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低段学生注意力培养的研究

关于小学低段学生注意力培养的研究
关于小学低段学生注意力培养的研究

关于小学低段学生注意力培养的研究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注意力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有选择的集中,是一切心理过程的开端并贯穿心理活动始终,是一切实际活动的必要前提和向导。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说:“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然而,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常会发现有些学生爱听不听,对教学内容无动于衷。当你进述一件很有趣的事时,总有些人目光黯淡,木然地坐着,这对于词的冷淡和不易接受性,是学习上的一大缺憾。如果这个缺点扎根很深,一个人就会对学习越来越疏远。当我们听公开课时,常会碰到另一种现象。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练习的花样像万花筒似的不停地变换,老师如变魔术似的出示教具,变着法儿提问,很少有学生会分散注意力。可是,课后常让人有一种失落感,静下心来想,如果学生每节课都处于这样智力紧张状态,一天下来,他们会累得精疲力竭。就像我们无法设想在急流滩上能钓到很多鱼一样,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学生神经易于激动,使神经系统过于疲劳。同时,学生没有一点独立思考的时间,容易造成思维僵化,学习被动。怎样寻求一条既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又使注意力保持稳定的途径呢?国内外关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注意力的研究很多,但都立足于课堂,从课堂教学手段入手进行研究。如何把课内课外结合起来,充分调动课外及课内的积极因素,以课外影响课内,改善已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掌握学生的注意力,突出思维的训练,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学生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摆在我们教育者面前的重大研究课题,意义深远。

二、文献综述及现状分析

(一)文献综述

许多孩子学习时总是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动作,一点小动静就会引起他们的分心。由于专心听讲时间短,他们不能有效地听课,学习成绩不好也是必然的。孩子上课这样不专心听讲是令家长最为头痛的问题。

一般而言,儿童在注意力的保持与集中方面总比大人差些。由于脑神经的不成熟,心理上的幼稚,儿童面对自己不喜欢的课业时,其注意力往往不能很好地专注;同时,他们没有对学习的收益与后果产生预期,不太知道延缓满足,自我克制的学习。因而,如果儿童不专心听讲的时间只有课上的一小部分时间,这属于成长中的问题,不必大惊小怪。

即使儿童经常不能专心听讲,比同龄儿童相差许多,也不可给他们扣上多动症的帽子。绝大多数这类儿童并非真正的“注意力缺损”,而是某一项或多项学习能力的落后而引起的注意力集中短暂。只有极个别的孩子,是真正的脑功能轻微失调而导致的无法专心听讲。这类儿童外表上与正常儿童无异,在一对一的教学或谈话中也不会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而在集体上课和集体活动中,或无人监督的自习课上,他们便无法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去完成作业和任务。这类儿童专注一段时间就会觉得疲倦或无法忍受,只有经常变换活动,改变活动的开式,才觉得好受。个别儿童甚至无法专心于看电视等娱乐性活动,即使在他们自己喜欢的活动上,也不能长久集中其注意力。目前,对于注意力缺损儿童,主要是药物控制。大多数儿童的注意力不集中是源于学习能力的落后,主要表现在:

1、理解能力落后。这种儿童无法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因而不能理解老师1[1]的授课内容,无法从老师的授课中得到任何有意义的信息。老师所讲的知识未能进入儿童已有的知识结构,使儿童根本不知道老师讲的是什么。这样,他们必然要找一些他们能够应对的、有趣的事情来做。

2、视-动统合能力落后。这类儿童在涉及写作业、抄课本或记笔记等与视-动统合能力有关的活动时,则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拖拉的现象。他们的注意力分散总是与书写有关。

3、感觉动作功能的落后。有些儿童上学了仍不会翻滚、接抛球,不敢走平衡木,更不会跳绳、辨别方向。由于身体本体感觉的混乱,外界的物理世界也是混乱无序的,所以,这些儿童动作笨拙、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动作,出现许多多余动作,更重要的是,这种动作功能的落后,妨碍了他们从外部世界提取有用的感觉信息,许多感觉信息不能传达到大脑,从而出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

由此可见,儿童在学习时不能集中注意力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面对这种儿童,首先要确定注意力分散的具体原因,然后根据原因对儿童进行帮助。

(二)现状调查与分析

1、现状调查

本课题在研究之前采用书面问卷,口头访问及随堂听课相结合的方法对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调查:小学生的注意力情况现状,小学生注意力不稳定的原因,家长、老师的教育观念及对小学生注意力的态度。通过调查以后发现:(1)小学生的注意力情况现状

集中注意力(是指学生能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课,没有分散注意力)的占的比例不多。有时分散(是指上课时,尤其在20分钟后,学生思想不集中)的占绝大多数。很少集中注意力(是指对上课不感兴趣,在做别的事或上课5分钟不到就思想不集中了)的占的比例也不多。

(2)小学生注意力不稳定的原因

对知识本身不感兴趣(是指老师讲的并不是学生迫切想要知道的引不起注意)的和对学习的方式方法不感兴趣的占绝大多数比例。外来的刺激的影响(指外来的声音,人,事或物使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分散)和没有机会表现(指训练的面积不广,学生得不到锻炼)占的比例不大。

(3)教师对学生注意力的态度

创造条件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占的比例不多。鼓励、赞许和不予理睬占四分之一差不多。愤怒、批评、注意力不集中者占一半差不多。

(4)家长对学生注意力的态度

创造条件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占的比例不多。鼓励、赞许的占一半差不多。不予理睬的占的比例不多。愤怒、批评、注意力不集中者占四分之一差不多。

2、调查分析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讨论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大多数儿童的注意力不集中除了与学习能力的落后有关以外,还跟下列因素有关:

(1)学生的注意力与学习观念有关

有些学生爱学习,认为能从课堂上学到很多知识,就会认真地听课,有些学生对学习无所谓,只有在鲜明的形象,特别的声音有趣的活动吸引他时,他才会

集中注意力,这些现象一过,他就把注意力集中到别的事情上,有些学生对学习一点不感兴趣,对他们来说玩玩具,闲聊更有意思。

(2)学生的注意力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有关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在儿童的意识里事先没有一些跟教材挂起钩来的思想,那么你就无论如何也无法控制他的注意力。”课文只是个例子,如果课文中所讲的知识学生在生活中没有接触过,甚至闻所未闻,他就不会感兴趣。“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没有兴趣,学生就会分散注意力。

(3)学生的注意力与教师的教学态度有关

小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教师如果没有充分重视这一缺点,没有将学生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科学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方式单一,会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4)学生的注意力与家庭教育有关

如果家长长期以来没有注重对孩子注意力的培养,听之任之,让其一边看书一边玩,或是一边看电视一边玩,这样容易使学生注意力不稳定,养成做事不专心的习惯。同时,学生的智慧取决于家长的智力兴趣,取决于书籍在家庭生活中占着怎样的地位。家长不爱学习,学生也不喜欢拿书本。

三、课题的概念界定

注意力是指心理活动集中和指向一定的客体,是重要的智力因素之一。注意力能保证人更清楚、更完善地认识事物。就是无论做什么事都很专心,思想集中,注意的时间较长,同一时间内可以注意比较多的事物,能够同时做好两件以上的事情。需要时,可以迅速从注意某一件事转移到注意另一件事。如玩时很专心,到需要学习时,立即忘记了玩,专心于学习。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就是有高度的注意力。

注意力是决定智力高低的重要因素,只有注意力集中,才能较好地学到知识和技能。

四、理论依据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注意有年龄特点,越小的儿童注意力越差,且被动注意越占优势。6—12岁儿童被动注意和主动注意均有所增强,并逐渐能把注意更多地与学习相连。但是,与成人相比,他们注意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分心,集中注意的时间与小儿需注意的内容和形式有关,一般为7—10岁约20分钟,10—12岁约25分钟,12岁以后30分钟以上。同时表明,注意力稳定,持续的孩子,掌握知识的速度要快,而且记得非常牢固,比较而言,智力水平较高,超常儿童的注意力往往很强。

