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冠心病的运动处方.ppt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与生活方式指导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与生活方式指导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合理的运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下面,我们将为冠心病患者提供详细的运动处方和生活方式指导。
一、运动处方1、运动前评估在开始运动之前,冠心病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评估,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血压、血糖、血脂等,以确定心脏的功能状态和运动风险。
此外,医生还会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用药情况等,综合评估后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
2、运动类型(1)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加心肌的供血和供氧。
建议每周进行 3-5 次,每次 20-30 分钟。
(2)力量训练包括哑铃、杠铃等器械训练,以及俯卧撑、仰卧起坐等自重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基础代谢率。
但要注意避免过度用力和憋气,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可以每周进行2-3 次,每次1-2 组,每组8-12 次。
(3)柔韧性训练如瑜伽、普拉提、伸展运动等,可以增加关节的活动度,预防肌肉拉伤和关节疼痛。
建议每天进行 10-15 分钟。
3、运动强度运动强度的控制非常重要,一般可以通过心率来监测。
对于冠心病患者,适宜的运动心率为最大心率的 50%-70%。
最大心率可以通过220 减去年龄来计算。
例如,一位 60 岁的患者,最大心率为 220 60 =160 次/分钟,适宜的运动心率则为 80 112 次/分钟。
4、运动时间和频率开始时,运动时间可以较短,逐渐增加。
每次运动30-60 分钟为宜,包括热身、运动和放松三个阶段。
运动频率每周 3-5 次。
5、注意事项(1)运动过程中如果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头晕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
(2)避免在寒冷、炎热、潮湿或空气质量差的环境中运动。
(3)运动前后要做好热身和放松活动,预防运动损伤。
二、生活方式指导1、饮食(1)低盐饮食减少盐的摄入,每天不超过 6 克,有助于控制血压。
心脏病人的运动处方课件

运动强度和时间如何确定?
与患者一起了解如何确定适合心脏病人的运动强度和时间,以最大程度地提 高益处并减少潜在的风险。
1
评估患者状况
收集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健康历史信息,为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奠定基础。
2
目标设定
与患者一起设定可实现的运动目标,以便在康复和预防方面取得积极的结果。
3
制定运动计划
编制详细的运动计划,包括运动类型、强度、时间和频率。
如何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
根据心脏病人的症状和个人偏好,了解适合的运动方式和注意事项,以最大 程度地减少运动风险。
心脏病人的运动处方
欢迎来到心脏病人的运动处方课程!在本课程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心脏病及 其症状,并学习如何制定适合心脏病人的运动处方。让我们开始吧!
什么是心脏病?
了解心脏病的定义和影响因素,以便更好地理解为何心脏病人需要个性化的 运动处方。
心脏病的症状表现
从心悸、气短到胸痛,了解心脏病人可能遇到的不适症状,以便在运动处方 制定中加以考虑。
什么是运动处方?
探索运动处方的定义和作用,了解其与心脏病人康复及预防的重要性。
为什么心脏病人需要运动处方?
了解为何运动对心脏病人的康复和预防至关重要,以及运动处方在改善心脏健康方面的作用。
健康的身体对心脏病人的重要性
探索心脏病人的健康状况,并了解如何通过运动来改善心脏功能和
冠心病病人的运动处方 运动训练

二、冠心病病人的运动处方(一)冠心病及对机体的危害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或狭窄以及冠状动脉痉挛所致心肌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脏病,全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心病最为常见,它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较多。
欧美国家本病极为常见,在我国近年来也有增多趋势。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疼痛位于胸骨体上、中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界限不清,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常表现为胸痛、压迫、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尖锐,不象针刺或刀扎样痛,也有无疼痛者,仅感到胸闷、无力、呼吸困难,偶有患者疼痛并伴有濒死感。
发作时病人往往不自主地停止原来的动作,直至症状缓解;发作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所激发,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也可诱发;疼痛出现后常逐步加重,持续时间多在2分钟以上,3-5分钟内消失,一般在停止原来诱发症状的活动后即缓解。
舌下含用硝酸甘油也能在几分钟内使之缓解。
可数日或数周发作一次,也可一日多次发作;本病还可由其它心血管因素引起。
严重时可致心肌梗塞。
正常的冠状动脉有较大的储备功能,可随机体状态的变化而适时调整血管口径以满足心肌血和氧的需求。
但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时,冠状动脉出现狭窄。
为适应心肌的需,冠状动脉通过扩张管径来缓解供需矛盾。
然而冠状动脉扩张调整是有限度的,当粥样化继续发展时,冠状动脉进一步狭窄。
冠脉狭窄达横截面的75%以上时,供需矛盾激化,而冠脉扩张能力已达极限,在诱因作用下,可引发心绞痛及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是心肌的缺血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剧缺血所致。
临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作心律失常、休克或心衰,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冠心病患者运动治疗中国专家共识ppt课件

