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作业参考答案
初二物理第八章练习题含答案

初二物理第八章练习题含答案1. 选择题(1) 以下属于力的性质是:A. 大小B. 方向C. 作用点D. 面积答案:A、B、C(2) 能够使物体发生位移的只有:A. 摩擦力B. 重力C. 弹力和悬挂力D. 正确答案全部都对答案:C(3) 法拉第一定律指出的是:A. 外力作用于物体上时,物体一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B. 外力作用于物体上时,物体的速度将发生变化C.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一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D.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的速度将发生变化答案:C2. 填空题(1) 一个力从右往左作用于一个物体,这个物体产生的反作用力的方向是______。
答案:从左往右(2) 一个力从上往下作用于一个物体,这个物体产生的反作用力的方向是______。
答案:从下往上(3) 一个物体受到A力的作用产生加速度a,如果力A的大小不变,改变作用方向,则产生的加速度为______。
答案:-a3. 解答题(1) 什么是力?力的三要素是什么?解答: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导致物体发生变化的原因。
力的三要素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大小表示力的强弱程度,方向表示力作用的直线方向,作用点表示力作用的具体位置。
(2) 什么是合力?如何求合力?解答:合力是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多个力的共同效果。
求合力的方法是将所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按照大小和方向合成,可以通过向量法或图示法来求解。
(3) 描述牛顿第一定律,并用实例说明其应用。
解答: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在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例如,当我们用力推动一张光滑的桌子上的书时,如果力的大小和方向适当,书就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直到受到其他力的作用。
这说明物体在没有外力干扰时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发生变化。
总结:初二物理第八章练习题主要涉及力的性质和作用、法拉第一定律等内容。
通过选择题和填空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通过解答题展开思考和拓展。
国开作业公共政策概论-第8章 本章自测95参考(含答案)

题目:政策过程的中介环节是指()
选项A:政策执行
选项B:政策问题建构
选项C:政策评估
选项D:政策制定
答案:政策执行
题目:政策执行研究作为一种新的现象兴起是以1973年的普雷斯曼和韦达夫斯基写的()出版作为标志。
选项A:《政策执行与评估》
选项B:《执行》
选项C:《公共政策学》
选项D:《奥兰克计划》
答案:《执行》
题目:认为政策执行研究分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途径的是学者()
选项A:保罗·A.萨巴蒂尔
选项B:米歇尔·希尔
选项C:艾莫尔
选项D:托马斯·戴伊
答案:保罗·A.萨巴蒂尔
题目:自上而下模式是以()为基础的。
选项A:古典的行政模式
选项B:组织理论
选项C:现代行政模式
选项D:行动理论
答案:古典的行政模式
题目:在自上而下研究途径中政策被视为高层决策者的()。
选项A:手段
选项B:财产
选项C:工具
选项D:权威
答案:财产
题目:自下而上研究途径以()为出发点。
选项A:组织中的个人
选项B:组织
选项C:领导者
选项D:政府
答案:组织中的个人。
国开作业西方行政学说-第8章 本章测试39参考(含答案)

题目:自学成才却获得了布朗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等七所著名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的管理学家是()。
选项A:法约尔
选项B:古利克
选项C:厄威克
选项D:巴纳德
答案:巴纳德
题目:被誉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并成为西方管理思想史上社会系统学派创始人的是()。
选项A:古德诺
选项B:韦伯
选项C:巴纳德
选项D:怀特
答案:巴纳德
题目:巴纳德概括的管理人员的职能不包括()。