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说: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精神实质是——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协调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特征表现为人的良好的健康个性、健全人格自由的充分的发展。这当然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追求课堂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率,离不开调动学生有效参与课堂认知的教学过程。可见,在合乎中小学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上,积极调动学生深度参与教学过程,注重选择调控学生注意力的教学策略,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

五、研究目标

1、通过注意力培养的研究,启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中的各种体验,发挥学生自己的能动性,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促使教师能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注意力的培养,从而灵活地调控和开展教学活动,高超地把握动态的课堂,上升到拥有教育智慧。

3、为小学低段教师在教学中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六、实施方原则是及操作过程

(一)研究原则

1、培养注意力与发展思维相结合的原则

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培养注意力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结合起来,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在观察、引导、启发中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宇教授说得好:“优秀的学生不在于优秀的成绩,而在于优秀的思维方法。”

2、扩大教学视野,课内外相结合的原则

注意力虽然体现在课堂上,但影响注意力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学生的已有知识。在教学中要树立大课堂的教学观念,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让课外的知识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注意力。

3、情境性原则

生动、逼真的情境创设,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集中注意力,犹如身临其境。

4、实践性原则

启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中的各种体验,发挥学生自己的能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

(二)操作过程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关于注意力也有过很多的阐述。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中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心灵的天窗”。只有打开注意力的这扇窗户,智慧的阳光才能撒满心田。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呢?

1、转化教育态度,引导学生积极的学习观念。

学生学习观念的形成,受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社会因素的改变需要很多人长时期的努力才能达到。我们从家长、教师的教育态度入手进行研究。

(1)转化家长的教育态度

家庭是人生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自然,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抚养方式对个体学习观念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使每个学生都能形成积极的学习观念,提高课堂注意力,我们通过家长会、家访的形式与家长进行交流,建议家长平时应注重对孩子注意力的培养,使他们养成做事一心一意的习惯,并与家长达成协议,让他们每周抽出几个小时和孩子一起阅读书报,给予必要的指点,让孩子逐渐发觉学习很有意思,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2)转化教师的教育态度

学校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进行的,教师的态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学习。如果教师对所教学科有积极热情的态度,那么就会形成

和加强学生对此学科的态度,如教师上课精神焕发,热情洋溢,讲课生动,学生就会专心听讲,注意力集中,积极思考,慢慢地学生就会喜欢上这门学科。相反,如果教师对他所教学科马虎了事,毫无热情,那么学生也很少会积极思考,热情地学习该学科;而如果教师上课消极应付,讲课有气无力,则学生就会昏昏欲睡,久而久之就会对该学科,甚至对学习失去兴趣,严重者甚至会讨厌这门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教育事业的崇高责任感,对学生的热爱与关心,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必须加深对自己职业的认识,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从而形成正确的教学态度。

我们通过听讲座、看录像、教学沙龙等方式逐渐使教师认识到这一点,并要求他们经常用语言、微笑、手势等方式进行鼓励,使学生能尽情地表现自己,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用内心的体验与行为参与到学习中去。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完善发展思维培养注意力的课堂教学体系。

(1)抓住一堂课最佳时间,把握学生注意力

对儿童的研究表明:7—10岁儿童连续注意约在20分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紧扣连续注意的最佳时间。在最佳时间里做最重要的事情。同时,避免单调地较长时间地从事一项活动,这样有利于听课注意力的提高。

我在教学第六册“笔算除法的认识”时,去除情境导入,还数学于本色,通过简单复习为本节课的教学打下基础以后,马上进行除法列竖式的教学,仔细分析竖式每一步的意义,一边讲一边做,一步一个脚印,争取在课始20分钟这一段黄金时间里把新课讲完,下半节课通过练习来巩固本节课的知识。通过这样的教学,虽然本节课的知识点比较难落实,但是因为紧紧抓住了学生注意力集中的黄金时间,本节课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2)协调左、右脑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人的大脑是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左半球主要担负着语言、写字、逻辑推理等功能,右半球则掌握视觉图、音乐、空间知觉等功能。要想充分利用脑功能,不使人脑皮层过于疲劳,有效的办法是变换活动的内容和方式,避免单调地较长时间地从事一项活动,同时要注意适度。这样有利于听课注意力的提高。

(3)运用小组合作,增强群体注意力

心理学家马斯洛在《成长心理学》中指出:学生生而具有内发的成长潜力,不需要教师刻意教导。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设置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小组合作起来,自由选择,自行决定,他们自会学到所需要的一切。注意力薄弱的学生受到了“群众”的激励和督促,听课的注意力会迅速增强起来。比如,我在教学第六册“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时,当我出示信息和问题,学生说出算式后,就让小组讨论算法,并要求各组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接着组织交流(实物投影展示各组的算法),讨论、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最后统一认识,得出一致的方法。为什么运用小组合作呢?是因为我觉得有前面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笔算的基础,学生完全可以独立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只不过是写法上有差异。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此内容比较简单,按照前面的方法扶着学生走,很多容易骄傲的学生有可能注意力就不能集中,这样班级学生的听课效率就差。所以我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此问题,使学生不但经历探索的过程,体会合作成功的欢乐,而且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上课效果又好。

(4)合理组织教学,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兴趣是心理因素,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才能有高度的注意力。只有注意力高度集中,感知教材时,才能有所发现,有所感悟。

A、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一般在新课导入时,教师设置悬念,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引发认知兴趣,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可使人们对不了解的事物产生新奇感和兴奋感,驱使人积极进取、主动思考。例如,有一位老师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内容时,出示课件:在小小玻璃店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丽丽和方方去请小熊店长给自己心爱的相框加上玻璃,便于保存。于是小熊店长为两个大小为6分米乘2分米、3分米乘4分米的长方形相框安装玻璃。安装好了,店长让他们付同样的钱,可二人认为:两块大小不一样的玻璃收同样的钱不合理,属于乱收费。店长却说两块玻璃大小一样。于是两方之间争执起来。最后,他们想请同学们帮忙来评评理。课件结束后,师问:同学们你们说这两块玻璃的大小一样吗?这下轮到同学之间互相争执了。师说:“其实小熊店长说的是对的,为什么大小一样呢?同学们学了今天这节课就全明白了。”于是,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整堂课的注意力都很集中,学习效率非常高。这位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设置生动的情境,把面积教学蕴涵在情境中作为一个问题提出,这样设置悬念,一方面使学生体验了学习面积的实际意义,同时又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B、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产生探究兴趣。

C、创设成功,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采取多种手段刺激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铺设恰当的成功台阶,使其求知欲不断获得满足,有成就感,从而再次激发学生对认识活动的兴趣,这样形成了“兴趣——好奇心——求知欲——成就感——兴趣”的良性循环,既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又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化和持久。

(5)、知行统一,凝结注意力

学生在抽象思维还不发达的时候孤立地进行智力活动,往往不易保持有意注意。知行统一,把形式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统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在实践中学会评价自己,不断激励,维持注意力。通过评价可以核对处理知识的方法是否合适,分析、概括得是否已正确等。通过反馈和总结,使学生注意力不断得到延伸和巩固。

A、激趣编剧

如教学童话、寓言及具有故事情节的课文时,让学生编课本剧,分角色表演故事情节,这样会对文章了解得更深刻。

B、在操作中明理

低年级学生对新颖的事物会产生极深的印象,教师让学生共同参与板书或挂图演示,或摆一摆,或贴一贴,或画一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C、在自学、读书实践中质疑、解疑

让学生有充分的自学与读书实践,边读边想,有点味道时,再质疑。反过头来再一边读,一边想,一边画,解疑。这样形成一个“读书——质疑——读书—

—质疑”的实践,调动了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的能力,从而潜移默化培养了学生的注意能力。

