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型子宫内膜增生的超声表现
子宫内膜病变超声表现

子宫内膜病变超声表现女性怀孕的解剖基础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而子宫内膜是怀孕后胚胎着床发育的基础。
生育期子宫内膜的病变往往是引起不育的原因之一。
子宫内膜病变见于子宫畸形、子宫内膜息肉、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炎、内膜结核、子宫内膜增殖症及子宫内膜异位症。
(一)子宫畸形子宫畸形的发病率为0.1%~1.0%,子宫畸形常致不孕、不育。
临床上以双子宫、双角子宫或纵隔子宫最为多见。
畸形子宫的内膜和肌壁往往发育不良,宫腔狭窄,血供不足。
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受精卵种植,因而不易妊娠。
超声检查子宫畸形最好选择在月经前期,因为此时子宫内膜较厚,便于观察宫腔形态。
若有少见的畸形,不典型声像图或伴有复杂的畸形情况下,必须仔细观察,并配合超声监护下探查官腔或采用声学造影、碘油造影等手段以明确诊断。
1.双子宫超声见左右两个子宫图像,两个宫腔均见内膜回声。
横断面可见两个子宫体呈“蝴蝶状”,并可见双阴道、双宫颈。
2.双角子宫声像图见宫底部增宽,中间有一切迹,形成左右各一突起的马鞍状,两角内可见子宫内膜线。
宫颈、宫体正常。
3.纵隔子宫子宫横径呈增宽图像,内膜回声分左右两部分。
若两部分内膜延续至宫颈,为完全纵隔子宫。
两部分内膜在宫腔中部或下部汇合则为不全纵隔子宫。
(二)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息肉是由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组成的肿块,呈球形向宫腔突出,有蒂相连。
息肉可大小不等,大的息肉可充塞整个宫腔,影响受孕。
声像图表现:宫腔内可见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呈低回声或中等强回声。
有时形态不规则,有时可见息肉脱落至宫颈管内(图43—15)。
(三)粘膜下肌瘤子宫肌瘤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病,中青年妇女中,约20%的妇女患有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可能影响生育,国外学者报道1731例不育妇女,30%与子宫肌瘤密切相关。
子宫肌瘤中生长在子宫腔内的粘膜下肌瘤最易导致不孕症的发生,这犹如在宫腔内放置了一只球形的宫内节育器(IUD),妨碍生育。
肌瘤表面的子宫内膜缺血、坏死、萎缩,不利于受精卵着床。
子宫内膜增生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子宫内膜增生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子宫内膜增生症状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子宫内膜增生是指子宫内膜充血水肿和增生,导致子宫内膜的厚度超过正常范围。
这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多发于更年期前后的女性,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
本文将就子宫内膜增生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详细探讨。
一、症状子宫内膜增生的症状各异,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进行分类。
1.月经异常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的月经周期会发生改变,月经过多、过长是常见的表现。
部分患者会出现经期延长和黏膜组织形成块状排出。
2.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增生可导致子宫出血,出现异常阴道出血,可能是在月经期之外出现的不规则或持续性子宫出血。
3.疼痛和不适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下腹部疼痛或压迫感,这种疼痛可持续数天或数周。
4.不孕子宫内膜增生会影响子宫腔的正常形态,进而影响受精卵的着床。
因此,一些患者可能会面临不孕的问题。
二、诊断方法针对子宫内膜增生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和体检结果。
1.详细病史调查医生需要询问患者的月经史、症状持续时间和疼痛情况等,并了解可能的危险因素。
