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精选5篇)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外阅读及答案(共4篇)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外阅读及答案(一)看新闻回答问题。
1.房子的主人是__________________,“借宿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群燕子与这一家人同住了_____年。
如今,仅他家客厅里就有_____个成型的燕子窝和_____个正在加盖中的燕子窝。
燕子们飞进飞出,叽叽喳喳,甚至弄坏了家中的墙壁,但这一家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则新闻,你有什么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放飞蜻蜓一天午后,陶行知从村里走出来,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
他停下脚步,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问:“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翠贞想了一下,回答道:“吃虫子。
”“吃露水。
”一个男孩说。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抢着说:“吃草。
”“吃树叶。
”“吃泥土。
”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说:“还是翠贞说得对。
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它都吃。
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孩子们点点头。
陶行知从翠贞手里取过蜻蜓,高高举起。
阳光下,蜻蜓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尾巴一撅一撅的。
陶先生又问:“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谁知道?”“蜻蜓用尾巴在河里点水。
”“尾巴是掌握飞行方向的。
”陶行知将蜻蜓小心地翻过去,指着它的尾巴说:“你们看,它的尾巴是一节节的,又细又长。
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
据说,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
不过,以后又会长出来。
”接着他又指指蜻蜓的头部对孩子们说:“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孩子们入神地听着。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含答案)

阅读练习一仔细阅读文章,品味关键词句在文中的意思和作用,把握文章的内容,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生活的美好。
(一)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有一次,父亲带着我,爬上教堂高高的塔顶。
脚底下,星罗棋布的村庄环抱着罗马,如蛛网般交叉的街道,一条条通往城市广场。
“好好瞧瞧吧,亲爱的孩子,”爸爸和蔼地说,“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一样,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此后,我一直把父亲的教导记在心间。
有一天,我遇到了一位朋友,她的毛衣颜色很素净,却编织得极为巧妙。
“多漂亮的毛衣呀!是自己织的吗?”我问道。
“不是,”她答道,“是维黛安太太织的,她在美国学的。
”突然,我的眼睛一亮,一个大胆的念头在脑海闪现:我为什么不从毛衣入手,自己设计、制作和出售时装呢?我画了一张黑白蝴蝶花纹的毛衣设计图,请维黛安太太先织了一件。
为了观察别人的反应,我穿着这件毛衣,参加了一个时装商人的午宴。
结果,一家大商场的经理当场就向我订购了四十件,约定两星期内交货。
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
“两个星期要四十件?这根本不可能!”当我站在维黛安太太面前时,她说,“你要知道,织这么一件毛衣,我几乎要花上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啊!”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只好垂头丧气地与她告辞。
半路上,我猛然停住脚步,心想:这种毛衣虽然需要特殊技能,但在巴黎,一定还会有别的妇女会织的。
我跑回维黛安太太家,向她讲了自己的想法。
她觉得有道理。
我同维黛安太太想尽办法,终于找到了二十位心灵手巧的妇女。
两个星期以后,四十件毛衣从我新开的时装店装上开往国外的货轮。
从此,一条时装的河流,源源不断地从我的时装店里流了出来。
后来,我计划举办一次大型时装展,但在离展出只有十三天的时候,缝纫的姑娘们在另一家时装店的挑拨下跑光了。
这回该从哪儿找到一条出路呢?看来,我的时装展不得不推迟了——不然,就只有展示未缝成的衣服了。
对呀!我为什么不可以搞一个不是成衣的时装展呢?时装展如期开幕。
(完整版)精选65篇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1. 五花山春天的山是绿色的,那绿色淡淡的,许多树叶刚冒出芽来,还带着嫩嫩的黄色呢。
夏天的山也是绿色的,那绿色浓浓的,一片片树叶,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像被绿油彩涂过,连雨点落上去,都给染绿了。
秋天的山不再是一种颜色了。