(6)自我评价,维持注意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学习一门学科,看来包括两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就是指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评价。”通过评价可以核对处理知识的方法是否合适,分析、概括得是否已正确等。同时有利于调动对学生知识的反馈和总结,评价的过程正是学生听课注意力的延伸和巩固。

3、强化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已有知识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包括课外阅读、各种竞赛活动,创作活动等,这些活动既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又影响到所学课程的注意力。

(1)制定活动制度

针对已往课外活动的盲目性和活动管理上的散乱性,可加大对课外活动的改革力度,强化管理的深度。如:将课外活动纳入课程体系,强化规范管理。健全组织形式,实行分级负责制。如:以班级或小组形式,组织课外阅读、游览、参观、社会调查,推荐学生参加朗读、墙报、名作欣赏等兴趣小组,组建小记者团。开展各项有益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竞赛活动。

(2)加强课外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你要学会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做到了这一点,你在讲解大纲规定的新教材时,就能用大纲以外的知识火花来照亮某些问题。”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知识,才能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激发求知欲,提高课堂注意力。为此,我们强化了课外阅读,加强了研究和指导。

A、解决书源问题

建立了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家庭图书架三级图书网络。家长在学校的倡导下,改送压岁钱、生日礼物为买图书、订报刊,纷纷建立起了家庭图书架。除此之外,根据需要,发动学生订阅报刊、上网查阅资料(家长帮助),据统计,对资料不翻不动的学生没有,大体浏览的占33%,认真阅读的达67%。

B、依照各学科单元要求的不同推荐书籍

每一学科各个单元的内容总是相对集中,教师根据内容要求推荐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读物,按照学生学习的不同层次,分发给他们。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这一单元课文前,向学生推荐《自然百科知识》、《十万个为什么.生物卷》、《生活科学百科文库》等,学生了解到许多动物的生长过程,尤其是对蝌蚪的演变过程初步了解,激发学生学习教材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注意力。在教学应用题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推荐一些促进学生思考的数学小故事——这些故事贴进了生活实际,能让学生容易解答,使他们体验到获取知识的兴趣,为教材学习作好准备。同时,还可把影视广告标语等各种语言信息引入课堂,如组织收看《蓝猫淘气三千问》、《小记者行动》、《交通报警台》等电视节目。

C、阅读汇报课

让学生畅谈阅读的收获和体会,不仅有利于互相交流,丰富知识,共同提高,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和口头表达能力。

D、积极组织各项读书活动

编故事、儿歌、应用题,创作自己的诗,进行讲故事比赛、朗诵比赛、知识强答、猜谜语、查字典比赛、试办手抄小报等都是增强阅读效果,提高课堂注意力,培养综合能力的有效措施。每月一期办手抄小报,让学生采集浅显有趣的各

科小故事、儿歌、童话,加上自己的创作,画上自己的画,定期展评。手抄小报大体有报纸的特点,集读、摘、写、画、设计于一体,是学生锻炼才智、展现才华的用武之地。在这块属于孩子们自己的小天地里,他们以独特的视角观察社会,体味生活,表露心迹,稚气、童心和才智都跃然纸上。不仅学生对手抄小报情有独钟,而且家长见了也喜不自胜。创作来源于课堂,丰富的知识又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E、加深教师对书的感受,开设阅读欣赏课

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所以教师不光要熟知图书内容,更要加深对书的感受,这样在开设阅读欣赏课时,才会游刃有余。阅读欣赏课是指由教师选择某一重点内容,组织学生品评鉴赏,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读书品味。

(3)充分利用教育资源

社会自然是学生思维的源泉,除了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来作好知识准备以外,教师还要让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接触社会,走向自然,掌握客观知识,培养课堂注意力。

A、引导观察

观察对儿童必不可少,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低年级学生观察水平较低,观察的目的性、顺序性都不强,精确性也不够。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觉器官进行仔细观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通过观察、分析、思考获取更多、更深刻的认识,从而积累客观知识。

在教学某一内容前,或在自然界季节更替的时候,教师带学生到自然界、社会生活中去,引导他们观察,如:教学《落叶》这篇课文前带学生到树林里去,观察落叶的树有哪些,树叶飘落的样子,了解鸟类、昆虫以及其他各种生物怎样准备度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季。学生们仔细观察着树枝、树皮、树叶,倾听着各种声音,每个小小的发现都使他们感到欣喜,这些鲜明的,富于色彩、声音的形象就很深地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为学习课文作好了准备。

B、亲身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课前的亲身实践不但能给予学生感性经验,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课文时与作者在激发的情感与语言表达形式上产生呼应对照,提高课堂注意力。让学生在生物基地或在家里种植饲养。如学习《蚕姑娘》之前,就引导学生饲养小蚕,观察蚕由卵-蚕-茧-蛾的生长过程。写好观察日记,记述自己在饲养过程中的苦与甜、喜与忧。日记的形式可因人而异,既可撰文,也可绘图。再学习课文时,学生被唤起的必定是与作者相同的欢欣鼓舞,吸取的必然是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方法与生动传神的描写。

C、“思维课”的开设

教学中过分强调直观性,把知识活动局限于感觉的范围是不够的。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惊奇开始的。”只有人去认识自然界,用思想去钻研因果联系的时候,自然界才能成为教育的强大源泉。如:在科学课里有一篇课文《生物和非生物》。教师带学生来到野外,让他们观察鱼儿、蝴蝶、燕子、泥土、小草,让学生比较“青草与岩石的区别”、“燕子妈妈生了许多小燕子与大石头旁有许多小石头比”、“会飞的蝴蝶与会飞的气球比”。学生明白了生物会生长、有生命,非生物不会生长,生物需要阳光、水等,把周围世界作为儿童身在其中学习思考、认识和推理的环境,促进思维的发展,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七、研究的成效

1、在教师方面:

经过一年的实践与探索,参与研究的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较大的提高,黄克熙的《凸显生命意义构建生态课堂》获区小论文评比二等奖;刘海敏的《反思“动”起来的思想品德课》获区一等奖;杨洋的《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和谐发展》获区小论文评比三等奖;徐云飞的《在新理念下提高学生反思评价能力的思考》获区三等奖;杨洋的《跳出老框框,开创新思路》在街道阳光教学案例评比中荣获三等奖。

除了以上的收获外,我们每一个参与研究的成员的科研意识都得到了提高。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都会主动的思考在教学中怎样进行重新组编教材,提供活动内容,改变评价机制,激发活动热情改变教师地位,促进活动开展,变化作业形式,给予活动机会,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开展学习活动,促进各方面素质的形成是教育教学发展的趋势。

2、在学生方面:

通过一年多的研究和实验,我们发现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是深受教师和学生欢迎的,效果是显著的,它不但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也为“高段学生注意力培养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实践与理论依据。

(1)学生的注意力稳定,课堂效率提高了。

专注的注意力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必要前提,是教师顺利进行教学的重要条件。通过本课题的前期实验、研究,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上课不认真现象有所减少,很多任教低年级的老师都说现在的低年级学生听话了、懂事了。

(2)学生的质疑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素质教育就是要调动全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获得主动发展和全面发展。教师重视学生的质疑正是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参与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一环。在本课题的研究当中,我们教师在教学时,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想问、敢问、好问、会问,使学生由被动质疑逐步转向自动质疑,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从而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3)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有一定的提高。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开展读好书活动后,学生读的书多了,知识面大大开阔了,分析理解能力也有了提高。在语文课堂中常常有学生说我从某本上读到了什么。为同学们解答了一个又一个疑难问题。好多学生在课外阅读题考查中独立解题能力提高了。

(4)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和谐发展。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必须关心所有儿童的最充分的发展;而学校的责任则是创造能使每一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准的学习条件,学校必须给学生奠定终生学习的基础,学校永远对所有学生负责。教师的责任诚如一位学者所讲的:教师是“伯乐”,伯尔善于相马,教师也要善于认识每一位

