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我的发现之“有趣的提示语”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有趣的提示语》精品教学课件

火眼金睛
提示语
“哟,这里有一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提示语
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真的,一个陶罐!”
“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他 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
在此提输示入语文字
请观察提示语的位置
“哟,这里有一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真的,一个陶罐!”
不好意思低下了头难过地紧张地气呼呼地嚷嚷伤心地兴奋地跳起来高兴地提示语更灵活的一面提示语更灵活的一面不同的说
什么是提示语?
提示语是指对话中除人物说 的话之外的启示说明性的文字, 包含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 语调、神态、心理。
提示语
如:裁缝慢悠悠地说:“我和 别的裁缝不一样,我是个性子最 慢的裁缝啊。”
提示语在后
“哟,这里有一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提示语在前
:
提示语在中
,
提示语在后
。
提示语真灵活 , 对话有它变精彩。 提示语站在前,先用冒号后双引。 提示语夹中间,逗在中央两边引。 提示语跑后面,双引在前句在后。 引号里面怎么办?根据情感来判断。
说话的内容
提示语在后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铁罐傲慢地问。
提示语的特殊情况 ——省略提示语
裁缝又补充一句:“不过,我指的是明年冬天。” “别走,”裁缝把顾客叫住,“我知道您是个急性子。依我看, 我做的活儿最适合您这种性子的顾客啦。”
裁缝笑着问他:“怎么, 您那件短袖衬衫还能改成什么?” “不要棉花了,行啊。”裁缝答应了,“为您服务,没说的!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1 认识提示语和提示语的位置。 2 提示语位置不同,强调的内容不同。 3 提示语位置不同,标点不同。 4 提示语的特殊情况——省略提示语。 5 提示语更灵活的一面——不同的“说”。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四单元-语言提示语的妙处10份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作文能力,但是习作不生动、不具体的问题比较突出,。
症结在于习作中“多记叙,少描写”。
尤其是对语言描写不得法。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语言提示语。
能根据具体情况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过程与方法:通过假设情境,情感体验等方法能学习运用语言提示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的表达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提示语的作用,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在写作中初步运用语言提示语,增强写作的生动性。
教学准备教案、PPT课件、导学卡、对话剧本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识新知。
师:廖老师原来学习的时候可惧怕写作文了,好不容易写好一篇作文,交上去,老师却说我的作文是记流水账。
后来我遇到一位高人指点,从此不再惧怕作文,他就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大家想不想听这个故事。
(出示故事:有一回,酒鬼到酒家去喝酒,喝了老半天。
仆人催促他快回家去,说:“天阴下来,快要下雨了,赶在下雨之前走吧。
”酒鬼杯不离手地说:“下起雨来,躲还来不及,走什么?”果然,大雨倾盆而下,好一会儿才雨过天晴。
仆人又催他说:“天晴了,快回家吧。
”酒鬼却不紧不慢地说:“既然晴了,那还急什么?”)师:(出示)同学们,看酒鬼说话时的样子,你能看出酒鬼是个什么样的人?预设:他是个不紧不慢、爱酒如命的人。
从不紧不慢、杯不离手看出来的。
像“杯不离手地”、“不紧不慢地”这样向我们提示谁在说话以及他说话时的神态、动作、心理等内容的语句叫作(板书)语言提示语。
师:你还知道哪些语言提示语。
设计意图:讲述一情景故事,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
激发学生学习语言提示语的兴趣,为本堂课教学作铺垫。
二、迁移强化,练表达。
师:哦!原来这位高人的真传就是在作文中多写语言提示语呀,你们学到这个真传了吗?那我现在就来考验一下,请看到导学单,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片段中勾画出语言提示语。
谁来给我们分享他找到的第一处语言提示语?这是在提示什么?(神态、动作、心理)生:第一处“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提示神态谁来第二处···第三处···三、游戏释疑,演对话。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有趣的提示语》精品课件

学习目标
1 通过学习,认识提示语在人 物对话描写中的作用。
2 了解并掌握变换提示语位置 后,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律。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1、蚂蚁队长说:“照样要受处罚。”
(提示语在前)
2、“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提示语在后)
3、“不要紧,”小公鸡说道,“第一次能
这样右就下很角写不清错谁留了的。字条”
茂名第三届微课大赛 义务教育教科书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
有趣的提示语
1、蚂蚁队长说:“照样要受处罚。”
2、“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3、“不要紧,”小公鸡说道,“第一次能 这样就很不错了。”
热烈欢迎!
