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悬架发展情况
汽车悬架发展简史

汽车悬架发展简史汽车悬架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车辆的操控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在汽车发展的历程中,悬架的设计和技术也经历了多次革新和改进。
本文将从人类视角出发,为你讲述汽车悬架的发展简史。
一、早期悬架设计最早的汽车悬架设计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当时的汽车悬架主要采用弹簧和减震器的组合,以提供车辆的平稳性和舒适性。
这种设计在当时被认为是先进的,但由于技术和材料的限制,悬架的效果并不理想。
二、悬架的革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化的发展,汽车悬架的设计逐渐得到改进。
在20世纪初,液压减震器的出现使得悬架的效果有了显著提升。
液压减震器可以根据路面状况自动调节阻尼力,使得车辆行驶更加稳定和舒适。
悬架材料的改进也为悬架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钢材的广泛应用使得悬架的结构更加坚固和耐用,从而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空气悬架的出现20世纪50年代,空气悬架开始在汽车上应用。
空气悬架通过气压的调节来改变悬架的硬度和高度,从而提供更好的悬架性能。
空气悬架的出现使得车辆在不同路况下都能保持较好的悬架效果,进一步提升了车辆的舒适性和操控性。
四、电子悬架的引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悬架逐渐在高端汽车上引入。
电子悬架通过传感器和控制系统来实时监测和调节悬架的状态,以适应不同的行驶条件和驾驶方式。
电子悬架的出现使得车辆可以根据驾驶者的需求来调节悬架的硬度和高度,进一步提升了车辆的操控性和舒适性。
五、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汽车科技的不断进步,悬架的发展也将朝着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未来的悬架可能会采用更先进的材料和技术,以提供更好的悬架性能和更高的安全性。
六、总结汽车悬架的发展经历了多次革新和改进,从最早的弹簧减震器到如今的电子悬架,每一次的改进都使得车辆的悬架性能得到提升。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悬架技术将会更加先进和智能化,为驾驶者提供更好的悬架体验。
作为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悬架的发展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人类对于驾驶舒适性和安全性的追求。
悬架系统的发展趋势

悬架系统的发展趋势
悬架系统是指安装在车辆底盘上的能够支撑和隔离车身与地面之间的结构。
它对于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和行驶稳定性都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悬架系统也在不断创新与进步,有一些明显的发展趋势。
1. 电子化与智能化: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车辆悬架系统已经开始采用电子控制单元(ECU)进行监测和控制。
这种电子化悬架系统可以根据车辆行驶条件和驾驶方式自动调整悬架硬度和高度,提供更加舒适和稳定的驾驶体验,并根据需要进行主动悬架调整,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能。
2. 空气悬架系统的普及:空气悬架系统利用气压来调节悬架的硬度和高度,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可调性。
它可以根据载荷、行驶速度和路况等条件实时调整悬架,提高车辆在不同道路情况下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
随着技术的进步,空气悬架系统的制造成本逐渐降低,其在高端车型中的应用将越来越普及。
3. 主动悬架系统的发展:主动悬架系统通过感应车辆的加速度、车速、转向角等参数,实时调节悬架的硬度和高度,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
随着传感技术和控制算法的进步,主动悬架系统的响应速度和调节能力将进一步提高,为驾驶员提供更加安全和舒适的行驶环境。
4. 轻量化与节能环保:随着对节能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悬架系统也在追求轻量化的发展趋势。
采用高强度材料、新型减震器和减震弹簧等技术,可以减轻悬
架系统的重量,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和减排效果。
总的来说,悬架系统的发展趋势是电子化、智能化、空气悬架系统的普及、主动悬架系统的发展和轻量化节能环保。
这些趋势将进一步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和行驶稳定性,提升整体的驾驶体验。
汽车空气悬架系统全面介绍