下过一场秋霜,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集中到那儿去了;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杏和梨;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还有的树林变处紫红紫红,跟剧场里的紫绒幕布的颜色一样。
只有松柏秋霜,针一样的叶子还是那么翠绿。
秋天的山一片金黄,一片火红,一片翠绿……人们给这五颜六色的山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五花山”。
……”1、这篇短文共写了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季节时候的山,重点写了______季的山的景色。
(4分)2、秋天的山有______、______、______等颜色。
(3分)3、画出第四自然段中的比喻句。
(3分)2. 夏季的小兴安岭夏天的小兴安岭,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山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向箭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真象个美丽的大花坛。
……”1、这是一段写小兴安岭——————的景色。
2、这一段共有—————句话。
先写—————,接着描绘————,然后描写———,最后写—————。
3、这一段话有二个比喻句。
一句把————比作————,另一句把————比作———。
3. 三个和尚(shàng)传说古时候,一个活泼伶俐(líng lì)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庙(miào)里。
开始,他勤快地挑水,不但自己够喝,还往菩萨(pú sà)手中的净瓶里灌水,净瓶里的柳枝活了。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精品课件

作 者 介 绍
卡洛.科洛迪,1826年生于意大利科洛迪小镇,笔名也 由此而来,科洛迪以儿童文学作家闻名于世,他写过《小 手杖游意大利》《小手杖地理》《小木片》《眼睛和鼻子》 等童话,他最著名的作品当然是《木偶奇遇记》。这部童 话出版以来,受到了各国儿童的爱,并多次被拍成动画片 和故事片,在世界各国广受欢迎。
15
课后反思
谈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 哪些需要注意或不太懂的地方。
天
天
爱
学
习
伴你成长
17
18
交
流
读
书 内
玩的代价是什么?
容
11
患难识朋友。--列宁
交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友
指
人生最美丽的回忆,就是他同别人的友 谊。---林肯
南
顺利时结交朋友,逆境中考验朋友。--
拉丁
12
谢 谢
让阅读成为习惯
观
看
让书香伴我成长
13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 收获?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书
3
这样一本好书,你是怎样去读的呢?
4
第一步:看封面,以貌识书
交
流
读
书
方
作者
法
出版社
书名 画面
5
第二步:看扉页,快速了解
交 流 读 书 方 法
序言
总言
扉页
后记
6
填空练习
《木偶奇遇记》是_意__大_利___(国家)_卡__洛_._科_洛_ 迪_ (作者)写的一部童话故事。主人翁是__匹_诺__曹__。
课外阅读指导
1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文《丑小鸭》原文及教案(精选10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文《丑小鸭》原文及教案(精选10篇)《丑小鸭》篇一28 丑小鸭文本细读:这篇文章讲述了一支又大又丑的小鸭子,在经历种种歧视、挫折、磨难之后,终于变成一只美丽的天鹅的故事。
作者用同情的笔触,将丑小鸭的经历描写得令人关注。
丑小鸭因为又大又难看,从一出生,嘲笑、歧视、排挤、打击就伴随着他:兄弟姐妹们讨厌他,连妈妈最后也劝他“走远些吧”,“差点儿被猎犬咬死”,不会生蛋,被“农家的母鸡和猫不断嘲笑”,冬天差点被冻死在冰冷的湖边……然而,种种的挫折并没有泯灭他对美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尽管被农家收养,但不愿忍受鸡与猫的嘲笑,而重新走向自然;尽管离家流浪,但看见一群美丽的天鹅向南方飞去时,是那么的“羡慕它们哪”;不小心碰翻了主人的奶油,又逃进了丛林里;当春天又回到大地,他又见到仰慕已久的天鹅时,不由自主地飞向这群美丽的大鸟。
这时,他看到水中映出的自己不再是丑陋的灰小鸭,而是一只天鹅。
“他感到天空从来没有这样蓝,世界从来没有这样美。
”他进入了美的行列,他攀上了向往的美的高峰。
丑小鸭的故事,使我们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地产生心灵上的共鸣,都会从中体悟到蕴含的人格品质、人生哲理。
如不可嘲笑他人,坚持不懈、不灰心,不可靠外貌判断;也可能意识到“它的形象可能与大部分人差不多。
”“现在你的样子不一定代表未来你的样子。
” “只要你是一个天鹅蛋,哪怕生在养鸭场也没有关系”等等。
而“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的道理,也将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启迪。
由于作者在这篇童话中,通过丑小鸭的形象象征性地描绘了自己少年时代所经历的坎坷和难以想像的困难,以及他如何在这种逆境中奋斗不懈去实现他的理想,因而这篇作品也一直被认为是安徒生的自我写照──一篇自传。
安徒生是一个穷苦鞋匠的儿子,小时不仅经常和饥饿打交道,同时还处处遭到人们的鄙视。
但他却有一个在当时被认为是与他出身不相称的、“异想天开”的理想──他想当一个艺术家,一个芭蕾舞演员,一个歌唱家,一个在舞台上表演人生、创造“美”的艺术家。
三年级课外阅读方法指导

五枚金币
