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波测量线的调整与电压驻波比测量

合集下载

驻波比测试仪的使用方法

驻波比测试仪的使用方法

驻波比测试仪的使用方法驻波比测试仪是一种用于衡量信号传输线上驻波比的仪器。

驻波比(Standing Wave Ratio,简称SWR)是指信号传输线上上行波与下行波的比值,用于描述信号的匹配情况和线路的工作质量。

下面是驻波比测试仪的使用方法:1.确认测试仪的适用范围:驻波比测试仪有其适用的频率范围,需要先确定要测试的信号频率是否在测试仪的范围内。

该信息可在测试仪的说明书或设置界面中找到。

2.准备测试环境:测试环境应尽量与实际使用环境相似,包括信号源、传输线、天线等。

确保信号源输出稳定,并将信号源的输出端与测试仪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3.连接测试仪与传输线:将测试仪的信号输出端与传输线的输入端相连。

如果测试仪有多个信号输出端口,选择与传输线相对应的端口。

4.选择测试模式:根据具体的测试需求选择测试仪的模式。

通常有单频模式、连续扫描模式、多频模式等。

单频模式用于测量特定频率上的驻波比,连续扫描模式可用于扫描多个频率上的驻波比,多频模式则可以同时测量多个频率上的驻波比。

5.进行测试:根据选择的测试模式,进行相应的设置。

如选择单频模式,需要设置测试频率;选择连续扫描模式,需要设置起始频率和结束频率;选择多频模式,则需要设置多个测试频率等。

6.观察测量结果:测试仪会显示驻波比的数值,通常以比例、分贝或电压形式显示。

同时,测试仪也可以显示其他相关的参数,如反射损耗、驻波比曲线等。

观察这些结果可以评估信号传输线的匹配程度以及其他线路质量指标。

7.分析和诊断:根据测试结果,分析驻波比的大小、曲线的形状等,可以推断出传输线的质量情况,如是否存在阻抗不匹配、开路或短路等问题。

根据这些分析结果,进行修复或优化线路的操作。

8.记录和保存:将测试结果记录在测试仪或笔记本电脑等设备上,并可以保存为文件。

这样可以用于后续的比较和分析,以及与其他设备进行交流和共享。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驻波比测试仪时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并按照相应的操作指南进行使用。

实验二 驻波比的测量

实验二 驻波比的测量

实验四 驻波比的测量【实验目的】掌握测量驻波比的原理和常用方法。

【实验内容】在测量线系统中,选用合适的方法测量给定器件的电压驻波系数。

【实验框图与仪器】网络分析仪被测件信号源被测件频谱仪b. c.图1 驻波比测量系统图 【实验原理】测试微波传输系统内电磁场的驻波分布情况,包括场强的最大点、最小点的幅度及其位置,从而得到驻波比(或反射系数)和波导波长。

由于驻波比(或反射系数)能表征电磁场的分布规律,所以它们时微波设备和元器件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驻波测量是微波测量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通过驻波测量可以测出阻抗、波长、相位和Q 值等其它参量。

产生驻波的原因是由于负载阻抗与波导特性阻抗不匹配。

因此,通过对驻波比的测量,就能检查系统的匹配情况,进而明确负载的性质。

在测量时,通常测量电压驻波系数,即波导中电场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minmax E E =ρ (1-14)其中,m ax E 和min E 分别是微波传输系统电场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一固定长度的探针感应的电动势正比于场强,因此对平方律检波,有式中,m ax I 和m in I 分别是电场为最大和最小时指示器的读数。

对于直线律检波有m inm axI I =ρ (1-16) 如果不知道检波律,必须用晶体检波特性曲线求出场强和指示器读数的关系再求得)151(minmax min max-==I I E E ρminmax min maxI I E E ==ρ (1-2)一般都是在小信号状态下进行测量,为此检波晶体二极管都是工作在平方律检波区域(检波电流I ∝E 2),故应有:minmaxI I =ρ当电压驻波系数在1.05<ρ<1.5时,驻波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不大,且不尖锐,不易测准,为了提高测量准确度,可采用节点偏移法。

