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苏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苏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苏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发表时间:2019-04-22T11:28:08.363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中作者:陆雯钰

[导读] 苏州作为江苏省的新一线城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生产总值列全省第一,人口也快速增长,人地问题突出,土地利用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通过查找分析2005、2010和2015三期的相关统计资料,对苏州市土地利用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5年苏州的耕地面积有所减少,林地面积

(江苏师范大学)

摘要:苏州作为江苏省的新一线城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生产总值列全省第一,人口也快速增长,人地问题突出,土地利用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通过查找分析2005、2010和2015三期的相关统计资料,对苏州市土地利用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5年苏州的耕地面积有所减少,林地面积,水域和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园地相对减少,未利用地持续减少。最后,本文提出要改善城市发展模式和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苏州市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快速发展的城市地区已成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热点。学者们关注土地利用的状态、城市扩张所产生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土地利用的时空演变规律以及驱动力,并进行情景模拟。遥感技术作为一种数据源获取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该领域的研究。以苏州为例,苏州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其作为我国经济最强的地级市,江苏省人口和经济第一大市,在长三角地区具有重要的地位。李一琼[1]、周钧[2]、周伟苠[2]等都对苏州的土地利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对苏州土地进行总体评价,运用层次法分析求得权重构建模型,定量化反映土地集约利用现状及潜力。[2]

1.2 研究意义

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作为江苏省的新一线城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生产总值列全省第一,人口快速增长,人地问题突出,土地利用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依照数据分析展示了近些年来苏州市土地利用现状,通过更近一步的分析,对产生的问题进行阐述并且提出相应的问题以及建议。

2 处理方法与实证分析

本文数据来自于《2017苏州统计年鉴》[3]、《苏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以及苏州国土资源网。根据2005年、2010年和2015年3期数据,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切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将苏州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耕地、林地、园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6大类。搜集土地利用现状的数据在EXCEL中进行进一步的数据统计分析。

3 土地利用结果分析

表1 各土地所占面积

从表格中的数据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各面积的变化情况。得出以下结论:

3.1 耕地面积变化

在2005-2015年中,耕地面积变化不大,相比2005年,2010年的耕地面积增加了285.55公顷,2015年减少472.9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6.35%。粮食是人民生产生活的基础,要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按照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行战略,确保省下达的耕地保有量指标,科学制定基本农田的保护空间,提高质量、稳定布局。[4]

3.2 林地面积变化

15年间林地面积在持续增加,从2005年的11248.10公顷到2010年的14488.28公顷再到2015年的16413.4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近20%。森林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维持生态平衡、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作用。林地面积的增加对保障生态用地,加大生态环境整治力度,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都有很大帮助。[5]

3.3 园地面积变化

2005年,园地面积为24773.3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92%;2010年,园地面积为26672.3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14%,增加了1899.07公顷;2015年园地减少了2346.28公顷,减少为24326.09公顷,这一期间园地面积下降幅度较大。

3.4 水域面积变化

2005年水域面积为307867.30公顷,2010年减少为305037.90公顷,仅仅变化了0.33%,但在2010-2015期间面积增加迅速,增加到385295.2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5.39%。

3.4 建设用地面积变化

2005年建设用地的面积166990.2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9.67%;2010年建设用地面积增了10088.21公顷,增加了1.19 %;2015年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到193289.9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2.77%,相较上一阶段增加较快;总体来说,2005年~2015年间苏州建设用地面积一直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