有个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有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他 爸爸在草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后快走不动了。爸爸就从 兜里掏出5枚硬币,把一枚硬币埋在草地里,把其余4枚放在阿巴格的手 上,说:“人生有5枚金币,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一枚,你 现在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草地里的那一枚,你不能把5枚都扔在草原里, 你要一点点地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来,这样才不枉人生一世。今天我 们一定要走出草原,你将来也一定要走出草原。世界很大,人活着,就 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让你的金币没有用就扔掉。”在父亲的鼓励 下,那天阿巴格走出了草原。长大后,阿巴格离开了家乡,成了一名优 秀的船长。
汇报所得
1、可以谈谈你读了这组文章的感受或你懂得的道理。
2、你从中学到了哪些知识。
3、你从中积累了哪些好词佳句。 4、把你学到的都告诉大家。
我懂得的道理是:
从《相信自己是一只雄鹰 》中懂得了:磨练召唤成功的力量。
从《五枚金币 》中懂得:珍惜生命,就能走出挫折的沼泽地。 从《扫阳光》中懂得:把封闭的心门敞开,成功的阳光就 能驱散失败的阴暗。
我的读书方法是:
查字典理解字词 好词佳句要积累
遇疑惑善提问
标注读书感受 联系实际去理解 学后运用乐趣多
我们一起读寓言故事
相信自己是一只雄鹰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 鹰带回家, 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 自己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 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 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 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 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 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 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
三年级快乐阅读教案20篇

三年级快乐阅读教案20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三年级是小学生的重要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需要建立起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
为了帮助三年级学生快乐阅读,我们设计了20篇快乐阅读教案,帮助他们提高阅读能力,培养阅读兴趣。
教案一:《小熊顽皮》目标:通过阅读小熊顽皮的故事,学生能够理解故事的主题和情节,并能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活动:听故事,讨论故事主题,绘画表达想法。
教案二:《小兔子的一天》目标:通过阅读小兔子的一天,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并能够简单描述一天的活动。
活动:观察小兔子的一天的生活,绘画描述。
教案四:《小鸟学飞》目标:通过阅读小鸟学飞,激发学生对自己能力的信心,并能够理解努力学习的重要性。
活动:讨论故事中的寓意,写一篇关于努力学习的感想。
教案六:《小狗的表演》目标:通过阅读小狗的表演,学生能够了解表演的乐趣,并能够通过角色扮演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角色扮演小狗的表演场景。
教案九:《小鸭子的颜色》目标:通过阅读小鸭子的颜色,学生能够识别不同颜色,并能够描述小鸭子的颜色特点。
活动:学习颜色名称,用颜色画小鸭子。
教案十:《小马的旅行》目标:通过阅读小马的旅行,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并能够描述小马的旅行经历。
活动:写一个关于旅行的故事。
通过这20篇快乐阅读教案,希望能够帮助三年级学生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让他们在快乐阅读中成长。
【2000字】第二篇示例:三年级快乐阅读教案20篇在三年级阶段,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至关重要。
为了让学生在阅读中快乐学习,我为三年级的老师提供了20篇快乐阅读教案,帮助他们设计有趣且富有启发性的阅读课程。
第一篇:动物乐园之旅目标:通过阅读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教学方法:学生分组阅读关于不同动物的图书,并展开小组讨论和分享。
活动建议:组织学生到动物园参观,让他们亲身体验动物的生活。
第二篇:探索未知的星球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与宇宙的兴趣。
如何指导三年级小学生有效阅读(精选)

1.如何指导三年级小学生有效阅读小学生的阅读,并不仅仅是为了理解读物的思想内容,吸取知识体味情感、欣赏语言等等。
更重要的是学会阅读,掌握阅读方法,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也就集中在学法的指导上。
(1)初读。
