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验技术》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食品检验技术教案

食品检验技术教案

食品检验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食品检验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作用;(2)掌握常见的食品检验方法和技术;(3)了解食品检验的标准和法规。

2. 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食品检验技术对食品进行质量和安全评价;(2)能够分析食品检验结果,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3)能够参与食品检验实验,并正确操作检验设备。

3. 情感目标:(1)培养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视意识;(2)培养对食品检验技术的兴趣和热情;(3)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食品检验技术的基本概念:(1)食品检验的定义;(2)食品检验的目的和意义;(3)食品检验的分类和标准。

2. 食品检验方法和技术:(1)感官检验法;(2)物理检验法;(3)化学检验法;(4)微生物检验法;(5)现代分析技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引入食品质量安全的事件,引发学生对食品检验技术的兴趣;(2)介绍食品检验技术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

2. 教学内容讲解:(1)讲解食品检验技术的基本概念,通过示例和案例进行说明;(2)讲解食品检验方法和技术,结合实际操作演示和图片进行讲解。

3. 实践操作:(1)安排学生进行食品检验实验,亲身体验检验过程;(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检验方法和技术进行分析,并记录检验结果。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2)评估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1)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五、教学资源1. 教材:食品检验技术教材或相关资料;2. 实验设备:食品检验仪器和设备;3. 案例和示例:食品质量安全事件的相关报道和图片;4. 网络资源:相关的食品检验技术和法规资料。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食品检验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每个小组选择一种食品,讨论其检验方法和结果。

2. 小组展示:(1)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2)其他小组可以提出问题和意见,进行互动交流。

食品检验技术教案doc

食品检验技术教案doc
[α]tλ=α/ L C
——查手册得到不同物质的比旋光度。
α——测定样液的旋光度。
L——旋光管长度(液层厚度)分米。
C——样液浓度(所求值)。
t——测定温度为20℃。
λ——光源波长通常为D钠灯589.3nm。
先请学生进行总结,再老师查缺补漏
教案纸
教学内容、组织、教法、要求
说明
三、旋光度的测定
1.旋光仪
北京一轻高级技术学校教案
任课教师:吴昊科目:食品检验技术编号:5
授课章
节名称
第三章第二节折光率检验法
第三节旋光度检验法
审批签字
授课班级
10食检(1)(2)班
授课时数
2
授课时间
第三周(1)
授课方法
讲授法、演绎法
教 具
多媒体
教学目的
及 要 求
1、知道折射率检验法和旋光度检验法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了解折光计和旋光仪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在用旋光法测定蜂蜜,商品葡萄糖等含有还原糖的样品时,样品配成溶液后,宜放置过夜再测定。
若需立即测定,可将中性溶液(pH7)加热至沸,或加几滴
氨水后再稀释定容;
若溶液已经稀释定容,则可加入碳酸钠干粉至石蕊试纸
刚显碱性。
在碱性溶液中,变旋光作用迅速,很快达到平衡。但微
碱性溶液不宜放置过久,温度也不可太高,以免破坏果糖。
2.什么是旋光度?旋光度的测定原理是什么?
折光法——通过测量物质的折光率来鉴别物质组成,确定物质的纯度,浓度及判断物质的品质的分析方法。
例:,牛奶是否掺水。
二、液体食品折射率的测定
1.折光计
折光仪是利用临界角原理来测定物质折射率的仪器。
(1)手提式折光仪

食品检验技术教案

食品检验技术教案

食品检验技术教案doc教案章节:一、食品检验技术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食品检验技术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食品检验技术的分类和常用方法。

3. 理解食品检验技术在食品安全保障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食品检验技术的定义和作用。

2. 食品检验技术的分类:化学分析法、物理检验法、生物检验法、感官检验法。

3. 常用食品检验方法: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原子吸收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等。

4. 食品检验技术在食品安全保障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食品检验技术的定义和作用。

2. 教师讲解:食品检验技术的分类和常用方法。

3. 案例分析:食品检验技术在食品安全保障中的应用。

4. 学生练习:常用食品检验方法的选择和操作。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练习题的正确率。

