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艺学》入学考试复试大纲

合集下载

《食品工艺学》复试试题库-干制部分

《食品工艺学》复试试题库-干制部分

一、名词解释1.食品干藏――就是脱水干制品在它的水分降低到足以防止腐败变质的水平后,始终保持低水分进展长期贮藏的过程。

2.枯燥――就是在自然条件或人工把握条件下促使食品中水分蒸发的工艺过程。

3.脱水――就是为保证食品品质变化最小,在人工把握条件下促使食品水分蒸发的工艺过程。

脱水就是指人工枯燥。

4.干制--利用确定的手段,削减原料中的水分,将其可溶性固形物的浓度提高到微生物不能利用的程度,同时,原料本身所含酶的活性也受到抑制,使产品得以长期保存。

5.枯燥曲线――就是干制过程中食品确定水分〔W〕和枯燥时间〔t〕间的关系曲线,即W =f〔t〕。

dw6.枯燥速率曲线――就是干制过程中任何时间的枯燥速率〔绝〕和该时间食品确定水dt分〔W 绝〕的关系曲线,即=f〔W 绝〕。

在枯燥曲线各点上画出切线后所得的斜率即为该dw点食品确定水分时的相应的枯燥速率。

又因W绝=〔f t〕,故有时在图中也可依据绝=dtf〔t〕的关系画出枯燥速率曲线。

7.食品温度曲线――就是枯燥过程中食品温度〔T〕和枯燥时间〔t〕的关系曲线,即T =食f〔t〕。

8.滚筒枯燥――蒸汽加热滚筒的外表,液体食品在滚筒外表形成薄膜,滚筒缓慢旋转时,热量由内向外传递而发生枯燥,枯燥速度极快。

9.冷冻升华枯燥――是使食品在冰点以下冷冻,水分即变为固态冰,然后在较高真空下使冰升华为蒸汽而除去,到达枯燥的目的。

10.复水率--复水后沥干质量〔G〕与干制品试样质量〔G〕的比值。

R复=G复/G干11.复水系数--复水后制品的沥干质量〔G复〕与该干制品在干制前相应原料质量〔G原〕之比。

K复=G复/G原×100%《食品工艺学》复试试题库-干制局部1.枯燥一般分为自然枯燥和人工枯燥。

自然枯燥有晒干、风干。

2.将热量传递给物料并促使物料中水分向外转移是脱水枯燥的根本过程,湿热的转移是食品干制根本原理中的核心问题。

3.在枯燥的过程中,水分按能否被排解可分为平衡水分和自由水分。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附详细答案)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附详细答案)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罐藏部分 (1)《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干制部分 (16)《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冷藏部分 (21)《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气调贮藏部分 (27)《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辐射与化学保藏 (32)《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腌渍题库部分 (41)食品工艺学-综合试卷一 (47)食品工艺学-综合试卷二 (50)食品工艺学-综合试卷三 (54)《食品工艺学》复试试题库-罐藏部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罐头食品(Canned Food/Tinned Food):是指将符合标准要求的原料经处理、调味后装入金属罐、玻璃罐、软包装材料等容器,再经排气密封、高温杀菌、冷却等过程制成的一类食品。

2.商业无菌: 罐头食品经过适度的热杀菌后,不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致病性微生物(包括休眠体),也不含有在通常温度条件下能在罐头中繁殖的非致病性微生物。

