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夏日泛舟海上》教案

合集下载

夏日泛舟海上-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夏日泛舟海上-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夏日泛舟海上-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的基本构成要素;2.了解中国传统音乐器乐的基本特点;3.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文化背景;4.学会欣赏《夏日泛舟海上》。

教学重点1.中国传统音乐器乐的基本特点;2.《夏日泛舟海上》的欣赏。

教学难点1.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文化背景;2.学会欣赏《夏日泛舟海上》的内涵。

教学过程导入1.点播一段民族器乐的演奏,并让学生感受器乐的韵律与表现力;2.谈论器乐的构成和演奏特点;3.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器乐的基本特点。

学习1.分组观赏《夏日泛舟海上》的演出视频,并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感和体会;2.引导学生探究中国传统音乐器乐在视频中的表现;3.介绍《夏日泛舟海上》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内涵;4.分析《夏日泛舟海上》的乐曲结构,让学生了解乐曲的构成与演奏技巧。

实践1.在指导下,学生模仿演奏;2.整合乐曲的各个组成部分,编排成一个完整的表演节目。

小结1.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巩固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理解;2.分享学生的表演节目;3.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本节课的感受,并简要介绍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评估1.观看学生的乐器模仿和表演;2.分享学生的表演节目并进行点评;3.课上小组讨论和老师的引导,检验学生在了解音乐基本构成要素、中国传统音乐器乐的基本特点、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夏日泛舟海上》的欣赏和理解等方面的领会。

4.学生在小组中的分享和介绍,评估学生口头表达和表演能力。

教学反思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表演,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理解得到了提高;2.学生在演奏模仿和表演节目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化和创意性,使学生参与度提高,且提高了学生的表演能力。

【教学设计】夏日泛舟海上_音乐_初中5篇

【教学设计】夏日泛舟海上_音乐_初中5篇

【教学设计】夏日泛舟海上_音乐_初中5篇第一篇:【教学设计】夏日泛舟海上_音乐_初中夏日泛舟海上课题:《夏日泛舟海上》年级:初中二年级下册课时:1课时课型:以唱歌为主的音乐综合课教具:多媒体课件、钢琴、授课人:王冬梅单位:莱阳市第二实验中学教材分析:1、《夏日泛舟海上》是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创作的一首3/8拍歌曲,歌曲结构规整,旋律流畅、节奏明快、情绪活泼,表达了人们喜悦幸福的心情。

歌曲共有六句组成,前四句采用了完全重复的手法(一三句相同,二四句相同)。

节奏平稳,旋律以模进的方式进行,为人们描绘出一幅明媚的夏日里人们乘坐小船在海上尽情游玩的欢乐场面,第五、六句在前四句的节奏上出现对比,旋律线上扬,使人感觉动力性更强,充满活力。

2、《太阳岛上》是电视片《哈尔滨的夏天》中的插曲之一。

歌曲以亲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青年人夏日里来到太阳岛欢度假日的情景,唱出了青年人的向往、追求和美的感受。

整个音乐以舒展自如的节奏、柔美动听的曲调使人仿佛置身于碧天秀水之中。

后半部分跳跃欢快的节奏,表达了青年人兴奋喜悦的心情,使歌曲更富于生气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演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并掌握三拍子的特征。

2、了解《夏日泛舟海上》主要的音乐创作手法,并根据其手法进行简单的创作。

3、通过欣赏声乐作品《太阳岛上》,使学生了解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在描绘夏日景象上的独特方式,感受其审美意境。