目录一、引言 (1)二、汽车空气悬架结构组成 (1)(一)空气弹簧 (1)(二)导向机构 (2)(三)高度控制阀组件 (3)(四)减振器 (4)(五)横向稳定器 (4)(六)缓冲限位块 (4)三、汽车空气悬架系统的特性 (4)(一)空气弹簧的特性 (4)(二)空气悬架对整车的影响 (5)四、汽车空气悬架的优缺点 (6)(一)汽车空气悬架的优点 (6)(二)汽车空气悬架的缺点 (6)五、电子控制空气悬架系统ECAS (7)(一)ECAS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7)(二)ECAS系统的功能和优势 (9)六、汽车空气悬架的发展及我国研发对策思考 (10)(一)国外空气悬架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10)(二)国内空气悬架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11)(三)国内常用的空气悬架 (12)(四)对策思考我国空气悬架的研发状态 (14)七、结论 (15)汽车空气悬架系统综述【摘要】文章介绍了空气悬架系统的发展过程,阐述了汽车空气悬架的工作原理及其结构特性,介绍了电子控制空气悬架的工作原理及其功能和优势。
也介绍了国内空气悬架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的历程,并且分析了我国汽车空气悬架系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汽车空气悬架结构特性发展一、引言空气悬架系统是高档商用车的关键部件,是汽车钢板弹簧悬挂系统的更新换代产品,现已成为汽车性能提升的主要部件之一,具有独特的变刚度、低振动频率、抗道路凹凸冲击的特性,更加有效地提高了汽车乘坐舒适性、行驶平顺性及操纵稳定性,同时还具有可以减少汽车自重、提高运行速度、减少路面破坏等多项性能。
由于以上的诸多优越性,空气悬架系统的研究及发展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对空气悬架系统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最初应用在载重车、小轿车、大客车及铁道车辆上。
到了六十年代已经进入蓬勃发展阶段,不仅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并且在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所生产的大部分公共汽车、豪华旅游车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虽然我国早在六十年代就设计生产了汽车空气悬架系统,但由于当时工业技术条件有限,生产的产品使用效果不是很理想。
国内外悬架的发展的趋势和技术水平

国内外悬架的发展趋势和技术水平一、国内外悬架的发展趋势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国内外悬架技术也在不断升级和改进。
未来国内外悬架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悬架轻量化的追求。
随着汽车对燃油经济性和环保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悬架轻量化成为发展的主要趋势。
轻量化的悬架系统不仅可以降低汽车的整体重量,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悬架智能化水平的提升。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悬架系统将更加智能化,具有更强的自适应能力和智能控制功能。
智能悬架系统可以根据车辆的行驶状况和路况实时调整悬架的硬度和高度,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行驶舒适性。
3. 对悬架安全性能的关注。
悬架是汽车重要的安全零部件之一,未来的悬架系统将更加关注安全性能的提升。
通过采用先进的材料和制造工艺,悬架系统可以提高抗疲劳性能和抗冲击性能,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4. 对悬架动态性能的改进。
未来的悬架系统将更加注重在高速、急转弯、坎坷路面等复杂路况下的动态性能,以提高车辆的操控稳定性和通过性能。
二、国内外悬架技术水平1. 国外悬架技术水平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汽车悬架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 高性能的主动悬架系统。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汽车厂商在主动悬架系统方面具有较强的研发和生产能力,通过先进的电子控制技术和液压系统,可以实现对悬架的实时调节,提高车辆的操控性和行驶舒适性。
b. 先进的材料和制造工艺。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汽车悬架系统在材料和制造工艺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通过采用先进的合金材料和精密加工工艺,可以提高悬架系统的强度和耐久性。
c. 悬架系统集成化水平高。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汽车悬架系统在集成化水平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可以实现与车辆动力系统、操控系统等其他系统的无缝连接和协同工作,从而提高整车的性能表现。
2. 国内悬架技术水平在国内,汽车悬架技术水平虽然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但也在不断追赶和提高。
浅谈汽车悬架的发展趋势

浅谈汽车悬架的发展趋势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悬架技术也不断得到更新换代,以适应不同路况及驾驶需求的发展趋势。
悬架是汽车保证安全性和舒适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趋势将对整个汽车工业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阐述汽车悬架的发展趋势。
一、动态悬架发展趋势动态悬架是指能够根据不同路况和需要变换汽车高度和硬度的悬架系统。
随着人们对汽车驾驶的需求不断提高,动态悬架也在不断发展和更新。
