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转盘的设计

合集下载

演示版水污染控制工程-生物转盘.ppt

演示版水污染控制工程-生物转盘.ppt
生物转盘可作完全处理、不完全处理和工业废水的 预处理。在我国,生物转盘主要用于处理工业废水。
精心整理
9
3、生物转盘的优缺点 生物转盘同一般生物虑池相比,具有一系列的优点: ⑴ 无堵塞现象; ⑵ 生物膜与废水接触均匀,盘面面积的利用率高,无沟 流现象; ⑶ 废水与生物膜的接触时间较长,而且易于控制,处理 程度比高负荷虑池和塔式虑池高,可调整转速改善接触条 件和充氧能力; ⑷ 同一般低负荷虑池相比,它占地较小,如采用多层布 置,占地面积可同塔式生物虑池相媲美; ⑸ 系统的水头损失小,能耗省。
工艺设计原则:以BOD5负荷或水力负荷进行估算, 以停留时间进行核算。
生物转盘的负荷率与废水性质、废水浓度、气候条 件及构造、运行等多种因素有关,设计时可以通过试验 或根据经验值确定。 1、生物转盘的设计计算方法 ⑴ 通过实验求得需要的设计参数 ⑵ 用经验图表或经验值计算
精心整理
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按负荷率进行计算
二级生物处理装置。
⑶ 生物转盘的性能受环境气温及其他因素影响较大,所
以,在北方设置生物转盘时,一般置于室内,并采取一定
的保温措施。建于室外的生物转盘应加设雨棚,防止雨水
淋洗,使生物膜脱落。
精心整理
11
第三节 生物接触氧化法
一、概述
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处理构筑物是浸没式生物滤池,也
称生物接触氧化池。
生物接触氧化法的特点:
16
三、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设计计算
生物接触氧化池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计算池子 的有效容积和尺寸,空气量和空气管道系统计算。 1、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有效容积(即填料体积)V
V qV ( S 0 Se )
NV
qV—平均日设计污水量,m3/d; ρS0,ρSe—分别为进水与出水的BOD5,mg/L; NV—有机容积负荷率,kg BOD5/m3•d(城市污水可 用1.0~1.8)。

完整word版生物转盘的设计

完整word版生物转盘的设计

目录................................................................................................................................................... 2设计任务第一章..................................................................................................................................................... 2设计目的1.1..................................................................................................................................................... 2设计题目1.2..................................................................................................................................................... 2设计内容1.3查阅资料1.3.1 (2)工艺设计1.3.2 ............................................................................................................................................. 2绘图1.3.3 ..................................................................................................................................................... 2工程量估算1.3.4 ......................................................................................................................................... 2资料汇总1.3.5 ............................................................................................................................................. 2................................................................................................................................................... 2设计说明第二章................................................................................................................................ 21基本设计参数与要求2.............................................................................................................................................. 32.2关于生物转盘净化机理2.2.1 ............................................................................................................................................. 3特点2.2.2 ..................................................................................................................................................... 3主要设备32.2............................................................................................................................................ 3................................................................................................................................................. 4工艺流程图2.3......................................................................................................................................... 4工艺设计及计算2.4生物转盘2.4.1 (4)平流式沉淀池的计算2.4.2 ........................................................................................................................ 7.............................................................................................................................. 9.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第三章........................................................................................................................................ 9 .3.1带控制点流程图.............................................................................................................................................. 10 .3.2平面布置图11 ........................................................................................................................................................ 高程图3.3第四章设备材料一览表 (11)4.1 设备材料表 (11)................................................................................................................................................. 12.2工程造价4.计算依据4.2.1 ........................................................................................................................................... 12........................................................................................................................................................ 13总结第五章.......................................................................................................................................................... 13参考文献:第一章设计任务1.1设计目的1、了解水污染控制技术的课程设计规范、内容和要求,及环境工程设计规范与标准;理解掌握水污染控制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工艺和工艺设计方法;2、掌握典型的水污染控制单元系统及其设备构筑物的工艺流程、结构、工作原理、特点、用途、工艺设计参数及工艺设计与计算;3、培养我们查询与搜集相关资料、正确应用环境工程设计规范和标准的能力,进行生物转盘系统及其设备与构筑物的工艺设计与计算的能力;4、熟练运用Auto-CAD和工程制图规范与按标准绘图的能力;5、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科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培养我们踏实苦干、勇于创新的敬业精神。