通过全文,了解全文大意,利用工具书,结合上、下文自学字词,这样让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把握文章的内容,同时也对文章的语言、结构、写作目的有一个大致了解,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
(2)精读。
按自然段边读边想。
弄清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进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做到读懂内容,理清思路,通绕全文。
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难,深入思考,解惑释疑。
同时对课文的重点段落和美词佳句仔细揣摩,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分析文章的表现形式和写作技巧,吸取文章的精华,进一步对全文加深理解。
(3)悟读。
学生的阅读往往只是停留在字面或文章的表面感受上,并不能做到“真知”读。
学生要理解体会出这些思想内容,只赁故事内容是不会捕捉到的,是要透过语言文字,进行深入思考,从中悟出作者真正的目的。
(4)熟读。
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要多读,达到熟能成诵,消化,使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尤其对那些词句优美、文质兼优的课文或段落,应让沉重熟读成诵。
以便在便在自己的写作中也恰如其分地套用仿写。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语文教学中的千年古训,也是我们现代人开展读书活动所遵循的原则。
2.如何指导三年级小学生有效阅读首先、帮助孩子学会积累从课外读物中吸取营养,学会积累。
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是积累与训练。
常言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道理就是如此。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就认为“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
”因此,家长要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激发其读书兴趣,积累尽可能多的典范性的语言材料,积淀尽可能多的语感经验。
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时,在积累词句时,有些学生可能辨别不出那些是该积的好词佳句,这时就应该教给孩子积累的方法,选读几篇短文,告诉他们那些词用得好,好在哪里,提高他们的鉴赏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精选5篇)第一篇: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浅谈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指导在人生的学习生涯当中,小学时期处于人生的第一步,像一株刚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识的甘露,以使自己茁壮成长。
而这“甘露”的获得,除了靠老师课堂上有限的传授外,更需要学生依靠课外阅读去采集。
事实也已证明,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其出路就在于课外阅读。
我们必须力争使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有效的指导。
小学生在三年级阶段已经适应了小学生活,他们正处在一个即将开始写作文的开端,课外阅读的指导工作相对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作好这项工作我们认为主要的是最大限度发挥教师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和必要的干预作用,同时教师自己也必须注重自己阅读和知识的更新,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一、阅读材料应进行选择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
我们必须学会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
”我们要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兴趣爱好和需求来选择适当的有益的读物。
那么,我们应该选择哪些读物推荐给学生呢?1.中外经典名著在当今多元文化交汇的时代,三年级孩子喜爱卡通漫画、通俗故事、作文选编等。
这是一种感性化、浅层次的功利性阅读。
功利阅读绝不应该成为学生阅读的主流。
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说,如果多读经典作品,就能完善他们的人格,丰富他们的人生底蕴,引导他们走向积极健康的人生之路。
如少年版的四大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现代作家鲁迅的小说《少年闰土》、艾米莉的《呼啸山庄》;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等;郭沫若、冰心、艾青、泰戈尔等国内外名人诗歌选;毛泽东、林肯、爱因斯坦等伟人及名人传记……多体裁的课外阅读,会让学生在小说的真情世界感受真善美,在传记的人物传奇经历中体悟成功的苦与乐、在诗歌的韵律中变得越发灵秀……2.自然、科普、科幻读物自然、科普、科幻读物向青少年儿童介绍大量新鲜的科学知识。
它们可以打开青少年儿童心灵的科学之窗,激起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
如《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书籍。
