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815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真题2014
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真题(2015)

南京大学815地理信息系统真题(2015)1. 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是在1960年建立的(),它的创建者是被尊称为地理信息系统之父的(),他刚刚于2014年2月去世。
2. 地理信息系统英文全称为(),简称GIS。
3. GIS中的地理坐标格网是地球表面空间要素的定位参照系统。
格网由南北向的()线和东西向的()线组成,坐标源点是()与()线的交点。
旋转椭球体是地球的近似模型,因为地球赤道方向更宽,所以椭球体球心到赤道方向是()轴,到两级方向是()轴。
4. 全球定位系统(GPS)主要由()、()、站和()机三部分组成。
5. 根据变形性质,可以将地图投影分为:等()投影、等()投影、等()投影和等()投影;根据投影面的性质,投影可以分为:()投影、()投影、()和投影;根据辅助几何面与地球表面的位置不同,又可分为:()轴投影、()轴投影和()轴投影。
6. 地理空间数据的存储和管理通常有2种方式:空间数据()和空间数据();ESRI 在ArcInfo软件中使用带拓扑的()文件,在ArcView软件中使用不带拓扑的()文件,在ArcGIS中使用()数据库。
7. GIS属性数据表分为2种类型:一种是()属性表,其中的记录和几何要素一一对应;另一种是()属性表,可以和第一种属性表连接起来使用,表达相关的属性。
8. ()数据表示的是二维表面上地理要素的网格化离散数值,每个网格单元的数值表示要素的一种属性,任何网格单元的空间位置都由它所在的横向的()编号和纵向的()编号来标识和计算。
9. 栅格数据四叉树的存储方式通常有两种:()四叉树和()四叉树,后者使用()码将四叉树的层次关系线性化存储。
10. 仿射变换可以对坐标数据在x和y方向进行不同比例的()、同时进行围绕原点的()、以及()和()。
在实际应用中,仿射变换通常用()个及一以上的已知()来进行几何纠正,并按()法原理来求解待定系数。
11. 空间插值有多种分类方法,利用已知点估算未知点的方法称为()插值法,用已知点的样本来估算未知点的值的方法称为()插值法。
南师-地信-参考习题

第一部分基础理论题第1章概论1.What’s your comprehension of the concepts of GIS?2.What are the difference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basic function and the applied function of GIS?3.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ique, what kind of changes has brought to the survey ing and mapping technique and geographic analysis technique?4.What are the difference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instrumental GIS and appl ied GIS?5、试将GIS的输入设备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并说明其特点。
6、现代空间定位技术有哪些主要方法?对GIS技术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7、网络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对GIS技术产生哪些主要的变化8、说明GIS在几个不同发展阶段的标志性技术是什么,它们的出现如何促进GIS的发展?第2章地理空间数学基础1.What are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earth surface, the geoid, and the Earth spherop?2.How many coordinate systems are there to describe the geographic spatial data? What are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m?3.What are the advantage and the disadvantage of describing a point on the ground by using geodetic coordinate and geocentric coordinate?4.What ar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UTM Projection and the Lambert Projection?5. How to transform the elevation of the different datum?6、高斯投影的变形特征是什么?为什么常常被用作大比例尺普通地图的地图投影?7、在数字地图中,地图比例尺在含义与表现形式上有哪些变化?8、除地形分幅外,谈谈还有何种地理空间框架?他们如何进行编码?9、GPS数据如何与地图数字化数据进行集成?10、选择投影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如果要制作1:10万的土地利用图,该选何种类型的地图投影?第3章空间数据模型1.What are the main characters of the spatial objects?2.What’s the meaning of spatial relationship? What’s the advantage of spatial relationship in describing the spatialobjects?3、空间数据的概念模型有哪些组成部分?试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4、试分析GIS的几种主要的数据模型各自的优缺点。
