤含有更多的挥发分,可见挥发分对着火的影响更明显.4 水分对煤粒着火温度的影响关于表面水分对煤样着火性能的影响,至今没有统一的结论.有人认为,脱去水分后煤样的着火温度会降低J,因为水分的挥发会吸收热量从而使煤粒的表面温度降低,减小了煤粒着火初期阶段的反应放热能力.也有人认为,水分的析出可以使煤粒内部疏松,从而增加比表面积,有利于煤粒的着火.本实验对收到基煤样和脱水分煤样进行着火实验测定.脱水分煤样在炉膛温度低于某一温度时,对该煤种的着火难易程度影响甚小,但是如果当炉膛温度高于这一温度值时,则脱水分将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该煤种较易着火.。

浅谈褐煤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的应用

浅谈褐煤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着重阐述褐煤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的应用。

如何解决循环流化床锅炉灰渣含碳量高及能源浪费的问题?是我们在煤种方面研讨的重点。

结合我公司的ZG-75-3.82/450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实际状况,加以改进。

降低了灰渣含碳量,节约了能源,为企业增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褐煤循环流化床锅炉灰渣含碳量节约能源经济效益。

1概述四平昊华化工有限公司在2008年8月上一台ZG-75 -3.82/循环流化床锅炉,配6000KW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

该炉于2009年12月正式投入运行,燃用煤种为金宝屯和黑山头混合烟煤,平均发热量为13790KJ/kg(3300千卡/公斤),灰分含量平均为33%。

投入运行以来主要问题是排渣含碳量高,在10-12%左右。

无论怎样调整燃烧过程中的风煤配比,其灰渣含碳量无明显变化。

灰渣含碳量的升高直接导致蒸汽成本的升高且造成能源的严重浪费。

如何解决循环流化床锅炉灰渣含碳量高及能源浪费的问题?我们把重点工作放在煤种的研讨方面。

通过查阅有关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技术资料和煤种特征,我们决定调换煤种,由原来的混合烟煤改为燃用内蒙古褐煤。

经过一年时间的运行考核其灰渣含碳量由原来的10-12%降低为5%。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75吨炉全年耗煤量约为12.8万吨。

选用的褐煤平均灰分含量为17%。

总灰量:128000吨×17%=21760吨。

静电除尘器捕捉的飞灰量为总灰量的10%,即:2176吨灰。

节煤量:21760吨灰-2176吨飞灰=19584吨灰×5%=979吨煤,节约资金:979吨煤×345元/吨=33.77万元。

2煤粒在循环流化床锅炉停留的过程煤粒在循环流化床锅炉停留的过程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不能逃逸出炉膛的大颗粒;二类是逃逸出炉膛且能被旋风分离器分离的中等粒径颗粒,三类逃逸出炉膛且不能被旋风分离器捕捉的细小颗粒。

我公司运行的75吨循环流化床锅炉要求入炉煤的粒度为0-10mm其输煤系统采用一次筛分一次破碎方式,由于破碎前原煤粒度不规范(50%以上的煤的粒度大于60mm)加之滚筛结构特点沿圆柱形滚筛筛分时片状超标颗粒经常存在,这也是导致底渣含碳量升高的原因之一。

褐煤分析报告

褐煤分析报告

褐煤分析报告1. 背景介绍褐煤是一种低质煤炭,通常呈棕黑色或褐色,主要包含各种有机物质,是一种可燃矿石。

不同地区的褐煤成分不同,其化学性质和燃烧特性也存在差异。

本报告旨在对褐煤进行分析,以了解其主要成分和品质特征。

2. 分析方法在对褐煤进行分析之前,首先需要采集样品,然后对样品进行前处理,例如研磨、筛分等。

接下来,可以使用以下分析方法来进行褐煤的分析:2.1 元素分析元素分析是评估煤炭品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可以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或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等仪器进行元素分析。