教案章节:二、食品样品处理技术教学目标:1. 了解食品样品处理技术的重要性。

2. 掌握常用的食品样品处理方法。

3. 学会合理选择和操作食品样品处理技术。

教学内容:1. 食品样品处理技术的重要性。

2. 常用的食品样品处理方法:采样、样品制备、样品提取、样品净化等。

3. 食品样品处理技术的选择和操作要点。

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食品样品处理技术的重要性。

2. 教师讲解:常用的食品样品处理方法。

3. 实验演示:食品样品处理技术的操作。

4. 学生练习:选择合适的食品样品处理方法并操作。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练习题的正确率。

3. 学生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教案章节:三、食品化学分析法教学目标:1. 了解食品化学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 掌握食品化学分析法的常用方法。

3. 学会合理选择和操作食品化学分析法。

教学内容:1. 食品化学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 常用的食品化学分析法:滴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质谱法、气相色谱法等。

3. 食品化学分析法的选择和操作要点。

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食品化学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 教师讲解:常用的食品化学分析法。

《食品检验技术》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食品检验技术》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食品查验技术》课程整体教课方案(2013 - 2014学年第2学期)一、管理信息课程名称:食品查验技术课程代码:学分: 5 学时: 80课程种类:专业必修课讲课对象:生物技术及应用3120先修课程 :生物化学无机剖析及有机化学后修课程 :无课程构成员署名:年月日专业(教研室)建议专业主任 (署名 ):年月日分院职教能力培训与测评评委会心见分院评委 (署名 ):分院盖印年月日二、课程设计1.课程目标本课程的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食品查验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可以娴熟应用容量法、可见分光光度法等常用的剖析方法对食品的物理特点、成份以及此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查验剖析,达到食品查验工中级的水平。

培育学生对各种食品进行剖析查验的能力,在查验过程中娴熟使用各样仪器的能力,以及对产品的质量进行判断评论的能力。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

能力目标:能利用标准和有关规定进行剖析,确立样品的剖析和查验项目;能正确采样、制样并对样品进预办理; 能选择适合方法对样品进行剖析; 可以娴熟使用各样有关仪器和查验方法; 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剖析和办理 能对食质量量进行评论; 知识目标:掌握不一样食品样品的收集及预办理方法; 熟习样品的分别富集原理和方法;掌握主要有关剖析仪器的使用方法及原理;掌握实验结果的办理、判断方法及评论方法。

掌握食品查验的意义和目的;理解食品的物理化学特点与食质量量之间的关系;掌握食品的主要成分构成及其特征;认识食质量量安全的管理方法和举措; 2.课程教课活动设计 2. 1 课程内容设计序号 模块(或项目)名称1 食品的物理常数剖析2 食品的一般成分剖析3 食品中矿物质剖析4 食品卫生安全查验共计2. 2 能力训练项目设计编 能力训练能力目标主要支撑知识训练方式号 学时 项目名称5引入任务, 教 师 示 范 解说,学生 自行操作,教 师 针 对能 熟 练 使 用食品物理常数测 性指导; 饮猜中 可 阿 贝 折 光 仪 教 师 讲 述 定的意义;溶性固 形测 定 样 品 的食 品 物 理 1折光率的定义;物含量 的 折 光 率 并 对常 数 测 定阿贝折光仪的结测定实 验 数 据 进的意义; 构和使用方法行办理剖析 折 光 率 的定义; 阿 贝 折 光 仪 的 结 构 和 使 用 方法含糖饮 料 5 能 熟 练 使 用 旋光度和比旋光 引入任务, 2中葡萄 糖 旋 光 仪 测 定 度的定义; 教 师 示 范 含量的 测 样 品 的 旋 光 旋光仪的构造和 解说,学生定度 并 对 实 验 使用方法;自行操作,学时 10 39 12 19 80结果 地址(可展现)教室和实训中心数 据 测 定结果展现实 验 报 告展现教室和实训中心数 据 测 定结果展现实 验 报 告展现345 6数据进行分旋光度测定的意教师针对析,实时书写义性指导;查验报告教师叙述折光率的定义比旋光度的含义;旋光仪的结构和使用方法5 引入任务,教师示范掌握水分对解说,学生自行操作,于食品的含食品中水分的存教师针对食品中水义,能娴熟运在形式和测定方性指导;分的测定用干燥法测法教师叙述定食品中的食品中水水分含量分的存在形式和测定方法5 引入任务,教师示范解说,学生食品灰分测定的自行操作,熟练掌握马意义;教师针对食品中灰弗炉的使用,马弗炉的构造和性指导;能测定食品使用方法教师叙述分的测定的总灰分含总灰分、水溶性灰食品中灰量。