我是提示语
什么是提示语?
在引用别人说的话时,要说明 话是谁说的,说话时的神态、语气、 动作是怎样的,这样的说明叫“提 示语”
(提示语在中间)
右下角写上日期
提示语分三类
提示语在中间
提示语在后
提示语在前
1
23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识?
同学之间交流一下本节的学到了什么知识。
师生共同进行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再见!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

[达成目标] 1结合语言环境来理解一字多义的语 言现象。 2 培养学生对古诗句的欣赏能力,并 能应用。 3了解几种不同的构词形式,掌握词 语的构成特点,会照样子写词语。 4交流宽带网信息。交流收集资料信 息,培养口语表达的能力。
(1)距离大 ,与“浅”的意 思相反。 (2)时间久,时间长。 (3)颜色浓。 (4)深奥 (5)感情深厚。
来来往往 确确实实 又香又脆 又说又笑 不紧不慢 不闻不问
词语的构成特点。 AABB式:严严实实 来来 往往 舒舒服服 确确实实 ABAC式:又松又软 又香 又脆 又唱又跳 又说又笑 不慌不忙 不紧不慢 不知不 觉 不闻不问
根据词语的构成特点,再说 几个这样的词语,看谁说得又 多又准确。 AABB式 ABAC式
我的积累
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 酒旗风。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 又一村。 5.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 处处梅。
1.明月松间照,_______ 。 2._________,山青花欲燃。 3.千里莺啼绿映红,____。 4.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 5._____,山后山前处处梅。
再见
又..又.. 不..不..
我们祖国有迷人的风景和 富饶的物产。
泰山是五岳之首,泰 山有许多景点。比如日观 峰,登上日观峰,举目东 望,只见海水金光闪闪, 太阳放射出万丈光芒,在 天空中慢慢升起。
课前同学们都做了资料搜 集,现在请你们做一回导 游,可以介绍书上的,也 可以介绍自己喜欢的地方。 先小组交流,再自主介绍。
运用: 1明月当空,照在葱葱茏茏的松林。 山泉清澈,缓缓地从石头上流过。 你会想到诗句( ) 2在遇到困难时,忽然想起解决的 办法。你会想到诗句( ) 3江南大地,春天生机勃勃,鸟儿 啼叫,绿草红花。 你会想到诗句( )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书写提示语

初写提示语课前游戏:猜谜语1.师做动作并与学生谈话:环视同学们,扶扶眼镜,微笑着对同学们说:师:同学们好,你们喜欢猜谜吗?生:喜欢那我们来试试?好请看大屏幕,你来猜猜它是谁?出示谜语:一张开,哈哈笑,一笑露出牙宝宝。
又会说,又会唱,还会吹箫吹口哨。
(猜一人体器官)生答:……你们同意吗?一、谈话揭题师:刚才猜谜有趣吗?短短的几分钟,我们用嘴说了这么多话。
老师记录了其中的一小部分,请大家大声地把它读一遍。
课件出示:老师说:“同学们好!你们喜欢猜谜吗?”同学们说:“喜欢。
”老师说:“那我们来试试?”同学们说:“好。
”老师说:“请大家看屏幕,猜猜它是谁?”师:这些是一组对话,其中的每个句子都叫说话句。
我们来看这个句子,你知道它是谁说的,说的是什么吗?一个说话句一般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说的内容,一部分能告诉我们说话的人是谁。
而说话的人我们叫它提示语。
(板书:提示语)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初写提示语”。
板书:初写提示语二、出示《小摄影师》中的一段话,学写法。
1.师:平常在课文、作文中也看到过很多的说话句。
例如《小摄影师》中有这样一些段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找出每一句的提示语。
出示:“是你扔的纸团吗?”高尔基问。
“是的。
”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
”高尔基说。
2.学生找出提示语后,总结:弄清楚了什么是提示语,我们就在小组内完成课前老师发的表格。
小组内讨论学习。
小组汇报,师板书:提示语位置前、中、后提示语后标点:,。
说话内容“”再次跟学生介绍双引号。
双引号就像一个盘子一样,把我们说话的内容装了起来。
另外,前双引号还有一个特权呢,它可以占每一行的第一格,其它这些标点只能挤在上一行的末尾写。
课件展示在田字格中提示语后标点的正确占格。
板书:正确总结:提示语在作文中应该形式多变,灵活出现,这样才不会让读者读起来呆板。
板书:灵活三、初写提示语1. 师:学习了提示语的知识,我们也来按要求说一说吧。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要点

《奇怪的大石头》
《蜜蜂》
《我不能失信》
《风筝》
《玩出了名堂》
《香港,璀璨的明珠》
《给予树》
课后拓展:
第7课《奇怪的大石头》
( (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了,力量 )。它应该( )。可它 )。
第13课《花钟》
牵牛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蔷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睡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烟草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万寿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月光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昙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6课: 科利亚高兴地说:“伙伴们,今天我不光找到 了匣子,还懂得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人一天天长大, 步子也在渐渐变大。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吗?”
