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优质课导学案2 新课标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合集下载

沪科版初中物理《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精品教案

沪科版初中物理《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精品教案

《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精品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类比理解电流的概念,知道电流的单位。

2、知道电流表的用途和符号,会将电流表正确接入电路,会正确选择电流表的量程和正确读数。

3、理解串联电路各处电流关系和并联电路的干路和支路电流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论证、交流与合作的探究能力,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与实验方案,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会正确使用电流表和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教学难点:关于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的实验探究。

教学方法:以学生实验探究为主,教师适时,适度引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池,导线,开关,几只灯泡,电流表,电压表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教师:演示如图实验:闭合开关让灯泡发光,然后增加一节电池,闭合开关让灯泡再次发光。

问:同学们发现了什么不同?(生:亮度不同)2、学生:思考原因并尝试作出解释。

3、教师:对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鼓励,由学生回答:电流的大小不同(或引导学生答出)归纳:水管中的水定向流动形成水流,水流有大小之分;导体中的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流亦有强弱的不同。

那么,物理学中是如何表示电流的强弱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一问题一起来开始今天的新课。

板书课题:第四节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说明:本节课容量大,时间紧,引入环节既要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又要节省时间;学生对水流的形成及大小有着感性认识,不必再用多媒体展示或实验演示;灯泡的亮度涉及到的虽然不止一个物理量,相信学生凭着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够答出电流的大小就可。

二、自主学习:(一)电流1、学生:依据学案上的自主学习提纲,完成对教材知识的自学,同时发现难点,集中困惑。

(1)物理学中把叫做电流。

14.4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教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4.4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教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教案:14.4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为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14章第4节,主要讲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1. 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2. 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3. 电流的测量工具——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能运用电流规律解决实际问题;2. 学会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以及电流表的使用方法;2. 重点:掌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能运用电流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开关、导线、灯泡、电流表等;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电路,引导学生思考电路中电流的流向。

2. 讲解与演示:(1) 讲解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在串联电路中的流向;(2) 讲解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在并联电路中的流向;(3) 讲解电流表的使用方法,演示实验,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使用电流表。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电路中的电流流向。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1. 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2. 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3. 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请用所学知识,分析家中的电路,画出电流流向图,并说明理由;2. 请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个灯泡不亮,可能是哪些原因?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以及电流表的使用方法;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深入研究电路,探索更多电路规律。

重点和难点解析: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及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在上述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以及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这两个部分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14.4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14.4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教案: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 14.4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一、教学内容1. 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概念及其特点。

2. 掌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3. 学会使用电流表进行电路测量。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区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并理解其电流规律。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电路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的关系。

2. 教学重点:掌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开关、电流表、导线、电阻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电路,如家庭电路、照明电路等,引导学生思考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电流的流向。

2. 知识讲解:介绍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概念及其特点,讲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3. 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的读数,验证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4. 例题讲解:运用所学知识讲解实际电路问题,如家庭电路的电流计算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6. 板书设计:板书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7. 作业设计:(1)请简述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概念及其特点。

(2)请用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可以拓展延伸至电路的其他方面,如电压、电阻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板书设计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七、作业设计(1)请简述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概念及其特点。

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相互影响,电流处处相等。

并联电路: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优质课学案 新课标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优质课学案 新课标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学案学习目标:⒈能理解电流的概念,知道电流的单位。

⒉能知道电流表的用途和符号,会将电流表正确接入电路,会正确选择电流表的量程和正确读数。

⒊能理解串联电流各处电流关系和并联电路干路和支路电流间的关系。

⒋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在实验探究中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认识交流与使用的重要性。

学法指导:在电流定义得出的过程中,要学会“类比”的物理方法。

在实验探究中,增强设计电路图和连接实物图的能力,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⒈知识网络总结:电流I 1=I2=I3=……=InI=I1+I2+……+In⒉类比法:根据两个研究对象在某些属性或特征上的相似或相同,从而推断出这两个研究对在其他属性或特征上也可能相类似地研究方法。

自然界中事物和现象尽管是千差万别的,但在一些事物可现象之间,往往具有某些相类似的事物和现象提供类似的说明。

⒈有人认为:“靠近电源正极的地方,电流强;离电源负极越近,电流越弱”,这种观点对吗?有人认为:“由于电流是由电源的正析流向负极的,所以在靠近电源正极的地方,电流强;离电源负极越近,电流越弱”。