学生的个性。但是,教师又不能只是伯乐,伯乐相马的目的是挑出千里马而淘汰其余的马,教师却必须对每个学生负责。因此,素质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感,为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立必须具备的条件。在本课题的研究当中,教师十分注重因材施教,增加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充分、和谐、全面的发展。

八、研究困惑

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突破,部分工作已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反过来又为实践服务。通过这一年的研究,我们发现:小学低段学生注意力的培养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涉及面广(既跟学校教育有关,又跟家庭教育有关)。

在学校教育方面:由于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没有完全更新,课堂驾驭能力还不高,一味跟着学生走,学生将可能变成散沙一团,会使课堂纪律松懈,基础知识掌握和基本技能水平下降,更不用说集中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了。

在家庭教育方面:由于部分家长工作太忙,难免会顾此失彼,出现不能及时和孩子一起阅读书报,给予必要的指点这种情况,这样让孩子逐渐发觉学习很有意思的机会在不经意间悄悄地流失掉了。或者家长有足够的时间陪孩子看书,但由于家长自身素质不高,导致不能正确引导孩子发觉学习的有意思的情况也时有发生。针对上述情况,提高我们教师、家长个体的各种素质、素养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论文大赛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摘要: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不了解学习的重要性,在加上他们好玩、好动,使他们在课堂能真正融入课堂的时间很少。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是否集中,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我们教师要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关键词:兴趣设计教学环节鼓励注意力高效课堂有位教育家说过,“注意是心灵的天窗”,天窗开得越大,我们学到的东西就越多。而一旦注意力涣散了或无法集中,心灵的天窗就关闭了,一切有用的知识信息都无法进入。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不了解学习的重要性,在加上他们好玩、好动,使他们在课堂能真正融入课堂的时间很少。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是否集中,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我们教师要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常言道:“兴趣最好的老师。”只要是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谁都会很投入,很专心,小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如果将他们的学习当作单调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将会使他们的兴趣荡然无存,课堂上表现为无精打采,注意力分散。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游戏竞赛 游戏是低年级学生最喜爱的活动,它能激发孩子兴趣,使他们心情愉快,注意力集中。当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时,穿插一些趣味性的东西,让学生唱一唱,动一动,加快节奏,增加密度或增添一两个小游戏或进行表演比赛。这样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另外,闯关竞赛学生也特别会“提神”,我们可以把习题设计成一关一关的闯关练习,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2、利用直观教具 在课堂中,直观教具的使用也是培养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方法之一。一幅画、一个头饰,一张图片也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随老师的教学思路转移,更不用说电脑动画、录音录像等电教手段。总之,直观教具的使用,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专心学习。

注意力训练题

第一关注意力训练题 训练目的:提高注意力和细心态度 训练方法:②用铅笔以最快的速度把表中的“7”圈出来。③用黑色笔以最快的速度把“2”左边第三个数字圈出来。④用蓝色笔以最快的速度把“5”右边第二个位置中的偶数圈出来。 6598723154789328713262389402364789652348357951684 212154897575621567887577522165132116412577456824 854569877545457846991633015670980461767892140115 第二关考试不粗心题 训练目的:训练注意力和思维能力 训练方法:找出每组中与其他不一样的数字字母和汉字,用圆圈把它们圈起来并记录下来PPPPPPBPPBPPPBPPPPPBPPPPBPPPPPPBPPPPPBPPPPPBPPPPPBPPP共( )个55556555565565555655556556556565555565555655556555655共( )个33383338333833383883333833338333383333833383333833833共( )个77771777717771777717771777177771777717777177717771777共( )个44447444447444474447444474444744447444474444744447444共( )个99998999899989998999899998999998999989998999899989999共( )个 第三关听觉注意训练,提高学生注意的快速性和准确性。 游戏1:听报数字,要求学生听完后立即报出来。 6位数:452389,756436,267522,423791 7位数:2984348,6845971,2875634,8925674 8位数:38462175,52768429,29851673,48926871 游戏2:听报数字,要求学生听完后立即倒背出来。示例:教师说301,学生说103。从3位数开始,逐渐提高。452,389,756,436,267,522,423,791,3846,2175,5276,8429,2985,1673,4892,6871,29843,48684,59712,87563,48925,67429。 游戏3:听报词语训练,要求学生听完后立即报出来。词语:碧绿的草地、快乐和悲哀、暗淡和明亮、爱慕和嫌弃臭泊枫桥听晚钟,桃花潭边诗友情,江边送别情意深倒报词语: 愉快,照顾,吝啬鬼,取经人,凤辣子,执法者,巾帼英雄,勇于探索,津津有味,沟通心灵,训练注意阳光心语室,夏天的昆虫,生活的太阳,先下手为强。 五、注意力训练方法(一) 一.注意转移的训练 改善学生注意转移的品质可以通过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来实现。具体做法如下: 如,按以下规则给小学生出两道题。 第一题,写两个数,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例如4和2,然后把它们加起来,把和的个位数写在右边的上方,而把左边上面的那个数移到下面,连续这样做…… 46066280 24606628 第二题,起始的两个数与上题相同,然后把两个数的和的个位数写在右边的下面,把左边下面的数移到上面,连续这样做…… 42684268 26842684 稍加训练后,每隔半分钟向学生发出命令“第一”“第二”“第一”“第二”等,要求他们听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上课注意力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 上课注意力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上课注意力 低年级上课时老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教室里像是炸开了锅,个个都在举手,嘴里还不停地说:“我,我来”,“我知道”等等,而当老师抽到一个学生发言时,多数孩子却丝毫不听别人说了什么,为什么这样说,说得怎样,好像完全与自己无关。另外,老师讲课时他们也会不由自主地思想“开小差”,摆弄一些物品(如:橡皮擦、铅笔、文具盒等),做一些小动作。凡此种种,不由得让人深思:长此以往,他们便不会倾听老师、同学的发言,更不可能对别人的发言作出思考、判断和整理,学生的倾听能力和思考能力无法得以培养。这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及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 有位教育家说过,“注意是心灵的天窗”,天窗开得越大,我们学到的东西就越多。而一旦注意力涣散了或无法集中,心灵的天窗就关闭了,一切有用的知识信息都无法进入。因此对于年级学生而言,培养他们的注意力是尤为重要。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明确上课要求,适时提醒 低年级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部分孩子不知道上课该做什么?对于行为的对错,概念是模糊的。因此,教师要根据集中注意力上课的特征,提出上课要求:比如要求学生端正坐姿,认真倾听,眼睛望着老师或黑板,积极发言;课前做好准备工作,上课时翻书、拿笔的动作要快;回答要针对所问;对别人的回答有异议马上举手补充等等。让他们清楚地知道什么事情是下课该做好的,上课应该做些什么,要准备些什么,上课有用到的应该放在哪里。 由于孩子们的注意力不持续,尽管他知道该怎么做,可是还是控制不住自己。因此,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根据情况进行适时的提醒。如:发现有部分孩子开始搞小动作,即可

中小学生学习注意力测试题[1]

中小学生学习注意力测试题 下面每行中都有一些两两相邻、其和等于10的成对数字,在每对相加等于10 数字的下面画上线,例如:879564367822691 测试要求: (1)小学生在8分钟内,初中生在5分钟内做完,不要超时,否则测试成绩不准确。(2)从一开始做,就一直到做完为止,中间不能停顿 测试标准: 下面数字行有相加等于10的邻数,每答对一对数字,则得1分,例如:孩子答对下面共130对,则得分130分。 评分标准: 得分138—150 注意力非常强,学习效率高 得分116—137 注意力比较强,学习效率比较高,需要提高注意力. 得分102—115 注意力一般,刚好及格,学习效率比较低,更需要提高注意力. 得分101以下注意力比较差,学习效率很低,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最需要提高注意力. A 79148756394678831234567898765437 B 91765432198765431421521621728194 C 12845678912345671521631746135124 D 33467382914567349129123198265190 E 51982774675370988028382032465934 F 20563770895749745505533554465505 G 64328976378209382457864018258640 H 76554744466688831345178313141561 I 32832112312354378239237236324376 J 98798787682676570198684743289619 K 19873826455910884234568345679467 L 24682468369118194455566667777738 M 83659172375943767766554433221199 N 91827364558183729108207456789234 O 27348556472378026775675675645766 P 63868918764382928765465435432321 Q 97543354682254668574635296645342 R 40439347368247463647586972837283 S 50161984632876428487659071151682 T 83654289664036826754698457342891 U 48654876983473896474676476473468 V 89573869010285378232818171615648 W 64286497628018365283607788991122 X 48295163837846752866337744885599 Y 62482746389619848328455918264379(此测试不是全面的注意力测试,仅供参考)