3.铁溶出值(ISV): 指一定面积的镀锡薄板在一定温度的酸液中保持一定时间浸出的铁的数量。

4.酸浸时滞值:指镀锡板的钢基在保持一定温度的酸液中达到一定的溶解速度时为止所需要的时间。

5.真空膨胀:食品放在真空环境中,食品组织间隙内的空气膨胀导致的食品体积膨胀现象。

6.真空吸收:真空密封好的罐头静置20-30min后,其真空度下降(比刚封好时的真空度低)的现象。

7.平盖酸坏:指罐头外观正常而内容物却在平酸菌活动下发生腐败,呈现轻微或严重酸味的变质现象。

8.平酸菌:导致罐头食品出现平盖酸坏变质腐败的细菌。

即该类细菌代谢有机物质产酸而不产气。

9.D值:指在一定的条件和热力致死温度下,杀死原有菌数的90%所需要的杀菌时间。

10.Z值:在一定条件下,热力致死时间呈10倍变化时,所对应的热力致死温度的变化值。

11.TDT值:(Thermal Death Time,TDT)热力致死时间,是指热力致死温度保持不变,将处于一定条件下的食品(或基质)中的某一对象菌(或芽孢)全部杀死所必须的最短的热处理时间。

《食品工艺学》复试试题库-冷藏部分

《食品工艺学》复试试题库-冷藏部分

一、名词解释:1.食品的变质:颖食品在常温下(20℃)存放,由于随着在食品外表的微生物作用和食品内所含酶的作用,使食品的色、香、味和养分价值降低,直至食品腐败或变质,以致完全不能食用,这种变化即是食品的质变。

2.冷害:当冷藏温度低于某一温度界限时,果蔬正常生理机能受到障碍,失去平衡,称为冷害。

3.移臭〔串味〕:具有猛烈香或臭味的食品冷藏在一起发生串味,使食品原有风味发生变化4.淀粉老化:淀粉老化是指食品中以α-淀粉形式存在的淀粉在接近0℃低温范围中,α-淀粉分子自动排列成序,形成致密高度晶化的不溶性淀粉分子,快速消灭淀粉β化的现象。

老化的淀粉不易被淀粉酶作用,所以不易被人消化吸取5.严寒收缩:宰后的牛肉在短时间内快速冷却,肌肉会发生显著收缩,以后即使经过成熟过程,肉质也不会格外软化。

这种现象叫严寒收缩。

6.冻结食品的干耗现象:由于冻结食品外表与冻藏室之间的温差,使得冻结食品外表的冰晶升华,造成水分损失,从而使冻结食品外表消灭枯燥现象,并造成重量损失,即俗称干耗。

7.冻结率:冻结率=1-食品的冻结点℃─────――――――──或指食品在共晶点和冻结点间的任食品冻结点以下的实测温度℃一温度下冻结水分的比例。

8.有效冻结时间:即食品中心温度从开头的温度下降到所要求的冻结终温所需时间。

9.公称冻结时间:食品各处温度一样都为0℃,其中心点温度只下降到该点食品的冰点所需时间。

10.冻结烧:由于干耗的不断进展,食品外表的冰晶升华向内延长,到达深部冰晶升华,这样不仅使冻结食品脱水减重,造成重量损失,而且由于冰晶升华后的地方成为微细空穴,大大增加了冻结食品与空气接触面积。

在氧的作用下,食品中的脂肪氧化酸败,外表变黄褐,使食品外观损坏,风味、养分变差,称为冻结烧。

11.冻结食品的T.T.T概念:是指冻结食品的品温变化与品质保持时间的关系,即冻结食品的品质变化主要取决于温度,冻结食品的品温越低,优秀品质的保存时间越长。

(完整版)食品工艺学复试05-10

(完整版)食品工艺学复试05-10

食品工艺学 05 一、填空题( 40):1. 食品保藏的实质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手段,控制和抑制微生物和酶的活性并尽量减少营养成分损失, 使食品的储藏期提高。

某食品的水分活度 Aw 是食品内有效水分含量, 且在数值9则食品将会有水分蒸发,当 Awv 9,则食品会吸湿。

3. 新鲜的果蔬冷藏温度范围常控制在0〜5C,冰点相近的食品,当以不同冻结速度降至冻藏温度时,他们的冷耗量应相同,食品冻结过程中冻结层分解 面速度和溶质扩散速度决定了冻结食品内溶质集合分布的程度。

