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
萍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萍乡市培育海绵产业发展海绵经济的实施意见(试行)

萍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萍乡市培育海绵产业发展海绵经济的实施意见(试行)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萍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10.30•【字号】萍府办发〔2017〕43号•【施行日期】2017.10.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萍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萍乡市培育海绵产业发展海绵经济的实施意见(试行)萍府办发〔2017〕43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为培育壮大海绵产业和鼓励发展海绵经济,紧抓新一轮海绵城市建设契机,充分激发市场参与的活力,推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双新”经济发展战略,按照“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五年新跨越”的总体要求,抢抓海绵城市建设机遇,培育壮大海绵产业,建立海绵产业协同配套体系,实现海绵产业总体保持中高速增长、产品迈向中高端水平、海绵经济全面提升,助力建设“五个新萍乡”,加快实现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发展目标主要发展方向:基础材料与产品、成套装备与技术、海绵城市建设施工与运营。
2017年至2018年,重点是转型升级、培育发展阶段,海绵产业产值达到75亿元;2019年至2020年,重点是示范推广、做大做强,海绵产业产值达到130亿元。
到“十三五”末,基本形成海绵产业示范园区集群效应,海绵经济初具规模的良好局面。
二、政策措施(一)推动传统建材业转型升级培育海绵产业1.支持相关企业转型发展。
引导相关企业加快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化发展,支持部分工业陶瓷、水泥、管道等传统建材企业转型,运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海绵产业。
建立技改项目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对接机制,支持企业技术改造,进一步放大政策效应。
(责任单位:市工信委牵头,市科技局、市发改委配合)2.培育龙头企业。
萍乡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探析

科技/规划设计/T echnology 萍乡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探析曾哲(芦溪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江西萍乡337200)摘要:萍乡市海綿城市试点已经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针对施工期间面临的水系统问题、人行道路路面严重破损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了相适应的海绵城市建设计划,探索海綿城市试点建设的方向,以期为相关建设项目提供参考。
关键词:海綿城市;透水铺装;下沉绿地;生物滞留;绿色屋顶0引言萍乡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项目主要针对市中心城区、重 要县城市规划区以及各建制镇规划区进行道路建设改造。
计 划改修的道路大多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和蓬松泥土路面。
水泥 路使用年限久远,道路破损严重。
但因水泥路面渗水效果不 佳,导致道路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都存在 亟需解决的问题。
萍乡市极端暴雨次数逐年呈上升趋势,给 城市交通和排水系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暴雨过后,路面积 水给人们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城市卫生也受到了影响,也 造成不小的交通隐患,所以探索一套适合萍乡市海绵城市建 设的方案极为重要。
1原地面问题分析1.1径流总量控制率低,暴雨后出现严重积水问题该项目区域大部分为非透水地面,产流系数高,暴雨时易 形成大量雨水径流,给排水能力弱的合流制管网带来了极大 的排水压力,小区内常因下雨且排水不畅造成局部低洼处积 水严重,对居民出行造成影响,居民区周围的环境也因此受到 影响;原修建绿地比地面高,无法使雨水较好地渗透和蓄积,没有发挥出绿地的渗蓄水功能。
1.2径流面源污染控制率低,景观水体水质差由于项目区域的基础设施薄弱、老旧失修,排水系统原为 雨污合流,且存在管网淤泥堵塞、盖板塌陷等为,导致项目区 域的管网携带大量的污染物排人下游管网;在项目区域内有 许多景观水池,由于其在建设时未设置雨水进出口,不能承接 周边的雨水,形成一潭死水,夏季极易导致水体发绿发臭,水 体污染较为严重。
1.3景观生态性、功能性较差原有绿地植被多为乔木加草坪的单一设计,没有形成丰 富的乔、灌、草植物的部落层次,景观品质不佳。
萍乡、常德海绵城市建设考察心得