节点偏移法测量驻波比的测试系统如图5示。

测量方法:逐点改变短路活塞的位置(读数S ),在测量线上用交叉读数法跟踪测得某一波节点的位置(读数为D ),作出S 和(D+S )+KS 的关系曲线,其中121-=λλK ,1λ是取下待测元件,固定短路活塞位置,移动测量线探针测得的测量线中的波长;2λ是固定测量探针,移动短路活塞,用交叉读数法在短路活塞上测得的波长。

电压驻波比的测量

电压驻波比的测量

电压驻波比的测量实验目的通过对电压驻波比的测量实验,掌握驻波测量线的正确使用以及掌握大、中、小电压驻波系数的测量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测量电压驻波比、阻抗、匹配情况等等,是微波测量的重要工作。

驻波测量线就是测量的基本仪器。

测量线由开槽波导,不调谐探头和滑架组成。

开槽波导中的场由不调谐探头取样,探头的移动靠滑架上的传动装置,探头的输出送到显示装置,就可以探测微波传输系统中电磁场分布情况。

测量线波导是一段精密加工的开槽直波导,此槽位于波导宽边的正中央,平行于波导轴线,不切割高频电流,因此对波导内的电磁场分布影响很小。

此外,槽端还有阶梯匹配段,两端法兰具有尺寸精确的定位和连接孔,而且保证开槽波导有很低的剩余驻波系数。

三厘米波导测量线的外形图见实验仪器介绍部分所示。

滑架是用来安装开槽波导和不调谐探头的。

把不调谐探头放入滑架的探头插孔中,拧紧锁紧螺钉,即可把不调谐探头紧固。

探针插入波导中的深度,用户可根据情况适当调整。

出厂时,探针插入波导的深度为1.5mm,约为波导窄边尺寸的15%。

电压驻波比的测量方法有未调制的频率法和调制的频率法种。

这里讲述调制的频率法,它的测量连接如图所示。

测量连接如图驻波测量是电磁波测量中最基本和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电磁波的测量可以测出阻抗、波长、相位等其它参量。

在测量时,通常测量电压驻波系数,即波导中电场最大值1最先值之比,即S =maxE min⑴小驻波比(1.05<S<1.5)这时,驻波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不大,且不尖锐,不易测准,为了提高准 确度,可移动探针到几个波腹点和波节点记录数据,然后取平均值再进行计算。

若驻波波腹点和节点处读数分别为Imax ,Imin 则电压驻波系数为E+E +・ …E ■I +I +・ •-1 S =max1 max~ maxn E =a . max max~ maxn E E +E +…E I +I +•-1 min1 min2 minn min1 min2 minn(2)中驻波比(1.5<S<5)此时,只须测一个驻波波腹和一个驻波波节,即直接读出Imax ,IminIS =max =a max —I minmin⑶大驻波比(S>5)当S>5时,如果直接测量大驻波的最大值,就会引入误差,驻波的最大值超出了指示器量程。

驻波比 值

驻波比 值

驻波比值驻波比(Standing Wave Ratio,简称SWR)是电磁波传输线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用于描述信号在传输线上的反射情况。

它是指传输线上最大电压与最小电压的比值,通常用VSWR(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来表示。

1. 驻波比的定义和计算方法驻波比是衡量信号传输线上反射的程度,它的定义是传输线上最大电压与最小电压的比值。

在理想情况下,传输线上的信号没有反射,驻波比为1。

但实际情况中,由于传输线的不完美匹配或其他因素,会导致信号的一部分反射回来,使得传输线上存在驻波。

驻波比的计算公式如下:VSWR=V max V min其中,V max表示传输线上的最大电压,V min表示传输线上的最小电压。

2. 驻波比的意义和影响因素驻波比是评估传输线性能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信号的传输质量和系统性能。

2.1 驻波比的意义驻波比可以用来判断传输线的匹配情况,反映信号的反射程度。

当驻波比接近1时,表示传输线的匹配性能良好,信号几乎没有反射,传输效果最佳。

而当驻波比较大时,表示传输线的匹配性能较差,信号发生了较大的反射,会导致信号损失和传输质量下降。

2.2 驻波比的影响因素驻波比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传输线的特性阻抗、负载阻抗和信号频率等。

2.2.1 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传输线的特性阻抗是指传输线本身所具有的阻抗特性,常见的有50欧姆和75欧姆两种。