29
身体活动和运动指导
(一)运动负荷试验 (2)徒手6 min步行试验
操作步骤:
30
身体活动和运动指导
(一)运动负荷试验 (2)徒手6 min步行试验
安全注意事项: 1)将抢救车安放于适当位置,操作者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术, 能够对紧急事件迅速反应; 2)出现以下情况终止试验:胸痛;不能耐受的喘憋;步态不 稳;大汗;面色苍白。
摄氧量的50%~60%时每搏量不再增加,随后的心排量增 加主要依赖心率的增加。
17
心血管系统对身体活动或运动的 反应及其健康获益
一、心血管系统对运动的反应
运动强度未达到无氧代谢阈值时,机体通常在运动后3~5
min达稳态,心率、血压、心输出量和肺通气稳定在一定
水平。
当运动强度增加超过无氧代谢阈值,交感神经激活,副交
9
运动相关定义
六、柔韧性运动 柔韧性运动指通过躯体或四肢的伸展、屈曲和旋转 活动,锻炼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此类活动循 环、呼吸和肌肉的负荷小,能量消耗低,具有保 持和增加关节活动范围,预防运动损伤和跌倒的 作用。
10
运动相关定义
七、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指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能耗水平或对人体生理刺激的 程度,分为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绝对强度又称物理强度, 指某种运动的绝对物理负荷量,而不考虑个人生理的承受 能力。通常用代谢当量(metabolic equivalents,MET)表 示,即相对于安静休息时身体活动的能量代谢水平。1 MET相当于每分钟每公斤体质量消耗3.5 ml氧,或相当 于每小时每公斤体质量消耗4.4 kJ(1.05 kcal)能量。
身体活动和运动指导
(一)运动负荷试验 (2)徒手6 min步行试验
场地准备:长20~30 m的走廊,做出一个标记。物品准备: 抢救备用物品,包括氧气、硝酸甘油、阿司匹林和除颤仪; 操作应用物品,包括秒表(或倒计时计时器)、椅子(轮椅)、 硬质夹板、工作记录表、血压计、脉氧仪、心电图机和心 率表。 患者准备:穿着舒适,穿适于行走的鞋子;携带其日常步行 辅助工具(如手杖);患者应继续服用常规药物;清晨或午 后测试前可少许进食;试验开始前2 h内避免剧烈活动
冠心病病人的运动处方 运动训练

二、冠心病病人的运动处方(一)冠心病及对机体的危害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或狭窄以及冠状动脉痉挛所致心肌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脏病,全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心病最为常见,它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较多。
欧美国家本病极为常见,在我国近年来也有增多趋势。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疼痛位于胸骨体上、中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界限不清,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常表现为胸痛、压迫、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尖锐,不象针刺或刀扎样痛,也有无疼痛者,仅感到胸闷、无力、呼吸困难,偶有患者疼痛并伴有濒死感。
发作时病人往往不自主地停止原来的动作,直至症状缓解;发作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所激发,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也可诱发;疼痛出现后常逐步加重,持续时间多在2分钟以上,3-5分钟内消失,一般在停止原来诱发症状的活动后即缓解。
舌下含用硝酸甘油也能在几分钟内使之缓解。
可数日或数周发作一次,也可一日多次发作;本病还可由其它心血管因素引起。
严重时可致心肌梗塞。
正常的冠状动脉有较大的储备功能,可随机体状态的变化而适时调整血管口径以满足心肌血和氧的需求。
但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时,冠状动脉出现狭窄。
为适应心肌的需,冠状动脉通过扩张管径来缓解供需矛盾。
然而冠状动脉扩张调整是有限度的,当粥样化继续发展时,冠状动脉进一步狭窄。
冠脉狭窄达横截面的75%以上时,供需矛盾激化,而冠脉扩张能力已达极限,在诱因作用下,可引发心绞痛及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是心肌的缺血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剧缺血所致。
临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作心律失常、休克或心衰,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冠心病的中医药防治PPT(2024)

