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性肺水肿
实验性肺水肿

病理生理学实验
实验目的
1.掌握水肿的发生机制。 2.复制实验性肺水肿,观察肺水肿的表现, 并探讨其有关的发病机制。
【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
过多的体液积聚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称为水 肿。肺水肿是由于液体从毛细血管渗透至肺间质或 肺泡所造成的。病理上可分间质性和肺泡性两类, 可同时并存或以某一类为主。间质性肺水肿大都为 慢性,肺泡性可为急性或慢性肺水肿。本实验主要 是通过静脉大量滴注生理盐水并注射肾上腺素导致 急性肺水肿。 【实验动物】 家兔 实验动物】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
实验性肺水肿实验指标测定记录
实验组 听诊 粉红色泡沫液 肺表面状况 肺重量(g) 肺重量(g) 兔体重(kg) 兔体重(kg) 肺系数 肺切面液速度不要太快或太慢,以控制在 180~200滴/min为宜。 2.解剖取肺时,注意勿损伤肺表面和挤 压肺组织,以防止水肿液流出,影响肺系数值。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1.称重,固定于兔台上。 2.描记正常呼吸 3.快速输入生理盐水(输入总量按150ml/kg,输速 150~180滴/min),待滴注接近完毕时立即向输液瓶中 加入肾上腺素(0.45ml/kg)继续输液。
4.密切观察呼吸改变和鼻腔内是否有粉红色 泡沫液体流出,死亡动物记录死亡时间存活动物 造病后30min则夹住气管,处死。所有动物均打 开胸腔,用线在气管分叉处结扎以防止肺水肿液 渗出,在结扎处以上切断气管,把肺取出,用滤 纸吸去肺表面的水份后称重,根据“肺系数=肺 重量(g)/体重(kg)”的公式计算系数,然后 肉眼观察肺大体改变,并切开肺,观察切面的改 变。
【讨论思考题】
1. 本实验中为什么要大量快速输液? a、主要是迅速提高血容量——静脉压升高——肺毛细血管流 体静压迅速增高(失代偿)——肺水肿 2. 输入肾上腺素导致肺水肿的机制是什么? 心动过速——心室舒张期缩短——肺循环回心血量下 降——肺循环相对血容量升高——肺静脉压升高——肺微血管静水压升高——肺水肿 3. 实验中为什么会出现粉红色泡沫痰? 4. 输入肾上腺素为何会出现呼吸抑制甚至暂停? a、肾上腺素导致肺水肿----出现肺限制性通气障碍 --血气改变(失代偿)--PaCO2>80mmHg--呼吸中 枢抑制甚至暂停 5. 本实验中如果输液过快过多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a、家兔发生器官严重水肿迅速死亡。如发生脑水肿出现颅内压升高甚至发生脑疝致死。喉头水肿 堵塞气管窒息死亡。导致实验失败。 b、
试验性肺水肿试验指标测定记录

9.密切观察呼吸改变和气管插管内是否有粉 红色泡沫液体流出,死亡动物记录死亡时间存活 动物造病后30min则夹住气管,处死。所有动物 均打开胸腔,用线在气管分叉处结扎以防止肺水 肿液渗出,在结扎处以上切断气管,把肺取出, 用滤纸吸去肺表面的水份后称重,根据“肺系数 =肺重量(g)/体重(kg)”的公式计算系数, 然后肉眼观察肺大体改变,并切开肺,观察切面 的改变。
【实验结果】
实验性肺水肿实验指标测定记录
实验组 速尿治疗组 山莨菪碱治疗组 对照组
实验前
呼吸改变
注射生理盐水 注射肾上腺素 治疗 PH PCO2
血气分析
PO2 HCO3- BE
粉红色泡沫液 肺表面状况 肺重量(g) 兔体重(kg)
【注意事项】 1.实验兔与对照兔的输液速度应基本一 致,不要太快或太慢,以控制在180~200滴 /min为宜。 2.解剖取肺时,注意勿损伤肺表面和挤 压肺组织,以防止水肿液流出,影响肺系数值。
【讨论思考题】 1. 本实验中为什么要大量快速输液? 2. 输入肾上腺素导致肺水肿的机制是什么? 3. 实验中为什么会出现粉红色泡沫痰? 4. 输入肾上腺素为何会出现呼吸抑制甚至暂停? 5. 本实验中如果输液过快过多对实验结果有何
影响?