生物转盘法

生物转盘法

南京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题目生物转盘设计课程名称水污染控制工程院系康尼学院专业环境工程姓名许瑞青学号240084932设计地点基础实验中心 D-201设计起止时间:2011 年6 月7 日至2011 年6 月17 日目录目录 ........................................................................................................ - 1 - 生物转盘的设计计算 ........................................................................... - 2 -一、生物转盘的设计计算方法 ..................................................... - 2 -二、设计参数 ................................................................................. - 2 -三、工艺设计流程图及水处理的计算 ......................................... - 3 -3.1、工艺流程的比较 .................................................................... - 3 -四、出水时个物质的量计算 ......................................................... - 5 -五、设计参数计算 ......................................................................... - 5 -5.1、转盘总面积(A ,单位为2m ): .................................... - 5 -5.2、转盘盘片数(m ): ......................................................... - 6 -5.3、污水处理槽有效长度(L ): ......................................... - 6 -5.4、废水处理槽有效容积(V ) ........................................... - 6 -5.5、转盘转速(0n ,单位为min /r ): .................................. - 7 -六、 参考文献 ............................................................................. - 7 -七、总结 ......................................................................................... - 7 -八、致谢 ......................................................................................... - 8 -生物转盘的设计计算一、生物转盘的设计计算方法(1) 通过实验求得需要的设计参数:设计参数如有机负荷、水力负荷、停留时间等可通过实验求得。

生物转盘工艺描述、设计说明

生物转盘工艺描述、设计说明

生物转盘工艺描述、设计说明一、工艺描述生物转盘法是由一系列平行的旋转圆盘、旋转横轴、机械动力及减速装置、氧化槽等部分组成。

盘面上生长着一层生物膜(厚1~4mm),当圆盘浸没于污水中时,污水中的有机物被盘片上的生物膜吸附;当圆盘离开污水时,盘片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水膜。

水膜从空气中吸氧,同时在生物酶的催化下,吸附的有机物在生物膜上被氧化分解。

这样,生物圆盘污染不断分解氧化。

在运行过程中,生物膜将逐渐增长厚度,但圆盘不停地转动,产生了恒定的剪切力,使生物膜逐渐脱落,脱落的生物膜具有较高的密度,易于在二沉池中沉淀下来。

工艺特点如下。

①适用范围广。

生物转盘对BOD5s高达10000mg/L以上的高浓度有机污水和10mg/L以下的超低浓度污水都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

②微生物浓度高。

混合液中浓度可高达10000~20000mg/L。

F/M值较低,使其运行效率高,并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的能力。

③生物转盘具有硝化和反硝化的功能。

这是由于污泥龄长,像硝化菌等生长时间长的微生物可以在转盘上繁殖。

④污泥产量少,且易于沉淀。

⑤不需要曝气,不产生污泥膨胀和二次污染等问题,便于维护和管理。

二、设计要点生物转盘的组数应不小于两组,并按同时工作设计。

当污水量很少,而且允许间歇运行时,可考虑只设1组。

二级处理生物转盘一般按平均日污水量计算。

有季节性变化的污水应按最大季节的平均日污水量计算。

进入转盘的BOD5浓度按经调节沉淀后的平均值计算。

转盘面积按BOD5面积负荷计算,用水力负荷或停留时间校核。

不同性质的污水BOD。

面积负荷和水力负荷一般应通过试验确定。

无试验条件时,一般采用五日生化需氧量表面有机负荷,以盘片面积计,宜为0.005~0.02kg/(m²·d),首级转盘不宜超过0.03~0.04kg/(m²·d);表面水力负荷以盘片面积计,宜为0.04~0.2m³/(m²·d)。

