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跳动大的原因
直线轴承晃动间隙大的原因

直线轴承晃动间隙大的原因
直线轴承晃动间隙大的原因有多个方面,具体如下:
1. 安装螺栓松动:如果直线轴承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晃动,应立即检查内外圈的所有安装螺栓。
检查是否有松动,并按要求拧紧。
2. 支撑钢结构刚度不足:如果支撑直线轴承的钢结构刚度不够,导致加载时产生弹性变形,会导致直线轴承整体晃动。
3. 端盖松动:轴承盖松动会导致轴承支撑面积减小,进而产生晃动。
此时应将轴承盖拧紧,在拧紧之前需要先清洁轴承盖和轴承,去除可能存在的污垢和防止灰尘进入轴承内部。
4. 钢珠磨损:轴承钢珠磨损会导致轴承支撑面积减小,产生晃动。
如果轴承的磨损严重,则需要更换新的轴承。
在更换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型号,并按照正确的安装方法进行安装。
5. 超负荷运行:检查是否超载运行,超负荷运行会导致滚道坍塌、间隙变大,使直线轴承出现晃动。
因此,需要严格按规定进行操作。
这些是可能导致直线轴承晃动间隙大的原因,具体情况还需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分析和排查。
如需更多信息,建议请教专业技术人员。
简述轴承的旋转精度中的径向跳动的原因

简述轴承的旋转精度中的径向跳动的原因引言轴承是机械设备中常用的零件,负责支撑和转动机械元件。
在轴承的运行过程中,旋转精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影响着机械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而轴承的旋转精度中的径向跳动是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本文将对径向跳动的原因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什么是轴承的旋转精度中的径向跳动?轴承的旋转精度中的径向跳动是指在轴承旋转过程中,内、外环中心线的相对偏移和振动现象。
径向跳动会导致轴承表面载荷不均匀,从而引起噪声、振动和损坏。
径向跳动的原因径向跳动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轴承结构设计不合理•轴承环结构尺寸不当:轴承环的尺寸与公差设计不合理,导致装配时的间隙过大或过小,引起径向跳动。
•轴承零件材料不符合要求:轴承零件的材料强度、硬度等性能不符合要求,使得轴承在高速旋转过程中产生变形,造成径向跳动。
2. 轴承装配问题•内外环不圆度不一致:在轴承装配过程中,由于内、外环装配不当或轴承本体不平衡,导致轴承内、外环的几何圆度不一致,从而引起径向跳动。
•装配间隙不当:装配间隙过大会导致轴承在旋转过程中出现较大的径向偏移,产生径向跳动。
•轴承外圈不垂直于轴线:当轴承外圈不垂直于轴线时,会导致轴承受到不均匀的力,引起径向跳动。
3. 运行条件影响•轴承加载不均匀:轴承在负载不均匀的情况下工作,容易导致外环滑动,产生径向跳动。
•温度变化:轴承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温度的变化,会引起零件的热胀冷缩,从而产生径向跳动。
如何解决径向跳动问题?要解决轴承旋转精度中的径向跳动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 轴承结构设计优化•合理选择轴承类型:根据使用环境和负载要求,选择合适的轴承类型,保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优化轴承环结构:合理设计轴承环的尺寸和公差,减小轴承装配时的间隙,降低径向跳动的发生概率。
•选择合适的材料:选择强度高、硬度合适的材料,提高轴承的抗变形性能,减少径向跳动。
2. 轴承装配工艺改进•优化内、外环装配:确保内、外环装配平衡,提高轴承的几何圆度一致性,减小径向跳动的发生。
轴跳动常见的原因