病
2.复制实验性肺水肿,观察肺水肿的表现, 并探讨其有关的发病机制。
【实验原理】
过多的体液积聚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称为水 肿。肺水肿是由于液体从毛细血管渗透至肺间质或 肺泡所造成的。病理上可分间质性和肺泡性两类, 可同时并存或以某一类为主。间质性肺水肿大都为 慢性,肺泡性可为急性或慢性肺水肿。本实验主要 是通过静脉大量滴注生理盐水并注射肾上腺素导致 急性肺水肿。
3.进行 颈部手术, 分离气管 和一侧颈 总动脉, 一侧颈外 静脉。作 气管插管。
家兔实验性肺水肿的发生机制

家兔实验性肺水肿的发生机制实验性肺水肿指的是在实验条件下,通过其中一种因素引起的肺水肿的发生。
家兔是一种常被用于实验性肺水肿研究的动物模型。
在马克劳德实验中,通过气道灌注大量液体(如盐水、和鲜血)或给予高压氧,会导致家兔发生肺水肿。
实验性肺水肿发生机制主要涉及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和通透性的增加,以及炎症反应的参与。
以下将详细介绍几种可能的发生机制:1.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通透性增加:气道灌注大量液体或给予高压氧会引起氧化应激,增加氧自由基的产生,进而引起血管内皮损伤。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后,白细胞粘附于内皮上,释放炎症介质,如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引起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增加。
此外,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还可导致一系列信号通路的激活,如VEGF信号通路,促使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导致肺水肿的产生。
2.炎症反应的参与:实验性肺水肿的发生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气道灌注大量液体或给予高压氧会激活白细胞和炎症细胞,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并导致炎症细胞的浸润。
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可导致肺组织的炎症反应,并进一步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
3.水钠潴留:肺水肿是指肺泡和间质组织中的液体积聚。
实验中的液体灌注或给予高压氧,会使血液中的水和电解质通过血管壁进入肺组织,并阻碍液体的排出,导致肺水肿。
需要注意的是,实验性肺水肿的发生机制是复杂且多样的,并可能涉及到其他因素,如一氧化氮(NO)合成的改变、血浆溶酶体蛋白酶激活等。
此外,个体差异、年龄、性别等因素也可能影响实验性肺水肿的发生。
总结起来,实验性肺水肿的发生机制主要包括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通透性增加、炎症反应的参与以及水钠潴留等。
进一步研究这些发生机制有助于深入了解肺水肿的发生过程,并为肺水肿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肺水肿实验报告

篇一:肺水肿实验报告实验性肺血容量增高性肺水肿一、实验目的1.复制家兔实验性肺水肿2.观察肺水肿的表现,并探讨其有关的发病机理。
二、实验药品与器材生理盐水、乌拉坦、气管插管和与之配套的呼吸描记装置(二道生理记录仪)或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血气分析仪。
静脉导管和静脉输液装置,颈部小手术器械,婴儿秤,天平,听诊器,兔固定台,1ml、2ml注射器各2具,丝线,纱布,滤纸,烧杯等。
三、实验步骤本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1、将实验组家兔准确称重后,麻醉、仰卧固定于兔台上,剪去颈前部手术视野被毛,切开颈部前部皮肤,然后分离气管及一侧颈外静脉和二侧颈总动脉并穿线备用。
切开气管,插入气管插管,用丝线结扎固定后将呼吸描记装置与之相连,以描记呼吸。
结扎颈外静脉远心端,在近心端靠近结扎处剪一小口,插入静脉导管,结扎固定后将输液装置与之相接并试行滴注,通畅后暂停输液。
2、由颈总动脉插入动脉插管以描记血压,由颈外静脉插入静脉插管并连接输液装置缓慢滴人0.9%的生理盐水以保持管道通畅3、描记一段正常呼吸,用听诊器听肺的呼吸音。
4、用lml肝素化注射器从耳朵动脉抽血0.5m1,立即将针头插入橡皮塞中以防空气进入。
经血气分析仪测定血液的ph、pac02、pa02、k+、na+、cl-等,作为实验前对照。
5、然后输入37℃(摄氏度)生理盐水,输入量按100ml/㎏(体重)计算,输液速度180-200滴/min。
