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核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
高中生物选择题

高中生物选择题20 题1.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所有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C.细胞中的物质都是由细胞自己制造的D.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一定不能通过细胞膜答案:A。
解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 正确;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 错误;细胞中的物质有的是自己制造的,如有机物,有的是从外界吸收的,如水和无机盐等,C 错误;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也可能通过细胞膜,如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进入细胞,D 错误。
2.光合作用的场所是()A.线粒体B.叶绿体C.核糖体D.高尔基体答案:B。
解析: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B 正确;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A 错误;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C 错误;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植物细胞壁的形成等有关,D 错误。
3.细胞呼吸的实质是()A.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B.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C.分解无机物,释放能量D.合成无机物,储存能量答案:A。
解析: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 的过程,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A 正确。
4.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A.间期B.前期C.中期D.后期答案:D。
解析: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D 正确。
5.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豌豆的高茎和黄粒B.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C.兔的长毛和黑毛D.玉米的黄粒和圆粒答案:B。
解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同一性状(眼皮的单双)的不同表现类型,属于相对性状,B 正确;豌豆的高茎和黄粒、兔的长毛和黑毛、玉米的黄粒和圆粒都不是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A、C、D 错误。
6.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在()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有丝分裂后期D.受精作用过程中答案:A。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第1册 第二章 第六节 原核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探探究究学学习习
探究点
2.下图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图,甲表示蓝细菌细胞模 式图,乙表示细菌细胞模式图,丙表示动物细胞模式图。
-8-
第六节 原核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探探究究学学习习
探究点
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从细胞的结构特点上看,甲、乙与丙的区别有哪些?三者分类的 依据是什么? 提示:甲、乙有细胞壁,不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丙不具有细胞壁, 具有成形的细胞核;甲、乙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丙具有核 糖体及多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甲、乙为原核生物,丙为真核生物,三者的分类依据为是否具有核 膜包被的细胞核。 (2)甲、乙、丙共有的结构有哪些?这又体现了细胞结构的什么特 点? 提示:共有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DNA等,体现了细 胞结构上具有统一性。
胞结构差异。(科学思维)
的模式图对其结构进行细致分析。
-2-
第六节 原核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
一
二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一、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是原核细胞
1.地球生命进化过程中,原核细胞远比真核细胞出现得 早 。
2.原核细胞中的 蓝细菌
的作用至关重要,其通过释放大量的
O2,改变了地球面貌。
-3-
第六节 原核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
一
二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二、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1.原核细胞有 拟核 或称 拟核区 ,没有细胞核
和由
膜包被
的各种细胞器,但有 核糖体 。
2.细菌细胞壁的外面有时还有一层 荚膜 ,有些细菌还
有 鞭毛 ,使其能运动。
3.原核细胞虽然没有 线粒体
1.2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显微镜》

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象为止, 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2.2 高倍镜观察 低倍镜下找到清晰物像→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1】细胞单行排列
扩大4倍
10x10 10x40
8
2
除以扩大的倍数(4)
【2】细胞均匀分布
64
4
除以扩大的倍数的平方(42)
4、倒立的物像:上下左右相反
上
b
上
4.将“b”子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内看到的 物像是( )
A. b
B. d
C.
D. p
5、玻片移动方向与物象偏向位置相同
像
物
偏哪移哪
认识目镜与物镜
目镜
物镜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 的倍数越大,离装片的距离越近。
如图6-4中①、②表示物镜长度,③、④表示目 镜长度,⑤、⑥表示物镜与玻片的距离,获得 最大物像时,正确的组合为[ ]
A、①③⑤ C、①④⑥
B、②④⑥ D、②③⑤
2.显微镜使用方法
2.1 低倍镜观察
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A. b
B. d
C.
D. p
5、玻片移动方向与物象偏向位置相同
像
物
偏哪移哪
小结
高倍显微镜使用 显微镜使用的相关问题
完成课后练习及章末练习,预习第二章第一节《细胞 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杆
菌
球
菌
螺
旋
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高中生物第章细胞的结构第6节原核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教案浙科版第一册