3.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读物这类读物的选择其作用主要在于进一步充实阅读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联想和比较能力。
鲁迅的小说《祝福》;学冰心的散文集《寄小读者》等,以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阅读更多作家的作品。
二、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爱读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儿童主动积极阅读的基础。
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讲故事诱导法孩子不爱课外书,从根本上说是对课外书缺少了解。
每周三的阅读课,我们根据三年级学生特点,适当安排一定的时间,引读部分童话故事、成语故事、作文天地、精典名著,用生动的描述和精彩部分的嘎然而止,激发学生强烈的看书欲望,激发孩子阅读类似书籍的兴趣。
2.表扬激趣法“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
为了学生能保持读书的热度,在阅读教学的开展中,老师要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孩子的阅读过程,发现其“闪光点”,不失时机为孩子某一做法进行激励、表扬、喝彩,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多样方法指导,授之以“渔”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使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就好比给了学生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面对浩瀚的课外语文信息,小学生怎样才能高效地汲取营养,扩大知识面,积累语言,提高写作能力呢?这需要教师在阅读方法上予以适当的指导。
(一)、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
1.在文中作记号将阅读材料中关键的或特别优美的词、句、段进行圈点勾划以加深印象。
2.摘录好词佳句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阅读时摘抄优美的词、句、段于笔记本上,经常翻阅,从中学到作者遣词造句和描写事物的方法,对自己作文大有益处。
3.读后写体会有些文章读后特别令人感动,这时候可以将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
这样既能加深对原文的理解,又练了笔,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4.选择精读与浏览对阅读材料,我们要有选择地阅读,特别是阅读长篇大作时,不必逐字逐句去推敲、去斟酌,只需快速浏览,把握整体;读到精彩处,则放慢速度精研细读,认真领会。
阅读方法很多,我们要注重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书籍、目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
(二)、教会学生基本的积累方法。
要想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收到实效,就要教会学生从书中汲取精华,会积累。
1.诵读美文。
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自己喜欢的、文质兼美的短文、片断,要出声、入情赏读,直至诵记于心。
比如定期开展班级美文诵读活动,评出“诵读之星”。
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诵读的积极性。
2.做读书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笔记是记忆的储存器,资料的仓库,思考的激发器,创造的发源地。
因此,要引导学生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包括摘录优美、精彩的语句、片断,编写提纲,写读后感等,这种读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自做手抄报。
通过范例引路,指导学生定期将自己阅读中发现的优美文段编成“小报”,有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的效果。
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仅会爱上读书,而且会爱读好书。
这个学期,我结合学校开展的各类读书活动,结合校本课程、本班学生的阅读情况,根据课外阅读目标的指向,定期指导学生编制有主题的手抄报,如《快乐的六一》、《科技博览》、《在诗歌的月下漫步》、《国庆有感》、《名著点评》等,这样学生便有了明确的阅读目标,有针对性又便于指导。
四、多层次的评价,考察效果1.用考级制度进行定量评价。
通过我的观察发现通常的考级制度可以激发学生为了达到最高级十级而不断努力练习,我想这正是因为学生有了一个明确的努力方向才能够做到不断努力。
所以,我想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也可以采用考级的制度,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
比如:为了激发学生阅读、背诵古诗的积极性,我就定出这样的一个古诗考级制度:课外进行阅读古诗的活动,然后到老师处背诵古诗,背出10首古诗为背诵一级,20首为背诵二级,以此类推,100首为背诵十级,110首为背诵特一级。
根据级别进行奖励。
这样,学生背诵古诗的积极性就十分高。
2.用表格反馈进行定性评价。
读书贵精不贵多,“与其匆匆浏览许多本,不如彻底消化几本。
”要求学生读书要通读精读,读有所悟。
读书应该与思考同步,即读有所思。