6、输药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机体的变化:①呼吸曲线有否变化,有否呼吸急促,困难。
②肺部是否出现罗音。
7、对照组除不使用肾上腺素外,其余实验步骤和条件与实验组相同。
8、上述各组实验完成以后,分别夹住气管,剪开胸前壁,在气管分叉处用线结扎,防止水肿液溢出。
在结扎处上方剪断气管,然后分离心脏及其血管,将肺取出。
用滤纸吸干肺表面的水份后,准确称取肺重量,以计算肺系数肺系数= 肺重量(g)体重(kg)正常肺系数约为4~5 g。
此后观察肺大体改变,切开肺,注意切面的变化,是否有粉红色泡沫液体溢出(注意其量,性质,颜色)。
实验性肺水肿

05
实验性肺水肿的预防
加强病因预防
01
02
03
控制感染
加强实验室内外环境的消 毒,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 播,预防肺部感染。
改善通气
使用机械通气等措施,改 善肺部通气,降低肺部压 力。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避免接触工业有害气体、 室内装修材料中的有害物 质等。
避免诱发因素
治疗方法需要进一步优化和 完善
虽然新型治疗方法不断涌现,但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和优化这些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肺水肿的研究需要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 进研究进展,分享研究成果和经验。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1
避免疲劳
减少实验动物的运动量,避免过度疲 劳诱发肺水肿。
02
避免温度和湿度变化
保持实验环境温度和湿度的稳定性, 避免温度骤降或湿度过高过低等因素 对肺部的影响。
03
避免应激
减少实验动物的应激刺激,如噪音、 高温、强光等。
提高诊断准确性
加强临床观察
密切观察实验动物的呼吸、体温 、心率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 常情况。
定期进行肺部检查
定期进行X光、CT等影像学检查 ,及时发现肺部病变。
提高病理学诊断水平
对于需要病理学诊断的病例,应 提高病理学医生的诊断水平,确 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06
研究展望
研究方向
深入研究肺水肿的发 病机制
从分子、细胞和整体水平上,深入探 讨肺水肿的发病机制,为预防和治疗 肺水肿提供理论基础。
吸入有毒物质
1
如化学气体、粉尘等
循环障碍
2
如心衰、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家兔实验性肺水肿实验报告-资料类

家兔实验性肺水肿实验报告-资料类一、实验目的1、学习复制家兔实验性肺水肿模型的方法。
2、观察肺水肿的表现及其发生机制。
二、实验原理肺水肿是指肺间质有过量液体积聚和/或溢入肺泡腔内。
本实验通过大量快速静脉输注生理盐水并注射肾上腺素,导致肺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和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从而引起肺水肿。
三、实验材料1、动物:家兔。
2、药品与试剂:生理盐水、肾上腺素、20%乌拉坦。
3、器材:手术器械、注射器、输液装置、听诊器、电子天平、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四、实验方法1、家兔称重后,于耳缘静脉缓慢注射 20%乌拉坦(5ml/kg)进行麻醉。
仰卧固定于手术台上。
11 颈部正中切口,分离气管,插入气管插管并结扎固定。
12 分离右侧颈外静脉,插入静脉插管,通过输液装置缓慢滴注生理盐水,保持静脉通畅。
13 分离左侧颈总动脉,插入动脉插管,连接压力换能器,记录动脉血压。
2、启动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正常呼吸曲线、动脉血压等指标。
3、快速静脉输注生理盐水(180 滴/分),直至呼吸明显加快,口唇发绀。
31 输液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停止输液。
32 由耳缘静脉注射肾上腺素(05ml/kg),观察呼吸、血压等变化。
4、出现明显肺水肿症状后,处死家兔,打开胸腔,观察肺脏外观,并取出肺脏称重,计算肺系数(肺系数=肺重量(g)/体重(kg))。
五、实验结果1、呼吸变化:实验初期呼吸平稳,随着输液量增加,呼吸逐渐加快加深,注射肾上腺素后,呼吸变得急促而浅快。
2、动脉血压变化:输液过程中动脉血压略有升高,注射肾上腺素后,血压先升高后降低。