2.妇科检查医生进行妇科检查以评估子宫大小、位置和形态。
通过宫颈和子宫内膜遗道进一步判断病变的程度。
3.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常用的无创检测方法,可以确定子宫内膜的厚度和形态变化。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子宫内膜增生。
4.组织检查对于疑似子宫内膜增生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组织检查,如宫腔镜检查或子宫活检。
这些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子宫内膜的形态和病变程度,确诊子宫内膜增生。
三、治疗方法针对子宫内膜增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疗法和手术疗法。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常规的治疗方法,主要通过调整激素水平来改善子宫内膜的增生情况。
常用的药物包括黄体酮、雌激素和孕激素等。
药物治疗的效果因患者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刮宫手术对于严重症状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刮宫手术。
该手术通过刮除子宫内膜来清除异常组织,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刮宫手术一般需要在手术室进行,在麻醉下完成。
子宫内膜增生分级标准

子宫内膜增生分级标准
子宫内膜增生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和组织学特点,可以分为不同的分级标准。
一般来说,子宫内膜增生的分级标准主要包括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级别。
轻度子宫内膜增生,轻度子宫内膜增生通常表现为子宫内膜增厚,但未出现明显的结构异常。
组织学上,可见腺体增生和腺体形态的改变,但并未破坏正常的腺体结构。
这种情况一般被认为是生理性的增生,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
中度子宫内膜增生,中度子宫内膜增生表现为子宫内膜增厚,腺体增生明显,但尚未形成明显的腺体复杂性或不典型增生。
组织学上,腺体增生较为显著,但尚未达到重度增生的程度。
这种情况需要密切观察和可能的药物治疗。
重度子宫内膜增生,重度子宫内膜增生表现为明显的子宫内膜增厚,腺体增生明显,腺体形态发生不典型增生,甚至可能伴有异型增生或癌前病变。
组织学上,腺体增生显著,出现复杂性和不典型增生,甚至可能出现癌前病变的迹象。
这种情况需要积极治疗,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或其他干预措施。
总的来说,子宫内膜增生的分级标准主要是根据临床表现和组织学特点来划分的,不同的分级对应着不同的治疗方案和预后。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子宫内膜及形态异常

阴道发育异常 ---阴道斜隔综合征
Ⅰ型——无孔斜隔型:一侧阴道 完全闭锁,隔后的子宫与外界及 对侧子宫完全隔离,两子宫间和 两阴道间无通道,宫腔积血聚积 在隔后阴道腔。 Ⅱ型——有孔斜隔型:一侧阴道 不完全闭锁,隔上有1个直径数毫 米的小孔,隔后子宫也与对侧隔 绝,经血可通过小孔滴出,但引 流不畅。 Ⅲ型——无孔斜隔合并子宫颈瘘 管型:一侧阴道完全闭锁,在两 侧子宫颈之间或隔后阴道腔与对 侧子宫颈之间有一小瘘管,有隔 一侧的经血可通过另一侧子宫颈 排出,但引流也不畅。
临床表现:月经稀少、或初潮 延迟、常伴痛经。 治疗:主张雌激素加孕激素序 贯周期治疗。
超声医学第 六版P1175
异常子宫形态
——单角子宫与残角子宫
单角子宫:仅一侧副中 肾管发育形成单角子宫。 残角子宫:一侧副中肾 管发育,另一侧副中肾 管中下段发育缺陷,形 成残角子宫。
二维超声纵切面上,乍看与正常子宫无差异。但是当连续移 行扫查时发现子宫内膜只向一侧宫角延伸。宫旁侧常见一小 团与宫体等回声的组织,即残角子宫,且与宫体之间有血流 相连。由于残角组织内有无内膜回声关系到后续的处理方案 ,故此时需仔细检查。
14
五、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
子宫发育异常是胚胎发育6-17周泌尿生殖嵴分化障碍, 两侧副中肾管在演化过程中,受到某种因素干扰,在演
变的不同阶段中发育异常,可形成子宫和阴道畸形,并
常合并泌尿系畸形。
常见的畸形有:先天性的无子宫、幼稚子宫、双子宫、 双角子宫、纵隔子宫以及处女膜或阴道闭锁等。
16
异常子宫形态
临床表现:主要为影响育龄妇女的 妊娠结局,包括反复流产(最常 见),早产,胎膜早破、不孕等表 现。 分类:不全纵隔、完全纵隔 治疗:宫腔镜手术切除纵膈,3个 月后可妊娠。
