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45分钟限时强化训练试题卷-Word版含标准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三苏教版化学一轮复习45分钟滚动提升训练卷(3)

高三苏教版化学一轮复习45分钟滚动提升训练卷(3)

45分钟滚动提升训练卷(三)[考查范围:专题7~8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是能够给出质子(H+)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是能够接受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物质酸性(碱性)的强弱取决于分子或离子给出(接受)质子能力的大小。

按照“酸碱质子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Na+2H2O===2NaOH+H2↑是酸碱反应B.ClO-+H2O HClO+OH-是酸碱反应C.无法比较ClO-、OH-、CH3COO-的碱性(或酸性)强弱顺序D.HCO-3既是酸又是碱,NH3既不是酸又不是碱2.如果一个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很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反应物混合后很不稳定B.该反应一旦发生将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C.该反应达平衡时至少有一种反应物的百分含量很小D.该反应使用催化剂意义不大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H=13的溶液中Na+、Mg2+、Cl-、NO-3可以大量共存B.pH相等时,①NH4Cl、②(NH4)2SO4、③NH4HSO4三种溶液中,c(NH+4)大小顺序为:①=②>③C.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与醋酸混合后:c(Na+)=c(CH3COO-)D.25 ℃时,Al(OH)3固体在20 mL 0.01 mol·L-1氨水中的K sp比在20 mL 0.01 mol·L-1 NH4Cl溶液中的K sp小4.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3Y(g)2Z(g),若X、Y、Z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0),当达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08 mol·L-1,则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A.c1∶c2=1∶3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3∶2C.X、Y的转化率不相等D.c1的取值范围为0<c1<0.14 mol·L-15.化学中常用图像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45分钟滚动基础训练卷(2) 新人教版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45分钟滚动基础训练卷(2) 新人教版

45分钟单元基础训练卷(二)[考查范围:第二单元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7道小题,每题6分,共42分)1.下列现象或应用中,不能用胶体知识解释的是( )A .清晨,在茂密的树林,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B .电影放映时的丁达尔效应C .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D .在饱和FeCl 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2.2011年中新网沈阳4月18日电 ,沈阳市公安局查获掺入非食品添加剂的毒豆芽二十余吨。

经检测,毒豆芽中含有亚硝酸钠(NaNO 2)等有害物质,过量或长期食用含亚硝酸钠的食品会致癌。

亚硝酸钠是一种防腐剂和增色剂,其在酸性条件下会产生NO 和NO 2。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图D2-1 A .NaNO 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B .食用“醋熘豆芽”可能会减少亚硝酸钠对人体的危害C .NaNO 2和胃酸作用的离子方程式为:2NO -2+2H +===NO↑+NO 2↑+H 2OD .1 mol NaNO 2在酸性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NO 和NO 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3.下列是某同学对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所作的评价,其中评价合理的是( ) HCO -3+H 22-3+H 3O +34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A .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④⑤B .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⑤C .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②⑥D .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③⑥5.曾经因为闹得沸沸扬扬的毒奶粉事件,三聚氰胺(C 3H 6N 6)可算是臭名远扬,与三聚氰胺相似,三聚氰酸分子[C 3N 3(OH )3]中也含有较高的氮元素,因而某些不法生产商也将其加入奶制品中以提高蛋白含量。

在工业上三聚氰酸[C 3N 3(OH )3]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也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 2。

其反应原理为:C 3N 3(OH )3=====△3HNCO8HNCO +6NO 2=====△7N 2+8CO 2+4H 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 3N 3(OH )3与HNCO 为同系物B .HNCO 在与NO 2的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 .反应中NO 2是氧化剂D .反应中CO 2是氧化产物6.将Na 2S 溶液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FeCl 3溶液中,发生反应:2Fe 3++S2-2++S↓;将FeCl 3溶液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 2S 溶液中,发生反应:2Fe 3++3S2-2S 3↓。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 分钟限时强化训练试题卷 含答案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 分钟限时强化训练试题卷 含答案