通过测量样品中元素的含量,可以了解褐煤中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和分布情况。

2.2 碳氢含量分析褐煤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因此分析褐煤中的碳氢含量是十分重要的。

可以使用真空干燥法、元素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碳氢含量的测定。

这些分析方法可以确定褐煤的碳氢含量和比例,从而进一步评估褐煤的能量价值。

2.3 燃烧特性分析褐煤主要用作燃料,因此了解其燃烧特性对于工业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通过煤样的着火点、燃烧速率、灰化率等参数来评估褐煤的燃烧性能。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差热分析法(DTA)、差热-热重分析法(DSC-TGA)等。

2.4 煤质评价指标根据褐煤的化学成分和煤质评价指标,可以对褐煤的品质进行评估。

常用的煤质评价指标包括灰分、硫分、产热量等。

通过这些指标,可以比较不同褐煤样品的品质差异,并选择适合特定应用的褐煤品种。

3. 结果分析经过对褐煤样品的分析,得到以下结果:•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主要包含碳、氢、氧等元素,其中碳元素含量最高,占总质量的比例超过50%。

•碳氢含量分析结果显示,褐煤样品中的碳氢含量较高,预示着潜在的较高能量价值。

•燃烧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褐煤样品的着火点较低,燃烧速率较快,灰化率较高,适合用作燃料。

•根据煤质评价指标,褐煤样品的灰分和硫分较高,但产热量相对较低,说明该褐煤样品在环境污染方面存在潜在问题。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过程解析总结计划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过程解析总结计划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过程分析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过程分析摘要: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过程是锅炉燃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燃烧所有煤种以及垃圾,但每台锅炉燃烧的煤种都是有限的,否那么,影响锅炉出力,甚至因结焦而无法运行。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过程;燃料;燃烧效率研究的目的支持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的燃料很广,如煤、煤矸石、煤泥以及垃圾、生物质燃料等,其优越的着火条件是其它燃烧设备都不可比较的,因此可燃用几乎所有劣质燃料。

由于目前绝大多数循环流化床锅炉还是以煤为主要燃料,所以我们将讨论煤颗粒在流化床锅炉中的燃烧过程。

燃烧过程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运行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与层燃炉、煤粉炉相比,流化床中煤的颗粒相对运动十分强烈,煤粒不仅着火迅速,而且和空气混合也很好。

它燃烧的速度很快。

良好的燃烧可以促进锅炉燃烧效率的提高,而燃烧效率的上下直接关系着运行费用的增减,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的过程分析传统的燃烧理论认为组织良好燃烧过程的必要条件是时间、温度和湍流度。

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床温的标准维持在850~900℃左右。

为了保持比较长的停留时间,得利用炉内物料的内循环和外循环黑燃烧颗粒,同时必需的湍流度靠床内强烈的气固混合提供。

另一方面,密相床上方的气固两相流动比较差,也就是说在稀相区内局部,如果出现欠氧情况,周围的氧很难扩散到该区域内。

因而焦炭和一氧化碳的燃尽是存在困难的。

为此,需要增加二次风,补充炉内燃烧的氧气和加强物料的掺混。

根据炉型的不同和燃煤的不同,二次风可以由不同的高度被给入。

一些布置在侧墙,有的被布置在四周炉墙,还有在四角分布。

依次经历枯燥和加热、挥发份析出和燃烧、膨胀和一次破碎、焦炭燃烧和二次破碎,磨损等程序后,煤颗粒将送入流化床中。

由于瞬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间新燃料量占床料重量的局部只有大约1%-3%,位置极小。

因此,当新鲜煤颗粒被送入炉膛后,不可燃的大量高温物料立即包围,并迅速加热将其至接近床温。

化工企业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运行优化分析

化工企业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运行优化分析

化工企业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运行优化分析一、引言化工企业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一种常见的工业锅炉,其燃烧运行情况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能源消耗。

