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课程纲要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目标
-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 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课程主要内容
1. 生命与健康
- 认识人体的构造和功能
- 研究维护身体健康的方法
- 探索生命和生命现象
2. 物质与能量
- 探究物质的性质、变化和分类
- 研究能量的来源、转化和利用
- 理解物质与能量对日常生活影响
3. 地球与太阳系
- 了解地球的构造和地理环境
- 研究地球的运动和季节的变化
- 了解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和天体
4. 科技与社会
- 理解科技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探究科技的应用和创新
-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科技
5. 环境与保护
- 认识生态系统和环境问题
- 研究环境保护的方法
- 提倡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研究要求
- 积极参与实验和观察
- 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
- 培养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
以上为部编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课程纲要的简要概述。
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会根据教师的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和调整。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大纲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大纲1. 课程背景本科学大纲适用于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
科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科学素养的重要学科,通过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2. 教学目标通过本科学大纲的教学,学生将能够:- 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实验和探究。
- 培养和提高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对自然和科学的兴趣,培养和加深科学的认识和理解。
3. 教学内容本科学大纲包括以下内容:- 单元一:自然界的变化与科学知识- 单元二:生物的营养与健康- 单元三:物质的变化与能量- 单元四:生物的繁殖与遗传- 单元五:地球与宇宙中的能量4. 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包括以下方面:- 观察和实验: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和实验能力。
- 探究和实践:通过探究和实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研究和探索科学知识。
- 讨论和交流:通过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共享,提高学生的思维和沟通能力。
- 思考和解决问题:通过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包括以下方面:- 日常评价:通过教学活动和作业等,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 综合评价:通过考试和综合评价,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研究成绩。
- 反馈和指导:通过评价反馈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提高研究和科学能力。
6. 教学资源本科学大纲需要以下教学资源:- 教材:使用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材作为教学主要资源。
- 实验器材:准备相关实验器材,支持观察和实验活动。
- 多媒体设备:准备多媒体设备,支持教学演示和展示。
教学大纲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
六年级科学课程纲要

六年级科学(大象版)下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科学教材来源:大象出版社2007版适用年级:六年级课时:32课时设计者:赵京义/长兴路实验小学一、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对科学课非常感兴趣,也能独立完成一些探究活动,愿意与他人合作,积极性较高,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而且能按照制定的研究方案对锁定的课题进行课外探究,主动从自然界和社会中获取知识。
二、教材分析第一单元以查阅资料为主要研究形式,其研究数据来源要比后面三个单元来得更简便一些,有利于学生体验和了解专题研究的基本过程。
为了有效地达成二级目标,本单元设计了两个训练点。
第一个训练点是《向人类的祖先“提问”》和《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两个活动标题所组成的完整的探究活动。
教材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重点设计了“人类的祖先是怎样演变成人的”和“人类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两个引导性问题,并指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进行专题研究。
第二个训练点是《探寻人类祖先的奥秘》,引导学生围绕前一阶段产生的热点问题进行“二次探究”。
可以看出,这两个训练点既相互联系,又逐步深入,层层推进,对于落实“二级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综观整个单元的专题研究活动的设计,能够发现每项探究能力的要求都比以往得到提升,符合整体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目标要求。
第二单元首先以创建绿色社区活动导入话题,引导学生观察所在社区生活环境的变化,彼此交流对绿色社区的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针对绿色社区的不同猜想,提炼要研究的问题,并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主题。
学生总结以往的学习经验,自己制订调查研究计划,做好各项调查研究的准备工作,通过分组开展多种形式的实地调查研究活动,通过现场调查、查阅资料、发放问卷、访谈等方式搜集信息,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搜集、整理、分析数据与证据,得出调查结论,撰写调查报告。
最后通过小组间、全班内的交流,与他人分享各组的调查结论和研究成果,共同提出绿色社区的评价标准,为目前居住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创建绿色社区共商对策。
六年级科学下册课程纲要

实用标准文案六年级科学下册课程说明书组:综合组学科科学课程名称: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教学教材:科学出版社六年级下册36 授课时间:课时王小千授课教师:仁怀市龙井小学)2授课对象:仁怀市龙井小学六(班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使用时间:2013-2014下学期--课程性质: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课程目标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方法: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
(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最新人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新课程标准

最新人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新课程标
准
根据最新的人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新课程标准,本文档将提供关于该课程的概述和要点。
以下是该课程的主要内容:
1. 知识点
- 学生将研究不同科学领域的基本知识,包括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科学。
- 学生将掌握相关科学概念和术语,并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实践活动
- 课程将强调实践活动的重要性,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帮助学生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
- 学生将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如实验、观察和小组讨论,以促进他们的研究和思考能力。
3. 探究与解决问题能力
- 课程将鼓励学生发展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生将研究使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并得出结论的基本步骤。
4. 跨学科整合
- 课程将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如语言艺术、数学和社会科学等。
- 学生将能够将科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结合,提高他们的综合研究能力。