培养孩子注意力超有效的五种方法

培养孩子注意力超有效的五种方法 专家认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心理问题。孩子缺少安全感,自信心不足,过分依赖,缺乏耐心或情绪困扰,都是产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而这些问题多数是由于家长教育方式不当和在不良环境中成长造成的。专家为家长总结出5个指导性极强的方法,家长们不妨试一试。 全神贯注法 5-7岁的孩子能聚精会神地注意某一事物的时间为15分钟左右;7-10岁约20分钟;10-12岁约25分钟;12岁以上是30分钟左右。家长要掌握孩子的注意力特点,科学合理安排时间。 消除干扰法 环境对孩子的注意力有明显的影响,如果孩子正在做某件事情,突然被其他声音或色彩打扰,极易分散孩子注意,所以最好消除干扰,同时家长要以身作则。 游戏锻炼法 孩子做游戏时总是全身心地投入,此时家长切不可打扰、干涉。给孩子讲故事时,不要照本宣科地读,要有表情或穿插些动作,这样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家长切忌同时给孩子买太多的玩具或图书,这样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鼓励表扬法 鼓励孩子做有兴趣和可胜任的事情,但要求孩子做的事情不能超过他本身的能力,也不能过于简单。如发现孩子有注意力集中的表现,应及时鼓励和表扬。 培养兴趣法 兴趣是注意力的源泉,培养孩子对活动的间接兴趣,并努力把间接兴趣转化为对活动的直接兴趣,是培养孩子注意力的好方法之一。

训练孩子注意力的9个小游戏 游戏是儿童玩具最喜欢的方式。注意力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训练,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成效。方法是或比赛,或陪玩,贵在孩子的坚持,重在大人的参与。在训练次数的安排及学习材料的内容应遵循的原则是:从小到大、从短到长、从少到多、从易到难。以下几个活泼有趣的方法,不妨一试: 1、玩扑克 可锻炼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快速反应能力。取三张不同的牌(去掉花牌),随意排列于桌上,如从左到右依次是梅花2,黑桃3,方块5、选取一张要记住的牌,如梅花2,让她盯住这张牌,然后把三张牌倒扣在桌上,由家长随意更换三张牌的位置,然后,让她报出梅花2在哪儿。如她说猜对了,就胜,两人轮换做游戏。随着能力的提高,家长可以增加难度,如增加牌的数量,变换牌的位置的次数和提高变换牌位置的速度。 2、“开火车” 这种游戏要三人以上。以三人为例:三人围坐一圈,每人报上一个站名,通过几句对话来开动“火车”。如,父当作北京站,母当作上海站,孩子当作广州站。父拍手喊:“北京的火车就要开。”大家一齐拍手喊:“往哪开?”父拍手喊:“广州开”,于是,当广州站的儿子要马上接口:“广州的火车就要开。”大家又齐拍手喊:“往哪开?”儿子拍手喊:“上海开”。这样火车开到谁那儿,谁就得马上接得上口。“火车”开得越快越好,中间不要有间歇。这种游戏由于要做到口、耳、心并用,因此能让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时也锻炼了思维快速反应能力。 3、顶乒乓球 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往往是孩子抗干扰能力较差。要保持注意力集中本不容易,若旁边再有人故意制造干扰源,进行人为干扰,你会觉得更难以集中注意。然而正因为有干扰,有难度,才能在人为设置的更困难更复杂的情境中,训练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以和孩子顶乒乓球来说明:让孩子把球放在球拍上,顶住它不让它掉下来,绕桌子行走一圈。大人在旁边进行有意捣乱,可以拍手跺脚,大喊大叫,可以故意用语言刺激:“掉了!就要掉了!”但不能碰及孩子的身体。这样,孩子为了不让乒乓球掉下来,必须保持镇定和注意力集中,等绕完一圈才算胜利。接下来可以互换角色玩。 4、给数字划线 家长可在一张纸上写出几组数字,每组都是一连串的数字,一式两份,家长和孩子各人一份,同时做,看谁先又快又好地做完。介绍三种题型:

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培养研究实施阶段总结

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培养研究 实施阶段总结 经过对小学一至三学生注意力的培养研究,取得了预期的目标,学生和教师都受益匪浅,具体情况如下: 一、具体成效 1、学生的注意力稳定,课堂效率提高了。 注意力的训练提高了课堂效率。一堂课的成效和学生的注意力是分不开的。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了,我们所预期的课堂目标就能按时完成。他们上课就会有的放矢,以有意识、有目的上课代替无意识、无目的上课。所学知识也会牢牢掌握。反之,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老师讲到哪里,他不知所道。老师放下所讲内容来提醒学生注意,中间插进和内容无关话题,使本来连贯相通的各个环节而中断了。虽然个别同学的注意力集中了,但打乱了课堂教学秩序,不仅影响学生上课学习气氛,更影响了学习效率。注意力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必要前提,是教师顺利进行教学的重要条件。通过本课题的前期实验、研究,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上课不认真现象有所减少,很多任教低年级的老师都说现在的低年级

学生听话了、懂事了。从一(1)班前后调查表中对学生最喜欢的科目的统计中,从喜欢上课的人全班12人,增加到了近40人。学生的平均得分有了明显的提高,实验班一(2)班的平均分提高了近10分,一(1)班的平均分提高了近8分。这个提高不是偶然的因素造成的,而是学生注意力提高,专注力提高所形成的。在实验前,我校成绩在全县处于末几位,但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实验,我校成绩整体有了很大的提高,已跃居全县中上水平。从各种测试情况观察,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兴趣提高了。原来做题时看题不仔细,这种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错误明显减少。在学生书写时更加细心了,以前多写、少写、写错的现象明显减少,在考试时失分率减少。以10分为例,以前得分为5.5分左右,现在平均得分在8.7分以上。在后进生方面,有原来每个班的十几个不及格降至几人,有些班几乎没有,而且不及格同学的分数也达到50多分。 2、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人终身受益。低年级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小学生刚刚起步,什么都是刚接触的,纯得就像一张白纸,从一开始就对他们进行良好的熏陶,进行注意力的训练,培养他们上课做到眼到、心到、口到、身到。刚一开学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很差,通过研究实施,实验班学生基本上能做到上课注意力集中,养成了良好的

如何提高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

如何提高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 1、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刚刚跨入小学大门的学生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活泼好动,自制力较差,注意力集中程度低、持续时间短。很容易出现大脑阶段性疲劳。如果采用单一的教与听的过程,就会出现课堂很安静,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和兴趣降低。疲劳是大脑皮层的一种保护性抑制,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注意力。 2、优化教法,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学生的注意力能否保持长久与注意对象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注意对象是有趣的、变化的、生动的,那么学生的注意力就比较稳定。人处在注意状态时,他的心理活动总是指向一定对象,并使认识在一定时间内始终集中在该对象上,而抑制与此无关的活动,这就是注意的指向性的集中性的特点。在对儿童的研究中发现:7─10岁的儿童连续注意时间约20分钟,10─12岁儿童连续注意时间约25分钟。因此,我汇集学生连续注意最佳时间,讲解重点和难点,合理利用 “黄金时间”解决主要问题。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内容上,我在教学中利用课本中的插图,图文并茂、书本与现实生活联想,多方位地回归内容,提高课堂质量效果。课堂教学中游戏和比赛简单易行,是培养学生情绪和注意力的有效方法,深受小学生的欢迎。在游戏、比赛中,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兴趣极高,接受知识较快,处于主动学习状态。这样每个学生不但能集中注意力参加学习活动,还训练了思维,增强了团队精神和荣誉感。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器械,通过图象、声音等,充分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内容上,发挥课堂的“黄金时间”。 3、张弛有度,强化个别训练. 一节课的质量和学生的注意力及情绪有很大的关