为了提高燃烧效率和减少排放,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运行进行优化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对化工企业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运行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二、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原理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一种特殊的锅炉,其燃烧原理是将颗粒燃料(如煤、生物质)与气体混合在一起,形成一定速度的气体流,使颗粒燃料在锅炉内呈现出一种流化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燃料中的活性物质与空气充分混合,燃烧效率高,烟气中的有害物质排放少。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过程主要包括燃料的干燥、预热、气化和燃烧。

在这个过程中,燃料颗粒在高速气体流的作用下形成了一种流化床,燃烧效果好且燃料利用率高。

由于燃料类型、供气量、出口温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过程在实际运行中会存在种种问题,如燃烧效率低、烟气排放超标等,因此需要进行优化分析以提高燃烧效率和减少排放。

三、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运行优化分析1. 燃料选择和干燥循环流化床锅炉使用的燃料种类多样,包括煤、生物质、混煤等。

燃料的选择对燃烧效率和排放有着重要的影响。

需要选择适合的燃料种类,燃料水分含量和灰分含量等指标应符合锅炉的要求。

对于含水量高的燃料,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提高燃烧效率和避免炉内结焦。

2. 空气分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过程需要充分的氧气参与,因此空气分配对燃烧效率至关重要。

适当的氧气含量和合理的空气分配可以提高燃料的燃烧速率,减少燃料消耗并降低氮氧化物的生成。

如果供气过多或过少,都会对燃烧效率造成负面影响。

对于循环流化床锅炉来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空气分配的优化,以确保燃烧效率和排放达标。

3. 热工参数控制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过程中,热工参数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其中包括燃烧温度、出口温度、热效率等参数。

燃烧温度直接影响到燃料的氧化和还原反应,过高或过低的燃烧温度都会导致燃烧效率的下降。

燃褐煤往复炉排锅炉特点分析

燃褐煤往复炉排锅炉特点分析

燃褐煤往复炉排锅炉特点分析通过对褐煤在往复炉排上燃烧特性的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炉排选型、炉膛及炉拱设计、一次风机与二次风机的选取、运行操作,能够实现褐煤在往复炉排上的高效燃烧。

标签:燃烧特性分析;炉膛及炉拱设计;运行操作前言:褐煤具有水分高、挥发分高、热值低、易结焦的特点,在我国内蒙古、黑龙江等局部地区储量较大,与烟煤相比,其价格低很多(以2008年11月份,内蒙古自治区海拉市为例,收到基低位发热值为20064kJ/kg的二类烟煤给用户锅炉房的价格约为750元/t,收到基低位发热值为12540kJ/kg褐煤给用户锅炉房的价格约为150元/t),而且在一些褐煤主产区,在烟煤与褐煤差价利益的驱动下,逐渐采取措施大量外运褐煤。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需求逐年增加,锅炉用户从降低燃料成本考虑,当量热值相同时价格低的煤种是首选。

以往燃烧褐煤一般均采用流化床锅炉,流化床锅炉能够高效地燃烧褐煤。

从运行费用看,流化床锅炉电耗大,且流化床锅炉的锅炉房需双层布置,基建投资大;流化床锅炉用煤粒度要求一般為0~8mm,因此要有专门的粉碎筛分设备;另外流化床锅炉的埋管和炉墙磨损速度快,大修周期短;流化床锅炉一般要选用双级除尘设备,且排放的灰尘大。

在有些地区不允许使用流化床锅炉,因此若能够在往复炉排上高效地燃烧褐煤,此类往复炉排锅炉必将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1 褐煤在往复炉排上的燃烧特性分析褐煤的燃烧也是先后经过水分析出、挥发分析出及燃烧、固定碳的燃烧及灰渣层的形成几个阶段。

由于褐煤一般含水量很高(全水分约28%~35%),因此褐煤的水分析出阶段要将煤中所含水分从室温(入炉煤的温度,有的比室温还低)加热至100℃,煤中水分也要先后经历从室温到100℃饱和水变为饱和水蒸气的吸收汽化潜热的吸热过程,后一吸热过程的吸热量大约为前一过程所需热量的5倍左右。