3、肺脏外观:肺体积增大,表面有淤血、水肿,呈暗红色,切面有大量泡沫状液体溢出。
4、肺系数:实验组家兔肺系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六、实验讨论1、大量快速输注生理盐水导致血容量增加,引起肺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是肺水肿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2、肾上腺素可使外周血管广泛收缩,导致回心血量增多,同时增加肺毛细血管通透性,促使液体渗出,加重肺水肿。
急性实验性肺水肿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急性实验性肺水肿的观察与思考一、实习背景作为一名医学实习生,我有幸参与了本次急性实验性肺水肿的实验研究。
实验目的是通过复制家兔实验性急性肺水肿,观察肺水肿的临床表现,分析肺水肿发病机制。
本次实验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使我对肺水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实验过程1. 实验动物:本次实验选用体重2~3kg的家兔作为实验对象。
2. 实验器材:兔手术台、实验动物常用手术器械一套、型气管插管、橡皮管、细塑料管、纱布、棉线、注射器(1ml、5ml)及针头各一具、小橡皮块、听诊器、滤纸、婴儿秤、托盘天平、动脉夹、动脉导管、静脉导管、输液装置、血压计。
3. 实验试剂:25%乌拉坦、0.9%生理盐水、1%肝素生理盐水、1%肾上腺素溶液。
4. 实验步骤:(1)麻醉动物:取家兔一只,称体重,用25%乌拉坦4ml/kg由兔外侧耳缘注射麻醉。
(2)手术操作:在兔背左侧切开皮肤,分离肌肉,暴露胸腔,剪开胸膜,游离肺叶。
(3)建立肺水肿模型:将气管插管插入家兔气管,连接输液装置,以1%肾上腺素溶液0.5ml/kg剂量滴入,观察家兔肺水肿的发展。
(4)观察指标:观察家兔呼吸困难、肺部啰音、肺体积增大等临床表现;记录家兔血压、心率等生理参数。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家兔在注入肾上腺素溶液后,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肺部啰音等临床表现,肺体积明显增大,肺重量比正常增加2~3倍。
(2)家兔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表明心脏负荷加重。
2. 实验分析:(1)肺水肿发病机制:本次实验表明,肺水肿是由于毛细血管血压增加、胶体渗透压降低、淋巴管阻塞及毛细血管和肺泡上皮通透性增高导致组织液增多而形成。
(2)临床表现:实验中发现,家兔在肺水肿发生时,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肺部啰音等典型临床表现,与人类肺水肿表现相似。
(3)实验启示:本次实验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对于急性肺水肿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及时发现并处理病因,降低毛细血管血压、提高胶体渗透压、改善淋巴液回流、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等措施,有助于缓解肺水肿病情。
实验性肺水肿的原理

实验性肺水肿的原理
实验性肺水肿是一种由于不同原因引起的肺部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肺泡内液体积聚而引发的疾病。
一般来说,实验性肺水肿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实验性肺水肿可能由于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导致。
某些炎症介质、毒素、细菌感染等因素可以刺激内皮细胞分泌炎性因子,使细胞间隙扩大,血管通透性增加。
这样一来,液体和蛋白质等溶质就会从血管内部渗漏到肺泡腔内,导致肺水肿的形成。
2. 淋巴循环障碍:实验性肺水肿可能与淋巴循环障碍有关。
正常情况下,淋巴系统可以清除肺泡内的液体,维持肺部的液体平衡。
而在某些情况下,如淋巴管阻塞或淋巴流量减少,淋巴液的排出受到限制,使得肺泡内液体聚集,引发肺水肿。
3.心脏功能异常:某些实验性肺水肿可能与心脏功能异常有关。
如实验性心脏病模型中,心脏的收缩力减弱、舒张功能受损或心输出量降低,都可能导致肺循环压力升高,血管压力超过肺泡压力,从而引发肺水肿。
4.神经内分泌调节异常:一些实验性肺水肿与神经内分泌调节异常有关。
某些实验模型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交感神经活性物质分泌增加,血管收缩性增强,从而导致肺血管收缩,通透性增加,引发肺水肿。