食品检验技术教案

食品检验技术教案

食品检验技术教案doc一、课程简介1. 课程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食品检验技术的认识,使其掌握基本的食品检验方法,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2. 课程目标:了解食品检验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常见的食品检验技术,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节:食品检验技术概述教学内容:介绍食品检验技术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2. 第二节:食品物理检验技术教学内容:讲解食品的密度、水分、熔点等物理性质的检验方法。

3. 第三节:食品化学检验技术教学内容:介绍食品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的检验方法。

4. 第四节:食品生物检验技术教学内容:讲解食品中微生物的数量、种类和病原菌的检验方法。

5. 第五节: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验技术教学内容:介绍食品中农药残留、重金属、添加剂等有害物质的检验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检验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3. 实验室实践: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手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实验结果分析。

3.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食品检验技术相关教材。

2. 实验器材:实验室设备、仪器和试剂。

3. 多媒体教学:PPT、视频等教学资源。

4. 网络资源:查阅相关论文、资料和新闻报道。

六、食品检验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1. 教学内容:通过分析具体的食品安全事件案例,了解食品检验技术在食品安全保障中的重要作用。

案例包括食品中农药残留、微生物污染、非法添加物等方面的检测实例。

2.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从案例中学习食品检验技术的应用和重要性。

3. 教学评价:通过小组讨论或口头报告的形式,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的理解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食品检验技术教案doc

食品检验技术教案doc
相对密度——某一温度下物质的质量与同体积某一温度水的质量之比,以d表示。
即:dt2t1。
水的标准温度为4时0C,表示为d420。
通常选用水温200C进行实验即:d2020。
两者换算:d420=d2020×0.99823
测定相对密度的意义:
1.正常的液态食品都有其相对的相对密度值范围。
例如:全脂牛奶为1.028~1.032
北京一轻高级技术学校教案
任课教师:吴昊科目:食品检验技术编号:4
授课章
节名称
第三章食品的物理检测法
审批签字
授课班级
10食检(1)(2)班
授课时数
2
授课时间
第二周(2)
授课方法
讲授法、演绎法
教 具
多媒体
教学目的
及 要 求
1、掌握密度和相对密度的概念。
2、深入理解常用物理检验仪器的进本工作原理
3、掌握仪器使用技能和测定方法。
说明
轻表:刻度小于1(0.700~0.1000)测比水轻的液体。
重表:刻度大于1(1.000~2.000)测比水重的液体。
B、锤度计:
专用于测定糖液浓度,以糖液重量百分浓度为刻度。以0Bx表示。
以20C0为标准温度,在蒸馏水中为0,在1%蔗糖溶液中为10Bx(即100g蔗糖溶液中含1g蔗糖)。
常用刻度范围有:0~60Bx,5~110Bx,10~160Bx,15~210Bx等。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各种密度检验法的原理
难点:物理检测仪器的使用
作业
P48
1,+补充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样品预处理的方法有哪些?
2、固相微萃取(SPME)、超临界流体萃取(SFC)、快速溶剂萃取(AS一类根据食品的物理常数与组成成分及其含量之间的关系建立的检验法。第二类是某些食品的物理量,反应食品的质量指标。

食品检验技术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食品检验技术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食品检验技术》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2013 - 2014 学年第2学期)一、管理信息二、课程设计1.课程目标本课程的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食品检验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够熟练应用容量法、可见分光光度法等常用的分析方法对食品的物理特征、成份以及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检验分析,达到食品检验工中级的水平。