生物转盘设计报告

生物转盘设计报告

生物转盘设计报告1. 引言生物转盘(Biodisc)是一种用于处理生物有机废弃物的环保设备。

它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将其转化为有用的产品,如有机肥料或沼气。

本报告将介绍生物转盘的设计原理、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其性能和应用进行评估。

2. 设计原理生物转盘是基于生物降解技术的设备。

其基本原理是将生物有机废弃物放置在一个转盘上,通过自然降解过程,微生物将有机物转化为有用的产物。

转盘的设计旨在提供适合微生物生长和降解的环境条件,如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气性。

3. 设计结构生物转盘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3.1 转盘转盘是生物转盘的主要部分,用于容纳生物有机废弃物。

它通常由耐腐蚀的材料制成,如不锈钢或纤维强化塑料。

转盘可以旋转,以便更好地混合和降解废物。

3.2 运转系统生物转盘需要一个运转系统来驱动转盘的旋转。

常见的运转系统包括电动机和传动装置。

电动机提供动力,传动装置将电动机的动力传递给转盘。

3.3 排放系统转盘上的降解过程会产生废气和废液。

排放系统用于收集和处理这些废物。

废气可以通过气体处理设备进行净化,废液则可以经过处理后再利用或排放。

3.4 控制系统生物转盘的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控制设备的运行。

它可以测量转盘的转速、温度和湿度等参数,并根据设定值进行调整。

4. 工作原理生物转盘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4.1 装载废物将生物有机废弃物均匀地分布在转盘上。

废物的分布应适量,以保证转盘上的每个部分都能得到充分的降解。

4.2 启动转盘启动转盘运转系统,使转盘开始旋转。

转盘通常以较慢的速度旋转,以提供足够的时间供微生物降解废物。

4.3 微生物降解在转盘上的废物被微生物降解的过程中,废物中的有机物被分解为水、二氧化碳和有机酸等产物。

转盘的运转和通气系统将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降解过程的进行。

4.4 收集产物将降解产物收集起来进行处理。

有机肥料可以用于农田施肥,沼气可以作为能源供应。

4.5 观察和调整通过控制系统监测转盘的转速、温度和湿度等参数,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控制。

生物转盘实验方案

生物转盘实验方案

生物转盘实验方案
一、目的:
通过生物转盘实验,观察和理解生物间的相互关系,探究生物转盘对生物群落的影响。

二、材料与方法:
1. 实验器材:
- 生物转盘
- 生物数据采集表
- 研究对象的样本(如昆虫、植物等)
2. 实验步骤:
a. 将生物转盘放置在实验台上,确保稳定。

b. 在转盘上的每个部分放置不同类型的样本,如草莓、苹果、香蕉、橙子等水果。

c. 设定一段固定的时间,观察和记录每个样本被吸引的生物
数量。

d. 根据记录的数据,填写生物数据采集表,包括不同样本被
吸引的生物种类和数量。

e. 重复多次实验,取平均值以得出准确结果。

三、数据分析:
1. 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可以绘制柱状图或饼图,以显示不同样本对不同生物种类吸引的程度。

2. 分析数据,观察是否有特定样本能吸引更多的种类和数量的生物。

3. 分析结果,得出生物转盘对不同生物群落的影响,以及生物
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结论:
通过生物转盘实验观察到,不同样本可以吸引不同种类和数量的生物,说明生物之间存在着特定的相互关系。

某些样本可能具有更强的吸引力,能够吸引更多的生物。

这种相互关系对生物群落的形成和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而生物转盘实验为我们研究生物间相互关系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生物转盘设计3