2017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45分钟限时强化训练试题卷(江西崇义)(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物质X Y Z初始浓度/mol?L﹣10平衡浓度/mol?L﹣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B.反应可表示为X+3Y?2Z,其平衡常数为1600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2、在温度t1和t2下,卤素单质X2(g)和H2反应生成HX的化学平衡常数如下表,仅根据下表数据不能判断的是()A.已知t2>t1,HX的生成反应为放热反应B.在相同条件下, X2平衡转化率:F2>Cl2C.X2与H2反应的剧烈程度随着原子序数递增逐渐减弱D.HX的稳定性:HBr>HI3、将16mL NO和NH3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400℃左右发生下列反应:6NO+4NH3?5N2+6H2O(g).已知反应达平衡后,在相同条件下混合气体的体积变为17mL,则在原混合气体中,NO和NH3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是()①3:1 ②3:2 ③3:3 ④3:4 ⑤3:5A.①② B.①⑤ C.②③④ D.④⑤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体积相等、pH都为3的盐酸和醋酸,中和氢氧化钠的能力,盐酸小于醋酸B.在一定条件下,将X和Y两种物质按不同的比例放入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Z,平衡后测得X、Y的转化率与起始两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的关系如图1所示,则该反应的方程式可以表示为:C.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则Y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在25℃时,将以mol/l.的氨水与0.01 mol/L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完全时溶液中,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完全反应时一水合氨的电离常数: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定温度下,弱酸的电离常数越大,酸性越强B.醋酸的电离常数K。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21)《化学平衡状态和平衡移动》同步练习(含答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21)《化学平衡状态和平衡移动》同步练习(含答案)

化学平衡状态和平衡移动A组双基题组1.可逆反应:2NO2(g)2NO(g)+O2(g),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③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①④⑥⑦ B.②③⑤⑦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⑦【解析】①中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必消耗2n mol NO2,而生成2n mol NO2时,必消耗n mol O2,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②不能说明。

③中无论达到平衡与否,化学反应速率之比都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④有色气体的颜色不变,则表示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

⑤体积固定、气体质量反应前后守恒,密度始终不变。

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相等,压强不变,意味着各物质的含量不再变化。

⑦该反应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相等,由于气体的质量不变,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说明气体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答案】 A2.(选修4P32T6改编)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A(g)+yB(g)zC(g)。

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0 mol·L-1,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达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降低为0.30 mol·L-1。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x+y<z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B的转化率增大D.C的体积分数下降【解析】假设平衡不移动,容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c(A)=0.50 mol/L2=0.25 mol/L<0.30 mol/L,由此可知,平衡向逆向移动,逆向是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即x+y>z。

【答案】 D3.(选修4P32T8)2.0 mol PCl3和1.0 mol Cl2充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PCl3(g)+Cl2(g)PCl5(g)。

(word完整版)2017年高考真题化学平衡汇编,推荐文档

(word完整版)2017年高考真题化学平衡汇编,推荐文档

2017年高考真题化学平衡汇编(2017 .全国 I 卷 28)(3) H 2S 与 CO 2 在高温下发生反应: H 2S (g )+CO 2(g )——COS (g ) +H 20(g )。

在 610 k 时,将0.10 mol CO 2与0.40 mol H 2S 充入2.5 L 的空钢瓶中,反应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 分数为0.02。

① H 2S 的平衡转化率1 = ______ %,反应平衡常数K= _______ 。

② 在620 K 重复试验,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0.03,H 2S 的转化率 2 ___________ 1,该反应的 H _____ 0。

(填“〉”或”“=)③ 向反应器中再分别充入下列气体,能使 H 2S 转化率增大的是(填标号)A . H 2SB . CO 2C . COSD . N 2(2017 •全国II 卷27) 丁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丁烷催化脱氢制备。

回答下列问 题: (1 )正丁烷(C 4H 10)脱氢制1-丁烯(C 4H 8)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① C 4H 10(g )= C 4H 8(g )+H 2(g ) A H 1丄已知:② C 4H 10(g )+- O 2(g )= C 4H 8(g )+H 2O (g )A H 2=-119 kJ • rriol丄③ H 2(g )+=O 2(g )= H 20(g ) A H 3=-242kJ • 0^1反应①的A H 1为 _________ kJ • rrio 。

图(a )是反应①平衡转化率与反应温度及压强的 关系图,x _________ 0.1 (填 大于”或 小于”);欲使丁烯的平衡产率提高,应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 (填标号)。

(2) 丁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填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氢气的作用是活化催化剂),出口气中含有丁烯、丁烷、氢气等。