重点:启发学生用自然、流畅、舒展的声音演唱《夏日泛舟海上》,并能准确的表达歌曲的情感。

难点:根据歌曲的创作方法进行简单的创编活动。

一、创设意境教学导入:1、课前播放《夏日泛舟海上》伴奏,为学生创设一个音乐的环境。

2、同学们:“在欢快优美的音乐声中,我们的音乐课又开始了。

同学们刚才听到的乐曲能不能感受到是几拍子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哪位同学能用你的肢体语言来表示一下吗?”3、这么欢快富有的动感的节奏老师都情不自禁地想跳起来了,同学们是否也想亲自随音乐感受一下?4、放《夏日泛舟海上》伴奏,同学们集体随音乐体会.三拍子给人的感觉是什么?(微波荡漾的感觉、波浪起伏的感觉、舞动的感觉、欢快跳动的感觉)5、带着这种感觉再配上这优美动听的音乐仿佛使我们置身于碧海蓝天之中,在(划船、游泳等。

八年级音乐教案《夏日泛舟海上》课程设计

八年级音乐教案《夏日泛舟海上》课程设计

八年级音乐教案《夏日泛舟海上》课程设计引言:音乐是人类创造的艺术之一,它可以抒发情怀、表达思想、传播文化、激发热情,并且在生活中处处可见。

学习音乐不仅可以提升文化素养,还可以培养审美情趣,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篇关于八年级音乐教案《夏日泛舟海上》的课程设计,希望能够为教学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一、教学目标1.了解《夏日泛舟海上》的背景、作曲家、曲风等基本信息。

2.能够听辨出《夏日泛舟海上》的曲调、节奏、乐器和表现手法。

3.能够理解《夏日泛舟海上》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感受海上的壮阔和澎湃。

4.能够通过自己的创作和表演表达对海洋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展现个性化的音乐风格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教学内容本节课以《夏日泛舟海上》为重点,介绍该曲的背景、作曲家、乐器、曲调、节奏、表现手法和情感意境等基本知识。

通过音乐欣赏、现场表演、海洋文化知识讲解、交互互动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全面了解该曲,增强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2.教学方法(1)音乐欣赏法:让学生听完整首曲目,感受整个曲子的风格和特点,并且深入剖析《夏日泛舟海上》的乐器、旋律元素、音乐结构等方面。

(2)情境模拟法:通过场景还原、形象描述、情感表达等手段,让学生快速进入到夏日海洋的世界观感,感受大海的无限风光,进而把这种感受转化为音乐的表现和创作。

(3)互动教学法:通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动表演、答题竞赛等方式,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三、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展示一张海洋的图片或者视频,引发学生对海洋的联想和感受;介绍《夏日泛舟海上》的基本信息,让学生对该曲有一个初步了解。

2.欣赏环节播放《夏日泛舟海上》完整音乐,学生聆听整首曲目,并在听后进行交流和讨论。

引导学生分析曲子的音乐特征和表现手法,如曲调的起伏、节奏的变化、乐器的运用等。

3.身临其境环节以夏日海洋为主题,介绍海洋种类、海岸线、海洋生物、海洋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音乐下册《夏日泛舟海上》教案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音乐下册《夏日泛舟海上》教案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音乐下册《夏日泛舟海上》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夏日泛舟海上》这首曲目,学习掌握新的旋律,理解和掌握复声唱法,学会演唱这首曲目,并使学生体验到音乐的美妙之处。

•能力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合唱的演唱技巧,提升音乐表演能力,让学生在练习合唱的同时,培养掌握节奏感和音乐听力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和声和复声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唱歌、听歌的美妙,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重点•学习新的旋律,掌握和声和复声唱法。

•学生掌握节奏感和音乐听力,提升和唱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唱歌技巧。

•整合和声和复声唱法,使大家能够流利演唱。

四、教学方法学生分组学习,轮流实践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学习旋律首先,老师为学生提出曲子的主旋律,教导学生跟着老师唱。

学生练习跟唱,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曲子的主旋律。

教师反复强调,确保每个学生都掌握了旋律。

2. 教学和声和复声唱法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这首曲子,老师又带着学生学习和声和复声唱法。