为了激发学生在读书时积极动脑思考,提高学生阅读质量,我设计了这样一张表格,让学生阅读了一本课外书以后,能够进行深入的思考,并且记录下自己的感想。
根据学生上交的反馈表的质量和数量进行评分,并将学生分数的动态表在班级墙报中公布,以此激发学生提高阅读的质量。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语文的高楼没有日积月累这砖瓦,是无法建立起来的的。
我们的语文教育要追赶时代,就得超越课堂,去开辟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里漫溯,才能“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真正让课外阅读为学生的人生蓝图打好底色,为孩子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第二篇:课外指导阅读教案课外指导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和交流,使学生了解《鲁宾逊漂流记》的故事内容,并能从鲁宾逊的身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习他的顽强与乐观精神。
2、学会由表及里的阅读顺序,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3、以一篇带多篇,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确立正确的阅读思想,让读书成为自己的生活习惯教学重点:1、掌握精读和泛读等读书方法2、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教学过程:一、说话导入师:同学们,有人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
的确,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除了依靠学校教育、环境影响、家庭熏陶等诸多因素外,还必须从阅读中吸纳精神营养。
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多读课外书,老师在与你们聊天时发现,同学们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有部分同学却只喜爱读图而排斥阅读文字,有些同学虽然喜爱读书,却在鱼目混珠的书海中迷失了方向;还有些同学虽然读了不少书,却因为读书方法不当而收效甚微。
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阅读指导课,希望同学们能通过今天的学习在课外阅读上有所收获。
二、好书推荐师:在我校的书香节里,给同学们推荐的一些课外阅读的书目。
(课件出示)《爱的教育》、《唐诗三百首》、《东周列国故事》、《资治通鉴故事》、《岳飞传》、《杨家将演义》、《聊斋志异》、《格列佛游记》、《匹克威克外传》、《鲁滨逊漂流记》、《童年》、《希腊神话故事》、《爱丽斯漫游奇境记》、《十万个为什么》、《简爱》、《智慧背囊》、《草房子》、《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男生贾里》、《女生贾梅》、《五(3)班的“坏小子”》、《夏洛的网》、《哈利波特》、《海底两万里》、《老人与海》、《爱心树》、《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柳林风声》、《读者》杂志、《世界名人传记》(少年版)……师:同学们,这些都是经典的好书,很适合我们阅读,我们可以从这些书中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和写作的方法。
所以在玲琅满目的书店或者图书馆,我们就可以挑选这些书来阅读,而不要去选择那些充斥着暴力和黄色的书。
(板书:读书有选择)在这些推荐的书目中,几乎都是小说,而且篇幅都不短,我们把它们叫做长篇小说。
据我所知,这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特别是男孩子都迷上了《鲁滨逊漂流记》这本小说。
我们今天就选《鲁滨逊漂流记》来跟同学们一起学习如何阅读长篇小说。
三、分析《鲁滨逊漂流记》,指导读书方法1、同学们,老师手上有几个版本的《鲁滨逊漂流记》这些都能在书店或者图书馆找到,那究竟我们要选择哪种版本呢?(简单说)2、大家拿起这本书,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书的什么?(生答:封面)对了,一本书,我们首先接触的就是封面,那从封面上,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3、阅读一本书,我们可以从作者入手,了解作者,对理解故事是有帮助的。
有同学去了解过作者吗?(课件出示作者简介)你们已经读完了书,结合这个介绍说说作者的生活经历与故事内容有什么关系吗?3、读了书名,你想知道什么?师:这是一部近十七万字的大部头的书,读完整本书再回答这些问题,同学们肯定等不及。
现在,就有一个初步解决问题的好方法,那就是读“译者前言”或者说“导读”和“目录”4、(拿书示意)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前言和目录,看看你都读懂了什么?读完之后,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5、我们来交流一下,谁先说都了解了什么?6、对了,通过读前言和目录,我们可以知道这本书的主要内容,那谁来说说呢?(生说)7、这就告诉我们阅读一本长篇小说前可以通过这些方法帮助自己对故事有个大致了解。
下面我们共同走近这本书,跟随鲁滨逊去漂流,去探险,一定会有不少收获的。
(板书:读)8、在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阅读了这本书,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读完的呢?我看到有些同学还在书上做了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