图( b )为丁烯产率与进料气中 n (氢气)/n (丁烷)的关系。

2017版高考化学人教版(全国)一轮复习真题专训 第7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基础课时2 Word版含答案

2017版高考化学人教版(全国)一轮复习真题专训 第7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基础课时2 Word版含答案

基础课时2化学平衡状态及其移动O(g)CO2(g)+H2(g)ΔH<0,1.(2013·山东理综,12)对于反应CO(g)+H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A.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反应的ΔH也随之改变B.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D.若在原电池中进行,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解析A项,加入催化剂,改变反应途径,但ΔH不变,错误;B项,由于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所以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也不变,正确;C项,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温,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逆向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应减少,错误;D项,若把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化学能除转化成热能外,还转化成电能,所以放出的热量应减少,错误。

答案 B2.(2013·大纲全国卷,7)反应X(g)+Y(g)2Z(g)Δ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右移动B.加入催化剂,Z的产率增大C.增大c(X),X的转化率增大D.降低温度,Y的转化率增大解析根据该反应的特点结合平衡移动原理逐项分析。

A项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平衡不受压强影响,减小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B项催化剂不能使平衡移动,不改变产物的产率;C项增大c(X),平衡正向移动,Y的转化率增大,X本身的转化率反而减小;D项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Y 的转化率增大。

答案 D3.(2013·北京理综,11)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解析 首先理解选项所提供的信息含义,然后分析该含义中有没有包含平衡移动,即可顺利解答。

A 项二氧化氮气体中存在平衡:2NO 2(g)N 2O 4(g),体系的温度变化会使平衡发生移动;B 项不同温度下水的电离平衡常数不同,温度升高促进水的电离,电离平衡常数增大;C 项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加速了过氧化氢的分解,这是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D 项氨水的浓度减小为原来的十分之一,但其pH 的变化小于1,说明氨水在稀释的过程中平衡:NH 3·H 2ONH +4+OH -发生了移动。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练习卷: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移动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练习卷: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移动

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移动一、选择题1.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反应产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3v正(N2)=v正(H2)B.v正(N2)=v逆(NH3)C.v正(N2)=3v逆(H2)D.2v正(H2)=3v逆(NH3)2.用Cl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生成副产物HCl,利用下列反应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4HCl(g)+O2(g)2Cl2(g)+2H2O(g)ΔH=-115.6 kJ·mol-1。

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反应物发生上述反应,能充分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气体的质量不再改变B.氯化氢的转化率不再改变C.断开4 mol H—Cl键的同时生成4 mol H—O键D.n(HCl)∶n(O2)∶n(Cl2)∶n(H2O)=4∶1∶2∶23.将等物质的量的N2、H2充入某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N2(g)+3H2(g)2NH3(g)ΔH<0。

当改变某个条件并维持新条件直至达到新的平衡时,下表中关于新平衡与原平衡的比较正确的是()4.合成氨是工业上的重要反应:N2(g)+3H2(g) 2NH3(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达平衡状态后,各物质浓度不变,反应停止B.反应达平衡状态后,单位时间内生成1 mol N2的同时消耗3 mol H2C.在上述条件下,N2不可能100%转化为NH3D.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5.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2Z(g),若X 、Y 、Z 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 1、c 2、c 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 、Y 、Z 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 -1、0.3 mol·L -1、0.08 mol·L -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c 1∶c 2=3∶1B .平衡时,Y 和Z 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C .X 、Y 的转化率不相等D .c 1的取值范围为0<c 1<0.14 mol·L -16.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HI(g)+Cl 2(g)2HCl(g)+I 2(s)。

高考一轮化学测评手册之45分钟滚动提升训练卷(第三、四单元,含解析)

高考一轮化学测评手册之45分钟滚动提升训练卷(第三、四单元,含解析)

高考一轮化学测评手册之45分钟滚动提升训练卷(第三、四单元,含解析)(考查范围:第三~五单元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中新网3月15日讯:据2019年央视“3.15”晚会曝光,常州液化气充气站销售的液化气中一半以上是二甲醚,直接影响液化气钢瓶的密封安全性,严重情况会造成爆炸。