生物转盘设计3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题目废水生化处理曝气池设计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专业环境工程班级环境081学号200838905137学生姓名赵天宇指导老师徐劼完成日期目录一、前言………………………………………………………………………3、二、设计任务 (4)三、设备计算 (4)3.1转盘总面积的计算 (5)3.2转盘盘片数的计算 (5)3.3每组转盘盘片数的计算 (6)3.4每组转盘转动轴有效长度(L)的计算 (6)3.5每个氧化槽的有效容积V的计算 (6)3.6转盘转速的计算 (6)3.7污水在氧化槽内的停留时间 (6)四、工艺流程图 (7)五、主要构筑物图 (7)六、设计说明 (8)七、小结 (9)八、参考文献 (9)一、前言生物转盘工艺是生物膜法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的一种,是污水灌溉和土地处理的人工强化。

这种处理法使细菌和菌类的微生物、原生动物一类的微型动物在生物转盘境料载体上生长繁育,形成膜状生物性污泥——生物膜。

污水经沉淀池初级处理后与生物膜接触,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摄取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作为营养,使污水得到净化。

在气动生物转盘中,微生物代谢所需的溶解氧通过设在生物转盘下侧的曝气管供给。

转盘表面覆有空气罩,从曝气管中释放出的压缩空气驱动空气罩使转盘转动,当转盘离开污水时,转盘表面上形成一层薄薄的水层,水层也从空气中吸收溶解氧。

气动生物转盘由接触反应槽、填料、转轴、空气罩等组成。

一般填料为蜂窝状塑料,由钢结构支撑,中心贯以转轴。

填料四周的空气罩由环氧玻璃钢构成。

转轴两端安放在半圆形接触反应槽(即氧化槽)的支座上。

转盘的40%一50%浸没在槽内污水中,转轴高出水面10—25cm。

一般情况下,三到四只转盘串联成一个系列,多个系列转盘之间并联布置。

气动生物转盘的主要设计及运行参数有:转盘级数(一般三到四级);容积面积比(可介于5—9之间):BOD面积负荷(≤20g/m2·d);水力负荷(<200L/m2·d);浸没率(一般介于40—50%之间);转盘旋转速度(一般每分钟0.8—3转,转盘边缘线速度以每分钟20m左右为宜)。

生物转盘的设计整理

生物转盘的设计整理

目录第一章设计任务设计目的1、了解水污染控制技术的课程设计规范、内容和要求,及环境工程设计规范与标准;理解掌握水污染控制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工艺和工艺设计方法;2、掌握典型的水污染控制单元系统及其设备构筑物的工艺流程、结构、工作原理、特点、用途、工艺设计参数及工艺设计与计算;3、培养我们查询与搜集相关资料、正确应用环境工程设计规范和标准的能力,进行生物转盘系统及其设备与构筑物的工艺设计与计算的能力;4、熟练运用Auto-CAD和工程制图规范与按标准绘图的能力;5、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科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培养我们踏实苦干、勇于创新的敬业精神。

设计题目生物转盘设计系统设计内容1.3.1查阅资料(1)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设计的规范、内容和要求,环境工程设计规范与标准,工程制图标准;(2)设计任务以及水污染控制单元系统(及其设备与构筑物)的工艺流程、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和用途,工艺设计参数,计算公式及设计方法。

(3)设计说明等资料的内容与格式,工程量的计算方法(4)其他资料1.3.2工艺设计工艺设计的内容包括:(1)设备及构筑物布置(平面与部面)设计;(2)管路布置设计(3)标准设备及选材(4)绘制工艺设计计算图并计算(5)编写设计说明1.3.3绘图需绘制的图纸包括:(1)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2)非标准设备及构筑物的工艺构造图(3)零件图(4)高程图(5)设备布置图(平立面)(6)管道布置(7)设备材料一览表。