在练习新的旋律时,学生要学习同时唱不同的声部,来形成和声和复声的技巧。

老师带领学生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和声和复声唱法,直到学生都能熟练掌握。

3. 整合练习在这个阶段,老师让学生把和声和复声唱法整合起来。

学生可以分角色,每组学生都负责唱不同的声部。

老师指导学生练习和开展多次实践活动,确保学生都熟练掌握和能够流畅地演唱。

4. 教学反思最后,老师带领学生反思学习过程。

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对于这首曲子和整个学习过程的感触。

老师也可以给学生表演和演唱的建议,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自己唱歌和表演的技巧。

六、教学评估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评估学生的表现和交流情况,看看他们是否能掌握和声和复声唱法,及表现出唱歌的自信。

老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表现和唱歌技巧,对自己的表现、能力和风格进行评估。

七、教学总结在《夏日泛舟海上》教案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学习新的旋律,理解和掌握复声唱法,以及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培养和坚定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兴趣。

夏日泛舟海上教案

夏日泛舟海上教案

教案课题:夏日泛舟海上授课教师:沈晓凤授课年级:八年级授课课时:一课时授课课型:综合教具:黑板多媒体电子琴一、教材分析:1.地位:人民教育出版社音乐教材第六单元,该曲是可以突出本单元主题的一首歌曲,也是学生要学会演唱的歌曲。

2.作品分析:该曲是一首三拍子乐曲,作品的整体感知力度较强,歌曲的情绪充满活力,欢快,乐观。

二、教学目标:(一)情感目标:通过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之情。

(二)能力目标:学会演唱该歌曲,并在演唱与欣赏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知识目标:掌握三拍子歌曲的特征及歌曲中三连音的唱法。

三、教学重点:能够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

四、教学难点:三拍子的演唱特征及该歌曲中重音,顿音,三连音和自由延长音的演唱。

五、教学过程:一: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歌曲,叫≤太阳岛上≥,大家听一听,这首歌描写的是哪个季节。

欣赏完后,学生回答(夏天)老师问:夏天给大家的感受是怎样的呢?同学们回答:从各个角度都可以,重点是是炎热。

老师说:对了,夏天给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炎热了,那么今天呢,为了使同学们能够更深刻的感受夏日情怀,老师将带领同学们乘上小舟,去享受夏日泛舟的乐趣。

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夏日泛舟海上≥吧二:播放音乐≤夏日泛舟海上≥并提出一个问题:该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乐观、欢快、充满活力的)接下去,先让同学们了解三拍子节奏的演唱特征(强弱,弱),把歌曲分成A,B两个乐段,先学习A 乐段,在学习歌曲A段之前,先学习A段中出现的节奏这段节奏会写在黑板上,并带同学们打几遍,然后再教同学们加上旋律和歌词进行学唱,先是学习一二乐句,再是三四乐句,(需要重点学习的是重音记号和顿音记号的演唱),接下去,让同学们比较一二乐句和三四乐句,会发现他们的节奏和旋律是一样的。