上课吸引幼儿注意力的方法

上课吸引幼儿注意力的方法 1. 课前准备有律动或手指游戏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在教学活动开始时,如果没有课前准备活动孩子们很难集中注意力,有的做小动作,有的说话,很难进行教学,如果课前有一个律动,孩子们会跟着音乐节奏做律动,当音乐停时,孩子们会做的非常端正,等待上课,注意力一下集中,不需要老师无数次的强调。 这学期刚入园,由于我接了一个新班,没有来得及编新的律动,每天上课前,我就会说请你面向老师坐,通过无数次的说,孩子们才可以集中注意力,但是教学效果不是很好。于是我立刻编了一个古诗律动《咏鹅》孩子特别喜欢,他们没想到古诗还可以边唱边做律动,兴趣高昂,教师不费吹灰之力,孩子的注意力立即集中,于是我把很多古诗都编成了课前律动,孩子们特别喜欢。对幼儿来说,他们的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受兴趣和情绪的控制。因此课前一定要有律动或者幼儿喜欢的手指游戏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2. 运用新颖直观的教具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制作新颖直观的教具能够吸引幼儿的无意注意。一切新颖,直观,具体,形象和不变的刺激物都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力。 如我在《食物的旅行》中,向学校借来了消化器官的模型,孩子们个个聚精会神,都睁大了好奇的眼睛,没有一个孩子东张西望,交头接耳,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模型上,而且很容易接受了知识点。 我还在分享阅读《咔嚓》中出示了各种各样的绳子,孩子们按照用途和材料很快进行了分类,孩子们的注意力相当集中,这节课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这就充分说明在教学活动中,要运用新颖直观的教具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要合理的选择和使用教具,减轻幼儿的智力疲劳,有助于注意的稳定。 3. 善用语言, 吸引注意 善用语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语言的技巧,提高孩子的注意,从而调动孩子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教学语言技巧是教师艺术水平的标志,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很好的运用语言技巧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调动孩子的学习情绪,对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1)语言形象生动、富有表情、重点突出。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使乎言”。就是说语言应避免枯燥乏味,空洞无物、呆板无力。常见一些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语言平淡生涩,毫无情趣,试问能给孩子美的享受吗?

简单有效的小学生注意力培养训练(1—6年级)

简单有效的小学生注意力培养训练(1—6年级) 小学生注意力训练题目(一到三年级) 训练预期:训练学生学习能力,能使学生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写作业,考试不粗心,提高学习成绩。 训练要求:每天训练10分钟,放学后在家里写作业前训练,由家长监督训练情况,必须每天坚持训练,效果明显。 第一关:数字传真 训练方法:家长将下列每个数字读一遍,孩子在听完之后凭记忆写下听到的数字。 例如:家长读:68715 孩子听完之后在纸上写:68715 56821 88245 35628 25436 87543 25864 39854 23684 25916 58736 第二关:听字训练 训练方法:家长读下列短文,孩子认真听,当听到一个“一”字就用笔在纸上打一个“√”,家长读完后统计“一”字的个数,直到孩子记录的个数与短文中“一”的个数相同为止。 有一小鸟,它的家搭在最高的树枝上,它的羽毛还未丰满,不能要飞,每日只在家里叽叽地叫着,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他们都是觉得非常的快乐。 这一天早晨,它醒了。那两个老鸟都找食物去了。一看见火红的太阳,它们又害怕了,因为太阳太大了,它们又看见一棵树上的一片好大的树叶,树叶上又有站着一只小鸟,正在吃害虫,害虫吃了很多树叶,让大树不能长大,大树是我们的好朋友,每一棵树都产生氧气,让我们每一个人呼吸。这时老鸟马上飞过去,与小鸟一起吃害虫,吃得饱饱的,并为民除害。 第三关听词训练题 训练方法:家长每念一个词语,孩子认真听,当听到电器就马上举起右手。 凳子课桌洗衣机篮球电视机自行车书包电冰箱作业本葡萄空调电风扇电话机被子杯子钢笔手机篮球羽毛球打火机飞机刀剑 小学生注意力训练题目(四到六年级) 训练预期:训练学生学习能力,能使学生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写作业,考试不粗心,提高学习成绩。 训练要求:每天训练10分钟,由家长监督训练结果,必须每天坚持训练,效果明显。 第一关:词语复数

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也许很多同行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都会遇到这样的困惑:一道题讲了很多遍,学生还是出错。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抱怨学生太蠢、太笨,甚至不可理喻,而不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或教学行为。于是,我们还会不厌其烦地再去重复讲更多遍。如果是那样,我们只会重复着昨天的故事,疲惫着昨天的疲惫,无奈着昨天的无奈!对教师来说,优化课堂教学流程固然至关重要;而重视对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培养也同样不可忽视。因为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教学流程的优化,教学设计的实施,教学任务达成,最终都必须通过学生这个学习主体本身的努力以及与教师的配合来实现。学习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学习者本人。 心理学认为,注意是人在清醒意识状态下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当人对某一事物发生高度注意时,就会对这一事物反应得更迅速、更清楚、更深刻、更持久。有位教育家说过:“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经过它才能进来。”只有那些进入注意状态的信息,才能被认知,并通过进一步加工而成为个体的经验,其目标、范围和持续时间取决于外部刺激的特点和人的主观因素。如果学习时学生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就很难集中在一定的学习对象上,就会导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发生,也就不能很好地感知和认识教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必须采取多种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引起兴趣是注意力集中的前提条件 注意的转移始于兴趣的关注有关。新的事物或新的活动是否有趣是引起注意的条件。—节课的开始,学生的兴趣有时还停留在上节课的内容或课间所从事的活动中。能否把学生由“课下”导入“课上”,有趣是前提条件。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一般采取有趣的新课导入,让学生及引起注意,以便时转移到当前的学习任务上。 通过有趣情景导入集中同学们注意力,即在教师舒缓声音的引导下回忆前面学过的相关知识。例如,上课铃响过,同学们跟随老师的引导依次回忆花托、萼片、花瓣、花药、花丝、柱头、花柱、子房、子房内的胚珠等。这种过复习训练与学科知识相联系,既进行了知识的梳理和再现,又能使学生沸腾的心尽快平静下来,可谓一箭双雕、一举两得。

二年级注意力训练题

一二年级注意力训练题(视觉版) 训练目的:训练学习能力,让学生上课专心听讲,考试不粗心,提高学习成绩。 训练要求:每次训练5-10分钟,坚持训练,效果明显。 第一关注意力训练题 训练目的:提高学习注意力视觉注意力 训练方法:把字母行中的 j 找出来,并画上线。 例如:d h r t d j h j D o e n v b j n e b v b j e k u h g j a n g y u b v u e k u h g j a n g y k e s k j d e k j k l o j k i e j i s m k i e l i j i l e u j h j i e j i e j n k s i l e j k s m j w e k j a h x j i k e m j i s k e j n d m k e j j e d j o e k j s l e i j k s m e n n h u e j n s j e m h s j i w m a l i e w o k m e i j m d j e i j i s m e j k s i o j i e j i i v b j n e n u n n j s v i a n u j n b v e j b j e i j k s v i a j n h v k l i j o v n b y v h b k l e i o s l e k i j i e s k e l j i e i j k s m e n n h u e j n s i e e n n h u e j n s j e m h s j i w m a l i v e j i w m a l i e w o k m e i j m d j e i j i k k s j e i k s i e j k s i e j s j k e j 第二关上课不走神题 训练目的:提高学习注意力和视觉分辨能力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的培养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的培养 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教师层面,二是家长层面,只有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一)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 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说:“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作为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呢? 1、丰富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心理学认为,人在留意某些对象时,大脑皮层相应区域就形成一个优势兴奋中心。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就要引起学生的反映,学生的这种反映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课堂注意力。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创设情境投入,激趣探究,真正做到以导为主,让学生充分的研究、合作,体会成功的喜悦,激起学生的兴奋,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开课做到“一石激起千层浪”,新授做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总结做到“一番滋味在头上”。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调整学生的注意力。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儿童注意力的稳定性随年龄增长而延长,一般来说,2~3岁时专注时间10~12分钟,5~6岁达12~15分钟,7~10岁为20分钟,10~12岁为25分钟,12岁就可以达到30分钟以上。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的黄金时间是20分钟左右,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年龄特征,一是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做到劳逸结合,让学生在有张有弛的氛围中学习。二是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学生已有的