地理信息系统Kang-tsung Chang《地理信息系统导论》考研真题

地理信息系统Kang-tsung Chang《地理信息系统导论》考研真题一、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1.地理信息系统[中科院2004年、南京大学2003年、中南大学2003年、中科院2003年、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浙江大学1999年、南京大学1996年、南京大学1995年研]答:GIS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以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为处理对象,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采集、存储、显示、处理、分析、输出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为规划、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来源和技术支持。
2.地理信息[中科院2003年、北京大学2002年、西北大学1999年研]答:地理信息是指表征地理圈或地理环境固有要素或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等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它属于空间信息,具有空间定位特征、多维结构特征和动态变化特征。
3.地理信息科学[南京师范大学1999年、南京大学1998年研]答:地理信息科学或称空间信息科学,是地理学与计算机技术的交叉学科,属于新兴的高新技术领域。
地理信息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支持下,对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解决复杂的管理、规划和决策问题。
二、简答题试举例说明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前景。
[武汉大学2005年复试]答: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前景:当前,GIS正向着集成化、产业化和社会化发展规律方向迈进,呈现以下主要发展态势:(1)GIS已成为一门综合性技术;即GIS集成技术,3S技术等名词的出现。
(2)GIS产业化的发展势头强劲;(3)GIS网络化已构成当今社会的热点;(4)地理信息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目前GIS在各行各业都得到应用,如资源规划管理、全球变化、灾害预测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以下操作中不属于地图叠加分析的是()。
[长沙理工大学2017年研] A.相交操作B.联合操作C.缓冲区分析D.层叠加操作【答案】C ~~【解析】多边形与多边形的叠合是指将两个不同的多边形空间特征数据相重叠,产生新的多边形特征数据,用以解决地理变量的多准则分析、区域多重属性的分析、地理特征的动态变化分析,以及图幅要素更新、区域信息提取等。
南大地理信息系统GIS历届考题

南京大学95年考研试题一。
名次解释(20)1。
地理信息系统2。
全球定位系统3。
数据结构4。
游程编码5。
DIME文件二。
试以实例说明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及其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15)三。
试述在PCARC/INFO中一个信息存储层(coverage)的生成步骤及使用的相应命令。
(15)四。
试以城市某一子功能的应用为例,简述建立运行gis的方法和步骤。
(25)五。
简述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及其地学应用。
(25)南京大学96年考研试题一。
名次解释(20)1。
地理信息系统2。
数据库管理系统3。
四叉树编码4。
边界代数算法5。
数字插值与拟合二。
试以实例说明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及其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
(15)三。
试写出矢量和栅格数据结构的模式,并列表比较其优缺点。
(20)四。
简述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并试以实例说明其在地理学中的应用。
(25)五。
以城市地籍管理为例,简述建立运行gis的方法与步骤。