培养学生对各类食品进行分析检验的能力,在检验过程中熟练使用各种仪器的能力,以及对产品的质量进行判断评价的能力。

能力目标:1.能利用标准和相关规定进行分析,确定样品的分析和检验项目;2.能正确采样、制样并对样品进预处理;3.能选择合适方法对样品进行分析;4.能够熟练使用各种相关仪器和检验方法;5.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6.能对食品质量进行评价;知识目标:1.掌握不同食品样品的采集及预处理方法;2.熟悉样品的分离富集原理和方法;3.掌握主要相关分析仪器的使用方法及原理;4.掌握实验结果的处理、判断方法及评价方法。

5.掌握食品检验的意义和目的;6.理解食品的物理化学特征与食品质量之间的关系;7.掌握食品的主要成分组成及其特性;8.了解食品质量安全的管理方法和措施;2.课程教学活动设计2.1课程内容设计2.2能力训练项目设计2.3教学进度表三、教学材料教材名称: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编(著)者:周光理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版本:2008年参考资料:《食品分析技术》张意静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无机及分析化学》高职高专化学类教材贾欣欣、任丽萍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网络新闻资讯实践教学相关材料仪器和药品四、教学组织形式根据本课程的教学活动方案设计,理论部分实行班级授课,实践部分分组教学。

五、考核方案本课程实践性和应用性强,基于平时学习过程的重要性,考核以平时课堂操作为主,期末课程设计为辅的形式,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实验及报告完成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具体比例:总评成绩100%=平时成绩40%+期末理论考核成绩60%其中,平时成绩40%,包括课堂表现(10%)、实践报告作业(30%)。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课程设计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课程设计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课程设计一、引言食品安全一直是民生工程中的关键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因此,对于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学习与掌握显得尤为重要。

本课程设计将介绍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帮助学生掌握食品的检测方法、技术、前沿及应用。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1.掌握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理解常见的食品污染物的检测方法3.学会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方法4.熟悉食品安全检测行业的前沿动态三、课程大纲1.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概述–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背景–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基本知识–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2.食品污染物的检测方法–食品安全常见污染物的检测方法–检测方法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3.常用食品检测仪器和设备–常用的检测仪器和设备介绍–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及维护保养4.现代化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光谱分析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微型化检测技术及其在食品检测领域的应用–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5.食品安全检测实践操作–食品检测实验室的装备及操作–可食物性试验–抗生素残留检测实验–食品中毒菌检测实验6.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国际食品安全检测行业的发展趋势–国内食品安全检测行业的前沿动态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教师通过讲课的方式教授相关理论知识。

2.实验操作:为学生提供实验条件,进行食品安全检测实验操作。

3.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开展小组或全班讨论,促进交流,加深理解。

4.课程论文:要求学生根据课程要求完成一个论文,锻炼综合能力。

五、课程评价1.期末考试:检测学生对于该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2.实验成绩: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实际能力。

3.论文评估:通过论文评估学生在该课程中的学习总结和探究。

六、结语食品安全问题关乎每一个人的饮食生活,掌握食品检测技能不仅有助于保障自身健康,更能为社会和家庭安全贡献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检验技术》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2013 - 2014 学年第2学期)
一、管理信息
二、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食品检验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够熟练应用容量法、可见分光光度法等常用的分析方法对食品的物理特征、成份以及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检验分析,达到食品检验工中级的水平。

培养学生对各类食品进行分析检验的能力,在检验过程中熟练使用各种仪器的能力,以及对产品的质量进行判断评价的能力。

能力目标:
能利用标准和相关规定进行分析,确定样品的分析和检验项目;
能正确采样、制样并对样品进预处理;
能选择合适方法对样品进行分析;
能够熟练使用各种相关仪器和检验方法;
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能对食品质量进行评价;
知识目标:
掌握不同食品样品的采集及预处理方法;
熟悉样品的分离富集原理和方法;
掌握主要相关分析仪器的使用方法及原理;
掌握实验结果的处理、判断方法及评价方法。

掌握食品检验的意义和目的;
理解食品的物理化学特征与食品质量之间的关系;掌握食品的主要成分组成及其特性;
了解食品质量安全的管理方法和措施;
2.课程教学活动设计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