知识基础上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把新旧知识有机结合,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容易。 3、开展数学游戏活动,稳定学生的注意力。 注意的稳定性与注意的对象有关,注意的对象如果是单调、静止的,注意就难稳定;如果是复杂、变化的,活动的,注意就容易稳定。如果教师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交替使用不同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不但可以使学生减少疲劳,更能引起学生注意。有这样的调查,发现只听效率为13%,只看效率为18%,只动口效率为32%,如果耳、眼、口并用,效率为52%,如果动口再加上双手不断地自然做动作、效率可高达72%,而且不会感到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教学中适当的穿插一些游戏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注意力,如:我是森林小医生改错活动;找朋友活动;开火车口算活动;夺红旗计算比赛;我是小小售货员认识元角分活动;认识平面图形猜谜活动;在认识东南西北时,可以让学生面对着太阳升起的地方,一边说一边指着各个方位,做手、口、眼并用。 4、净化学习环境,强化学生的注意力。 注意是服从一定活动任务的,对活动的意义和结果理解得越深刻,责任心越强,就能长时间地保持注意力。学习是复杂而辛苦的活动,会遇到困难和干扰,只依靠无意注意难以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做保证安静的课堂环境,增强学生的约束力,培养学生注意力。教师在耐心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保障每个学生能静下心来学习,对于上课爱讲小话,爱做动作的学生,要采

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的方法

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的方法 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是课堂效力的重要保证,它直接影响到一堂课的教学质量。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高度集中呢?我想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自身应改进教学方式,学习应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来指导课堂教学 社会在不断进步,同样学生也是在不断进步和变化的。所以作为教师只有认清形势,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才能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在上课中体现“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的地位,才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二、教师应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 现代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的进步和发展,现代的学生所接触的事物也越来越多,只靠书本知识已经不能满足部分学生的需要。他们想要了解更多的知识,由于条件限制,这部分知识相当程度上来自老师。就拿英语来说,由于涉及到国外,就要求英语老师对这些英语国家有一定的了解,包括这些国家的风俗习惯、人文等。所以,教师应该在这些方面注意积累,这也恰恰是一个教师的人格魅力所在:因为你给学生这方面的知识越多,学生就容易感兴趣,课上注意力也就越集中,课堂效率也就高了。而且,学生会对你产生一种钦佩之情。这样就大大增强了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你在上课时,学生注意力就会集中,课堂效率就有了保证。 三、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作为一名教师,要上好一堂课,离不开精深的专业知识。因为学生上课主要还是掌握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内容。比如在数学教学中,书本知识、表达能力、听力等。而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如何既快又轻松地掌握,对于教师来讲,就需要用精深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课堂上,教师处于“主导”的地位。 四、教师应注意上课时的音量和音调 我认为教师上课时的音量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注意力,影响到课堂效率。但声音响亮也要注意抑扬顿措,用洪亮的声音和具有抑扬的音调吸引学生。 五、应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互动的。假如说一个老师和学生只是简单的教和学的关系的话,那这个老师肯定是个不成功的老师。师生关系涉及好几个方面。最主要的是学习和生活。有时听到过学生这样的谈话:“我们不喜欢某某老师,他不关心我们的学习或爱批评甚至打学生,上完课就不管了。我喜欢某某老师,他上课时耐心地指导我,下课有时间尽量帮我解答难题,他很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还喜欢和我们一起活动。”实际上学生的这些话,就是指师生之间有了情感交流。

注意力训练题目

注意力训练题目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训练目的:训练学习能力,让学生上课专心听讲,提高听课效率。 训练要求:每天训练10分钟,坚持训练,效果明显。 第一关听课不走神题 训练目的:提高听课注意力和听课效率。 数字传真 训练方法:家长读一组合数字(如2356),孩子听完后复述一遍。 例如:家长读:68713 孩子听完就回答:68713(提醒68713不能读成六万八千七百一十三) 6871 9175

27437 612148 听课排序 训练方法:家长读完一组词语和数字后,孩子把听到的汉字词语复述出来。 例如:3—文化—4—教育—形状—海洋 汉字按照顺序依次为:文化—教育—形状—海洋 第一组:13—26—北京—16—地铁—24—天安门 第二组:演员—12—杂志—36—海豚—56—表情 第三组:31—生活—故乡—23—火炬—36—香水 第二关听说训练题

听说训练 训练目的:训练理解能力,提高语文成绩。 训练方法:家长读下列短文,孩子认真听,听完故事后,根据故事的内容回答下面问题,然后把故事复述一遍。 一天,刺猬背上背着两个草莓,狐狸看到了,非常想得到它。 于是狐狸躲到草丛后面,想吓一吓刺猬。当刺猬走到草丛前的时候,狐狸就突然跳了出来。刺猬被吓了一跳,接着说:“原来是狐狸呀!”“你来这里干什么”狐狸说:“没什么,只是随便走走。嘿!你背上那两个草莓,那么大,如果你吃,会被憋死的!”刺猬想:“这一定是狐狸的阴谋,要不他为什么自己不去采呢。”他想了想说:“我是吃不下去,我要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吃!”狐狸没办法,只好夹着尾巴逃跑了。 刺猬回到家对妈妈说:“我今天识破了狐狸的阴谋,我战胜了狐狸!”妈妈说:“你真是个聪明的好孩子。”

《小学一年级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培养研究》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一年级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培养研究》小课题研究方案

————————————————————————————————作者:————————————————————————————————日期:

《小学一年级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培养研究》小课题研究方案 转载2015-07-14 17:59:06 《小学一年级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培养研究》小课题研究方案 一、小课题的核心概念及界定 注意力是指心理活动集中和指向一定的客体,是重要的智力因素之一。注意力能保证人更清楚、更完善地认识事物。对学生的学习而言,注意是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保证。注意力的好坏决定着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劣。一年级的学生的注意发展存在着无意注意仍起重要作用,对具体生动、直观形象的事物的注意占优势,注意有明显的情绪色彩的特点,表现为缺乏自制力,上课易走神,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来说至关重要。 二、小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1. “注意”这种心理现象在小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对“注意”的作用进行过这样的阐释:“注意是一扇门,一切来自外部世界的刚刚进入人的心灵的东西都要从它那里通过。”所

以注意不仅是一切认识过程的开端,而且伴随着心理过程的始终。那么注意品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对知识的吸收。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孩子聚精会神地学习。”孩子若没有足够的注意力,会影响学习的品质和效果;相反的,对任何事若能专心、投入地学习,不仅学习品质佳,相对地,学习成果也会高人一等。”由此可见,注意品质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2. 改变目前小学生注意品质存在现状的需要。 据观察现在大部分小学生的注意品质不够集中,发展不太稳定。在课堂上表现为容易分神,爱做小动作,或随便说话,做作业时做一会玩一会,并且容易受到外界干扰等等。这些都是学习效率下降、学习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 3.教师发展的需要。 关注小学生注意品质的培养有助于促进教师不断学习,改进课堂管理方法,进一步提高组织教学的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助于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注意力集中的参与学习,省时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有助于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效果,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基于这三方面我们提出了“小学一年级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培养研究”这一课题,想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来提高一年级学生的课堂注意品质,让学生养成专注的学习习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