这种看法错在把电源当作电荷之源来看的。

事实是,在电流稳定流动的情况下,导体内部某处任意两个横截面,那么单位时间内,从甲横截面通过(流入)的电量,一定等于从乙横截面通过(流出)的电量,即甲、乙两横截面处的电流相等,绝不会因为甲截面更靠近电源正极而电流大些。

⒉怎样选择电流表的量程?可以采用试触的方法。

即在接好电路后,让开关迅速闭合再断开,同时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情况,看指针的偏转是否在最大测量值范围内。

如果超过最大测量值,就改用更大量程的电流表。

如果没超过最大的测量值,指针偏转角度又比较大,就选用该量程。

若指针偏转角度很小,则应选择较小的量程。

例如,用0.6A和3A两个量程的电流表测电流时,先用3A的量程试触,看到指针所指示数只有0.4A左右,这时就应选择0.6A的量程。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市级优质课学案 新课标沪科版九年级物理2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市级优质课学案 新课标沪科版九年级物理2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实验的方法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说出生活、生产中的采用简单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的实例,培养观察能力;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重难点】重点: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难点:如何区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习过程】问题一:电路的连接方式有哪些呢?用一个电池组,两个灯泡L 1和L 2,一个开关和几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

要求闭合开关时,两灯都亮,开关断开时,两灯都熄灭。

想想看,有几种连接方法?在下面画出电路图。

电路的基本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把电路元件 连接起来的电路。

并联:把电路元件 连接起来的电路。

问题二:串联电路有什么特点呢? 【提出问题】串联电路有哪些特点?【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根据电路图,请同学们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下列电路元件连接起来。

【交流讨论】(1)观察实验现象,开关断开时,两灯 ;开关闭合时,两灯 。

说明在串联电路中,开关控制 。

(2)改变开关的位置,将开关接在两灯之间或电源负极和灯泡L 2之间,断开开关,两灯 ;闭合开关,两灯 。

说明在串联电路中,开关控制 。

(3)闭合开关,两灯都亮,这时拧下任何一个灯泡,发现 。

说明 在串联电路中,有一处断开,整个电路就断开,也就是在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相互影响,电路中电流有 条路径。

小结:串联电路的特点: 。

想一想,你日常生活中哪些电路属于串联电路?教室里的灯能用串联的方式吗?问题三:并联电路有什么特点呢? 【提出问题】并联电路有哪些特点?【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根据电路图,请同学们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下列电路元件连接起来。

【交流讨论】(1)闭合开关S 1、S 2,再断开和闭合开关S ,观察两灯泡的情况,可得出结论: ;闭合开关S 、S 1、S 2,然后分别断开S 1和S 2,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 。

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教案

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教案

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教案概述电路是电流在导体内传导的路径。

根据电路中元件的连接方式,电路可以分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两种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有着显著不同。

本教案将通过实验的方式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变化规律。

实验材料•铜线两根•电池两节•小灯泡两个•电导细线两根•万用表实验步骤串联电路1.将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用铜线连接。

2.用电导细线将小灯泡和电池串联起来,灯泡接入电路中。

3.将万用表调为电流档位,用电导细线从电池的正极接入电路,将万用表也接入电路,形成完整的闭路电路。

并联电路1.将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用铜线连接。

2.用电导细线将小灯泡与电池并联起来,灯泡接入电路中。

3.将万用表调为电流档位,用电导细线从电池的正极接入电路,将万用表也接入电路,形成完整的闭路电路。

实验结果串联电路实验结果将串联电路关闭后,读取万用表中的电流数值为I1。

将串联电路打开,注意到灯泡的亮度变为I2。

此时将万用表连接在小灯泡两端(即断开电路中的电导细线重新接上,既可以连接到小灯泡两端),读取万用表中的电流数值为I3。

实验结果表格:电路状态电流(I1)小灯泡亮度(I2)小灯泡电流(I3)串联电路关闭串联电路打开并联电路实验结果将并联电路关闭后,读取万用表中的电流数值为I1。

将并联电路打开,注意到灯泡的亮度变为I2。

此时将万用表连接在小灯泡两端,读取万用表中的电流数值为I3。

实验结果表格:电路状态电流(I1)小灯泡亮度(I2)小灯泡电流(I3)并联电路关闭并联电路打开结论从实验结果表格可以看出:•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在电路中始终保持不变;•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在电路中也始终保持不变。