解冻等条件的影响。

4.区分低酸性食品与酸性食品的界限是 PH4.6 和 Aw0.85, 抑制,不会生长繁殖,当Aw < 0.85时其芽抱也不能生长繁殖 状芽抱杆菌(P385),商业灭菌的灭菌值应达到 12Dr 的要求,酸性食品中的平酸菌为嗜热凝结芽抱杆菌, 商业灭菌的杀菌值为 6Dr 。

5. 为了保证回热过程中食品表面不致有冷凝水现象,最关键要求是同食品表面接触的空气的露点,必须始 终低于食品表面温度。

6. 检查焊锡三片罐二重卷边的三个主要指标是卷边紧密度、卷边内重合率,卷边外部是否光滑。

7. 在食品工业中重要的发酵类型有乳酸发酵、酒精发酵、醋酸发酵、丁酸发酵和产气发酵,不受欢迎的发 酵类型有:丁酸发酵、产气发酵。

在蔬菜腌制时必须压紧,严密封口,这是因为乳酸菌在有氧条件下使糖 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无氧条件下糖分解为乳酸且有氧条件下霉菌能生长。

8.使用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卫生部颁发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必须严格执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方 法》。

在食品化学保藏中使用食品添加剂是防腐剂和抗氧化剂(抗坏血酸、生育酚和维 C )。

二、是非题( 10)1. 商业性无菌:在有效保质期内,产品不发生变质,使食品的微生物个数减少到零或有限个数,此时,食 品可在任何条件下贮藏。

2. D 值:在一定的处境中和在一定的热力致死温度条件下某细菌数群中每杀死 要的时间。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附详细答案)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附详细答案)

24. 罐头食品的传热方式有 对流传热、 传导传热、传导对流复合型传热、诱导型传热等四种传热 方式。玻璃罐根据密封形式和使用的罐盖不同主要分为 卷封式玻璃罐 、螺旋式玻璃罐 、 压入 式玻璃罐 、 卷封式玻璃罐 和 垫塑螺纹式玻璃罐 等形式。
25. 杀菌时番茄酱罐头主要靠 传导 方式传热,红烧肉罐头以 对流 方式传热。
条件下的食品(或基质)中的某一对象菌(或芽孢)全部杀死所必须的最短的热处理时间。 12. TRT 值:热力指数递减时间(Thermal Reduction Time,TRT)在任何热力致死温度条件下将细菌或
芽孢数减少到某一程度(如 10-n)时所需的热处理时间(min)。 13. 顶隙:罐头食品上表面表与罐盖之间的垂直距离。 14. 叠接率:指卷边内身钩与盖钩重叠的程度。 15. 二重卷边:用两个具有不同形状的槽沟的卷边滚轮依次将罐身翻边和罐盖沟边同时弯曲、相互
2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化学考研历年真题详细答案及全套资料
需要请联系 QQ:117374112
26. 二重卷边的厚度是指卷边后 5 层铁皮总厚度和 间隙 之和。
27. 排气良好的罐头底盖呈 凹 状,棒击底盖 为对象菌。
29. 罐头容器按材料可分为 金属容器 、 玻璃罐、 蒸煮袋 等几大类。
3. 镀锡薄钢板的抗腐蚀性能包括:铁溶出值、酸浸时滞值、合金-锡电偶值、锡层晶粒度、锡层与 合金层厚度等五项指标。
4. 罐头内壁涂料中最重要的组分是 树脂 和 溶剂 。
5. 杀菌锅上排气阀的作用主要是 排除空气 ,它应在 升温灭菌 时关闭;泄气阀的作用是 促 进蒸汽对流 ,它可在 降温时 关闭。
内部资料
1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化学考研历年真题详细答案及全套资料
需要请联系 QQ:117374112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附详细答案)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附详细答案)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罐藏部分 (1)《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干制部分 (16)《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冷藏部分 (21)《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气调贮藏部分 (27)《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辐射与化学保藏 (32)《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腌渍题库部分 (41)食品工艺学-综合试卷一 (47)食品工艺学-综合试卷二 (50)食品工艺学-综合试卷三 (54)《食品工艺学》复试试题库-罐藏部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罐头食品(Canned Food/Tinned Food):是指将符合标准要求的原料经处理、调味后装入金属罐、玻璃罐、软包装材料等容器,再经排气密封、高温杀菌、冷却等过程制成的一类食品。