当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与负载阻抗匹配时,驻波比最小,传输效果最佳。

如果特性阻抗与负载阻抗不匹配,会导致信号的一部分反射回来,增大驻波比。

2.2.2 负载阻抗负载阻抗是指传输线连接的末端设备的阻抗。

当负载阻抗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匹配时,驻波比最小,传输效果最佳。

如果负载阻抗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不匹配,会导致信号的一部分反射回来,增大驻波比。

2.2.3 信号频率信号频率也会影响驻波比的大小。

在某些特定频率下,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与负载阻抗可能会发生共振或失谐现象,导致驻波比增大。

电压驻波比测量

电压驻波比测量

实验九 电压驻波比测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校准晶体检波特性的方法;2.掌握常用的大、中电压驻波比的测量方法:直接法、等指示度法、功率衰减法。

二.实验原理(一)、晶体定标由测量线的基本工作原理可知,指示器的读数I 是探针所在处|E |对应的检波电流。

任一位置处|E |与I 的对应关系应视检波晶体二极管的检波特性而定。

一般,这种关系可通过对二极管的定标来确定。

所谓定标,就是找出电场的归一化值|E ´|与I 的对应关系,其中:max'E E E =。

由实验的分析可知,当测量线终端短路时,有:z E E βsin 20= 而:0max 2E E =,显然,归一化电场z z E gλπβ2sin sin '==如果我们取任意一零点(波节点)作为坐标起始位置,且坐标用d 表示,则:d E gλπ2sin'=而晶体二极管上的检波电压u 正比于探针所在处的|E ´|,所以,上式可以用u 的归一化值u ´来表示。

即:d u u u gλπ2sinmax'==由于晶体二极管的检波电流I 与检波电压u 之间的关系为:n cu I =,式中,c 为比例常数,n 为检波律。

代入上式,则有:ngd c I λπ2sin'=式中,c ´为比例常数。

驻波比的测量是微波测量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电压驻波比(以下简称驻波比)的定义是:传输线中电场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即:min 'max'minmax EE E E S ==式中,'E 为电场的归一化值(相对场强)。

(二)、电压驻波比的测量1.直接法直接测量传输线驻波的波腹点和波节点场强,由定义求得驻波比的方法称为直接法。

该方法适合于中、小驻波比(即S <6)。

如果测得驻波的波腹点与波节点的指示器读数分别为max I 和min I ,根据晶体定标曲线可读出相应的max'E和min'E,则驻波比S 为:min'max 'EE S =(2-1)在我们实验中所使用的功率电平范围内,一般可近似地认为是平方律检波,即:2max''max E C I =2min''min E C I =式中,C´为比例系数,则:'maxmax'C I E ='min min'C I E = 代入式(2-1)中,可得:min max min'max 'I I E E S ==(2-2)2.等指示度法等指示度法是在驻波节点附近测量数据,再根据驻波分布规律求出驻波比。

电压驻波比的测量

电压驻波比的测量

电压驻波比的测量一实验目的通过对电压驻波比的测量实验,掌握驻波测量线的正确使用以及掌握大、中、小电压驻波系数的测量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测量电压驻波比、阻抗、匹配情况等等,是微波测量的重要工作。

驻波测量线就是测量的基本仪器。

测量线由开槽波导,不调谐探头和滑架组成。

开槽波导中的场由不调谐探头取样,探头的移动靠滑架上的传动装置,探头的输出送到显示装置,就可以探测微波传输系统中电磁场分布情况。

测量线波导是一段精密加工的开槽直波导,此槽位于波导宽边的正中央,平行于波导轴线,不切割高频电流,因此对波导内的电磁场分布影响很小。

此外,槽端还有阶梯匹配段,两端法兰具有尺寸精确的定位和连接孔,而且保证开槽波导有很低的剩余驻波系数。

三厘米波导测量线的外形图见实验仪器介绍部分所示。

滑架是用来安装开槽波导和不调谐探头的。

把不调谐探头放入滑架的探头插孔中,拧紧锁紧螺钉,即可把不调谐探头紧固。

探针插入波导中的深度,用户可根据情况适当调整。

出厂时,探针插入波导的深度为1.5mm,约为波导窄边尺寸的15%。

电压驻波比的测量方法有未调制的频率法和调制的频率法种。

这里讲述调制的频率法,它的测量连接如图所示。

测量连接如图驻波测量是电磁波测量中最基本和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电磁波的测量可以测出阻抗、波长、相位等其它参量。