萍乡、常德海绵城市建设考察学习心得2017年7月20日至23日,在武汉市海绵办、市海绵公司的组织下,武汉海绵城市建设青山示范区有关单位对与武汉同属首批海绵城市试点的萍乡、常德两地进行了考察学习,通过听报告、看现场的方式对两地海绵城市建设有了深切了认识,现将考察学习心得汇报如下:一、萍乡海绵城市建设方面萍乡在2015、2016年度住建部、财政部、水利部组织的海绵城市建设年度绩效考评中连续两年排名第一,有许多可取的经验值得借鉴,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1、建设目标明确。
萍乡海绵城市建设与武汉一样,面临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等不利因素,但海绵城市的建设目标明确,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围绕着建设独具江南特色的海绵城市展开规划设计,重点解决水安全、水生态和水环境问题。
试点区域面积32.98平方公里,海绵项目共计159个,计划总投资63亿元。
截止日前,投资完成比80.70%。
2、体制机制创新。
与其他试点城市类似,萍乡海绵建设也成立了海绵办,但与武汉不同,该市海绵城市建设由市委书记亲自挂帅,作为全市战略在推进,真正当做一把手工程在实施,形成了“海绵办一周一调度,分管副市长半月一调度,市长一月一调度,书记一季一调度”的工作机制,有效解决了项目推进中的各种难题。
同时,该市海绵城市建设的资源整合有深度,从全市选调了22名业务骨干集中办公,建立了一个指挥有力、业务扎实、综合协调、常态运作的工作机构。
主要表现在简化办事流程,对涉及到的手续做到能合并的一律合并,能并联的一律同步进行,能走绿化通道的一律挤进去,解决了项目审批难、审批慢的问题。
3、全员参与和舆论宣传。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民生工程,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和支持。
该市通过多媒体广泛传播海绵城市理念,不断提升海绵城市在干部群众中的知晓度、认可度和支持度,将政府有形的手和社会无形的手有机结合起来,“海绵城市”连续两年成为萍乡年度十大热词之一。
4、制度和管控创新。
加强制度和管控创新是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萍乡为此出台了《萍乡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和《海绵城市建设施工、竣工验收技术导则》等制度标准,从项目的立项、可研、规划、建设、竣工验收等阶段明确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落实途径,解决了项目在设计、施工及竣工验收等环节无标准、无规程的问题。
萍乡市海绵城市发展需求与建设思路初析_曾金凤

2 城市发展需求分析
2.1 存在问题
2.1.1 水资源短缺 萍乡地处湘赣两省分水岭,比周边地势高,
土地储水能力差。境内无大江大河,受地形制约 导致区域内无大型水利设施和输水工程,呈现工 程性缺水的局面。且现状城区部分水利设施陈旧, 地表降水资源综合利用系数小,雨水调蓄能力不 畅。根据《2013 年萍乡市水资源公报》统计分析, 2013 年全市总蓄水量 0.52 亿 m3,仅占总降水量的 1.05%。
以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绿地与广场为主 要控制对象,选择相对小型和分散的单项低影响 开发设施及其组合系统,对区域内 22.8mm 以下的 日降雨量进行源头径流削减和净化,实现 22.8mm
或回用水等水源。 3.2.2 与景观、排水相融合实施中途控制
通过实施植草沟、渗井、渗管、渗沟、沉沙 设施等控制措施,构建生态排水与管网排水相结 合的排水体系,将超出低影响开发设施处理能力 的雨水,由汇水区内低影响开发设施溢流口输送 至市政雨水管网,减少地表积水,降低后期雨水 中污染物含量。 3.2.3 与水生态工程相结合实施末端控制
量小,径流系数小于 0.15,即径流总量控制率大 于 85%[12]。根据降雨~径流资料,结合区域本底
市防洪标准达到 100 年一遇。
特征和开发建设的实际情况,统计计算得出在
3.1.2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分析
75% 径 流 总 量 控 制 率 下 对 应 的 设 计 降 雨 量 为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是指通过自然和人工 22.8mm,表 2。
针对萍乡城市现状防洪排涝标准偏低的现 状,以期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削减径流峰值流量, 延长径流持续时间,达到不同地块径流错峰目的, 降低城市内涝风险。同时,促进雨水的积存、渗 透和净化,提升城市雨水管渠系统服务能力。 2.2.3 改善和提升水生态环境
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海绵城市试点建设项目