1.3.4工程量估算按照图纸进行工程的估算,如土方数、混凝土体体积、钢板质量、钢板重量、防腐面积等。

1.3.5资料汇总将设计任务、设计说明、工艺设计图纸和工程量估算等内容依次汇编装订,构成《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第二章设计说明2.1基本设计参数与要求1、污水设计水量为3500m3/d;2、24/d连续运行;关于生物转盘2.2.1净化机理“生物转盘由转盘、盘片、氧化槽、驱动装置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设计任务 (2)1.1设计目的 (2)1.2设计题目 (3)1.3设计内容 (3)1.3.1查阅资料 (3)1.3.2工艺设计 (4)1.3.3绘图 (4)1.3.4工程量估算 (4)1.3.5资料汇总 (4)第二章设计说明 (4)2.1基本设计参数与要求 (4)2.2关于生物转盘 (5)2.2.1净化机理 (5)2.2.2特点 (5)2.2.3主要设备 (6)2.3工艺流程图 (7)2.4工艺设计及计算 (7)2.4.1生物转盘 (7)2.4.2 平流式沉淀池的计算 (10)第三章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 (13)3.1带控制点流程图 (13)3.2平面布置图 (13)3.3高程图 (13)第四章设备材料一览表 (13)4.1 设备材料表 (13)4.2工程造价 (15)4.2.1计算依据 (15)第五章总结 (17)参考文献: (17)第一章设计任务1.1设计目的1、了解水污染控制技术的课程设计规范、内容和要求,及环境工程设计规范与标准;理解掌握水污染控制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工艺和工艺设计方法;2、掌握典型的水污染控制单元系统及其设备构筑物的工艺流程、结构、工作原理、特点、用途、工艺设计参数及工艺设计与计算;3、培养我们查询与搜集相关资料、正确应用环境工程设计规范和标准的能力,进行生物转盘系统及其设备与构筑物的工艺设计与计算的能力;4、熟练运用Auto-CAD和工程制图规范与按标准绘图的能力;5、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科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培养我们踏实苦干、勇于创新的敬业精神。

1.2设计题目生物转盘设计系统1.3设计内容1.3.1查阅资料(1)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设计的规范、内容和要求,环境工程设计规范与标准,工程制图标准;(2)设计任务以及水污染控制单元系统(及其设备与构筑物)的工艺流程、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和用途,工艺设计参数,计算公式及设计方法。

(3)设计说明等资料的内容与格式,工程量的计算方法(4)其他资料1.3.2工艺设计工艺设计的内容包括:(1)设备及构筑物布置(平面与部面)设计;(2)管路布置设计(3)标准设备及选材(4)绘制工艺设计计算图并计算(5)编写设计说明1.3.3绘图需绘制的图纸包括:(1)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2)非标准设备及构筑物的工艺构造图(3)零件图(4)高程图(5)设备布置图(平立面)(6)管道布置(7)设备材料一览表。

1.3.4工程量估算按照图纸进行工程的估算,如土方数、混凝土体体积、钢板质量、钢板重量、防腐面积等。

1.3.5资料汇总将设计任务、设计说明、工艺设计图纸和工程量估算等内容依次汇编装订,构成《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第二章设计说明2.1基本设计参数与要求1、污水设计水量为3500m3/d;2、24/d连续运行;2.2关于生物转盘2.2.1净化机理“生物转盘由转盘、盘片、氧化槽、驱动装置组成。

生物转盘区别于其他生物膜法处理设备的特征是生物膜在水中旋转,盘片由转轴串联成组,盘片面积的40%-50%浸没在污水中,转轴高于污水水面10-25cm,工作时驱动装置带动盘片以每分钟0.3-3转的速度缓慢回转,转盘运转后,生物膜与接触反应槽中的废水和空气交替接触,浸没时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敞露时吸附大气中的氧气。