在测量时,通常测量电压驻波系数,即波导中电场最大值1最先值之比, 即 m ax m inE S E =⑴ 小驻波比(1.05<S<1.5)这时,驻波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不大,且不尖锐,不易测准,为了提高准确度,可移动探针到几个波腹点和波节点记录数据,然后取平均值再进行计算。

若驻波波腹点和节点处读数分别为Imax ,Imin 则电压驻波系数为⑵ 中驻波比(1.5<S<5)此时,只须测一个驻波波腹和一个驻波波节,即直接读出Imax ,Imin⑶ 大驻波比(S>5)当S>5时,如果直接测量大驻波的最大值,就会引入误差,驻波的最大值超出了指示器量程。

实验三-微波驻波比的测量

实验三-微波驻波比的测量

ρ =
Umax1 + Umax2 + ⋯ + Umaxn Umin1 + Umin2 + ⋯ + Uminn
E W Emax Emin L
E
L
Lk’ L2’ L2 Lk
直接法线驻波场分布图等指示度法波节点附近场的分布 (2)等指示度法 当被测量的驻波系数大于 5 时,驻波腹点和节点的电平相差比较大,直接法求 取大驻波系数会带来较大的误差,原因是:波腹点和波节点电平相差悬殊,因此 在测量最大点和最小点电平时, 晶体工作在不同的检波率,所以仍然采用直接法 测量大驻波比误差较大。 因此采用等指示度法,也就是通过测量驻波图形中波节 点两旁附近场的分布规律的间接方法,求出驻波系数。 根据传输线上场强和终端反射系数之间的关系,如果确定驻波节点两旁等指 示度之间的距离,可以推导出关系:
2
k ������ − (cos ρ = sin
λ g
2
πW λ g

πW
式中:k=测量点读数/最小点读数;λ g 为测量线上的波长即波导波长。 通常情况下,取测量点 U 左和右 = 2Umin的两个等指示度点所对应的探针 位置间距,记录为:W = Lh − Lh’,如果晶体是平方率检波(n = 2) ,传输线的 驻波系数可以用下式计算: 1 (sin
腔、开路接到最后面,调整波导测量线的探针,在选频放大器中读出u最大值和 最小值,进而计算出相应的驻波比,由于实验预习得不够充分,在动手实验的时 候,总是出现很多的错误,另外仪器的好坏也决定了实验的成功与否,我们在实 验中测量失配负载的时候,最小值总是到达0,这样,我们测量的数据就不够准 确,不能够很好的反应器件的特点,所以我们用谐振腔代替适配负载,所得到的 数据比较接近真实情况。 实验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需要记录什么数据应该提前做好准备, 画出表格, 以免在实验中,容易在数据上面分散精力,导致实验的效果不够理想,所以在今 后的实验中,我们要注意预习的必要性。

驻波比测量方法

驻波比测量方法

SX-200/SX-400驻波比功率计使用方法作者:佚名文章来源:网络点击数:4018 更新时间:2006-4-14(或50Ω 阻性的标准负债)与该端口相连。

⑩表头照明直流电源输入端口)表头照明直流电源输入端口,直流电源电压范围为11~15V,红线接电源“ +” ,黑线接电源“ -” ,主要是用于夜间的野外场合。

测试方法2.1 连接方法(参见图2)①将电台的“ ANT” 端口与本仪表的“ TX” 端口相连,本仪表的“ ANT” 端口与电台实际使用天馈线的馈线端口(50Ω )相连,一定要做到连接可靠、紧固。

②表头需照明时,在仪表背面端口接入规定电压范围的直流电源。

2.2 电台发射功率的测量①FUNCTION开关置于“ POWER” 位置。

②POWER开关置于“ FWD” 位置。

③RANGE开关置于所测电台发射功率相适应的量程上④被测电台置于发信状态,表头指针指示即为电台发射功率,从相应刻度上读出发射功率值。

⑤作为单边带峰值包络功率(PEP MONI)监视器时,应将A VG/PEP MONI开关按下,呈“ ━” 状态,此时对着麦克风发声或输入调制信号,表头将动态地指示单边带峰值包络功率。