第六节原核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描述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最大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通过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异同点,认同细胞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个体微小、结构简单。
·原核生物由单个原核细胞构成。
细菌和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
一、小资料马古利斯和她的“内共生学说”1.学说的倡导者美国科学家琳恩·马古利斯倡导的内共生学说,是关于早期生命演化中细胞如何从简单到复杂的学说。
2.学说的内容马古利斯认为,真核细胞中线粒体、叶绿体等结构起源于早期的原核生物,某些细菌被原始的真核生物吞噬后,经过长期共生成为线粒体;而蓝细菌被吞噬后逐渐演化为叶绿体.3.证据表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内共生学说是正确的,例如,线粒体和叶绿体内的结构更接近原核生物而不是真核生物等。
4.普遍性共生现象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如双小核草履虫内的某种结构实际上是一种细菌,一些海洋动物如造礁珊瑚与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虫黄藻共生。
二、地球上最早岀现的是原核细胞1.化石证据35亿年前的地层中,就发现了早期蓝细菌的化石。
通过对地质岩石分析,可靠的、大量的真核生物化石于10亿~8亿年前才出现。
2.早期地球特点早期地球没有臭氧层,紫外线很强,大气中CO2含量很高,导致地表温度比现在高得多.诸多因素导致早期地球环境并不适合生命生存。
3.蓝细菌的出现改变了地球大气环境蓝细菌在其出现后的10多亿年时间里,一直是地球的主要生物类群。
在如此长的时间里,蓝细菌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逐渐在大气圈积累,为真核生物的起源创造了条件,同时促进了臭氧层的形成,阻挡了大量对生物有害的紫外线;蓝细菌的光合作用促使大气圈中CO2含量下降,将碳元素转移至岩石圈中形成碳酸盐;CO2含量的下降逐渐降低了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为陆生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4.真核生物逐渐出现随着地球环境的改变,逐渐出现原始单细胞真核生物。
高中生物 课时分层作业9 原核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含解析)浙科版必修第一册-浙科版高中第一册生物试

原核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建议用时:40分钟)题组一“内共生学说”与原核生物的出现1.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及其呼吸类型是( )A.单细胞生物,进行有氧呼吸B.多细胞生物,进行有氧呼吸C.单细胞生物,进行无氧呼吸D.多细胞生物,进行无氧呼吸C[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应该是单细胞生物,而整个环境是无氧的,因此进行的是厌氧呼吸。
]2.内共生学说认为:线粒体来源于一种大型的、具吞噬能力的生物吞进了一种较小的、需氧型细菌(以二分裂方式增殖),被吞进的细菌不但未被消化分解,而且逐渐生存下来,最终形成了细胞内的细胞器——线粒体。
叶绿体也来源于类似的途径。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叶绿体来源于较小的,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细胞,比如蓝细菌B.线粒体、叶绿体内含有的DNA是环状C.线粒体、叶绿体均以二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D.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既能抑制线粒体和叶绿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也能抑制真核细胞质中蛋白质的合成D[叶绿体含有光合色素,可能来源于较小的,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细胞,比如蓝细菌,A正确;线粒体、叶绿体内含有的DNA来自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DNA是环状的,故其中的DNA为环状的,B正确;线粒体、叶绿体类似于原核生物,均以二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C正确;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能抑制线粒体和叶绿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不能抑制真核细胞质中蛋白质的合成,D错误。
]题组二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3.酵母菌与大肠杆菌在结构上最重要的区别是( )A.有无细胞结构B.有无细胞壁C.有无细胞核D.有无细胞质C[酵母菌为真核生物,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
与原核细胞相比,真核细胞具有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4.下列不属于原核生物特征的是( )A.通常具有细胞壁B.有核糖体C.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遗传物质都是DNAC[有些原核生物如蓝细菌,虽然不具有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5.下列有关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的染色体可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B.细菌代谢速率极快,细胞膜和细胞器膜为其提供了结构基础C.病毒可利用细菌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D.蓝细菌和绿藻都能利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C[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染色体,A错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不含细胞器膜,B错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可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C正确;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叶绿体,D错误。
【新教材】2.6 原核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 导学案(1)-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