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海绵城市试点建设项目PPP咨询服务机构采购竞争性磋商文件编号: KFQ2016-049#采购人: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局集中采购机构: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第一章磋商邀请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受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局(采购单位名称,以下简称“采购人”)委托,就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海绵城市试点建设项目PPP咨询服务机构采购进行竞争性磋商,现将有关事项说明如下:1、采购编号:KFQ2016-049#2、采购内容:3、响应人资格:3.1应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规定的条件:(1)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2)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3)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4)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5)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3.2采购人根据采购项目的特殊要求规定的特定条件:1)具有三年以上从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PPP项目咨询服务经验,并至少提供一项2012年12月31日之前签署的PPP 项目咨询服务合同复印件(含首页及签署页,核查原件)。
2)至少具有一个水环境治理类(含污水处理、截污工程、河道治理、水利工程等)PPP 项目的咨询服务业绩,并提供咨询服务合同复印件(含首页及签署页,核查原件)。
3)上述PPP项目具体包括BOT、BOO、TOT、特许经营及以上类型的组合,若咨询服务合同中明确为PPP项目同样给予认可。
3.3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
3.4本次采购不接受联合体。
3.5提供基本账户开户许可证原件。
4、磋商文件获取方式:2016年3月14日—2015年3月23日在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址:.cn/pxzbtb/xq/kfq.html)下载磋商文件。
5、递交截止与开标时间:2016年3月24日上午9时。
萍乡市海绵城市发展需求及其建设路径

【城乡建设】住宅与房地产2019年11月萍乡市海绵城市发展需求及其建设路径*宋杰光1,李良松1,曾 情2,杨雪晴1,朱 敏1,王秀琴3(1.萍乡学院海绵城市研究院,江西 萍乡 337055;2.江西萍乡龙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西 萍乡 337022;3.萍乡学院图书馆,江西 萍乡 337055)摘要:萍乡市城市发展与建设过程中要求与萍乡市的用水情况、河流、地理情况充分结合,建设生态友好的生态城市。
文章通过分析得出:目前萍乡市发展面临的困境具体表现为水资源不足,城市内涝问题较为严重,为探索萍乡市海绵城市发展需求及其建设路径,提出优化城市用水,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构建良好的水生态环境和城市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加强源头控制等,为萍乡市城市建设提供多种保障与支持。
关键词:萍乡市;海绵城市;城市内涝;源头控制中图分类号:TU9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6012(2019)11-0224-011 萍乡市城市建设整体分析海绵城市建设主要体现在雨水系统管理层面,对常规以排为主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进行了更新,优化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水系建设、广场、绿地、建筑、水系等多种层面,且优化了城市的雨水管理系统,为海绵城市的良好运行提供基础设施。
在城市雨水环境构建过程中建立源头分散的小型控制设施,解决由于水面积的增加而导致的径流系数增大、洪峰量增加等现象。
建立I新型的雨水管理理念,控制辖区内的径流污染,加强对原有水文条件的开发,包括雨水利用、屋顶绿化、生物滞留设施、雨水利用等多个层面,以此实现对区域内水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
2 萍乡市城市发展面临的困境2.1 水资源不足萍乡市与周围地势相比较高,储水能力有限,境内无大江大河通过,在区域内并无输水工程与大型水利设施,工程建设上呈现出缺水现象,制约了城市发展与建设,为此要求萍乡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有效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同时萍乡市的工业发展也多以高耗水工业为主,对水资源的消耗量较大,缺乏对水资源的有效监控与管理,在对水资源的利用上较为粗放,使得水资源的利用情况有增无减。
萍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萍乡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管理暂行规程的通知