(30)南京大学97年考研试题南京大学199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地理信息系统:1、试根据建立多边形的右转算法和左转算法原理,写出由有向线段组成的多边形区域的定义(15分)。
2、试描述GIS中的2维(2-D)、2.5维(2.5-D)、3维(3—D)和4维(4-D)空间数据系统的概念,并说明其各自的应用对象或领域。
(15分)3、设两回事个输入数据层(如图)的A、B、D分别表示属性类别数据的代码,图中有阴影的象元表示没有被正确分类的象元。
试问,通过GIS的逻辑“交”(AND)和逻辑“并”(OR)运算后,得到的输出数据的精度有何不同。
(20分)4、简述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并试以实例说明其在地理学中的应用。
(25分)5、试以城市地下管网信息管理为例,简述建立运行GIS的方法和步骤。
(25分)遥感学:(注意:答题要字迹工整,用字规范,简明扼要,抓住重点,切忌冗长。
)一、绘出对地遥感的流程图,并对其中图像数据处理部分作较详细的说明。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复习题兰大

《地理信息系统与空间分析》题库一、名词解释(1)地理信息系统(2)地理信息科学(3)地理信息(4)空间数据元数据(5)空间数据质量(6)矢量结构(7)拓扑关系(8)栅格数据模型(9)TIN(10)投影转换(11)坐标变换(12)游程编码(13)四叉树编码(14)空间分析(15)叠置分析(16)缓冲区分析(17)动态分段(18)空间分配模型(19)数字高程模型(20)空间自相关(21)全局Moran’s I指数的计算公式(22)空间插值(23)空间数据质量二、简答题1. 绪论1.GIS的结构及功能2.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及趋势3.地理信息科学的学科体系4.简述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的相互关系。
2. 空间数据模型1.简述地理事物与地理现象在GIS中表达方法2.空间实体可抽象为哪几种基本类型?它们在矢量数据结构和栅格结构中分别是如何表示的?3.举例说明拓扑数据结构,ARCGIS对拓朴数据的处理方法及其意义4.简述栅格表示地理现象的原理和栅格赋值方法5.试写出矢量和栅格数据结构的模式,并列表比较其优缺点。
6.栅格数据编码(四叉树)7.简述面向对象空间数据模型的基本特征3. 空间数据1.简述空间数据(地理信息)的基本特点2.论述地理(空间)数据区别于一般计算机数据的本质特征3.掌握空间信息的基本来源,不同来源空间数据所具有的特征4.空间数据质量的基本含义。
5. 空间数据输入1.纸质地图如何转为矢量电子地图.2.简述空间数据输入的总体步骤6. 空间数据处理1.简述在栅格数据中提取多边形边界的一般过程2.简述删格到矢量数据转换细化处理的两种基本方法。
7. 空间分析1.简述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分析方法。
2.简述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并试以实例说明其在地理学中的应用。
3.空间分布密度、空间分布中心、空间离散度的计算方法4.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最佳路径分析、分配分析的概念,解释并举实例说明用途。
5.简述GIS最佳路线选择的原理和ArcGIS下的处理过程6.请画出一下两个多边形图层的OVERLAY结果图层的示意图,说明GIS中多层面信息叠置分析的基本方法及地学意义。
GIS《地理信息系统》试卷最全题库(共九套含答案)

《地理信息系统》试卷1一、专业术语解释(每题3分,满分15分)1、地理信息系统答:GIS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2、空间数据编码答:是指将数据分类的结果,用一种易于被计算机和人识别的符号系统表示出来的过程。
3、不规则三角网答:用来拟合连续分布现象的覆盖表面,表示要素包括地形、降水等,按照实测点分布将他们连成三角网。
4、数据与信息答:数据:是指某一目标定性、定量描述的原始资料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运用与解算,即信息是经过处理后的数据。
5、元数据答:数据的数据。
二、填空(共15个填空,每小空1分)1、地理空间实体主要类型包括点、线和面等。
2、地理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包括空间、属性和时间等。
3、空间数据查询的类型包括基于SQL扩展、可视化和自然语言等。
4、常见的GIS软件有 ARC/INFO 、 MAPGIS 、 ARCVIEW 等。
5、传统数据库结构主要有网状、层次和关系三种类型。
三、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
)1、空间数据编码的原则主要有(B )、系统性、通用性和标准化、可扩展性等。
A.实用性;B.一致性;C.移植性;D.安全性2、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空间数据编辑与处理过程的是(D )。
A.数据格式转换;B.投影转换;C.图幅拼接;D.数据分发3、空间集合分析主要完成(C)。
A地形分析 B缓冲区分析 C逻辑运算 D叠置分析4、我国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自20世纪( C )起步。
A.60年代初;B.70年代初;C.80年代初;D.90年代初5、以下设备中不属于GIS数据输入设备的是(B )。