选项A:建立和维持信息交流的体系
选项B:独立地、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选项C:促成组织成员提供必要的服务
选项D:规定组织的目标
答案:独立地、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题目:组织成员对组织共同目标的()理解是指组织成员脱离了个人的立场而站在组织整体利益的立场上客观地理解组织的共同目标。
选项A:协作性
选项B:个人性
选项C:民主化
选项D:科学化
答案:协作性
题目:在巴纳德看来,组织的实质是()。
选项A:人的行为
选项B:物质
选项C:技术
选项D:环境
答案:人的行为
题目:巴纳德系统行政组织学说的主要观点就体现在()。
选项A:《经理人员的职能》
选项B:《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选项C:《管理备要》
选项D:《管理的实践》
答案:《经理人员的职能》。
第8章习题答案

第八章多态1.单选题(1).下列关于运算符重载的描述中,( D )是正确的。
(A) 可以改变参与运算的操作数个数 (B) 可以改变运算符原来的优先级(C) 可以改变运算符原来的结合性(D) 不能改变原运算符的语义(2).下列函数中,不能重载运算符的函数是( b )。
(A) 成员函数(B) 构造函数(C) 普通函数 (D) 友员函数(3).要求用成员函数重载的运算符是( A )。
(A) =(B) == (C) <= (D) ++(4).要求用友员函数重载的运算符是( C )。
(A) = (B) [] (C) <<(D) ()(5).在C++中,要实现动态联编,必须使用( D )调用虚函数。
(A) 类名(B) 派生类指针(C) 对象名(D) 基类指针(6).下列函数中,不能说明为虚函数的是( C )。
(A) 私有成员函数(B) 公有成员函数(C) 构造函数(D) 析构函数(7).在派生类中,重载一个虚函数时,要求函数名、参数的个数、参数的类型、参数的顺序和函数的返回值( A )。
(A) 相同(B)不同(C) 相容(D) 部分相同(8).C++中,根据(D )识别类层次中不同类定义的虚函数版本。
(A) 参数个数(B) 参数类型(C) 函数名(D) this指针类型(9).虚析构函数的作用是(C )。
(A) 虚基类必须定义虚析构函数(B) 类对象作用域结束时释放资源(C)delete动态对象时释放资源(D) 无意义(10).下面函数原型中,( B )声明了fun为纯虚函数。
(A) void fun()=0; (B) virtual void fun()=0;(C) virtual void fun(); (D) virtual void fun(){ };(11).若一个类中含有纯虚函数,则该类称为( C )。
(A) 基类(B)纯基类(C) 抽象类(D) 派生类(12).假设Aclass为抽象类,下列正确的说明语句是( B )。
课后习题答案第8章_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

第8章半导体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8-1存储器按读写功能以及信息的可保存性分别分为哪几类?并简述各自的特点。
解答:存储器按读写功能可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
随机存取存储器在工作过程中,既可从其任意单元读出信息,又可以把外部信息写入任意单元。
因此,它具有读、写方便的优点,但由于具有易失性,所以不利于数据的长期保存。
只读存储器在正常工作时其存储的数据固定不变,只能读出,不能随时写入。
ROM为非易失性器件,当器件断电时,所存储的数据不会丢失。
存储器按信息的可保存性可分为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
易失性存储器在系统关闭时会失去存储的信息,它需要持续的电源供应以维持数据。
非易失存储器在系统关闭或无电源供应时仍能保持数据信息。
8-2什么是SRAM?什么是DRAM?它们在工作原理、电路结构和读/写操作上有何特点?解答: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为静态随机存储器,其存储单元是在静态触发器的基础上附加控制电路构成的。
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为动态随机存储器,常利用MOS管栅极电容的电荷存储效应来组成动态存储器,为了避免存储信息的丢失,必须定时地对电路进行动态刷新。
SRAM的数据由触发器记忆,只要不断电,数据就能保存,但其存储单元所用的管子数目多,因此功耗大,集成度受到限制。
DRAM一般采用MOS管的栅极电容来存储信息,由于电荷保存时间有限,为避免存储数据的丢失,必须由刷新电路定期刷新,但其存储单元所用的管子数目少,因此功耗小,集成度高。
SRAM速度非常快,但其价格较贵;DRAM的速度比SRAM慢,不过它比ROM 快。