2.3 天馈线反射波功率的测量①FUNCTION开关置于“ POWER” 位置。

②POWER开关置于“ REF” 位置。

③RANGE开关开始应置于“ 20W” 量程上。

④被测电台置于发信状态,表头指针指示即为电台反射波功率,若反射波功率小于5W,将RANGE开关置于“ 5W” 量程上,从刻度上读出反射波功率值。

2.4 驻波比的测量①FUNCTION开关置于“ CAL”位置。

②将CAL旋钮逆时针旋到底,置于“ MIN” 位置。

③被测电台置于发信状态,顺时针旋转CAL旋钮,使指针指示到表头第一道刻度线右侧“ ” 处。

④FUNCTION开关置于“ SWR” 位置,表头指针指示即为驻波比值,当电台输出功率大于5W时,应从第一道刻度上读取驻波比值,当电台输出功率小于5W时,应从第二道刻度上读取驻波比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驻波测量线的调整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测量线的使用及探针的调谐。

2、了解波到波导波长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原理
1、微波测量系统的组成
微波测量一般都必须在一个测试系统上进行。

测试系统包括微波信号源,若干波导元件和指示仪表三部分。

图1是小功率微波测试系统组成的典型例子。

图1 小功率波导测试系统示意图
进行微波测量,首先必须正确连接与调整微波测试系统。

信号源通常位于左侧,待测元件接在右侧,以便于操作。

连接系统平稳,各元件接头对准,晶体检波器输出引线应远离电源和输入线路,以免干扰。

如果连接不当,将会影响测量精度,产生误差。

微波信号源的工作状态有连续波、方波调制和锯齿波调制三种信号通过同轴—波导转换接头进入波导系统(以后测试图中都省略画出同轴—波导转换接头)。

隔离器起去耦作用,即防止反射波返回信号源影响其输出功率和频率的稳定。

可变衰减器用来控制进入测试系统的功率电平。

频率计用来测量信号源的频率。

驻波测量线用来测量波导中驻波的分布。

波导的输出功率是通过检波器进行检波送往指示器。

若信号为连续波,指示器用光点检流计或直流微安表。

若信号输出是调制波,检波得到的低频信号可通过高灵敏度的选频放大器或测量放大器进行放大,或由示波器数字电压表、功率计等来指示。

后一种测量方法的测量精度较高,姑经常采用调制波作被测信号,测试系统的组成应当根据波测对象作灵活变动。

系统调整主要指信号源和测量线的调整,以及晶体检波器的校准。

信号源的调整包括振谐频率、功率电平及调谐方式等。

本实验讨论驻波测量线的调整和晶体检波器的校准。

2、测量线的调整及波长测量
(1)驻波测量线的调整
驻波测量线是微波系统的一个常用测量仪器,它在微波测量中用处很广,如测驻波、阻抗、相位、波长等。

测量线通常由一端开槽传输线,探头(耦合探针,探针的调谐腔体和输出指示)、传动装置三部分组成,由于耦合探针深入传输线而引起不均匀性,其作用相当于在线上并联一个导纳,从而影响系统的工作状态(详见第二部分二)。

为了减小影响,测试前必须仔细调整测量线。

实验中测量线的调整一般包括选择合适的探针穿深度,调谐探头和晶体检波特性。

探针电路的调谐方法:先使探针的穿深度适当,通常取~,然后测量线终端接匹配负载,移动探针至测量线中间部分,调节探头活塞,直至输出指示最大。

(2)波长测量
测量波长常见的方法有谐振法和驻波分析法。

前者用谐振式波长计(为使用方便,直接以频率刻度,故也称直读式频率计)测量。

后者是用驻波测量线测量,当测量线终端短路时,传输线上形成纯驻线,移动测量线探针,测出两个相临驻波最小点之间的距离,即可求得波导波长。

在传输电磁波的同轴系统中,按上述方法测出的波导波长就是工作波长,即 λg=λ;而在波导系统中,测量线册出的波长是波导波长λg ,根据波导波长和工作波长的关系式:
1
2
g c /1λλλλ⎡⎤-⎢⎥⎣
⎦2=() (1)
便可以算出工作波长 12
g g /1ελλλλ⎡⎤
+⎢⎥⎣

2=(
) (1)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通常采用交叉读书法确定波节点位置,并测出几个波长求其平均值。