小游戏训练学生的注意力

注意力训练游戏 (1)玩扑克游戏。可锻炼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快速反应能力。 取三张不同的牌(去掉花牌),随意排列于桌上,如从左到右依次是梅花2,黑桃3,方块5、选取一张要记住的牌,如梅花2,让她盯住这张牌,然后把三张牌倒扣在桌上,由家长随意更换三张牌的位置,然后,让她报出梅花2在哪儿。如她说猜对了,就胜,两人轮换做游戏。随着能力的提高,家长可以增加难度,如增加牌的数量,变换牌的位置的次数和提高变换牌位置的速度。 (2)买一些智力训练的书,每天坚持做练习。一些锻炼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的图文,如走迷宫,在一大堆图中找某样东西,找异同(同中找异,异中找同),比大小、长短,在规定的时间内把一页图中的物品记住,然后合上书让她报出来。等等。时间不可过长,但往后可延长练习时间,一定要每天坚持练。做对给红五星奖励或打分。(3)抢背电话号码。一本电话号码本,可以成为游戏工具。家长给她看一两秒钟,让她记住某人的号码,然后移开号码本,让她背出来。两人可轮换着背,比比谁厉害。 (4)给孩子讲故事、读故事。讲故事时,要经常用眼神和体态、语言与孩子交流,还可用提问形式让孩子参与讲故事。或者拿一本故事书,家长读给她听,直到发现孩子的注意力实在无法坚持集中时,立即宣布“今日故事讲到这里,明日继续。”随着听故事时间的延长,注意力的提高,可以发展到让孩子听故事录音带。其他活动形式也可按类似方式进行。

(5)玩“开火车”游戏。这种游戏要三人以上,一家三口就可以完成,当然如果有爷爷奶奶或其他参加,那就更好了。为了叙述的方便,现以三人为例,方法是:三人围坐一圈,每人报上一个站名,通过几句对话语言来开动“火车”。如,父当作北京站,母当作上海站,孩子当作广州站。父拍手喊:“北京的火车就要开。”大家一齐拍手喊:“往哪开?”父拍手喊:“广州开”,于是,当广州站的儿子要马上接口:“广州的火车就要开。”大家又齐拍手喊:“往哪开?”儿子拍手喊:“上海开”。这样火车开到谁那儿,谁就得马上接得上口。“火车”开得越快越好,中间不要有间歇。这种游戏由于要做到口、耳、心并用,因此能让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时也锻炼了思维快速反应能力,而且这种游戏气氛活跃,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孩子玩起来,乐此不疲。 (6)玩乒乓球干扰注意游戏。本来一个人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就不容易,如果旁边再有人进行干扰,你会觉得更难以集中注意。比如你在做作业时,旁边正上演吸引人的电视节目,你就会分散注意力,然而正因为有干扰,有难度,才能在人为设置的更困难更复杂的情境中,训练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把球放在球拍上,绕桌子行走一圈,要求乒乓球不能掉下来。你在旁边进行捣乱,但不能碰到他的身体。一会儿拍手跺脚,一会大喊大叫,还一边说“掉了!掉了!”他为了不输给你,又不得不保持镇定和注意力集中。此外还有类似的这种游戏,对提高注意力非常有效。 当然,培养儿童专注力的方法有很多,其具体实施方法也不尽

培养孩子注意力十个小游戏

培养孩子注意力十个小游戏 1、数字速算游戏 方法:随便写两个数字,一个在上面,一个在下面。例如2和7,把它们加起来,两数之和写在上面数字的旁边,并把原来上面的那个数写在下面那个数的旁边。如此不断进行。当两数之和大于10时,则记个位数。规定用1分钟时间,时间一到就立即停止书写,看看自己1分钟能写多少组。每天可以玩3次,坚持一个月即可见相当不错的效果。 如下图所示 2、圈字游戏 方法:家长随意写下有很多很多的数的数表,然后让孩子把表中指定的数字全部打圈。 例如:圈出所有的7: 359156936982452365023665253622602369500 907472002582058205820581242563514252123...... 也可以让孩子从指定的一篇文章中圈出指定的汉字,如:圈出所有的“的”字。 3、复述数字游戏 就是出一组数字,如5473869,让学生重复它,可以从七位数字开始,当他感觉容易对付了,便

升到八位,再升到九位,当升到十二位,便不要再升了。每天只能升位一次。可以将这个游戏每天玩10分钟左右,坚持一个月即可见相当不错的效果。 4、随意书写游戏 方法:准备一张白纸,用7分钟时间,写完1—300这一系列数字。测验前先练习一下,感到书写流利很有把握后就开始,注意掌握时间,越接近结束速度会越慢,稍放慢就会写不完。一般写199时每个数不到一秒钟,后面的三位数字书写每个要超过一秒钟,另外换行书写也需花时间。要求在四百二十秒钟内准确写完300个数字。 测验要求: (1)能看出所写的字,不至于过分潦草。 (2)写错了不许改,也不许做标记,接着写下去。 (3)到规定时间,如写不完必须停笔。 结果评定,家长将测验情况记录,留与以后的测验作比较。 5、听口令小游戏 方法:发号口令,让孩子用手指出口令要求的内容。例如说:“鼻子。”孩子指鼻子。说:“耳朵。”孩子指向耳朵。可以以五个口令或十个口令为一轮,每一轮全部指对,则给予孩子一定的积分奖励,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6、一模一样游戏 方法:和孩子面对面,你一边报“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手”、“脚”……一边触摸自己五官四肢的相关部位,让孩子跟着做,比一比谁正确、速度快。开始时一个部位、一个部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的培养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的培养 注意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位教育家说过:“注意力是我们唯一的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须经过它才能进来。”如果学习时学生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就很难集中在一定的学习对象上,导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发生,也就不能很好地感知和认识教材,所以,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培养他们的注意力是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方法来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引发兴趣,让学生愿学 小学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他们的注意力最长只能坚持15-20分钟左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是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谁都会很投入,很专心,小学生更是如此。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那些喜欢做小动作、东张西望的孩子在做某些事情的时候,总是心不在焉或应付了事,而在游戏、比赛中,他们的注意力往往又高度集中,兴趣极高,接受知识轻松,处于主动学习状态。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培养孩子广泛兴趣与培养注意力结合起来,同时教师要调控教学节奏,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当发现学生疲倦时,穿插一些趣味性的东西,让学生唱一唱,动一动,加快节奏,增加密度或增添一、二个小游戏或进行表演比赛。这样,歌曲、表演、游戏等教学活动此起彼伏,高潮迭起,扣人心弦,促进学生集中注意力。 二、教法多样,让孩子爱学 在一节课的开始,学生的兴奋点有时还停留在上节课的内容或课间所从事的活动中。为了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活动之中,使学生的

思维尽快达到最佳水平,教师的态度要和蔼可亲,幽默风趣、声情并茂、讲做结合,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才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注意。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引入新课时,我们只要引用一些学生熟悉、比较直观的事例,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简明,并通过巧妙地设疑提问,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钳住,启迪他们的思维、开发他们的智力。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实践证明,游戏引入法、直观引入法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在唤起学生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同时,刺激大脑兴奋中枢,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迅速进入角色,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三、经常鼓励,让孩子乐学 “鸟儿要奋飞,老师的鼓励是翅膀;花儿要浇灌,老师的微笑是甘露。”大人都喜欢听表扬的话,何况孩子,如果想让孩子在注意力集中方面有所进步,那么仔细观察孩子在学习中注意力集中的点滴进步吧,及时予以鼓励。孩子是夸出来的,所以教学中要多夸夸孩子们。 四、养成好习惯,让孩子勤学 小学二年级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新教材指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就应充分地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将这一目标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