8-3若RAM的存储矩阵为256字⨯4位,试问其地址线和数据线各为多少条?解答:存储矩阵为256字⨯4位的RAM地址线为8根,数据线为4根。
8-4某仪器的存储器有16位地址线,8位数据线,试计算其最大存储容量是多少?解答:最大存储容量为216⨯8=524288=512k bit(位)8-5用多少片256⨯4位的RAM可以组成一片2K⨯8位的RAM?试画出其逻辑图。
结构力学 第八章 作业参考答案

D
Z2
B
2I 2FL/9 I
M图
D
L
B
A
L
B
2FL/9
A
L
FL/9
B
解: (1)该结构为有两个基本未知量,分别为 Z1 和 Z 2 ,如图。 (2)可以得到位移法的典型方程:
⎧r11Z1 + r12 Z 2 + R1P = 0 ⎨ ⎩r21Z1 + r22 Z 2 + R2 P = 0
(3)做出基本结构的各单位内力图和荷载内力图。令 其中系数: r11 = 14i 自由项: R1 p = 0 (4)求解出多余未知力。
4
1m
E
E
E r12 2I
4m
I
I
4m
I
I
1m
0.75 E
1m
结构力学 第八章 习题 参考答案
(2)可以得到位移法的典型方程:
⎧r11Z1 + r12 Z 2 + R1P = 0 ⎨ ⎩r21Z1 + r22 Z 2 + R2 P = 0
(3)做出基本结构的各单位内力图和荷载内力图。 其中系数: r11 = r22 =
8-7 试用位移法计算连续梁,绘制弯矩图。 EI = 常数
A Z1 B 6m 6m
基本体系
Z1 C 6m
A B 6m 6m C 6m
D
D
解: (1)该结构为有两个基本未知量,分别为 Z1 和 Z 2 ,如图。 (2)可以得到位移法的典型方程:
⎧r11Z1 + r12 Z 2 + R1P = 0 ⎨ ⎩r21Z1 + r22 Z 2 + R2 P = 0
第8章习题答案(孙丽华)

4
3
体。由 n 10 和 a l 2 查表 9-7 得 0 .66 ,则钢管根数为
n
0.9 R E (1)
R E ( man)
0.9 45 11.26 0.66 5.45
考虑到接地体的均匀对称布置,最后确定选用 12 根直径 50mm、长 2.5m 的钢管作接地体,并 用 40×4mm2 的扁钢连接,呈环形布置。
可见,该避雷针不能保护这座建筑物。 8-13 某电气设备需进行接地, 可利用的自然接地体电阻为 15Ω, 而接地电阻要求不得大于 4Ω。
试选择垂直埋地的钢管和连接扁钢。已知接地处的土壤电阻率为 150 Ω m。 解:需要装设的人工接地体的接地电阻为
R E ( ma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R E ( nat ) R E R E ( nat ) R E
答:变电所内的设备和建筑物必须有完善的直击雷防护装置,通常采用独立避雷针或避雷线; 对于雷电侵入波的过电压保护是利用阀型避雷器以及与阀型避雷器相配合的进线段保护。 8-5 什么叫接地?什么叫接地装置?电气上的“地”是什么意义?什么叫对地电压?什么叫接
触电压和跨步电压? 答:电气设备的某部分与大地之间做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为接地。接地体与接地线的总和,称 为接地装置。 电气上的“地”是指在距接地体 20m 以外电位等于零的地方。电气设备的接地部分(如接地的
答:总等电位联结是在建筑物进线处,将 PE 线或 PEN 线与电气装置接地干线、建筑物内的各 种金属管道(如水管、煤气管、采暖和空调管道等)以及建筑物的金属构件等,都接向总等电位连 接端子板,使他们都具有基本相等的电位;局部等电位联结又称辅助等电位联结,是在远离总等电 位联结处、非常潮湿、有腐蚀性物质、触电危险性大的局部范围内进行的等电位联结,以作为总等 电位联结的一种补充。 采取等电位联结后,可以降低接触电压,保障人身安全。 8-9 什么叫感知电流、摆脱电流和致命电流?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我国规
第8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8章习题参考答案1. 如果认为CPU等待设备的状态信号是处于非工作状态(即踏步等待),那么在下面几种主机与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中:A主机与设备是串行工作的;B 主机与设备是并行工作的,C 主程序与设备是并行运行的。
A .程序查询方式B .程序中断方式C . DMA方式2. 中断向量地址是B。
A•子程序入口地址 B •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C•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指示器 D •例行程序入口地址3•利用微型机制作了对输入数据进行采样处理的系统。
在该系统中,每抽取一个输入数据就要中断CPU 一次,中断处理程序接收采样的数据,将其放到主存的缓冲区内。
该中断处理需时x秒,另一方面缓冲区内每存储n个数据,主程序就将其取出进行处理,这种处理需时y秒。
因此该系统可以跟踪到每秒 A 次的中断请求。