褐煤的挥发分含量很高,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褐煤的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含量一般在43%~57%,褐煤燃烧所释放的热量中有60%~70%的热量是由挥发分燃烧释放出来的,远大于固定碳燃烧放出的热量。

最新350MW锅炉燃用“褐煤”安全可行性分析汇总

最新350MW锅炉燃用“褐煤”安全可行性分析汇总

350M W锅炉燃用“褐煤”安全可行性分析350MW锅炉燃用“褐煤”安全可行性分析批准:李跃奇安生部:莽东审核:郭涛起草:宫学福刘晓光发电部350MW机组锅炉专业2006年12月13日350MW锅炉燃用“褐煤”安全可行性分析概述:由于煤炭市场煤源紧张,我厂350MW机组面临着因缺煤而停运的严重形势。

厂决定对350MW机组掺烧煤源市场充足的“褐煤”进行论证。

现针对“褐煤”的特性,结合机组设备运行情况分析论证如下:一.褐煤与设计煤种特性参数比较二.燃用“褐煤”的安全性分析1、从燃煤挥发分角度考虑:350MW机组设计煤的挥发分28.05%,而褐煤的灰分为33%。

煤的挥发分主要有可燃的碳氢化合物组成,它是煤着火的主要指标,挥发分越高越容易达到焦炭的着火温度,使焦炭提早着火,火焰越稳定,能够满足350MW机组的需要,另外,350MW机组制粉系统为正压直吹式,积粉的可能性较小,而使用煤种的挥发分比较接近350MW机组设计值,且磨制成煤粉后,磨煤机出口温度在65~70℃,达不到着火点,爆炸可能性较小。

2、从燃煤灰分角度考虑:350MW机组设计煤的灰分为28.42%,而褐煤的灰分为13.46%。

灰分越大对锅炉受热面、引风机、电除尘磨损越严重,而褐煤的灰分远远小于设计值,燃用“褐煤”的烧煤量增大,相对比较总灰份不增大,因此对锅炉受热面的磨损在正常的设计范围内。

3、从燃煤水分角度考虑:350MW机组设计煤的水分10.8%,而褐煤的水分33.6%。

燃煤中水份增大时,在制粉过程中(磨煤机干燥出力一定的情况下),磨煤机出口温度降低,制约了磨煤机干燥出力;另外,煤粉水份大,需要的着火热也随之增大,但挥发分的提高使着火提前,因此按20%比例掺烧基本影响不大。

如果燃煤水份过大对煤粉着火不利(故建议掺烧比例不应超过20%)。

4、从燃煤发热量角度考虑:350MW机组设计煤的发热量为4615大卡,而褐煤的发热量为3500大卡。

当机组负荷不变,燃料发热量低时,需要的燃料消耗量将增加,制粉设备磨损将加剧。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煤指标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煤指标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煤指标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一种高效、环保的燃煤锅炉,被广泛应用于发电、供热等领域。

为了保障锅炉的正常运行,确保燃煤指标达到标准要求,以下将介绍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煤指标的相关内容。

首先,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煤指标主要包括燃煤供应、燃烧效率、烟气排放等方面。

燃煤供应是指燃煤种类、含水量、粒度等因素对锅炉燃烧产生的影响。

选择合适的煤种,控制煤质参数,能够有效提高锅炉燃烧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其次,燃烧效率是衡量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煤指标的重要参数之一。

燃烧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煤质、煤粉的干湿状况、煤粉的粒度等。

合理调整燃烧过程中的氧量、煤粉喷入速度和煤粉粒度,可以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降低烟气中的未完全燃烧物质。

此外,烟气排放是评价循环流化床锅炉环保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烟气排放中的主要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

为了控制烟气排放,循环流化床锅炉通常采用燃烧调整、SNCR(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和脱硫等技术手段。