5. 认识和保护环境
- 课程将教育学生认识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 学生将研究如何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平衡,并成为环境保护的积极参与者。
以上是最新人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新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概述。
希望本文档对您有所帮助。
如需更详细的信息,请参阅相关教材和教学大纲。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学习目标:1、通过与学生交流《课程纲要》,了解本学期科学学习的课程内容、课程目标以及课程评价。
2、通过了解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学习重点:了解本学期学习内容和评价方法。
学习过程:一、谈话交流,明确主题: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开学的礼物—《课程纲要》。
它就像一位导游,会提前告诉我们这学期的科学课要学些什么,什么时间完成这些学习内容,我们将有什么收获,以及它将对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帮助等等。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这份礼物好吗?二、了解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一)了解本册书的单元内容和课时安排本册书共有四个单元,前两个单元中每个单元4节课,第三四单元中每个单元五节课。
第一单元人类祖先的足迹1.向人类的祖先提问2.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3.探寻人类祖先的奥秘4.展现人类祖先的生活画卷第二单元绿色社区调查1.我们心中的绿色社区2.我们的调查研究计划3.调查小组在行动4.我们的绿色社区建议第三单元养好小金鱼1.小金鱼之死2.制定侦破方案3.做好侦破准备4.揭开金鱼死亡之谜5.给金鱼安个舒适的家第四单元雨具的改进1.寻找雨具的缺点2.我们的改进设计3.智慧就在我们手中4.金点子行动5.成果展示会(二)提出本学期的学习要求:1、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发言。
2、积极、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3、认真对待每次测试,端正学习态度。
(三)本学科本学期的评价方法:(一)评价方式1、过程评价过程评价50%=平时检测20%+课堂表现20%+科学小实验活动10%(1)平时检测:每个单元的检测主要是以试卷的形式,针对本单元的科学知识点掌握情况及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进行综合性的检测和评价。
以及每节课的抽查背诵情况。
(2)课堂表现:针对学生平时参与学习活动的状态,包括课堂回答问题、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参与情况、课堂听讲情况、实验完成情况等。
(3)科学小实验活动评价:针对本学期小实验、小制作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课程纲要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科学六年级(下)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小学科学课程类型:国家课程教材来源: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2014年第3版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学生课时:36 课时设计教师:学校名称:日期:2021年2月目录一、课程背景二、课程目标三、课程内容四、课程实施五、课程评价六、所需条件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课程纲要一、【课程背景】(一)课标分析1.本册教材对课标中课程目标的落实:科学知识目标初步认识人体的主要生命活动和人体健康;知道不同能量之间的转换,认识人类与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关系;初步了解地球上一些与大气运动有关的自然现象的成因;知道太阳系及宇宙的基本概况。
科学探究目标基于所学的知识,在教师引导下,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整理信息、得出结论,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并对探究活动进行总结性评价,完善探究报告。
科学态度目标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角度提出研究思路;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反思、调整自己的探究,愿意小组合作,沟通交流,形成集体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科学技术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了解人类的的好奇心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了解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活动会对环境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环境。
2.本册教材对课标中课程内容的落实:(1)说出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观察各种动植物细胞图片等(7.4);描述和比较动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11.3)。
(2)自然界中有多种表现形式的能量转换(6.6):知道声、光、热、电、磁都是自然界中存在的能量形式(6.6.1);调查和说明生活中哪些器材、设备或现象中存在动能(机械能)、声能、光能、热能、电能、磁能及其之间的转换(6.6.2);认识生活中保温技术的应用(17.2)。
六年级科学课程大纲

六年级科学课程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1. 课程性质六年级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核心的基础性课程。
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动,让学生了解自然现象、掌握科学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 课程任务(1)使学生了解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等方面的基本科学知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4)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和生命活动过程。
(2)掌握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变化规律。
(3)认识地球的结构和宇宙中的天体。
(4)学会使用简单的科学仪器进行观察和实验。
(5)能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并得出结论。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2)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培养学生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三、课程内容1. 生命世界(1)生物的多样性认识不同种类的生物。
了解生物的分类方法。
(2)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概念。
(3)生物的生命周期动物和植物的生命周期。
生物的繁殖方式。
2. 物质世界(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常见的化学变化现象。
(2)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的溶解性、导电性等。
(3)材料的分类和用途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材料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3. 地球与宇宙(1)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青岛出版社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授课时间:26课时
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
设计:
时间:年2月
课程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认识科学探究.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记录表格.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能用简单器材进行模拟实验.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学会将搜集的信息数据进行筛选、分类等.加工内化成自己的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尊崇证据.愿意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了解科技给人们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意识到人和自然要调和相处.懂得要爱护生命.
科学知识目标:
物质世界: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电、光、热、声、磁等都是能量的例外表现形式;认识例外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了解新能源.