萍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萍乡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管理暂行规程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萍乡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12.13•【字号】•【施行日期】2016.12.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萍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萍乡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管理暂行规程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萍乡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管理暂行规程》经2016年10月28日市政府第1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6年12月13日萍乡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暂行规程为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区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管理,确保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取得实效,依照《萍乡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萍府办字〔2015〕143号)的规定,对中心城区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暂行规程规定如下:一、本规程适用范围1.市规划部门确定的中心城区增长边界248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适用本规程;2.市本级建设项目按本规程执行,属安源区、湘东区、经开区管委会审批的建设项目参照本规程执行;3.芦溪县、上栗县、莲花县应参照本规程制定相应规程。
二、低影响开发技术条件给定新建的工程项目。
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受理国有土地划拨、国有土地出让、市政公用设施以及其他建设项目《规划条件通知书》申请时,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将项目低影响开发技术条件内容纳入《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
三、低影响开发设计方案审查1.建设单位应根据给定的低影响开发技术条件在设计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阶段落实低影响开发内容,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审核机构在受理项目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审核后,应将项目低影响开发平面布局方案提请市海绵办审查。
市海绵办于5个工作日内书面反馈低影响开发设计审查意见,未经审查或审查不合格的,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审核机构不得出具审核报告,规划部门不予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2.需发改部门立项的工程项目。
试点到示范:海绵城市建设的“萍乡经验”

试点到示范:海绵城市建设的“萍乡经验”作者:杨锦琦来源:《大东方》2018年第10期摘要:萍乡市是 2015 年全国首批 16 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海绵城市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组织机构不健全、资金缺少稳定来源渠道、专业人才和技术缺失和社会公众缺乏海绵城市建设参与意识等问题。
关键词:萍乡市;海绵城市建设;经验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美丽中国...”而建设海绵城市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绿色发展的重大举措。
萍乡市是 2015 年全国首批 16 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萍乡市围绕“建设独具江南特色的海绵城市”这一总体目标,以规章制度为引领,以模式创新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成效显著,连续两年在住建部、财政部、水利部组织的海绵城市建设年度绩效考评中获得全国第一,为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提供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萍乡经验”。
一、萍乡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践成效与亮点萍乡市是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也是全国海绵城市建设典范,从 2015 年开始,萍乡市政府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2015至2017年,萍乡市在32.98平方公里的示范区内,投资46亿元,建设以河道为骨架轴线、以流域综合整治为依托,以城市开发建设项目为基础的模式,构建线、面、点相结合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系统,做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同时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形成了可以借鉴和推广的“萍乡经验”。
(一)机制创新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协调配合。
为此,萍乡市政府成立了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为第一副组长的的海绵城市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和协调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领导小组负责重大事件决策、全局调度。
从全市选调22名业务骨干集中办公,建立资金统筹、指挥有力、综合协调的机制,实现实体化运作、常态化管理,形成了“办公室一周一调度,分管副市长半月一调度,市长一月一调度,书记一季一调度”的工作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沉式绿地
植草沟
生物滞留设施
旱溪
雨水花园
雨水桶
湿地
渗井
湿塘
人工土壤渗滤
(未注明设施可按实际填写)
年月日
注:本表一式八份,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各存二份。
建设项目
海绵设施验收一览表
项目名称:
验收时间:
海绵城市控制指标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城市面源污染控制率:
水资源利用率:
主要海绵设施验收情况
设施名称
图审规模 完成规模
设施名称
图审规模 完成规模
透水砖铺装
绿色屋顶
透水水泥混凝土
调蓄池
透水沥青混凝土
萍乡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
专项验收报告(样本)
编号: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一、项目概况(含海绵城市建设主要工程内容)
二、验收意见
三、验收结论
…………(后附海绵城市设施验收一览表)
验收单位及人员
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设
单
位
签名:(公章)
年月日
施工单位
签名:(公章)
年月日
设
计
单
位
签名:(公章)
年月日
监
理
单
位
签名:(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