未来的动态悬架将更具智能化,通过传感技术和计算机控制可以自动感知路况、调整悬架高度和硬度,进而提高车辆行驶稳定性和乘坐舒适度。
二、电动悬架发展趋势随着电动汽车的逐渐普及,电动悬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电动悬架是指悬架系统通过电动驱动实现调节高度和硬度的功能。
未来的电动悬架将会更加智能化,通过感应技术和自适应控制系统进行调节,进一步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空气悬架发展趋势空气悬架是一种特殊的悬架系统,通过调节压缩空气的压力和体积来调节悬架的高度和硬度。
这种悬架可以根据路况自动调节,提高车辆是否会卡住的概率能力。
未来的空气悬架技术将会更加成熟,可以自动调节悬架高度和硬度,提高汽车的驾驶稳定性和乘坐舒适度。
四、新型材料悬架发展趋势随着材料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材料悬架也逐渐得到应用和发展。
这些悬架使用的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更轻的重量,可以减少汽车的总重量,进一步提高汽车的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未来的新型材料悬架将更具有个性化和智能化,能够适应不同车型和路况的需求。
总结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汽车悬架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升级。
未来的汽车悬架将更加智能、安全、舒适和绿色,使汽车驾驶过程更加愉悦和高效。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汽车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而悬架作为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影响驾驶感受和行驶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公司都不断探索和创新汽车悬架技术,其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动态悬架技术将逐渐普及。
2023年我国汽车空气悬架行业竞争及市场空间分析:国产替代加速 百亿规模打开

4.国产替代推动汽车空气悬架行业发展,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这一趋势不仅使得国内汽车制造商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竞争力,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好的价格和服务。同时,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者对高品质驾驶体验的需求不断增加,国产替代的加速也将会进一步推动汽车空气悬架行业的发展。
德国大陆、日本丰田纺织垄断全球汽车空气悬架行业全球市场:全球汽车空气悬架行业主要由德国大陆、日本丰田纺织等少数几家企业垄断,市场份额超过70%。
中国汽车空气悬架企业面临价格竞争价格竞争:由于我国汽车空气悬架行业的企业数量众多,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较为激烈。例如,中车时代空气悬架产品的价格相对于德国大陆等国际巨头存在一定优势。
1. 市场规模: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高端车型的需求逐渐增加,这为汽车空气悬架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根据相关数据,2021年中国汽车空气悬架市场规模约为50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150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5.8%。
2. 国产替代加速:国产替代趋势加速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汽车空气悬架市场规模的扩大。近年来,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逐渐崛起,他们凭借技术进步、成本优势、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等优势,开始进入高端车型市场,并逐步替代进口产品。这不仅提高了中国汽车空气悬架市场的竞争水平,也为市场规模的扩大提供了有力支撑。
2.中国汽车空气悬架企业市场份额有望增长目前,全球汽车空气悬架行业主要由几家跨国企业垄断,例如日本的Jatco和丰田,韩国的双龙和德国的翰德。然而,随着中国汽车空气悬架企业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国产替代趋势的加速,中国本土汽车空气悬架企业的市场份额预计将迅速增长。
公路客车空气悬架的发展趋势及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分析

r t e n d t o d e v e l o p a i r s u s p e n s i o n , e s p e c i a l l y t h e r e s e a r c h o f e 1 e c t r o n i c a l l y c o n t r o l l e d a i r s u s p e n s i o n( E C A S ) . T h e
摘 要 :空气 悬 架系 统作 为 高档 公路 大客 车 的关键 部 件 , 已经 在 国外 高档 客车 上普 及 ,商 用车 上 使用 的比例也 在迅速 提 升 ,其独 特 的变 刚度 、低 振动 频率 、抗道 路 凹凸冲 击等诸 多优 越性 越来 越 受 人们 重视 。 目前 国 内没 有一 家企业 能 设计 出成 熟 的产 品 ,加 快 空气悬 架 的设计研 发 ,尤其 是 电