子宫内膜病变超声

写在课前的话子宫内膜病变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其临床表现相似,多为月经异常或阴道排液,声像图表现又常缺乏特异性,即同一种疾病可出现不同的声像图改变,不同疾病又可呈现相似的声像图表现。
因此,提高对子宫内膜病变的鉴别能力是妇科超声检查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子宫内膜病变超声检查(一)探测途径(一)1、经腹探查第一个方法是经腹探查。
使用了探头是3-5 MHz,也就是说平时常说的低频探头。
做妇科超声需要喝很多的水,憋尿,这是因为膀胱适度的充盈,可以推开盆腔的肠管,减少肠管气体对超声检查的影响。
此外,膀胱内的尿液在超声上表现为无回声,这是一个很好的透声窗。
那是不是憋的越多越好呢?肯定不是。
因为膀胱的过度充盈,可以使子宫病变受压变形,容易造成病变的误诊或漏诊。
憋多少合适呢?我们认为只要超声能够清晰地显示出子宫底就可以了。
2、经腹探查不便之处此外,经腹探查还有一个不方便的地方,那就是后屈子宫的内膜往往经腹探查时显示不清。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超声声速的方向是从前往后,通过皮肤,经过膀胱到达子宫。
而后屈的子宫恰好是宫颈在前,宫体在后,内膜的走行方向与声速正好平行。
因此,这时内膜往往显示的不太满意,边界不清。
(二)探测途径(二)1 、经阴道超声优点之一第二种检查方法是经阴道超声,使用的探头频率高于经腹超声,大约5-10 MHz。
经阴道超声分辨率、清晰度均明显优于经腹超声,它能更清晰地显示出内膜,观察内膜结构,是否存在肿物,观察内膜回声是否均匀。
有文献报道,经阴道超声测量内膜厚度与病理的新鲜标本测量结果差距不超过 5 mm -1 cm 。
因此我们可以说,经阴道超声测量内膜的厚度,它的可靠性是毋庸置疑的。
经阴道超声还能够很好地显示出内膜与子宫肌壁的分界,观察是否边界完整、清晰。
2、经阴道超声优点之二当存在肿物时,它可以判断肿物是否侵犯了肌层,侵犯的程度以及侵犯的范围。
此外经阴道超声还可以避免了患者充盈膀胱的不适。
这样它就更适应于绝经后以及老年妇女这种膀胱充盈比较困难的患者。
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超声表现

卵 巢探 及 裳样 暗 区者 3 例 ( 5 .6 , 区直径 <3 5c 双侧 卵 巢探 及 囊性 暗 区者 8例 ( l 占 5 3 %) 暗 . m, 占 l .9 , 区直径 <2 9c 4 2 %) 暗 . m。结论 B超 能 准确反 映子 宫肌层 及 内膜 的 变化 , 诊 断子 宫 内膜 增 是
a d 2 c s so a — k l n y e a ls . 9 c s swe e b t e 0—4 . h m , a e a o ma t r a d n a e fs c l e g a d h p r p a i 2 a e r ewe n 4 i a 9 Oft e 9 c s s h d n r l e i n u
山东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 , ( )4 54 7 0 8 3 6 : 1—1 0
J una or l o f S a dn h no g M e ia dcl Colg l e e
子 宫 内膜 增 生 过 长 的超 声 表 现
朱海 燕
( 山东 医 学高等专 科 学校 附属 医院 , 山东 临沂 26 0 ) 7 04
型增 生 1 , 宫 内膜腺癌 3例 。5 ~5 例 子 0 9岁者 1 7例 中, 宫形 态饱 满 者 5例 , 宫增 大 者 6例 ; 子 子 内
膜均 匀增厚者 1 例 , 1 增厚子宫内膜回声不均质者 6 ; 例 病理诊 断单纯增生过长 l 3例, 瘤样增生 腺 过长 2例 , 宫 内膜腺 癌 2例 。 >6 子 0岁者 2例 中, 宫形 态饱 满者 l例 , 宫增 大 者 1 , 子 子 例 2例均表
超声诊断宫颈肥大标准

超声诊断宫颈肥大标准宫颈肥大是指宫颈管内腺体增生导致宫颈管扩大,临床上常见的宫颈病变之一。
超声诊断宫颈肥大是一种常用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的传播和回波来观察宫颈的结构和形态,帮助医生准确判断宫颈肥大的情况。
下面将介绍超声诊断宫颈肥大的标准。
一、宫颈外口直径。
宫颈外口直径是超声诊断宫颈肥大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情况下,宫颈外口直径应该在2.5厘米以下,若超过此数值,则可判断为宫颈肥大。
二、宫颈管长度。
宫颈管长度也是判断宫颈肥大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测量宫颈管的长度,正常情况下,宫颈管长度应该在3-4厘米左右,若超过此数值,则可判断为宫颈肥大。