通过合理的操作和有效的控制措施,可以减少烟气中的污染物排放,提高锅炉的环保水平。

为了达到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煤指标的要求,需要加强锅炉运行管理和技术支持。

运行管理方面,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燃烧调整制度,定期检测锅炉燃烧参数,及时调整燃烧工况,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

技术支持方面,应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升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效率和环保性能,以适应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和环境保护要求。

总结起来,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煤指标的控制涉及煤质选择、燃烧效率提升和烟气排放控制等方面。

通过科学合理的运行管理和技术支持,可以保证锅炉燃煤指标达到标准要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我们应当重视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煤指标的控制,积极推动相关技术的发展,为促进清洁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次,由于燃煤对锅炉运行的影响不仅 仅只局限在成分上的差异,在对比了煤种成 分以后再进行煤质硬度(可破碎性)、真实 密度、颗粒度以及含矸率等,对锅炉运行具 有较大影响的物理特性对比。
2 燃用褐煤对锅炉的影响【2】
2.1 锅炉效率的对比
经济性角度分析主要围绕锅炉热效率, 主要对比指标有排烟热损、固体不完全燃烧 损失、风机单耗等。
2.1.3 风机单耗
在燃用褐煤以后,虽然运行参数发生了
一定变化,但总体上不影响锅炉的运行以及 出力。燃用褐煤以后影响锅炉运行经济性指 标的还有风机单耗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通 过对近两年内的风机的平均单耗进行对比 以后发现:一次风机单耗普遍下降,二次风 机单耗略微上升,引风机单耗上升。在实际 运行过程中,由于煤种的差异、锅炉负荷以 及褐煤掺烧比例的变化,难以准确地进行量 化,在此进行大致分析。
根据长期跟踪,我公司三台锅炉辅机 单耗因为掺用褐煤以后由于一次风机单耗 下降、二次风机单耗略微上升以及引风机单 耗明显上升后总单耗基本维持稳定。如果需 要详细考证某一时间段内的因为掺烧褐煤 引发风机单耗的变化可以进行煤种更换的 燃烧试验,进行验证。
2.2 褐煤区别于其他煤种的特点
在分析了褐煤不同成分对锅炉运行经 济性的影响后,再进行煤质硬度(可破碎 性)、真实密度、颗粒度以及含矸率等,对 锅炉运行的影响。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用褐煤的分析
如东协鑫环保热电有限公司 赵国兵
摘要:本文通过本公司循环流化床锅炉在最近三年内燃用褐煤的实际情况,对燃用褐煤与
燃用设计煤种之间的运行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燃用褐煤的经济性。对燃用褐煤时锅炉运行中 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煤质特性、影响对比、问题及解决
以下就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用褐煤的情 况通过对比不同的煤质特性对燃烧的影响 进行综合分析。
1 概况
1.1 锅炉概况
公司内 3 台锅炉均由济南锅炉厂设计制
造,#1、#2 炉为 YG-75/5.29 系列的 M12 型
(简称 471 型),#3 炉为同系列 M21 型(简
称 498 型),均为单汽包、单炉膛的循环流
成的灰渣可燃物分别为:
m灰
=
6 × 5% 6+4