下面继续学习五六乐句,在这两个乐句里,重点要学习的是自由延长音记号(一般延长原时值的一倍)和三连音的演唱。

八年级音乐教案《夏日泛舟海上》教案范例

八年级音乐教案《夏日泛舟海上》教案范例

八年级音乐教案《夏日泛舟海上》优选教案范例1.1 设计依据1.1.1 课程标准1.1.2 学生的实际情况1.1.3 教学目标二、知识点讲解2.1 作品背景2.1.1 作曲家简介2.1.2 作品创作背景2.1.3 作品风格特点三、教学内容3.1 教学曲目3.1.1 《夏日泛舟海上》曲谱3.1.2 教学视频或音频资料3.1.3 相关音乐文化知识介绍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学生能够理解《夏日泛舟海上》的创作背景和风格特点4.1.2 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夏日泛舟海上》4.1.3 学生能够分析并评价这首歌曲的艺术价值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重点5.1.1 学生能够理解《夏日泛舟海上》的创作背景和风格特点5.1.2 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夏日泛舟海上》5.1.3 学生能够分析并评价这首歌曲的艺术价值5.2 教学难点5.2.1 学生对《夏日泛舟海上》创作背景的理解5.2.2 学生对《夏日泛舟海上》风格特点的把握5.2.3 学生对这首歌曲艺术价值的评价六、教学过程6.1.1 引导学生欣赏与《夏日泛舟海上》相关的音频或视频资料6.1.2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6.1.3 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七、新课教授7.1 讲解作品背景7.1.1 讲解作曲家简介7.1.2 讲解作品创作背景7.1.3 讲解作品风格特点八、课堂练习8.1 学唱《夏日泛舟海上》8.1.1 分组练习8.1.2 个人展示8.1.3 教师点评九、课堂小结9.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9.1.1 知识点的掌握9.1.2 技能的提升9.1.3 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十、课后作业10.1 学生回家后复习《夏日泛舟海上》的曲谱10.1.1 加强记忆10.1.2 巩固技能10.1.3 深入理解作品以上教案范例根据课程标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进行编写,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和技能的培养,充分考虑了教学难点和重点,通过丰富的教学过程和课后作业,提高学生对《夏日泛舟海上》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第六单元夏日情怀——《夏日泛舟海上》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夏日情怀——《夏日泛舟海上》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
3.情感体验:通过音乐欣赏和演唱,培养学生对夏日的美好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够在音乐中感受到夏日的气息和情怀,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
4.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通过学习《夏日泛舟海上》这首歌曲,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态度,使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积极的意义。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欣赏《夏日泛舟海上》歌曲,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2)学习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掌握歌曲的基本演唱方法。
(3)通过音乐欣赏和演唱,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情感体验。
(4)感受夏日海上的美景,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态度。
2.教学难点
(1)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夏日泛舟海上》是一首描绘夏日海上美景的歌曲,通过音乐描绘出夏日的阳光、海浪和清凉的微风。然而,学生可能难以完全理解和感受歌曲中的意境,因此需要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夏日海上的美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5.请结合《夏日泛舟海上》歌曲,谈谈你对音乐与情感、生活的关系的理解。
答案:
《夏日泛舟海上》歌曲让我深刻理解到音乐与情感、生活的紧密联系。音乐能够表达情感,让我们在音乐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同时,音乐也能够激发情感,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夏日泛舟海上》歌曲的旋律、歌词和情感,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歌曲的重点,强调情感和意境的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歌曲的情感和意境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音乐欣赏和演唱是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和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然而,学生可能对音乐作品的情感和意境缺乏深入的理解和体验。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多媒体展示音乐作品的相关背景和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夏日泛舟海上-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夏日泛舟海上-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夏日泛舟海上-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西方乐器——吉它以及其演奏方式。

2.理解歌词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效果,并能通过歌词逐字逐句理解歌曲。

3.能模仿演唱《夏日泛舟海上》并领会其节奏和情感表达。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弹奏吉它的基本技巧,并能演唱《夏日泛舟海上》。

2.理解《夏日泛舟海上》歌词中的情感表达,尤其是歌曲中“灵魂在水中,船儿仍在泛舟”一句的艺术效果。

三、教学内容1.歌曲之听:播放歌曲《夏日泛舟海上》,让学生倾听歌曲的简单旋律和节奏。

2.歌曲之学:教师演奏吉它,让学生认识吉它并了解如何演奏吉它。

3.歌曲之唱:教师逐字逐句讲解歌曲《夏日泛舟海上》并指导学生模仿演唱。

4.歌曲之感:分析歌曲《夏日泛舟海上》中的情感表达,理解歌词的艺术效果。

四、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演奏吉它和演唱歌曲来直观地介绍歌曲和乐器。

2.分析对照法:通过分析歌曲的歌词情感表达和艺术效果,使学生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3.模仿演唱法:通过让学生模仿教师唱歌,锻炼学生的音乐能力。

