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基本情况简介_村基本情况简介,村党支部基本情况简介,贫困村基本情况简介
2023年最新的村基本情况说明

2023年最新的村基本情况说明2023村基本情况说明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镇驻地西部,距离镇政府15公里、县城65公里,2023年精准识别为贫困村。
全村3.5平方公里,辖2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379户1010人。
其中,常住人口273户943人,其中劳动力人ロ(16-60岁)689人,常年在外的劳动力人ロ157人,留守儿童5人,留守妇女78人。
二、贫困人口情况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64户169人,(因病31户占48%;因残10户占16%;因学6户占9%;缺技术15户占24%;内生发展动力不足2户占3%。
)。
2023年脱贫31户72人(其中稳定脱贫户21户50人,正常脱贫户10户22人);2023年脱贫27户80人;未脱贫贫困户6户17人,贫困率为1.68%。
三、低保人口情况截止2023第四季度,全村低保人口为55户91人(其中低保贫困户27户50人);五保户10户10人(其中五保贫困户3人)。
残疾人户35户36人(其中残疾人贫困户12户13人)。
四、土地情况全村耕地面积1325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700亩。
林地1218亩,主要树种为杨树、杏树。
其中,果树经济林110亩,主要以栽植沙果树、梨树为主,盛果期经济林80亩。
五、产业发展情况 1、我村种植业主要以种植玉米、高粱等作物为主,平均亩产量为1600-1800斤,每亩投入费用530元左右,亩纯收入600-700元;经济作物主要种植中药材五味子,三年可获得收益,亩产300-400斤,按现市场价每斤60元,三年累计投入约4500元,亩产纯收入5000元,以后年度亩产纯收入可达到20230元。
2.我村养殖业主要以基础母牛、肉羊养殖为主,其中基础母牛300头,年产值达到80万元;肉羊350只,年产值30余万元。
3.食用菌种植50亩,亩产值1.2万元。
六、人均收入情况 **村村2023年人均收入为6860元,农户收入来源以种植业、养殖业、外出务工等为主。
简要介绍村基本情况

简要介绍村基本情况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整个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关于村基本情况的一些简要介绍:
1. 地理环境:我国农村地区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包括平原、丘陵、山地等。
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肥力、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对农业生产产生了重要影响。
2. 人口结构:农村人口主要以农业劳动者为主,包括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等从业人员。
此外,农村地区还有部分非农业从业人员,如务工人员、经商人员等。
农村人口结构较为复杂,包括青壮年劳动力、留守老人和儿童等。
3. 农业生产:我国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以粮食作物为主,包括稻谷、小麦、玉米等。
此外,还种植经济作物,如蔬菜、水果、棉花、油料等。
农业生产方式以传统农业为主,机械化程度逐渐提高。
4. 农村经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农业生产和农村产业。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经济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包括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乡村旅游等多种产业。
5. 基础设施: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包括道路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网络、卫生设施等。
这些基础设施的改善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6. 社会事业:农村地区的社会事业主要包括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方面。
随着国家对农村社会事业投入的加大,农村地区的社会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总之,我国农村地区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结构、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方面。
了解这些基本情况,有助于更好地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和进步。
村情民情贫情汇报材料

村情民情贫情汇报材料
尊敬的领导和同事们:
今天,我向大家汇报我对村情、民情和贫情的调研结果。
通过对我们村庄的实地调查
和居民访谈,我整理出了以下的材料:
一、村情:
1. 村庄基本情况:我们村庄位于山区,面积较小,总人口约300人,主要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
2. 基础设施:虽然近年来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道路状况不佳,部
分地区缺乏通水通电设施,对居民的生活造成不便。
3. 教育和医疗:教育资源有限,只有一所小学,中学和大学需要到乡镇或城市去上学。
医疗条件也不太理想,村内只有一所卫生室,且医生资源有限。
二、民情:
1. 就业状况:村民以农业和农村集体经济为主要就业来源,部分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
来增加收入。
2. 生活水平:由于农业收入较低,部分农民生活水平较为困难。
同时,由于农业生产
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收入不稳定,农村贫困问题较为突出。
3. 文化生活:村民的文化生活相对简单,缺乏娱乐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
三、贫情:
1. 贫困村庄指标:根据贫困村庄的评估指标,我们村庄的贫困率超过了30%,被确定为贫困村。
2. 贫困原因:村庄贫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农业收入低、产业结构单一、基
础设施不完善等。
我将以上调研结果整理成了报告,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够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帮助解决我们村庄面临的问题。
感谢各位的关注和支持!
以上就是我对村情、民情和贫情的汇报材料,请大家批评指正。
谢谢!。
村村情简介

