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规范与评审标准介绍
杭州市工贸企业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通用标准》中包含了评审标准、7个专项

杭州市工贸企业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通用标准》中包含了评审标准、7个专项《杭州市工贸企业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通用标准》是针对杭州市工贸企业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评审和标准化管理的文件。
该文件共包含了评审标准和7个专项的参考内容,旨在帮助企业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保员工和设备的安全。
文中不得出现链接,以下是关于评审标准和专项的相关内容。
一、评审标准1. 法律法规合规性:企业必须对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进行了解并严格遵守,包括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等。
2.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结构、管理职责、目标管理、风险评估等。
3. 安全责任制度: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以及相关人员的安全义务。
4. 安全培训与教育: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员工安全培训与教育制度,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5. 安全设施设备:企业必须具备相应的安全设施设备,并进行日常的检修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6. 应急预案和演练:企业必须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对紧急事件的能力。
7. 安全生产记录与档案: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记录与档案管理制度,及时记录安全事故、隐患排查等情况。
二、专项参考内容1. 人员安全防护:包括工作场所、生产设施、防护装备、个人防护用品等的安全要求。
2. 劳动用品管理:包括工具、机械设备、劳动保护用品等的安全管理要求。
3. 物料管理:包括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物、有毒有害物质等的存储、使用、运输、处置要求。
4. 作业操作规范:包括各类工艺操作、设备操作、特殊作业等的安全操作规范。
5. 固定设施设备管理:包括建筑结构、通风设备、电气设备、消防设施等的安全管理要求。
6. 紧急救援与应急处理:包括火灾、燃气泄漏、中毒事件等突发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理方法和救援措施。
7. 安全生产监测与监控:包括安全生产监测手段、监控设施及安全监测指标等的管理要求。
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通用准则

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通用准则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通用准则1 总则1.1 为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管理规定》,确保科学、规范地实施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为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提供可靠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准则。
1.2 本准则适用于对所有从事第三方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活动的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的评审,也可为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建立质量、行政和技术运作的管理体系,以及为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的客户等对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的能力进行确认或承认提供指导。
1.3 本准则所称的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是指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或者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统称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的基本条件和能力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以及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实施的评价和承认活动。
2 参考文件《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2号)ISO/IEC17025:2005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B/T15481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3 术语和定义《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管理规定》和ISO/IEC17025:2005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准则。
3.1 安全性能产品、仪器设备、设施、材料和作业场所等影响从业人员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基本安全要求。
4 管理要求4.1 组织4.1.1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以下简称检测检验机构)应具有法人资格,能独立、客观、公正地从事安全生产检测检验(以下简称检测检验)活动。
4.1.2 检测检验机构有责任确保所从事的检测检验工作符合本准则的要求,并能满足客户和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需求。
4.1.3 检测检验机构应具备与申请业务相适应的固定工作场所,应具备正确进行检测检验所需要的并且能够独立调配使用的固定、临时和可移动检测设备设施。
《通用规范》与《评审标准》介绍

•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危险化学品 生产、使用、储存企业及有危险化学品储存设 施的经营企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 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GBZ 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 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AQ/T 9002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
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SH 3063-1999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
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SH 3097-2000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
计规范
GB 5005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 设计规范(2014)
损失的意外事件。