Wa n g We i , Zh o n g Yi mi n
( S h a a n x i B a o j i Hu a s h a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V e h i c l e Au t o mo b i l e Gr o u p C o . , L t d . , S h a a n x i B a o j i 6 1 0 0 0 1 )
汽1 实 川 披 术
技 术 经 济
AUWOMOBILE APPLIED TEC} { N0LOGY
2 01 3 t , 第 1 1 驯
2 0 l 3 N0.1 l
公路客车 空气 悬架的发展趋势及在 我 国的 应 用前 景分 析
王伟 。钟 益 民
( 陕汽集 团宝 鸡华 山工 程车 辆有 限责任 公 司 ,陕西 宝鸡 6 1 0 0 0 1 )
浅析汽车悬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浅析汽车悬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汽车悬架是指车辆底盘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其作用是支撑车辆重量,吸收道路不平坡造成的冲击力,同时保证车辆稳定性和舒适性。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悬架系统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本文将从悬架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浅析。
首先谈到悬架系统的研究现状。
目前,悬架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悬架结构优化:悬架系统的结构优化是为了提高车辆操控性能和乘坐舒适性。
研究者通过改进悬架的结构,如减小悬架质量、增加刚度和阻尼等手段来提高悬架系统的性能。
2. 主动悬架控制:主动悬架控制是指通过悬架系统中的传感器获取车辆的姿态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调节悬架的工作状态。
研究者通过电子控制单元来实现悬架的主动控制,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能和平顺性。
3. 可调阻尼悬架:可调阻尼悬架是一种能够根据不同路况自动调节阻尼力的悬架系统。
通过使用可调阻尼器,可以根据车速、路况和驾驶方式等因素自动调节阻尼力,提高悬架系统的性能。
其次谈到悬架系统的发展趋势。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悬架系统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以下是一些悬架系统的发展趋势:1. 磁悬浮悬架:磁悬浮悬架是一种通过磁力来支撑和控制车辆的悬架系统。
相比传统的弹簧和阻尼器,磁悬浮悬架能够提供更好的悬架性能和平顺性。
2. 空气悬架:空气悬架是一种通过充气和放气来调节悬架刚度和高度的悬架系统。
通过控制悬架下方的气囊充气量,可以改变悬架的刚度,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3. 扩展式悬架:扩展式悬架是一种能够改变悬架工作范围的悬架系统。
通过扩展或收缩悬架结构,可以改变车轮与车身的相对位置,提高车辆的通过性和越野能力。
汽车悬架是车辆底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现状主要集中在悬架结构优化、主动悬架控制和可调阻尼悬架等方面。
未来,悬架系统的发展趋势将主要体现在磁悬浮悬架、空气悬架和扩展式悬架等方面,以提供更好的悬架性能和驾乘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悬架发展情况————————————————————————————————作者:————————————————————————————————日期:ﻩ二、中国汽车空气弹簧悬架市场发展情况(一)汽车空气弹簧悬架发展概述空气悬架从十九世纪中期诞生以来,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经历了“气动弹簧-气囊复合式悬架→半主动空气悬架→中央充放气悬架(即ECAS电控空气悬架系统)”等多种变化型式。
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被应用在载重车、大客车、小轿车及铁道汽车上。
目前国外高级大客车几乎全部使用空气悬架,重型载货车使用空气悬架的比例已达80%以上,空气悬架在轻型汽车上的应用量也在迅速上升。
部分轿车也逐渐安装使用空气悬架,如美国的林肯、德国的Benz300SE和Benz600等。
在一些特种车辆(如对防震要求较高的仪表车、救护车、特种军用车及要求的集装箱运输车等)上,空气悬架的使用几乎为唯一选择。
而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空气悬架系统只应用在一些豪华客车和少部分重型货车和挂车上。
另外空气悬架不可能升降底盘,只能说是从胎压里抽出空气达到底盘下压的作用,轮胎的吸气口吸气吧气放到胎压里,底盘就自己有向上的压力。
具体的操作流程:1.降:车轮放气轮胎的胎压在3.0左右放到1.8左右,轮胎的扁平比下降,底盘下压。
2.升:轮胎吸气孔吸气,1.8的胎压瞬间被调成3.5的胎压越野时用。
但是空气悬架不能向液压悬架那么厉害,就是升降自如,因为液压比较成熟而且是真正意义上的升降,比起空气悬架来说液压比较厉害,液压悬架运用在雪铁龙车上市他的专利。
液压悬架最多可以升降18-32CM,空气悬架只能说,调整车身姿态不能向液压那样升降自如空气悬架一般降最多1-2CM、升最多2-4C M不会降太低,不升太高。
另外空气悬架俗称是(中央充放气系统)各位汽车界的朋友别把空气悬架真当升降了!比他厉害的是雪铁龙的液压悬架。
空气悬架缺点:不实用,后期维护成本高。
不如液压那么先进,而且升降不自如。