毛家沟村村情简介呼家岔为清涧县宽州镇贫困村,位于清涧县城西南部11公里处,毗邻延安市子长县和延川县,原属宽州镇行政村,2016年并入四合队行政村。
全村总土地面积为794亩,其中农耕地600亩、林果地63亩,草地40亩。
户籍总人口73户226人,村内常住人口21户31人,常住人口占全村人口比例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2户67人,其中2017年在册贫困户8户20人,其中,低保户2户6人,五保户1户1人,贫困户占全村户籍人数比例为30%。
本村位置偏僻,经济发展较为单一,农民收入较低。
本村地处两市三县交界处,位置相对偏僻,交通不便,以小农经济为主,收入来源主要有土豆、玉米等杂粮种植业和牛羊猪等养殖业。
全村现有养羊专业合作社1个,养羊大户3户,共有羊子450只;有养牛户7户,牛40头。
目前,全村有80亩集体土地(坝地)对外承包经营,年收入万元。
同时正在建设200千瓦的光伏发电站,今年9月份建成投运后,本村年收入可增加12万元以上。
据统计,201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为3521元。
本村组织机构相对完善,村情较好,贫困帮扶力量大。
村子三委会班子健全,其中村委会干部5人,党支部党员12人(60岁以上5人),村民监督委员会委员3人。
2017年,市政府办选派4名干部驻村开展扶贫工作,其中副县级领导一名,兼任本村党组第一书记,科级干部3名。
经过驻村工作队牵线搭桥,确定了榆林市政府16名副县级以上干部与本村16户贫困户“一对一”联户结对帮扶,所有干部都与帮扶贫困户建立了良好的联系并逐户制定了扶贫计划。
本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大,村容村貌得到全面改善。
经过四年帮扶,驻村工作队共积极争取各类资金万元,完成了本村若干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一是投资45万元建成5公里通村道路,投资23万元新建成一条环山生产道路,投资41万完成村内入户道路硬化工程建设;二是投资18万元修建淤地坝一个,扩大了优质基本农田,增加了本村粮食产量;三是42万元建成120平方米标准化的村级阵地,争取专项资金15万元新建村级卫生室,加强和改善了工作和医疗卫生条件;四是投资23万元建成125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安装了篮球架、乒乓球案等相关体育健身配套器材;五是花费万元购买红白理事等用品, 充实了农村文化生活;六是投资万修建人饮工程,新打五口井,解决了村民喝水难问题;七是投资35万元解决了村内道路照明情况,目前该项目已经进入政府采购程序,近期将全面启动实施;八是通过积极争取,总投资140万元的呼家岔光伏项目建设成功列入全市151个光伏电站项目规划,近期已启动建设,9月份将正式并网发电,让本村长期受益。
增城市小楼镇九益村简介

增城市小楼镇九益村简介
一、基本情况。
小楼镇九益村位于小楼镇政府的北部,距离镇政府7公里,距离增城市17公里,是小楼镇的一条贫困村。
辖14个合作社,人口2300人,其中外出1000人,常住人口1300人。
总面积4.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00亩,林地面积3800亩。
低保24户68人,低收入7户27人,五保户2户,孤儿2人,其他困难户4户25人,以上合计39户124人。
村“两委”干部6人,党员52人(其中正式党员49人,预备党员3人)。
村民以传统水稻种植为主。
村内民风纯朴,治安状况良好,道路交通便利。
二、村经济收入情况。
201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800元,主要经济来源是企业租金。
三、村干部基本情况。
四、村建设发展情况。
1、近年来,抓住镇实施小楼大公园建设的契机,大力整治村庄环境卫生,拆除破旧泥砖房40余间,同时对拆屋部分开展美化绿化,对村内约9公里的自然村道全面实施硬底化建设,使村容村貌得到改善。
2、规划将旧学校出租给龙冠沙发厂,村集体可获得租金收入每年3万元。
五、存在问题和困难。
1、村集体收入低,离村集体收入10万元的脱贫标准还有较大距离;
2、村中困难群众较多,亟需通过帮扶脱贫;
3、村委会至学校800米的村道损坏严重,影响了村民出行;
4、村内主要道路两旁的水沟需要硬底化,以使村容村貌得到改善;
5、村级活动场所不足。
2。
写村的基本情况汇报

写村的基本情况汇报村的基本情况汇报。
我所在的村庄位于山区,四面环山,风景优美。
村庄总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1000人,主要以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要生产经济来源。
村庄共有自然村20个,其中有3个较大的村庄,其余为小村庄。
村庄内有小学一所,初中一所,为孩子们的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
村庄的交通相对较为便利,有一条主要的水泥路通往县城,方便了村民的出行。
同时,村庄内部也有便于通行的柏油路,方便了村民的日常生活。
村庄内部交通主要以自行车和摩托车为主,便于居民的日常出行。
村庄的自然资源丰富,山林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林业产业。
同时,村庄内有一条小溪流经,为村庄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有利于农业生产。
村庄内还有一些果园和菜地,为村民们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也为村庄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
村庄的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有一所卫生院,为村民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
同时,村庄内还有一些小商店,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
村庄内还有一些小型工厂,提供了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为村民们增加了收入来源。
村庄的文化氛围浓厚,有一些文艺团体,为村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
村庄内还有一些传统的民间艺术,如大秧歌、社火等,为村民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
同时,村庄内还有一些乡土文化传统,如传统节日、习俗等,为村民们传承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总的来说,我所在的村庄是一个风景优美、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
村民们团结友爱,积极向上,为村庄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村庄能够更加繁荣昌盛,为村民们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村基本情况