3.11 危险、有害因素 hazardous elements 可能导致伤害、疾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
的根源或状态。
3.12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hazard identification 识别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
3.4 重点部位 key site 生产、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
学品场所,以及可能形成爆炸、火灾场所的罐区、 装卸台(站)、油库、仓库等;对关键装置安全 生产起关键作用的公用工程系统等。
3.5 资源 resources 实施安全标准化所需的人力、财力、设施、
技术和方法等。
3.6 相关方 interested party 关注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绩效或受其影响的个
人或团体。
3.7 供应商 supplier 为企业提供原材料、设备设施及其服务的外
部个人或团体。
3.8 承包商 contractor 在企业的作业现场,按照双方协定的要求、
通用技术标准

通用技术标准在当今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技术标准的统一和规范化显得尤为重要。
通用技术标准作为各行业技术规范的基础,对于推动产业发展、提高产品质量、促进技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通用技术标准的概念、作用和制定过程进行介绍,希望能够对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首先,通用技术标准是指在某一领域内,为了统一和规范相关技术要求而制定的一系列标准。
这些标准可以涵盖产品的设计、生产、测试、评价等方方面面,旨在提高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和可用性。
通用技术标准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到技术的发展趋势、市场需求以及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因此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普适性。
其次,通用技术标准在各行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进步。
通过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可以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推动技术的不断提升。
其次,通用技术标准可以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
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地提升产品的质量稳定性,降低产品的缺陷率。
再次,通用技术标准可以促进国际贸易和技术交流。
符合国际通用技术标准的产品更容易出口到国际市场,也更容易与国际先进技术对接,促进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最后,通用技术标准的制定过程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程序和步骤。
首先是立项阶段,需要明确标准的制定目的、范围和依据,确定标准的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
接着是调研阶段,需要对相关行业的技术水平、市场需求、国际标准等进行调研分析,为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然后是起草阶段,需要编制标准草案,并征求相关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是审批和发布阶段,需要经过专家评审、行业论证和政府审批程序,最终发布实施。
总之,通用技术标准对于推动产业发展、提高产品质量、促进技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各行业能够重视通用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不断完善和提升相关标准,为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工业制造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评审通用标准

*未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生 产管理人员,则整体否决。
5
2050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素质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具备与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 力。
《北京市安全生 产条例》
1、发现一名企业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无培 训、考核证书,此条款不得分;
2、现场评审,发现一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知识和管理能力不足,此条款不得分;
20
20501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
1、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 全管理人员。不足300人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或委托相关专业技术资格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2、危害严重或劳动者超过IOO人的用人单位,应当配备专职的职业卫生 管理人员;其他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劳动者在1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20603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安全培训
1、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 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 或者管理工作。
2、变配电室从业人员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合格有效的电工作业操 作资格,方可上岗作业。
3、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监护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取得特 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3、使用危险化学品,必须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4、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管理制度。
1、《北京市消防条 例》;
2、《工作场所职业 卫生监督管理规 定》;
3、《危险化学品安 全管理条例》;
4、《特种设备安全 监察条例》。
1、少一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扣5分;一种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符合,扣2分;
解读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解读——王浩水安全监管总局网站2011/11/17 稿件来源:安全监管总局监督管理三司目前,我国危化品行业的安全标准化建设情况如何?2005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组织制定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试行)》和《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考核机构管理办法(试行)》,积极推进危化品企业标准化建设工作。