生命世界:知道生命体的基本特征.了解一些动植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及特点;了解大自然带给人们的各种信息;了解人类信息发展的历史.认识现代化信息技术在人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地球与宇宙: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层产生的不良影响.意识到保护大气层的严重性;探究风的成因;了解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知道
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特点;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
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科书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注意用联系的观点整合例外的内容.努力体现内容的综合性、系统性和事物周期性的变化.使学生学会在整体上领悟科学本质.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了《人的一生》、《无处不在的能量》、《地球的面纱》、
《信息与生活》、《探索宇宙》、《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共26个课题.
【课时1】始业教育:解读本学期教材的结构、使用方法及学习目标.提出新学期要求.第一单元:人的一生:
内容标准:知道生命体的基本特征:由细胞构成.能够生长.能够繁殖.遗传和变异.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等.
教学安排:
【课时2】细胞
【课时3】我从哪里来
【课时4】人的一生
【课时5】我像谁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
内容标准:知道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知道钻木取火的道理;知道电能产生磁.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电、光、热、声、磁等都是能量的例外表现形式;例外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了解人类对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安排:
【课时6】让身体热起来
【课时7】摆的秘密
【课时8】钻木取火
【课时9】通电的线圈(一)
【课时10】通电的线圈(二)
【课时11】无处不在的能量
【课时12】开发新能源
第三单元:地球的面纱
内容标准: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层产生的不良影响.意识到保护大气层的严重性;探究风的成因;了解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安排:
【课时13】地球的面纱
【课时14】风从哪里来.
【课时15】降落伞
【课时16】小帆船
第四单元:信息与生活
内容标准:了解一些动植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及特点;了解大自然带给人们的各种信息;了解人类信息发展的历史.认识现代化信息技术在人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安排:
【课时17】来自大自然的信息.
【课时18】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课时19】电脑与网络
【课时20】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
第五单元:探索宇宙
内容标准: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特点;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
教学安排:
【课时21】太阳家族
【课时22】秘密星空
【课时23】探索宇宙
【课时24】未来家园
第六单元:研究与实践
内容标准:通过资料搜集和整理认识生物进化的意义.认识到生物进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严重性;体验伪科学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认识到科学在人们生产和生活中的地位;在回顾自己的科学学习历程的过程中.发现优点.体验拥有丰盛科学知识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教学安排:
【课时25】寻找达尔文的足迹将本课内容调整到“人的一生”单元后.体现教学的灵活性.
【课时26】调查生活中的伪科学
【课时27】我的科学学习历程
课程实施:
六年级是小学阶段的结束.也是小学阶段《科学》学习的严重阶段.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科学》学习知识经验.他们对进一步进行科学探究、领悟新的科学知识等方面的欲望更剧烈.在科学探究上.以自主性探究为重点.更加注重显性探究方法的培养.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要求学生走向成熟.正确对待科学学习.对待
科学.对待自然.对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学生能用发展的、辩证的、填塞兴趣的眼光看待科学.基于以上原因.结合学生、学校教学实际.采取
以下实施策略:
“人的一生”单元:让学生通过亲自查找、搜集和整理资料以及观察、游戏等探究性的学习.在相互合作与交流中走进生命世界.感受生命的奇特.从而使学生产生爱护生命、关注生命科学、关注自我健康成长的思想感情.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为他们后续的科学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优良的基础.
“无处不在的能量”单元:实验要注意准备充实的材料.材料的多样和充实能为学生的探究提供较充塞的保障;要提醒学生注意实验方案的设计;教师要注意给学生充塞的探究时间.让学生动起来.给学生营造一个阻抑的、开放的活动空间;探究实验可多样.学生可以采用例外的方法做实验.解放展开各种探究活动.使学生在说一说、做一做的过程中体验科学课的无限欢乐.激发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究的动机和热情.
“地球的面纱”单元:通过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资料、调查访问等方法研究蕴藏在其中的科学道理.
“信息与生活”单元:让学生提前搜集有关方面的资料.是探究活动的基础材料和上好课的保障.教师在促进学生搜集大量相关资料的同时.自己也应为学生准备丰盛的图片、文字、视频等方面的资料.作为学生课堂探究的补充.同时.教师也要有丰盛的知识储备.“探索宇宙”单元:教师要多搜集关于太阳家族、银河系和无限的宇宙、望远镜与宇宙探索的发展、世界及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等等的相关资料(文字、视频).模型模具、科学介绍影片等相关资料.这样教学就比较直观形象.会给学生以启迪.
课程评价:
整个学期的评价采用等级制.由三部分组成:学习过程评价(20%)+活动作品评价(20%)+知识技能评价(60%)
一、学习过程评价:
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教材的单元评价表.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教师作出综合评定.
二、活动作品评价:
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测评学生的实验记录单、模型制作、科学实验报告、科学调查报告等.
三、知识技能测评:
主要采取教师评价的方式.设计趣味性试卷.测查学生一学期的知识目标达成情况;趣味实验操作.测查科学探究目标的达成情况.
所需条件:
1、带有多媒体设备的科学实验室.
2、教学中所用的常规仪器和自行准备的探究材料.
3、配备一名实验员帮助授课教师分发和整理实验器材.
4、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