A.扫描仪;B.绘图仪;C.数字化仪;D.键盘四、简答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
)答题要点:1、简述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6分)(1)数据采集与编辑(1分)(2)数据存储与管理(1分)(3)数据处理和变换(1分)(4)空间分析和统计(1分)(5)产品制作与现实(1分)(6)二次开发和编程(1分)2、简述游程长度编码方法(6分)游程指相邻同值网格的数量,游程编码结构是逐行将相邻同值的网格合并,并记录合并后网格的值及合并网格的长度,其目的是压缩栅格数据量,消除数据间的冗余。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课后习题部分答案【可编辑】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课后习题部分答案【可编辑】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课后习题部分答案【可编辑】第一章1、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GIS),它与一般计算机应用系统有哪些异同点,答: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GIS脱胎于地图学,是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遥感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众多学科交叉融合而成的新兴学科。
但是,地理信息系统与这学科和系统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GIS与机助制图系统机助制图是地理信息系统得主要技术基础,它涉及GIS中的空间数据采集、表示、处理、可视化甚至空间数据的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制图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空间分析方面。
一个功能完善的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包含数字制图系统的所有功能,此外它还应具有丰富的空间分析功能。
(2)GIS与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GIS除需要功能强大的空间数据的管理功能之外,还需要具有图形数据的采集、空间数据的可视化和空间分析等功能。
因此,GIS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均比一般事务数据库更加复杂,在功能上也比后者要多地多。
(3)GIS与CAD系统二者虽然都有参考系统,都能描述图形,但CAD 系统只处理规则的几何图形、属性库功能弱,更缺乏分析和判断能力。
(4)GIS与遥感图像处理的系统遥感图像处理的系统是专门用于对遥感图像数据处理进行分析处理的软件。
它主要强调对遥感栅格数据的几何处理、灰度处理和专题信息提取。
这种系统一般缺少实体的空间关系描述,难以进行某一实体的属性查询和空间关系查询以及网络分析等功能。
2、地理信息系统有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它的基本功能有哪些,试举目前广泛应用的两个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为例,列出它们的功能分类表,并比较异同点,(1)系统硬件:包括各种硬件设备,是系统功能实现的物质基础;(2)系统软件:支持数据采集、存储、加工、回答用户问题的计算机程序系统;(3)空间数据:系统分析与处理的对象,构成系统的应用基础;(4)应用人员:GIS服务的对象,分为一般用户和从事建立、维护、管理和更新的高级用户;(5)应用模型:解决某一专门应用的应用模型,是GIS技术产生社会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
(完整版)南京大学815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真题

(完整版)南京大学815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真题2012一. 填空题(1分*70空)1.地理信息系统英文全称为___,简称为___2.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为:“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____,____和不同的____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来支持空间数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3.地理信息系统首先是一种计算机系统:该系统通常又由若干个相互关系的子系统构成,如____子系统、____子系统、____子系统、____子系统等。
4.一个实用的地理信息系统,其基本构成一般包括以下五个主要部分__、__、__、__和__。
5.将椭球面上个各点的___,按照一定的___,变换为平面上相应点的___,通常称之为___。
6.____是指将空间分割成规则的网格,其中给出相应的____来表示地理要素某种特征的一种数据组织形式。
7.仿射变换可以对坐标数据在x和y方向进行不同比例的___、同时进行___、___、和___。