五、教学步骤1.音乐欣赏:学生聆听歌曲《夏日泛舟海上》,体会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2.介绍歌词:教师逐字逐句讲解歌曲《夏日泛舟海上》的歌词,让学生理解歌曲内容。

3.弹奏吉它:教师介绍吉它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演奏几段吉它曲目。

4.演唱歌曲:教师模仿演唱《夏日泛舟海上》,让学生跟随模仿。

5.情感分析:分析歌曲中“灵魂在水中,船儿仍在泛舟”等句子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效果。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教授《夏日泛舟海上》的演奏和演唱,让学生初步了解西方乐器吉它,并了解了歌曲中“灵魂在水中,船儿仍在泛舟”等句子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效果。

通过分析和体验,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音乐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同时,也有一些不足,如学生对吉它的了解较少,需要在后续课程中进行补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日泛舟海上
教学内容:
1、唱歌《夏日泛舟海上》
教学目标:
1、学会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

2、认识和了解特殊音乐符号在歌曲中所起到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感受三拍子的音乐特点。

理解歌曲,用自然舒展的声音、真挚的感情表达歌曲意境。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图片)
威尼斯是意大利一个著名的港口,有“水上城市”之称。

威尼斯最特别的交通工具是一种月牙形的黑色平底船,在夏天人们乘坐小船,漫游在平静的海面,划着船,唱着歌。

居塞比·威尔第(Giuseppe Verdi,1813-1901),意大利伟大的歌剧作曲家。

作品有《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假面舞会》、《奥赛罗》及《法尔斯塔夫》等。

1、谈话导入: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歌曲,你们听一听,歌曲表现的是哪个季节?歌词唱出了什么内容?
(1)播放音乐
(2)生回答:歌曲表现的是夏天
(3)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那么歌词唱出了什么内容?
(4)生回答:歌词唱出了唱出了青年人的向往,追求和美的感受。

(5)师:同学们回答的真好,那么你还能不能用语言来概括一下夏天是什么样子的?(6)生:讨论
(7)同学们概括的很好。

2、师:为了使同学们更深刻的感受夏日情怀,老师将带领同学们乘上小舟,去享受夏日泛舟的乐趣。

在出发之前,我们先来学一首歌曲。

大家看大屏幕听歌曲,听后并回答一下三个问题:
(1)这首歌曲表现了一副的画面,情绪怎么样?
(2)注意听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
(3)能不能听出它的强弱关系来?
(1)播放《夏日泛舟海上》
(2)描绘的是在一个明媚的夏日里,人们乘坐小船,在海上尽情游玩的欢乐场面。

情绪(欢快、乐观、充满活力)
(八三拍子)
强弱规律是(强、弱、弱)图
(3)师:回答的非常准确。

这首动听的歌曲《夏日泛舟海上》是由谁创作的呢?
(4)作者简介:威尔第
4、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用一种喜悦的心情来唱这首歌呢?
(1)第三遍播放歌曲,学生跟唱。

(2)师:同学们唱的很好,你们发现了吗?歌曲里还有很多特殊的记号呢,他们可是为歌曲的情绪起了很大的作用啊。

你们能说一说都有哪些记号?作用是什么?(跳音记号:唱的要短促而富有弹性。

强音记号:唱的要强一些。

延音记号:一般延长原来时值的一倍
三连音,三连音唱的要均等。

(3)师生共同处理难点。

(4)下面跟老师的琴来唱一唱。

你想用什么样的声音唱呢?(自然、流畅)演唱曲谱(5)把各种力度记号融合在歌曲里用乐观、充满活力的情绪唱一唱歌曲。

分段演唱歌词
(6)变换演唱形式(分组等)
4、同学们唱的真好。

为歌曲编配一些打击乐器来烘托一下气氛好吗?
5、小结:同学们,我们乘着夏日的小舟,在音乐的海洋里尽情遨游了一回,不仅领略了夏日季节的美丽,而且还感受到了异国音乐的魅力,希望你们能像歌中唱的那样,没有悲伤,做一个快乐的中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