已知二甲醚结构式:CH3—O —CH3,沸点-24.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二甲醚中含非极性共价键B.二甲醚中的一个甲基含7个电子C.二甲醚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周期D.标准状况下,11.2 L二甲醚所含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4×6.02×1023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制取或应用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锰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H2O2分解的氧化剂[来源:学#科#网]B.可利用丁达尔效应来区别淀粉溶液和氯化钠溶液C.K2FeO4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D.水晶项链和餐桌上的瓷盘都是硅酸盐制品3.已知A是一种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图G2-1所示的转化关系,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图G2-1①A可能是铝或硅②D一定是一种两性物质③D晶体的熔点很高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4.X、Y、Z、W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之间具有如图G2-2所示转化关系,则下列组合不可能的是()图G2-25.对于实验Ⅰ~Ⅳ的实验现象预测不正确的是()图G2-3A.实验Ⅰ:试管中出现白色胶状物质B.实验Ⅱ: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C.实验Ⅲ:抽去中间玻璃片,瓶内产生白烟D.实验Ⅳ:BaCl2溶液变浑浊,品红溶液褪色6.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表述均正确,且存在因果关系的是()7.质子数为a的短周期元素,其M层上电子数是b(a、b均大于0);该元素原子构成的单质X与盐酸反应有可燃性气体生成。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单质X一定是金属B.单质X不可能与强碱反应C.a=10+bD.b<4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8分)8.(16分)Ⅰ.关于As的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AsH3、H2SO4、KBrO3、K2SO4、H3AsO4、H2O和一种未知物质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45分钟限时强化训练试题卷(江西崇义)(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物质X Y Z初始浓度/mol?L﹣10.1 0.2 0平衡浓度/mol?L﹣10.05 0.05 0.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B.反应可表示为X+3Y?2Z,其平衡常数为1600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2、在温度t1和t2下,卤素单质X2(g)和H2反应生成HX的化学平衡常数如下表,仅根据下表数据不能判断的是()A.已知t2>t1,HX的生成反应为放热反应B.在相同条件下, X2平衡转化率:F2>Cl2C.X2与H2反应的剧烈程度随着原子序数递增逐渐减弱D.HX的稳定性:HBr>HI3、将16mL NO和NH3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400℃左右发生下列反应:6NO+4NH3?5N2+6H2O(g).已知反应达平衡后,在相同条件下混合气体的体积变为17mL,则在原混合气体中,NO和NH3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是()①3:1 ②3:2 ③3:3 ④3:4 ⑤3:5A.①② B.①⑤ C.②③④ D.④⑤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体积相等、pH都为3的盐酸和醋酸,中和氢氧化钠的能力,盐酸小于醋酸B.在一定条件下,将X和Y两种物质按不同的比例放入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Z,平衡后测得X、Y的转化率与起始两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的关系如图1所示,则该反应的方程式可以表示为:C.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则Y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在25℃时,将以mol/l.的氨水与0.01 mol/L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完全时溶液中,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完全反应时一水合氨的电离常数: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定温度下,弱酸的电离常数越大,酸性越强B.醋酸的电离常数K。

和醋酸钠的水解常数Kh之间的关系为:Ka?Kh=Kw C.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D.合成氨的反应,正反应的平衡常数和逆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6、可逆反应2NO2(g) 2NO(g)+O2(g)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①④⑥⑦ B.②③⑤⑦ C.①③④⑤ D.全部7、N 2O 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在一定温度下可发生 2N 2O 5(g)4NO 2 (g)+O 2(g)ΔH >0 T 1温度时,向密闭容器中通入N 2O 5,部分实验数据见下表:时间/s0 500 100 0 150 0 c (N 2O 5)/ mol·L -15.003.522.502.5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500 s 内N 2O 5分解速率为2.96×10—3 mol· L -1 · s -1B .T 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 1=125,平衡时N 2O 5的转化率为50%C .T 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 1,T 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 2,若T 1>T 2,则K 1<K 2D .达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的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则c (N 2O 5)>5.00 mol·L -1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用等物质的量的A 和B 发生反应:A(g)+3B(g)2C(g),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混和气中A 的体积分数为( ) A .50% B .60% C .70% D .无法计算9、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 和气体Y 各0.16 mol 充入10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 2Z(g) △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前2 min 的平均速率()32.010Z υ-=⨯mol /(L ·min)B .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υ(逆)> υ (正)C .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D .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 mol Z ,平衡时X 的体积分数不变 10、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可以作为2NO 2(g) 2NO(g)+O 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 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 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中NO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恒定;⑦混合气体中NO与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恒定A.①③⑤⑦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11、在1100℃,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FeO(s)+CO(g)?Fe(s)+CO2(g)△H=a kJ/mol(a>0),该温度下K=0.26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若生成1molFe,则吸收的热量小于akJB.若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则化学平衡正向移动C.若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则可以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若c(CO)=0.100mol/L,则c(CO2)=0.0263mol/L12、已知:2CH3OH(g)CH3OCH3(g)+H2O(g) ΔH=-25 kJ/mol 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