三、宫颈管内腺体增生情况。
超声检查可以清晰地观察宫颈管内腺体的增生情况,若腺体增生较为明显,宫颈管内充满腺体组织,则可判断为宫颈肥大。
四、宫颈形态。
超声检查还可以观察宫颈的形态,正常情况下,宫颈应该呈圆柱状,若出现宫颈管扩大、形态不规则等情况,则可判断为宫颈肥大。
五、宫颈内膜厚度。
宫颈内膜厚度也是判断宫颈肥大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测量宫颈内膜的厚度,正常情况下,宫颈内膜应该在0.5厘米以下,若超过此数值,则可判断为宫颈肥大。
六、宫颈内腺体结构。
超声检查可以清晰地观察宫颈内腺体的结构,正常情况下,宫颈内腺体应该排列整齐、结构清晰,若出现腺体增生、结构紊乱等情况,则可判断为宫颈肥大。
综上所述,超声诊断宫颈肥大的标准主要包括宫颈外口直径、宫颈管长度、宫颈管内腺体增生情况、宫颈形态、宫颈内膜厚度和宫颈内腺体结构等指标。
通过超声检查,医生可以准确判断宫颈肥大的情况,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子宫内膜增生分级标准

子宫内膜增生分级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子宫内膜增生是一种妇科常见疾病,通常表现为子宫内膜细胞数量和组织结构的异常增生,可能会引起月经不调、不孕、子宫出血等症状。
为了更准确地评估子宫内膜增生的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医学界普遍采用了子宫内膜增生分级标准。
子宫内膜增生分级标准主要根据子宫内膜的形态和组织学结构来进行评估,一般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
具体的分级标准如下:轻度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增生呈现轻度增生,表现为腺体的大小和形态有所改变,但整体结构尚属正常。
在镜下观察时,可以看到腺体形态呈分枝状,腺体之间的间质也有轻度增生,但并未扩大。
这种情况通常不会导致明显症状,有时可能会出现轻度月经不规律的情况。
重度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呈现重度增生,腺体的大小和形态都发生了显著改变,间质明显增生,形成大量的结构异常的腺体和囊腺等结构。
在镜下观察时,子宫内膜组织完全紊乱,形成复杂的增生结构,可能会出现大量囊腺和肉芽肿等病变。
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月经不规律、频繁性子宫出血、贫血等严重症状。
通过子宫内膜增生的分级标准,医生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患者的病情,进而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对于轻度子宫内膜增生,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或保守治疗来控制症状,对于中度和重度子宫内膜增生,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刮宫或子宫内膜挖除术等。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子宫内膜增生分级标准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病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子宫内膜增生的诊断和治疗时,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来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希望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可以进一步完善子宫内膜增生分级标准,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2000字】。
第二篇示例:子宫内膜增生是指子宫内膜生长异常,过度增生并出现不规则增生。
子宫内膜增生不仅会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还可能引发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不育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型子宫内膜增生的超声表现