A . n/ (n 次 + y)B . n/(x + y) n C. min(1 /x, n/y)4•采用DMA方式传送数据时,每传送一个数据就要占用一个 C 的时间。
A .指令周期B .机器周期C.存储周期 D .总线周期5. 通道的功能是:⑴ 控制外围设备,⑵ 组织外围设备和内存之间进行数据传输______ 。
按通道的工作方式分,通道有选择通道、数组多路通道和字节多路通道三种类型。
6. 在图8.9中,当CPU对设备B的中断请求进行服务时,如设备A提出请求,CPU能够响应吗?为什么?如果设备B 一提出请求总能立即得到服务,问怎样调整才能满足此要求?答:不能,因为A、B是同级别的中断。
要使设备B一提出请求总能立即得到服务,除非将B提高到上一级,并令IM3=0,即构成一个3级IR。
7. 在图& 9中,假定CPU取指并执行一条指令的时间为t1,保护现场需t2,恢复现场需t3,中断周期需t4,每个设备的设备服务时间为t A , t B,…,t G。
试计算只有设备A , D, G时的系统中断饱和时间。
答:依次处理设备A,设备D,设备G的时间为:T1 = t1+t2+t3+t4+t AT2 = t1+t2+t3+t4+t DT3 = t1+t2+t3+t4+t G总时间为T = T1+T2+T 3 = 3*( t 1+t2+t3+t4)+ t A + t D + t G&设某机有5级中断;L o, L1, L2, L3, L4,其中断响应优先次序为:L o最高,L1次之,L4最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通道0工作于方式3(或2),对1MHZ的时钟计 数,产生周期为1mS的分频信号从OUT0上输出。 计数初值N0=103;通道1工作在方式3,对 OUT0 输出的周期为1mS的信号计数,产生周期 为1S的对称方波,计数初值N1=103 。
CLK0
1MHZ
OUT0
CLK1
OUT1
1HZ
8253
题2.5连接图
OUT DX,AL
MOV DX,105H
MOV AL,80H
;计数初值 128
OUT DX,AL
3
(2) (3)
MOV DX,107H
MOV AL,00110011B ;计数器0控制字
OUT DX,AL
MOV DX,104H
MOV AL,00H
;先送低8位
OUT DX,AL
MOV AL,30H
;后送高8位
D. 方式3 E. 方式4 F. 方式5
2
二、简答题
2.1 若要在8253的计数过程中读取计数值,应该如何做?
解:先对8253写入一个锁存命令,将当前的CE内容锁存入OL中,然后再用 IN指令将OL的内容取到CPU中,以后OL的内容自动开始与CE同步。
2.2 试按如下要求分别编写8253的初始化程序:己知8253的端口地址范围 为104H~107H。
OUT DX,AL
MOV DX,107H
MOV AL,10110100B ;计数器2控制字
OUT DX,AL
DEC DX
MOV AL,0F0H
OUT DX,AL
;先送低8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MOV AL,02H
OUT DX,AL
;后送高8位
4
2.3 设8253的端口地址范围为0F8H~0FBH,说明如下程序段 的作用。 MOV AL,33H OUT 0FBH,AL MOV AL,80H OUT 0F8H,AL MOV AL,50H 0UT 0F8H,AL 解: 33H 即00110011B送入控制地址 FBH,表示计数器0采 用16位计数,工作方式1,数据格式为 BCD,计数初值为: 5080。
第8章作业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 上 。
1.1 定时器/计数器8253共有 种工作方式,共有
个
I/O端口地址。 (D B)
A. 3
B. 4
C. 5
D. 6
1.2 8253无论工作在哪种方式,在初始化编程时,写入控制字
后,输出端OUT将
。 (C )
A. 变为高电平 B. 保持原状态不变,直到计数结束 C. 变为相应的高电平或低电平 D. 变为低电平
(1)使计数器1工作在方式0,仅用低8位作二进制计数,计数初值为128;
(2)使计数器0工作在方式1,按BCD码计数,计数值为3000;
(3)使计数器2工作在方式2,按二进制计数,计数值为02F0H。
解:(1)
MOV DX,107H
;控制端口地址给DX
MOV AL,01010000B ;计数器1控制字
程定时器/计数器8253来实现此功能,则8253应工作在
。
(D)
A. 方式0 E. 方式4
B. 方式1 F. 方式5
C. 方式2
D. 方式3
1.5 某一测控系统要用一脉冲信号产生单稳信号,如果使用可编
程定时/计数器8253来实现此功能,则8253应工作在
。
(B)
A. 方式0 B. 方式1 C. 方式2
2.4 用8253通道2产生1000HZ的音频信号,该通道应工作在 什么方式?假定计数器用的时钟频率为2MHZ,请确定控制 字及用16进制数表示的计数初值。 解: 方式3,控制字为B6H, 计数值=2000=7D0H。
5
2.5 已知加在8253上的外部计数时钟频率为1MHZ,若在不增 加硬件芯片的情况下,欲使8253产生周期为1S的对称方波,试 说明如何去做?