2.商业无菌: 罐头食品经过适度的热杀菌后,不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致病性微生物(包括休眠体),也不含有在通常温度条件下能在罐头中繁殖的非致病性微生物。

3.铁溶出值(ISV): 指一定面积的镀锡薄板在一定温度的酸液中保持一定时间浸出的铁的数量。

4.酸浸时滞值:指镀锡板的钢基在保持一定温度的酸液中达到一定的溶解速度时为止所需要的时间。

5.真空膨胀:食品放在真空环境中,食品组织间隙内的空气膨胀导致的食品体积膨胀现象。

6.真空吸收:真空密封好的罐头静置20-30min后,其真空度下降(比刚封好时的真空度低)的现象。

7.平盖酸坏:指罐头外观正常而内容物却在平酸菌活动下发生腐败,呈现轻微或严重酸味的变质现象。

8.平酸菌:导致罐头食品出现平盖酸坏变质腐败的细菌。

即该类细菌代谢有机物质产酸而不产气。

9.D值:指在一定的条件和热力致死温度下,杀死原有菌数的90%所需要的杀菌时间。

10.Z值:在一定条件下,热力致死时间呈10倍变化时,所对应的热力致死温度的变化值。

11.TDT值:(Thermal Death Time,TDT)热力致死时间,是指热力致死温度保持不变,将处于一定条件下的食品(或基质)中的某一对象菌(或芽孢)全部杀死所必须的最短的热处理时间。

《食品工艺学》复试试题库-干制部分

《食品工艺学》复试试题库-干制部分

《食品工艺学》复试试题库-干制部分一、名词解释1. 食品干藏――就是脱水干制品在它的水分降低到足以防止腐败变质的水平后,始终保持低水分进行长期贮藏的过程。

2. 干燥――就是在自然条件或人工控制条件下促使食品中水分蒸发的工艺过程。

3. 脱水――就是为保证食品品质变化最小,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促使食品水分蒸发的工艺过程。

脱水就是指人工干燥。

4. 干制--利用一定的手段,减少原料中的水分,将其可溶性固形物的浓度提高到微生物不能利用的程度,同时,原料本身所含酶的活性也受到抑制,使产品得以长期保存。

5. 干燥曲线――就是干制过程中食品绝对水分(W )和干燥时间(t )间的关系曲线,即W =f (t )。

6. 干燥速率曲线――就是干制过程中任何时间的干燥速率(dt dw 绝)和该时间食品绝对水分(W 绝)的关系曲线,即=f (W 绝)。

在干燥曲线各点上画出切线后所得的斜率即为该点食品绝对水分时的相应的干燥速率。

又因W 绝=f (t ),故有时在图中也可按照dt dw 绝 =f (t )的关系画出干燥速率曲线。

7. 食品温度曲线――就是干燥过程中食品温度(T )和干燥时间(t )的关系曲线,即T 食=f (t )。

8. 滚筒干燥――蒸汽加热滚筒的表面,液体食品在滚筒表面形成薄膜,滚筒缓慢旋转时,热量由内向外传递而发生干燥,干燥速度极快。

9. 冷冻升华干燥――是使食品在冰点以下冷冻,水分即变为固态冰,然后在较高真空下使冰升华为蒸汽而除去,达到干燥的目的。

10. 复水率--复水后沥干质量(G )与干制品试样质量(G )的比值。

R 复=G 复/G 干11. 复水系数--复水后制品的沥干质量(G 复)与该干制品在干制前相应原料质量(G 原)之比。

K 复=G 复/G 原×100%1. 干燥一般分为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

自然干燥有晒干、风干。

2. 将热量传递给物料并促使物料中水分向外转移是脱水干燥的基本过程,湿热的转移是食品干制基本原理中的核心问题。

石河子大学832食品工艺学考试大纲

石河子大学832食品工艺学考试大纲

石河子大学《食品工艺学》考试大纲食品工艺学Ⅰ.考察目标食品工艺学是研究食品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加工过程和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