此温度下,在1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常数>400②平衡时,c(CH3OCH3)=1.6 mol/L③平衡时,反应混合物的总能量减少20 kJ④平衡时,再加入与起始等量的CH3OH,达新平衡后CH3OH转化率增大⑤此时刻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⑥平衡时CH3OH的浓度为0.08 mol·L-1A.①②④⑤B.②⑥C.②③④⑥D.②④⑥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偏二甲肼与N2O4是常用的火箭推进剂,二者发生如下化学反应:(C H 3)2NNH2(l)+2N2O4(l) 2C O2(g)+3N2(g)+4H2O(g) (Ⅰ)(1)反应(Ⅰ)中氧化剂是________。

(2)火箭残骸中常现红棕色气体,原因为:N 2O4(g) 2NO2(g) (Ⅱ)当温度升高时,气体颜色变深,则反应(Ⅱ)为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一定温度下,反应(Ⅱ)的焓变为ΔH。

现将1 mol N2O4充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若在相同温度下,上述反应改在体积为 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平衡常数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反应3 s后NO2的物质的量为0.6mol,则0 s~3 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O4)=______ mol·L-1·s-1。

14、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2NO 2(g) N2O4(g) ΔH<0达到平衡,当分别改变下列条件时,请填空:(1)保持容器容积不变,通入一定量NO2,则达到新平衡时NO2的百分含量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保持容器容积不变,通入一定量N2O4,则达到新平衡时NO2的百分含量________。

(2)保持压强不变,通入一定量N2O4,则达到平衡时NO2的百分含量________;保持压强不变,通入一定量N2O4,则达到平衡时NO2的百分含量________。

(3)保持容器容积不变,通入一定量氖气,则达到平衡时NO2的转化率_______;保持压强不变,通入氖气使体系的容积增大一倍,则达到平衡时NO2的转化率________。

15、合成氨工业的核心反应是:N2(g)+3H2(g)2NH3(g) ΔH=Q kJ·mol-1。

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和E2的变化是:E1,E2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在500 ℃、2×107Pa和催化剂条件下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0.5 mol N2和1.5mol H2,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 (填“<”、“>”或“=”)46.2 kJ,理由是。

(3)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ΔH>0,ΔS>0 B.ΔH>0,ΔS<0C.ΔH<0,ΔS>0 D.ΔH<0,ΔS<0(4)将一定量的H2(g)和N2(g)放入1 L密闭容器中,在500 ℃、2×107 Pa下达到平衡,测得N2为0.10 mol,H2为0.30 mol,NH3为0.10 mol。

则该条件下达到平衡时H2转化为NH3的转化率为。

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的值为。

若升高温度,K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在上述(4)反应条件的密闭容器中,欲提高合成氨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填字母)。

A.向容器中按原比例再充入原料气B.向容器中再充入惰性气体C.改变反应的催化剂D.分离出氨16、一定条件下,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SiF4(g)+2H2O(g)SiO2(s)+4HF(g) ΔH=+148.9 kJ/mol。

(1)下列各项中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序号)。

a.v消耗(SiF4)=4v生成(HF) b.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再变化c.容器内气体的总质量不再变化 d.HF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2)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如下表(表中t2>t1)所示。

反应时间/min n(SiF4)/mol n(H2O)/mol0 1.20 2.40t10.80 at2b 1.60通过a或b的值及化学平衡原理说明t1时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3)若只改变一个条件使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变大,该反应 (填序号)。

a.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一定是减小压强造成的d.一定是升高温度造成的e.SiF4的平衡转化率一定增大(4)反应进行2 min时,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减小了0.03 g/L,则这2 min内该反应的反应速率v(HF)=mol/(L·m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