(二)汽车空气弹簧悬架的应用及特点目前,国内空气悬架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高等级客车上,且以选装国外空气悬架产品为主,在载货车上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
据悉,国外先进的空气悬架技术已引进我国,如德国ZF公司已在国内建厂、美国柯布克公司采用纽威公司技术也在国内投入生产。
与进口产品相比,国内几个有一定生产规模的空气弹簧生产厂的产品质量较差、品种相对比较单一、适用范围较窄。
此外,在空气弹簧设计和制造技术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我国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和运输量的增加以及对高性能客货车的需求,都对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平顺性、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对公路养护的重视,也将使空气悬架在重型车市场的应用进一步扩大。
交通部《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JT/T 325-2002)标准中规定,大型客车高一级、高二级、高三级必须全部采用空气悬架,在中型客车高二级、高一级A 型中也必须全部采用空气悬架。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2004)规定:双轴汽车驱动桥的最大允许轴荷限值在装备空气悬架时为11.5t,而普通悬架最大限值为10t;三轴汽车驱动轴为每轴每侧双轮胎且装备空气悬架时,最大允许轴荷的最大限值为19t,而普通悬架最大限值为18t。
可以预料,随着标准法规的日益完善、执行力度的加强和近期超载超限治理工作的推进,空气弹簧作为空气悬架系统的主要零部件在我国汽车上的应用水平将不断提升。
三、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发展情况(一)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发展现状据中国汽车汽配用品行业联合会统计数据,2014年,我国汽车维修业的产值达到5000亿元,并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递增。
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维修业产值有望超过1万亿元。
但是,我国维修企业虽有44万家左右,具有二类资质以上的不到1/3。
其中包括汽车品牌授权的4S店以及一些规模较大的一类汽修厂占维修厂总量的15%~20%;部分4S店所设立的维修服务网点,以及具备一定规模和技术水平的二类维修厂占到总量的25%~30%;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低的三类维修厂则占到总量的50%以上。
政策方面的松动有望为汽车维修市场带来更大的机遇。
继交通部等十部门于2014年9月18日发布《关于征求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指导意见》之后,2015年2月26日,交通部发布《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实施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强调汽车生产者(整车厂)应无差别、无歧视、无延迟公开诊断、检测、维修信息。
未来,汽车维修市场将会形成更加开放、竞争更加充分的市场环境。
汽配方面,2014年,我国约有汽配用品专业市场1000余家,而综合的汽配城也在全国各地迅速兴起。
据中国汽车配件用品市场协会公布的数据,2012年全国大大小小的汽车城、汽配城、汽车用品城已经超过1000家之多。
(二)中国汽车保有量情况分析截止2015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79亿辆,其中汽车1.72亿辆;机动车驾驶人3.27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超过2.8亿人。
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有40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北京、成都、深圳、上海、重庆、天津、苏州、郑州、杭州、广州、西安11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200万辆。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58.32万辆,与2014年相比增长169.48%。
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33.2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56.93%,与2014年相比增长317.06%。
(三)中国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趋势1.品牌化经营主要分为汽车制造商和专业汽配维修商两类。
大汽车生产商往往也是售后市场的主力。
这类维修厂规模较大,生产设备精良,维修人员受过统一培训,在技术上具有权威性,服务对象主要是定点维修品牌车。
而专业汽配维修商则通过连锁店,自创服务品牌,整合各品牌汽车零配件的资源,打破了纵向的垄断,在价格服务透明化的基础上,为车主提供一站式服务。
2.高科技不断渗透随着技术的发展,汽车的电子化水平越来越高,汽车保修越来越复杂,大批高科技维修设备应用于汽车维修行业。
随着汽车维修网络技术的发展,随时可以在网上获得维修资料、诊断数据、电路图、修理流程等,缩小了不同规模的维修企业在获取技术信息方面的差异。
3.从修理转向维护随着消费者汽车维护理念的转变,汽修业将主要以汽车维护为主,护养的总次数将会增加,这将有效延长汽车的寿命。