要求考生了解和掌握食品加工的基本原理、适宜的加工工艺及方法,掌握几种主要动植物食品的加工技术和现代生产工艺技术。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食品工艺学100%四、试卷题型结构填空(6小题,每空1分,共20分)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判断题(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名词解释(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简答题(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论述题(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五、参考教材赵晋府主编.《食品工艺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

夏文水主编.《食品工艺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1。

李新华主编.《粮油加工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蒋爱民主编.《畜产品加工工艺学》.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

刘心恕主编.《农产品加工工艺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

Ⅲ.考查范围食品工艺学考试内容主要包括:食品的原料和材料、罐藏食品工艺学、软饮料工艺、果蔬制品工艺、乳制品工艺、肉制品加工工艺、糖果与巧克力加工工艺、粮谷制品加工工艺、调味品加工工艺、食品工业的三废处理。

要求考生掌握食品加工的基本原理、加工工艺及方法。

一、食品的原料和材料考试内容植物性食品原料、动物性食品原料、食品加工用的其它材料考试要求1.了解果蔬等植物性食品原料的成分种类及主要植物性食品的成分特点。

2.了解肉的定义、组成和形态以及水产原料的特性。

3.了解常用食品油脂的种类及基本组成及蛋与蛋制品的加工工艺。

4.掌握常用食品油脂的种类及基本组成。

5.掌握肉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

6.掌握食用油脂的基本组成。

7.掌握食用油脂的种类。

二、罐藏食品工艺学考试内容果蔬类罐头软罐头考试要求1.了解罐藏对果蔬原料的基本要求、果蔬原料的处理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工艺学》入学考试复试大纲
一、考试说明:
1、参考教材
《食品工艺学》,夏文水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
《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曾庆孝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学》,刁恩杰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
2、考试内容比例
(1)题型比例
名词解释(30分),选择题(20分),问答题(50分)。

二、考试内容:
(一)食品原料特性
鱼类、畜肉类、乳类、果蔬类食品加工原料组织、成分特点及其加工特性;酶与食品质量的关系;食品加工、保藏与酶活性的控制;食品原料鲜度鉴别及原理。

(二)低温保藏(鲜)
低温保藏原理;低温保藏的工艺要求;食品的冷却与冷藏;食品的冻结;冻结食品的保藏;冷藏链与T-TT;冷藏链建立和实施需要具备的条件;冻结食品的解冻;气调保鲜;鲜度指标。

(三)化学保鲜
化学防腐剂、抗氧化剂种类及作用原理;食品的变色及防止。

(四)辐照保藏(鲜)
辐照保藏(鲜)原理;食品辐照处理的剂量与方法;辐照对食品品质的影响;辐照食品的
安全性。

(五)干制
水分活度;水分活度与微生物、酶的关系;平衡相对湿度;干制(干燥)方法及原理;冷冻干燥;半干(中间水分)食品;栅栏效应。

(六)腌制、熏制
食盐、食糖的作用;腌制保藏的原理;腌制方法与原理;熏烟的产生、成分与作用;熏材的选择;烟熏方法。

(七)发酵
发酵的概念;微生物在食品中的作用类型;啤酒、酱油等主要发酵产品的制造原理;发酵条件控制。

(八)罐藏
制罐容器与材料的分类特点;罐头涂料的作用;罐藏原理;排气的作用、方法与原理;罐头密封;罐头杀菌。

食品罐藏的基本工艺过程及其操作要点。

(九)代表食品的加工原理
鱼糜及鱼糜制品制造原理。

消毒乳、酸乳、干酪、乳粉、冰淇淋加工的原理及基本工艺。

(十)食品生产安全控制
食品质量、食品安全、食品卫生的概念与内涵;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概念、质量要求及管理方法;GMP、HACCP对食品安全与质量的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