第31课: 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 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 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资料袋
园地中的知识点:
我的发现: 第一单元15(多音字的意思不同)、 第二单元31(提示语位置不同标点符号也有所不同) 第三单元49(用不同的词语形容一种颜色的程度不同) 第四单元64(形近字的特点) 第五单元81成语(发现成语的规律,有相反或相对的词语) 第六单元99(同一个字在语言环境中字义不同,学会选择) 第七单元114(关注反义词,体会情感色彩,并积累词语) 第八单元131(abb型的词语,有描写人物的外貌和神态, 有描写景物及其颜色的)
第三单元:
天对地, 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 赤日对苍穹。 秋月白, 晚霞红, 水绕对云横, 雨中山果落, 灯下草虫鸣。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如何正确使用提示语中的标点符号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如何正确使用提示语中的标点符号一、知识点分析(一)提示语中标点符号的形式分析在写人物对话时,不少同学在使用标点符号时,不能在提示语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以至于写作的过程中情感的渲染力大大降低。
提示语在不同位置,标点符号使用就会有所不同。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我的发现”就总结了这个单元对话中标点符号的使用的三种形式:1、说话人姓名及提示语在前,说话内容在后。
例如: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高尔基走到窗口,大声喊道:“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
”这种方法是写人物对话最常用的形式。
就在提示语后加冒号、双引号。
2、说话人姓名及提示语在后,说话内容在前。
例如:“是个小男孩吗?”高尔基问。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使用这种对话形式,能够强调说话的内容。
先标双引号,在提示语后加句号。
3、说话人姓名和提示语在说话内容之间。
例如:“是的。
”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说,“那你就留下来吧!”这种方法就是先写一句或一段人物的话,然后交代话是谁说的和人物继续说的话。
在提示语前、后的说话内容加双引号,提示语后加逗号。
(二)该知识点与前后教学内容的联系根据的要求,一年级下册要求学生能正确使用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二年级上册要求学生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二年级下册要求学生能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三年级上册要求学生会正确运用逗号、句号、感叹号和问号。
初步会用冒号、双引号。
二、教学对象分析(一)学生学习风格我校是临近天河区周边地区,学生是农民工子女为主。
家长一般忙于自己的工作,很少时间关注孩子的学习。
所以要提高课堂效率,争取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掌握知识点。
(二)学生已有基础学生在一年级开始接触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二年级慢慢过渡为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二年级很多学生开始接触冒号、双引号的使用,包括二年级的写话,有些学生初尝使用,但是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很多错误。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及反思

语文园地四教学目标:1.口语交际:留心观察生活,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并注意听听同学的发现,互相交流。
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2.习作练习:写一则观察日记,写出自己观察中最感兴趣、自己最想写的。
做到格式正确,内容有新鲜感,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3.自主发现:能主动发现形近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从音、形、义上加以区分。
4.日积月累:读读背背农谚歌谣,读读认认关于人体器官的词语。
5.拓展延伸:通过宽带网了解鲁班的故事,也可以通过查阅书籍、上网等多种途径收集更多的资料。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认真听别人说话和多积累的习惯。
教学难点:使学生养成处处留心观察、时时勤于动手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教学一体机,PPT课件教学安排:4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观察中的发现)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秘,如我们学习的本组课文,有的写作者留意了鲜花的开放时间,有的写作者注意了蜜蜂的飞行,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
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有许许多多的发现。
这段时间,你都做了哪些观察?有哪些新的发现?把你观察中的发现告诉同学,并注意听听其他同学的发现。
如果对谁的发现感兴趣,可以和他一起探讨。
二、小组交流。
要求:组成四人小组,相互交流自己在观察中的发现,共同分享发现的快乐,探讨自然的奥秘。
交流时可以互相问答,互相补充,互相评价。
(说的同学要把自己的发现说清楚,内容要具体;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
)三、全班交流。
比照自己的观察、发现,想想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一下,然后每组推荐代表到班上进行交流,共同探讨,进行评价。
四、小结延伸。
同学们的发现真多、真神奇!看来只要我们在学习、生活中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勤于动手,善于动脑,就能有所发现,有所收获!特别是我们班有的同学不愿意开动脑筋的,学了这一课希望你们也能有所启发、有所收获。
同学们,神奇美妙的大自然等着你们去探索,希望你们处处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第二课时】(习作写观察日记)一、谈话,导入新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找一找
《我不能失信》对话片段一
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问: “庆龄,你怎么不走啦?”