1.3 某一计算机应用系统中采用8253的通道0作频率发生器,
通道0的计数时钟频率为1.2775MHZ,欲使它输出一个频率为
2500HZ的信号,则在初始化时,送到通道0的计数初值应该
为 。 (C)
A. 0FFFH
B. 02FFH C. 01FFH
D. 00FFH 1
1.4 某一测控系统要使用一个连续的方波信号,如果要使用可编
10
8
D~7 D0
IOR IOW A1 A0
8253
D~7
GATE0 GATE1
D0 GATE2
RD CLK0 WR CLK1 A1 CLK2 A0 OUT0
OUT1 CS OUT2
+5V 2MHz
1s
+5V 74LS138
G1 A9 G2A Y7 A8 G2B A7 C A6 B A5 A
题2.7 接口电路连接图
解:由题意可知,外部时钟周期=1/(1MHZ)=1uS
欲使8253产生周期为1uS的对称方波,8253要工作在方式3, 计数初值=1S/1uS=106
该数值超出了8253一个计数通道的最大计数值65536。因此在 不增加硬件芯片的情况下,产生周期为1S的对称方波,
如图那样连接,采用两个计数通道串联的方法实现。
OUT DX,AL
7
2.7 IBM-PC/XT计算机系统中定时器/计数器8253的CLK0时钟频率为2MHz, 要求8253各通道地址包含E0H、E1H、E2H、E3H,允许地址重叠。要求通道0 可以周期性地产生5ms的定时信号(方式2),通道1产生1s的定时中断(方 式3)。 (1) 通道0的最大定时时间是多少? (2) 使用3-8译码器,画图完成该8253接口电路,并表示出有关通道信 号的硬件连接,说明所用通道计数初值的选择方法。 (3)试编写该8253的初始化程序。 解:(1)由题意可知, 8253外部时钟CLK0时钟频率为2MHz,周期为 tc0=0.5μs,当通道0选最大时间常数 N0=65536时,其定时时间最大: T0=N0*tc0=65536*0.5μs=32.768ms,即通道0的最大定时时间是32.768ms (2)欲使通道0可以周期性地产生5ms的定时信号,则通道0计数初值为 N0=5*1000/0.5=10000 欲使通道1产生1s的定时方波,若仍取CLK1时钟频率为2MHz,则通道1 计数初值为:N1=1*106/0.5=2000000,超出最大计数值65536,不可行。 因此,在不增加硬件芯片的情况下,产生周期为1S的方波,可采用如下图 的连接方式,使两个计数通道串联实现。此时计数初值 N1=1*103/5 =200
6
2.6 8253通道2工作于方式3,输入时钟频率为1MHZ,定时 10ms。已知通道0的口地址为3F0H,试编写初始化程序段。
解:
MOV AL,0B6H ;通道2方式3、二进制计数
MOV DX,3F3H
OUT DX,AL
MOV AX,10000
MOV DX,3F2H
OUT DX,AL
MOV AL,AH
9
(3) 8253的初始化程序: MOV AL,35H ;通道0:方式2、BCD计数 OUT 0E3H, AL MOV AL, 0 ;通道0计数初值10000,BCD最大值 OUT 0E0H, AL;先送低8位 OUT 0E0H, AL;后送高8位
MOV AL,056H ;通道1:方式3,低8位二进制计数 OUT 0E3H, AL MOV AL, 200 ;通道1计数初值200 OUT 0E1H, AL;只送低8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