6年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多次下发文件、召开会议,指导和推进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2010年底,全国已形成了约1.3万人的危化品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员和自评员队伍,近2.6万家危化品企业开展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7 400家企业提出达标评审申请,5 500多家通过达标评审,其中,一级达标企业36家,二级达标企业1 530家,三级达标企业3 951家。
山东、浙江和湖北3省标准化达标企业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在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开展得比较好的山东省,目前已有2 700多家危险化学品企业通过了三级以上安全标准化评审,初步建立起安全标准化工作体系。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在推动和创建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思想认识不统一,重视程度不平衡,推进力度不大以及评审不规范等。
因此,2011年2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开展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宣传和培训工作,严格执行达标评审标准,规范达标评审和咨询服务工作。
2011年6月和9月,又分别印发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以下简称《评审标准》)和《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评审管理办法》),对推动和规范危化品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提出了新的、具体的要求。
开展标准化建设已有6年时间,全国各地区或各企业在标准化建设中有哪些特色做法或值得推广的典型经验?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以来,各地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办法。
硬件开发评审通用规范

项目编号审查项目审查内容 PASS FAIL A001原理图首页为版本信息说明。
包括版本号、版本修订记录、修订日期、修订人、详细修订内容和页数A002采用天键信息通用原理图设计模版A003标注内容采用统一格式,字体为Courier New,粗体,字号不大于5号A004注明关键电路和元器件的重要参数。
如开关电源的频率、电感特性,隔离型DC-DC的隔离电压,晶体振荡器的负载电容,通用模块电路的功耗需求等A005在相应位置添加兼容元器件的文字备注A006对于需要重点测试的关键网络添加测试点,文字备注B001不得选用已停产、即将停产、上市时间小于一年或供货周期大于八周的元器件B002被动器件不得选用唯一供应商供应的器件,必须有可替代性B003优先选用原厂原理图设计的器件,如果价格等因素再去考虑替代器件B004 1.阻值大小B005 2.电阻精度B006 3.电阻功率B007 4.电阻类型B008 1.容值大小B009 2.容值精度2.1振荡电路 2.2延时电路选择5%以内电容,其它一般选择10%或20%B010 3.耐压值 3.1电容耐压需要选择大于等于2倍的工作电压B011 4.耐温值4.1根据不同工作温度选择X5R X7R电容4.2晶振的电容一般需要选择NPO和C0G电容B012 1.感值B013 3.额定电流I R B014 4.饱和电流Isat B015 5.DCR B016屏蔽B017工作温度范围B018容差B019不同频率时阻抗B020额定电流(最大)B021DC 电阻 (DCR)(最大值)B022工作温度硬件Check list 在正常温度范围内:A本体OR相邻元器件or组件发热OR烧毁OR熔融B工作异常A所在OR关联单元电路无作用or工作异常B安全风险C可靠性风险A超规格范围B电流OR电压or功率范围宽OR窄C电流OR电压上限值大D电流OR电压下限值小A电感所在单元电路无作用.B关联单元电路无作用C安全风险D可靠性A频谱OR波形异常A所在OR关联单元电路无作用or工作异常B安全风险C可靠性风险本体OR相邻元器件or组件发热OR烧毁OR熔融A所在OR关联单元电路无作用or工作异常B安全风险C可靠性风险A频谱OR波形异常B本体OR相邻元器件or组件发热OR烧毁OR熔融A所在OR关联单元电路无作用or工作异常B安全风险C可靠性风险A超规格范围B电流OR电压范围宽OR窄C电流OR电压上限值大D电流OR电压下限值小A电阻所在单元电路无作用.B关联单元电路无作用C安全风险D可靠性风险A靠近此电阻的器件或组件烧坏OR熔融OR起火B电流变大或小C电阻本体烧毁OR熔融A电阻所在单元电路无作用.B关联单元电路无作用C安全风险D可靠性风险A频谱异常B产生异常噪声C寿命降额A电阻所在单元电路工作异常.B关联单元电路工作异常C安全风险D可靠性风险A频谱OR波形异常B本体OR相邻元器件or组件发热OR烧毁OR熔融A所在OR关联单元电路无作用or工作异常B安全风险C可靠性风险失效电阻审查结果电感磁珠A电压变大或小.B电流变大或小.C靠近此电阻的器件或组件烧坏OR熔融OR起火A电阻所在单元电路无作用.B关联单元电路无作用C安全风险D可靠性风险A电压OR电流OR波形异常B关联有源器件击穿C本体OR相邻元器件or组件发热OR烧毁OR熔融A所在OR关联单元电路无作用or工作异常B安全风险C可靠性风险A电压OR电流OR波形异常B本体OR相邻元器件or组件发热OR烧毁OR熔融A所在OR关联单元电路无作用or工作异常B安全风险C可靠性风险A电压OR电流OR波形异常B关联有源器件击穿C本体OR相邻元器件or组件发热OR烧毁OR熔融A所在OR关联单元电路无作用or工作异常B安全风险C可靠性风险A电压OR电流OR波形异常B本体OR相邻元器件or组件发热OR烧毁OR熔融A所在OR关联单元电路无作用or工作异常B安全风险C可靠性风险A电压OR电流OR波形OR频谱异常A所在OR关联单元电路无作用or工作异常B安全风险C可靠性风险电容文档格式与标准A:文档格式与标准B:器件选型B023电位器类型B024电阻B025功率 B026容差B027开关类型B028额定电流B029额定电压ACorDC B030工作温度B031频率B032频率稳定性B033频率容差B034工作温度B035循环寿命B036耐温B037耐湿B038耐盐雾B039最高反向工作电压B040反向电流B041最高工作频率B042耗散功率A实际耗散功率不允许超过PCM值,否则会造成晶体管因过载而损坏B043频率特性B044集电极最大电流Icm B045最大反向电压B046反向电流B048最大漏-源电压B049最大栅源电压B050连续漏电流B051脉冲漏极电流B052容许沟道总功耗B053单脉冲雪崩击穿能量B054雪崩击穿电流B055最大工作电压B056击穿电压B057钳位电压B058漏电流A超过此电压,可能造成ESD永久性损伤A漏电流越小对整个电路影响越小A管子击穿A管子击穿A管子击穿A超过此电压,可能造成ESD永久性损伤A超过此电压,可能造成ESD永久性损伤A管子击穿A管子击穿A管子击穿A当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IC超过ICM时,晶体管的β值等参数将发生明显变化,影响其正常工作,甚至损坏A当工作频率f= fT时,三极管完全失去电流放大功能.如果工作频率大于fT,电路将不正常工作。
安监总管三〔2011〕93号2011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范本模板】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1〕9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精神,进一步促进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和《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的要求,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制定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以下简称《评审标准》),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请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审的条件(一)申请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达标评审的条件。