2.6 原核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导学案知道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为细胞;细胞的结构组成由三部分构成;细胞是一个整体结构,各部分之间在结构和功能上彼此相关联,此部分主要介绍原核细胞的结构,并与真核细胞的结构做比较,同时了解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在此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中的生命观,任何生物都是彼此相关的,彼此不能分开,从而每个人都应当善待生命,保护护生命,维系地球。
学习重点:原核细胞的结构;原核与真核细胞结构的区别;病毒的结构特点及生活方式。
学习难点:病毒寄生生活方式的过程;真核与原核细胞的区别。
【温顾知新】课前完成细胞由几部分组成?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探究】重、难点突破一、原核细胞思考1:PPT展示原核细胞结构图活动1:思考回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2:PPT展示,原核与真核细胞结构图活动2:与真核细胞相比①细胞壁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细胞膜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细胞核__________________⑤DNA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细胞大小_________________。
思考3: PPT展示由原核细胞所构成的原核生物的种类。
活动3:细__________、线______________、支__________________、蓝____________________和衣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4:根据刚才原核细胞结构的介绍,那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原核生物先于真核生物出现,还是真核生物?活动4:_________________生物思考5:原核生物的出现对自然界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活动5: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浙科版 必修1 原核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 课件(33张)

(2)甲、乙、丙共有的结构有哪些?这又体现了细胞结构 的什么特点? 提示:共有细胞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DNA 等,体现了细胞结构上具有统一性。
1.关于线粒体起源的假说比较 (1)内共生学说:线粒体来源于被原始的真核生物吞噬的 需氧细菌;这种细菌和真核生物共生,在长期的共生过程中 演化成了线粒体。 (2)分化假说:线粒体在进化过程中的发生是由于细胞膜 的内陷,再分化后形成的。
(2)蓝细菌的出现,对真核生物的出现有什么意义? 提示:蓝细菌是最早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蓝细菌光合作用释 放氧气逐渐在大气圈积累,为真核生物的起源创造了条件,同 时促进了臭氧层的形成,阻挡了大量对生物有害的紫外线,有 利于生物的繁衍等。
(3)内共生学说以一个全新的视角看待进化论,认为细菌被吞 噬到宿主细胞的细胞质,经过长时间的演变,成为宿主细胞 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分析下图,蓝细菌对植物光合作用有 什么影响?
3.下图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图,甲表示蓝细菌细 胞模式图,乙表示细菌细胞模式图,丙表示动物细胞模式图。
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从细胞的结构特点上看,甲、乙与丙的区别有哪些?三 者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甲、乙有细胞壁,不具有成形细胞核;丙不具有细胞 壁,具有成形的细胞核;甲、乙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 丙具有核糖体及多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甲、乙为原核生物,丙为真核生物,三者的分类依据为是否 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A.线粒体
B.细胞壁
C.细胞核
D.细胞膜
解析:原核细胞不含线粒体,真核细胞也不一定含有线粒体,
如蛔虫细胞不含线粒体,A 错误;原核细胞中支原体细胞不
含细胞壁,真核细胞中的动物细胞也不含细胞壁,B 错误;
第6节-原核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高中生物必修一浙科版