轴跳动常见的原因轴跳动是指在运转过程中,轴的轴承发生异常震动或摆动的现象。
它在机械运转中是一种常见的故障,会导致设备运转不稳定,甚至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
轴跳动的原因比较复杂,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轴本身的质量问题:轴的制造工艺、选材和尺寸精度等直接影响轴的质量。
如果轴的质量不达标,例如存在表面粗糙度过大、强度不够等问题,就容易引起轴的跳动。
2. 轴承配合问题:轴与轴承之间的配合精度对于防止轴跳动非常重要。
如果轴与轴承间的间隙设计不合理,或者精度要求过低,就容易引起轴的跳动。
3. 油膜问题:油膜是轴承工作的关键,它能够减少摩擦和磨损,提高轴的稳定性。
如果轴承润滑不良或者油膜破坏,就容易导致轴的跳动。
4. 轴与其他零部件的配合问题:轴与其他零部件的配合精度也会对轴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
如果配合间隙过大或者存在装配误差,就容易造成轴的跳动。
5. 轴的工作环境问题:轴在工作过程中,如果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例如温度变化、振动等,就容易导致轴的跳动。
6. 加工和装配工艺问题:轴的加工和装配工艺不良也会导致轴跳动。
例如加工误差过大、装配力不均等问题都可能引起轴的跳动。
针对轴跳动的原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1. 提高轴的制造质量:从轴的选材、加工工艺和尺寸精度等方面入手,提高轴的质量,减少轴跳动的风险。
2. 确保轴承的质量:选用品质可靠的轴承,提高轴承的配合精度,避免轴与轴承之间的间隙过大。
3. 加强轴承润滑管理:定期检查轴承的润滑情况,确保轴承能够形成良好的油膜,减少轴跳动的发生。
4. 优化轴与其他零部件的配合:加强对轴与其他零部件配合间隙的控制,减少装配误差,提高轴的稳定性。
5. 改善工作环境:对于在恶劣环境下工作的轴,可以采取保温、抗震等措施,减少外界环境对轴的影响。
6. 完善加工和装配工艺:加强对轴的加工和装配工艺的控制,减少加工误差和装配力的不均,提高轴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轴跳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从轴本身质量、轴与轴承的配合、油膜、轴与其他零部件的配合、工作环境和加工、装配工艺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数控高级铣工试题+参考答案

数控高级铣工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3题,每题1分,共93分)1.数控机床精度检验中,( )是综合机床关键零、部件经组装后的综合几何形状误差。
A、定位精度B、切削精度C、几何精度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C2.主轴箱内油泵循环供油不足,不仅使主轴轴承润滑不良,又使主轴轴承产生的( )不能传散而造成主轴轴承温度过高。
A、热量B、摩擦C、动力D、旋转正确答案:A3.液压系统检查时( )不在每日检查范围之内。
A、液压控制系统B、液压系统压力C、液压系统油温D、液压系统油标正确答案:A4.关于组合夹具的特点,下面( )说法是错误的。
A、结构简单,灵巧,刚性较好B、可节省大量工艺装备的费用支出C、可缩短生产的准备周期D、适用性较好正确答案:A5.闭环控制系统直接检测的是( )。
A、丝杠转动量B、工作台的位移量C、电机转速D、电机轴转动量正确答案:B6.加工沟槽时需用百分表校正铣刀刀刃的径向跳动,一般要求校正到( )之内。
A、0.02B、0.01C、0.2D、0.1正确答案:B7.长圆柱孔定位时要取得高定位精度,同时还要求工件拆卸方便应采用( )。
A、间隙配合圆柱心轴B、小锥度心轴C、过盈配合圆柱心轴D、自定心心轴正确答案:B8.要实现一台或多台计算机主机与多台数控机床通讯,应采用( )。
A、通讯接口B、RS232C、RS422通讯接口D、现场总线E、计算机局域网正确答案:A9.适应性最广的毛坯种类是( )。
A、铸造B、型材C、粉末冶金D、锻造正确答案:A10.数控机床轴线的重复定位误差为各测点重复定位误差中的( )。
A、平均值B、最大值C、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D、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正确答案:B11.位置精度较高的孔系加工时,特别要注意孔的加工顺序的安排,主要是考虑到( )。
A、刀具的耐用度B、坐标轴的反向间隙C、控制振动D、加工表面质量正确答案:B12.球头铣刀的半径通常( )加工曲面的最小曲率半径。
A、小于B、大于C、等于D、ABC都可以正确答案:A13.在尺寸链中,尺寸链最短原则为( )。
曲轴振动产生的原因