1。
已依法取得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相应安全生产行政许可;2。
已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1年(含)以上,并按规定进行自评,自评得分在80分(含)以上,且每个A级要素自评得分均在60分(含)以上;3。
至申请之日前1年内未发生人员死亡的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造成1000万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爆炸、火灾、泄漏、中毒事故。
(二)申请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达标评审的条件。
1。
已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评审并持续运行2年(含)以上,或者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评审得分在90分(含)以上,并经市级安全监管部门同意,均可申请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评审;2.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并且使用量达到一定数量的化工企业)、经营活动5年(含)以上且至申请之日前3年内未发生人员死亡的生产安全事故,或者10人以上重伤事故,或者10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爆炸、火灾、泄漏、中毒事故。
(三)申请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达标评审的条件.1。
已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评审并持续运行2年(含)以上,或者装备设施和安全管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经集团公司推荐、省级安全监管部门同意,均可申请一级企业评审;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与评审标准介绍1目录一、危险化学品的危害二、评审标准起草过程三、制定评审标准的意义四、《通用规范》与《评审标准》介绍五、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达标评审条件一、危险化学品的危害(一)绝大部分危化品为易燃、易爆、有毒物品。
加之在生产或者使用危化品的过程中,往往处于温度、压力的非常态(如高温、高压、低温、低压等),因此,如果在生产、储存、使用、经营以及运输危险化学品时管理、操作不当,失去控制,很容易引起火灾、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等恶性事故。
(二)相当一部分危化品属于化学性职业危害因素,可能导致职业病,如现在已经发现有150~200种危化品被认为是致癌物。
如果有毒品和腐蚀品因生产事故或管理不当而散失,则可能危及人的生命安全。
二、评审标准起草过程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经过对安全标准化工作进行多次调研,针对危险化学品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制定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明确一级企业安全生产标杆示范、二级企业安全生产基本受控、三级企业符合安全生产条件。
2010年6月,编制完成《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评审通用标准》 (初稿)。
初稿完成以后,向有关政府安监部门以及部分企业征求了意见,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修改完善,并于2010年8月在烟台召开的“全国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进会”上提交与会代表讨论。
根据讨论意见,对标准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送审稿。
2011年1月,国家安监总局有关领导对送审稿进行了初步审查,根据总局领导的指示和要求,并结合近期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发布的有关部门规章,对送审稿再次进行修改完善。
2011年2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组织有关专家和部分省级安全监管人员在青岛召开讨论会,对结构和内容进行了讨论、修改。
2011年3月,根据总局领导的指示和要求,对送审稿部分要素位置和内容再次进行调整。
4月,将修改后的标准再次向山东、江苏、浙江等省级安监部门征求意见,汇总意见后形成最终稿,上报总局,准备行文印发。
2011年4月,监管三司组织有关中央企业、专家对二级企业标准、一级企业标准进行讨论,形成《评审标准》及三级企业条件为基础,二级企业条件、一级企业条件分别拔高的结构模式,准备行文印发。
三、制定评审标准的意义《评审标准》,是依据《通用规范》和《基本规范》,结合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和安全许可条件,细化为企业达标标准。
内容详实,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指导作用。
1、可作为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依据;2、可作为咨询机构为企业实施安全标准化咨询指导的依据;3、可作为评审单位进行安全标准化三级企业评审的依据;4、可作为各级安全监管人员对企业进行安全监管和指导的工具和手段。
《评审标准》:四、通用规范与评审标准介绍(一)《通用规范》第1章~第4章前言本标准第4章、第5章为强制性条款。
本标准明确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开展安全标准化的总体原则、过程和要求,同时用于指导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系列标准的编制与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安全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海峰、曹永友、曲福年、刘艳萍、董国胜、郭秀云、张秀亭、刘伟、李运才。
本标准首次发布。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以下简称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的总体原则、过程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储存企业及有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的经营企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3.1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 chemical enterprise依法设立,生产、经营、使用和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或者其所属生产、经营、使用和储存危险化学品的独立核算成本的单位。
3.2 安全标准化 safety standardization为安全生产活动获得最佳秩序,保证安全管理及生产条件达到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标准等要求制定的规则。
3.3 关键装置 key facility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腐蚀、高温、高压、真空、深冷、临氢、烃氧化等条件下进行工艺操作的生产装置。
3.4 重点部位 key site生产、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学品场所,以及可能形成爆炸、火灾场所的罐区、装卸台(站)、油库、仓库等;对关键装置安全生产起关键作用的公用工程系统等。
3.5 资源 resources实施安全标准化所需的人力、财力、设施、技术和方法等。