2024/1/28
3
定义与发病机制
2024/1/28
定义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心肌 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心脏病。
发病机制
涉及脂质代谢异常、内皮损伤、 炎症反应等多个环节,最终导致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4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胸闷、胸痛、心悸、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出现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长夏养脾,推荐食用山药、薏米、扁豆 等健脾食物,以及木耳、香菇等益气食 物。
18
05
运动锻炼在康复过程中作用
Chapter
2024/1/28
19
运动处方制定和执行监督
个性化运动处方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及身体 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明确 运动方式、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
运动能力评估
在运动处方制定前,应对患者进行全 面的运动能力评估,包括心肺功能、 肌肉力量、柔韧性等,以确保运动安 全有效。
2024/1/28
现代经验方
根据现代中医临床经验, 总结出一些有效方剂,如 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 丸等。
中药注射剂
如丹参注射液、川芎嗪注 射液等,用于急性发作期 的治疗,可迅速缓解心绞 痛等症状。
10
03
针灸、拔罐等非药物外治方法 应用
Chapter
2024/1/28
11
针灸治疗原理及操作技巧
冠心病的中医药防治PPT
2024/1/28
1
目录
2024/1/28
• 冠心病概述 •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理论基础 • 针灸、拔罐等非药物外治方法应用 • 饮食调养与营养支持在康复过程中作用 • 运动锻炼在康复过程中作用 • 心理干预在康复过程中作用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心脏病人的运动处方ppt课件

制定运动处方的依据
根据个体的兴趣、需要和健康状态来制定 根据运动试验结果如安静心率、最高心率、
血压和心电图、病变程度、左心功能等级 以及症状 并参照运动训练方案实施过程中病人对训 练的反应,以及再评定的结果,不断地修 订运动处方。
中国人静息状态耗氧量高于白人查表时须注意日常活动的能量消耗活动met活动met穿衣23开车12坐位个人卫生12性生活35站位个人卫生23铺床26进食12做饭站23卧床12洗衣服机槭25静坐12晾衣服34淋浴34家务劳动一般34盆浴23吸尘24步行上楼47拖地34步行1567kmh2067提重1020公斤45娱乐活动的能量消耗活动met活动met羽毛球49台球23乒乓球35网球单人49排球38游泳慢45玩牌12爬山710民间舞37慢步舞34钓鱼做鱼饵34园艺挖土56体操510高尔夫球开车23高尔夫球拉车34编织12乐器24绘画35读书12缝纫12缝纫机器23看电视12步行15公里小时12步行3公里小时23职业活动的能量消耗活动met活动met流水线工作35提重9公斤78自动设备维修23开卡车34面包房工作24农场工作轻1545酒吧招待23办公室工作152泥瓦匠工作34传达室工作轻23木工34打字152电视维修23装裱工45裁缝254绘画4523次日每次时间短适宜心梗后术后或活动能力低于5mets每周至少3次时间均匀分配在一周内才能有效果正式推荐每周35次若为了改善病人体力每周5次以上否则效果甚微运动持续时间20分钟或运动强度60心率贮备运动频率应为5次周为了消耗热量每周67次为改善功能贮备最少需15分钟有氧运动
中国人按年龄最大心率预计值
2024版《冠心病康复》ppt课件