8.不同的地图投影变形性质与大小是不同的,按照变形的性质,一般把地图投影分成三类:____投影、____投影、和____投影。
9.地图投影还可以按投影面与地球的相对位置关系分为:____投影、____投影和____投影;或按投影面的形状分为____投影、____投影和____投影。
此外,按投影面和地球空间逻辑关系可以分为____和____两类投影。
10.____投影是等角切圆柱投影,从几何意义上来看,就是假象用一个____投影面横向套在地球椭球外面,并于某一子午线相切(此子午线称为____),投影面的中心轴位于地球椭球的____平面上,将一定经差范围内的经纬线投影到投影面上,并将该面展开为____所得到的投影。
11.墨卡托投影是一种“等角正切____投影”,该投影没有____变形,由每一点向各方向的长度相等。
他的经纬度都是____,且相交成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
一. 填空题(1分*70)
1.地理信息系统简称( ),英文全称通常为( )。
2.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包括以下5个主要部分,按照重要性由小到大排列,依次是:( ),( ),( ),( ),( )
3.地理信息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特征、( )特征、( )特征。
4.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的数据输入设备有:( )仪、( )仪、( )设备。
5.GIS的矢量数据用x,y坐标和( )、( )、( )等简单几何对象来表示空间要素。
地理信息系统最主要的两种数据结构是( )数据结构和( )数据结构。
6.地图投影是将空间位置从( )坐标转成( )坐标的方法,通常可以分为等( )投影、等()投影和等()投影等。
标准线指的是投影面与()的交线。
对于圆柱和圆锥投影,相切时有( )条标准线,而相割时有()条标准线。
如果标准线沿纬线方向则称为(),如果沿经线方向则称为()。
标准线上没有()。
距离标准线越远,投影变形程度越()。
7.空间数据按照几何特征来分类,可以分为:( )、( )、( )、( )和( )等。
8.()数据模型用两个独立的系统分别存储空间和属性数据,即用()存储空间数据,用( )存储属性数据。
该数据模型一般用()对两种数据进行连接。
()数据模型把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存储在一个系统中。
9.( )数据模型用规则的格网来覆盖整个空问。
格网中的各个数据单元的值可以是( )型的,也可以是( )型的。
前者数值不带小数位,可以表示类别数据。
后者数值带小数位。
10.栅格数据结构是指栅格数据的存储方法或格式。
最常见的栅格数据结构有:( )编码、( )编码和()编码。
编码和((46-)编码。
11.( )变换就是利用一系列控制点和转换方程式在投影坐标上配准效字化地图、卫星图像或航空照片的过程。
GIS中通常包括的变换有:( )变换:允许旋转图形,保持形状和大小不变;( )变换:允许旋转和缩放,保持形状不变;( )变换,允许旋转、平移、缩放、斜,但保持线的平行性不变。
12.地图叠置方法都是基于布尔连接符的运算,使用OR连接符的叠置称为( ),它保留了输入图层中的所有要素。
使用AND连接符的叠置称为(),它仅保留了两个图层中共同区域范围的要素。
使用XOR连接符的叠置称为( ),它仅保留愉入图层各自独有的区域范围内要素。
( )仅仅保留落在由输入图层定义的区域范围内的要素。
13.栅格数据分析中,往往要建立( )来决定分析的区域范围,即限于对不具有无数据单元值的单元做分析。
栅格数据分析中的( )运算是一个单元一个平元地运算;( )运算涉及一个中心点单元和一组环绕单元,环绕单元按形状可分为( )形、( )形、( )形和( )形;( )运算用于处理相同数值或相似要素的单元组。
14.()多边形也称为( )多边形,它是围绕已知点样本构建而成,使得在多边形内的任意点与多边形内的己知点更接近.而不是和其他已知点接近。
15.( )根据数值的空间排列,量测变量值之间的关系,如果类似数位在空两上相互接近,看完描述为高度相关关系。
()指数是描述这种空间关系的统计测量方法之一。
16.( )是地表位置上高度变化率的量度。
可以表达为()数或()数,前者等于垂直距离与水平距离之比乘以100,后者是垂直距离与水平距离之比的()。
二. 名词解释题:(每题10分,共40分,请分别从概念、分类、原理、应用等方面来阐述,可以用图形来辅助说明)
1.耗费(或成本)距离量测运算(概念、源栅格、耗费栅格、生成最小累计耗费路径)
2.坡向分析(概念、测量单位、精度影响因素)
3.视域分析(概念、分类、二值图、累计视域)
4.流域分析(概念,填充洼地DEM、流向栅格、水流累积栅格)
三. 论述题(40分)
1.请比较栅格DEM和TIN在地形分析中的优势和不足?请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数据来源的灵活性、提高精度的方便性、地形制图和三维显示的性能、计算效率、数据结构的复杂性等。
可以列表对比分析。
(10分)
2. 2013年11月,我国公布了东海防空识别区的范围(如图所示),对飞经这一区域的飞机进行识别。
假设在途中A处设置一部雷达,探测范围是周边600km。
请使用GIS空间分析方法解决以下问题(说明分析方法的名称、使用的数据、得到的分析结果形式):
1)分析雷达探测范围能否覆盖整个东海防空识别区。
(15分)
2)当雷达计算出某一飞行器的飞行路线上的坐标后,如何判别该飞行器的飞行路线是否进入东海防空识别区(15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