)
【解析】甲和丁为真核生物,乙为原核生物,丙为病毒。甲和乙都具有细胞壁,A
错误;丙和丁的主要区别是丙没有细胞结构,B错误;乙和丁的主要区别在于乙没有
核膜包被的细胞核,D错误。
(2024·浙南名校开学考试改编)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第6~7小题
地衣是藻类和真菌共生的复合体。藻类含有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为真
细胞中含有两种核酸:DNA和RNA,B错误;幽门螺杆菌具有细胞壁,D错误。
知识点3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例3-3 李斯特氏菌是一种致死食源性细菌,当它侵入人体后,该菌的一种名为InIC的
蛋白可通过阻碍人体细胞膜上Tuba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膜更易变形从而有利于细菌
在人类细胞之间快速转移,使人患脑膜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布有光合色素,故蓝细菌和绿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场所不都是叶绿体,C错误。
的特点发生了一定的改变,D正确。
方法帮丨关键能力构建
题型 考查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的异同
例4 如图A、B、C、D为四种不同类型细胞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亚显微
(1)图中所示为细胞的________(填“显微”或“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中能进行
A、D
核糖体
光合作用的细胞是_______(填字母),图中细胞均具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
确的是
(
)
细胞结构
细胞壁
细胞大小
核膜
a
有
有
较大
有
b
有
无
较大
有
c
有
有
小
无
d
无
-
-
-
A.a、c中都可能存在叶绿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核细胞
较大 有 有核膜、有细胞核 具有多种细胞器 动物:无 植物:纤维素、果胶 真菌:几丁质 植物、动物、真菌
注意:常见的原核生物及与之易混淆的真核生物
常见的原核生物
易与之混淆的真核生物
细菌:细菌常带有“杆、球、螺旋或弧”字 放线菌:放线菌、链霉菌
酵母菌、霉菌 (如青霉菌、根霉、曲霉等)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区别:
项目 本质区别 细胞大小 细胞核 染色体 细胞器
原核细胞
细胞壁 主要生物类群
真核细胞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区别:
项目 本质区别 细胞大小 细胞核 染色体 细胞器
原核细胞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较小 无核膜,无核仁,有拟核 无染色体 只有核糖体 有,成分为肽聚糖
细胞壁 主要生物类群 细菌、蓝藻、放线菌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区别:
• (1)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最主要区别是: • 是否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真核生物有完整的核结构, • 原核生物没有核膜,核物质聚集在一起,称为拟核, • 原核细胞中的DNA不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 • (2)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和叶绿体等复杂的细胞器, • 但是仍然可以进行需氧呼吸和光合作用, • 因为在原核生物的质膜上有需氧呼吸和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和光合色素, • 所以质膜是进行这两个过程的场所。 • (3)通常在细菌的细胞壁外还有荚膜和鞭毛, • 荚膜可以保护细胞,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二、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 包括细菌、蓝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 大小约为真核细胞的1/10 • 细胞质只有核糖体 • 没有核膜 • 有细胞壁和荚膜鞭毛的结构 • 有氧呼吸的酶附着在质膜上
鞭毛 荚膜 细胞壁
细胞膜
拟核 核区 细胞质
细菌的结构
典型的原核生物
• 1.蓝细菌(蓝藻):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 2.细菌:绝大多数的种类是营腐生或寄生的异养生物。 • 自养:依靠自己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来养活自己。 • 异养: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来养活自己, • 依赖环境中现存的有机物。包括捕食、腐生和寄生。 • 腐生:分解生物的遗体、粪便或脱落物来获得营养。 • 寄生:从活生物身上夺取营养来养活自己。
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
第六节 原核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
原核细胞
细 菌
蓝 细 菌
支 原 体
在生命的进化历程中,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哪个先出现?
真核生物是否起源于原核生物?
小资料:马古利斯和她的“内共生学说” 内容:关于早期生命演化中细胞如何从简单到复杂的学说。 例如:真核细胞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等结构起源于早期的原核生物
蓝细菌(蓝藻):念珠藻、发菜、颤藻
衣藻、轮藻、黑藻、水绵等
衣原体、支原体(无细胞壁)、立克次氏体
原生动物:草履虫、变形虫、 疟原虫等
一、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是原核细胞
• 35亿年前的地层中就发现了早期蓝细菌的化石,
• 大量的真核生物化石于10亿~8亿年前才出现。
蓝细菌: 一种结构简单的原核生物,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是地球 大气改变的功臣。
• 产生氧气在大气圈积累; • 促进臭氧层的形成 • 促使大气圈中二氧化碳含量下降 • 降低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 ——为陆生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