3.6 相关方 interested party关注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绩效或受其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3.7 供应商 supplier为企业提供原材料、设备设施及其服务的外部个人或团体。
3.8 承包商 contractor在企业的作业现场,按照双方协定的要求、期限及条件向企业提供服务的个人或团体。
3.9 事件 incident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
3.10 事故 accident造成死亡、职业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3.11 危险、有害因素 hazardous elements可能导致伤害、疾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3.12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hazard identification识别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3.13 风险 risk发生特定危险事件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3.14 风险评价 risk assessment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围的过程。
3.15 安全绩效 safe performance基于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控制和消除风险取得的可测量结果。
3.16 变更 change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施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
3.17 隐患 potential accidents作业场所、设备或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 2008年2月1日起施行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第16号令: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3.18 重大事故隐患 serious potential accidents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
(总局16号令: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4.1 概述本规范采用计划(P)、实施(D)、检查(C)、改进(A)动态循环、持续改进的管理模式。
4 要求4.2 原则4.2.1 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依据本规范的要求,开展安全标准化。
4.2.2 安全标准化的建设,应当以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为基础,树立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理念,与企业其他方面的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科学性、规范性和系统性。
4.2 原则4.2.3 安全标准化的实施,应体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监督管理原则,通过有效方式实现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
4.2.4 安全标准化采取企业自主管理,安全标准化考核机构考评、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监督的管理模式,持续改进企业的安全绩效,实现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4.3 实施4.3.1 安全标准化的建立过程,包括初始评审、策划、培训、实施、自评、改进与提高等6个阶段。
4.3.2 初始评审阶段:依据法律法规及本规范要求,对企业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初始评估,了解企业安全管理现状、业务流程、组织机构等基本管理信息,发现差距。
4.3 实施4.3.3 策划阶段: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本规范的要求,针对初始评审的结果,确定建立安全标准化方案,包括资源配置、进度、分工等;进行风险分析;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台帐、档案、记录等;确定企业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4.3 实施4.3.4 培训阶段:对全体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标准化相关内容培训。
4.3.5 实施阶段:根据策划结果,落实安全标准化的各项要求。
4.3.6 自评阶段:应对安全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提出完善措施。
4.3.7 改进与提高阶段:根据自评的结果,改进安全标准化管理,不断提高安全标准化实施水平和安全绩效。
5 管理要素(二)《评审标准》介绍《评审标准》与《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 3013-2008)的框架结构基本一致,涵盖了通用规范的所有要求,但个别地方作了调整,并增加了《基本规范》、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许可条件和近期出台的有关规定等内容。
评审标准设置了12个A级要素,56个B级要素。
《评审标准》A级要素《评审标准》结构形式1 法律、法规和标准1.1 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识别和获取1.2 法律、法规和标准符合性评价38【通用规范】5.3 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5.3.1 法律法规5.3.2 符合性评价5.3.3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5.3.4 操作规程5.3.5 修订1.1 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识别和获取(5.3.1法律法规 )1.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政府其他有关要求的管理制度;2.明确责任部门、获取渠道、方式;3.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及政府其他有关要求;4.形成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清单和文本数据库,并定期更新。
未明确专门部门定期识别和获取,扣50分(B级要素否决项)!!1.企业应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他要求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确定获取渠道、方式和时机,及时识别和获取,定期更新。
(5.3.1.1)【标准化要求】【企业达标标准】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给相关方。
【标准化要求】【企业达标标准】2.企业应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给相关方。
(5.3.1.3) 1.2 法律、法规和标准的符合性评价(5.3.2符合性评价 )1.每年至少1次对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有关要求的执行情况进行符合性评价;2.对评价出的不符合项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整改计划和措施;3.编制符合性评价报告。
未进行符合性评价,扣50分(B级要素否决项)!!【标准化要求】【企业达标标准】企业应每年至少1次对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执行情况进行符合性评价,消除违规现象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