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子宫内膜增生,是由于大量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所致内膜过度增生的病理改变,多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绝大多数的内膜增生是一种可逆性的病变,或保持良性的状态,只有少部分发展为癌。
一、分型
国际妇产科病理协会提出的病理新分类为3类:
①简单型增生过长;
②复杂型增生过长;
③不典型增生过长。
不典型增生病灶多为局部性,多发性可与各种内膜病变并存,一般认为与子宫内膜癌有明显相关性,是癌前病变。
二、超声诊断
1.检查时间
(1)月经规律的患者,一般选择在月经干净后的3天内,子宫内膜增值早期进行。
(2)经期延长或者不规则出血的患者,在子宫出血停止后3天内进行检查。
2.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的超声诊断要点和声像图表现
1.二维超声表现
(1)子宫内膜增厚:绝经前妇女子宫内膜厚度超过12mm,绝经期妇女内膜厚度超过5mm,子宫大小、肌层回声正常。
(2)子宫内膜回声特点:子宫内膜增厚可以呈弥漫性或者局灶性,局灶性增厚表现类似息肉样。
可表现为均匀回声、多小囊状回声和不均质斑块状回声。
简单型(单纯型)增生过长内膜回声多呈均匀高回声,在子宫矢状切面上呈梭形,见图1、图2;
图1
图2
复杂型增生过长内膜内散在小囊状或筛孔状无回声暗区,暗区可大小相等排列整齐,亦可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呈蜂窝状,见图3-图6,无回声区多为扩张的腺体;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不典型增生内膜增厚,回声不均,可见斑状增强回声和低回声相间,见图8。
图8
(3)内膜基底层回声:基底层与子宫肌层分界清晰,内膜外形轮廓规整,内膜周边有时可见低回声晕,是内膜与肌壁的连接带。
(4)多数伴有单侧或双侧卵巢增大或卵巢内潴留囊肿。
2.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表现
轻度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内膜内没有明显的彩色血流信号,但在复杂型或不典型增生的时候,内膜内可见条状血流信号,可记录到中等阻力动脉频谱,RI值在0.50左右,见图9-图12。
图9
图10
图11
图12
三、鉴别诊断
现在你知道超声诊断要点和声像图表现了吧?那接来下我们超声鉴别诊断
(1)子宫内膜息肉:病灶呈团状、水滴状,内膜形态不对称或宫腔线偏移。
内膜息肉样增生过长与内膜多发息肉鉴别困难。
(2)子宫内膜癌:鉴别要点一是内膜回声不均匀、杂乱,内膜形态、轮廓不规整,二是内膜基底线回声模糊,内膜周边的低回声晕(结合带)中断、模糊或消失,肌层受累时可显示内膜与肌层局部或全部分界不清,彩超显示病灶内及肌层受累区容易检测出异常低阻力动脉型血流频谱,RI<0.4。
四、注意事项
1. 部分正常内膜在月经后期也可以较厚,且回声欠均匀,如果月经量正常,不应轻易下诊断。
2. 子宫内膜增生的超声表现没有明显的特异性,多数情况下需要结合临床不规则阴道出血和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病史考虑。
3. 复杂型或不典型的增生跟早期的子宫内膜癌鉴别十分困难,彩超在鉴别良、恶性内膜病变方面有一定帮助,但是最后确诊需靠诊刮病理检查。
好了上面我们已经子宫内膜增长过长的分型、超声声像图特征、鉴别点和注意事项介绍给大家,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吧!
超声诊断
二维超声:
子宫内膜增厚:绝经前>12mm,绝经期>5mm,为弥漫性或者局灶性增厚,呈均匀回声、多小囊状回声和不均质斑块状回声。
内膜基底层各子宫肌层的界限清晰。
多普勒超声:轻度子宫内膜增生彩色血流信号没有明显血流;复杂型或不典型增生内膜内可见条状血流信号,RI:0.50左右。
注意超声诊断内膜增生过长要结合病史和彩超表现鉴别,最后确诊需靠诊刮病理检查。
参考文献:
1. 谢红宁.妇产科超声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5.
2. 国家卫生计生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妇产和计划生育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3. 常才.经阴道超声诊断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4. 中华医师协会超声分会.中国妇产科超声检查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17.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