这是因为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个传导路径,而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个转移路径。

当灯泡接入串联电路中时,会影响电路中整体的电流大小。

当灯泡接入并联电路中时,不会影响电路中整体的电流大小。

拓展•可以尝试更改电池数量和小灯泡的功率,探究它们对电路中电流变化的影响。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14.4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14.4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 14.4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在设计这节物理课时,我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理解两种电路的特点和电流的规律。

我希望通过这个活动,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 让学生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概念。

2. 让学生掌握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难点:如何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电流的变化。

1. 电源2. 电流表3. 电阻4. 导线5. 开关6. 实验记录表格一、引入:我先向学生讲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基本概念,然后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在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变化,引发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好奇心。

二、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1. 我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个电源、电流表、电阻和导线。

2. 学生按照串联电路的方式连接电路,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的读数。

3. 学生多次改变电阻的数值,再次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的读数。

4. 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发现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变化规律。

三、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1. 学生按照并联电路的方式连接电路,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的读数。

2. 学生多次改变电阻的数值,再次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的读数。

3. 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变化规律。

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电流的变化。

难点:让学生理解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将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延伸,比如自己设计电路,观察电流的变化,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探究,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个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这个活动,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在实验过程中,我强调了安全操作的重要性。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4.4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教案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4.4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教案

教案: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4.4 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一、教学内容1. 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电源、导体、绝缘体等。

2. 电路的两种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

3. 电流的概念:电流、电流的方向、电流的单位等。

4. 电流表的使用:电流表的连接方法、电流表的读数方法等。

5.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和两种连接方式。

2. 让学生理解电流的概念和电流的方向。

3.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电流表的能力。

4. 让学生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路的基本概念、两种连接方式、电流的概念和单位、电流表的使用方法、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难点:电流的计算、串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流表、电池、灯泡、导线等。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电流表和灯泡,让学生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偏转,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的概念。

2. 知识讲解:讲解电路的基本概念、两种连接方式、电流的概念和单位、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3. 例题讲解:利用电流表和灯泡,讲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利用电流表和灯泡,自行设计串联和并联电路,观察电流表的读数,巩固所学知识。

5. 板书设计:电路的基本概念、两种连接方式、电流的概念和单位、电流表的使用方法、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6. 作业设计:(1)请用一句话概括电路的基本概念。

(2)请用一句话概括电流的概念。

(3)请用一句话概括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4)请用一句话概括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电路的进阶知识,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六、板书设计电路:电源、导体、绝缘体电流:电流、电流的方向、电流的单位串联电路:电流特点并联电路:电流特点七、作业设计(1)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是由电源、导体和绝缘体组成的,能够形成电流的路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导学案
第2课时
学前准备:回忆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读数。

合作探究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有什么关系
你的猜想 。

你制定的计划及设计的实验:
电路图:
记录数据的表格:
结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 。

请你对并联电路的干路和支路电流间的关系进行探究。

你的猜想 。

你制定的计划及设计的实验:
电路图:
记录数据的表格:
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中的电流关系是 。

2
展示交流
把你所在小组的实验数据和结论与其他小组进行比较,看看有无异常现象发生。

若发现结论与其他小组不同,就共同研究其原因。

巩固提高
1、某同学希望通过比较电路中不同位置的电流表的读数来研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所接电路图如图21所示,闭合开关后,两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如图22.
(1)电流表A 2的读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发现电流表A 1指针偏转较A 2小,所以他认为“串联电路电流每流经一个用电器,电流都会减弱一些”.请你指出造成他判断错误的原因.
2、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根据右图连接好实物,用电流表分别测出I 、I 1、I 2的电流,改变电源电压,重复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2)该同学根据实验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为支路电流的2倍。

该实验有不完善之处,请你提出改进的建议: 。

3、根据图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电路 (要求导线不能交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