曲轴振动产生的原因
1. 曲轴的扭转刚度不足,在随时间周期变化的单拐扭矩作用下,各曲拐间会产生较大的周期性相对扭转,这就是曲轴的扭转振动。
当曲轴达到某一工况转速时,施加在曲轴上的周期变化的扭矩与曲轴自身振动频率之间产生吻合现象,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共振,共振时,曲轴扭转变形的幅度将大大超过正常值,使柴油机产生较大的抖动、噪声、磨损加剧,严重时甚至使曲轴断裂。
2. 当柴油机运转到某一工况转速时,可能会出现运转不均匀、机械冲击和抖动过大的情况。
数控机床轴向跳动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法

数控机床轴向跳动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法数控机床轴向跳动问题是制造业中常见的一个难题,它指的是机床在加工过程中,工件的轴线与刀具的轴线之间产生的不稳定运动,导致加工表面质量下降,甚至使工件无法继续加工。
本文将从问题的原因、分析方法以及解决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问题的原因1.刀具安装不牢固:刀具的固定方式可能存在问题,如刀具未紧固好、刀片松动等,这会导致刀具在加工过程中发生微小的位移,进而引起轴向跳动问题。
2.机床结构刚度不足:机床的结构刚度不足会导致在加工过程中出现振动,从而引起轴向跳动问题。
这可能是由于材料选择不当,结构设计不合理或磨损等原因导致的。
3.加工参数设置错误:加工参数的设置不正确也会导致轴向跳动问题的出现。
例如,进给速度过高、切削速度不匹配等。
4.切削力不平衡:切削力在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不均匀的情况,进而引起轴向跳动问题。
这可能是由于材料的不均匀性、刀具磨损不均匀等原因导致的。
二、问题的分析方法要解决数控机床轴向跳动问题,首先需要进行问题的分析。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分析方法:1.振动信号分析:通过安装振动传感器,可以监测机床在加工过程中的振动信号,并通过分析振动信号的频率和振幅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轴向跳动问题。
2.加工表面质量检测:通过对加工后的工件进行表面质量检测,可以了解工件是否存在轴向跳动问题。
如果加工表面出现不规则的凸凹现象,很可能是轴向跳动问题导致的。
3.切削力测量:利用力传感器等设备测量切削过程中的切削力,可以判断切削力是否存在不平衡的情况,从而确定是否存在轴向跳动问题。
三、解决方法针对数控机床轴向跳动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法:1.优化刀具安装:确保刀具的安装牢固,可以考虑采用夹紧力更大的刀柄、更好的刀柄夹持装置等。
2.加强机床刚度:通过合理的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提高机床的刚度,并及时进行维护保养,以保证机床的稳定性和刚性。
3.调整加工参数:合理调整进给速度、切削速度等加工参数,确保切削过程平稳进行,减小切削力的不平衡。
电机整机轴伸跳动,端面跳动及端径跳动分析

电机整机轴伸跳动,端面跳动及端径跳动分析
1 轴跳动
整机轴跳偏大,主要因素在于转子跳动。
轴跳检测过程中,是以端面为支持点支撑检测工具(百分表),百分表静止,轴(即转子)转动。
轴转动的轴线有两种情况:
a 当机座止孔圆柱度超,止孔轴心线偏移理论轴线,或当端盖止孔圆柱度大,止孔轴心线偏移理论轴线时,轴安装的轴线将倾斜,见实际轴线1,此时,轴的轴线即为实际轴线1,当轴转动时(因零部件不变,实际轴线1线倾斜方向及角度不会变动),轴表面与百分表接触点的相对位移为零(假设轴直径方向没有椭圆度且轴本身跳动为0)。
b 当轴本身有所弯曲时,即轴在以轴承档为基准时,轴伸存在跳动,则此时轴的轴线为实际轴线2,当轴转动时,轴线2的方向时刻发生变化,致使轴表面与百分表接触点的相对位移为轴的轴伸跳动。
图1
2 端面端径跳动
端面端径跳动检测时,是以轴伸做为支撑点,支撑住百分表,百分表随轴转动,端盖静止。
a 照点1的分析,轴(即转子)以轴承当为基准的轴伸出现跳动时,
实际轴线2绕理论轴转动且随时在变化,百分表与端盖接触点相对位移为零(假设此时不受机座端盖影响),即对端径跳动值不影响。
b当机座止孔圆柱度超,止孔轴心线偏移理论轴线,或当端盖止孔圆柱度大,止孔轴心线偏移理论轴线时,轴安装的轴线将倾斜,见实际轴线1,此时检测时,端面跳动会受影响。
c 法兰端面与端盖上同机座配合止孔面平行度的形象
d 以轴承室直径为基准,法兰端面跳读及径向跳动对整机端径跳的影响。
机加工培训资料