*****村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县***东北部,距县城18公里,总面积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036米,无霜期150天,年均降水量505mm,年平均气温4.5℃。
全村现有6个村民小组,487户,1967人,耕地面积3632亩,人均1.8亩。
主要种植以黄芪为主的中药材、小麦、油菜、马铃薯等农作物,是全县中药材示范推广重点村之一。
全村现有大牲畜499头,牛、羊存栏分别为210头和289只。
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47元。
境内地势平坦,干旱少雨,限制着当地农业的快速发展,属全县贫困村之一。
全村现有贫困户扶贫户291户,1273人,扶贫低保户39户,151人。
低保户41户,151人五保户2人。
有党员48人。
有村小学1所,占地面积5390平方米,建筑面积840平方米,学校教职工12人,在校学生285人。
二、发展状况
**村农业生产以初级产品为主,自产自销,缺乏产后加工处理、流通渠道和专业化合作组织引导,产品受市场影响波动较大,产品经济价值不高,农产品抗自然灾害及抗市场风险能力弱。
各自然社之间的路都是砂化路,村内道路狭窄不平,村内道路两侧柴草等杂物堆放混乱,村民的住宅大部分还是七、八十年代的泥木结构房屋,村庄脏乱差状况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养殖业以农户分散传统养殖为主,组织化程
度低,养殖信息不灵,不能有效预测市场价格变化对养殖的影响。
三、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是建设村级卫生室1处;二是硬化村内道路10公里;三是积极争取凤凰山提灌工程项目建设;四是建设养殖园区1处。
贫困村情况简介

贫困村情况简介
1、灵泉镇谭庄村:由东坡、西坡2个自然村组成,全村209户675口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4500亩,主导产业为种植业,粮食种植面积3840亩,以玉米、杂粮为主。
贫困户基本情况:
乔毛平,55岁,1口人,患轻微精神疾病,无法参与正常生活工作,无经济来源。
邵明星,46岁,全家5口人,子女全部上学,家庭负担重,无稳定工作及收入。
2、灵泉镇龙台村:全村有4个自然村,215户,858口人,全村有劳动力304口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3250亩,退耕还林330亩,核桃经济林950亩。
贫困户基本情况:
郑建有,62岁,全家2口人,儿女先后去世,无人养老,靠低保救济生活。
郑建光,64岁,全家5口人,除本人外,全家其他人均为智障人员,无法生活劳动。
3、罗村镇沙窑村:由沙窑、崔家庄2个自然村组成,全村279户820口人,全村有耕地面积2422亩,核桃林面积1100亩,退耕还林面积1620亩。
全村以核桃经济林为主。
贫困户基本情况:
田直光,77岁,全家2口人,长期瘫痪在床,无经济来源。
潘元汝,83岁,1口人,年老多病,无劳动能力,家庭无收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村基本情况简介_村基本情况简介,村党支部基本情况简介,贫困村基本情况简介
村基本情况简介
1、基本村情:文家坝村位于镇西南约5公里,有8个村民小组,共554户,全村总人口2328人,其中党员51人,劳动力人数1127人,村干部4人。
土地资源:有耕地面积4677亩,其中农作物(水稻、小麦)面积1460亩,经济作物(大豆、玉米等)面积500余亩,林业(杨树)资源约1645亩。
土地流转面积1056亩,可开发利用资源有奇喷黄泥的黄泥洞和具有传奇色彩的土匪寨岩。
产业情况:产业主要以农业为主。
无村办集体企业,有上规模水果苗圃基地150亩,经果林300亩,科技示范大棚一个,茶叶苗圃基地320亩,烤烟基地1070亩,本村从业人数约1031人。
有个体工商户12户。
村级集体经济:无经营性集体资产,村所在地占地面积约434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村级集体固定资产总额100万元左右。
村级无负债。
村级可支配收入主要来源于镇政府各项工作考核奖金,2012年约6.3万元。
农民经济收入:农民经济收入以产业务工。
外出打工收入为主,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300元。
弱势群体:有五保户13户,低保户316户705人,孤儿1人,残疾126人。
人均纯收入低于2500元的有175户563人。
计划生育:计划生育执行较好,全村2012年计划生育率99.8%,人口出生率8.79‰。
医疗保险:农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011人,参保率近90%.
2、总体工作思路:依托优势,对接重庆,凝心聚力,敢想敢干,努力将文家坝建设成集休闲、体验、避暑、观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胜地。
3、党建工作思路:党心连民心,干群心连心。
全村共有3个支部,51名党员,始终坚持以“三进三增”、“双晋”活动和服务型党组织创建为载体,以建设五好支部为目标,实现支部晋级争做红旗党员晋星先锋,开展“一诺双评三帮”活动,即“干部服务承诺,村民直评村干部,评选‘八型家庭’,帮助农民增收入,帮助村级壮经济,帮助企业解难题。
”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事业是一个椭圆形的轨道,没有终点,只有起点。
文家坝村将不断探索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围绕发展强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努力打造市级党建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