绪、减轻身体症状。
心理教育在冠心病康复中的应用
03
通过向患者提供有关冠心病的知识和信息,帮助其了解疾病本
质和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提高患者心理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
01
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感
通过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计划、设定可实现的目标,并为其提供必要
的支持和反素对冠心病的影响
社会支持不足、孤独感等社会心理因素也可增加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病情严重程度。
心理干预方法和技术探讨
认知行为疗法在冠心病康复中的应用
01
通过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建立积极的认知和
行为应对策略,从而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放松训练在冠心病康复中的应用
02
包括渐进性肌肉松弛法、深呼吸法等,可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
临床表现
心绞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胸部压迫性疼痛,可放射至手臂、颈部 或下颌。其他症状包括呼吸困难、恶心、出汗等。
诊断方法
心电图(ECG)、超声心动图(Echo)、冠状动脉造影(CAG)等是诊断冠心 病的主要方法。此外,血液检查如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等也有助于诊断。
02
冠心病康复治疗原则
Chapter
确保运动强度、频率和时间在患 者耐受范围内,避免运动诱发心 血管事件。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运动能力改 善情况,适时调整运动处方。
个体化原则 安全性原则 有效性原则
可调整性原则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及 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 方。
运动处方应能改善患者心肺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再发心血 管事件风险。
规律的作息习惯有助于身体健康, 建议每天保持7-8小时的睡眠,
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运动时间
1、运动持续时间 每次运动时间在30~60min左右。
2、运动时间段 下午16点~18点。
(五)运动频率
3~5次/周。
(六)注意事项
1、要选择适当的运动,既能达到训练效果,又容易坚持。 2、感冒或发热后要在症状和体征消失两天以上才能恢复
运动。 3患者要根据个人能力,定期检查和修正运动处方,避免
(二)运动项目
1、以有氧训练为主,包括步行、骑车、爬山、 游泳、打门球、打乒乓球和羽毛球等。有节律 的舞蹈、中国传统的拳操等也是合适的运动方 式。
2、小负荷的力量练习
(三)运动强度
冠心病运动处方中,靶心率强度越高,对心脏 产生的刺激效应越高,效果越好。对于身体较 好、病情稳定、经常运动的患者运动强度可以 达到70%~85%最大心率。体质弱、缺乏运动 的患者应该在60%~75%为宜。
三、冠心病适应症和禁忌症
(一)适应症
Ⅰ期: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无明显心绞痛,安静 心率<110次/分,无心衰、严重心律失常和心源 性休克,血压基本正常,体温正常。
Ⅱ期: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家庭活动时无显著症 状和体征。
Ⅲ期:临床病情稳定者,包括:陈旧性心肌梗死, 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隐性冠心病,冠状动脉分 流术和腔内成型术后,心脏移植术后;安装起搏 器后。
Ⅲ期(稳定期)指病情处于较长期稳定状态, 或II期过程结束的冠心病患者,包括陈旧性心 肌梗塞、稳定性心绞状血管,促进侧枝循 环的形成,改善心肌供血,增加心脏泵血功能。
(2)体育锻炼可降低血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 白胆固醇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从而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及其继发的冠心 病,对防止血栓的形成和心肌梗塞的发生有重要 意义。
冠心病的运动处方
冠状动脉狭窄多系脂肪物质沿血管内壁堆积所 致,这一过程称为动脉硬化。动脉硬化发展到 一定程度,冠状动脉狭窄逐渐加重,限制流入 心肌的血流。心脏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供给,就 会发生胸部不适,即心绞痛。
(二)临床康复分期
Ⅰ期(住院期)指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冠脉综 合症住院期康复。
Ⅱ期(恢复期)指患者出院开始,至病情稳定 性完全建立为止,时间5~6周。
过度训练。药物治疗改变时,要调整运动方案。参加训 练前应进行身体检查。 4、警惕症状。运动时如发现下列症状,应停止运动,及 时就医:上身不适(包括胸、臂、颈或下颌,表现为酸 痛、烧灼感、紧缩感或胀痛)、无力、气短、骨关节不 适(关节痛或背痛)。 6、训练必须持之以恒。
(二)禁忌症
凡是康复训练过程中可诱发临床病情恶化的情 况都列为禁忌证,包括原发病临床病情不稳定 或合并新临床病症。
此外患者不理解或不合作不宜进行康复治疗。
四、冠心病运动处方原则
(一)运动目的 1、通过体育锻炼恢复体力、提高心脏功能,
控制体重,降低血脂和过高的血压,从而控制 2、冠心病的诱发因素,减少复发的危险。
(3)体育锻炼是减肥的重要措施,很多冠心病 病人过于肥胖,而过于肥胖者
(4)体育锻炼可改善骨骼肌代谢,减少运动时 的能量需求量从而减轻心脏的负荷,增加心功能 贮备,并改善体力。
(5)体育锻炼是防治高血压病的有效辅助方法, 而高血压又是冠心病的易患因素。
(6)体育锻炼可放松情绪,增加冠心病病人的 生活乐趣,这对冠心病病人的身心健康都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