盘片的转动带进空气,并引起氧化槽内废水絮动,使槽内溶解氧均匀分布。

”[]1经一段时间后即可在盘片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膜,并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和空气中的氧进行生长繁殖,同时完成对污水的净化过程。

同生物滤池一样,当生物膜增厚到一定程度,在其内部会形成厌氧层,并开始老化、剥落和更新。

2.2.2特点(1)处理的效率高。

微生物浓度高,特别是最初几级微生物转盘,其微生物模量折合成曝气池的MLVSS可达到 40000-60000mg/l,F/M为0.05-0.1。

(2)生物相分级。

再每级转盘上生长着适应于不同污水水质的生物相,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有机物的降解。

(3)泥龄较长。

在转盘上能够生长世代时间较长的微生物(如硝化菌),因此,经适当的工艺安排,可以实现污水的脱氮除磷的功能。

(4)“剩余污泥量少”[]2。

在生物膜上的食物链较长,产泥量少,约为活性污泥法的1/2左右,且污泥的沉淀性能较好,易于脱水分离。

沉淀速度为0.80-1.20mm/s,污泥的含水率为95%-96%。

(5)“耐冲击负荷强”[]2。

生物转盘可以对BOD值为10~10000mg/l的有机废水进行处理,且得到较好的处理效果。

(6)运行费用低。

接触反应槽无需曝气,不用回流污泥,因此动力消耗低,且通过调节转盘的转速可以控制污水与生物膜的接触时间和曝气强度,运转灵活,维护简单。

(7)驯化时间短。

生物膜易驯化,成熟时间短,通常在7~10d内可以完成。

(8)易受气温变化的影响。

北方寒冷地区的生物转盘系统易受低温影响,应加罩或建在室内,使基建投资增大。

(9)管理运行方便。

2.2.3主要设备(1)盘片盘片是生物膜生长的载体,因此是生物转盘的主要构件,应具有质量小、强度高、耐腐蚀、不易变形的特点。

盘片多为圆形的平板或波纹板,并排安装在水平轴上形成盘体,并可随轴旋转。

使用的材料多为聚氯乙烯塑料或聚酯玻璃钢。

(2)接触反应槽一般与盘片相吻合的半圆形,课建成地下式或半地下式,或直接建成地表。

槽底设有排泥和排空管,槽的两侧设有进出水设备。

多级生物转盘的接触反应槽分为若干格,格与格之间设导流槽。

(3)转轴和驱动装置转轴是支撑盘体并带动其旋转的主要部件,安装在接触反应槽两端的支座上。

一般采用实心钢轴或无缝钢管,长度一般控制在0.5~7.0,不能太长,否则易于扭曲变形,发生磨断或扭断。

驱动装置包括动力设备、减速设备及传动设备。

动力设备包括电力机械传动、空气传动和水力传动等。

国内一般采用电力机械传动和空气传动。

对于大型转盘,一般一台设备设一套驱动设备;对于中、小型的转盘,可由一套驱动装置带动3-4级转盘。

2.3工艺流程图污水→出水回流图2-1工艺流程图2.4工艺设计及计算2.4.1生物转盘2.4.1.1设计说明(1)生物转盘盘片外缘与槽壁的净距不宜小于150mm ;盘片进水端宜为25-35mm ,出水端宜为10-20mm 。

(2)盘片在槽内的浸没深度不应小于盘片直径的35%,转轴中心高度应高出水位150mm 以上。

(3)生物转盘转速宜为2.0-4.0r/min,盘体外缘线线速度宜为15-19m/min 。

2.4.1.2 设计计算(1)确定设计参数:污水处理量Q=3500m 3/d ,进水BOD 5=300mg/L (La ),出水BOD 5=20mg/L(Lt),盘片直径=3m ,BOD 5的去除率:盘面负荷:当t=16℃,η=93.3%时,查图2-2和图2-3得N=15/(m 2d ⋅)查图2-3得知min/2500032m m Q F =即q=0.058m 3/(m 2d ⋅) 图2-2图2-3(2)转盘计算1)转盘总面积F①按面积负荷计算:3.6533315)20300(3500)(=-=-=N Lt La Q F m 2 ②按水力负荷计算:8.60344058.03500===q Q F m 2 采用65333.3 m 2作为转盘设计总面积。