所谓交叉读数法是指在波节点附近两旁找出电表读数相等的两个对应位置
11
12
21
22
,;,d d d d
,然后分别取其平均值,如图2所示,图中:
011
d d d 2=1112(+)
(3a ) 021
d d d 2
=2122(+)
(3b ) 则:g 2d d λ0201=(-) (4)






d11d12d21d22d31d32
d
测量线标尺
刻度d01d02d03
I
I 1.2
图2 交叉读灵敏法测量驻波节点位置
三、实验仪器及装置图
图3 测试装置图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参照图3,连接微波元件。

2、调整测量线。

测量;线终端接晶体检波架,调整微波信号源,使获得最佳方波调制输出功率。

用频率计测量工作频率,记录数据,随即失谐频率计。

调整测量线:
(1)测量线终端接匹配负载,调节探针传神度约1~1.5mm,并将探头晶体检波输出端接指示器。

(2)移动探针到测量线的中间位置,调节探头活塞,使电表偏转最大,如果发现探针可调谐在几个波峰上,应选择峰值最大位置,此时,测量线处于最佳状态。

3、用测量线测量波导波长
测量线终端接短路板,移动探针到驻波节点,用交叉读书法测量相邻三个波节
点的位置,记录测量数据11122122d d d d 、、、并计算波导波长g
λ
,重复2次。

五、实验报告内容
1、记录频率计测出的微波源工作频率。

2、列出波长测量线数据表,计算λg 。

六、注意事项
1、测量波导波长或其它微波参量时,测量线探针位置及短路器活塞必须朝一个方向移动,以免引起回差。

2、当微波信号源工作频率改变时,测量线必须重新调整。

实验二、电压驻波比测量
一、实验目的
掌握测量电压驻波比常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按传输线理论线上的任一点电压和电流均可看成两个分量合成,一是从电源向负载传输的入射波,另一是负载向电源传输的反射波,这两个波叠加合成为驻波,当传输线终端负载阻抗不同时,反射波变化,造成不同的驻波分布图,由于传输线负载的变化,传输线工作情况不同。

为了描述传输线的传输特性,可用驻波比来表示,所以,驻波测量是微波测量中最基本和重要的内容之一,电压驻波比(以后简称驻波比)是传输线中电场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表示为:
max
min
|
|E p E = (1) 测量驻波比的方法与种类繁多,本实验讨论运用驻波测量线,根据直接法,等指示度法及功率衰减法测量大、中电压驻波比。

本实验讨论运用驻波测量线,根据直接法测量驻波比。

直接法
直接测量沿线驻波的最大最小场强(见图1),根据式(1)直接求出电压驻波比的方法称为直接法。

该方法使用于测量中、小电压驻波比。

max
min Z L
图1 无耗线上的驻波图
当测量线调整好后,并且已经知道检波特性或定标曲线时,把待测元件接在测量线输出端,移动探针,如果驻波腹点和节点出指示电表读数分别为max
I

min
I
,则驻波比(1)
式成为:
1
max min
||n I p I = (2)
若晶体二极管为平方律检波,则式(2)成为:
p =(3)
当驻波比在〈p
〈时,驻波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不大,并且波腹波节平坦,难以正确测定。

为了提高测量精确度,可移动探针测出几个波腹和波节点的数据,然后取平均值。

max1max 2max min1min 2min ............n
n
I I I I I I p -
++=
++ (4)

max1max 2max min1min 2min ......n n
I I I
I I I p -
=
+++ (5) 当驻波比为〈p 〈6时可直接读出场强最大值和最小值。

三、实验仪器装置图
图2 测试系统图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微波测试系统的调整
按图2检查测试系统,测量线终端接匹配负载,开启电源,预热各仪器。

信号源工作在方波调制状态,并获得最佳输出。

调整测量线。

调谐探针电路,时测量线工作在最佳状态。

调整输入功率电平,使晶体工作在平方律检波范围内。

2、用直接法测量开口波导的电压比。

测量线终端开口,移动探针到驻波腹点,调整可变衰减器,使指示电表读数达满刻度(或近满刻度)。

分别测定驻波腹点和节点的电流值I max 和I min ,并列表记录数据。

次数n
I max I min
max
min
|
|I p I = P avg
根据实验列表记录数据,用直接法测开口波导的电压驻波比,并根据式(3)计算驻波比的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