A ar 1 = 3 % A ar 1
m渣
=
4 ×1% 6+4
• A ar 1 =
0 . 4 % A ar 1
在燃用褐煤的比例达到 60%以上时燃用
褐煤以后灰渣比例会发生变化:随着褐煤比
例的增加,灰渣质量比在 7:3 以上。燃用褐
煤的比例超过 60%后飞灰含碳量完全可以控
化床锅炉。 1.2 锅炉设计煤种主要成分指标【1】
设计煤种(收到基)
Car Mar Var Aar Qnet,ar
%
%
%
%
KJ/kg
#1 48.3 9.5
20 31 19040
#3 41.4 15.8 22 31 15564
1.3 我公司常用褐煤主要成分指标
虽然不同批次的褐煤各项指标上存在
一定的差异,难以进行比较分析,但是经过
褐煤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虽然褐煤全水
较高,但主要是内水,褐煤表面比较干燥, 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然而,煤泥由于其细粉 较多,水分一般超过 15%以上就会具有明显 粘性,流动困难,在煤仓内受挤压作用后板 结。一旦煤仓内的燃煤发生板结,锅炉运行 的稳定性、可靠性急剧下降。而褐煤的流动 性远高于煤泥,不存在煤仓板结的问题。
掺配,能够对煤质指标进行调整。为便于对
比,将燃用比例较高、用量稳定的褐煤与设
计煤种进行对比。
常用褐煤(收到基)
Car
Mar
Var
Aar
Qnet,ar
%
%
%
%
KJ/kg
26.8 33.6 23.4 16
14440
1.4 褐煤与设计煤种物理特性对比
燃煤的不同组成对锅炉运行经济性的 影响度比较直接,但单一地、直接地从燃煤 的成分差异分析燃煤对锅炉运行影响比较 复杂。为了便于对比,主要从锅炉燃用不同 煤种后锅炉的变化情况进行煤种成分对锅 炉经济性的影响。
其次,煤质中含有的水分(绝大部分是 内水)和挥发分在受热以后可以使煤核内部 形成高压,煤粒迅速破碎并着火燃烧。可以 说,褐煤内水较高,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完 全可以满足燃烧的稳定及持续性的要求;在 水分和挥发分的共同作用下,褐煤的整个燃 烧过程的时间并没有增加。
2.1.2.2 实际灰渣情况
由于褐煤具有低灰份、高挥发份、内水
其次,一般远离煤碳产区的循环流化床 锅炉(除特殊的污泥及垃圾焚烧)掺烧煤泥 均采用干法,这就需要将煤泥的水分降至 15%以下,需要相应得晾晒场地或者烘干装 置,投入相应的机械设备以及人员,掺烧过 程比较复杂、成本也较高,但掺烧褐煤时至 需要利用原有输煤设备即可,不需要额外的 投资。
2.2.2 磨损或维护情况
0 前言:
不断上涨的煤价导致燃料占变动成本 80%的燃煤热电企业的生产成本快速增加, 经济效益收到显著影响。因褐煤价格相对较 低,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我公司于 2008 年 开始接触、燃用褐煤。
我国近年褐煤产量增长较快,进口东南 亚、澳洲煤炭亦以褐煤为主,同时煤粉炉、 层燃炉煤种适应性较差,褐煤的应用存在一 定限制,可以预期褐煤比烟煤的单价将继续 保持优势,即使用褐煤不失为降低生产成本 的有效途径。
循环流化床锅炉最为头疼的问题就是 受热面的磨损问题,其中水冷壁的磨损尤为 突出。在长期燃用褐煤的过程中,发现燃用 褐煤可以有效地减少水冷壁的磨损。
对于磨损的速度是通过在每次的周期 性维护过程中检查水冷壁的磨损程度:在掺 用高灰分、低挥发分的贫煤时磨损速度远高 于煤泥与褐煤掺配的磨损速度;在高比例掺 用褐煤时磨损速度最低。
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煤粒的燃烧过程 主要为:吸热并析出挥发份阶段、挥发份开 始燃烧阶段、一级破碎燃烧(焦炭燃烧)以 及二级破碎燃烧(燃尽阶段)。
2.1.2.1 煤质水分的影响