2)转盘盘片总数m :取,3m D =462433.65333637.0637.022=⨯==D F m 片 3)转盘采用硬聚氯乙烯板。

4)转盘组数及每级盘数,转盘分为17组,每组盘片数m 1=272片,每组设一个氧化槽,布置成单轴四级的形式(如图2-4所示),每级盘片数为68片。

图2-4单轴四级式生物转盘5)氧化槽有效长度L :取a (盘片厚度)=5mm ,b (盘片净距)=25mm ,2.1=K6)每个氧化槽有效容积:取,200mm C =7)每个氧化槽净有效容积:8)氧化槽有效宽度:9)转盘转速:10)电动机功率:每组转盘由一电动机带动,272m in,/83.1,15010===m r n cm R 片 5.2=b ,1=α,3=β(查表1得)生物膜厚度系数表2-111)污水在氧化槽的停留时间:2.4.1.3设计示意图:图2-5生物转盘系统图2-6生物转盘剖面2.4.2 平流式沉淀池的计算2.4.2.1 设计说明“平流式沉淀池设计内容包括沉淀池数量、沉淀池的尺寸等,当无污水悬浮物沉降资料时,常按照表面水力负荷进行设计计算。

”[]32.4.2.2 设计计算(1)沉淀区水面积A :取q=1.2)/(23h m m ⋅Q max ——最大设计流量h m /3;q ——表面水力负荷)/(23h m m ⋅;(2)采用2座沉淀池,每个池子的表面积为2177.60m A =,每个池子的处理量为h m Q /92.7231=;平流式沉淀池有效水深2h :取t=1.6ht ——沉淀时间h;(3)沉淀区的有效容积V :(4)池长mv ——最大设计流量时的水平流速,取s mm v /5=(5)池子宽度m ,长宽比核算28.8∶4.22=6.82>(4∶1)合格。

(6)污泥区容积:其中W ——每日污泥量d m /3;S ——每人每日产生的污泥量g/(人d ⋅),取10 g/(人d ⋅);N ——设计人口,取300000;t ——两次排泥的时间间隔,初沉池按2d 考虑,曝气池后的二沉池按2h 考虑,机械排泥的初沉池和生物膜法处理后的二沉池污泥区容积按4h 设计计算,所以t 取4h 。

每座沉淀池的污泥量d m W /6000212000'3== (7)污泥斗容积V 1:设污泥斗为方斗;污泥斗平底采用mm f 4004002⨯=;污泥斗上口采用mm f 600060001⨯=;污泥斗斜壁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

污泥斗的高度m h 8.44=32121417.6116.03616.036(8.431)(31m f f f f h V =⨯++⨯⨯=++=>60.77m 3 (8)沉淀池的总高度H:h 1--超高,取0.3m ;h--缓冲区高度,取0.5m。

3(9)沉淀池的总长度L:0.5——流入口至挡板距离;0.3——流出口至挡板的距离。

2.4.2.3设计示意图图2-7 平流式沉淀池第三章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3.1 带控制点流程图图3-1带控制点流程图3.2 平面布置图图3-23.3 高程图图3-3第四章设备材料一览表4.1 设备材料表设备材料表4-14.2工程造价4.2.1计算依据估算指标采用于1989年1月1日试行的建设部文件(88)建标字第182号关于发布试行《城市基础设施工程投资概算指标》的通知中审查批准的由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城市建设管理局组织制定的《城市基础设施工程投资估算指标》。

1、第一部分费用;第一部分费用包括建筑工程费;设备、器材、工具等购置费;安装工程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