私家车的车主将更多地把目光投向那些能够保证自己汽车维护全过程,能够为车辆建立档案,并且提供定期服务的维修公司。
这些公司将以便捷的服务和过硬的质量而取胜,做到有效增强汽车后期使用的质量,起到了为汽车厂家维护品牌的作用。
第五章中国弹簧行业发展状况分析第一节中国弹簧行业发展概述一、中国弹簧行业发展现状作为通用零部件,弹簧功能涵盖了减震、储能、控制、维持张力等诸多方面,应用领域涉及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包括航空航天、电力及核电装备、高速铁路、汽车到医疗器械、日用五金、玩具等市场。
近年来,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拉动了我国弹簧行业的快速增长,机械设备更新换代的需要和配套主机性能提高的需要对弹簧行业技术水平、质量水平的提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根据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数据,汽车弹簧产品产销量约占整个弹簧产销量的 50%以上,用量大,同时对技术水平的要求也高。
同时,弹簧制造业的发展促进了上游和横向产业的联动发展。
目前国内弹簧制造行业产值以突破400亿元。
二、中国弹簧制造行业发展概况近年来,我国弹簧制造业在产业政策的驱动下,在汽车市场旺盛需求的推动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包括公司在内的民族品牌异军突起,迅速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和管理水平较快提高,逐步形成稳定的客户群体,抢占较大市场份额,已确立了一定的国内外市场地位。
目前,这些企业大部分都参与到零部件全球化采购的竞争格局之中,并主要服务于对产品质量、工艺要求较高的国内知名的整车制造企业和国际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
弹簧制造行业内生产企业数量众多,集中程度较低,市场份额较为分散,竞争比较激烈。
总体来讲,行业竞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低端市场中小民营企业间的竞争国内弹簧制造行业内中小民营生产企业数量众多,这类企业整体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低、管理不够规范、选用材料标准要求不高、品质缺乏保障,因此,该类企业只能参与低端产品市场竞争。
(2)中高端市场合资企业、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间的竞争。
这些企业在行业内经营时间较长,生产规模较大、技术和管理水平较高、具有稳定的客户群体和市场份额,已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地位。
这些企业大部分都参与到零部件全球化采购的竞争格局之中,并主要服务于对产品质量、工艺要求较高的国内知名的整车制造企业和国际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汽车主机厂出于降低生产成本和保证产品质量方面的考虑,将逐渐向外部其它具有产品质量和价格优势的汽车弹簧制造企业开放采购。
而且,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已开始融入国际大循环,进入全球采购体系,从整个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未来汽车弹簧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国内弹簧制造行业企业数量众多,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均为非上市公司,因此,主要竞争对手的相关信息主要来源于相关企业网站及其他公开信息、资料。
第二节中国弹簧行业市场发展情况分析一、中国弹簧产量情况分析2015年10月中国弹簧产量为136,797.91吨,同比增长3.56%。
2015年1-10月止累计中国弹簧产量1,243,650.14吨,同比下降4.58%。
2015年10月全国弹簧数据表如下表所示:图表 30 2015年1-10月中国弹簧行业产量情况地区10月(吨)1-10月止累计(吨)10月同比增长(%) 1-10月累计同比增长(%)全国136,797.91 1,243,650.14 3.56 -4.58北京1,650.22 13,735.23 13.95 -12.61天津102.19 972.86 -70.92-5.09河北3,600.00 42,121.00 -12.22 15.33 山西- - - -内蒙古- - - -辽宁8,405.00 117,638.60-22.56 -7.29 吉林- - --黑龙江- - - -上海3,386.5736,644.22 -16.53-0.21 江苏11,451.59 124,784.55 -38.36 -16.71 浙江16,641.60163,133.65 1.480.11 安徽736.8 8,066.00 -11.13 -5.57 福建868.35 8,272.63 -3.29 -5.18江西3,712.1234,320.86 22.64 29.79 山东35,868.14 323,590.89 34.62 -1.05 河南20,876.00 148,554.00 10.51 -7.38 湖北4,898.60 40,121.60 44.18 -13.26湖南20 768 -93.85 -54.82 广东11,174.73 88,923.05 -3.9 -17.74 广西53 1,056.00-87.47-43.65 海南- - - -重庆12,394.00 84,256.00 23.57 0.35四川- -- -贵州5795,038.00- -云南- ---西藏- -- -陕西380 1,653.0080.09 152.37 数据来源,专家整理二、出口交货值图表错误!不能识别的开关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