“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 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庆龄说。
《我不能失信》对话片段一
前 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问: “庆龄,你怎么不走啦?”
“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 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庆龄说。
《我不能失信》对话片段二 “那……回来你去小珍家解释一下,表示歉
意,明天再教她学花篮,好吗?”妈妈在一旁说 后
。 “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
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 失信啊!”
“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说,“那你就留下来 吧!”
《我不能失信》对话片段二 “那……回来你去小珍家解释一下,表示歉 意,明天再教她学花篮,好吗?”妈妈在一旁说 。 “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 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 失信啊!” “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发现一:提示语的位置是可以变化的。
比一比
前 1.狮子大王热情地说:“你们好,我是森 林王国的国王。欢迎来森林里做客!”
后 2.“你们好,我是森林王国的国王。欢迎 来森林里做客!”狮子大王热情地说。
中 3.“你们好,我是森林王国的国王。”狮 子大王热情地说,“欢迎来森林里做客!”
发现二:提示语的位置不同,标点也不同。
提示语
狮子大王 挥挥手说
(动作) 狮子大王
微笑着说
(神态)
狮子大王 热情地说
(语气)
比一比
前 1.狮子大王热情地说:“你们好,我是森 林王国的国王。欢迎来森林里做客!”
后 2.“你们好,我是森林王国的国王。欢迎 来森林里做客!”狮子大王热情地说。
中 3.“你们好,我是森林王国的国王。”狮 子大王热情地说,“欢迎来森林里做客!”
《我不能失信》对话片段一
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问: “庆龄,你怎么不走啦?”
“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 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庆龄说。后
《我不能失信》对话片段二 “那……回来你去小珍家解释一下,表示歉 意,明天再教她学花篮,好吗?”妈妈在一旁说 。 “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 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 失信啊!” “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说,“那你就留下来 吧!”
在连续对话,那么提示语可以省略。
变一变
前 松鼠小弟捧着大松果,眉开眼笑地说:“你
们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快跟我来参观森林吧!”
后 “你们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快跟我来参观
森林吧!”松鼠小弟捧着大松果,眉开眼笑地说。
中 “你们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松鼠小弟捧
着大松果,眉开眼笑地说,“快跟我来参观森林 吧!”
口诀
提示语在前面,冒号引号紧相连;
提示语在中间,接个逗号在后面; 提示语在后面,后面画个小圆圈; 对话双方已交代,提示语可以省略。
单位:余杭区太炎小学 作者:盛静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
有趣的提示语
单位:余杭区太炎小学 作者:盛静娜
你们好,我是森 林王国的国王。欢迎 来森林里做客!
你们好,我是森 林王国的国王。欢迎 来森林里做客!
想一想
狮子大王( )说:“你 们好,我是森林王国的国 王。欢迎来森林里做客!”
提示:想一想狮子的 动作、神态、语气等。
。”妈妈望着庆龄笑了中笑,说,“那你就留下来
吧!”
《我不能失信》对话片段二
“那……回来你去小珍家解释一下,表示歉 意,明天再教她学花篮,好吗?”妈妈在一旁说 。
“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
到她时,可以道省歉略;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
失信啊!” “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说,“那你就留下来 吧发!现”三:如果前文已经交代过说话人,而且是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