相对而言煤种灰分和水分越少,挥发份 越多,颗粒度越小,燃烧和燃尽就容易。煤 中的水分主要影响煤质吸热着火的时间,水 分越大吸热时间越长。从某种意义上讲,水 分较大的煤种不利于燃烧,尤其是层燃炉; 但在循环流化床特有的卫燃系统中,存有大 量的炙热床料(炉膛物料),进入到炉膛内 的煤粒在炙热床料以及高温烟气的作用下 急剧受热,煤质中含有的水分可以在瞬间被 蒸发,没有担心煤质水分大导致炉膛熄火的 必要。最好的佐证莫过于垃圾焚烧或湿法掺 烧污泥、煤泥的循环流化床锅炉。
H 1 = 3 N 1 = n1
H2
N 2 n2
(式 1)
式中: Q——通风机输送的风量,m3/s; H——通风机产生的风压,mmH2O; N——轴功率,kW, n——转速,r/min
由式 1 可得:
Q2 = 3
N N
2 1
Q1
=
3
2 . 16 1 . 82
Q1
=
1 . 06
Q1
通过以上计算过程可知:在全部燃用褐
P1=(3%+0.4%)Aar1=3.4%×25%=85 P2=(2.1%+0.3%)Aar2=2.4%×20%=48 对比可得 P2≈1/2P1
通过折算和对比灰渣含碳量可降至原
有损失的 45%左右。
2.1.2.3 固体不完全燃烧热损的影响【3】
燃用褐煤以后,锅炉灰渣不完全燃烧热 损下降,具体的下降幅度受燃用褐煤的比例 不同的影响。通过长期跟踪,当燃用褐煤的 比例达到 60%以上时,固体不完全燃烧热损 可降至原有的 50%左右。固体不完全燃烧热 损占锅炉各项热损的 3%。全部燃用褐煤以 后,不完全燃烧热损至少可以下降 1.5 个百 分点,锅炉效率有所提高,完全可以弥补燃 用褐煤导致排烟热损上升的不足。其次,锅 炉除了排烟热损、固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外还 有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锅炉散热热损、灰 渣物理热损。但由于后三项热损所占的比例 较小,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约为 0.1%;锅炉 散热热损约为 0.7%;灰渣物理热损约为 1.83%;此三项热损之和仅为 2.63%,因燃用 褐煤后灰渣量明显减少,灰渣物理热损可下 降 0.3%~1%,气体不完全燃烧和锅炉散热热 损占比更低,变化不大,不再进行对比。综 合排烟热损、固体不完全燃烧热损以及灰渣 物理热损对锅炉影响后,锅炉效率可保证不 会下降,甚至有所上升,这一点和实际运行 情况基本吻合。
固体不完全燃烧热损是锅炉各项热损 中的一个主要项目,通常仅次于排烟热损。 影响此项热损的因素有:燃料的种类和性
质、颗粒度、燃烧方式以及燃烧设备、炉膛 结构、锅炉负荷、运行操作情况等。为了突 出煤种变化对锅炉的运行经济性的影响,主 要从褐煤水分影响、实际灰渣情况进行分 析,对不可改变的燃烧方式以及燃烧设备、 炉膛结构、锅炉负荷等因素不作比较。
2.1.1 排烟热损
排烟热损是锅炉最大的热损失,影响排 烟热损的主要因素是排烟容积和排烟温度。 根据对比煤种变化前后的排烟温度,发现在 相同的负荷下:燃煤成分的变化对排烟温度
几乎没有明显的影响;其次在锅炉设计以及 相关热力计算时烟气焓通过《烟气焓-温 表》直接查用,也就是说:在进行工业计算 时,当排烟温度不变时,烟气焓值与温度是 相对对应的。在《锅炉热力计算汇总》中, 烟气焓值的确定也采用了这种办法。因此, 燃用褐煤以后,锅炉排烟损失的变化主要受 排烟容积的影响。
制在 3%以下,炉渣含碳量在 1.0%左右。燃
用褐煤以后单位质量的燃煤可形成的灰渣
可燃物分别为:
m灰
=
7 × 3% 7+3
• A ar 2
=
2 . 1 % A ar 2
m灰
=
3 ×1% 7+3

A ar 2
=
0 . 3 % A ar 2
再根据设计煤种以及褐煤的灰分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