17
合金低碳钢(0.12~0.25C)
175~225
21
合金中碳钢(0.25~0.65C)
175~225
15~18
马氏体时效钢
275~325
17
不锈钢(奥氏体)
135~185
17
不锈钢(铁素体)
135~185
20
不锈钢(马氏体)
135~185
20
不锈钢(沉淀硬体)
150~200
15
工具钢
钻头直径:应根据工艺尺寸赖取值,尽可能一次钻出所要求的孔,当机床性能不能信任时,才采用其他的钻孔方式,需要扩孔时,一般孔钻的直径取孔径的50%-70%。合理修磨与刃磨,能够有效的降低进给力,也能扩大钻孔的直径范围
后附《钻削用量参考表》
钻削用量参考表---高速钢钻头
钻孔的进给量(mm/r)
钻头直径do(mm)
最适于高硬度材加工・高精度加工或高进给切削
后角大,切削性能提高能够抑制切削发热,与被切削材料的摩擦小,不过切削刃的强度较差
最适于切削抵抗小的铝系 銅・塑料的切削
前面:刀具切入材料,和将切屑排起的面。
前面
前角:前面与切屑卷起的夹角。这个角度越大,切削越锋利。
前角
切削刃
前面・前角
钻削加工—钻头切削基础
刃带磨损
原因1:导向套或钻模尺寸过大
措施1:修改导向套或钻模的尺寸
刃带的粘结屑
原因1:刃口摩擦力大或切削液供给不足,使刀具发热过大
措施1:钻头端刃参数重新修磨增大切削液流量或更换合适的切削液
原因2:被加工材料过软,排屑困难
措施2:修改钻头的设计参数
断屑不利缠屑
原因1:钻头的断屑性不适合被加工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轴跳动大的原因
轴跳动是指旋转轴或轴承在运转过程中发生的轴心偏移或振动现象。
轴跳动会导致机械设备的性能下降,甚至造成设备的损坏和事故的发生。
那么,轴跳动大的原因是什么呢?
不合理的设计是轴跳动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机械设备的设计过程中,如果轴承的支撑结构设计不合理,轴跳动的问题就很容易出现。
例如,轴承的支撑结构过于松散,无法有效地固定轴承,就会导致轴承在运转过程中发生偏移和振动。
此外,如果设计中未考虑到轴承的负荷和转速等因素,也会导致轴跳动的发生。
轴承的损坏是轴跳动大的另一个原因。
轴承是支撑轴承运转的重要部件,如果轴承损坏或磨损严重,就会导致轴跳动的发生。
轴承损坏的原因有很多,例如使用时间过长、润滑不良、负荷过大等。
在轴承损坏的情况下,轴承无法正常支撑轴的旋转,就会导致轴跳动的发生。
第三,不合理的安装和维护也是轴跳动大的原因之一。
在机械设备的安装和维护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就会导致轴承和轴的安装不稳定,从而引起轴跳动。
例如,安装时未能正确调整轴承的间隙,或者未能正确润滑轴承,都会导致轴跳动的发生。
此外,设备的长期使用也会导致轴承和轴的磨损,进而引起轴跳动。
外界环境因素也会对轴跳动产生影响。
例如,温度的变化会导致轴材料的膨胀和收缩,从而引起轴跳动。
为了解决轴跳动大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合理设计机械设备的轴承支撑结构,确保轴承能够稳定地支撑轴的旋转。
其次,定期检查和维护轴承,及时更换损坏的轴承,确保轴承的正常运转。
此外,注意设备的安装和维护过程,确保轴承和轴的安装稳定可靠。
另外,控制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保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轴的膨胀和收缩以及腐蚀和生锈的发生。
轴跳动大的原因很多,包括不合理的设计、轴承损坏、不合理的安装和维护以及外界环境因素等。
为了解决轴跳动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合理设计、定期检查和维护、注意设备的安装和维护过程以及控制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轴跳动的发生,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