总的来说,实验性肺水肿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能涉及到多个机制的相互作用。
这些机制包括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淋巴循环障碍、心脏功能异常以及神经内分泌调节异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专用纸
课程病理生理学学院药科学院.专业
(班级)
药学(创新班)14
姓名学号日期2016-05-25
实验性肺水肿
一、[目的]:通过动物模型了解肺水肿表现及发生机制
二、[原理]水肿发生与影响血管内外液
体交换的因素(如毛细血管流体静压、血
浆胶体渗透压、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有
密切关系。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血浆
胶体渗透压下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均
可促使水肿发生。
本实验通过大量快速输
入盐水、切断双侧迷走神经、注射去肾上
腺素等方法复制急性实验性肺水肿的动
物模型,观察机体的表现。
三、[实验对象和器材药品]
1、实验对象:家兔
2、实验器材:婴儿秤、气管插管、呼吸妙描记及静脉输液装置、颈部手术器械、听诊器、天平、滤纸、20%氨基甲酸乙酯、生理盐水、20ml注射器及针头、纱布块(小方巾)、
3、实验药品:去甲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去甲肾上腺素1ml+生理盐水100ml)、20%乌拉坦
四、[步骤]1.麻醉固定(20%乌拉坦5ml/kg)-→气管插管-→迷走神经-→颈动脉
2.正常呼吸-→全速输液50%-→切双侧迷走神经(副交感神经作用消失,交感神经占优势)-→继续输液-→
观察(呼吸曲线、粉红色泡沫样液体)-→若无现象加去甲肾上腺素15ml
3.动物死亡或处死;结扎气管、心脏血管-→分离肺脏-→测肺系数=
五、[实验结果]
切断家兔双侧迷走神经后,家兔呼吸吸气延长,呼吸加深变慢。
取出的肺有大量出血点,有明显的肺水肿,经过结扎分离后称量肺,质量为21.50g。
正常呼吸图片:
实验性肺水肿呼吸曲线
实验报告专用纸
课程病理生理学学院药科学院.专业
(班级)
药学(创新班)14
姓名学号日期2016-05-25
六、[注意事项]:解剖取出肺时,注意勿损伤肺组织,以防水肿液流出
七、[思考题]:
1.实验为什么要设计快速大量地输液?为什么实验组需切迷走神经?
答:①、躯体内短期内输入大量液体会增加心脏负荷,会引起急性左心衰,心衰后射血分数降低,引起肺淤血, 即肺水肿。
②、当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后,副交感受神经对心肌的作用消失,交感神经占优势,此时,当交感神经兴奋时,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外周血管,使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升高。
肺部血液逗留使间质的积液增多,使呼吸代偿功能消失,加重了肺淤血性水肿。
2.输入中毒剂量的去甲肾上腺素为什么会引起肺水肿?
答: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外周血管,使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升高。
肺部血液逗留使间质的积液增多,使呼吸代偿功能消失,加重了肺淤血性水肿。
3.实验中观察到气管插管有粉红色泡沫状液体流出,意义何在?其机制是什么?
答:出现粉红色泡沫痰,说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泡沫痰说明水肿液中蛋白质成分较高,即血浆透过肺血管进入呼吸道,在呼吸过程中气体流过时很容易形成泡沫且不容易消除,使呼吸道内很快被泡沫充塞,严重影响气体交换。
粉红色说明有红细胞滲出。
肺水肿一旦发生,则肺泡上皮的屏障功能就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水和各种溶质包括蛋白质、红细胞等都可以不受限制而自由通过上皮层进入气管管腔内,此时水肿液则可随呼吸运动由气管残端排出,
4.根据两组实验结果,联系理论,分析实验性肺水肿发生的机制
答:肺水肿是指肺血管内液体渗入肺间质和肺泡,使肺血管外液量增多的病理状态。
发生机制为:⑴肺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⑵血浆蛋白渗透压降低;⑶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⑷肺淋巴回流受阻;⑸间质负压增加;⑹其他:如神经源性肺水肿(两侧迷走神经的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